讲故事胎教

2021-04-13 讲故事胎教 胎教讲故事 胎教爸爸讲故事

孩子讲故事“胡编乱造”有创意。

父母必须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尽快自主自立。想要给宝宝的将来打好基础,有些家长会选择早期教育宝宝。早期教育可以提升孩子的智力,从而培养出一个高情商的孩子。你们有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吗?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孩子讲故事“胡编乱造”有创意》,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我和儿子约定每天晚上都要给彼此讲一个故事,开始时,他都是复述我讲给他的故事,或者从幼儿园听来的。

直到那天晚上,儿子突然对我说:“妈妈,今天我给你讲一个我自己编的故事吧?”我惊奇地说道:“是吗?小宇都会自己编故事啦?好,妈妈一定认真听!”

我认认真真地坐好,听他开始讲:“一只小白兔在寻找食物时,遇见了一只大灰狼。大灰狼看见小白兔后想把它吃掉,于是就开始追,小白兔逃啊逃……最后实在跑不动了,就停下来喘气休息了。”说到这儿,他停下来问我:“妈妈,你猜怎么样了?”

我说:“小白兔被大灰狼追上了,然后大灰狼就把它吃掉了。”“不对!”儿子纠正我道:“小白兔看见不远处有一棵大树,于是它迅速爬到了树上。大灰狼不会爬树,就只能在树底下等,等到天黑也没等到,只好夹着尾巴走了。小白兔也就安全地回家了。”

当他说到小白兔爬上树时,我很想问他兔子是否会爬树,但看他兴致勃勃的样子,忍住了。然而,故事的结局让我很意外,儿子充分发挥了想象,使这个故事有了意想不到的完美结局,所以我很庆幸自己没有打断儿子的胡编乱造。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爱幻想的天性,他们如天马行空般的思维里蕴藏着无限的创造力,同时这也是一种无与伦比的童心体现。如果我们把孩子的想象或者颇具创造性的想法打断,或者干脆扼杀时,就会不知不觉摧毁孩子发掘大脑无限潜能的机会。

让孩子胡编乱造吧,说不定,他们会因此带给我们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呢!

相关阅读

怎样培养有创造力的孩子


儿童只有亲手操作,才能获得真知识。我们可以通过以辅助游戏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早教。早期教育可以为孩子以后的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对孩子早期教育有什么好处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怎样培养有创造力的孩子”,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父母要培养孩子的创造力,首先应该了解创造力是考虑周密,与发明不太一样。在处理事情时能发现问题的关键、了解问题的症结所在,这是“敏觉力”;能想出很多解决的方案,这是“流畅力”;一个方法行不通就采用别的办法是“变通力”;能用别人想不到的方法叫“独创力”;做事周详则是“精密力”。所以创造力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发明是有差异的。

另外父母本身也要有创意,才能培养孩子。至少观念要开通、心情要开放,那么身旁的一景一物莫不可做为教材。我有个口诀:“微笑和点头,专心听他说。”或是蹲下看他画、看他做。要了解和帮助孩子就要走入孩子内心的世界;微笑就是倾慕、喜欢他,而点头表示接纳,这样才能走入他的世界。有人几年前在女师专当主任时,有一天他儿子对他说:“我希望有两个爸爸”当时他吓了一跳,可是马上又接着问:“哦!为什么?”“我希望一个爸爸在女师专上班,一个爸爸在家陪我。”这句话使他知道陪他的时间太少了,所以“倾听”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之了。

孩子一天天聪明,只靠学校是不够的,也要家庭密切的配合。激发孩子的潜能在家庭部分,父母应该有几点认识——

了解父母要知道孩子哪些行为是创造力、哪些不是。有个外国学者以孩子像狗或像猫来分别,猫是比较淘气、调皮而狗则比较呆板、不拐弯;因此有创造力的孩子较像猫。

示范有怎样的父母就有怎样的孩子。

鼓励父母要鼓励孩子提出各种想法,即使有些答案是想像也不要遏阻;更何况,很多事经常不是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而且往往有很多的成功是得自第二个正确答案。

父母要多充实自己父母不要一心寄望学校;如果不懂方法,现在有非常多的亲职教育参考书或讲座中以学习,成功的父母和孩子是一块儿成长的。我家经常开家庭会议,大家都要说出家人的优点与缺点,然后依情况再贴贴纸或画星星;另外,我也鼓励孩子写日记来增进语文能力。

根据研究显示:“父母教养态度如果比较热情、民主而非冷漠、独裁,孩子的智能比较高。”在温暖而充满爱的家庭中,父母能尊重和接纳孩子的问题,鼓励和赞美孩子的优良表现,不但可以帮助孩子发展健全的人格,还能激发其创意而变得更聪明。最后,还有一个重点要提醒的是,不仅要父子连心、母子连心,夫妻还必须连线。因为,家庭破裂固然是青少年犯罪的根源,但最大的祸首是夫妻的教养态度不一,所以夫妻一定要事先沟通好,给孩子一个自由、安全、和谐的气氛……

总之,“怎样的父母,就有怎样的孩子。”父母是孩子第一位启蒙老师,也是孩子最早的认同对象。有创意的父母常会把日常生活中的学习变得新奇有趣;他们会倾听、有容忍不同意见的雅量,能鼓励孩子自动自发的学习,提供无批判性的家庭气氛;并允许孩子从错误中学习;对孩子所能处理的事情也尽量让他参与决定。在一篇‘如何培养超级巨星’的研究中,带来令父母兴奋的消息——只要有合适的环境,几乎任何一个孩子都可以更有成就,生活的更好、更灿烂。

孩子的创造力


案例:我的小儿子上幼儿园大班时,我就觉得他很有创造力。有一次带他去看文化访问团表演时,司仪报告下个节目是“太湖晨曦”,他不明白就问我,解释后他还不明白的一直追根究底,我想他一定比老大聪明,后来测验的结果果然如此。

但是这种孩子往往容易被忽略,因为家长怕麻烦,不喜欢带他们出去。其实真正聪明的孩子不是乖乖牌的,当然也并非调皮捣蛋的孩子就是有创造力,有创造力的孩子应具有几项特色——

敏觉性敏感察觉、把握关键,就是对于问题的敏感性,碰到问题能够很快发觉其关键或缺漏所在。例如,当你和孩子在一起玩的时候,悄悄的把他的玩具拿走一样,他很快便会发现那样玩具不见了;另外,当妈妈生气时,孩子问:“妈妈,你为什么生气?是不是爸爸没有回来吃晚饭。”而不是问:“妈妈,你的脸为什么黑黑的?”的时候,就表示孩子的敏感度很高,这种孩子通常能够抓住问题的关键。有些孩子不能体会大人的意思,即使喝骂他,他还以为是开玩笑,像这种孩子就不够聪明了。而这种敏感性在日常生活中也一样重要,譬如别人与你谈话时频频看手表,你还不识相;当人家说要去化妆室时,你竟然说也要去,这种人是不受欢迎的。

流畅性意念泉涌、思路流畅,能够提出很多构想及方法。例如对于砖块的用途能提出很多种,越多表示流畅力越高;当你问一个孩子茶杯能做什么?他可以很快就说出各种不同的用途;或是问什么东西是圆形的时,他也能够触类旁通、思路泉涌而无障碍地表达出来。

变通性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能不固着于某一观点,凡事具有弹性。例如一个班级中,有个孩子回答茶杯能装水,而大多数的孩子会接着说装沙、装糖果……都是装;此时其中若有小孩说用来砸坏人、当乐器敲、做帽子戴时,我们要多鼓励他,因为他具有灵活的变通能力。

日常生活中,我们若缺少什么就买什么,会让孩子养成钱是万能的观念,而白白丧失训练创造力的机会。有位妈妈去买菜,把孩子反锁在屋中,炉子上还炖着排骨而引起火灾,当孩子拼命敲门、叫妈妈叫爸爸就是不会叫救命;结果妹妹说可爬窗户出去,而姊姊却说老师教我们不能爬窗户。小孩子模仿性很强,大人教什么他们就学什么,所以我一向鼓励教师要有变通力,孩子才能学习得好。

独创性独特新颖、一枝独秀,能够突破传统的束缚,提出平凡的想法或意见。例如砖块可以当练习书法用,即很独特;还有着色时,有些孩子不喜欢和别人用同样的颜色;玩智高游戏时,第一次照着图组合,以后就开始变花样,这种是有独创性的孩子。

精密性精益求粗、描绘细腻,能在原有的观念上加上一些想法,使其更周详完备。这在绘图上经常可见;而在日常生活中,有些父母因照顾孩子过于周到,结果养成孩子丢三掉四、粗心大意的习惯。有的父母从不替孩子检查功课,让他自己检查;若是都没错,就在联络簿上告诉老师,老师给他两个星星,他就很快乐、很有成就感,以后也就养成自己检查的习惯。在此有一个测验叫“画人测验”,让孩子画人物,画得愈详细,表示观察愈仔细,也表示心思愈细密,当然这和年龄有关,不能一概而论。

当一个孩子好问、敏觉、表达流畅、有自己的想法时,我们就大概可以判断他是一个有创造力的孩子。

早教怎样让孩子更有创造力


要充分发展幼儿的大脑,最重要的工作是引导幼儿读书。早教是宝宝在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早教让宝宝视觉、听觉、触觉,运动觉全面协调的发展。对孩子早期教育有什么好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早教怎样让孩子更有创造力》,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早教是指在儿童早期阶段通过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促进婴幼儿身心发展的过程。在早教的过程中,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创造力是指个体在面对问题时,能够独立产生有独特价值的观点、想法或解决方案的能力。以下是亲子早教网小编总结的几种早教方法,可以帮助孩子培养创造力。

为孩子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孩子的创造力需要源源不断的灵感和刺激,因此早教老师应该创造一个富有创造力的学习环境。可以为孩子提供各种各样的玩具,绘本,音乐等资源,让孩子在丰富的物质上找到灵感。可以引导孩子参观博物馆、动植物园、艺术展览等地方,开拓他们的眼界,提供新的刺激。

鼓励孩子进行自由的探索和实验。孩子们天性喜欢探索、发现和实验新事物。早教老师可以创造条件,让孩子们进行一些有趣的实验和探索活动。比如,在房间里摆放一些有趣的物品,让孩子独立进行摆弄、触摸等,发现事物的特点。同时,还可以给予孩子一些实验器材,让他们自由地进行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发现新的现象。

培养孩子对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也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方法之一。早教老师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有趣的问题,引导他们思考并找到解决方法。例如,在玩具摆放区域故意混乱排列玩具,鼓励孩子自行整理和分类。这可以激发孩子的思考能力,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早教老师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激发孩子的创造力。角色扮演可以让孩子们在想象和创造中发展他们的个性和创造力。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些角色扮演的道具和场景,并引导他们表演、创造属于自己的故事,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早教老师在培养孩子创造力的过程中还应注意给予肯定和鼓励。孩子们在创造早期会有很多尝试和错误,早教老师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鼓励他们勇于尝试,相信自己的能力。这样可以增强孩子对创造力的自信,并激发他们更多的创造力。

亲子早教网小编认为,早教老师在培养孩子创造力时需要提供丰富的学习环境,鼓励孩子进行自由的探索和实验,培养他们对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并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激发他们的创造力。给予肯定和鼓励也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在早教老师的积极引导下,孩子才能全面发展创造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孩子喜欢到处胡乱涂鸦的过程


如果孩子从小就能满足强烈的知识欲,大多数孩子可能成为英才和天才。早教是宝宝在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早期教育可以让孩子拥有生活的智慧,我们为什么要对孩子进行早教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孩子喜欢到处胡乱涂鸦的过程”,供您参考,希望能够以帮助到大家。

孩子长到两三岁后,由于生活经验的积累,言语和记忆能力的提高,他们的思维和想像活动逐渐活跃起来,出现了创造成分。

这时,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由活动能力。他们为了表现自己,便拿笔状物,东涂涂,西画画,“凡是可以留下痕迹的地方,几乎无一不留下他们的‘杰作’”。他们面对着自己的杰作,乐不可支,还邀请小朋友和大人“欣赏”,等待着人家的赞扬。

当孩子在“泼墨”作画时,如果大人在旁观看,他们会越画越来劲;如果大人表示赞赏,加以肯定、表扬,他们的心里会比吃蜜糖还甜。在现场,如果你问他画的是什么,他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这是妈妈”“那是兔子”;然而,过些时间再问他,他也就惘然了,因为“忘记”了。

孩子的“涂鸦”,既然是他们的思维和想像发展的产物,也是他们发展创造性的途径,同时通过画画发展手部肌肉,协调手指动作;因此,作为父母的,对孩子的涂鸦就应持鼓励态度。如果为他们的“涂鸦”弄脏了东西,指责他们,甚至惩罚他们,那就是因噎而废食了。不仅委屈了他们,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而且压抑了他们思维和想像的发展,堵塞他们的创造道路,岂不蠢乎,

对待孩子的“涂鸡”,正确的态度应是:1、造条件。购买孩子“涂鸦”所必需的工具,如粉笔、铅笔、色笔、蜡笔、小黑板、画册(如《幼儿趣味绘画》)和练习本;指导孩子如何握笔,如何运笔;告诉他们画要画在黑板上和本子上,不要在书籍上、墙壁上或其它东西上画,养成良好习惯。2、心鼓励。小孩是喜欢听表扬的,不论画得怎样,都要鼓励。鼓励的目的,在于肯定他们的画画动机,促进其独立性心理的发展。对于他们的作品,应持实事求是态度,画得好的可以表扬,指出其画的成功所在,画得不好的鼓励是以强化信心为主,指出“还可以”,勉励再努力。只有这样的鼓励,孩子才能从中吸取力量;如果一味的“好,好,好”,孩子就会认为大人是在应付他。3、势利导。孩子的涂鸦是幼稚的,简直不能成画,但在孩子心目中,笨拙的线条或圆圈却代表着生动的事物。父母应在了解孩子作画意图的基础上,征得他们的同意,遵循他们的原委,帮助他们作一些修改。

孩子作画常有“人格化”现象,即用画表现周围事物,不论什么东西,都赋予生命。这点,父母因势利导时必须充分留意。

讲故事胎教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