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故事里的怪物

2021-04-07 童话故事里的怪物 绿色承诺童话故事 百合的童话故事

百玩不厌的《走开,绿色大怪物》。

孩子一般在一岁左右可以认识自己的五官,在他已有认知经验的基础上来读这本书再合适不过了。

妈妈怪物VS.绿色怪物

很多孩子可能因为听到这个书名,而拒绝读这本书。在他们的概念里,怪物是不可知的,不可知也是最可怕的。它长什么样?会咬人吗?这些都会让他们担忧。所以,在读这本书之前,不如先玩个家庭小游戏--

妈妈用一块毛巾当道具。开始在宝宝面前演绎:

你好,宝宝!我是妈妈怪物。(挡住五官和头发)

妈妈怪物,有一头黑黑的长头发。(露出头发)

有两只粉嫩的小耳朵。(露出耳朵)

有一双黑色的大眼睛。(露出眼睛)

有一个白色的大鼻子。(露出鼻子)

有一张红色的嘴巴。(露出嘴巴)

有两排白白的牙齿。(露出牙齿)

当当当当,我就是妈妈怪物!

妈妈是孩子最亲近的人,这样的怪物一点也不可怕吧!当妈妈作为怪物出现,安全氛围就被营造了出来,也不禁让宝宝对绿色怪物产生好奇,它会长什么样子呢?跟妈妈怪物一样吗?

一起来看看吧!

这是一本游戏书,游戏第一,怪物第二!

它用巧妙的镂空设计,让怪物的五官和头发通过翻页渐渐显现出来。

1.黄色的大眼睛、2.蓝绿色的长鼻子、3.扭曲的小耳朵、4/5.长满白色尖牙的红色大嘴巴、6.乱蓬蓬的紫色头发、7.绿色的大脸。绿色大怪物就这样出现了。

赶走怪物的咒语

大怪物来了,该怎么办?你会用什么方法把它赶跑呢?当孩子开始主动想办法的时候,这个怪物已经在我们的掌控之中了。孩子们有各种各样的回答,还不太会说话的小朋友会用身体动作来表示:用手拍一拍,用脚踢一踢,甚至用屁股坐一坐。会说话的孩子,会使出他知道的各种本领和绝招。

但是对付这只怪物很简单,不需要用武力,你只需要说咒语就可以了。这个咒语是“走开!”。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

妈妈:先让它的大脸消失吧。要怎么说呢?--宝宝:走开,绿色的大脸!

妈妈:翻一页。哇,绿色的大脸真的不见了!

妈妈:下面,让它的鼻子消失吧。要怎么说呢?--宝宝:走开,蓝绿色的长鼻子!

妈妈:翻一页。哇,蓝绿色的长鼻子也不见了!

……

这句咒语真管用,让这个咒语灵验的,是手部翻页的动作。宝宝说,妈妈翻,或者妈妈说,宝宝翻,你们的配合,让这本书充满了神秘色彩,像有魔法一样。

“永远永远不准回来,直到我说可以!”合上书,我们满足极了。成功赶走不可知的怪物,是一件多么有成就感的事啊。我们俨然都变成了小英雄了!

换个方向读一读

镂空设计,简单的咒语,翻页动作,都比不上下面这个秘密:

假如我们用数字来标识这本书的结构,那应该是:123456776543210。你看出来了吗?没错!倒过来,数字结构是:012345677654321。简直一模一样!不如试试从后往前读吧。文字稍稍改变一下,根据图来讲,一个新故事就展现在我们面前了:

绿色大怪物,有两个黑黑的小眼珠子

有两只黄色的大眼睛

有一排白色的尖牙

有一张红色的大嘴巴

有一个绿色的大脸

有一个蓝绿色的长鼻子

有两只扭曲的小耳朵

有一头乱蓬蓬的紫色头发

你吓不到我的!走开,乱蓬蓬紫色的头发

走开,两只扭曲的小耳朵

走开,蓝绿色的长鼻子

走开,绿色的大脸

走开,红色的大嘴巴

走开,白色的尖牙

走开,黄色的大眼睛

走开,绿色大怪物!

永远永远不准回来!直到我说可以!

无处不在的怪物故事

读完以后,拿出毛巾,还可以继续刚才那个家庭小游戏:

怪物妈妈来了,要怎么把她变走呢?

走开,两排白色的牙齿。(闭上嘴巴)

走开,红色的嘴巴。(遮住嘴巴)

走开,白色的大鼻子。(遮住鼻子)

走开,黑色的大眼睛。(遮住眼睛)

走开,粉嫩的小耳朵。(遮住耳朵)

走开,黑黑的长头发。(遮住头发)

……

藏猫猫一样,妈妈怪物变没了!

家中所有的成员,可以经常一起来玩这个游戏。每个人都来当怪物,用你们知道的更加奇怪的形容词,去形容五官和头发。

宫外孕湿疹怀孕的表现手足口病症状宝宝感冒流鼻涕怎么办孕中期注意事项怀孕吃什么好盆腔炎有什么症状怀孕三个月胎儿图

一起来做大怪物

如果一家人的怪物游戏还不够过瘾,那就一起来动手做一只大怪物吧。你们可以给它命名,随意组合它的样子:眼睛、鼻子、嘴巴、牙齿、头发,不必放得规规矩矩,歪歪扭扭也没有关系,谁叫它是大怪物呢!

你需要准备:将各色不织布(或家中多余的碎布条)裁剪出多套奇怪的五官和头发。

步骤:

1.和宝宝一起边说故事,边将怪物组合出来:比如怪物妞妞,有一张蓝色的大脸(拿出大脸);有一双橙色的大眼睛(黏上眼镜)……

2.制作出来的小怪物,可以作为装饰品摆在家中。也可以边说故事(利用“走开,……”的句式),边将它拆开;如此循环往复,拆开组合再拆开再组合。还可以对多套五官和头发进行混搭,组合出不同的怪物。

3.除了运用《走开,绿色大怪物》的句式来讲你们的怪物故事,妈妈和宝宝们,还可以为这些怪物编出更多好玩的故事来。

在这些重复但又富有新意的游戏中,宝宝们一定能找到很多乐趣。这样不用拿出书,你们也可以随时随地一起讲“走开,**大怪物”的故事了!

这就是绘本!一本书可以读出很多个故事,有些可以从后往前读,有些可以从中间往两边读,有些可以在生活中读!年幼宝宝的阅读过程,完全可以变成游戏过程。当我们乐在其中,怪物们早就被抛在脑后了!

文章作者:悠贝亲子图书馆阅读指导师林平

本文章在《父母世界》杂志有刊登

相关阅读

宝宝听故事为何“百听不厌”


相信很多父母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当宝宝喜欢上一个故事的时候,常会要求你反反复复地讲。你可能讲得头都大了,实在不想再讲了,宝宝还是兴趣不减,甚至当你讲错的时候他还会忙着帮你纠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宝宝如此喜欢反反复复地听同一个故事呢?

你若直接问宝宝为什么,他的回答可能很简单——好听呗!

好听就是宝宝的理由!

故事中的世界是宝宝的世界

如果你仔细回想一下宝宝要求反复讲的故事,就会发现,宝宝要求讲的大多是那些情节简单、人物鲜明、想像力丰富,但对他又具有强烈感染力的故事,如白雪公主、小红帽等。

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对外在事物的认识是感性的。也就是说,在宝宝眼里,白雪公主、小矮人、王子、九头的鸟、一足的牛都是和我们共同生活在一起的;树叶、小草,世间万物也都和人类一样是有生命、有情感的生灵。宝宝相信,树叶会说话,小草会唱歌,它们也和自己一样有时高兴,有时难过,有时困惑,有时惊奇。没错,宝宝就是在和这些小生灵的对话中成长的。从有关这些小生灵的故事中,宝宝还宣泄着自己的情感,习得着智慧,同时也感受着希望。宝宝是泛灵论的,与成人不同,他同时生活在想像和现实的世界中,他在现实生活中的情绪冲突等问题都可以在故事中得到解决。因此,对于那些和自己的情感产生共鸣的故事,宝宝总是百听不厌。

宝宝每天都是新的,故事也是

宝宝每天都在无声无息地持续快速地成长着,今天还不会说话的宝宝可能第二天就能开口叫“妈妈”了。宝宝内在的生长速度是成人无法估计和想像的。对于成人来说,今天的我和昨天的我也许没有太大的差别,让我们反复地听同一个故事是极其枯燥和痛苦的。但是对于快速生长着的宝宝来说,今天的“我”已经不同于昨天的“我”了,故事虽然没有变化,但是听故事的人已经有了内在的变化,因此宝宝每次都能在相同的故事中找到不同于以前的体验。乐此不疲听着同一个故事,对于他来说,不是单调的反复,而是每次都有新发现!等过了一段时间,宝宝发现他再也不能从这个故事中找到新感觉时,自然就会把兴趣转向新的故事。

所以,当宝宝又要求你反复讲同一个故事的时候,请不要粗暴拒绝宝宝,要不然你也许会在无意间打击了宝宝求知的热情,这恐怕是你最不希望看到的吧。

不要让“怪物”吓到孩子


一定要选择孩子最喜欢的教育方法,否则就不能取得好的效果。早教是宝宝出生的第一个教育,早期教育使得孩子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我们该如何正确的为宝宝进行早期教育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不要让“怪物”吓到孩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不要让“怪物”吓到孩子

菲菲妈原以为自己为女儿的两岁生日准备了最好的惊喜——一个小丑前来道贺。可是万万没想到,女儿一见到小丑就大哭起来,扭头跑到楼上,并且拒绝再下来。

化装人物,不管是马戏团成员还是圣诞老人,都可能惊吓到两岁的小孩子。这是因为两岁的孩子才刚刚开始认识父母之外的世界,任何看起来不太正常的东西都可能让他们感到恐惧。

你的孩子以后总能学会辨认出一个化装人物,但是你在向孩子展示他们时应该做到:

打好预防针:向孩子解释他可能会看到一个跟平时见到的不太一样的形象,告诉他这个形象会是什么样子的。如果他曾经在电视或书本上看到过类似的形象,告诉他这个的真人版要大很多。

要支持孩子:不要对孩子说他的恐惧是很傻的表现。相反,要引导他回忆那些他克服恐惧的经历,让他安心:“想想你以前不是很怕茜茜的狗吗?可你现在不是很喜欢跟它玩吗?”

不要强迫:让他远远地看着,直到他敢和你一起接近为止。不过如果他拒绝也很正常。很多大人也不愿意接近小丑。

故事:小人物大智慧——百闻不如一见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早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想要让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正确的早教是非常重要的。早期教育能够促进婴幼儿大脑的开发,你都看过哪些早教类的书籍?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故事:小人物大智慧——百闻不如一见”,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百闻不如一见

北宋年间,有一个贪财的地主,经常想方设法刁难穷苦的农民。这一天,他吃饱喝足后大摇大摆地闲逛。正是农忙时节,田地里一片忙碌,他看见李三正在耕地,眉头一皱,又有了鬼主意。

他对李三说:“听说你有个聪明儿子,你把他叫来,我要考考他。如果难不倒他,你欠的租子就一笔勾销,否则的话,叫你儿子免费到我家干三年活儿。”李三一听害怕极了,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说:“老爷,他还是个孩子,您就饶了他吧。”地主恶狠狠地说:“少废话,明天早上必须把你儿子带来。”李三回到家哭丧着脸对儿子说:“孩子,地主没安好心,他要考考你,如果你答不出来,就要给他家白干三年活儿。”小孩儿听后说:“爸爸,您别担心,他难不倒我。”

第二天,李三带着儿子,来到地主家,村子里的乡亲们听说后,都跑来看热闹。地主看了看小孩儿,奸猾地一笑说:“早就听说你聪明伶俐,百闻不如一见,今天你要是能把我家屏风上的老虎给我抓住,就算是你赢了,否则的话……”李三一看,老虎在画上啊,怎么抓?乡亲们也议论纷纷,这不是故意刁难人吗!这时只见小孩儿不慌不恐地说:“好吧,你先借我一根绳子。”地主让佣人拿来绳子,小孩儿拿起绳子,打了个结,然后走到屏风后面,像是要套住老虎似的,他大声对地主说:“你快把老虎赶下来,我就能绑住它了。”乡亲们一听都哈哈大笑起来。

编后语:

大人想不出来的办法,可不要以为小孩儿也想不出来。无数个例子可以证明这一点。少年往往比成年人更富有想像力,因为他们思想上没有任何框框,不受束缚。我们在不断学习知识的同时,千万不要把少年时期的这个特点也是优点丢掉。故事中的这个小孩儿用他顽皮式的幽默方法,让地主也无可奈何,轻而易举地解决了令他父亲苦恼不堪的问题。

讨厌新买的布玩具


“这只新买的小熊多好玩儿呀,你为什么就是不喜欢它呢?”

“它是新产品,又是花了很多钱买来的。”

“还是原来的那只小熊好。身上的毛都掉光了,哪一点好?这个新的不是比它强一百倍吗?”

“不,我不喜欢。”

母亲认定这只新的高级玩具小熊非常好,可是孩子为什么就是不喜欢它呢?真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儿童的心理分析:

儿童的确有喜欢新奇东西的心理,这是客观事实。但是,对于鞋和玩具之类,孩子们更强烈地倾向于使用习惯了的东西,而不是追求外表的美观。

何况对于心爱的布制小玩具,更是倾注了儿童全部的感情,把它们看成有生命的宠物,毫不在乎他们的旧和脏。他们是亲密的朋友,形影不离的好伙伴,因此是不能用新的来代替的。

还有,就象睡前习惯性地衔毛毯(咬被边)一样,凡能保证心灵上安宁的东西,都是无条件需要的。它有如失眠时离不开安眠药一样,即使又脏又旧也离不开它。

除了上述心理以外,紧紧抱住旧物不放的心理,有时也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征候。

妈妈的高招:

尽管是旧的、脏的东西,只要是孩子的心爱物,就应该以宽容的态度尊重它,只能耐心地等待着孩子自然而然地脱离它们,想从道理上去说服孩子是没有指望的。因为儿童对待玩具的爱恋和执着是一种纯真的感情。这种浓厚的感情色彩在无意识之中深深地扎根于儿童的心灵。

此外,还有另一种情况。孩子极其厌恶新玩具,紧紧抓住玩惯了的旧玩具不放,可能因为内心里存在着极大的不安,为了消除这种不安,而用旧玩具作为一种精神慰藉。如果孩子对脏旧衣服爱不释手而且特别厌恶新装的话,则有可能属于神经官能症的一种表现,需要去看医生,寻求专家咨询。

童话故事里的怪物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