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障碍儿童入学准备

2021-03-15 认知障碍儿童入学准备 狐狸的童话故事有哪些 童话故事有哪些

儿童的言语障碍有哪些特点。

言语发展,与儿童神经系统发育、生活环境以及教育学习条件密切相关,儿童在语言发展过程中,有连续性和阶段性发育的特征。儿童由于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的发展,进一步促进思维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儿童临床上常见的言语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种:

(1)缄默不语:原先具有正常的言语能力,由于精神障碍而表现沉默不语,对任何人的询问均不回答,不与别人交往谈话。常见于儿童精神分裂症和儿童孤独症、癔症性缄默。癔症性缄默往往是失声,多为一过性缄默,在学龄前儿童较少见。部分儿童可能是由于与家庭成员不和及对立情绪,虽生活相处,但闭口不与对方交谈,这种情况其本质不属于缄默症。

(2)持续言语:患儿持久地重复别人对他所讲的话。常见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精神病。

(3)模仿言语:象回声一样,患儿重复别人对他所讲的话。常见于精神分裂症、儿童孤独症或抽动一秽语综合征。

(4)语音、语调特异变化:患儿原先言语正常,起病后语音语调或节律发生特异性变化,令人难以听懂,持续反复出现,并非调皮开玩笑的表现。常见于儿童精神分裂症和儿童孤独症。

(5)言语不连贯:一般5-6岁儿童可以连贯地表述言语,连贯性言语的发展是思维逻辑发展的重要环节。言语不连贯l儿说话词句之间互不相关,缺乏意义上的联系,所说的内容!别人无法理解。常见于儿童精神分裂症和急性器质性脑病。

(6)其他言语障碍:在儿童期还有语音不清、口吃、言语延迟、选择性缄默等常见的言语异常形式。

扩展阅读

学龄前儿童特点有哪些?学龄前的心理特点


儿童心理发展是指从不成熟到成熟这一阶段所发生的积极的心理变化。换句话说,是人对客观现实反映活动的扩大、改善、日趋完善和复杂化的一个过程。在一定社会教育条件下,在一定年龄阶段,大多数儿童处于一定的发展水平上,表现出基本相似的心理特点,这是因材施教的前提。个体的心理发展就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人再到老年的心理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学龄前儿童特点有哪些?学龄前儿童应该怎么做?学龄前儿童学习方法有哪些?

学龄前儿童是指尚未达到入学年龄的儿童,我国通常把3周岁至6~7周岁界定为学龄前儿童。学龄前儿童特点有哪些?学龄前儿童应该怎么做?学龄前儿童学习方法有哪些?这个阶段的儿童有诸多显著的身心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0元领专业情感分析!10s快速预约

1、学龄前儿童神经系统的发展越发完善。

其大脑皮质的传导纤维都已髓鞘化。这使得他们的精细动作如解纽扣、系鞋带等更加准确,粗大动作如跑、跳更加协调、稳定。

2、学龄前儿童的思维和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

有时会把内部的思维活动以语言形式表达出来,尤其是在伴随某些动作或思考时会出现自言自语的情形。其思维发展还表现为想象力异常丰富,在游戏过程中儿童的思维活动和社会化的规则意识也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3、思维

4~7岁儿童对物体的感受主要依赖其外在的特征,属前运算阶段的直觉思维时期。儿童逐渐去“自我中心”,开始从他人的角度思考。5~6岁儿童可进行简单的抽象思维和推理。

4、学龄前儿童以被动注意为主的注意力发展迅速,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外来事物更易于引起其注意和兴趣。

类似的,以形象记忆和机械记忆为主的记忆力也发展迅速,但由于发展阶段所限,儿童很容易将自身经历与某些故事的内容或想象的内容相混淆,无法区分其真实性。学龄前儿童特点有哪些?学龄前儿童应该怎么做?学龄前儿童学习方法有哪些?

5、想象

幻想或假想是儿童想象的主要形式,特点是夸张,将幻想或假想与现实混淆,常被成人误认为是在说谎。

6、情绪易波动

学龄前期儿童的控制力弱,言语的调节功能不完善,当受到外界事物或情景刺激时,情绪就会爆发。但常从一端迅速发展到另一端,像天气一样说变就变。

7、记忆

3~4岁儿童逐渐发展有意的记忆,无意记忆以无意的形象记忆为主。5岁儿童记忆的能力已与成人相似。

8、情绪易调整

学龄前儿童特点有哪些?学龄前期儿童的情绪有情境性,其情绪随情景的改变而改变,在得到一个新玩具、发现某个新事物后都可以迅速变化。值得一提的是,很多时候学龄前儿童的情绪不是由儿童自身发出来的,而是周围人的情绪波动引起的。

2岁宝宝语言障碍高于智力障碍


1~2岁是宝宝掌握语言的基础阶段,据有关统计显示,2岁宝宝发生语言障碍的机率明显高于智力障碍。语言障碍不仅严重影响宝宝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还会对宝宝将来的学习、行为等一系列问题产生负面影响。因此,父母要把握宝宝语言发育的最佳时期,使自己的宝宝更聪明。

父母在把握宝宝语言发育的最佳时期时,需注意以下要点:

家庭环境与儿童语言能力发展有关系

①家庭环境因素对宝宝的语言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②由父母亲和祖父母共同照顾的宝宝的语言发育进度快于仅有父母亲照顾的宝宝。

③家中房间太多可能会减少宝宝与父母在一起的机会,同时也减少了宝宝学习语言的环境,从而影响宝宝语言学习的进度。

④在10~18个月期间,妈妈花更多的时间与自己的宝贝在一起,会帮助宝宝在18个月内掌握大量的词汇。

⑤在单亲家庭中,宝宝语言学习可能会缺少一半的语言刺激。

模仿是语言学习最佳的方法

经调查发现:宝宝词汇量的增加与模仿父母说话是成反比的。10~14个月的宝宝所获得的词汇与成人所用词汇的相符率高达76%,而到第15个月时,上述符合率下降到35.9%。因此,13个月以后,父母就不应该单纯的教宝宝模仿大人说话,而是要鼓励宝宝通过看卡通片、听故事来获得新的词汇。

进行“双语教育”的最佳时期

“双语教育”,为时尚、先进教学的代名词,现在好多幼儿园将第二外语作为他们的“热点”。学前教育这项课题研究结果显示:在一个家庭中,如果多种方言并存,那么对宝宝的语言发展将产生负面影响,有可能导致宝宝说话晚或者不说话。所以,宝宝学习第二种语言不宜操之过急,应安排在4岁以后。

教宝宝说话应掌握技巧

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名词占总词汇量的比例下降,从24个月的70.4%逐渐减少至35个月的59.5%,而形容词和其他词占总词汇量的比例则从8%增加到14%,增加非常显著,这说明宝宝掌握语言的规律是从具体到抽象。

在多数情况下,宝宝最早掌握的短语结构是“名词——动词”、“动词——名词”,随后掌握的是“介词——名词”、“否定词——动词”、“名词——动词——名词”,30个月时有90%左右的宝宝能掌握这5种结构。根据这些规律,专家建议教宝宝说话应从“这是什么”开始,鼓励宝宝说出所认识的事物,使宝宝经历“听——理解——模仿——表达”的过程。

在教宝宝说话时应注意语调要夸张、语速要放慢、发音要清晰,要及时应答和延伸扩展宝宝所表达的意思。当宝宝主动提问时,也就表示宝宝的语言发育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了。

爱心提醒

父母应该认真耐心地回答宝宝提出的问题,兴致勃勃地和宝宝交谈。此时宝宝的语言能力有限,在表达过程中常常含糊不清,要停下来想一想,才能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这时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倾听宝宝说话,不能因为嫌弃宝宝说话费劲而替宝宝表达,或是打断宝宝的话语,甚至露出不耐烦的神情。父母耐心地倾听宝宝说话,无形中也是对宝宝积极说话的鼓励。

幼儿的语言发育有什么特点


儿童只有亲手操作,才能获得真知识。为了婴幼儿智利的开发,许多父母都会给自己的孩子进行早教。早期教育可以让孩子更好的融入陌生的环境,让孩子更好的接受教育。那么早教对孩子都有什么样的影响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的语言发育有什么特点”,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幼儿期是从3岁-7岁期间。幼儿期是一生中词汇量增长最快的时期,与3岁时相比,7岁时的词汇量大约增长3-4倍。3岁时词汇量为800-1000个;4岁时词汇量为1600-2000个;5岁时词汇量为2200-3000个;6岁时词汇量已经增加到3000-4000个。幼儿已能掌握各类词,对词义逐渐明确,并有一定概括性。此期间各种空间方位词(上下、前后、里外、中、左右等)开始出现。提高最快的是在3-4岁时,3岁时能辨上下,4岁时能辨前后、里外,5岁能以自身为中心,判断左右方位的相对性,以对方为中心判断左右,一般要到7岁左右才能掌握。时间词是在3-6岁开始逐渐掌握,首先掌握今天、昨天、明天,然后是上午、下午、晚上和今年、去年、明年。到6岁已能全部掌握。幼儿语言中已经有相当比例的代词,由于代词(你、我、他)具有明显的相对性,需随语言环境和交谈者角色的变化而变化,要理解这些词,不俟需要相当的语言能力,还需要进行复杂的智慧活动,随时调整和转换理解的参照点。故4、5岁幼儿在语言环境变化的情况下,也常会错误地理解或错误地应用你、我、他、你的、我的、他的这些代词。幼儿的语句基本上掌握了各种语法结构,但对一些结构复杂的句子,如被动语态和双重否定句,还不能很好的理解,一般要到6、7岁才能掌握。幼儿的言语表达由连贯性言语取代不连贯性言语。另外有了自我中心语言(自己对自己说话不起交际作剧的自言自语,经常是伴随着动作和游戏而产生,有时遇到困难和问题时进行的思考)。所以它是一种既具有外部语言特点,又具有内部语言特点的,由外部转化为内部言语的过渡性语言。自言自语在幼儿期占很大的比例,到7岁左右开始下降,代之而起的是内部语言的发展。

育儿知识大全之学习障碍的表现有哪些?


1、精力不集中,办事磨磨蹭蹭,虎头蛇尾,缺乏规则意识和每日任务感。懒散、拖拉,学习转移能力较差,易产生下意识可塑性及手淫心理状态。育儿知识百科全书说到社会发展融入专业技能缺点,但凡必须依靠他人。缺乏优良完全学习习惯性与学习方式 。

2、学习心态欠佳,目地不确立、展现一种没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学习趋向。缺乏学习激情和主动性。自做性和坚持不懈能力差。

3、缺乏学习动机,或学习动机多滞留在短暂性、浮浅的消沉水准上,具备游移摆动的特性,缺乏强劲而牢固的动机适用。育儿知识大全说到一般其动机水准低,总体目标不确立,学习的社会发展实际意义和本人实际意义不统一。动机只主要表现在口口声声,非常少贯彻落实在行動上。

4、主题活动过多、难题个人行为、违法行为、自身自制力差,不容易与同学们创建优良人际交往。寻找背面心理状态赔偿,出現青春期叛逆及心态抵抗。

5、育儿知识百科全书:个人评价差,非常容易挫败;抑郁、抑郁、室息感、压迫感,易不自信及封闭式。0元领专业情感分析!10s快速预约

6、育儿知识大全:缺乏学习兴趣,缺乏求知欲,待人处事缺乏兴趣,或学习兴趣浅薄、范畴狭小、兴趣不可以平稳长久,便于“见异思迁”,含有情绪性危害。

认知障碍儿童入学准备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