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月胎教
2021-02-08 五个月胎教 九个月胎教 七个月胎教10-12个月宝宝学数数和IQ有关。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在1983年首次提出的。他打破了传统的智力理论中人的智力只有一个层面的说法,而把人的智力分为8大方面。这一理论的提出,不仅给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思考,引起了教育界的高度重视,也给我们的年轻爸妈注入了一个新的育儿理念,这个理论将会促使我们年轻的爸妈对培养宝宝的智力发展,对宝宝成材的评价体系有一个根本的改变。
在以后的文章中,我们将根据多元智能的理论,有系统地介绍如何根据宝宝的智能发展水平,来提高宝宝多元智能的一些游戏方法,希望各位爸妈能与我们共行!
数学智能之宝宝没有数字概念
加德纳认为,皮亚杰(JeanPiaget)从“感觉运算期”发展到“形式运算期”的认知发展模式,或许重点是在描述“逻辑一数学智能”方面的发展。皮亚杰有关逻辑一数学智能发展的描绘,源于儿童与环境中的物体的互动。所谓的数学智能,就是发现数字的内在含义,并能把“具体事物”转变为“抽象符号”,再进行抽象事物的处理。最后,来思考假设与陈述间的关系和涵义。
逻辑一数学智能涉及许多构成要素:数学计算、逻辑思维、问题解决、归纳和演绎推理、对模型和关系的辨别等。数学能力。核心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养育者的问题:
我的宝宝已很会说话,可是,对数字没什么兴趣,怎么办?
我们的建议
加强对数的敏感:在日常环境中,加强宝宝对数的敏感至为重要。当给宝宝任何一样吃的食物或玩具或指给宝宝看周围的环境时,可随口告诉他(她):“这是一个洋娃娃”、“这里有三棵树”等。在说到数字时可加强语气,以此加强宝宝对数的敏感。
让宝宝学会数数:跟宝宝在一起取东西或吃东西时,可顺便教他数数。比如,让宝宝数一数碗里的饺子有几个,外边马路上的石子,玩具箱中的玩具有多少等。
玩数字游戏:在玩幼儿的篮球游戏时,可为每个篮框指定一个数字,然后让宝宝排序或进行前后颠倒的排列,使宝宝掌握并逐渐察觉数字的可处理性。
延伸阅读
数学启蒙 给宝宝数数123
数学启蒙的3个任务
任务1:建立数概念
1.口头数数
孩子过了1岁,很多妈妈就开始教他数“1、2、3……”这种简单的模仿与记忆,是孩子理解数字的基础。
2.给物说数
在口头数数的基础上,建立数与物之间的一对一的联系,做到口手一致地点数。当孩子边点数实物边正确说出数词时,他的手、眼、口、脑需要协同一致活动。
3.按物取数
即按一定的数目拿出同样多的物体。这是对数概念的实际运用。它首先要求孩子能记住所要求取物的数目,然后按数目取出相应的物体。
4.掌握数概念
在数数过程中,孩子掌握了个位数的数列规则,慢慢体会,归纳推理,逐渐运用这种规则来进行信息加工和计数,如发现了数字的排序规则,而自然会数11、12、13……19。
最初的加法与减法也起源于数数。比如,孩子有时候在数数时不再从1数起。如果给他们两堆糖果,告诉他们其中一堆有3个,问他们加上另一堆一共多少,他们就能从3开始数起,一直到把另一堆数完。一段时间以后,他们还能举一反三,通过倒着数数看拿走几个之后还剩几个。这就是萌芽状态的加法与减法。
TIPS:
数概念,包括理解——
*数的实际意义,如3是指三个物体;
*数的顺序,如2在3之前,3在2之后,2比3小,3比2大;
*数的组成,如3是1+1+1、1+2、2+1组成的。
任务2:认识与体验数、量、形、空
我们这个世界就是由数、量、形、空构成的,这四个概念也是数学的一部分。
TIPS:
数——唱数、点数,认读数字,理解数、量的概念,数与量的对应、集合等。
量——理解等于、多少、长短、高低、粗细、厚薄等量的概念,初步形成比较、分类、排序等概念。
形——认识基本的图形及其特征。
空——了解左右、上下、前后,今天、明天、昨天等基本时空概念。
1.认识数与量的传递关系
孩子在玩套桶这类玩具时会发现,第一个桶比第二个大,第二个比第三个大,那第一个肯定比第三个大。这就是数学上很重要的数量传递关系。家长可以有意识让孩子通过游戏和操作去体验、注意到这种现象,并尝试推理与判断这种数量关系。
2.建立图形守恒的概念
很多孩子看到等边三角形,能认出这是三角形,但看到钝角三角形,可能就认不出来了。这就需要让孩子接触各种各样的三角形,他才能慢慢抽象出三角形的概念,建立图形守恒。
3.认识时间、空间的相对性
站成一个竖行的3个人,第二个人在第三个人的前面,但相对于第一个人,第二个人又是在他的后面。大一些的孩子就会发现这很有意思,而小一点的孩子往往只能以自己为中心,来分辨方位。随着思维的发展和经验的积累,孩子才会理解这种相对性。
任务3:建立数学思维
在数学启蒙中,孩子掌握某些具体的数学知识只是一种表面的现象,发展的实质在于思维结构是否发生了改变。
学习数学可以锻炼孩子思维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并且,数学从思维的角度来说,它更在于孩子要有积极的思维热情,能从不同角度探索解决问题,
体验到数学思维的乐趣,这才是孩子所需要得到的最重要的能力品质。所以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是孩子终身发展受益的关键所在。
数学启蒙的3个方法
方法1:从生活中学习
数学是抽象的,如果不借助于具体的事物,孩子很难理解。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数学启蒙。吃饭时,边摆餐具边说:“每人一双筷子,一个碗。”孩子会获得量词的概念;晾衣服时说:“爸爸的衣服大,宝宝的衣服小。”孩子有了大小的初步概念。家中的电话号码、门牌号、日历等都是数字的展现,孩子看在眼里,也会默默地吸收。
方法2:通过动手操作来学习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在数学教育里,我们必须强调行动的角色,特别是幼儿,操作实物对了解数学是不可缺少的。”孩子只有通过动手操作才能建构数学的概念。孩子去触摸、感觉、探索,有了亲身尝试后,就能将抽象符号概念化,成为有意义的学习。比如1+2=3中,1、2、3等数字对孩子而言没有任何意义,但如果分别拿出1块和2块巧克力,让他摸到,并将它们数一数,看到这些巧克力如何变成了3个,那么他就能清楚并真正了解1+2=3的意义了。孩子数数也不能单凭口头数,必须要有相对应的物体排列、口念数词和手点物体三方面同时进行。
方法3:按照年龄发展特点学习
孩子学习数学,主要通过四个阶段,即实物操作——语言表达——图像把握——符号把握,从而建立数学的知识结构。
0-1岁
1岁前的宝宝看似还不可能接触到数学,但他们此时正处于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父母可以培养宝宝的手指精细动作,为以后动手操作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6个月以后教宝宝用手指着物体说出名称,认识自己的身体部位等,都可以建立手脑协调。喂奶时告诉宝宝:“这是一瓶奶,宝宝要一口一口地喝。”这就是最初的数学经验。
亲子数学游戏:
1.被动手指操
妈妈边说儿歌边做动作,按摩宝宝的手指,将语言、动作和数字结合在一起。
儿歌
一只手,五指头;
大拇指,二拇弟;
中指楼,四兄弟;
十妞妞,五小弟。
2.拿积木
在宝宝面前放三块积木,妈妈先取一块,说:“我取第一块。”然后试着让宝宝取,宝宝拿起来了,妈妈再说:“宝宝取第二块。”妈妈再取再说:“我又取第三块。”
1-2岁
这一阶段可以通过学说跟数字有关的儿歌,玩串珠、套桶、搭积木等玩具来感知数。父母也可以教孩子数数了,但不能操之过急,孩子能跟着说就可以。
亲子数学游戏:
1.摆摆齐
拿三个相同的物品,比如三个橘子,让宝宝横排摆放整齐,并从左向右逐一点数:“1、2、3,这是三个橘子。”
2.比比高
宝宝和妈妈比比高,妈妈高,宝宝矮;宝宝和爸爸比比高,爸爸高,宝宝矮;妈妈和爸爸比比高,爸爸高,妈妈矮。让宝宝认识高和矮。
2-3岁
2岁后,孩子身体迅速发育,自我意识开始建立,总是表现出我会做、我能做,这期间记忆和思维都在直接与事物的接触中进行,思维存在于动作之中。这一时期的数学启蒙,以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为主,同时通过儿歌、数数等,进一步加深对数的认识,并通过动手操作的游戏建立比较、分类、排序等基本心理运算结构。
亲子数学游戏:
1.数数歌
妈妈和宝宝面对面坐好,口语训练和手指动作同时进行。
我的一双手
妈妈有,宝宝有,我们都有一双手,
左一只,右一只,每只都有五指头。
大拇哥翘一翘,二拇哥勾一勾,
伸出双手拍一拍,攥起拳头高高举。
2.数字卡
用带有数字的卡片和宝宝进行互动识数游戏。妈妈随机取一张数字卡,宝宝说出上面的数字;再换宝宝举卡,让妈妈说。
有研究表明,3岁半左右的孩子才会对数量比较敏感;蒙台梭利也发现,孩子在4岁左右出现“数学敏感期”,会对数学概念,如数、数字、数量关系、排列顺序、形体特征等突然发生极大的兴趣。因此,3岁之后就迎来了数学教育的大好时机,但如果3岁前的数学启蒙进行得比较好,就会对孩子的数学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4首数学儿歌,宝宝轻松学数理
1、珠算读写数
小小珠算真神奇,读数写数最容易。
四位一级是关键,读写都从高位起。
级前中0读一个,级末有0不读起。
亿级万级仿个级,读完后面加单位。
一级一级往下写,珠不靠梁0占位。
2、多位数比大小儿歌
多位数来比大小,
位数多的数就大,
位数少的数就小。
位数相同比大小,
先从最高位来比,
最高位大的数就大,
最高位小的数就小,
万一最高位数相同,
只有再比第二高位,
如此依次比下去,
数的大小定知道。
3、乘法口诀儿歌
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
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
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
四只青蛙四张嘴,扑嗵扑嗵跳下水。
4、四舍五入法儿歌
四舍五入方法好,近似数来有法找;
取到哪位看下位,再同5字作比较;
是5大5前进1,小于5的全舍掉;
等号换成约等号,使人一看就明白。
3岁10-12个月宝宝爱看的书
儿童只有亲手操作,才能获得真知识。想要给宝宝的将来打好基础,有些家长会选择早期教育宝宝。正确的早期教育可以让孩子的智、德、体、美的到全面发展,孩子早教最适合的年龄是多大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3岁10-12个月宝宝爱看的书”,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3岁10-12个月宝宝爱看的书绘本名称:《小红书》
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
绘本简介:
这是关于一本神奇小书的图画书。
是这本没有只言片语却充满魔力的书——就像你现在手里捧着的这本图画书一样。
那么你还在等什么呢?
赶快翻开它,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来体验这次充满魔力的奇幻之旅吧!
看看这古怪离奇的故事,这本小红书飞越海洋,跨越大陆,带着一个女孩儿来到一个新的世界里,在那儿住着一个从未和她一起玩儿过的朋友。
这本图画书的故事到这儿就结束了,但是,神奇小红书带给我们的神奇旅程才刚刚开始。
绘本名称:《歌舞爷爷》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绘本简介:
歌舞爷爷不仅带领我们熟悉了那个属于歌舞的年代,也同时在故事中透露出对孩子和家庭的爱。这本图画书适合全家人一起慢慢赏读。
曾经是歌舞艺人的爷爷一天突然带着孩子们上了阁楼,找出了收藏已久的跳舞的服装和道具,重温了那个美好的时代。作者和画者共同营造的一个温暖、有趣的故事,带我们一起回味往日的时光……
绘本名称:《和我一起玩》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绘本简介:
以一个看似简单的故事讲述了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
小女孩走在草地上,陆续邀请小动物和她一起玩,可是每当她提出邀请时,动物们却都离开了,直到她静静地坐在石头上,令人意外的事情发生了……小动物们又回来了!
绘本名称:《机器人心里的蓝鸟》
出版社:接力出版出版社
绘本简介:
一个机器人的心坏了,被送到废弃场。他躺在那里,度过长长的黑夜,和没有意思的白天;他躺在那里,不断地被秋天的雨淋湿;他躺在那里,经历了冬天的第一场雪。直到一个初冬的早晨,一只蓝色小鸟住进了他的心房,让他的生命有了新的方向。这虽然是一本儿童图画书,但是它对生命意义的诠释扣动每个读者的心弦,唤起他们对爱的记忆和想往。
绘本名称:《静悄悄的夜晚》
出版社:湖北美术出版社
绘本简介:
唔,这才是真正的夜晚啊。她出神地望着天空,慢慢地,慢慢地闭上了眼睛。就这样,她睡着了,在这个静悄悄的夜晚……
这是一个小女孩与夜晚的对话故事,充满了温暖。静谧的夜不是可怕的,而是迷人的、令人向往的。
绘本名称:《两只小猫》
出版社:新疆青少出版社
绘本简介:
《会动的粉耳朵》
小干净和小邋遢是邻居,不过他们肯定不是朋友。直到有一天,一大群乱糟糟的老鼠把他们俩都逼得忍无可忍,还把他们赶出了家门!这时,两只小猫才齐心协力,战胜了那群尖嘴獠牙的对手。他们还在——智斗的过程中——找到了快乐——和友谊。
绘本名称:《我好担心》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绘本简介:
小莉对每一件事都好担心,大事情,小事情,和不大不小的事情。早上,小莉很担心,晚上,她也很担心,整天,她都很担心。
小莉的爸妈每天都要她別担心,可是沒用。这天,小莉终于要开始上学了,她会发生什么事呢……
游戏促进10-12个月宝宝推理
一定要选择孩子最喜欢的教育方法,否则就不能取得好的效果。我们在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之前,一定要遵循其内心的发展规律。早期教育可以让孩子有更多的学习兴趣,早教最孩子的成长很重要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游戏促进10-12个月宝宝推理”,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推理是通过对问题的思考,然后找到有用的答案,它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步骤。对于来说,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是指孩子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以及运用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等方面能力的培养。父母千万不能进入让孩子提早接受具体课本知识的误区,而应重视孩子进行认、读、算背后的智能发展,如:空间关系理解、观察比较、逻辑运演和抽象符号操作等,以及主动学习的兴趣与动力。
父母的做法:
☆要提高孩子的推理能力,父母应在向孩子提出问题后,给他们足够的思索答案的时间。通过问并听孩子的答案,将有助于孩子学会推理。
☆要求孩子自己推理出问题的答案,然后再检验自己的思维是否正确。要放手让孩子独立思考,而不是试图找出大人所希望听到的答案。小孩的思维特征:
8个月思维萌芽,能寻找隐藏的物体(如会“躲猫猫”游戏)。
1.5岁能联系行动解决问题,如能用棍棒去取玩具。其思维在行动中进行,行动中止,思维中止。所以在这个年龄期(1-2岁幼儿期)过分限制小孩的行动就等于限制小孩的思维发展。当然,活动过度也对脑发育不利,但正常情况下,在小孩玩疲倦后一般可自行调节,即能安静一会儿再继续行动。
3-6岁思维呈直觉性,他们的思维还不能离开行动。如做算数,他们是靠掰手指头或数小数棒来完成,知道梨子和香蕉都属于水果类(概括性),他们的推理有不少不符合逻辑性。
游戏活动、拆装玩具、启发式提问、发展语言能力等有助于发展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