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教早教故事

2021-01-04 胎教早教故事 胎教早教 早教玩具

专访早教专家杨丹:人生规划在幼年。

未来的精英需要从宝宝刚出生起就为其制定完善的成长规划,从小对其脑力,体力,智力,能力进行全方位的构建和培养。本次访谈我们荣幸采访到“VINCIBlendedLearning”凡骐融合学习法的发明者杨丹博士,希望通过本期节目唤起家长从孩子出生就开始的培养意识,尽早开始规划建设孩子的履历,帮助孩子有更好的发展。

[主持人]:杨丹博士,您在北美多年,深谙北美教育体制和美国文化,针对中美幼儿教育特点,您可以给我们讲一下主要区别吗?

[专家]杨丹:目前中国和美国幼儿教育最大不同点是:中式教育比较被动,从”教”的角度对孩子由上往下地做教育;而美国的教育更尊重孩子,以平等的视角关注孩子的需求,由此而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优势和对某些领域的热情。

[主持人]:很多父母想送孩子出国留学接受最好的教育,那么应该在孩子的哪个阶段开始做准备?

[专家]杨丹: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误解,孩子越接近考大学,越努力,而在孩子上幼儿园和小学的时候不够重视,这种理解是不对的。实际上,对孩子的培养是从出生前就开始了。

[主持人]:那在学龄前是否应该有目的培养孩子某方面的能力?

[专家]杨丹:根据北美最新的研究发现,孩子的大脑发育在5岁大概完成了80%,所以早教至关重要。孩子的大脑就像复杂的公路系统,所谓脑子转得快,也就是大脑部位之间有快速通道。而快速通道是在孩子学龄前就构建起来的。你们想想周围的孩子,有习惯思考的孩子成绩肯定是好的.而从小就没养成思考习惯的孩子,再补课,也就了不起上个一般大学。所以早教最要紧的是,一给孩子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去尝试,以发展孩子对事物的兴趣和热情;二就是一定要注重孩子的行为习惯,尤其是思考习惯。

杨丹博士和她的两个女儿

[主持人]:刚才杨丹博士提到教育宝宝越早越好,那么具体对于宝宝来说,多早开始学习双语比较好?

[专家]杨丹:大家是否注意到,沟通能力强的人,一般学新的语言也比较容易。语言学习,首先学习沟通和理解。从孩子出生就开始跟孩子对话,培养孩子沟通理解能力,在学第二语言时,也是要强调沟通和理解,而不是枯燥地记忆单词。

[专家]杨丹:世界上有些国家,比如在瑞士,孩子出生时候就会有3-5种语言环境,所以他们成年了之后能用各种各样的语言交流。所以,宝宝要想学好英语,营造一个自然的语言环境最重要。这个环境最好是在出生时就有的,因为美国科学家的研究结果发现,双语宝宝就是比单语宝宝平均智力要高一些,这也符合脑科学的理论,不同语言受不同大脑部位的控制,大脑部位直接的连接越多越强,孩子也越聪明。

[主持人]:80后家长大多对英语有较好的基础,是否应该在家中建立双语语言环境?是否会混淆年幼宝宝的试听,反而得不偿失?

[专家]杨丹:从科学研究的角度看,学习语言是越早越好的。最好的环境是出生后就有双语环境,科学家把这类宝宝称之为“双语宝宝”。“双语宝宝”对于孩子的大脑发展是非常有优势的,这实际上相当于是对于孩子大脑多方位的刺激。与之相对应的,我们称为“学第二语言的宝宝”,即在学会母语后,再去针对性地学习第二种语言,根据孩子年龄段的不同,这可能会带来不一样的效果。举个简单的例子,国内某些地区对于某些英语的发音不正确,并很难纠正。这就好像已经封闭的道路,再去打通,就比较吃力,说出的语言相对生硬。有家长会担心混淆宝宝试听,反而母语和第二语言都学不好,得不偿失。实际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只要建立正确规范的双语环境,宝宝会在无形中逐渐吸收各种语境,并自动区分开来。对学前准备非常有帮助,给宝宝扩大语言学习优势。

[主持人]:从您的观点看,从小对孩子进行英语早教真的如此重要吗?

[专家]杨丹:非常重要。宝宝的脑神经元发育是从0-3岁最为关键,宝宝出生后就开始吸收各种外界的刺激,对他造成记忆片段,利于日后的学习。5岁后再展开英语学习,就不如初生时那么得心应手,就好像已经封闭的道路,再去打通,就比较吃力,说出的语言也相对生硬。

[主持人]:杨丹博士,听说您在女儿5岁时,就有针对性为孩子准备简历,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对孩子的成长有什么帮助?

[专家]杨丹:孩子在出生时候,父母就要开始准备他(她)的简历。因为每个孩子有一天在报考大学时,顶尖大学所注重的不是孩子的成绩,而有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顶尖大学,如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斯坦福大学,每年报考的学生数非常庞大,报考的也大多是每个地区优秀的学生,所以这些大学录取会更看重孩子的能力。所谓孩子的能力,指他(他)的专长在什么地方,做事有没有热情,而不是考试得满分。那么怎么使孩子会对某样事情有热情,就是从小培养他(她)的技能,等到有技能的时候,就会对学习产生兴趣,自然而然地做事有热情。我的主要做法就是给孩子各种各样的机会去尝试,比如我带她在去年圣诞节的时候参观了美国的NASA基地,她对太空飞船就产生了兴趣,玩”办家家”也要把她的玩具动物送太空去。上个月我又带她参观麻省理工的实验室,她回来就学着用纸盒搭城市模型。有意识地给孩子提供各种尝试的机会,就是帮助孩子找到自己能力,热情和社会需求的交融点,也就是将孩子的经历转成经验,书写辉煌的简历。

专家简介:杨丹(早教专家)

统网科技的创始人,结合科技和幼儿教育的新式工具VINCI凡骐教育发明者。1982年考入南京大学物理系,1986年考入上海同济大学物理系并赢得公派留学法国的资格,1991年获得法国巴黎第十一大学光电物理学博士。

<<更多访谈内容请查看访谈实录

<<更多问题请咨询专家在线咨询

相关阅读

专家访谈:0-3岁婴幼儿全脑开发策略


0-3岁的宝宝有着惊人的吸收力和发展潜能,作为家长该如何适时把握最佳的学习机会,为孩子提供恰当的、适宜的学习方法和成长环境呢?本期我们邀请到杨霞老师来为家长解读0-3岁婴幼儿全脑开发策略。

[主持人]:杨霞老师,为了让宝宝赢在起跑线上,我们的家长都很关心宝宝的早教,您能给我们家长讲讲早教究竟是教什么?

[专家]杨霞:很多家长已经认识到早教很重要,但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给宝宝一个最好的早教。家长先要明白什么是早教,知道早教都包括什么内容,才能正确地给宝宝早教。这关系到家长的早教观是否正确。家长有意识无意识地都会按某种养育方式来教养宝宝,有什么样的早教观,就有什么样的养育方式,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宝宝。我们提倡的早教观是对宝宝进行全面的能力开发,简单说就是德、智、体、美、习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家长要给宝宝足够丰富的、持续不断的、科学适宜的早期干预,这样才能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宝宝。不管宝宝处于何月龄,谁作为主要看护人,家庭条件如何,早教涉及内容要体现这种全面性,不能失衡。

[主持人]:杨霞老师,0-3岁的宝宝大脑发育非常快,今天我们提到的“全脑开发”,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教育理念?

[专家]杨霞:全脑开发是指左脑和右脑的协同开发,强调均衡性和全面性。任何一项活动都离不开左右脑的共同参与,两半脑积极配合,可以提高大脑的整体能力5-10倍。大脑的生理结构和全面发展的早教观,都要求我们给宝宝的早教应该是丰富的、持续的、适宜的,而且越早开始越好。便于记忆,全脑开发的内容也可以简单概括为情商和智商的培养,情商培养包括情绪、性格、习惯、自我意识、人际交往等培养,广义的智商包括感觉、知觉、观察、记忆、思维、数学、语言、大运动、精细动作(即小手的运动)、音乐、绘画、科学启蒙等。每个方面的发展会促进其它方面的发展,同时其它方面的发展也会对该方面的发展有促进。偏重开发宝宝的某一个或几个方面,如过度教宝宝识字和背诗而忽视或遗漏其他方面如缺少感知觉训练和感觉统合训练,则会对大脑的某些功能区产生抵制,因此,我们提倡宝宝的全面和谐发展。

[主持人]:通过杨霞老师刚才的讲解,相信我们的家长们已经认识到了宝宝早期全面教育的重要性了,那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如何准备早教环境?

[专家]杨霞:对宝宝来说生活即学习,环境即教育。有准备的环境比随机、散乱的环境更有利于宝宝的成长,随机散乱式的早教会使宝宝获得的早期经验也是散乱的和片面的,不能有效利用大脑迅速发育的关键期。任何月龄的宝宝进入有意识的系统的早教都不晚,因为婴幼儿时期大脑的可塑性很强,宝宝天生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只要掌握科学育儿的方法,注意在日常生活中给宝宝一个有准备的教育环境,宝宝的各种能力都会得到很好的开发。那接下来我讲一讲什么是日常早教环境:充满爱的家庭氛围,温柔又有耐心的父母,大量的拥抱和鼓励,乐融融的亲子活动,精心布置的小书架和宝宝房,有心准备的音乐和美术的环境,一个科学系统的早教方案,一个丰富的户外活动和参观计划,一份营养均衡的膳食计划,一个规律的生活学习作息安排、甚至是全家人达成一致教育方法等,都是有准备的环境。妈妈要定期为宝宝测评,了解宝宝发展的强弱方面,扬长避短,全面开发。

[主持人]:那作为家长每天该如何为宝宝安排早教呢?

[专家]杨霞:妈妈每天可以这样为宝宝进行安排:首先,每天要有宝宝独立玩耍的时间;要有亲子互动的时间,而且最好妈妈高效率地陪伴宝宝,和宝宝进行丰富多彩的活动。其次,每天要有大量的户外活动时间,每天上下午至少各一次,达四、五个小时或以上,户外活动对宝宝三浴、社会交往、自然观察、大运动等非常有益;每天要有室内活动时间,要有阅读与交流、音乐与美术、数学与思维、感知觉、情景游戏或假装游戏、玩具或物品探索等的玩耍。因为宝宝专注力短,兴趣转化得快,游戏可以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提供给宝宝。不要让宝宝没事可做,或者宝宝用眼神、手势和语言对家长提问,家长没有及时给予反馈,会抵制宝宝今后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再次,每天要注意对宝宝生活与劳动习惯培养(三餐、入厕、睡前、简单家务参与)、学习和游戏习惯培养(注意培养宝宝自取和收拾玩具与图书、对游戏任务独立完成和坚持到底、遵守规则、学会等待与控制情绪等)。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早教环境准备,可以从拓展视野准备,建立和谐关子关系准备,培养宝宝良好性格和习惯准备,保护和激发宝宝好奇心准备,开发宝宝语言能力准备,开发宝宝观察、记忆、思维能力准备,开发宝宝大运动能力准备、开发宝宝音乐能力准备、开发宝宝美术能力准备等方面着手,每项具体内容和操作方法我总结在我的新书《金版儿童早教》里,每册书中都附赠拉页,上面详细写有具体的操作办法。

[主持人]:杨霞老师,今天想请您就家长比较关心孩子早期教育做一下具体指导。

[专家]杨霞:好的,首先我谈谈来如何提高语言能力:对宝宝的语言能力的开发需要从讲话、背诵、阅读、创编,以及适当的书写和接触一些外语或方言等方面进行。大原则是出生时就要开始进行语言启蒙,平时要和宝宝多讲话、多交流、多提问、多讲儿歌和故事、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图书,给宝宝充分的语言刺激,特别是在宝宝未开口说话之前就要重视语言环境的丰富性。1-1.5岁和宝宝处于动作语言向单词句阶段过渡的阶段,因为会说出来的词汇有限,有时因为无法表达出自己的意思,要么就沉默不说话了,要么就急得哭。这个阶段,父母要适当采取延迟满足法,慢慢引导宝宝用会说的词语并辅以动作进行表达,不要宝宝一个眼神或一个动作,就立即将宝宝所需的东西拿到他的面前来。多让宝宝背诵儿歌和配合儿歌编动作做。周岁前就要多多背诵儿歌给宝宝听,最后一个押韵字拉着宝宝的胳膊做动作。宝宝会说话后,最好在18-19月能自己或成人帮助下背诵一首非常简单的儿歌。因为开口说话的个体差异极大,有的宝宝18月还不会说话,有的则能背诵行数较多的儿歌,有的20个月时能背诵几十首儿歌了。虽然有的宝宝不会说话,但只要坚持多给宝宝念儿歌,宝宝会说话时自然会背诵出来的。通常21、22月时宝宝的机械记忆力迅速提高,宝宝背诵儿歌的速度加快,有的一、二天就能学会一首新儿歌。2岁左右宝宝进入“词饥”阶段,即宝宝学习新词汇的速度和容量增加得很快,这时的宝宝开始爱提问题。因此要多和宝宝说话、交流,多提问宝宝,促使宝宝多思考,多回答。2岁左右开始,鼓励宝宝向大人讲当天发生的有趣的事情,引导宝宝复述经常听的短小故事,再配合着做几个动作,引导着宝宝一起编小故事。从出生就可以开始让宝宝“阅读”了,给宝宝看图画,讲图画,让宝宝玩撕不烂的书。宝宝阅读的范围一定要广泛,除了各种图书和图片上的图画外,适当的文字和符号阅读只要宝宝有兴趣,都可以适当学习。另外,不单单为宝宝准备童话故事,还要包括有图画形式的生活常识、情景认知、科普知识、儿歌、诗歌、古诗、国文、散文等内容,只要是宝宝感兴趣的都可以成为阅读材料。

[主持人]:那关于运动方面,有没有具体的早教方法呢?

[专家]杨霞:运动能力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儿童其它智能的发展,而且年龄越小,运动的影响作用越大。下面我再来讲讲如何提高运动能力:第一个需要家长锻炼的是宝宝的爬行。俗话说:三翻、六坐、七滚、八爬、十站、周岁开步走。这里的爬,指的是婴儿后天习得的爬。爬行分为平行爬和攀登爬。攀登爬指纵向空间里的各种爬行,有爬台阶、爬斜坡、爬山坡、爬大人的身体、爬攀登架、登台阶等。错过在水平面爬行关键期的婴儿,也可以在立体空间中攀爬弥补平行爬行时运动的不足。注意爬指向上、向下的爬,可以逐渐增加爬行坡度和设置途中的障碍。2岁时可以让宝宝练习爬小型攀登架。

接着我们说说宝宝的走:12-14月是多数宝宝学会走路的高峰时间,也有一些宝宝9-10个月时不经过爬,直接就会走路的,也有宝宝要到18-20个月才学会走路,这都是正常的。注意宝宝学走路要靠自己学习,不要拉着宝宝学走路,或者把宝宝放在学步车里学走路,因为那样宝宝建立的是包括外力在内的平衡系统,一旦撤掉外力,宝宝很容易摔倒。所以自己学习走路有利于发展宝宝自身的平衡系统和各种感觉统合能力。宝宝会走几步后,就要练习走长和走稳,除了每天走来走去之外,还可以练习持物走、拐弯走、绕圈走、拉着玩具走、拾物走、跨障碍物走等花样走。走的阶段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针对性的游戏训练。

下面说说感觉统合:感觉学习、感觉统合学习、大运动和精细运动的学习,是3岁前最重要最基础的早教内容。婴幼时期的感统学习占一生中的80%。所以要在3岁前加强宝宝的感统活动,家长可以多让宝宝进行各种爬、旋转、摇摆、跑、跳、走平衡木、爬攀登架、倒提摇摆、举高旋转、及其它运动器械和设施。说说精细动作:小手灵巧的宝宝通常在生活自理、家务劳动、绘画和美工活动中也表现不错。精细动作是渗透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注意训练宝宝小手的灵活性不仅是一些手操作玩具,还要在生活自理、劳动、美术美工活动中锻炼。我们宝宝在2岁前能完成80%的动作习得,比如插、穿、翻、舀、折、剪、拧、叠、夹等,2.5岁前基本完成全部的动作习得,2.5岁后手的精细动作主要在各种手工、美术、积木构建活动中来训练。如果婴儿精细动作落后,很大原因是训练不够全面充分。

[主持人]:由于时间关系,最后想请杨霞老师来谈谈音乐启蒙方面。

[专家]杨霞:宝宝出生就要开始音乐启蒙。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戈登认为3岁时才接触音乐环境就已经晚了。他认为0-3岁的婴幼儿是大量吸收、储备各类音乐、随乐即兴发声和舞动的阶段,对3-6岁的音乐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父母要从婴儿一出生,就开始让他接触丰富的音乐环境,增加各种音乐素材和音乐经验的积累,多让宝宝模仿、重复,为幼儿园阶段的音乐学习做好准备。

在这里我想提以下几点:

1)、为宝宝准备质量较好的打击乐器。对小一点的宝宝来说乐器更像是好玩的玩具。1岁多的宝宝还处在口欲期,在音乐玩奏的过程中,有时会拿着乐器放在嘴里咬起来,而将音乐丢在了一边。妈妈要及时将宝宝的注意力转到音乐活动上,可以手把手地和宝宝一起敲打乐器,也可以用乐器直接敲打宝宝的腿或背部,让宝宝感受音乐的节拍,让宝宝不自觉地去吸收音乐。

2)、通常宝宝喜欢节奏明快、能通过律动或动作进行表现的音乐。这是与宝宝好动、注意力短暂的心理特征相适应。但婴幼儿需要丰富的音乐刺激和积累,要给宝宝提供各种形式和风格的音乐素材,包括节奏舒缓的音乐也要给宝宝听,不要错过3岁前聆听、接触、体验各种类型音乐的关键期。

3)、由于婴幼儿的感知觉还没有分化,只靠耳朵听还不能帮助他们内化和吸收音乐,还必须通过看、动、唱、奏、说等多种手段才能将音乐内化为自己的经验。比如《龟兔赛跑》《大象与小鸟》音乐,婴幼儿必须通过身体参与才能逐渐感受出不同的音乐形象。

4)、0-3岁是婴幼儿对声音和动作进行模仿的关键期。婴儿天生是个“模仿秀”,喜欢模仿外界的各种声音和动作。成人可以在宝宝6-8个月时动作语言开始发展时就教宝宝多学几个手势动作来进行交流或单纯模仿,如交往动作语言“谢谢”“再见”等,模仿动作小鸟飞、小鸡啄米等。宝宝会说爸爸妈妈后,就可以教宝宝学发小猫、小狗叫等动物的声音。学说话之前大量模仿发声,能够促进“语言爆发期”前的口语发展水平。

5)、我们认为婴幼儿的音乐能力主要包括节奏感、律动感、音乐创造力和歌唱能力四个主要方面,家长可以用多感官通道来培养宝宝对音乐体验的兴趣:通过体态律动(身体动作)、角色扮演、歌唱、嗓音模仿、音乐涂鸦(也叫画音乐)、乐器玩奏、声势表现、纱巾、图谱、实物、语言等帮助宝宝一起玩音乐游戏。

6)、有时宝宝好像对音乐不专注,心不在焉,事实上婴儿正在进行无意学习。音乐教育家戈登认为:“事实上,幼童在屋内走动时(动的欣赏)与静静坐着听时(消极的欣赏)获得音乐欣赏品质的效果是一样好或甚至更好。”

其实以上所有这些早教方法在我的新书《金版儿童早教》里都非常详细,由于时间关系,就不再一一赘述了。在新书里,不仅有早教方法,而且配有每月课程表,每周列出全领域发展目标,每周一个主题游戏,分有《妈妈读本》和《宝宝读本》,让父母对早教重点有一个全面把握,非常方便家长操作。

专家访谈详情请点击>>0-3岁婴幼儿全脑开发策略

专家:幼儿行为教养


今天我们请来了幼教专家那文老师与大家交流幼儿行为教养方面的问题,欢迎大家踊跃参与。

专家简介:那文--国内首批高级育婴专家、幼教专家。在国内社区各大单位、幼儿师范学校等为家政师进行义务家庭教育,实操专业技能培训讲座数百场,接待家长咨询数千人次。四十多年从事婴幼儿早期智力开发的研究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曾在台湾“蒙特梭利园长管理研修班”进修,在香港“妈妈贝贝”亲子中心研习班进修,把国际最先进的“蒙特梭利”,“奥尔夫音乐”、“亲子教育”、“感觉统合”、“加德纳多元智能”等教育理念和方法运用于早期婴幼儿智力开发和亲子教育中。

主持人: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请来了幼教专家那文老师与大家交流幼儿行为教养方面的问题。欢迎大家踊跃参与。

主持人:嘉宾聊天室每次提前开启,专家答疑时间以预告时间为准,并按顺序回答与主题相当相关的问题,请大家耐心等待,避免重复提问。

网友悦辰:老师你好:我儿子25个月,好象一直都发现他的脾气非常的倔,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比如,他要吃零食,我们就告诉他,宝宝一天只能吃一个,而他自己也会接着说“其余的放冰箱里,明天吃”好象很懂事的样子。问他说话算数不算数?不算数就不能吃。他眼睛一边盯着东西一边说,“算数。好”结果,吃完了他就又缠着我要,还竖起一个手指说,“吃一个”不给他就哭的要死,抱他也抱不起来,放也放不下来,简直软脚虾一个。

每天早上我都会领他出去散会步。有时候我太忙了,就告诉他,等妈妈做好事情就带你出去玩,好不好?他哭的眼泪鼻涕一把把说“不好”我说,宝宝聪明他倔倔地说“不聪明”我说“宝宝听话,妈妈一会会做好了我们就走”他说“不听话,现在走”总之你说什么他都要加上“不”字,一边哭一边拉着我往外走。怎么骗都不行。本来好好的在玩书,如果你多说了一句,宝宝好好的,不要把书仍掉,他马上拿起来就仍类似这样的事情太多了,家里人都觉的小孩的脾气太撅了,因为家里人脾气都很好的,这个时候我就心里嘀咕了(难道真的是我的脾气遗传到宝宝身上?)如果改造孩子的坏脾气?

那文:宝宝经常发脾气要先从生理上看,脑组织中化学物质、矿物质和维生素不平衡造成冲动和发脾气。第二是不是家长过分骄宠孩子,给宝宝一味物质上的满足,所以当孩子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他就会发脾气。还有一个原因父母的态度不一致。动不动就跟孩子发脾气,宝宝就会从父母那学来发脾气。解决的办法。一、预防和减少生理因素造成的。必须要加强平衡膳食。二、当孩子情绪不好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和了解情况和原因。三、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家长可以采取冷静的处理,不要理睬。总之,不要强化他的脾气。四、要经常沟通,多与孩子相处。

网友猫妈妈J:老师你好,我们家男宝宝现在36个月,这段时间以来他突然喜欢啃指甲,把自己手上的十个手指的指甲啃得光秃秃的。怎么说他还是没有用,好话也说,骂他也骂,他还是吃手指,我问他在学校里吃手指老师有没有批评他,他说老师来的时候他就把手放下,所以老师没有批评他,我不知道他是怎么了?

那文:孩子啃指甲主要是想从中获得心理安慰,还有一个原因是婴儿缺少成人的呵护,生活单调、孤独、寂寞无聊、缺少玩具。

那文:另外,现在的宝宝处于生理发展不成熟阶段,这也是啃指甲的一个原因。解决的办法可以丰富宝宝的生活内容,加强感官的刺激和运动功能的训练。用其它东西做替代物,分散固有的方式习惯和注意。家长要好好反思自己育儿过程中的方法和态度。要以宽厚的心态对待婴幼儿,要给以细致周到的照顾和满足。

网友夏天的柠檬:老师您好!我家宝宝10个多月,最近我发现她表现的特别抠门。以前我给她吃饼干的时候让她把饼干分给爸爸、妈妈、姥姥、姥爷后再自己吃,她都能做到。可是最近小家伙拿着饼干怎么也不肯与其他人分享。别人要是和她要,她也会躲到我的身后来,这是为什么呢?平时我们很注意对她在这方面的教育。我们应该怎样做会还一定?

那文:这个时期的婴儿是没有“抠门”的概念的,他还是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满足自我的需求。解决办法就是要对宝宝每个时期应该进行指导,尽早的帮助宝宝建立有玩具和食物都要和别人一起分享这种意识。也要早期培养宝宝与同伴交往的意识。

网友皖之粤:那文老师你好!我女儿5个月了,我和老公上班,白天全部由她奶奶带。平时我发现婆婆生活上有好多习惯不好,这样对宝宝以后在行为习惯上有很大影响吗?我如何做比较合适?

那文:孩子的行为习惯是会受到照顾他的人的熏陶和影响的,如果你发现婆婆生活上有不好的习惯,可以跟她沟通,改正这些习惯。可以跟婆婆讲宝宝的身心健康很大程度上是受大人的影响的。要让宝宝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成人应克服一些不良习惯,相信婆婆会理解你的。

网友猫妈妈J:还有一个问题,我那天叫他不要吃手,他不听,我就说你吃手就会生病,生了病我就再生一个,不要你了。他就哭了。过了好几天了,现在只要他一哭就会说“你不要再生一个”,我知道我已经伤了他的心了,我想问问老师我现在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补救呢?

那文:你不要再强化这件事了。从现在开始,你要快乐和高兴的与孩子相处和交往,使孩子情感健康成长。

网友guest2:老师您好!请问宝宝不肯吃饭只吃一点奶粉怎么办?现在是1.5岁。

那文:先从生理方面找找原因,排除消化不良、便秘。还有就是不良的饮食习惯,高蛋白,高糖造成的食欲低下。另外,食物单调,色香味不能引起孩子的注意。如果生理方面的原因请及时就医。经常变换花样,让宝宝愉快就餐。

网友bamadeyanger:那文老师,您好!我儿子五个月了,近几天有点鼻塞,不发烧,去医院推拿两次,医生开了小儿双清颗粒,和欣可诺,我想问问那文老师这两种药对症吗,另外我儿子只吃母乳,偶尔添些辅食,舌苔厚。我还想请那文老师帮我列一个食谱,以便我按照食谱的具体时间去喂我儿子,非常感谢!

主持人:你好,您的问题请咨询儿科医师。

网友combe:你好,我家宝宝7月4日出生,现在4个多月了,还不会翻身,昨天刚刚能自己侧身呆一小会,我们大人应该怎么帮助她呢?这个月龄的孩子我们怎么与宝宝做发音练习呢?宝宝在月子里把头睡偏了,可现在还没睡过来,请问还能睡过来了吗?女孩偏头不好看呀。平时应该做哪些早教比较好呢?有些书上写的让孩子照镜子,孩子会用手摸镜子并向镜子后找,可类似这些我家宝宝做起来还是有困难,并不能象书上说的那样做到。是不是我家宝宝在身体协调等方面有问题,比别的孩子发育的晚呢?谢谢。

那文:四个月宝宝应该会翻身了。大人可以用被子或枕头放在宝宝背后,或者大人用手辅助翻身,同时,用宝宝喜欢的玩具在他的前面逗引。偏头可以睡过来,从现在开始注意纠正宝宝的睡眠姿势。

网友combe:宝宝睡着时听音乐好吗?

那文:可以培养宝宝睡前听音乐,睡着了就不用听了。

网友qibaobao0055:老师你好,我家女儿2岁1个月了,脾气很大,稍有不如意就发脾气,怎么哄也不停下来,平时我们有一句话说不对她也会生气很久,请问我们该怎么教育她,改变她的脾气呢?

那文:孩子在发脾气的时候,家长尽量采取冷静处理,不理睬她。过后再沟通,跟她讲道理。

网友tthelen:1、作为母亲,在小男孩半岁左右如何对他进行行为教养?应该做些什么?

2、每天上午给他试一种新的蔬菜泥,(少量)让他了解各种蔬菜的口味可以吗?量多少合适?

3、五个多月的小男孩如何培养他的社交习惯?

那文:半岁孩子的行为教养主要来自于父母的影响,父母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举止都会熏陶和影响孩子。父母角色是在幼儿游戏中相互交往,使孩子情感健康成长。五个多月的宝宝可以通过游戏培养社交习惯。

网友绿眼海淘子:那文老师你好.我家女儿现在11个月了'这几天总爱赖尿'我给她用的是尿布'隔一段时间抱她到固定点放着的尿桶里尿尿'她就做反抗状.我刚妥协她就把尿尿在尿布上.有时气不过打几下她的小屁屁'但也没有什么用.不知该如何是好.

那文:可能你的宝宝从小没有重视培养排尿的训练、长期用尿不湿造成的。从现在开始,白天不要再给宝宝用尿不湿,逐步培养她坐盆习惯。

网友sunshinesx:我女儿两岁半。胆小怕生,不肯与别人交往,别的小朋友或陌生人要碰她,都会哭。现在上托班已不哭了,但听老师反映,不太听从指挥,也不主动与他人一起玩,常自已一人坐着。而且她不喜欢接受新鲜事物及玩具。不愿听我讲故事。我要读书给她听时,她就要抢去自已看,不要我读。也不知道别的小朋友的名字。有时问她问题会重复,这样是否正常呢?比较苦恼!

那文:帮助宝宝树立自信心,对她表现好的地方及时表扬和鼓励,让她能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培养宝宝当面讲话的能力。及时对她进行心理调试,多和宝宝沟通。宝宝会慢慢克服他不爱和别人交往的习惯。

网友亲亲啊我的宝宝:请问,我的宝宝18个半月了,最近在别人脱衣服,或者帮他脱衣服,或者摸他小屁屁等的时候,他会突然说“下流”,这个词是一个爷爷跟他开玩笑的时候说过一次,可是他却经常用。请问,这样的表现说明什么?有必要疏导吗?有心理问题吗?

那文:一岁半的宝宝处于语言理解能力发展的阶段,是学语言的积极性高潮期,他对这个词语还不是特别理解,只是单纯的模仿。大人可不必强化这句话,多给宝宝创造好的语言环境和学习语言的方法,经常讲故事,阅读,让宝宝多听,丰富他的语言。不存在心理问题。

网友孟翠侠:那文老师你好我家宝宝一个月大睡觉总是不踏实,不知是什么原因。

那文:睡不实的原因主要是身体有不舒服地方了,比如尿湿了,渴了饿了,鼻子堵了,包裹得过紧,这些都会让宝宝睡不踏实,另外,不要抱着睡。还要给宝宝创造一个灯光暗、安静的睡眠环境。

网友lee_rebecca:宝宝现在才13个月,可是就表现出占强的样子,喜欢伸手打别的孩子,偶尔吃了亏,被别人动一下,还要去还手,像个小霸王,不许别人动他的玩具,还老去抢别人的东西,该怎么教育他呀!

那文:家长要多观察和理解孩子的行为情感,让孩子学会自我控制,在出现打人等不好的行为的时候给予必要的惩罚,告诉他这样是不对的。而且家长本身的行为要给儿童做榜样。

网友babymilo_liu:那文老师您好,我儿子差15天两岁了,还不会跳,跳的时候落下来的时候腿是直的,常常摔跤,怎么教都教不会,跟他一样大的小孩子都会跳了,他会不会有什么问题呀。还有尿尿也是,总是尿到身上。现在特别喜欢模仿别人,什么都学,特别喜欢学小孩子,学得一模一样,我知道是模枋期,大概到什么时候结束呀。

那文:这么大的孩子有可能还不会像你说的那样跳,主要因为个体差异,孩子的运动能力发展是不一样的。三岁以前都是模仿期。

网友妈妈阿加:老师你好,我女儿三个月辐射会不会对她有影响,能不能让她和我一起坐在电脑前面?

那文:不建议宝宝和你一起坐在电脑前面,电视也尽量少看。

网友combe:四、五个月的孩子需要玩什么玩具?经常吸自己的手指,怎么办呢?

那文:这个时期要注意丰富宝宝生活内容,经常逗引,对感官行训练,让他看、听、触,加强宝宝的运动功能。可以选择训练这些的玩具。

网友波斯:儿子两岁半'上托班已有四个月了'去第一个幼儿园一直哭'哭了两个月;9月份换了一家'哭了一星期就好了'现在特爱上'就是性格跟小时候完全不一样了'小时候特老实'不爱说话不合群也不爱动'现在老师说在幼儿园是最活泼最调皮的一个'不听从指挥'老师让干什么他偏不干'在家跟他说什么他都要加个"不"字'我也不知他的变化为何这样大?跟以前判若两人。

那文: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是会有变化的,这个阶段孩子会有逆反、好奇、反抗等心理,家长要注意正确引导和教育。

网友飞扬的朵:宝宝六个月需要训练什么?怎样训练?

那文:六个月需要训练宝宝坐了。开始坐的时候在宝宝后背垫些被子、枕头之类的支撑,或者大人扶坐,时间不要太长,不超过10分钟为宜。另外,还可以做些拉腕坐的训练。

网友combe:女宝几个月的时候可以用便盆尿尿?现在把便有时有用有时放下才尿。四个月的孩子睡觉需要大人拍着睡或者抱着睡,需要纠正吗?怎么纠正呢?有时还会大声怪叫,请问这是怎么回事呢?谢谢!

那文:宝宝学会坐后就可以学坐便盘了。四个月的孩子睡觉时不要拍或者抱着睡,这是不好的睡眠习惯。可以给宝宝听些轻柔和缓的音乐,培养宝宝独立睡觉。有时大声怪叫建议你带宝宝到医院检测微量元素,有时候缺铁会造成睡觉时惊厥和大叫。

网友juju1106:老师,我儿子一周岁了,他总是不好好吃饭,手里总是玩个不停,一拿走他的玩具就开始哭,一口饭也喂不了了,这怎么办好呢。

那文:改变家长不正确的喂饭方法,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不要边玩边喂,甚至追着喂,这都是不正确的。

那文:可以逐渐培养宝宝学会用勺自己吃饭了。

网友小瑜zj:那文老师,您好!我女儿现在快三周岁了。刚上幼儿园,还没有适应,不肯去上,在家里脾气也比以前大多了,经常会哭闹,有时候她的要求一不满足她就会哭。也比以前吵了,有时候我叫她干什么,她偏要跟我相反的做,我该怎么做,应该要她纠正过来吗,还是先让她这样。关于这个阶段的孩子的规矩和自由我觉得很难把握。

那文:应该纠正,告诉宝宝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应该怎么做。三岁的孩子她已经懂了什么是对和错,所以应该多跟她讲道理,多引导。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网友xiaoling8751:我想问一下'我家宝宝都一岁五个月了还不肯自己走路'要人拉着手才肯走'是不是缺钙。

那文:如果怀疑宝宝缺钙,可以去医院检测。如果不是缺钙的原因,要加强训练。教宝宝多练习走路。

网友暖暖2007:那文老师您好!我还想请问一下,我家宝宝6个月了,也是特别拧,不高兴的时候也不吃饭了,这是为什么呀?

那文:不爱吃饭有多种原因,可能身体不舒服或者饭做得不可口。这么大的宝宝还不会拧到不高兴就不吃饭,建议你找找原因。

网友redy99:我家宝贝十个月了,最近总是夜里拉大便,怎么纠正呢?睡前把他他就是不拉。

那文:晚上拉大便要给宝宝纠正过来,养成早上坐盆的大便习惯。

网友zhaoyk_sc:女儿1岁1个月'吃饭很费劲'玩玩具'找不到嘴'开始学走路'边走边吃'是不饿吗?稍微大一点的东西就咽不下去'在嘴里含着'在喂一口就都吐出来了.怎么办?谢谢。

那文:要逐渐养成让宝宝自己用勺吃饭的习惯,不要再喂她吃了。

网友彤彤妈妈Q:那老师你好:我家宝宝3个月了请问我在早教方面应该做哪些准备'在1周岁内我应该怎么做应该注意些什么.谢谢。

那文:早教要做的准备很多,一岁以内要注意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大运动能力、精细动作能力、认知能力、语言能力、社会行为和交往能力的培养。

网友yljn91:那老师你好,我儿子五岁了,做事爱磨蹭,如何纠正他呢?

那文:要培养孩子的专注能力,做事磨蹭可能是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的。

网友hhwaner:那文女士您好!我是小宝妈妈。我想请教您:

我的儿子小宝现在1岁半,最近开始对穿着挑三拣四了,而且越来越厉害。不喜欢的衣服不肯穿,非要穿自己喜欢的那件。其实下一次也许喜欢的又是另一件。有时候大人哄哄他也不坚持,有时候又非常坚持。我的理解是,这么大点的孩子有自己的爱好是正常过程,不应该横加阻止。但是一个担心是听孩子的乱穿衣服容易感冒,另一个也怕养成任性的坏习惯。我的理解对吗?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

那文:家长不要过分对孩子无原则的过分迁就,满足孩子,注意转移,事后教育。要抓早抓小,父母要统一教育方法,看法一致。要求合理,通过看书,讲故事引导和教育孩子。

专家访谈:应对精力旺盛的宝宝


护孩子天才,培人才博才。早教是宝宝出生的第一个教育,早期教育可以让孩子拥有生活的智慧,在早期教育中你有什么不一样的见解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专家访谈:应对精力旺盛的宝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专家访谈:儿童心理专家赵红梅老师,为父母们解读“如何应对家中的小淘气包”。

网友可乐燕儿:我家宝三岁两个月,女孩,特淘特好动精力旺盛,现在很任性,不顺心的时候就发脾气打人,吐人口水,不从就哭。有时真的很头疼,我在家总粘我一人,我在家也不睡午觉,教她东西也没有耐性学。请问有什么方法教导?

赵红梅:对于精力旺盛的宝宝,应该多为她安排户外活动,比如:拍球、骑脚踏车、追跑游戏等。在进行这样的活动时,宝宝容易心情愉悦,乐于和其他人互动,不至于只黏着妈妈一个人。再回到室内进行安静的学习活动时,注意力也会更容易集中。

网友suyao_22:宝宝现在1岁,开始在家里翻箱到柜,我想请问哪些是能让她做的,哪些是要限制她的.怕太多的干预和束缚阻碍了她的成长,矛盾中....

赵红梅:1岁的宝宝应该是探索的阶段,对于那些危险的,比如:易碎物品、刀子、或是有毒的东西都应放在高处或者锁起来,总之要保证孩子能接触到的都要是安全的。在防不胜防时,不要盲目指责孩子,只要迅速抱离即可,同时要告知孩子正确的行为,切记不要过多强调不正确的行为。

网友joycecuihua:我家豆豆现在14个半月,是个男孩,平时比较乖,似乎我们说什么他都懂,但很多时候还是会按照自己的意愿来,不该碰的不管怎么说还是会碰,比如开电视开关,虽然告诉他那样不可以,但没有效果,这个年龄的宝宝应该如何教他辨别对错呢?

赵红梅:可以告诉宝宝如何去操作一些事物,孩子的操作能力远远超过我们成人的想像,让他力所能及的做些事情,他会非常高兴的。比如:当有人想看电视时,可以指挥宝宝去开;当节目结束后,可以请宝宝去关上电视。这样满足了他开关的乐趣,也能让他逐渐明白什么时候应该开,什么时候应该关。

专家访谈:爱探索宝宝动个不停


儿童只有亲手操作,才能获得真知识。为了婴幼儿智利的开发,许多父母都会给自己的孩子进行早教。早期教育可以让孩子更好的融入陌生的环境,让孩子更好的接受教育。那么早教对孩子都有什么样的影响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专家访谈:爱探索宝宝动个不停”,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专家访谈:儿童心理专家赵红梅老师,为父母们解读“如何应对家中的小淘气包”。

网友fallrain1208:专家好!我家的淘气宝宝21个月了,各方面发展都不错,大运动和语言能力都超前了。就是他太淘气了,到哪都不停手脚或不停嘴地说。我真的好担心宝宝在外面被车撞到啊!1、宝宝走路基本上是用跑的,而不用走的。2、要想牵着宝宝的手走4米远,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宝宝看起来没教养1、宝宝坐15分钟的公交车也要站在大人腿上,抓车上的扶手荡秋千,要不就玩车窗,车上都没一下停。抱他坐好,他又爬起来,要不就把脚架到前面椅子的靠背上,架得老高,自己还自问自答:“哪个小朋友架脚?昕昕小朋友”。2、宝宝去外面吃饭,宝宝非要站到饭桌上玩,抱都抱不住,还说:“我要站到桌子上去玩”。还喜欢抢筷子玩。

赵红梅:1--2岁的宝宝非常有探索欲,由于他们来到世界上时间不长,接触的事物非常有限,所以在陌生或者不太熟悉的环境里,充满好奇心,喜欢东摸西碰,从你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你家宝宝非常喜欢探索,因此,建议你在宝宝没开始探索之前可以轻声给他讲解外面的新鲜事物,满足他的好奇心,占用他的精力,还可以多带他到空旷、安全的环境里去玩耍,比如:大型公园、植物园。这样能够满足宝宝精力的消耗和宣泄。在宝宝有不太适宜的行为表现时,最好避免当众斥责,因为这样容易导致顽皮的宝宝把这种制止当成是一种游戏,最好的办法是安静的把他抱离桌子,为他提供其他可以游戏的活动,转移他的注意力。

网友suncandy:专家您好,很高兴与您沟通。我家宝宝,女,刚满10个月,从7个月开始,似乎就开始喜欢让大人按照她的意愿做事。不满足她的要求,就大哭,我们后来就采取转移她注意力的方式,经过几个月,现在已经不那么强烈了。但是,她有时候喜欢打人,或者抓人脸,制止她,她也不听,照抓不误。我有时候理解为这是她手的探索期,不想过分制止,但又怕造成不良行为。但是除此之外,她平时都很乖的,不哭不闹,见人就笑,每天都很开心。只有饿了才会哭,或者,她吃饱了硬给她多吃,她也会抗拒。请问专家,我们如何才能既保护孩子的敏感期,又能有效引导她一些不良行为呢?同样,还能不伤害到孩子的性格。我觉得这个度,很难把握,请专家指教,谢谢!

赵红梅:只有孩子知道了正确的做法时,她的非正确做法才能被取代。敏感期的保护重点在于正确的理解和判断孩子的行为,只要没有大原则的违背,就可以满足孩子。在满足的同时,向孩子讲述做事的度,逐渐把成人脑子中度的把握转化为孩子对自我行为的控制,从被动变主动,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促进孩子的成长。

胎教早教故事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