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进行胎教
2020-11-14 怎样进行胎教 科学的入学准备是怎样的 怎么进行胎教明代的人是怎样进行胎教的?。
做父母的都希望有一个健康聪明,有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宝宝,所以他们会为宝宝准备胎教,医生会建议准父母要在充满母爱的氛围中进行胎教交流,胎教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人格完善,使其成长为善良真诚的人,你知道有哪些医生都推荐的胎教小知识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明代的人是怎样进行胎教的?”,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如今,胎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如果说明代就有人进行胎教了,你信吗?高淳文物专家在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就发现了这方面的文字记载。明代按察副使韩叔阳之妻黄氏的墓志,特意提到了“古胎教法”。这位贵妇人因为有强烈的“超前”教育意识,而且为人贤惠,培养出一门三进士。
不妄视听,是古胎教法
昨天,记者看到了这块墓志,虽然已经过去了500年,但保存完好,上面的文字依然清清楚楚。志盖上用篆书写着“明故按察副使凤桥韩公封恭人黄氏墓”,志文则以工整清秀的小楷书写。仔细阅读志文,记者发现它记载了高淳县历史上一位不凡女子教育有方的事迹。
“儿辈每侍谈古昔及时务得失,辄能臆断要自不群,娠子则端居正容,不妄视听怕自诵,曰此古胎教法也。身服浣濯,蚤作夜思,拓产业,泊居第,皆恭人力。居常称引先世勤苦俭仆、以诲诸子,毋忘戒惧。”志文清楚地写着,所谓古胎教法,就是:娠子则端居正容,不妄视听。“就是怀孕了就很注重形象,做到不该听的不听,不该看的不看,每天保持愉快的心情,然后把这种心情传给肚子里的宝宝。快乐妈妈才能诞生聪明宝宝。”文物专家濮阳康京解释。
濮阳康京说,墓志里写得很明白,这种胎教法并不是黄氏独创的,而是她效仿古人的。墓志上说,这种古胎教法自3000年前的周代就有了。“西周时,周季历的妈妈太姜是个非常贤惠的女人,她虽然贵为王妃,拥有美色,但她一点也不骄傲,她非常聪明,尤其善于注意孩子的教育问题。周季历的妃子太任,也是一个贤妻良母,从发现怀有身孕,就开始胎教,做到‘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就这样生下了周文王。现代国外时髦的‘胎教’理念,我国3000年前就实行了,这也是人类有史以来最早的‘胎教’记载。”
一门连中三进士
高淳县至今还流传着有关韩叔阳一家的故事。“由于黄氏的贤德,她的老公黄叔阳、儿子韩邦宪、孙子韩仲雍,三代都是进士。有一年过年,韩家贴出了一副对联,上联是:父进士,子进士,父子二进士。下联则是:婆夫人,媳夫人,婆媳二夫人。这个对联引起了邻村一位地痞的注意,他一直妒忌韩家连中三进士,于是夜里趁人不备,就偷偷把对联改了。把上联改成了:父进土,子进土,父子二进土;下联则变成了:婆哭人,媳哭人,婆媳二哭人。第二天,韩家一看春联被人改得如此不吉利,虽然不高兴,但也不想追究,就把这副对联撤了下来,换成了另外一副对联。”
民间传说并不一定是真的,但墓志上记载着,韩叔阳一家自韩叔阳开始,确实一门连中三进士,而韩叔阳在史书上也有记载。“这块墓志是我们在下乡文物普查的时候,在古柏镇发现的。当时这个墓志在一户人家的门口,上面满是淤泥,我一看方形的,还有字,感觉它是一个文物,就把它搬回了县博物馆,经过清洗发现是一块墓志。墓志是黄氏的儿子韩邦宪写的,记录的是母亲的贤德。”濮阳康京告诉记者,当地村民告诉他们,黄氏墓是1958年兴修水利时挖出来的。当时,韩姓一族在自家祖坟挖了7天7夜,发现了韩叔阳父亲、韩叔阳和黄氏等5座浇浆墓,村民原本以为会从古墓里发现很多金银财宝,最后却失望得很,古墓里几乎啥也没有。
濮阳康京说,从墓志上可以了解到,由于黄氏注重胎教,而且为人贤惠,她的丈夫韩叔阳当上了按察副使,大儿子韩邦宪中进士,当过杭州知府,孙子韩仲雍考取进士后,因文才出众,提任福州副使(巡按使)。祖孙三代都是难得的清官。
望子成龙版权属于她家
在高淳,韩叔阳一家的名气很响,关于他们的传说还有很多,“望子成龙”就是其一。虽然有人认为,“望子成龙”的出处和明代才子解缙有关,但高淳人都认为,“望子成龙”的“版权”非韩邦宪莫属。“黄氏的胎教很成功,生下的儿子韩邦宪果然机智过人。有一年,韩叔阳带着他去看花灯,灯市上人山人海,实在拥挤。而韩邦宪由于个头太小,根本就看不到花灯,父亲出于对儿子的爱护,就把儿子扛在肩膀上。一个老秀才看到了,想讥笑韩邦宪不孝顺,就说了一句‘子骑父做马’。韩叔阳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虽然很生气,但不知道怎么回。没想到肩膀上的韩邦宪张口就说:‘父望子成龙’。这个下联对得很巧妙,口气不凡而且解了尴尬气氛。老秀才听了哈哈大笑,还连连夸奖这个小孩将来肯定有大出息。”
韩邦宪在墓志里说,黄氏为人善良,节俭,从来不做长舌妇。从小耳濡目染,韩邦宪19岁就考取了进士,授屯田主事,提升虞衡员外郎(六部以下、从五品)、累迁知衢州。任职期问民疾苦,首陈明大义、正职守、实节省、复成法、议赋役、讲实政、广储备、修武备八事,受到了百姓的爱戴。
编辑推荐
怎样进行胎教才是正确的
相信很多准爸爸准妈妈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健康聪慧的宝宝,在这时胎教就很重要了,一般胎教要选择少而行之有效的方法,并且需要持之以恒,适当的胎教有助于胎儿人格的形成与完善,你还知道哪些关于科学胎教的知识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怎样进行胎教才是正确的”,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胎教是指通过一系列科学方法和手段,在胎儿成长的过程中以特定的刺激方式来促进其智力、情感和生理的发展。正确的胎教可以为胎儿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对其整个人生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影响。下面将从四个方面介绍如何正确进行胎教。
1. 声音刺激
胎儿的听觉器官在孕早期就开始形成,因此,通过音乐、诗歌、儿童故事等方式的声音刺激可以有效促进胎儿的听觉发展。父母可以选择一些优美的音乐进行播放,尤其是一些轻柔的古典音乐或者钢琴曲,这对于胎儿的大脑影响较大。另外,亲人的声音也是胎儿喜欢听的,可以录制父母的声音,播放给胎儿听,这有助于建立胎儿与亲人的联系。
2. 触觉刺激
通过轻柔的触摸,可以有效地刺激胎儿的触觉系统。孕妈妈可以轻轻按摩自己的肚子,或者用手轻轻拍打胎儿所在的位置。同时,父母也可以轻轻摩擦胎儿的背部或者脚底,以增加胎儿的触觉刺激。这些触摸刺激有助于胎儿感受父母的爱和关怀,促进其感官系统的发展。
3. 灯光刺激
胎儿在子宫中主要通过透过腹壁的光线来接收外部信息。在胎儿发育的过程中,适当的光线刺激有助于促进胎儿的视觉发育。父母可以在家中创造适宜的光照环境,保持室内光线柔和、充足,在黑暗的房间中适度地使用柔和的灯光或者小夜灯,使胎儿能够通过胎儿羊水感受光线的存在,提供正常的视觉刺激。
4. 情感刺激
胎儿与母亲之间建立情感联系是胎儿发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孕妈妈可以通过呼唤胎儿的名字,跟胎儿进行简单的对话,表达对胎儿的关爱和期待。另外,父亲也应积极参与胎教过程,与胎儿建立情感联系。父亲可以轻轻拍打孕妈妈的肚子,跟胎儿说话,甚至唱歌,这些情感刺激有助于胎儿与父母之间的亲密关系的建立。
正确的胎教需要在科学的基础上进行,通过声音、触觉、灯光和情感等多种刺激方式,促进胎儿的感知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在进行胎教时,父母应该注重方式的适度与舒适度,不能过度刺激而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胎教应该持续进行,并配合孕期的身体保健和日常的生活习惯,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希望以上提到的胎教方法可以帮助孕妇及家庭正确进行胎教,为胎儿的健康成长提供优质的环境和刺激。
古人教我们怎样进行胎教
我们每一个人出生后相貌不一样、智力水平不一样、道德水准也不一样。为什么会这样呢?其根源在于每对夫妇在准备怀孕和怀孕后对孩子的胎教和胎养不同,造成出生后品貌各异,再加上出生后家庭教育水平参差不齐,使得孩子长大后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没有优生就无法继续优育,随着社会的进步,大家都知道优生优育的重要,大多数人认为优生就是要让胎儿营养充分,怀孕后什么有营养吃什么;优育就 是开发智力,各种兴趣班报一大堆,其实这只是小小的一部分。优生应该包括孕前心理、体质、生活习惯等各方面的准备, 怀孕后认真度过孕期的280天。在这方面,我们的祖先早就教给我们许多知识,要保证我们这个民族的昌盛发达,祖先的经验应该说是很有用的,尤其对今天压力 大、生活节奏快的人们是很有意义的。
西汉刘向的《烈女卷》:
古者妇人妊子,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跛,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视于邪色,耳不听于淫声。夜则令馨诵诗书,道正色。如此则生 子形容端正,才德过人矣。故妊子之时必慎所感,感于善则善,感于恶则恶。意思是:古时候妇女怀了身孕,睡觉时就不侧着身子,坐席不靠边,不用一只脚站 立,不吃有异味的东西。食物切得不正不吃,席子放得不端不坐,眼睛不看邪僻的东西,耳朵不听浮靡颓废的声音。夜晚让乐官吟诵诗歌,讲述正人君子的事迹。这 样生下的孩子必定相貌端庄,才智和品德都出类拔萃。所以,女子怀孕的时候要时刻谨慎自己的每一个细微的念头,思维纯真温厚没有恶意就会感应善良贤德,思维 嗔恨邪恶就会感应不好的事物。
中医养生疗疾名典《医心方求子》:
凡女子怀孕之后,须行善事,勿视恶声,勿听恶语,省淫语,勿咒诅,勿骂詈,勿惊恐,勿劳倦,勿妄语,勿忧愁,勿食生冷醋滑热食,勿乘车马,勿 登高,勿临深,勿下坂,勿急行,勿服饵,勿针灸,皆须端心正念,常听经书,遂今男女,如是聪明,智慧,忠真,贞良,所谓胎教是也。
意思是:凡是妇女怀孕后,一定要德行敦厚,粗鲁声音不听,邪恶的语言不听,不要咒骂,不要恶言,不要惊恐,不要过度疲劳倦怠,不要说假话,不要 悲伤愁苦,不要吃生、冷、过酸、滑热的食物,不要骑马乘车,不要到高的地方去,不要去危险的地方(如深坑),不要走下坡,不要走路太快或小跑,不要吃牲畜 的筋腱,不要做针灸治疗。要端正心态,保持正身诚意,心无邪思,时常听读圣贤经典。现在社会上见到的男女,如果是聪明、智慧、忠厚真诚、坚贞贤良的,多是 胎教好的结果。
古人的教训很有道理,胎儿和婴儿时期的教育,关键是父母双方,母亲本身的作用更是关键中的重点,母亲本身的道德品格和修养的深刻性对胎儿、婴儿 的养育起关键作用。父母是否明理通达,能否起到表率作用,是胎教、婴教和幼教能否得到成功的关键。每一对准备要孩子的夫妇一定要知道我们在培育的是孩子的 一生,是不能吃后悔药的,只能一次成功。今天的社会远不像古代那么简单,诱惑太多,污染太多,因此每个准父母都应该尽量给孩子良好的胎教,为将来的婴教、 幼教做好充分的准备,为家庭幸福、社会和谐打下良好的基础。只有这样我们未来每年的800万新生人口才会有好的出生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