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一点的童话故事
2020-11-13 长一点的童话故事 短一点的童话故事 童话故事长一点的对文化的一点儿随想(下)。
这个话题很有意思。
尽管我内心非常希望儿子能听我的话,那会减少我不少“麻烦”,:)但是针对他的问题,我还是给他提出了一套“三讲”原则,第一条就是讲道理,第二条是讲礼貌,第三条是讲分享。我告诉儿子,妈妈喜欢你讲道理,谁有道理听谁的。4岁半的儿子现在和我争执时,常常会说,你没有道理!那么我就让他说说他的道理,有时候平心静气地听孩子讲他的道理,我会发现,换个角度看问题,孩子的道理也是值得尊重的。我们不希望孩子变成应声虫,希望孩子有独立的思考,这实际上是给我们自己的教育增加了难度,但我认为这是值得的。
东西方的文化传统、教育观念是有相通的地方,因为真、善、美是人类共同的追求。
nightingale的回复:
每天上幼儿园之前我常对他说:“你今天要乖乖的。”等从幼儿园接他回家时,也是常问他:“你今天乖不乖啊?表现好不好啊?听不听老师的话呀?”每次一说完,我就立刻后悔,悔不该对他说这样的话,问自己我怎么也这样了?这会抑制他个性的发展,磨平他的“棱角”的!可是没办法,过会儿我又忘了,又对他说同样的话!直到有一天我终于恍然大悟,我从小就是在这样话语的“鞭策”下长起来的!我从小受到就是这样的教育,即“乖就是好,听话就是好”,所以才会不自觉地用在儿子身上。
我也是这样矛盾着!
有时在叫轩儿“听话”之后,只好补救一下:“妈妈说的对,所以要听妈妈的,轩轩如果说得对,妈妈也会听轩轩的。”
真是步步都难做啊。
关于文化差异的话题,我非常有兴趣!
延伸阅读
对文化的一点儿随想(上)
自从做了母亲,我就对儿童教育颇为上心,中西方的育儿观也了解了不少。慢慢地就发现不少有意思的事儿,象我们大家都知道的,许多中国人喜欢从孩子很小(只有几个月)就给孩子把尿,而西方人呢,则是一直给孩子用纸尿裤,直到孩子自己有意识地控制大小便为止;西方人喜欢让孩子趴着睡,而我们喜欢让孩子仰着睡,等等。我无意比较孰优孰劣,而是带着一种兴趣盎然的眼光去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不同观念。比如前些天奥妙洗衣粉生产商做的亲子调查,问当孩子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出去玩之前,妈妈对孩子说什么。调查的结果是中国的妈妈都说:“小心点儿,别把新衣服弄脏了!”而西方的妈妈则说:“希望你玩得开心!”我不太相信这个结果,就在我的一些朋友中问了一下,结果问了六个母亲,六个母亲都说:“小心点儿,别弄脏新衣服!”瞧!这就是我们的文化!
在我还没做母亲时,每每看到周围有小孩儿的人总是在说:“你要乖,要听话。听话才是好孩子。”时,我就很不以为然,看到幼儿园的老师对她班上的小朋友们说:“都在那儿坐好了,比一比谁最乖!”我就颇有微辞,不时地还对他们大侃一通什么“乖不是好孩子的标准!”,“要是我有了孩子,如果他的幼儿园老师对他说比比谁最乖之类的话我就给他转园”等等。可是,现在我家虎子上幼儿园了,每天上幼儿园之前我常对他说:“你今天要乖乖的。”等从幼儿园接他回家,也是常问他:“你今天乖不乖啊?表现好不好啊?听不听老师的话呀?”每次一说完,我就立刻后悔,悔不该对他说这样的话,问自己我怎么也这样了?这会抑制他个性的发展,磨平他的“棱角”的!可是没办法,过会儿我又忘了,又对他说同样的话!直到有一天我终于恍然大悟,我从小就是在这样话语的“鞭策”下长起来的!我从小就是受这样的教育,即"乖就是好,听话就是好",所以才会不自觉地用在儿子身上。这就是我们的文化!
我在这里不是说我们的文化不好,我只是想说文化这种东西真的是根深蒂固,它是一种融入人骨子里的东西,即使你接受了许多不同文化背景的观念,可“一不留神”,就不由自主地表现出你最先接受的那些东西。
在跨国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常提到“CROSSCULTURALMANAGEMENT”一词,意即“跨文化管理”。主要是说,由于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人们的观念、语言及行为都是不同的,必须要把多元文化的条件考虑进去,才不至于有COMMUNICATION(沟通)上的困难及误解。现在,我想,在育儿时也是这样,我们常说西方的什么什么作法如何如何好,但也别忘了,我们在中国,很多事情不能原封不动地照搬,要结合我们的国情,在吸收西方教育精华的基础上设计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模式,我想,这是许多教育工作者乃至我们这样的父母迫切要做的工作。
最后还想补充一点儿有意思的事儿。在当当妈那儿学了些英文儿歌,回来后就热衷于搜集各种英文儿歌并与虎子一起边唱边游戏。结果我惊奇地发现,许多古老的英语儿歌与游戏竟然和我们长期流传下来的童谣与游戏惊人地相似,有些竟然完全一样!比如有一首英文儿歌“TeddyBear”是这样的:
TeddyBear,TeddyBear,turnsaround.
TeddyBear,TeddyBear,touchtheground.
TeddyBear,TeddyBear,showyourshoe.
TeddyBear,TeddyBear,beexcused.
而我们小时候(大约在我五六岁时)与小朋友们一起边跳绳边说的:
小熊小熊你转一个圈儿,
小熊小熊你摸一下儿地,
小熊小熊你瘸一只脚,
小熊小熊你跑出去!
竟然同出一辙!
再比如,又一首英文儿歌是这样的:
妈妈边点着宝宝的手指边说:
Thislittlepiggywenttothemarket,
Thislittlepiggystayedathome,
Thislittlepiggyateroastbeef,
Thislittlepiggyhadnone,
Thislittlepiggywentweeweeweeallthewayhome.
然后给宝宝挠痒。
而我们也有一首中文童谣:
妈妈边点着宝宝的手指边说:
这只小鸡爱吃米,
这只小鸡爱吃菜,
这只小鸡爱喝水,
这只小鸡爱吃虫,
全都吃没了!
瞧,是不是也很相似?再联想到很多英文成语和歇后语都能在中文中找到可以匹配的相同意思的成语或歇后语,我们又不禁感叹:其实不同文化背景的很多东西也是相通的!
愿就此和大家展开讨论!
对文化的一点随想(中)
一位妈妈在早教中的思想变化(下)
时间一去不复返,新学期的号角已经吹响,孩子们也要为进入学校学习做好相应的准备,做好入学准备可以让我们在开学时不会慌乱,你看过哪些关于入学准备的资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位妈妈在早教中的思想变化(下)”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对于早期教育,我们都有同样的困惑,我经常会为此和我爸爸争吵,他认为什麽都是顺其自然,该会的到时自然会,急也没有用,再说我们姐弟小时侯连一个玩具都没买过,现在不照样上大学,工作没有问题。可我总是希望孩子长大没有障碍,潜意识里还是希望他能比父母更有成就。
我的儿子只有九个月大,我也每天读书(关于早教)到深夜,每个月都会尽量去照着相关的书去训练他。但昨天我刚买了本《儿童早期智力方程》,发现孩子在某些方面是不达标的,比如姿势语言(只会再见、拍手、你好握手三种,达不到五种)、自己抱杯子喝奶(五个月时想抱没强化,现在不做了),不配合穿衣(特喜欢光身子)等,不愿认五官(也会喂你吃东西,但不会指),我一下子很气馁,觉得还是训练得太少。可翻到后面,发现十一个月的孩子才会认3-5张卡片,可小涵前几天突然发现已能认5张卡片,并没有怎么特意地教,只是在一两个月时拿出来给他看过,后来当玩具给他玩了,他经常拿着啃。那天突然考了一下,发现他竟然会认。可是如把东西或小球投到碗里这个动作,我一直重复地做,他一定要把东西倒出来才罢休。我只能告诉自己顺其自然了。
xulily的回复:
和你经历了同样的困惑和觉醒,你写出了妈妈们的心声。我家麒麒16个月,因为爸爸在另一个城市上班,所以我一个人在时间和精力上总是力不从心,又生怕疏忽了宝宝的早期教育,也是经过长时间的困惑和反思,终于放弃以前“可笑”的行为,自由发展加上适可而止的帮教,(和你们一样我们也有一个努力的奶奶)我想我们一定会教出一个好孩子的。
shhanying的回复:
因为我自小想当幼儿园老师,后来却只是做了冉冉的妈妈,满腔热情都在这个小小的孩子身上了。从怀了孩子的那时起,我就开始读《父母必读》,后来又陆续读了一些早教方面的书,很多次也是热血沸腾,想把学来的东西用到孩子身上,常常欲速则不达。倒是天天跟冉冉在一起的外婆,慢慢地教会了他很多东西,养成一些比较好的习惯。孩子在渐渐长大,健康活泼,虽然只是普普通通的,但他的每个进步都让我们高兴。我觉得,让孩子有健康的心灵和人格才是最重要的。孩子有他成长的自由,做父母的应该在关爱之余,给他足够的成长空间,不要把未完的梦想过多地寄托在稚嫩的肩膀上。
悄悄的回复:
你写得真好,相信多数妈妈在早教的过程中,都经历了这些困惑与歧路。我也是,奋力加入了许多俱乐部,看了无数的按月的育儿书,然后对着虎娃画勾画叉……好在虎娃自己的成长教育了我,更多的书本教育了我,回想自己的童年生活,我重新制定了虎娃的早教计划。
给孩子时间,给孩子爱,给孩子尊重,给孩子他所需要的适当的帮助,等待孩子,他会做的很好。
anneliese的回复:
有一粒种子被种在土里,来自自然的阳光、雨露让他慢慢地发芽,成长。我们没必要也不可以为了躲避狂风暴雨、冰雹霜冻,将他移植在室内花盆,因为那些自然的力量和自然的给予正是小苗所期待,因为这样的经历可以让他更坚强地成长。
我们所要做的是给予充分的关注,在他被狂风吹得快折了腰的时候,给他一个支撑;在干旱无雨的季节给他淋上清水。千万不要过多的施肥,那样会破坏他的自身的调节能力,以至被肥料烧死;更不可为了他更快的发展,去做愚蠢的拔苗助长之事。所有人为的,有悖于自然规律的事导致的是无情的毁灭。
家慧的回复:
每个妈妈在育儿过程中都会有困惑,我同意,给宝宝足够的爱、理解和时间,宝宝会长得很好。
但是,人是很复杂的高级动物,谁也说不清人类生长的自然规律是什么,只知道人类的潜能是巨大的,每个人从生到死,都没有把我们的大脑用足,所以,我赞成尽力开发宝宝的能力。
随着园长探班幼儿园一日生活下
时间过得真快呀,我们将要迎来新的学期,同学们都会为迎接新学期的挑战做一些准备,做好入学准备可以快速的让孩子进入到学习的状态中,让我们来学习一下入学准备知识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随着园长探班幼儿园一日生活下”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宝宝离开家在幼儿园里都会做些什么呢?幼儿园里的一日生活是怎样安排的?什么时间喝水、什么时间睡觉,有多长时间的户外活动时间?虽然每个幼儿园的作息制度不会完全相同,但整体上是有规律可循的。
为此,小编采访了伊顿慧智双语幼儿园华侨城校园的赵金欧园长和伊顿双语幼儿园棕榈泉校园的方芳园长,深入了解幼儿园中的一天。
——特别鸣谢/伊顿国际教育机构
12:00-14:30午睡
宝宝活动完毕,进入睡眠室后,生活老师会将宝宝的床铺好。小朋友们开始脱衣服、叠衣服,上床睡觉。都躺下后,老师逐一检查宝宝,给宝宝盖好被子,整理好衣物。检查完毕后,老师们轮流准备去吃午饭,生活老师会看管整个午睡过程,照顾那些会蹬被子和需要中间小便的宝宝。
园长提醒:
如果宝宝在入园前午睡时间和幼儿园不同,最好提前调整以适应幼儿园生活。
如果初入园的宝宝,哭闹比较厉害,老师会特别照顾。
部分国际化的幼儿园允许宝宝不午睡,可以由老师陪着在其它教室做安静活动。
14:30-15:30加餐、游戏教学活动
午睡结束后,宝宝们陆续醒来,老师开始帮助宝宝穿衣服。带宝宝们小便、洗手、吃加餐。下午的加餐一般会有水果、饼干、牛奶等。吃完后,老师们开始进行下午的教学活动。多数幼儿园下午通常是艺术课程。
园长提醒:
宝宝在家中要从小培养好自理能力,学会基本的穿脱衣服的技能。
起床后保健医会对班里进行巡查,及时发现有不适情况的宝宝。
15:30-17:00户外活动、晚餐
下午幼儿园里都会有1小时的户外活动,老师带着小朋友们做操、做游戏、玩大型玩具,中间会穿插着给宝宝喝水、把小便。户外活动结束后,回到教室洗手,做一些安静的餐前活动。晚餐开始后,老师仍然会帮助不会吃饭的宝宝进餐。
园长提醒:
多做运动、锻炼身体对宝宝的身心发展极其重要,老师对不爱动的宝宝会逐渐引导,增强宝宝体质。
初入园的宝宝由于受情绪影响,晚餐的进食量波动较大,家长在离园时,可以和老师交流一下,决定晚上回家是否再给宝宝吃一些饭菜。
17:00离园
多数幼儿园都在17:00开门,由老师把宝宝带到园门口,交给家长。这时,家长会比较集中,老师可能没有时间与老师深入交谈,家长可以错开几分钟接宝宝。
园长提醒:
一般幼儿园会有多种家园联系的方法,如《家园联系册》、幼儿园网站博客、老师邮件等。建议家长采用多种方式与老师沟通。
家长要注意不要当着宝宝的面,直接询问宝宝在园情况。尤其注意不要问宝宝明显的不足之处,这会给宝宝带来和很大的压力,不利于入园适应。
回到家后,如果发现宝宝有任何身体上或心理上的问题,家长要及时与老师沟通。
家长要注意不要拿幼儿园来威胁宝宝,如“再不听话就把你送幼儿园去”,这种方式是与幼儿园教育背道而驰。
不要与别人孩子比较,如“元元都不哭了,你还哭什么”。家长要清楚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从遗传气质到家庭环境都不完全不同的,这样的比较毫无意义。
上幼儿园不能断断续续,如果宝宝不是生病,就要坚持上幼儿园。哭闹和缓解哭闹不能成为不上幼儿园的理由。
幼儿园的厕所文化
幼儿园的厕所一直以来是小朋友最喜欢呆的地方,一呆就能呆好长时间。看到生活老师用毛巾擦镜子,他们也学着擦;看到生活老师洗毛巾,他们也会把整筐毛巾倒进水池洗;看到冲洗厕所的水流很好玩、水流声音很响,男孩子就会等着为女孩冲厕所;看到女孩蹲着小便很好玩,男孩就蹲着看女孩小便;看到大人买卖商品讨价还价,他们也在厕所里开起拖鞋店,互相问价、还价、买卖拖鞋,然后再手穿拖鞋学小动物爬。
究其原因,一方面,厕所是一个比较宽松的地方,有时可能不在老师的“监督”下,小朋友可以在其中自由交谈、随意活动,因此,他们很喜欢。另一方面,厕所也是小朋友探索学习、游戏的地方。他们对成人的劳动、男孩与女孩的不同、水流的声音等充满好奇和兴趣,因此他们会在宽松的厕所环境中尽情的表现他们的好奇、尽情的模仿。
这时老师如果一味地阻止,并不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反而会有更多的孩子产生兴趣去模仿。教师如果能耐心、静心观察幼儿在厕所里的所作所为,如模仿成人劳动、生活事件等,从而了解幼儿的兴趣所在,然后利用这些兴趣,因势利导的组织一些活动、创设一些环境,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探索欲、模仿兴趣,引导幼儿更好的发展。
例如,在看到小朋友喜欢在厕所里手穿拖鞋学小动物爬行时,我先组织幼儿谈话,使他们了解到在厕所做这件事可能会发生的危险,然后再组织幼儿去大草地等宽敞安全的地方玩这种游戏,以满足幼儿的这一需求。
又如,幼儿喜欢模仿成人洗毛巾这一动作,可先让其明白幼儿园的毛巾已消过毒,小朋友不用洗了。再与家长联系,引导幼儿在家学洗手帕、袜子等。也可在较暖和的时候组织幼儿进行简单劳动等。
化干戈为玉帛(下)
第二天,我还没向老师提换园的事呢,老师却兴奋地告诉我:“南南请假了,他妈妈把他送外婆家了。大约三个多月。”谢天谢地!这小冤家暂时离开了,我也不用急着给女儿换园了。
平安无事的三个月很快过去了。毕冉爱招惹别人的毛病还没有改掉,不过,都是些你推我一把,我挠你一下的小打小闹,没有再闹过很大的事。
暑假过后,南南如期而至。我低声告诉毕冉,不要理南南,女儿奇怪地问:“南南是谁?”我悄悄问南南认识谁,他也忘了这里的小朋友了。近半年的时间没见面,他们竟然忘了彼此。
好斗的南南仍然和毕冉打架,不过,这时倒是毕冉占上风的多些,我也就把转园的事搁置起来了。有个下雨天,我去接毕冉回家,从窗户外面看见毕冉举着小雨伞满屋子追着南南,要打南南。那个一向霸道的南南在毕冉的强大攻势下,早没了先前的嚣张气焰,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我心里找到平衡了,女儿把以前打架吃的亏都找回来了。嘴上却不得不劝止毕冉:“好孩子不打架。你好好地打南南干什么?”毕冉理直气壮地说:“他欺负我们班的小女孩。”“他欺负你了没有?”“没有。”“他又没有打你,你管别人的闲事干吗!”“我是女孩,他欺负小女孩,我怎么能不管?”我平时读很多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对侠肝义胆、义薄云天的英雄气概很是佩服,没想到,年仅三、四岁的毕冉竟然也有这份侠义心肠。我不知是该褒奖她还是训斥她好了。我有口无心地说她:“你就不会想个办法帮助南南不欺负女孩?”心里却忐忑不安地等着南南妈妈来找我告状。我还很无赖地想着:大不了我也买点小食品还给你们就是了。
后来有一天,我偶尔去接女儿,看到毕冉坐在教室中间,周围围了一层一层的小朋友,毕冉正绘声绘色地给大家讲故事。家长们三个、两个的等在教室外面,他们的孩子宁愿听毕冉讲故事,而不急着回家。我心里美滋滋的!我们毕冉嘴多么巧。我注意到,南南也围在旁边听故事。出于礼貌,我跟教室门口站着的南南妈妈点头示意,她羡慕的说:“你们毕冉记性真好,那么长的故事也能记得下来。”
回家的路上,我问女儿:“现在还跟南南打架不打了?”女儿得意地说:“南南现在不敢欺负女孩了,不然,我不让他听我讲故事。”
原来如此!我刚才还奇怪南南妈妈怎么不找我说毕冉欺负南南的事呢!看来毕冉和南南都变好了,不打架了。
趁女儿不在身旁,我得意地向老公吹嘘我的毕冉如何如何,他平静地听着,最后说:“我早说过,孩子的事孩子自己会解决。小孩子打架,家长越参与,事情就越糟糕。”我现在想想,孩子打架时,我考虑最多的是自己孩子是吃亏了还是占便宜了,吃亏了就恨天恨地,沾光了就沾沾自喜,其实几岁大的孩子打过架之后,过不了几分钟就又好了,倒是家长无事生非地穷操心,反而惹来一堆不是,甚至给孩子小小的心灵造成伤害,真是得不偿失了。如果南南咬毕冉的时候,我撕破脸皮和她们吵,结局就是另一番情形了,哪里还会有现在风和日丽的艳阳天。
一位妈妈在早教中的思想变化(上)
接下来在别人的推荐下,我看了《哈佛女孩刘亦婷》、《哈佛天才》等书。我这颗可怜当妈妈的心立刻燃烧沸腾起来了。书中那些蛊惑人心的语句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哈佛,天才的聚会。”卡尔.威特,六岁学会了标准德语,以后数年间以每年一门外语的速度进步,读拉丁语名著如同我们看叮当猫。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个健康、快乐的天才。
我在网上又搜索到了很多孩子的主页,这些孩子都多才多艺,琴棋书画无所不通。我甚至看到一个六个月的婴儿破了认字的世界纪录。有这么多成功的例子在前面比着,我怎么能不心动呢?我都懊悔自己浪费了太多时间
。
我立即行动起来。首先,按照刘妈妈的建议,要求全家人每人都读一遍,统一教育思想。卡尔的父亲要求全家人都说标准规范的语言,我也要求奶奶、保姆说普通话。尤其是奶奶,戴着老花镜看完书后,跟孙子讲话都要努力地别着她那口本来就数种口音混杂的方言。
素质教育这个词成了我的座右铭,我买了一大堆的彩笔。我计划着什么时候该让宝宝画画,什么时候该让宝宝学琴。只是宝宝那短粗的指头让我发愁,最差也可以去按笛子眼吧,我只能这样自我安慰。
在经过那阵子的狂热过去后,现在我冷静下来,只能说,这是我们成人自己的功利心在起作用。而我的宝宝,对这一切都无知无觉,一如既往,用他的倔脾气来反抗他不愿做的事情,用哭声来争取自己的权利。
心痕的回复:
很有趣,在早期教育中,想着孩子成龙成凤的父母大有人在。
早期教育并不是让孩子成为自己手中的如意棒,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和情绪,相互尊重,相互学习,才会有好结果。
一位妈妈在早教中的思想变化(中)
我是一名幼儿园老师,我想对家长朋友们说10点(幼儿入学准备)
引言:作为一位河北师大毕业的幼儿园老师,几年的幼儿园工作体验,让我感受颇深。在和孩子们生活的这几年中,我深刻的体会到不同孩子不同方式的教育,不同家庭对孩子的影响。现在我想对家长朋友们说几句话:
1、对待我们应该就像朋友一样
因为,当你的孩子看到我们的关系很亲密,他也会感到很愉快。比如:父母是否可以和我们幼儿园里的老师一起与孩子照张合影,然后把照片挂在家里的墙上。宝宝入园
2、要把握好时间
如果你每天总是担心上班迟到,结果匆匆忙忙地把孩子送到幼儿园,这会使孩子感到紧张。要腾出一些时间来帮助孩子安顿下来;而且如果某天下午你很忙,你可以提前给我们打电话,这样等你来接孩子的时候我们会提前给他准备好。
3、给孩子穿普通的衣服
当你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来时,不要给孩子穿太好的衣服,否则当他不小心把染料弄到衣服上的时候(这种情况的发生率几乎是100%),他会有挫折感。
4、不要把玩具带到幼儿园里来
小孩子通常是不喜欢与别人分享他自己的玩具的。而且幼儿园里已经准备了玩具让小朋友们分享。
5、要带足孩子的用品
如果你的孩子的尿布用完了,要我们从别的孩子那里借用,这是不公平的,而且只有自己带的才是最适合孩子的尺寸。
6、把你从家里带到幼儿园的东西写上孩子的名字
有时,我们并不能把每个孩子的东西都分得一清二楚。
7、给我们留一些你的小物品
当孩子想你的时候,我们可以把你留下的这些东西给他,比如:你的家庭相册;你自己录的一卷录音带;或者一条小手帕,上面洒上你平时使用的香水。这些通常会使你的孩子感觉舒服一些。
8、送孩子到幼儿园时,要微笑着和孩子说再见
想到要一整天见不到孩子,所以当与孩子说再见的时候,父母的心情都很复杂,但不要让孩子知道这些,好吗?如果当你要离开的时候,表现得很难过,那么孩子会表现得更难过、麻烦,这种情形下,他们更不愿与你分开。
9、把孩子放在幼儿园里请你放心
我们希望你的孩子过得愉快,而且我们会尽我们的努力使你的孩子感觉这里就象他的家里一样。
10、你要知道,你的孩子并不总是兴高采烈、情绪良好
他既然在家里有情绪不好的时候,那么他在幼儿园里也是。既然他在幼儿园里大多数时候都是很高兴的,那么对他的小脾气就请不要反应过度了。
本网站小编总结:孩子起初的一切都是由于家长的影响,我们是不是在一开始就给孩子树立了一个好的形象呢?不要归罪后天的发展,诧异您的孩子变成了什么什么样,是谁的责任,我想您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