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古诗词

2020-10-23 儿童古诗词 胎教欢快曲 古琴胎教曲

古诗春宫曲王昌龄全诗带拼音版 古诗春宫曲的意思。

诗人灿若星河,作品浩如烟海,风格异彩纷呈。大家的童年里都阅读过诗词,阅读诗词能使人的志向、情操得到陶冶和升华。你对诗词有什么样的理解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古诗春宫曲王昌龄全诗带拼音版 古诗春宫曲的意思”,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古诗春宫曲王昌龄全诗带拼音版

chūngōngqǔ

春宫曲

wángchānglíng

王昌龄

zuóyèfēngkāilùjǐngtáo

昨夜风开露井桃,

wèiyāngqiándiànyuèlúngāo

未央前殿月轮高。

píngyánggēwǔxīnchéngchǒng

平阳歌舞新承宠,

liánwàichūnháncìjǐnpáoZJ09.com

帘外春寒赐锦袍。

2古诗春宫曲王昌龄的意思

注释

⑴春宫曲:一作“殿前曲”。

⑵露井:指没有井亭覆盖的井。

⑶未央:即未央宫,汉宫殿名,汉高祖刘邦所建。也指唐宫。

⑷平阳歌舞:平阳公主家中的歌女。新承:一作“承新”。

译文

昨夜的春风吹开了露井边的桃花,未央宫前的明月高高地挂在天上。

平阳公主家的歌女新受武帝宠幸,见帘外略有春寒皇上特把锦袍赐给她。

古诗春宫曲王昌龄赏析

诗写春宫之怨,却无怨语怨字,作者着力于背面敷粉,以侧面打光的手法,使其明暗清晰,诗明写新人受宠的情状,暗抒旧人失宠之怨恨。虚此实彼,言近意远:似乎无怨,怨至深;似乎无恨,恨至长.实弦外有音的手法。

zj09.com编辑推荐

古诗长信怨王昌龄全诗带拼音版 古诗长信怨王昌龄全诗翻译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诗词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学习诗词能陶冶一个人的情操,你最喜欢的是哪一首诗词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古诗长信怨王昌龄全诗带拼音版 古诗长信怨王昌龄全诗翻译》,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古诗长信怨王昌龄全诗带拼音版

chángxìnyuàn

长信怨

wánɡchānɡlínɡ

王昌龄

fèngzhǒupíngmíngjīndiànkāi,zànjiāngtuánshànzànpáihuái。

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暂徘徊。

yùyánbùjíhányāsè,yóudàizhāoyángrìyǐnglái。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2古诗长信怨王昌龄全诗翻译

清晨金殿初开,就拿着扫帚扫殿堂;百无聊赖时手执团扇且共徘徊。

即使颜白如玉,还不如丑陋的寒鸦;它还能带着昭阳殿的日影飞来。

古诗长信怨王昌龄全诗赏析

这首宫怨诗是借咏汉班婕妤而慨叹宫女失宠之怨的。婕妤初受汉成帝宠幸,后来成帝偏幸赵飞燕妹妹,她即求供养太后于长信宫。诗的首句即写供奉太后之事;二句写婕妤曾作“团扇诗”《怨歌行》,自比扇子,恐怕秋凉被弃箧中;后两句进一步用一个巧妙的比喻来发挥这位宫女的怨情,仍承用班婕妤故事。寒鸦能从昭阳殿上飞过,所以它们身上还带有昭阳日影,而自己深居长信,君王从不一顾,则虽有洁白如玉的容颜,倒反而不及浑身乌黑的老鸦了。以颜色比颜色,虽不同伦类,却显得奇特精巧,写出宫女失宠之后,对其同类的嫉羡之情。

古诗闺怨王昌龄带拼音版 古诗闺怨王昌龄翻译


古诗闺怨王昌龄带拼音版

guīyuàn

闺怨

wángchānglíng

王昌龄

guīzhōngshǎofùbúzhīchóu

闺中少妇不知愁,

chūnrìníngzhuāngshàngcuìlóu

春日凝妆上翠楼。

hūjiànmòtóuyángliǔsè

忽见陌头杨柳色,

huǐjiāofūxùmìfēnghóu

悔教夫婿觅封侯。

2古诗闺怨王昌龄翻译

注释

1.闺怨:少妇的幽怨。闺,女子卧室,借指女子。一般指少女或少妇。古人"闺怨"之作,一般是写少女的青春寂寞,或少妇的离别相思之情。以此题材写的诗称“闺怨诗”。

2."不知愁"一作"不曾愁",则诗意大减。

3.凝妆:盛妆。

4.陌头:路边。

5.觅封侯:为求得封侯而从军。觅,寻求。

6.悔教:后悔让

译文一

闺中少妇未曾有过相思离别之愁,在明媚的春日,她精心妆饰,登上高楼。忽然看到路边的杨柳春色,惆怅之情涌上心头。她后悔当初不该让丈夫从军边塞,建功封侯。

译文二

闺阁中的少妇,从来不知忧愁;

春来细心打扮,独自登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新绿,心里难受;

呵,悔不该叫夫君去觅取封侯。

古诗闺怨王昌龄全文赏析

这是闺怨诗、描写了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的变化。诗的首句,与题意相反,写她“不知愁”:天真浪漫,富有幻想;二句写她登楼赏春:带有幼稚无知,成熟稍晚的憨态;三句急转,写忽见柳色而勾起情思:柳树又绿,夫君未归,时光流逝,春情易失;四句写她的省悟:悔恨当初怂恿“夫婿觅封侯”的过错。诗无刻意写怨愁,但怨之深,愁之重,已裸露无余。

出塞王昌龄古诗带拼音版 古诗出塞的诗意是什么


出塞王昌龄古诗带拼音版

chūsāi

出塞

wánɡchānɡlínɡ

王昌龄

qínshímíngyuèhànshíguān,wànlǐchángzhēngrénwèihuán。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dànshǐlóngchéngfēijiāngzài,bùjiàohúmǎdùyīnshān。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古诗出塞的诗意是什么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

倘若攻袭龙城的卫青和飞将军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古诗出塞王昌龄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从写景入手,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通过对边疆景物和征人心理的描绘,表现的内容是复杂的。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

古诗宫词顾况带拼音版 古诗宫词顾况翻译


古诗宫词顾况带拼音版

gōngcí

宫词

gùkuàng

顾况

yùlóutiānbànqǐshēnggē

玉楼天半起笙歌,

fēngsònggōngpínxiàoyǔhé

风送宫嫔笑语和。

yuèdiànyǐngkāiwényèlòu

月殿影开闻夜漏,

shuǐjīngliánjuànjìnqiūhé

水晶帘卷近秋河。

2古诗宫词顾况翻译

注释

⑴闻夜漏:这里指夜深。

⑵秋河:指银河。

译文

高入云天的玉楼,奏起阵阵笙歌;

随风飘来宫嫔的笑语,与它伴和。

月宫影移,只听得夜漏单调嘀嗒;

卷起水晶帘来,我似乎靠近银河。

古诗宫词顾况赏析

这首宫怨诗,与其他宫怨诗的不同处,是采用对比的手法。前二句写听到玉楼笙歌笑语;后二句写自己锁闭幽宫的孤凄冷落。如此相形比作,即使不言怨情,而怨情早已显露于言外。

古诗宿王昌龄隐居带拼音版 古诗宿王昌龄隐居翻译


古诗宿王昌龄隐居带拼音版

sùwángchānglíngyǐnjū

宿王昌龄隐居

chángjiàn

常建

qīngxīshēnbùcè,yǐnchǔwéigūyún。

清溪深不测,隐处惟孤云。

sōngjìlùwēiyuè,qīngguāngyóuwéijūn。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máotíngsùhuāyǐng,yàoyuànzītáiwén。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yúyìxièshíqù,xīshānluánhèqún。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2古诗宿王昌龄隐居翻译

清溪之水深不可测,隐居之处只有孤云。松林间露出微微的月光,清亮的光辉好像是为了你而发出。茅亭花影睡意正浓,芍药园圃滋生苔纹。我也要离开尘世隐居,到西山与鸾鹤作伴。

古诗宿王昌龄隐居阅读答案

1.颈联两个动词宿、滋用得生动传神,请结合诗歌意境简要赏析。

2.从本诗看,隐居者有怎样的人生情趣?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本诗作者对王昌龄的隐居是怎样的态度?

3.诗歌尾联是什么意思?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

4.齐梁隐士陶弘景对齐高帝说: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而常建说王昌龄隐处唯孤云。你是怎样理解本诗中孤云这一意象的?

阅读参考答案:

1.宿字,写花影象安睡在庭院中一样;滋字,写出了苔藓在滋长蔓延;暗示这里少人活动,甚至久未有人,突显了隐居地的清幽静谧;两句写出了隐居之地寂静而不乏生机,与人事疏离而与自然亲近的情趣。

2.隐居者有清高的人生情趣,独居而情不孤,遁世而爱生活。从其屋前有松、屋边种花、院里莳药可以看出来。诗人对王昌龄的隐居很认可并表示自己也将归隐。

3.尾联是说我也要辞别俗世,到这里与鸾鹤为侣,隐逸终生。表达了自己归隐的志向(或者,表达了对王昌龄原先归隐的追慕,深情地呼唤王昌龄和自己一起归隐。)

4.白云孤,更见隐者之清高。清人徐增说:唯见孤云,是昌龄不在,并觉其孤也。这种说法也有道理。(不求统一答案,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即可。)

古诗宫词薛逢带拼音版 古诗宫词薛逢翻译


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相信大家都学习过诗词,简单来说,读史书使人明智,读诗书使人灵秀。你最喜欢的是哪一首诗词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古诗宫词薛逢带拼音版 古诗宫词薛逢翻译”,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古诗宫词薛逢带拼音版

gōngcí

宫词

xuēféng

薛逢

shíèrlóuzhōngjìnxiǎozhuāng,wàngxiānlóushàngwàngjūnwáng。

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

suǒxiánjīnshòuliánhuánlěng,shuǐdītónglóngzhòulòucháng。

锁衔金兽连环冷,水滴铜龙昼漏长。

yúnjìbàshūhuánduìjìng,luóyīyùhuàngēngtiānxiāng。

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

yáokuīzhèngdiànliánkāichǔ,páokùgōngrénsǎoyùchuáng。

遥窥正殿帘开处,袍袴宫人扫御床。

2古诗宫词薛逢翻译

大清早,宫妃们在十二楼打扮梳妆;登上望仙楼台,盼望着临幸的君王。

兽形门环紧锁宫门,内心十分凄怆;铜龙漏斗越滴越慢,坐待更觉日长。

发髻梳理完毕,还要对镜反复端详,重换一件罗衣,注意加熏一些麝香。

远远看见,正殿闪动人影启开珠帘;看见短袍绣裤宫女,正在打扫御床。

古诗宫词薛逢赏析

这首诗展示的是一幅生活全图,直叙其事,直写其情。 诗总共只有二十个字。作者在前半首里,以举重若轻、驭繁如简的笔力,把一个宫人远离故乡、幽闭深宫的整个遭遇浓缩在短短十个字中。后半首诗转入写怨情,以一声悲歌、双泪齐落的事实,直截了当地写出了诗中人埋藏极深、蓄积已久的怨情。这首诗的这两个艺术形式上的特点,与它的内容互为表里,相得益彰。

古诗行宫的诗句带拼音


古诗行宫的诗句带拼音

xínggōng

行宫

yuánzhěn

元稹

liáoluògǔxínggōng

寥落古行宫,

gōnghuājìmòhóng

宫花寂寞红。

báitóugōngnǚzài

白头宫女在,

xiánzuòshuōxuánzōng

闲坐说玄宗。

2行宫带拼音版本译文及注释

译文

空旷冷落的古旧行宫,只有宫花寂寞地艳红。

几个满头白发的宫女,闲坐无事谈论唐玄宗。

注释

(1)寥(liáo)落:寂寞冷落。

(2)行宫:皇帝在京城之外的宫殿。这里指当时东都洛阳的皇帝行宫上阳宫。

(3)宫花:行宫里的花。

(4)白头宫女:据白居易《上阳白发人》,一些宫女天宝末年被“潜配”到上阳宫,在这冷宫里一闭四十多年,成了白发宫人。

(5)说:谈论。

(6)玄宗:指唐玄宗。

行宫带拼音版赏析

元稹是名震中唐的大诗人,他的作品在艺术上有得有失,故前人论其诗众口难一,抑之者说它婬艳轻浮,语言直露;扬之者却赞其艳而有骨,耐人咀嚼。

平心而论,前一说如指元某些诗缺乏含蓄虽有道理,但以写爱情为婬艳,以语言通俗为直露,却未为知言;后一说虽不能总括整个元诗,但用以评价他的优秀之作,显然当之无愧。宋人洪迈说得好“白乐天《长恨歌》《上陽人歌》、元微之《连昌宫词》,道开元间宫禁事,最为深切矣;然微之有《行宫》一绝”,“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容斋随笔》)。明人瞿佑也说:“乐天《长恨歌》,凡一百二十句,读者不厌其长;元微之《行宫》诗才四句,读者不觉其短,文章之妙也。”(《归田诗话》)诗短而韵味无穷,确是《行宫》的一大特色。

经过安史之乱,唐代中衰,痛定思痛,全国上下,以有为之君到普通百姓都希望盛世再临,同时,人们也自然会感叹盛衰之变,而唐玄宗时代的开元之治和天宝末年之乱,恰成鲜明对比,诗人感时抚事,吟咏成篇。

元稹借玄宗时事写过三篇有名的诗:《代曲江老人百韵》、《行宫》、《连昌宫词》。三首诗有许多不同处。前一篇为排律,贞元十年作。它借长安“曲江老人”之口述述盛衰变化,多议论典故;后一篇为七言古诗,写于元和十二年。它通过连昌宫“宫边老人”之口讲李杨故事,反映了社会的治乱与诗人的希望,最唐代脍炙人口的叙事诗;《行宫》诗写于元和四、五年间。其时元稹以监察御史分务东台,活动于洛陽。这里有包括玄宗在内的唐代帝王东巡时居住过的行宫—上陽宫。其地东接皇城,南临洛水,西滨谷水,北连御苑,风光宜人。玄宗时龙楼凤阁,烟柳繁华,歌舞升平,与元稹所见凄凉景象迥然不同,所以诗人在本诗一开头就感叹上陽宫的荒废冷落和破旧。

第二句“宫花寂寞红”仿佛又是一声叹息。诗人的笔触虽然着眼于上陽宫中的花开,而且渲染它的色彩鲜艳,但“红”字前冠以“寂寞”二字,顿时就产生出强烈的暗示,它使人想到宫花自开自落,想到花草凋落,缺少百花争艳。从第三句转入写人,写荒凉宫中被长期冷落的宫女。她们是玄宗时代的历史见证人,“花鸟使”选美时,她们入宫还是少女,而此时已是满头白发。中间的沧桑变迁,个人的辛酸,不言自明。“闲坐说玄宗”一句既刻画了宫人的百无聊奈的生活,也给人留下了思考回味的余地。读者可以根据历史和生活经验,驰骋想象,从各个角度去补充她们“说玄宗”的内容。这样,小诗所创造的意境,所传达的情思和蕴含的言外之意,就使它产生了以少总多的艺术魅力。

古诗隋宫李商隐带拼音版 古诗隋宫李商隐翻译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我们从小都接触过诗词作品,阅读诗词能使人的志向、情操得到陶冶和升华。你对诗词什么有独特的见解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古诗隋宫李商隐带拼音版 古诗隋宫李商隐翻译”,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古诗隋宫李商隐带拼音版

suígōng

隋宫

lǐshāngyǐn

李商隐

chéngxìngnányoubùjièyán

乘兴南游不戒严,

jiǔchóngshuíshěngjiànshūhán

九重谁省谏书函?

chūnfēngjǔguócáigōngjǐn

春风举国裁宫锦,

bànzuòzhàngníbànzuòfān

半作障泥半作帆。

2古诗隋宫李商隐翻译

注释

①.张《笺》编此诗于大中十一年(857),时商隐因柳仲郢推荐,任盐铁推官,游江东。隋宫:隋炀帝杨广建造的行宫。《舆地纪胜》:"淮南东路,扬州江都宫,炀帝于江都郡置宫,号江都宫。"《嘉庆一统志》:"江苏省扬州府古迹:临江宫在江都县南二十里,隋大业七年,炀帝升钓台临扬子津,大燕百僚,寻建临江宫于此。显福宫在甘泉县东北,隋城外离宫。……江都宫在甘泉县西七里,故广陵城内。中有成象殿,水精殿及流珠堂,皆隋炀帝建。……十宫在甘泉县北五里,隋炀帝建。《寰宇记》:十宫在江都县北五里,长阜苑内,依林傍涧,高跨冈阜,随城形置焉。曰归雁、回流、九里、松林、枫林、大雷、小雷、春草、九华、光汾。"

②.乘兴句:《晋书·舆服志》:"凡车驾亲戎,中外戒严。"此言不戒严,意谓炀帝骄横无忌,毫无戒备。

③.九重:指皇帝居住的深宫。省:明察,懂得。谏书函:给皇帝的谏书。《隋书·炀帝纪》载:隋炀帝巡游,大臣上表劝谏者皆斩之,遂无人敢谏。大业十四年(618),在行宫里被其部下宇文化及所杀。

④.宫锦:供皇家使用的高级锦缎。

⑤.障泥:马鞯,垫在马鞍的下面,两边下垂至马蹬,用来挡泥土。《隋书·食货志》:"大业元年,造龙舟,凤榻、黄龙、赤舰、楼船、篾舫……幸江都……舳舻相接,二百余里

译文

隋炀帝为南游江都不顾安全,

九重宫中有谁理会劝谏书函。

春游中全国裁制的绫罗锦缎,

一半作御马障泥一半作船帆。

古诗隋宫李商隐赏析

此诗讽咏隋炀帝奢侈嬉游之事。首二句写炀帝任兴恣游,肆行无忌,且滥杀忠谏之士,遂伏下杀身之祸。次二句取裁锦一事写其耗费之巨,将一人与举国、宫锦与障泥和船帆对比,突出炀帝之骄奢淫逸。然而全诗无一议论之语,于风华流美的叙述之中,暗寓深沉之虑,令人鉴古事而思兴亡。

古诗词大全:春宫曲·昨夜风开露井桃


诗人灿若星河,作品浩如烟海,风格异彩纷呈。学习古诗词是非常有必要的,学习诗词能陶冶一个人的情操,你喜欢的诗词有什么样的典故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古诗词大全:春宫曲·昨夜风开露井桃,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春宫曲》译文及注释

译文昨夜的春风吹开了露井边的桃花,未央宫前的明月高高地挂在天上。平阳公主家的歌女新受武帝宠幸,见帘外略有春寒皇上特把锦袍赐给她。

注释⑴春宫曲:一作“殿前曲”。⑵露井:指没有井亭覆盖的井。⑶未央:即未央宫?,汉宫殿名,汉高祖刘邦?所建。也指唐宫。⑷平阳歌舞:平阳公主?家中的歌女。新承:一作“承新”。

《春宫曲》鉴赏

天宝(742—756)年间,唐玄宗宠纳杨玉环,淫佚无度,人以汉喻唐,拉出汉?武帝宠幸卫?子夫、遗弃陈皇后的一段情事,为自己的讽刺诗罩上了一层“宫怨”的烟幕。更为巧妙的是,诗人写宫怨,字面上却看不出一点怨意,只是从一个失宠者的角度,着力描述新人受宠的情状,这样,“只说他人之承宠,而己之失宠,悠然可会”(沈德潜?《唐诗别裁?》)。

全诗通篇都是失宠者对“昨夜”的追述之词。“昨夜风开露井桃”点明时令,切题中“春”字;露井旁边的桃树,在春风的吹拂下,绽开了花朵。“未央前殿月轮高”点明地点,切题中“宫”字。未央宫的前殿,月轮高照,银光铺洒。字面上看来,两句诗只是淡淡地描绘了一幅春意融融、安详和穆的自然景象,触物起兴,暗喻歌女承宠,有如桃花沾沐雨露之恩而开放,是兴而兼比的写法。月亮,对于人们来说,本无远近、高低之分,这里偏说“未央前殿月轮高”,因为那里是新人受宠的地方,是这个失宠者心向往之而不得近的所在,所以她只觉得月是彼处高,尽管无理,但却有情。

后两句写新人的由来和她受宠的具体情状。卫子夫原为平阳公主的歌女,因妙丽善舞,被汉武帝看中,召入宫中,大得宠幸。“新承宠”一句,即就此而发。为了具体说明新人的受宠,第四句选取了一个典型的细节。露井桃开,可知已是春暖时节,但宠意正浓的皇帝犹恐帘外春寒,所以特赐锦袍,见出其过分的关心。通过这一细节描写,新人受宠之深,显而易见。另外,由“新承宠”三字,人们自然会联想起那个刚刚失宠的旧人,此时此刻,她可能正站在月光如水的幽宫檐下,遥望未央殿,耳听新人的歌舞嬉戏之声而黯然神伤,其孤寂、愁惨、怨悱之情状,更是可想而知的了。正是因为有见于此,前人评论此诗,多认为是诗人代失宠的旧人抒发妒嫉、怨恨之情的。王尧衢《古唐诗合解》云:“不寒而寒,赐非所赐,失宠者思得宠者之荣,而愈加愁恨,故有此词也。”这些说法,尽管不为无见,但此诗的旨义乃叙春宫中未承宠幸的宫人的怨思,从而讽刺皇帝沉溺声色,喜新厌旧。这种似此实彼、言近旨远的艺术手法,正体现出王昌龄七绝诗“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测之无端,玩之不尽”的特色。

古诗杂诗王维带拼音版 古诗杂诗的意思


古诗杂诗王维带拼音版

záshī

杂诗

wángwéi

王维

jūnzìgùxiānglái

君自故乡来

yīngzhīgùxiāngshì,

应知故乡事。

láirìqǐchuāngqián

来日绮窗前,

hánméizhuóhuāwèi

寒梅著花未?

古诗杂诗王维注释及译文

注释

①来日:来的时候。

②绮窗:雕画花纹的窗户。

③着花未:开花没有?着(zhuó)花,开花。未,用于句末,相当于“否”,表疑问。

④选自《王维集校注》

翻译

您是刚从我们家乡来的,一定了解家乡的人情世态。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画花纹的窗户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

古诗杂诗王维赏析

这首诗表现作者的情趣与倾向。诗人想念故乡,自然是情理之中;而喜欢梅花,则溢于言表。本诗信手拈来,自然天成。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我”,不一定是作者),是一个久在异乡的人,忽然遇上来自故乡的旧友,首先激起的自然是强烈的乡思,是急欲了解故乡风物、人事的心情。开头两句,正是以一种不加修饰、接近于生活的自然状态的形式,传神地表达了“我”的这种感情。“故乡”一词迭见,正表现出乡思之殷:“应知”云云,迹近噜?,却表现出了解乡事之情的急切,透露出一种儿童式的天真与亲切。纯用白描记言,却简洁地将“我”在特定情形下的感情、心理、神态、口吻等表现得栩栩如生,这其实是很省俭的笔墨。

关于“故乡事”,那是可以开一张长长的问题清单的。初唐的王绩写过一篇《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从朋旧童孩、宗族弟侄、旧园新树、茅斋宽窄、柳行疏密一直问到院果林花,仍然意犹未尽,“羁心只欲问”;而这首诗中的“我”却撇开这些,独问对方: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仿佛故乡之值得怀念,就在窗前那株寒梅。这就很有些出乎常情。但又绝非故作姿态。

一个人对故乡的怀念,总是和那些与自己过去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人、事、物联结在一起。所谓“乡思”,完全是一种“形象思维”,浮现在思乡者脑海中的,都是一个个具体的形象或画面。故乡的亲朋故旧、山川景物、风土人情,都值得怀念。但引起亲切怀想的,有时往往是一些看来很平常、很细小的情事,这窗前的寒梅便是一例。它可能蕴含着当年家居生活亲切有趣的情事。因此,这株寒梅,就不再是一般的自然物,而成了故乡的一种象征。它已经被诗化、典型化了。因此这株寒梅也自然成了“我”的思乡之情的集中寄托。从这个意义上去理解,独问“寒梅著花未”是完全符合生活逻辑的。

古代诗歌中常有这种质朴平淡而诗味浓郁的作品。它质朴到似乎不用任何技巧,实际上却包含着最高级的技巧。象这首诗中的独问寒梅,就不妨看成一种通过特殊体现一般的典型化技巧,而这种技巧却是用一种平淡质朴得如叙家常的形式来体现的。这正是所谓寓巧于朴。王绩的那首《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朴质的程度也许超过这首诗,但它那一连串的发问,其艺术力量却远远抵不上王维的这一问。其中消息,不是正可深长思之的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这一句看起来是问家乡的情况,但诗人只是笼统的以“故乡事”来设问,可是问什么好呢?诗人心里满腹的问题竟然不知从何问起。于是我们可以想象诗人的踌躇,对方的诧异。“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这一问倒令对方感到困惑,不问人事而问物事,这时梅花开没开花?想必读者对此也感到突兀。可是正是这样一问,才是妙趣横生,令人回味无穷。其实诗人的真正目的,哪里是梅花啊。诗人想说的话,想问的问题不知从何说起,对家乡的思念竟在这一个不经意的问题之中。这是诗人留给人们的空白,让读者去想象。

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游子形象。虽然饱经沧桑,却依然超然尘世保持自由心态的精神风致。这样诗人写这一首诗歌的目的也就昭然若揭:他是在歌颂一种虽然饱经沧桑,但永不世故、永葆自由心态的人生风范。

儿童古诗词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