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琴胎教

2020-09-30 文琴胎教 老虎救老鼠的童话故事 救小鸭童话故事

蔡邕救琴的故事。

蔡邕救琴的故事

东汉灵帝在位的时候,有个大臣名叫蔡邕。蔡邕为人正直,性格耿直诚实,眼里容不下沙子,对于一些不好的现象,他总是敢于对灵帝直言相谏。这样,他顶撞灵帝的次数多了,灵帝渐渐讨厌起他来。再加上灵帝身边的宦官也对他的正直又恨又怕,常常在灵帝面前进谗言说他目无皇上,骄傲自大,早晚会有谋反的可能,蔡邕的处境越来越危险。他自知已成了灵帝的眼中钉、肉中刺,随时有被加害的危险,于是就打点行李,从水路逃出了京城,远远来到吴地,隐居了起来。

蔡邕爱好音乐,他本人也通晓音律,精通古典,在弹奏中如有一点小小的差错,也逃不过他的耳朵。蔡邕尤擅弹琴,对琴很有研究,关于琴的选材、制作、调音,他都有一套精辟独到的见解。从京城逃出来的时候,他舍弃了很多财物,就是一直舍不得丢下家中那把心爱的琴,将它带在身边,时时细加呵护。

在隐居吴地的那些日子里,蔡邕常常抚琴,借用琴声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反遭迫害的悲愤和感叹前途渺茫的怅惘。ZJ09.COM

有一天,蔡邕坐在房里抚琴长叹,女房东在隔壁的灶间烧火做饭,她将木柴塞进灶膛里,火星乱蹦,木柴被烧得“噼里啪啦”地响。

忽然,蔡邕听到隔壁传来一阵清脆的爆裂声,不由得心中一惊,抬头竖起耳朵细细听了几秒钟,大叫一声“不好”,跳起来就往灶间跑。来到炉火边,蔡邕也顾不得火势的人,伸手就将那块刚塞进灶膛当柴烧的桐木拽了出来,大声喊道:“快别烧了,别烧了,这可是一块做琴的难得一见的好材料啊!”蔡邕的手被烧伤了,他也不觉得疼,惊喜地在桐木上又吹又摸。好在抢救及时,桐木还很完整,蔡邕就将它买了下来。然后精雕细刻,一丝不苟,费尽心血,终于将这块桐木做成了一张琴。这张琴弹奏起来,音色美妙绝伦,盖世无双。

这把琴流传下来,成了世间罕有的珍宝,因为它的琴尾被烧焦了,人们叫它“焦尾琴”。

2蔡邕救琴的故事点评

灵帝不识人才,使蔡邕落魄他乡;而焦尾琴又何其有幸,遇到了蔡邕这样慧眼识良材的音乐专家,终于使一身英华得以展现。这两件事情形成了鲜明对比,告诉我们的道理却是一样的:要爱惜人才、尊重人才,要善于发现别人的才能并合理地使用,做到人尽其才。

相关阅读

小狐狸智救小猴的故事小狐狸救小猴的故事


小狐狸智救小猴的故事

一天,小狐狸在森林里散步,看见桃花笑红了脸,柳树甩着长长的辫子,小燕子叽叽喳喳地叫着,小狐狸陶醉了。

他悠闲自得的欣赏着风景。忽然,一阵呜呜呜的哭声传来,小狐狸顺着哭声走去,看见一只小猴在河里扑腾。

水流的很急,撞倒石头就哗哗地响起来。小猴在那儿哭。

小狐狸灵机一动,拿来一根竹竿,让小猴抓住竹竿。

可小猴很害怕,闭着眼睛乱抓,怎么也抓不到竹竿。小狐狸挠挠头,招呼来小鸟,拜托它把竹竿叼给小猴,小猴这才抓住竹竿的一头。

然后,小狐狸就想把小猴拉出水来,可他用尽吃奶的力,怎么也拉不上来。其他的小伙伴们马上来帮忙,这才救上了小猴。

小狐狸问:“你没事吧?”

小猴吐了两口水,虚弱地说:“没事了,谢谢。”

森林小记者白兔路过,用照相机咔嚓一声把这拍了下来。

第二天,森林报纸上报道了小狐狸智救小猴的故事。小狐狸变成了森林小英雄。

简直太让人意外了,一向狡猾的狐狸竟然变得这么善良,还救了小猴。

2小狐狸智救小猴的故事点评

看完这个故事后告诉我们,其实再坏的人也会有善良的一面,不能一昧的以貌取人。但是这并不是说我们就不需要去提防坏人了,凡事都要格外小心,不要让自己处于危险之中。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善良的面对这个世界。

猎人救象的故事


猎人救象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好猎手,他的箭术非常好,可以说是百射百中。有一次,猎人又带着弓箭来到了大森林。中午的时候,他躺在一块大石头旁睡着了,睡梦中,他感到有人在推他。睁开眼睛一看,吃了一惊。原来他被一只大象用鼻子卷了起来。他使劲地挣脱,可是那有大象的力气大啊,只好听天由命了。他心里想:这一次不知要遭什么样的残害了。

正想着,只见大象已把他带到一棵大树底下,将他轻轻地放了下来。这位领头的大象仰天长鸣,无数只大象纷纷向他靠拢,似乎并不想要伤害他的样子。猎人不解地看看这只象,又看看那只象,不知象要他做什么。

突然,领头的象趴在他身边,眼睛看看树上,又看看他。这样反复几次,猎人似乎懂了,像是让他爬上树去。猎人踩着大象的背爬到树上,站在树顶端的树干上。猎人仍不知道象要他做什么。

突然,远处一声狮子的吼叫声传来,所有的大象都吓得趴在地上,只见大象浑身发抖,用企求的眼光望着树上的猎人。猎人明白了,他拿出弓箭,对准凶猛的狮子射了过去。狮子被射中,倒在地上死了。大象们全都从地上爬起来,围着他欢快地跳跃,把长长的鼻子伸向天空,表示它们的喜悦和对猎人的谢意。猎人也很高兴,他拍拍这头象的鼻子,拍拍那头象的大腿。

这时,那只领头的象用鼻子扯他的衣服,然后自己趴在地上,让他骑上自己的背。猎人照象的意思做了,大象便把他带到密林深处的一个地方。

大象用鼻子掘开厚厚的落叶,里面露出一个深坑,深坑里全是脱落的象牙。猎人明白了大象的意思,大象是要送他象牙做答谢。猎人用绳子捆了几根象牙,重新坐上象背,大象帮他驼着象牙,把他送到山下。猎人和大象告别后回到家里。从此以后,他逢人便说:“大象是很懂义气的动物啊!”

2猎人救象的故事点评

故事意义:《猎人救象》给孩子们带来的就是感恩的教育,让孩子们知道,在我们的危难之时,如果别人给你伸出了援手,都要记得这是别人给自己的恩惠,我们要给别人回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鹦鹉救火的故事鹦鹉救火的寓意


故事典故的生成是一个由多到少的凝练过程。优秀的故事典故是我国的优秀文化。从故事典故中我们能学习很多历史知识。典故中传播的优秀文化我们应该大力弘扬。那么你收集了多少优秀的故事典故?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鹦鹉救火的故事鹦鹉救火的寓意》,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鹦鹉救火的故事

有一只鹦鹉,离开家去看外面更广阔的世界。飞了几天,它又累又饿地来到了一座山林,打算暂时在这里安身。一只小松鼠看到了这只来自异乡的鹦鹉,马上蹦蹦跳跳地跑遍了整个山林,把这个消息告诉给所有的动物:“快去看哪,来客人了,来客人了!”动物们为鹦鹉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鸟儿们唱起动听的歌,小鹿们翩翩起舞,小猴们为鹦鹉采来了好多好多美味的浆果,让它吃了个饱。鹦鹉面对这一切,十分感动。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所有的飞禽走兽都待鹦鹉特别好,鹦鹉也尽自己的能力为大家做事,大家都很喜欢它。

虽然生活得很快乐,但是时间一长,鹦鹉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来。于是它向大家告别说:“这么多天来,大家对我的照顾,使我非常感激,但我必须回家去了,希望你们多多保重。”动物们依依不舍地把鹦鹉送了一程又一程,还是不得不分手了。

过了些日子,不幸的事情发生了。这座山林忽然起了大火。这场火烧得可厉害了,烈焰滚滚,映红了半边天,百里之外都看得见。山林中的动物们无处逃窜,死伤无数,情况让人惨不忍睹。

鹦鹉远远地望见了这边的大火,心中暗叫“不好”,它不辞劳苦地日夜赶路,赶到了着火的山林边。它一次次地飞到附近的河边,将羽毛在水中沾湿,然后把水洒向山林。也不知这样来来回回飞了多少趟,鹦鹉累得头昏眼花,几次险些被热浪吞没,身上的羽毛也被烧焦了,但是火势一点也没有减弱,反而越烧越旺。鹦鹉毫不气馁,还是不断地洒着水。

天上的天神看见了,就对鹦鹉说:“你也太自不量力了,凭你用羽毛洒的那一点水,是根本扑灭不了山火的,你这是何必呢,搞不好还会把自己的性命都搭进去!”鹦鹉回答说:“我知道也许帮不了什么忙,可是我曾经寄住在那里,那里所有的动物都非常善良,待我非常好。无论如何,我一定要为它们竭尽全力,决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们活活被烧死!”

天神听了这番话,很受感动,立即扑灭了山林大火,鹦鹉的朋友们终于得救了。

2鹦鹉救火的故事点评

鹦鹉的这一行为确实很值得我们学习。重感情、讲信义、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朋友、亲人遇到危险或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不遗余力地伸出援助之手。如果我们见死不救那根本不配成为一个人,小朋友们你们一定要记住,当你们的好朋友、亲人,遇见危险和困难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在自己能力内尽一份力。

文琴胎教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