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官胎教
2020-09-23 感官胎教 世界童话故事 积木世界的童话故事开启孩子的感官世界。
举办亲子活动既能促进家园合作,又能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那在举行活动前,就必须做一份完整的亲子活动方案。在提高孩子想象力的同时还能促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交流。一份完美的活动方案怎样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开启孩子的感官世界,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一尝。可以让她们自己调制混和食物并尝试和分辨味道。首先让他们自己到食物柜里挑选坚果、葡萄干、蜜饯等他们觉得放在一起会美味的食物。然后让他们先单独品尝每种食物,再品尝混在一起后的食物。等他们尝完后,试着提问:“为什么坚果和葡萄干一起混吃会比单独吃时成呢?”
这种尝试不仅仅是让孩子们尝到更多食物的味道、让他们学会用新方法尝试食物,更重要的是,这种允许孩子独立去做新鲜的事情,并且经常给予表扬的教导方式,对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很有帮助。没有勇气尝新的人无法成为一个具有创造力的人。
二摸。让孩子赤脚在湿草地上行走,并询问他们的感觉。这样可以进行综合能力的训练。尽量鼓励孩子更形象、细致地表达他真实的触觉,既提高他的想像力和表达能力,也开拓了他的触觉,使他变得更敏感。
三闻。用味道不一致的东西给孩子洗澡。比如柠檬香波,闻起来有股清新的柠檬香,但尝起来却有些酸涩。除此之外,还要与他们讨论,让他们举出尽可能名的娄似的例子.
四看。让孩子描述他熟悉的街道的样子。为了让孩子觉得更有趣和更好地锻炼他们的想像力,可以让他不停地更换自己的角色。一会儿是一只小蚂蚁,一会儿可以是个巨人。也许你自己都会吃惊于孩子丰富的想像和描述。
五听。家长可以对孩子进行听力训练。如把外出的路程变成一次寻找声音的有趣旅程;让他找一根筷子,一些不同材质的器皿,看看他能够用它们制造出什么声音:让他比较一下用木棍敲石头和划过木篱笆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小编推荐
假装游戏,让孩子认识世界
孩子是在与周围的人和事物的比较中逐渐认识自我的,所以她手中的洋娃娃往往就是她自己,而她自己所扮演的就是她妈妈的角色了。她在假装游戏中不断地进行不同角色的扮演,学习“换位思考”,对她的想象力、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很大的好处。
而且你大可以加入她的游戏和她一起玩,甚至可以听听她的奇思妙想,还可以帮她“出谋划策”。如果有你的参与,必定会增加孩子的游戏兴致,让她玩得更开心,学到的东西自然也更多。换个角度来看,这既是你了解孩子内心世界,增进理解的最佳时机,又分享到了孩子的欢乐,可以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在陪孩子一起玩假装游戏的过程中,可以参照我们的以下意见:
1、孩子的想象主要是围绕玩具展开的。孩子见到什么玩具,就会随之想象出相应的游戏。所以你可以启发她更多地运用玩具来展开想象,锻炼她发散性思维。同时,在你的语言中可以刻意地多加些丰富的描述性的语句,比如在名词的前面多使用一些生动浅显的形容词。在这样的语言氛围中,孩子接触到大量的形容词、关联词和逻辑语言,可以发展她的语言能力。
2、孩子的思维能力不是很强,经常只是一味热衷于模仿成人的某些动作。比如孩子会学你的样子抱着娃娃,给娃娃喂药什么的,却并不明白这个举动的真正目的,和“妈妈”这个角色的真正意义。所以你需要在游戏中悄悄地引导她认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比如给她提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妈妈为什么要给宝宝吃药呀?”“警察叔叔是干什么的呀?”这能帮助她认识某些行为的因果关系,从而加深对这个角色的认识。
3、孩子的兴趣转移得很快,往往不能坚持自始至终地担任同一个角色,而是凭着对动作的兴趣不断地变换角色,还常常会混淆角色,玩着玩着就搞不清自己担任的角色。这一方面是由于孩子对角色不够理解,另一方面是她年龄尚小,在游戏中有许多无意识的行为。他们会偶然地说出一句话,或者做一个动作,可一会儿工夫,脑海里就什么都没有了。所以平时应多带孩子观察、模仿,加深印象,帮她积累丰富的角色经验。
4、利用家里现成的一些道具,和孩子一起来演绎他所熟悉的童话故事吧!比如小马过河、三只小猪等等。孩子喜欢让你给她反复地讲她所钟爱的故事,对某几个故事,她早已烂熟于心。这时你们就可以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把故事分角色演绎出来。这样的游戏可不是玩一次就没用了,一定会让孩子反复尝试,乐此不疲,并且还会有不断地创新呢!茶余饭后,亲友来访,何不表演一段,可更是笑声不断,其乐融融了!
假装游戏:孩子认识成人世界的镜子
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孩子的知识是从经验中获得的,而孩子的生活本身就是游戏。假装游戏决非简单的儿戏,它可是孩子认识成人世界的一面镜子。
孩子是在与周围的人和事物的比较中逐渐认识自我的,所以她手中的洋娃娃往往就是她自己,而她自己所扮演的就是她妈妈的角色了。她在假装游戏中不断地进行不同角色的扮演,学习“换位思考”,对她的想象力、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很大的好处。
而且你大可以加入她的游戏和她一起玩,甚至可以听听她的奇思妙想,还可以帮她“出谋划策”。如果有你的参与,必定会增加孩子的游戏兴致,让她玩得更开心,学到的东西自然也更多。换个角度来看,这既是你了解孩子内心世界,增进理解的最佳时机,又分享到了孩子的欢乐,可以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在陪孩子一起玩假装游戏的过程中,可以参照我们的以下意见:
1、孩子的想象主要是围绕玩具展开的。孩子见到什么玩具,就会随之想象出相应的游戏。所以你可以启发她更多地运用玩具来展开想象,锻炼她发散性思维。同时,在你的语言中可以刻意地多加些丰富的描述性的语句,比如在名词的前面多使用一些生动浅显的形容词。在这样的语言氛围中,孩子接触到大量的形容词、关联词和逻辑语言,可以发展她的语言能力。
2、孩子的思维能力不是很强,经常只是一味热衷于模仿成人的某些动作。比如孩子会学你的样子抱着娃娃,给娃娃喂药什么的,却并不明白这个举动的真正目的,和“妈妈”这个角色的真正意义。所以你需要在游戏中悄悄地引导她认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比如给她提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妈妈为什么要给宝宝吃药呀?”“警察叔叔是干什么的呀?”这能帮助她认识某些行为的因果关系,从而加深对这个角色的认识。
3、孩子的兴趣转移得很快,往往不能坚持自始至终地担任同一个角色,而是凭着对动作的兴趣不断地变换角色,还常常会混淆角色,玩着玩着就搞不清自己担任的角色。这一方面是由于孩子对角色不够理解,另一方面是她年龄尚小,在游戏中有许多无意识的行为。他们会偶然地说出一句话,或者做一个动作,可一会儿工夫,脑海里就什么都没有了。所以平时应多带孩子观察、模仿,加深印象,帮她积累丰富的角色经验。
4、利用家里现成的一些道具,和孩子一起来演绎他所熟悉的童话故事吧!比如小马过河、三只小猪等等。孩子喜欢让你给她反复地讲她所钟爱的故事,对某几个故事,她早已烂熟于心。这时你们就可以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把故事分角色演绎出来。这样的游戏可不是玩一次就没用了,一定会让孩子反复尝试,乐此不疲,并且还会有不断地创新呢!茶余饭后,亲友来访,何不表演一段,可更是笑声不断,其乐融融了!
亲子游戏:小小动物世界
游戏目的:
训练宝宝的认知能力和记忆力。
游戏步骤:
1、准备四种动物卡片(或动物玩具,猫、兔、狗、鸡。)
2、将动物卡片一张张摆在宝宝面前,让宝宝看。
3、拿起小猫的卡片告诉宝宝:“这是小猫喵喵,小猫的眼睛很大很亮,小猫嘴上有胡须,走路静悄悄,专吃老鼠保护家。遇见老鼠,它就喵、喵、喵地叫。”妈妈可以让宝宝用手指指小猫,学小猫叫,同时在宝宝脸上比划小猫胡须。
3、妈妈拿出小狗卡片,用手势、语言进行描述和表演:“这是小狗汪汪,小狗的耳朵支愣着,听见小偷到家它就汪汪汪叫,宝宝长大要赏给小狗骨头啃。”同时让宝宝用手指指小狗,学小狗叫。
4、妈妈拿出小白兔卡片,用手势、语言进行描述和表演:“这是小兔乖乖,小白兔,乖又乖,爱吃萝卜和白菜,蹦蹦跳跳真可爱……”同时让宝宝用手指指小兔,拿胡萝卜玩具喂它。
5、妈妈拿出小鸡卡片,用手势、语言进行描述和表演:“这是公鸡喔喔,大公鸡喔喔叫,外面的世界真美妙,大红冠子头上顶,打起鸣来亮堂堂。”同时让宝宝用手指指大公鸡,学公鸡叫。
6、多次反复后,妈妈让宝宝用手指出四种动物,或按指令把卡片拿起来。
游戏互动:
宝宝需要大人形象的特征描述反复刺激大脑,才能仔细地辨别出各种动物的差异,才能将这种动物记住。当宝宝在一堆图片中,看到熟悉的画片,也许他不记得是什么动物,但是他能找出来。这时,大人要及时表扬。
于博士温馨提示:
家长尽量动作夸张,这样才能引起宝宝的注意力,游戏才能更有效果。多给宝宝赞扬,宝宝喜欢听表扬的话。
妈妈须知:
宝宝的记忆以形象记忆占主导地位。记忆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没有目的和意图,凡是感兴趣的、印象鲜明的事物,宝宝就容易记住。大人可以采用形象生动、有声有色、颜色鲜艳分明的东西作为记忆材料。用这些宝宝感兴趣的形式,让他在不知不觉中记住许多东西。
九种游戏刺激孩子感官发育
九种游戏刺激孩子感官发育。
1、用积木发声
给宝宝两块积木,让他一手拿一块,然后相互撞击,发出声响。开始的时候,你可以扶着宝宝的双手,教他撞击。这样,你还可以控制撞击的力度,让宝宝感受到,用力撞击时,发出的声响会大些,用力小的时候,声响也会变小。
效果:拿积木撞击可以锻炼小肌肉的力量,撞击时发出的声响可以有效地刺激听觉。
2、辨别方向
准备一只铃铛或其他声音悦耳的发声玩具,在宝宝左右两侧交替发出声响,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你将发现,孩子会把头转向声音发出的方向。
效果:在寻找声源的过程中,孩子集中注意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听觉和方向感也得到了提升。
3、触觉刺激
准备触感、质地不同的各种物品,如皮球、硬纸壳、塑料玩具等,让宝宝直接摸着玩儿。在孩子触摸的过程中,成人可以用语言为他描述表达,比如,“这是圆圆的皮球,这是硬硬的纸壳……”
效果:孩子在摸的过程中,可以体会不同物品的不同触感。同时,通过成人的语音刺激,还可以促进宝宝语言的发展。
4、做被动操
抓住宝宝的胳膊,做一些伸展运动;抓住宝宝的双腿,往上抬一抬,往前踢一踢,或者活动一下宝宝的脚踝等等。
效果:婴儿体操不仅可以促进脑部发育,而且对稳定宝宝的情绪也有帮助。
5、听钟表的声音
拿一个“滴答、滴答”响的钟表靠近宝宝的耳朵,让他听秒针跳动的声音。宝宝通常都会被钟表的声响所吸引,并产生好奇心。
效果:这对锻炼宝宝辨别声音细小差别的能力很有好处,在刺激听觉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宝宝的注意力。
6、揉纱巾
准备一些漂亮的纱巾,让宝宝随意地抓、揉、拽等。
效果:这可以很好地锻炼宝宝的小肌肉力量,也可以促进触觉的发育。
7、听动物的叫声
准备一些动物玩具,给宝宝看,或者让他摸一摸。同时,你模仿动物的叫声,给宝宝听。还可以给宝宝展示一下不同动物相应的表情或动作特点。
效果:可以同时刺激宝宝的视觉和听觉。
8、熟悉颜色
大约从4个月开始,宝宝就可以区分不同的颜色了。可以拿各种颜色鲜艳的纸或颜色认知卡片给宝宝看。
效果: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宝宝的色彩感,还可以提高宝宝将视线集中于一处的能力。
9、找玩具
当着宝宝的面,将他的玩具藏在一个小桶里,然后让宝宝去找。宝宝会拿着桶,摆弄来摆弄去的,想办法将里面的玩具弄出来。
效果:找玩具的过程,不仅可以锻炼宝宝的思维,还可以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走进宝宝神奇的游戏世界
作为一名无私的幼儿园老师,想要与家长近距离沟通。因此幼儿园老师会邀请家长,与自己的孩子一起完成某项活动。从而更好地让孩子和家长能够全身心的参与到亲子活动的过程当中。你知道有哪些优秀的亲子活动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走进宝宝神奇的游戏世界》,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游戏是3岁前宝宝主要生活内容,也是他们的生活方式。
对宝宝来说,游戏不仅仅是玩,简直就是他的工作。如果不经意间破坏了宝宝这种生活方式,造成的损失将是无法弥补的。作为爸爸妈妈首先要了解宝宝这种生活方式,才不至于破坏他们这种生活。
下面我将带您走进宝宝神奇的游戏世界:
想象出来的神秘之旅
在宝宝一日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假装游戏。比如说,宝宝对着空杯子假装着喝饮料或给他的玩具娃娃换尿布,这些都是假装游戏。
一岁半至2岁
宝宝的假装游戏较简单,大多是自己一日生活的简单重复;
2岁
宝宝的假装游戏变得复杂了点,不再是自己日常生活的简单重复,而是对自己或他人日常生活行为有了一定的概括,比如他会拿起一个玩具电话,对着话筒说:“喂!你是谁呀?”然后进行一番“对话”,最后说“再见”,再挂断电话;
2岁以后
宝宝会把任何其他物品当成电话,如他会很高兴拿起一块积木打起电话来;2岁以后,宝宝的假装游戏变得越来越复杂。他可能不仅仅去喂他的玩具娃娃,而是去为娃娃做一顿美餐,这一游戏活动过程就比较复杂,涉及洗菜、切菜、烧菜等一些列活动。所有这些都发展了宝宝综合自己生活经验的能力或使自己新的生活经验变得更有意义。
通过这些假装游戏,宝宝发展了丰富的想象力,而宝宝所特有的想象能力有助于他对世界的把握,并且能使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同时能把这种丰富多彩带给你。
不妨一试:
1、给宝宝一个空盒子,在1岁左右时,他可能会用嘴去咬它,也可能会把盒子放到高高的椅子上看着它落到地上;
2、把这个同样的盒子给一岁半的宝宝,他可能把它当作百宝箱,把家里的小东西都放进去;
3、对于2岁的孩子来说,他也许神气十足的把它当作帽子戴在头上;
4、快3岁的时候,他也许能把它想象成信箱、快速汽艇、小鸟的家,或者其他我们从来想不到的东西。
如何使你的宝宝发展出丰富的想象力呢?
鼓励、支持宝宝自发的假装游戏,顺着他自己的发展方向,适当时给予一定的建议,但千万要记住的是:不能强迫他干什么!
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给宝宝提供假装游戏材料。材料要丰富;材料要卫生和安全;材料要符合宝宝年龄特点,给小一点的宝宝提供一些模型,即材料与真实东西比较相象,如玩具锅、玩具勺子等。给大一点的宝宝提供的材料可以随意点,各种废旧物品、树枝等都是好的游戏材料,不要提供过多的模型,这样会限制宝宝想象力的发展。
(2)给宝宝提供假装游戏的空间。空间要开阔,不能有太多的障碍物;要充满童趣,如墙面可以张贴一些宝宝喜欢的小动物画,不能贴的太高,地上可以铺宝宝专用的塑胶地毯等。
(3)给宝宝营造宽松的心理氛围。在宝宝做游戏时,爸爸妈妈不能取笑宝宝的假装行为,认为他在作假而不屑一顾。相反,应该尊重、支持他的假装行为,和他一起做游戏。比如,宝宝拿起一块积木打起电话时,这时爸爸妈妈也可以拿起积木当电话来接听宝宝的电话,和宝宝对话。
自言自语VS说话高手
看到宝宝一个人在自言自语你会怎么想?实际上这是一种创造性的说话游戏,这类游戏是宝宝发展语言能力的主要途径。
在游戏中,宝宝独特的语言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将使在场的每一个人感到愉快,同时也包括他自己。这类游戏也需要丰富的想象,宝宝先要把自己想象成某种角色,然后按照某种角色行为进行说话。爸爸妈妈可能会经常看到宝宝一边玩玩具一边自言自语的现象,其实这就是宝宝创造性的说话游戏。
在游戏中,他已经不是代表自己说话,而是代表游戏情境中的某一角色说话。比如说,在玩玩具熊的过程中,宝宝可能会把自己想象成小白兔,和玩具熊说个不停。
宝宝游戏中的语言可能是爸爸妈妈平时说过的话,也可能是他听过的故事中的对话,也可能是语言经验的综合和创造。
总之,通过这种游戏,宝宝学会使用语言,为以后和同伴的正常交往奠定了基础。
在冲突中学会相处
我们经常会看到孩子在一起玩得很开心,尽管有时候会发生冲突,但几分钟后又开开心心在一起玩了。这种和同伴一起玩的活动就是宝宝的社交游戏。这种游戏对于宝宝社会性发展具有巨大的价值。
3岁前宝宝这种游戏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有同伴在场,彼此之间都独自玩自己的,但是彼此之间会受对方行为影响,如模仿对方的行为。另一种情况是和同伴一起玩,可能共同玩一样东西,或者彼此配合进行游戏。
对于3岁前宝宝来说,第一种类型社交游戏较多,尽管看上去他们之间互不交流,但是孩子以这种松散的方式在一起玩,互相模仿着。实际上,研究者发现,2岁的孩子通过观察同伴学会了许多技能。许多孩子直到3岁左右才能较好地跟他人交往,然而非常重要的是让你的宝宝有机会与同龄伙伴进行交往。尽管他们只是在一起玩,但在玩的过程中,他们就学会了如何谈判。这是孩子学习社交技巧,如妥协、互惠等的最好途径。
TIPS:当宝宝之间发生冲突时,不要急于帮助解决,因为冲突正是发展社会性的重要契机。有了冲突,他们要么不欢而散,要么有人作出让步。如果不欢而散了,他们就会体验到互不相让所带来的后果。对于还想和小伙伴一起玩的孩子来说,他会想办法解决冲突,或者让步、或者协调,解决冲突本身就是宝宝学习社会交往的过程。
有关游戏的Q&A
1、游戏中宝宝为什么会“固执己见”?
答:在游戏中,确实有些宝宝会坚持自己的主张。如果你对宝宝游戏中的行为感到困惑,并产生改变他行为的想法,宝宝同样也会对你的表现感到莫名其妙。因为3岁前宝宝认为父母的工作就是为他做每一件事,包括理解他的想法。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但是你的孩子不理解这种不可能。因而爸爸妈妈可能会和宝宝之间产生一定的冲突,你的一些做法可能让他感到不愉快。但是这些不愉快对他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每个孩子都需要经历一些痛苦的教训学会应对失望。这种不愉快也很容易化解,因为3岁前宝宝注意力容易分散,当他因为不高兴而哭泣时,还可能拿着手中的东西玩,或者试图继续平静地玩游戏。
TIPS:当宝宝在游戏时,要尽量允许他命令你。因为宝宝控制周围世界的能力很弱,而他正是通过控制游戏寻找到控制的感觉,建立起自信的。
2、游戏中的宝宝为何如此“痴迷”?
答:不要为此担忧,这是正常现象。如果你的宝宝许多天都在玩同样的游戏,你是不是要为此担忧了?3岁前宝宝经常对一种活动的兴趣会持续一周左右,然后才会转移到其他活动中。这是宝宝练习技能、建构概念、形成对事物认识的最主要方法。宝宝总是喜欢重复熟悉的东西或行为,这些重复是他获得控制感的途径。
3、为何游戏中的宝宝“不愿意停止”?
答:对于许多宝宝来说,沉迷于游戏而不想吃饭,或者不想和爸爸妈妈一起购物,或者不想做其他事情,他只想继续游戏。这种行为可能会让爸爸妈妈很恼火,因为它可能打乱了一日生活计划。遇到这种情况,有的妈妈可能会强制终止游戏活动。但是,这种方式不利于宝宝自律能力培养,而且会导致宝宝和妈妈之间发生冲突。
TIPS:在你希望宝宝结束游戏时的前5分钟左右提醒孩子结束游戏,说明要做的事情,这样给宝宝一个思想准备。尽管宝宝也许不理解5分钟有多长,但是他将会慢慢理解它是停止游戏的标志。这种方法一定要坚持,如果你每天尝试新的技巧让孩子停止游戏,效果将会适得其反。
带着10周大的孩子环游世界,这爸妈太酷了!
亲子活动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和组织形式,为此学校将准备举行大型亲子互动活动。那在举行活动前,就必须做一份完整的亲子活动方案。这样才能进一步拉进亲子之间的距离,一份完美的活动方案怎样写才好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带着10周大的孩子环游世界,这爸妈太酷了!”,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就是下面这个萌宝啦!没错,他才出生才10周,这应该是世界上最小的背包客了吧!
在旅途中,Esme一天天长大,到旅途结束的时候,他已经能站能坐啦。看看他的照片,是不是挺有旅行家气质的?
夫妻俩都是普通人,Karen是一名护士,Shaun则是一名园艺师,但是他俩十分热爱旅行。这一次的“产假旅行”一开始也是惊呆了许多人,但为什么要让别人决定你的生活呢?
他们把车子卖掉、房子租出去,收拾了一个装有婴儿用品的行李箱就出发了。
他们的这次旅行长达10个月,走过了爱尔兰、新加坡、澳大利亚、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台湾、香港……脚步遍布了亚洲和大洋洲。
▲马来西亚的双子楼前合影
▲在新西兰的夕阳下漫步
一路上,认识了鸵鸟,遇上了泼猴,还和袋鼠交了朋友。
海滩上又晒太阳、又冲浪,还潜到了水底,体验丰富又多彩。去了海边还不算,热带森林也穿越了一次,真过瘾。
当然啦,出这么远的一趟门,各种交通工具也尝试了个遍,飞机、游轮、缆车,哦,还有麻麻的脚踏车。
带着小朋友出门,困难不少,小Esme也有哭闹的时候,不过这一家三口还是愉快的时候很多。看着三个人在一起幸福的笑容,让人好生羡慕。
不知道是不是国外的爸爸妈妈都是这个充满个性,无独有偶,美国的年轻妈妈Morgan在孩子出生几个月时就戴着铁索、绳套、下降器等攀岩设备,背着女儿朝美利坚的山野出发了。
Morgan说,“不管天气怎样,只要Hadlie在我背上,旅行就可以继续”。而等到Hadlie一岁半时,妈妈就开始教她练习登山技巧,小家伙很感兴趣,学得也快,母女俩的野营范围也逐渐延伸到夏威夷和墨西哥。
Morgan说,当初女儿刚刚降生时,就有人说“当孩子出生时,你的生活也结束了”。Morgan却不认同这样的观点。
孩子不应该是生活的束缚,而是喜悦的源泉。旅行中的体验,也许孩子不能全部记得,可是在不知不觉中也能够塑造孩子开放、坚忍的性格,让他们学会怎样去认识世界、结交朋友、善待自然。最好的教育,应该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不出门带孩子环游世界,这位妈妈有奇招!
在农村,父母长年在外打工。因此也需要写一份完整又详细的活动策划方案,丰富了校园生活的同时,也促进了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感情。中班幼儿亲子活动方案游戏教案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不出门带孩子环游世界,这位妈妈有奇招!”,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用心心陪伴,永远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最近,一位资深古粉给我们分享了她和女儿豆豆的一次温暖、有趣的“旅行”过程,用这位古粉妈妈的话说,这看起来虽然是一个游戏,但它更是一场通往孩子心灵路上的奇妙旅行。故事要从小古粉豆豆的生日愿望说起:上月是小豆豆的5岁生日,她许的愿望是希望暑假爸爸妈妈能带她去环游世界,她想去玩最好玩的游乐场,想去吃最好吃的餐厅,还想去最大的动物园和动物一起探险……可是暑假到了,爸爸妈妈却每天都忙着工作,豆豆眼见心愿落空,心情很低落,有心的妈妈察觉到了豆豆的情绪变化,开始行动起来。妈妈偷偷地在豆豆的小书包里藏了一张这样的神秘卡片:
朴素而有爱的奇趣之旅入场券
豆豆妈妈说开始我的想法很简单,因为没办法抽出时间真的带她去环游世界,所以就想了这么一个玩积木游戏的点子,想弥补孩子愿望落空的遗憾,没想到的是,我设计的小卡片竟然带给她了那么大的想象空间,后来基本上都是豆豆主动出想法,我们一起完成她的创意。所以才有了下面这场积木王国的奇趣之旅。在游戏里,我和豆豆一起去了全世界的很多地方,最后留下了这两段最精彩的“旅行”,每个都是豆豆自己设计,我们一起搭建,最后由我来整理和记录。
第一站:梦幻游乐场
场景创意
豆豆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个超级无比大,永远玩不够的游乐场。
豆豆讲故事
豆豆说:这是一个很神奇的游乐场,和我梦中的一模一样。我和小伙伴在这里玩了一天,都没有玩够。
豆豆说:我还想自己开游览车,可是叔叔说:"小朋友,时间到了,明天再来玩吧!"那好吧,明天我要邀请所有的朋友一起来玩!
第二站:丛林动物古堡
豆豆喜欢一切的小动物,她希望建造一座城堡,把所有的动物都请过来,和她做朋友!
豆豆讲故事
豆豆说:丛林深处住着一群可爱的小动物,我邀请了所有的动物来城堡参加派对,最先来的是大象,接着小猴和熊猫也来了。其他的动物什么时候来呢?
豆豆说:这个时候小猴说,我们先来玩个游戏吧!小猴站在熊猫身上,绯绯站在小猴身上,原来它们玩起了"叠叠高"。这时候,绯绯叫道:"小动物们都来啦!"
豆豆说:我开心地打开城堡的门,欢迎所有的小动物,精彩的派对马上要开始啦!
小小的积木搭建出孩子心里最纯真的想法,各种奇思妙想与童真欢乐伴随着他们的成长。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我们希望能继续坚守这座童真之城,不只是为了孩子,更是为了帮我们自己找回被忙碌的生活所催眠了的想象力,唤醒停留在故乡的童真,和孩子一起踏上欢乐的旅途吧!
世界那么大,我想跟孩子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小编像一头冲出栅栏的猪狂奔狂奔(万年加班狗),准备三天浪到晨昏颠倒的时候,被以下这波景象吓退回来在家做了三天安静的美男子。
全国各地都不好了,兴冲冲准备带娃亲子游做了一堆攻略的爸妈们也不得不望着人人人从从从众众众一脸懵逼。
现在假期过去了,该上学的上学,该上班的上班;还有一群拉仇恨的人带着娃刚刚踏上旅程。
机智的爸妈错开了五一高峰,给孩子请上几天假,机票价格回落,火车不挤公路不堵,景点从头到尾没有多少人想怎么拍就怎么拍,爽翻。
老师抑郁了,每逢小长假前后班里总要消失掉那么几个孩子。有请病假的,请事假的;还有直接说带娃出去玩几天的(老师:内心几乎是崩溃的)短的两三天,长的直接半个月。
身边少了同学,孩子第一时间就感受到了原因。小编当年为人师表的时候,问小盆友(幼儿园小班,三岁半):
你的好朋友XX呢?
小盆友十分不开心地说:
在幼儿园,家长和老师友谊的小船是这样翻的↓
家长:反正幼儿园不上课就是玩,请一星期假好好带娃出去走走,看看世界。
老师:……接近一半的孩子都请了假,剩下的孩子零零落落情绪不高;请假回来的孩子短时间内也会适应不了原本的幼儿园生活。
在小学,老师和家长信任的火苗是这样灭的↓
老师:希望广大家长不要在正常教学期间请假出游,以免耽误学习进度,影响其他同学情绪(严肃脸)
家长: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趁孩子这几年课业还不重错开高峰期开阔视野。
小编蹲在路边采访了几个不同年龄段的成人,看看大家的看法。
孩子请假去旅行,你接受吗?
@70后:旅行本身是好的,但不能用上学的时间。孩子好好学习是最重要的,不能养成习惯随便请假。
@80、90后:这个可以有。请几天假对学习影响不大,过来人都懂得~走到远方比当下埋头在教室里更重要。
接受派68%VS不接受派32%
那么问题来了
1你接受孩子请假去旅行吗?
2你会主动给孩子请假带ta出去看世界吗?
3你觉得哪个年龄段之前请假旅行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