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古诗词

2020-09-18 儿童古诗词 小吖子胎教 入学准备轻松练

捣练子令深院静李煜古诗带拼音版 捣练子令深院静李煜古诗翻译。

古诗带拼音版

dǎoliànzǐlìng·shēnyuànjìng

捣练子令·深院静

lǐyù

李煜

shēnyuànjìng,xiǎotíngkōng,duànxùhánzhēnduànxùfēng。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

wúnàiyèzhǎngrénbúmèi,shùshēnghéyuèdàoliánlóng。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ZJ09.Com

2古诗翻译

秋风送来了断续的寒砧声,在小庭深院中,听得格外真切。夜深了,月光和砧声穿进帘栊,更使人联想到征人在外,勾起了绵绵的离恨和相思。因而长夜不寐,愁思百结。

3古诗赏析

这是一首本义词。白练是古代一种丝织品,其制作要经过在砧石上用木棒捶捣这道工序,而这工序一般都是由妇女操作的。这首词的词牌即因其内容以捣练为题材而得名。作者通过对一个失眠者夜听砧上捣练之声的描绘,写出了抒情主人公内心的焦躁烦恼。但作者却为这种忐忑不宁的心情安排了一个十分幽静寂寥、空虚冷漠的环境。头两句乍一看仿佛是重复的,后来汤显祖在《牡丹亭》里就写出“人立小庭深院”的句子,把“深院”和“小庭”基本上看成同义词。其实这两句似重复而并不重复。第三句是这首词的核心。自古以来,砧上捣衣或捣练的声音一直成为夫妇或情人彼此相思回忆的诗料;久而久之,也就成为诗词里的典故。

古诗词精选阅读

长相思·一重山李煜古诗带拼音版 长相思·一重山李煜古诗翻译


古诗带拼音版

zhǎngxiàngsī·yīzhòngshān

长相思·一重山

lǐyù

李煜

yīzhòngshān,liǎngzhòngshān。shānyuǎntiāngāoyānshuǐhán,xiàngsīfēngyèdān。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júhuākāi,júhuācán。sāiyàngāofēirénwèihái,yīliánfēngyuèxián。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2古诗翻译

一重又一重,重重叠叠的山啊。山是那么远,天是那么高,烟云水气又冷又寒,可我的思念像火焰般的枫叶那样。

菊花开了又落了,日子一天天过去。塞北的大雁在高空振翅南飞,思念的人却还没有回来。悠悠明月照在帘子上,随风飘飘然。

3古诗赏析

这首词的最大特点是,句句写思妇“秋怨”,“秋怨”二字却深藏不露。对思妇的外貌、形象、神态、表情未作任何描摹,而是侧重于表现出她的眼中之景,以折现其胸中之情,用笔极其空灵。李煜词的语言锤炼功夫很深,他善于用单纯明净、简洁准确的语言生动地再现物象,展示意境。这个特点在该词里也有鲜明的体现,象“山远天高烟水寒”句,自然明朗,形象丰富,立体感强,境界阔远,并且景中蕴情,耐人寻味。对这首词,前人评价颇多,其中以俞陛云之说为精当:“此词以轻淡之笔,写深秋风物,而兼葭怀远之思,低回不尽,节短而格高,五代词之本色也。”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李煜古诗带拼音版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李煜古诗翻译


古诗带拼音版

pòzhènzǐ·sìshíniánláijiāguó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lǐyù

李煜

sìshíniánláijiāguó,sānqiānlǐdìshānhé。fènggélónglóuliánxiāohàn,yùshùqióngzhīzuòyānluó,jǐcéngshígàngē?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yīdànguīwéichénlǔ,shěnyāopānbìnxiāomó。zuìshìcānghuángcímiàorì,jiāofāngyóuzòubiélígē,chuílèiduìgōngé。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2古诗翻译

南唐开国已有四十年历史,幅员辽阔。宫殿高大雄伟,可与天际相接,宫苑内珍贵的草木茂盛,就像罩在烟雾里的女萝。在这种奢侈的生活里,我哪里知道有战争这回事呢?

自从做了俘虏,我因为在忧虑伤痛的折磨中过日子而腰肢减瘦、鬓发斑白。最使我记得的是慌张地辞别宗庙的时候,宫廷里的音乐机关/教坊的乐工们还奏起别离的歌曲,这种生离死别的情形,令我悲伤欲绝,只能面对宫女们垂泪而已。

3古诗赏析

此词上片写繁华,下片写亡国,由建国写到亡国,极盛转而极衰,极喜而后极悲。中间用“几曾”“一旦”二词贯穿转折,转得不露痕迹,却有千钧之力,悔恨之情溢于言表。作者以阶下囚的身份对亡国往事作痛定思痛之想,自然不胜感慨系之。此词回顾事国时的繁华逸乐:那四十年来的家国基业;三千里地的辽阔疆域,竟都沉浸在一片享乐安逸之中。“几曾识干戈”既是其不知珍惜的结果,同时也是沦为臣虏的原因。记叙离别故国时哭辞宗庙的情景,写来尤为沉痛惨怛。其事虽见载于《东坡志林》但出自后主之手,更觉凄惨苦涩,不失为一个丧国之君内心的痛苦自白。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李煜古诗带拼音版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李煜古诗的意境与艺术特色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我们上学时候一定学习过一些诗词,走进诗词能得身体和精神上的健康。你觉得诗词对你有什么样的改变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李煜古诗带拼音版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李煜古诗的意境与艺术特色,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古诗带拼音版

làngtáoshālìng·liánwàiyǔchánchán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lǐyù

李煜

liánwàiyǔchánchán,chūnyìlánshān。luóqīnbúnàiwǔgènghán。mènglǐbúzhīshēnshìkè,yīshǎngtānhuān。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dúzìmòpínglán,wúxiànjiāngshān,biéshíróngyìjiànshínán。liúshuǐluòhuāchūnqùyě,tiānshàngrénjiān。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2古诗的意境与艺术特色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是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这首词作于李煜被囚汴京期间,抒发了由天子降为臣虏后难以排遣的失落感,以及对南唐故国故都的深切眷念。全词情真意切、哀婉动人,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亡国之君的艺术形象。

3古诗翻译

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娱。独自一人在太阳下山时在高楼上倚靠栏杆遥望远方,因为想到旧时拥有的无限江山,心中便会泛起无限伤感。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也,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李煜古诗带拼音版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李煜古诗翻译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我们都有学习古诗词的经历,走进诗词能得身体和精神上的健康。你对诗词什么有独特的见解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乌夜啼昨夜风兼雨李煜古诗带拼音版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李煜古诗翻译,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古诗带拼音版

wūyètí·zuóyèfēngjiānyǔ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lǐyù

李煜

zuóyèfēngjiānyǔ,liánwéisàsàqiūshēng。zhúcánlòuduànpínyīzhěn,qǐzuòbúnéngpíng。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

shìshìmànsuíliúshuǐ,suànláiyīmèngfúshēng。zuìxiānglùwěnyípíndào,cǐwàibúkānháng。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2古诗翻译

昨天的夜晚,风雨交加,遮窗的帐子被秋风吹出飒飒的声响,窗户外传来了令人心烦的风声雨声,整整响了一夜。蜡烛燃烧的所剩无几,壶中水已漏尽,我不停的多次起来斜靠在枕头上。躺下坐起来思绪都不能够平稳。

人世间的事情,如同流水东逝,说过去就过去了,想一想我这一生,就像做了一场大梦,以前的荣华富贵生活已一去不复返了。醉乡道路平坦,也无忧愁,可常去,别的地方不能去。

3古诗赏析

词的上片,主要写作者的凄苦境遇和无奈情态。词的下片以抒情为主,抒发作者的切肤之痛和人生感慨。全词比较鲜明地体现了李煜后期作品的特色:情感真实,清新自然。尤其是这首词,作者对自己的苦痛毫不掩饰,把自己的人生感慨明白写出,不假饰,不矫情,简洁质朴,有现实感,虽然思想情调不高,但艺术价值不低。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李煜古诗带拼音版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李煜古诗翻译


古诗带拼音版

xiàngjiànhuān·línhuāxièlechūnhóng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lǐyù

李煜

línhuāxièlechūnhóng,tàicōngcōng。wúnàicháoláihányǔ,wǎnláifēng。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yānzhīlèi,xiàngliúzuì,jǐshízhòng。zìshìrénshēngzhǎnghèn,shuǐzhǎngdōng。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2古诗赏析

南唐后主的这种词,都是短幅的小令,况且明白如话,不待讲析,自然易晓。过片三字句三叠句,前二句换暗韵仄韵,后一句归原韵,别有风致。但“胭脂泪”三字,异样哀艳,尤宜着眼。“泪”字已是神奇,但“醉”亦非趁韵谐音的妄下之字。此醉,非陶醉俗义,盖悲伤凄惜之甚,心如迷醉也。末句略如上片歇拍长句,也是运用叠字衔联法:“朝来”“晚来”,“长恨”,“长东”,前后呼应更增其异曲而同工之妙,即加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量。

3阅读答案

1.词的下片“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一句是词人的直抒胸臆吗?试从修辞手法的运用角度进行分析阐述。

2.词的上片借景抒写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阅读答案:

1.不是词人的直抒胸臆,是词人表现与林花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的比喻、比拟的间接抒情手法。“胭脂泪”对应“林花谢春红”,花无泪,但人有情,词人将其人格化。“相留醉,几时重”,即为花怜留人,人惜留花,彼此相识相知,眷恋难舍,但又无法实现。比拟的妙用将词人的迷离和怅惘的心绪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2.上片抒写词人伤春惜花,感叹人生苦短、来日不多、无力改变现实的感慨。词人借林花凋谢,春红匆匆而去,表达伤残的春心和破碎的春梦。“无奈”句点出这是环境使然,突出自身无力改变现实的慨叹。

古诗寄令狐郎中李商隐带拼音版 古诗寄令狐郎中注解及翻译


古诗寄令狐郎中李商隐带拼音版

寄令狐郎中

lǐshāngyǐn

李商隐

sōngyúnqínshùjiǔlíjū

嵩云秦树久离居,

shuānglǐtiáotiáoyīzhǐbǐ

双鲤迢迢一纸笔。

xiūwènliángyuánjiùbīnkè

休问梁园旧宾客,

màolíngqiūyǔbìngxiàngrú

茂陵秋雨病相如。

2古诗寄令狐郎中李商隐注解及翻译

注解

⑴嵩:中岳嵩山,在今河南。

⑵双鲤:指书信。

⑶梁园:梁孝王在梁地大兴土木,以睢阳为中心,根据自然景色,修建了一个很大的花园,称东苑,也叫菟园,后人称为梁园。

⑷茂陵:今陕西兴平县东北,以汉武帝陵墓而得名。

韵译

你是嵩山云我是秦川树,长久离居;

千里迢迢,你寄来一封慰问的书信。

请别问我这个梁园旧客生活的甘苦;

我就像茂陵秋雨中多病的司马相如。

古诗寄令狐郎中李商隐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武宗会昌五年(845)闲居洛阳,寄给长安故友令狐的。令狐这时正任右司郎中。首句写嵩山与秦川远隔,各在一方。以各自所见的“云”和“树”,寄寓思念;二句写收到书信后心中的快感;三、四句写自己的境况。以因病免职闲居茂陵的司马相如自比,倾诉潦倒多病,寂寞无聊的心情。

今人刘学锴评此诗:“有感念旧恩故交之意,却无卑屈趋奉之态;有感慨身世落寞之辞,却无乞援望荐之意;情意虽谈不上深厚浓至,却比较直率诚恳。”这个论断颇为中肯。

清平乐别来春半李煜古诗带拼音版 清平乐别来春半李煜古诗赏析


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我们从小都接触过诗词作品,学习一首好诗就是向一位良师请教。你对诗词有什么样的理解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清平乐别来春半李煜古诗带拼音版 清平乐别来春半李煜古诗赏析》,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带拼音版

qīngpínglè·biéláichūnbàn

清平乐·别来春半

lǐyù

李煜

biéláichūnbàn,chùmùróuchángduàn。qìxiàluòméirúxuěluàn,fúleyīshēnháimǎn。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yànláiyīnxìnwúpíng,lùyáoguīmèngnánchéng。líhènqiàrúchūncǎo,gènghánggèngyuǎnháishēng。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2古诗赏析

这首《清平乐》,表现了作者在恼人的春色中,触景生情,思念离家在外的亲人的情景。

全词以离愁别恨为中心,线索明晰而内蕴,上下两片浑成一体而又层层递进,感情的抒发和情绪的渲染都十分到位。作者手法自然,笔力透彻,尤其在喻象上独到而别致,使这首词具备了不同凡品的艺术魅力。

3古诗翻译

离别以来,春天已经过去一半,映入目中的景色掠起柔肠寸断。阶下落梅就像飘飞的白雪一样零乱,把它拂去了又飘洒得一身满满。

鸿雁已经飞回而音信毫无依凭,路途遥远,要回去的梦也难形成。离别的愁恨正像春天的野草,越行越远它越是繁生。

儿童古诗词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