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幼儿园入学准备

2020-09-04 孩子幼儿园入学准备 幼儿园孩子入学准备 幼儿园的入学准备

一款让孩子在幼儿园玩得不亦乐乎的游戏(暑假在家也可以)。

为丰富幼儿想象力,开拓幼儿视野,增进亲子之间的情感。拉近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就需要举行一系列的亲子活动。使孩子在这次活动中积极参与中体验合作与交往的快乐,亲子活动方案怎样写才最有效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款让孩子在幼儿园玩得不亦乐乎的游戏(暑假在家也可以)”,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编在这里再给大家介绍另外两种玩法:手影变动物和影子剧院。

材料准备白屏1块、手影卡、手电筒、高亮度的灯1盏

游戏价值通过游戏锻炼手部动作的灵活性,发展手部动作精细度。

通过游戏进一步探究光与影的关系,感受光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在游戏活动中培养探究的热情与兴趣。

游戏方法玩法1——手影变动物:教师将白屏展开挂起,在活动区布置一个投影屏。两名幼儿合作游戏,一名幼儿模仿手影卡变化手势,另一名幼儿用手电筒照射手型,在白屏上做出动物的影子。以下是参照图示:

(以上

◆◆◆

看到这些漂亮的图案,有没有想起小时候对着台灯比划出的那些剪影?

玩法2——影子剧院:教师事先准备好高亮度的灯一盏,打开高亮度的灯,将它放在白屏后。接着让表演的幼儿站在白屏与灯之间,进行舞蹈、运动操等表演,看谁的影子表演得最生动。在做这个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动作表演的幅度不要超过幕布的宽度,否则在幕布上形成不了完整的影像。

指导建议教师还可以把表演区的手偶作为补充材料投放进来,幼儿通过模仿手影游戏进行表演。

知识小链接小时候没有那么多的电子设备,也没有那么多的电视节目,晚上的灯光和墙壁,就是最好的睡前游戏……

手影游戏十分简便,且历史悠久。《都城纪胜》记杭州瓦舍众伎“杂手艺”中就有“手影戏”一项。手影戏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只要一烛或一灯,甚至一轮明月,就可以展开巧思,通过手势的变化,呈现出种种物体的影像。

因手影主要表演给儿童看,而儿童喜爱动物,于是兔子、狗、猫等就成了手影主要表现的对象。“像不像,三分样”,通过形似的手影游戏,可以启发儿童的联想思维。

在宏观尺度上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那么,当我们用手去挡光时,被挡住的部分就是黑的,其余地方就是亮的,因此形成了影子。如果你用透明的玻璃去挡光线,就会没有影子,或影子很浅,因为光可以完全或部分通过。

亲子活动扩展阅读

孩子不可以玩的几款游戏


下列常见游戏都很危险,家长应该告诫孩子不可以玩:

挤狗屎:大家把一个人挤在一个角落,容易造成窒息。

砸夯:四个人各拉住一个人的一只胳膊、一条腿,在地下蹲屁股。

打石头战:几个人分成两队,隐蔽起来,相互之间,用小石子做武器,你打我,我打你,这种游戏容易打伤。

拼刺刀:拿着木棍、竹竿等你戳我一枪,我砍你一刀。这种游戏孩子极易被刺伤。

骑马:双腿架在别人肩上,骑在别人脖子上,到处溜达。孩子年纪、力气都小,很容易摔伤。

转圈:一群孩子手拉手,围成,圈,高速转动取乐c这种游戏容易造成手臂拉伤或甩出去摔伤。

斗鸡:把一腿弯曲靠在另一腿膝上,单脚跳,两人对撞着玩。容易摔伤或骨折。

坐车:三个孩子,中间的人蹲着,两边一人拉着他的一只手,往前跑。容易造成胳膊脱臼。

坐轿子:两个孩子手臂交叉握紧一个孩子坐在匕面向前走。容易胳膊脱臼或摔伤。

拔萝卜:一般是高个孩子将手放在矮个孩子的下颌骨上,用力往上抬。容易造成颈椎骨折,危及生命。

家长一旦发现孩子玩这些游戏,应该立即制止,并将其危害分析给他们听,告诫孩子以后不能再玩这类游戏。

幼儿园都在玩的艺术启蒙游戏,在家也能分分钟搞定!


毕加索曾经说过: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

作为父母,该如何呵护孩子与生俱来的艺术潜能?

很多父母都会说:我不懂艺术,该如何对孩子进行艺术启蒙?

其实,培养孩子的艺术细胞,就在每天与孩子相处的生活中,只需要掌握一些小小的技巧和方法,父母就可以成为孩子最好的艺术伙伴。

纸胶带手指树

用可爱的纸胶带做出富有想象力的树干和树枝,就像那种春天将要发芽的树木一样,你会为树木的奇异形状和颜色而着迷的,然后使用一些美术技法来完成树叶的制作。这些树非常适合两岁及两岁以上的儿童。

材料:

·纸胶带

·大张的白色美术纸或者牛皮纸

·剪刀

·印泥

·小树叶

·胶水

具体步骤

1.每个孩子使用一种或者几种颜色的纸胶带制作树干和树枝,当然,你可以问问小艺术家们的建议。

2.在院子里或者附近的公园里收集一些小的树叶。

3.把光溜溜的大树放在平整的表面上。

4.打开安全无毒的印泥,示范给孩子们看应该怎么让大拇指蘸上印油,然后印在树枝上做成树叶。

5.如果你的树够大,孩子们甚至可以将整只手掌印上去做成一簇一簇的树叶。

6.让小树叶蘸上印油,然后印在树上。

7.用胶水在树上粘上几片真的树叶,或者做成落叶的样子,等图画干了,作品就完成了。

美味酸奶画

小小艺术家们还是倾向于先品尝再提问,所以,用酸奶作画不会让你的宝贝反感哦。美味的酸奶画对于18个月以上的宝宝都是安全的。

材料:

·普通的三明治包装纸或者没有任何涂层的白色带提手的食品袋

·香草酸奶

·摔不碎的小盘子

·食用色素

·饼干模具

·卡片纸

·美工刀

·亮片或者砂糖

·废纸或者报纸

具体步骤:

1.在卡片纸上描出饼干模具的形状,用美工刀或者剪刀剪下来。

2.在每个盘子里滴上一到两滴食用色素,搅拌均匀就成了“颜料”。

3.给每个孩子发一个纸袋。

4.让孩子们用酸奶在袋子的一面印上自己的指纹,然后去除多余的“颜料”。因为“颜料”不应该像布丁那样厚。

5.把剪下来的饼干磨具形状放在湿湿的纸袋上,帮助孩子在里面洒上亮片或者彩色砂糖,来做出立体的效果(亮片效果更好一些)。

6.把纸袋打开,因为还是湿的,所以记得要小心一点。在打开的纸袋里塞上揉成团的废纸或者报纸来撑出形状。然后放在一旁等它晾干。

彩旗

在这个作品的制作过程中,家长要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不过你的小艺术家们看到彩旗在走廊或者窗前飘动的时候,很可能会开心地把功劳据为己有哦。在制作的过程中你可以在传统的“阳光捕手”(用来折射阳光的艺术品)制作方法中加入自己新的理解和表达,比如做成三角旗或者太阳一样的圆形彩旗,穿在细绳上,挂在有阳光的地方。这个活动适合30个月及以上的孩子,同时你也可以鼓励弟弟妹妹在一旁帮忙。

材料:

·细绳

·熨斗

·蜡笔

·锉刀

·干净的鸡蛋包装盒

·蜡纸

·剪刀

·小的工艺夹子(可用可不用)

具体步骤:

1.帮你的大孩子削蜡笔,一个颜色接着一个颜色,依次削成一堆一堆的蜡笔碎屑。

2.把蜡笔碎屑依次放进干净的鸡蛋包装盒,一个颜色一格。

3.把10厘米见方的蜡纸垂直放在工作台面上,一次一张。

4.示范给小艺术家们看应该怎样把少量的蜡笔碎屑洒在靠近自己的半片蜡纸上。

5.和你的小朋友一起撒,或者,如果弟弟妹妹太小了学不会的话,就让他直接用完整的蜡笔在上面乱涂乱画吧。

6.每一片都完成之后,把半成品放在烫衣板上,把细绳放在蜡纸的中间,对折蜡纸,然后用熨斗熨一下。(在蜡纸的正反两面都铺一层普通的纸张来保护你的熨斗。)

7.记得在每一段蜡纸中间留出三厘米左右的空隙。

8.如果数量够多的话,你可以做三角旗,等熨过的蜡纸冷却,然后剪成三角形,尖头向下,细绳穿过顶部。

9.让你的孩子们帮助你拿好细绳的两端,然后找一个有阳光的地方挂上去,或者挂在窗子上。

10.如果你选择做圆形旗,可以用边长6厘米左右的正方形蜡纸;在上面撒上蜡笔屑;在上面盖上另一张大小相同的蜡质,然后用熨斗把它们熨在一起。

11.等蜡纸冷却,颜色充分混合后,把正方形剪成圆形。使用迷你的工艺夹子把这些圆形旗帜夹在绳上,就做成了彩旗。

彩色玻璃涂鸦

把你家的窗户临时换成鲜艳美丽的彩色玻璃。小不点们不需要用到多少精细运动就能创造出可爱的,令人印象深刻的东西。学龄前的儿童对自己的创造更敏感也更自豪。等到激动的劲儿渐渐过去,作品也可以随之消失——一块浸满了醋的抹布就可以让你的窗户瞬间闪闪发光。这个活动适合2-3岁的孩子。

材料:

·卷筒美术纸或者大张的白色美术纸

·一块带框的窗户,纸胶带和一把直尺

·剪刀

·蜡笔或者油画棒

·液体水彩颜料

·油漆刷

·植物油

具体步骤:

1.按照窗格玻璃大小,剪出一张同样大小的纸做成模板,或者在单块玻璃上用纸胶带分成同等大小的格子,做出一块小模板。

2.让孩子用无毒蜡笔或者油画棒在美术纸上随意作画。

3.把模板放在孩子的涂鸦画上,描出一个一个窗格。

4.把液体水彩颜料装在小杯子里,每个颜色里放一把刷子。

5.示范给他们看应该怎样给他们的图上色。(颜色出不出框的问题不重要,因为你还要把它剪下来。)

6.你两岁的宝宝一定兴致勃勃,你可以或多或少地帮助他上色。

7.等画纸干了之后,剪下一个个长方形。

8.在每个长方形画纸后面刷上植物油,然后把完成的艺术品贴在窗玻璃上。(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帮你一起贴。)

冰块画

看着颜色慢慢变深然后滑到一起对于幼儿来说充满了无穷无尽的迷人乐趣。玩冰块可以有趣得不得了,而且这一团乱的东西都在你的掌握中,所以肯定能得到你的支持。只要用纸箱,粉末颜料和冰块就能开启一场精彩的探险。对于18-24个月幼儿来说,这是一项理想的活动。但是你的孩子如果已经三岁了,他很可能也想通过动手来获得乐趣。

材料:

·冰块

·一只大而浅的烤盘或者一只纸箱,剪成10-15厘米高

·白色美术纸

·几种颜色的粉状蛋彩画颜料

具体步骤:

1.在盘子或者箱子底部垫一层美术纸,然后把盘子或者箱子放到平整的工作台面上。箱子是用来装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的,让冰块待在纸上,也可以通过摇晃来“作画”。

2.在纸上洒上一些粉状颜料。颜色可以多变,但是量一定要少,这样你才能制造出图案,而不是一堆彩泥。

3.在容器里放上一块冰块,然后演示给你的孩子看应该怎样移动箱子,这样冰块就会到处滑动,在纸上形成图案。(斜过来,拍一拍,举起来,轻轻摇一摇。)

4.如果孩子的手快过你的眼睛,这些手工材料最后都会到他的嘴里,那就使用有颜色的果冻粉。

滚筒画

这是一个孩子主导的游戏,当孩子了解如何使用滚筒后,给孩子充分的空间,允许他做各种尝试、自由地探索。最后呈现的作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创作的过程。2-4岁的孩子都能玩。

材料:

·滚筒、胶带、水粉颜料

·大的白色纸张

·塑料盘、纱线或毛线、乳胶

具体步骤:

1.在盘子里准备一些乳胶,把纱线浸透,然后缠绕在滚筒上,晾干24小时。

2.准备一个画架(如果地面不易清洁,可以在地板上铺上旧报纸或塑料布),或者,在桌上或地上铺上易于清洗的塑料桌布或野餐垫(反过来用)。

3.用胶带把白纸固定在画架或塑料布上。

4.让孩子选一种喜欢的颜色,把颜料倒进盘子里。把滚筒在颜料盘里滚一滚,蘸上颜料(如果没有大的颜料盘,也可以用刷子蘸上颜料涂刷)。

5.在纸上滚动作画,欣赏滚筒和纱线带来的特别效果。

6.小心翼翼地拿出纸片,不要弄花了艺术品,然后把它们晾干。

艺术活动可以促进孩子的想象力和感官技巧的发育。另外,这是一个即使年龄很小的孩子也能擅长的事。准备材料的过程可以帮助孩子学习控制周围环境,锻炼大肌肉群和精细运动技能,提高注意力,以及培养出良好的手眼协调能力。

这些小小的艺术家们在努力学习操纵那些笨拙粗壮的蜡笔,用它们涂涂画画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自我表达的方式。当你的幼儿完成了作品,洗完澡,作品在家里展示出来的时候,你的小艺术家会因为自尊心得到高度满足而得意洋洋,而奶奶们更是多了很多炫耀的素材。

不花钱,在家就可以玩的15种益智小游戏!


1、吸管,剪刀和细绳

玩法:先用剪刀把吸管剪成小段,再用合适的绳子把它们串起来。

学习:使用剪刀,小肌肉运动技能,穿孔的动作。

涵涵从两岁左右的时候开始迷上了使用剪刀,一开始是漫无目的地乱剪一通,看见一张稍微硬点的纸片,就会问我说:“妈妈,这个还有用没?”得到我的肯定答复后,就会喜滋滋地拿去剪,直到剪的碎碎的。

后来,我就给她买了剪纸,要沿着虚线剪,然后拼图的那种。

这个穿孔游戏的难点对于3岁8个月的涵涵来讲,在于剪吸管的那一环,穿孔的那个环节,相对简单。

PS:妈妈们,在跟还不会使用剪刀的小宝宝玩的时候,可以把吸管先剪短一点,然后再慢慢增加长度。

2、串珠子

玩法:这个应该是蒙氏游戏里面的。不适合太小的宝宝玩儿,因为怕孩子往嘴里塞。

学习:专注力,手眼协调能力。

涵涵最初是玩我的旧手链,我用那种针头比较钝的针给她穿线来玩儿。后来换成了这种有意思的珠子,让她百变造型。

3、分豆子

玩法:给宝宝一碗颜色不同的豆子,外加区分后放的容器,最少两种,也可以多增加几种。

学习:专注力、颜色。

涵涵小的时候,我要写稿子,或者做饭,都会让她玩这个游戏,现在她都还喜欢玩豆子,不过是不同的玩法,比如摆字、摆图案等。

4、水杯,筛子和海绵

玩法:用两个水杯相互倒水,用筛子把水里的豆子滤出来,用海绵把水盆里的水吸到杯子里。

学习:倒水的动作,筛子的使用方法,海绵的吸水特性。

这也是属于蒙氏教具,但我没有给涵涵花钱去买,筛子用的是茶具里面的,杯子一开始我用的是一次性的小杯子,后来换了几个不用的玻璃杯。海绵这个更好找,找一块然后剪成孩子喜欢的形状即可。

之所以后来换成玻璃杯,是为了让涵涵明白,小孩子也是可以用玻璃杯子的,不用怕碎掉!

5、切香蕉

玩法:拨开香蕉皮,在切板上把香蕉切成小段,香蕉皮和香蕉分别放在两个小碗里。

学习:生活操作,拨香蕉皮,切的动作,分类。

涵同学从一岁左右开始喜欢切各种东西,比如香蕉,比如豆腐。前些日子中秋节,她一个人在客厅玩,等我过去看她的时候,把月饼切了一桌子,还邀功似地请我品尝。

6、石头画

玩法:找一些石头,洗干净后让孩子给石头上色,画成孩子想画的样子。

学习:培养孩子想象力和艺术细胞。

涵涵每次跟她爸爸一起出去,都喜欢捡各种石头,很多时候回来口袋里都沉沉的,我就知道又捡石头去了。

把捡回来的石头让娃自己先洗干净,然后随意涂鸦。既满足了玩水的欲望,又满足了绘画敏感期的需求。

7、创意水枪画

玩法:支起画板,给水枪装上有颜色的水,让孩子对着画板射击,直到孩子玩累为止,一副美轮美奂的画作就完成了。

学习:我觉得这个最重要是让娃玩儿的开心,且高大上,哈哈。

小孩子都喜欢玩水枪的,并且乐此不疲。如果能脑洞大开想出不一样的玩法,孩子们会更喜欢哦!

8、拼贴画

方法:从各种包装纸和废旧杂志上剪下各种图片和图案,给孩子一个胶棒,可以一边教娃事物的名字一边创作拼贴画。

学习:胶棒的用法,事物的名称。

喜欢口红的涵同学,对跟口红相似的胶棒也是情有独钟。

9、小绒球穿隧道

玩法:家里的保鲜膜,卫生纸用完了,里面的硬纸壳的芯不要扔,简单包装一下固定在墙上或者家具上,就成了隧道,找来一些彩色小绒球,就成了小球穿隧道的游戏。

学习:绒球在隧道里消失又出现,坠落的效果。

我觉着这个游戏,还能够让孩子感觉到物体客观存在性,对于处于“物权意识敏感期”的孩子,以及不爱分享的孩子,都是有引导作用的。

因为有的孩子之所以不爱分享,就是怕分享玩,东西不存在了。

10、用豆子描绘图案

玩法:妈妈在纸上画出几何图形,让宝宝拿豆子把图形沿线摆出来。

学习:形状与图案,专注力。

这个游戏相对低幼一点,可以让孩子很快地认识各种几何图形及其线条结构。

11、画在地上的迷宫

玩法:用彩色胶带在地上贴出迷宫,让宝宝转圈圈走迷宫。

学习:身体平衡及逻辑思维能力。

最先涵涵痴迷于在纸上走迷宫,再后来我们去城市运动公园,她特别喜欢走那个花圃迷宫。

而这个室内小迷宫,无疑是下雨天或者冬天最好的迷宫过瘾法。

12、弹珠数数

玩法:妈妈用弹珠摆上1-5的数字牌,让她找出相应数目的弹珠放在下面。

学习:算术。

涵涵的数学启蒙比较早,从数字敏感期开始,很快就学会点数了,现在她玩纸杯,我问她有几个,十几二十个的都能数对。

所以,我觉得在敏感期内施教,真的会事半功倍。这种早期教育是符合孩子的发展规律的,而且是在玩乐中开发智力,不等于那种拔苗助长式的“提前教育”。

13、停车场的欢乐

玩法:先用纸板做一个简单的停车场,并标好车位序号,同时也给每辆车标上序号。游戏开始了,每辆车只能停在同数字的车位上,看看宝宝停对了几辆?

学习:数字。

我觉得这个游戏非常适合男宝宝。女孩子家里好像也没这么多汽车,涵涵的好朋友嘟嘟同学家里的汽车,足以开展这个游戏。

14、剥鸡蛋壳

玩法:早上煮好鸡蛋拿给孩子自己去剥。

学习:生活实践,手指的精细操作。

这个玩法也是低幼版的,涵涵好像一岁多一点儿的时候就开始自己剥各种蛋了。

今年我换了剥核桃的方式来锻炼她的手部精细动作。这个季节,不是有那种新鲜的核桃吗?我们用钳子夹好了,让孩子自己剥,特别是剥里面那层黄色的细皮时,我觉得比剥鸡蛋更能锻炼手部精细动作。

每次她爸爸和爷爷代劳剥核桃时,都会被我制止,我说我们会自己剥,我想孩子吃自己剥的核桃时,一定会感觉格外香吧!

15、纸箱里的艺术创作

玩法:给宝宝用纸箱打造一个私人空间,再给他一盒水彩笔,让娃自由发挥吧。

学习:涂鸦、创意

绘画敏感期的涵涵非常喜欢到处涂鸦,家里的墙壁和各种家具几乎都不幸罹难。

而且这个阶段的孩子,非常喜欢属于自己的私密空间,毕竟处于自我意识敏感期,渴望独立么。

所以,这个纸箱里的艺术创作肯定极具吸引力哦!

这15种玩法有没有让你脑洞大开呢?赶紧陪娃玩起来吧,高质量的陪伴走起!

在家也可以上亲子课


在最初的几个月里,他还是你怀里或者婴儿床上的“小虫”。之后,他便一步步开始了自己探索世界的快乐旅程:翻身、爬和坐,鬼脸、笑和叫;站立起来,行走起来,说起话来……在这最初的一年,适时的家庭游戏可以为父母们提供一个很好的方式,来帮助促进宝宝的各方面发育以及智力、能为、情感的培养。

0~3个月的亲子游戏

追视上下左右和远近的物体,有助于加强宝宝眼部的肌肉协调能力,训练他的“视觉集中能力”。

*将一根绳子的两端系在婴儿的床栏杆上,把一些小个儿的色彩亮丽的玩具、照片、小铃铛、蝴蝶结等东西用夹子夹在绳子上。宝宝会在绳下挨着个儿地注视。同时你也可以在旁边,用手指点着给宝宝讲解。或者取下来做一些缓慢的移动让他追视。但一定要记住,不玩儿了,就把绳子拆下来,小物件也都收好。千万不能把绳子就搭在宝宝的床上。

宝宝喜欢一丝不挂,那是因为皮肤会感到有点儿凉。触觉的刺激对大脑的成熟有着很大的助益。

*让宝宝触摸和把玩各种质地的东西:塑料、天鹅绒(或灯芯绒)、麻布、木质品、海绵等等。但是,必需保证这些物品的绝对干净。还可以用洗净的双手或者其他柔软的东西(如羽毛、软的棉纱布等)触碰宝宝的肌肤,抚摸他或者摩擦他。同时观察他的反应。

宝宝一出生,他的平衡系统就开始正常工作了。平衡能力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用一个毛巾被卷成卷儿,让宝宝趴在上面,毛巾支撑着他的胸部、腹部和大腿,他的头转向一边。然后轻轻地摇动宝宝,同时唱起温柔的歌儿。用一个瘪一点儿的皮球也可以玩儿这个游戏。这个游戏不仅有助于发展孩子的平衡感,还能让他们有机会联系抬头,锻炼颈部力量。肚子下微小的压力也能帮助宝宝排除多余的气体。

3~6个月的亲子游戏

宝宝已经能转动眼睛和脖子追踪物体了,但“眼疾手快”还得训练一阵子。

*自制一瓶肥皂水,拿一根吸管,坐在宝宝面前,出吹飘忽五彩的泡泡。宝宝可以用眼睛估计泡泡的距离,练习深度感知。同时他会伸手去够。当宝宝准确地抓到第一个泡泡的时候,他就前进了一大步。

与抬头相比,翻身和坐都需要更多肌肉和骨骼的力量发展与协调功能。

*准备一个长条的但不要太粗大的靠枕。让宝宝趴着,把靠枕放在宝宝胳膊和前胸下面。这个靠枕可以帮助宝宝较长时间抬起颈部和肩膀,同时练习用胳膊学习支撑,又能让他腾出胳膊试着伸手够东西。父母可以在宝宝前面用他喜爱的玩具逗引他。帮助宝宝锻炼臂部、背部、肩膀、颈部的肌肉。

平衡能力是坐和站必不可少的基础能力。节奏配合平衡,是一个不错的方式。

*“嘀哒宝宝”:双手握住宝宝的腋下,将他提起,随着儿歌的节奏,像钟摆一样有韵律地摇摆宝宝。幅度可以从小到大,高度也可以慢慢升高。“嘀哒,嘀哒,我是嘀哒宝宝!嘀哒,嘀哒,我是闹钟宝宝!嘀哒,嘀哒,现在一点钟!”(说到几点钟的时候,可以把宝宝举高。)

6~9个月的亲子游戏

宝宝肌肉的发展从头、颈、肩部和胳膊开始,然后是臀部、大腿和小腿。大动作技能加上协调感、平衡感的综合训练,能够帮助宝宝锻炼全身的运动能力。

*把家里的靠垫垒在一起,把宝宝喜欢的玩具放在“山顶”,再把宝宝放在垫子上,让他的软绵绵、晃悠悠的垫子上学习爬上爬下、学习掌握平衡。需要注意的就是,最好在地板上玩儿这个游戏而不要在床上,以免宝宝摔下来。

精细动作的训练其实是伴随着很多其他方面的训练一起进行的。比如触觉刺激、手眼协调、视觉辨别、空间意识等等……

*把东西抓起来放进去再倒出来,再放进去倒出来……这是宝宝普遍喜欢的一个游戏。可以用上各种器具,盆、不锈钢饭盆、塑料量杯、宽口塑料瓶,小的放在大的里。然后再往里装各种玩意儿:积木、小号的毛绒玩具等等。父母反复做几次,宝宝就能学会。这其间,除了训练宝宝的精细动作之外,还让宝宝了解了大小、形状、和物体的重量,以及一定的空间概念(大和小,空和满)。

类似于“藏猫猫”的游戏,事实上是在交给宝宝“事物客观存在”这样高深的道理。

*和宝宝坐在一起,用布把他最喜欢的玩具遮起来,问他:“玩具哪儿去了?”几秒钟之后,你边说边慢慢掀开布:“原来,玩具还在这儿呢!”类似的还可以用把盒子或者纸把最受宝宝关注的玩具装起来来玩儿这个游戏。逐渐地,孩子就知道自己去寻找和发现了,因为他知道东西“还在”。同时例如“掀开布-看见玩具”“按下按钮-弹出小丑”等这些游戏,还能帮助孩子认知行动(因)与效果(果)。自己动手控制/做到一些事情的自信也在其中潜移默化。

9~12个月的亲子游戏

熟练的爬行迎来了站立和学步的开始。大动作的学习此时带来了更多其他技能的训练与增强:手(脚)眼协调、平衡掌空、空间感知、身体意识……

*踢球。爸爸双手抱住宝宝的腋下,轻轻稍稍提起,摆动宝宝的腿,使他踢向皮球。皮球的滚动会让宝宝很有成就感。这种摆动宝宝腿的方式,可以增强他腹部和腿部肌肉的力量。脚和腿感知到球,让宝宝进一步感知自己的身体。当他可以站立时交给他踢球,宝宝就需要同时动用多方面的能力去完成这个游戏了(看准球的位置-用脚准确地踢在球上-同时可以不让自己摔倒……)。

听力的练习,是语言学习的基础。同时带来了乐感、节奏感以及平衡感的增进。

*“小狗怎么叫?汪汪汪~”“门铃响啦!叮咚叮咚~”……既可以在平时学各种声音给宝宝听;也可以用各种物品发出的不同声响吸引宝宝注意:用筷子轻敲玻璃杯、摇晃风铃的声音、电话的铃声等等;更可以在带宝宝出门散步的时候,引导他聆听这种自然的声音:鸟叫、火车声、喇叭声等等。

超好玩的“暑假必做100件事”清单,再也不怕孩子闷在家啦


1.Playoutside出去玩

2.Gotosummerschool参加暑期学校

3.Gocampling去野营

4.Goswimming去游泳

5.Dogymnastics做体育运动

6.Playbaseball打棒球

7.Gotothebeach去海边

8.Gofishing去钓鱼

9.Gotothelibrary去图书馆

10.Goonatrip去旅行

11.Playsoccer踢足球

12.Dokarate玩空手道

13.Blowbubbles吹泡泡

14.Visitpeople拜访别人

15.Watchamovie看场电影

16.Bakecookies烤饼干

17.Gotothefarm去农场

18.Playtennis打网球

19.Gobowling打保龄球

20.Goouttodinner出去吃晚饭

21.Gothearcade去游乐场

22.Takeawalk散散步

23.Gotothefair去集市

24.Goshopping去购物

25.WatchTV看电视

26.Playwithafriend跟朋友玩

27.Playfootball玩橄榄球

28.Gotoapark去公园玩

29.Gotoatheater去看电影

30.Playracketball打壁球

31.Goonavacation去度假

32.Playhopscotch玩跳房子

33.Sleeplate睡个懒觉

34.Gotodiscoveryzone去探索基地

35.Playonaplayground去操场玩

36.GotoFiestaTexas去德州Fiesta

37.Gorollerskating去轮滑

38.Goiceskating去溜冰

39.Gotoawaterpark去水上乐园

40.Playvideogames打电子游戏

41.GotoCHUCK-E-CHEESE去CHUCK-E-CHESE吃一顿

42.Jumprope跳绳

43.Haveaparty开个晚会

44.Gosailing去远航

45.Readabook读书

46.Gotothezoo去动物园

47.Playhide-and-seek玩捉迷藏

48.Gotoafriend'shouse去朋友家玩

49.Flyakite放风筝

50.Rideyourbike骑自行车

51.Gotoyourgrandparent'shome去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家玩

52.Doyourchoreswithasmile带着微笑做家务

53.Eaticecream吃冰淇淋

54.Takeanap睡午觉

55.Draw画画

56.Plantsomething种植点什么

57.Writealetter写封信

58.Playwithyourpet和宠物玩

59.Color涂色

60.Makeacake做蛋糕

61.Orderapizza点个披萨

62.GotoMcdonald9;s去麦当劳

63.Haveapicnic去野餐

64.Playcheckers下国际跳棋

65.Playbingo玩bingo游戏

66.Helpyourparents帮助爸爸妈妈

67.Gotothemall去逛商场

68.Haveaslumberparty开个睡衣晚会

69.Playcards打牌

70.Cleanyourroom打扫房间

71.Play"Ispy"玩“ispy”的游戏

72.Listentomusic听音乐

73.Callafriend给朋友打电话

74.GotoSPACECENTERHOUSTON去休斯敦太空中心

75.Jog慢跑

76.Makeabananasplit做个香蕉冰淇淋圣代

77.Paint涂颜料

78.Cooksomething烧点什么菜

79.Readthecomics看连环画

80.Writeinyourjournal写日记

81.Playinthewatersprinkler跟洒水机玩

82.Playvolleyball打排球

83.Makeanartproject做个艺术品

84.Playmusicalchairs玩音乐椅的游戏

85.Writeapoem写首诗

86.Playwithclayorplaydough玩彩泥

87.Writeabook写本书

88.Playbasketball打篮球

89.Playwithyourbrotherorsister和哥哥姐姐玩

90.Playwithyourcousins和表兄妹玩

91.Watchbirds观察小鸟

92.Pickflowers采花

93.Putapuzzletogether玩拼图

94.Catchbutterfliesorbugs抓蝴蝶或者虫子

95.Makeapaperairplane做纸飞机

96.Washthecar洗车

97.Climbatree爬树

98.Singasong唱歌

99.Callyourgrandparents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打电话

100.Havefun!!!玩得开心!!!!

不花钱,在家就可以玩的15种益智小游戏,建议收藏!


天气越来越热,没办法带娃出去户外活动时,在家陪孩子玩一些益智小游戏,也很不错噢!既能提高陪伴质量,又能增进亲子关系,还能开发宝宝智力,可谓一举三得呢!

1、吸管,剪刀和细绳

玩法:先用剪刀把吸管剪成小段,再用合适的绳子把它们串起来。

学习:使用剪刀,小肌肉运动技能,穿孔的动作。

涵涵从两岁左右的时候开始迷上了使用剪刀,一开始是漫无目的地乱剪一通,看见一张稍微硬点的纸片,就会问我说:“妈妈,这个还有用没?”得到我的肯定答复后,就会喜滋滋地拿去剪,直到剪的碎碎的。

后来,我就给她买了剪纸,要沿着虚线剪,然后拼图的那种。

这个穿孔游戏的难点对于3岁8个月的涵涵来讲,在于剪吸管的那一环,穿孔的那个环节,相对简单。

PS:妈妈们,在跟还不会使用剪刀的小宝宝玩的时候,可以把吸管先剪短一点,然后再慢慢增加长度。

2、串珠子

玩法:这个应该是蒙氏游戏里面的。不适合太小的宝宝玩儿,因为怕孩子往嘴里塞。

学习:专注力,手眼协调能力。

涵涵最初是玩我的旧手链,我用那种针头比较钝的针给她穿线来玩儿。后来换成了这种有意思的珠子,让她百变造型。

3、分豆子

玩法:给宝宝一碗颜色不同的豆子,外加区分后放的容器,最少两种,也可以多增加几种。

学习:专注力、颜色。

涵涵小的时候,我要写稿子,或者做饭,都会让她玩这个游戏,现在她都还喜欢玩豆子,不过是不同的玩法,比如摆字、摆图案等。

4、水杯、筛子和海绵

玩法:用两个水杯相互倒水,用筛子把水里的豆子滤出来,用海绵把水盆里的水吸到杯子里。

学习:倒水的动作,筛子的使用方法,海绵的吸水特性。

这也是属于蒙氏教具,但我没有给涵涵花钱去买,筛子用的是茶具里面的,杯子一开始我用的是一次性的小杯子,后来换了几个不用的玻璃杯。海绵这个更好找,找一块然后剪成孩子喜欢的形状即可。

之所以后来换成玻璃杯,是为了让涵涵明白,小孩子也是可以用玻璃杯子的,不用怕碎掉!

5、切香蕉

玩法:拨开香蕉皮,在切板上把香蕉切成小段,香蕉皮和香蕉分别放在两个小碗里。

学习:生活操作,拨香蕉皮,切的动作,分类。

涵同学从一岁左右开始喜欢切各种东西,比如香蕉,比如豆腐。前些日子中秋节,她一个人在客厅玩,等我过去看她的时候,把月饼切了一桌子,还邀功似地请我品尝。

6、石头画

玩法:找一些石头,洗干净后让孩子给石头上色,画成孩子想画的样子。

学习:培养孩子想象力和艺术细胞。

涵涵每次跟她爸爸一起出去,都喜欢捡各种石头,很多时候回来口袋里都沉沉的,我就知道又捡石头去了。

把捡回来的石头让娃自己先洗干净,然后随意涂鸦。既满足了玩水的欲望,又满足了绘画敏感期的需求。

7、创意水枪画

玩法:支起画板,给水枪装上有颜色的水,让孩子对着画板射击,直到孩子玩累为止,一副美轮美奂的画作就完成了。

学习:我觉得这个最重要是让娃玩儿的开心,且高大上,哈哈。

小孩子都喜欢玩水枪的,并且乐此不疲。如果能脑洞大开想出不一样的玩法,孩子们会更喜欢哦!

8、拼贴画

方法:从各种包装纸和废旧杂志上剪下各种图片和图案,给孩子一个胶棒,可以一边教娃事物的名字一边创作拼贴画。

学习:胶棒的用法,事物的名称。

喜欢口红的涵同学,对跟口红相似的胶棒也是情有独钟。

9、小绒球穿隧道

玩法:家里的保鲜膜,卫生纸用完了,里面的硬纸壳的芯不要扔,简单包装一下固定在墙上或者家具上,就成了隧道,找来一些彩色小绒球,就成了小球穿隧道的游戏。

学习:绒球在隧道里消失又出现,坠落的效果。

我觉着这个游戏,还能够让孩子感觉到物体客观存在性,对于处于“物权意识敏感期”的孩子,以及不爱分享的孩子,都是有引导作用的。

因为有的孩子之所以不爱分享,就是怕分享玩,东西不存在了。

10、用豆子描绘图案

玩法:妈妈在纸上画出几何图形,让宝宝拿豆子把图形沿线摆出来。

学习:形状与图案,专注力。

这个游戏相对低幼一点,可以让孩子很快地认识各种几何图形及其线条结构。

11、画在地上的迷宫

玩法:用彩色胶带在地上贴出迷宫,让宝宝转圈圈走迷宫。

学习:身体平衡及逻辑思维能力。

最先涵涵痴迷于在纸上走迷宫,再后来我们去城市运动公园,她特别喜欢走那个花圃迷宫。

而这个室内小迷宫,无疑是下雨天或者冬天最好的迷宫过瘾法。

12、弹珠数数

玩法:妈妈用弹珠摆上1-5的数字牌,让她找出相应数目的弹珠放在下面。

学习:算术。

涵涵的数学启蒙比较早,从数字敏感期开始,很快就学会点数了,现在她玩纸杯,我问她有几个,十几二十个的都能数对。

所以,我觉得在敏感期内施教,真的会事半功倍。这种早期教育是符合孩子的发展规律的,而且是在玩乐中开发智力,不等于那种拔苗助长式的“提前教育”。

13、停车场的欢乐

玩法:先用纸板做一个简单的停车场,并标好车位序号,同时也给每辆车标上序号。游戏开始了,每辆车只能停在同数字的车位上,看看宝宝停对了几辆?

学习:数字。

我觉得这个游戏非常适合男宝宝。女孩子家里好像也没这么多汽车,涵涵的好朋友嘟嘟同学家里的汽车,足以开展这个游戏。

14、剥鸡蛋壳

玩法:早上煮好鸡蛋拿给孩子自己去剥。

学习:生活实践,手指的精细操作。

这个玩法也是低幼版的,涵涵好像一岁多一点儿的时候就开始自己剥各种蛋了。

今年我换了剥核桃的方式来锻炼她的手部精细动作。这个季节,不是有那种新鲜的核桃吗?我们用钳子夹好了,让孩子自己剥,特别是剥里面那层黄色的细皮时,我觉得比剥鸡蛋更能锻炼手部精细动作。

每次她爸爸和爷爷代劳剥核桃时,都会被我制止,我说我们会自己剥,我想孩子吃自己剥的核桃时,一定会感觉格外香吧!

15、纸箱里的艺术创作

玩法:给宝宝用纸箱打造一个私人空间,再给他一盒水彩笔,让娃自由发挥吧。

学习:涂鸦、创意

绘画敏感期的涵涵非常喜欢到处涂鸦,家里的墙壁和各种家具几乎都不幸罹难。

而且这个阶段的孩子,非常喜欢属于自己的私密空间,毕竟处于自我意识敏感期,渴望独立么。

所以,这个纸箱里的艺术创作肯定极具吸引力哦!

这15种玩法有没有让你脑洞大开呢?赶紧陪娃玩起来吧,高质量的陪伴走起!

每天在家闷这么久,8款居家神游戏让宝宝玩到停不下来


幼儿园为了增进学校与家庭的之间的了解,沟通教育心得,时常会举行亲子教育活动。为了能让孩子们和家长们加强沟通,每学期都会举行亲子活动游戏。借助活动方案就避免意外的发生,你们都写过那些活动方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每天在家闷这么久,8款居家神游戏让宝宝玩到停不下来,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悠啊悠(3~15个月)

让宝宝躺在毯子或床单中间,爸爸妈妈各自抓起四个角,左右和前后摇晃,每次做1~3分钟。也可以直接抓起宝宝的两条腿,让宝宝上肢着地,在地上爬行。这些游戏能促进宝宝的肢体灵活性,促进感统协调,对于不敢荡秋千的宝宝尤为适合。

2写符号(4个月以上)

用手指在宝宝身体上作画,可以从头到脚一路画,画一个字母,数字等各种各样的符号,想画什么就画什么。适合宝宝在洗澡后或者睡前进行,是你们非常美好而温馨的亲子时光。

3模仿秀(1~3岁)

宝宝和父母也都趴在地毯上,让宝宝从父母身下来回钻爬,或者围绕父母转圈爬。还可以学蛇弯曲爬,走S形线,或者绕着地毯转圈爬,然后让宝宝在身后来模仿。爬本来就是宝宝爱做的游戏,可是有了父母的参与更有趣。

4拉马车(1~2岁)

准备1个纸箱,用绳子拴上,宝宝坐在纸箱里,父母拉着绳子的另一端,四处走动,可以走直线,也可以转圈走。可以把纸箱改成浴盆,宝宝在洗澡时,推动浴盆,感受水的压力。

5摸一摸(8个月~3岁)

坐在宝宝对面,训练宝宝摸五官,父母喊口令,比如:摸眉毛,宝宝就摸眉毛。开始时,父母可以先给宝宝做示范,或者跟宝宝一起做。如果宝宝摸得位置不准确,就帮他纠正过来。大一些的宝宝可以增加指令难度,比如:右手摸鼻子。这款游戏随时随地可以跟宝宝一起玩,还能锻炼他的反应能力。

6学倒水(1岁以上)

准备水杯两个,其中一个杯子装上半杯水,让宝宝拿起有水的杯子向空杯中倒水,反复这个动作。升级玩法是,让宝宝左右手各拿一个杯子来回倒水,或者一手拿杯子,一手拿瓶子。爱玩水是宝宝的天性,加上这样的一个规则,宝宝能玩出什么花样来呢?不妨在家试一试吧。

7抢座位(1.5岁以上)

准备单背椅子1把,一家三口,甚至更多的家人和宝宝围成一圈,或者围着椅子顺时针慢慢转圈,当喊“开始”后,一起跑向椅子位置坐下,看谁先抢到。这个游戏非常锻炼宝宝的反应能力,也是一款适合全家人共同参与的游戏。

8跑气的气球(8个月以上)

把气球充气,打开口子,家人捏着气球,留一点点空隙,使气缓缓放出来。出气口对着宝宝的小手、小脚脖子、脸等身体部位移动,让宝宝感受气流冲击身体的感觉。让宝宝来体验气流给予皮肤的刺激,还有点惊险和刺激,宝宝一定会喜欢尝试。

好的游戏可以玩出乐趣


我一向坚持早期教育要本着“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原则来进行。游戏是早教的重要手段,自然也应该遵循这样的原则。因为不问收获,父母和宝宝双方就会比较放松,因为没有压力,我们就可以为宝宝提供一个充满乐趣的环境,而这样一个环境会给宝宝心身的健康发展带来更多的好处。当我们不问收获的时候,我们就少了很多的功利心,没有功利心,我们才可以更好地融入游戏,全身心地融入游戏,游戏的效能才能发挥到极致。当我们抱着不问收获的这种心态跟宝宝游戏的时候,必定会是——只要耕耘,必有收获。

真正的好游戏可以生出许多快乐的触角,每一个触角都可以促进宝宝在某个方面获得发展。因此,在和宝宝一起游戏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摆脱功利心,一切以让宝宝快乐为出发点,在一个简单的游戏中融入多种有趣的元素,保证宝宝的大脑处在一种兴奋的状态,获得最好的效能。那么,怎样才能在一个简单的游戏中融入多种有趣的元素呢?

以识字为例,如果我们仅仅是拿一个字让宝宝去识,它一定非常枯燥,大多数宝宝都是不会感兴趣的。我曾经应邀给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宝宝快乐识字卡》写了5篇关于如何玩识字游戏的短文。其中,《创意识字之促进体能篇》里这样写道:

宝宝天性好动,他根本不喜欢安安静静地呆着,也没法控制自己安安静静地呆着,那些运动的经常在发生变化的事物才能吸引他的注意力。况且,当宝宝运动的时候,他整个人都处在一种亢奋状态,他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也都处在十分活跃的状态,这时候外界给予他的任何刺激都会带给他更为深刻的印象。

……

根据宝宝的这一特点,我们可以让他一边运动一边识字。这样,识字就可以成为促进宝宝体能的一项活动,让好动的宝宝在这样的活动中既挥洒了他永远也挥洒不完的热情,又轻轻松松习得了文字。

假定从这套卡片中抽出了兔子、企鹅、羚羊、猫、狗、美国、汽车、飞机、风车等卡片,妈妈可以将这些卡片分别摆在客厅或者其他房间的沙发、椅子、床上(任何宝宝能看到的地方都行),为了增大活动量,这些卡片应尽可能摆放在彼此距离比较远的位置,并且妈妈最好记住每个卡片的位置,以便更好地掌控游戏的进程。卡片摆放好以后,让宝宝扮演一只饿坏了的老虎去觅食。为了让游戏的气氛更加活跃,妈妈可以假扮一只饿坏了但是又特别笨的老虎,和宝宝一起去觅食。

“那边有好吃的,快跑。”比如,妈妈可以故意把宝宝带到写着“飞机”的卡片旁边,如果宝宝既不懂老虎可以吃哪些东西,又不认识卡片上的文字,妈妈可以弯下腰,装出一副十分沮丧又眼神不好的模样,费力地指点着卡片上的文字:“飞——机——呜啊呜啊呜,飞机不能吃。”如果宝宝知道老虎不吃飞机,并且认识飞机两个字,妈妈就可以装傻,假装要吃了飞机。这个愚蠢的“大老虎”一定惹得宝宝开心得不行,并且他会急切地告诉“大老虎”:“老虎妈妈,飞机不能吃。”然后妈妈就可以带着宝宝穿行于各个房间继续觅食,并且在觅食过程中不断地制造冲突,让觅食过程变得曲曲折折,用心去演绎一场又一场逗得宝宝开怀大笑的幽默剧。妈妈可以根据选择的卡片灵活变通,创设更多适合宝宝的识字体能游戏。

正如上面提到的关于识字的游戏一样,好游戏不是功能单一的,都是可以玩出多种乐趣的。

孩子幼儿园入学准备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