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胎教
2020-07-08 情绪胎教 高中入学前如何准备 入园入学的准备如何减缓宝宝入园焦虑情绪?。
宝宝第一次进入幼儿园,由于与爸妈分离所产生的一系列焦虑情绪的反应都是正常的,毕竟第一次离开了熟悉的家庭环境,离开熟悉的爸妈,进入一个陌生的地方,接触陌生的人,并且还要逐渐学会独立照顾自己。那如何减缓宝宝的这种焦虑情绪呢?这里我们介绍7个方法给大家。
1.提前让宝宝有心理准备
宝宝对爸妈的依恋很强烈,让他们一下子离开爸妈,会使其依恋感受阻,产生分离焦虑症,引起不安全感,因而让宝宝对上幼儿园提前有个心理准备是非常必要的。爸妈可以在假期里或开学前带宝宝到即将要去的幼儿园门口或里面转一转,让宝宝熟悉一下环境。
2.在家中给宝宝一定独处的时间和空间
例如在客厅的一角,利用橱柜或桌椅隔出一个独立的空间,让宝宝体验在视线中感觉不到成人注视的情况,在那里游戏、看图书等,培养宝宝的独立能力,减轻宝宝对成人的依恋感。
3.让宝宝对幼儿园产生期待感
认为在幼儿园中老师是一个可以帮助自己的人,相信哥哥和姐姐也都是在幼儿园中快乐地学会本领的。
4.爸妈还可以培养宝宝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
如穿衣、上厕所、吃饭等;生活习惯,如午睡等,帮助宝宝增加入园后的心理自信。
5.爸妈要调整好心态,给宝宝以积极的暗示
当宝宝对爸妈产生依恋和依赖不想去幼儿园时,很多爸妈往往心软、动摇。须知,宝宝虽小,对爸妈的情感、心态却是十分敏感的,当宝宝察觉到爸妈的动摇心态时,会强化他不愿上幼儿园的想法。所以爸妈应把握好心态,保持愉悦的情绪状态,送宝宝进幼儿园,并对宝宝的点滴进步予以及时鼓励。
6.引导宝宝和老师交往
由于是很多宝宝围绕几个带班的老师,有的时候,如果宝宝不能够阐述自己的需求,可能会被老师忽视。所以爸妈应教育宝宝学会和老师交往,有什么需求去跟老师说,相信老师就像妈妈一样能够帮助自己,爱自己。另外,爸妈也要告诉宝宝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并与老师及时沟通,尽快消除宝宝由此产生的负面情绪。在与同伴交往方面,要告诉宝宝小朋友间要相互谦让、合作,有玩具要一起玩,与小朋友之间有了矛盾要找老师,不能打架。
7.多与宝宝交流
当宝宝从幼儿园回到家,爸妈可以问他在幼儿园里都学了些什么,今天最高兴的事情是什么等,了解宝宝的心理感受,及时帮助宝宝消除一些情绪问题。
延伸阅读
入园后帮助宝宝减轻分离焦虑
大部分孩子入园都会哭,第一次分离,进入陌生情境里,多少都会有些害怕。事先准备胜于事后补救,不妨将“入园适应”看作一个需要用心经营的工作项目,纳入时间规划之中。在入园前精心准备,入园后多做工作。你付出的努力价值在于帮助宝宝跨越人生第一个成长的阶梯。
1、像过节一样入园
设计一个熟悉的道别仪式。有的妈妈分别时会依次亲亲宝宝的额头、脸和手;有的妈妈会和宝宝约好在大门口时会转身向他挥手道别。如果你发现宝宝和你也是难舍难分,不如和他一起设计一部分告别仪式。例如:“你说你再哭几下我再走呢?”然后和宝宝一起数。当然,有时候静静抱一会儿,可能也是一个不错的方式。
2、在园里找到归属感
在幼儿园里为宝宝提供一些“属于”他自己的东西。比如,有自己的椅子,放自己书包、杯子、毛巾的地方;有自己的照片,自己的画;幼儿园里有自己的好朋友;有支持、帮助自己的老师等等,让宝宝感到自己不是局外人。
3、和宝宝一起爱上老师
宝宝入园后,一天的生活就要靠老师来照顾、指导了。无论是在这个初入园的阶段还是未来3年里,和老师建立坦诚、积极、建设性的“合作伙伴”关系,都是你的重要工作“议程”。如果宝宝能感受到你对老师的喜爱,那么他也会很快接受老师的。4、接纳包容不良情绪
尽管作了很多准备,但是宝宝还是可能会哭。如果这时候批评他或者讲道理:“哭有什么用?”其实一点儿也没用,只能让宝宝觉得,你一点儿不理解他的难处。还不如抱一抱他,告诉他,你知道他很难过,好多事情还不知道怎么办,但你相信,他会找到办法,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你的态度和你给他的信心,就是一种情绪上的安慰,宝宝会感觉得到的。
如何缓解家长的“入园焦虑症”?
宝贝初入幼儿园,很多家长表现的比宝贝更痛苦,其实孩子的适应能力比家长们想象的要强得多。家长们必须经历一道充满眼泪和痛苦的“关”,给宝贝一个成长的机会!
送孩子入园不当的六种做法:1.善意谎言、不辞而别
“今天不去幼儿园,快点穿好衣服,妈妈带你去看鱼!”、“你去跟小朋友玩,妈妈上厕所,妈妈不走。”很多家长都是用这种方式把孩子骗到幼儿园,为了不直接面对孩子的眼泪和纠缠,就不辞而别,当孩子发现家长不见的时候,会哭得更凶,而且会让孩子失去了对亲人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2.悲悲切切、难舍难分
“再见”说了一遍又一遍,总不忍心离去,再抱一抱,再亲一亲,家长总是想多陪伴一会儿,希望孩子能多一些安慰,但这样的做法反而会加重孩子的分离焦虑,这就如同演员演戏一样,入戏越深,越难从角色中抽离。幼儿园老师其实也不喜欢家长这种做法。
3.过度担忧、加倍补偿
家长总担心孩子在幼儿园受苦受罪了,接回去以后,百般宠爱、处处迁就,有的给孩子买很多玩具和食品。这种做法只会让孩子越来越娇气、任性,有的孩子还会把上幼儿园当作条件进行要挟,大人必须答应孩子所提的要求才去幼儿园。
4.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有的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对孩子比较溺爱,孩子一哭就不去幼儿园了,反反复复,送送停停。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很难融入集体,不坚持入园的孩子会错过很多课,对游戏规则和学习都不熟悉,往往会成为尴尬的“局外人”。
5.消极暗示、威胁恐吓
“听老师话,要不我就不来接你了。”威胁加吓唬是很多成人“对付”小孩儿的绝招,但这样的孩子一般胆子会比较小,特别是到了不熟悉的环境当中,认为处处都存在着不安全的因素。
6.疑神疑鬼、中途放弃
担心孩子在幼儿园尿湿裤子、吃不饱饭、生病没人照顾,因此果断退园,这也是某些家长的做法。他们的担心有时候确实是客观事实,新生入园阶段,老师很难做到对每个幼儿都面面俱到。作为家长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并尽量调整心态,不要轻易打退堂鼓。
送孩子轻松入园的六种做法:1.未雨绸缪
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家长要给孩子多带几套衣裤和袜子,以备尿湿裤子时更换,书包里准备一个袋子,用来装换下的脏衣服。女孩子的头发要便于打理,不给老师带来附加的工作量。
2.积极暗示
用正能量影响你的孩子“我们的孩子长大了,终于可以去幼儿园了!”、“老师说今天我们家孩子表现可棒了,不用老师喂,自己吃了一大碗饭呢!”除了语言暗示以外,情绪、表情、行为的暗示更为重要,家长的态度孩子都能读懂,并且深受影响。
3.情感援助
给孩子带上安慰物一个毛绒玩具在成人眼里不算什么,但是在离开亲人的陌生环境中,这个玩具承载的是孩子情感的依托。现在很多幼儿园也会在入园须知上建议刚入园的孩子带上自己喜欢的玩具。
4.信任园方
既来之,则安之有的家长会躲在幼儿园的某个角落当侦察员,看老师有没有“修理”孩子,这样会让孩子心神不宁,到处搜寻亲人的身影,也不利于信任感的建立。既然来了,就选择相信,家长的信任感会把正能量传递给孩子和老师。
5.避重就轻
不要跟孩子讲大道理对于3岁的孩子,只讲大道理是没用的,要运用一些适合孩子心理特点的方法,比如把起床穿衣服当成一种游戏,跟小孩子不能较真,要懂得迂回和转弯。
6.持之以恒
不要让眼泪动摇了决心孩子入园的第一个月是最关键的,这个月如果能顺利坚持下来,基本上就大功告成了,这个关键时期,家长可以采取“晚来早走”的方式入园,减少在幼儿园的时间,让孩子感觉一天不是那么漫长、难熬。
如何缩短宝宝入园“焦虑时光”?
伴着春天的脚步,一个崭新的新学期又在我们的面前了,相信大家在开学前都会做好相应的入学准备吧,做好入学准备可以让我们在开学时不会慌乱,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关于入学准备的知识吧!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如何缩短宝宝入园“焦虑时光”?”,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9月份,宝宝该进幼儿园啦。入园哭闹、拒绝吃饭、不肯睡觉等种种入园不适征候群,令妈妈手足无措,心疼不已。怎样才能缩短这段“焦虑时光”?怎样在这个特殊时期维持宝宝营养均衡?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王穗芬教授给广大家长们提出以下建议。
入园不适征候群
从出生起,宝宝就一直生活在家庭中。进入幼儿园,则是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宝宝必须建立新的生活习惯,以及培养与陌生人(小朋友、老师)的交往。由于年龄幼小,还不具备足够的自我调节能力,又离开熟悉的家人,孩子会对种种变化心存恐惧,精神紧张,具体表现为哭闹、拒食、拒睡,甚至本已能控制的大小便又拉在裤子上。
此外,由于情绪的巨大变化,宝宝不吃或者吃得很少,易导致营养摄入不平衡、免疫力下降。加上第一次过集体生活,孩子们游戏、作息同处一室,增加了孩子受病原体侵袭的几率,一旦个别幼儿得病,抵抗力较差的同伴必然首当其冲被传染。
营养保障最重要
作为幼儿正常的心理表现,妈妈们不要过分担心,应该坚信适应集体生活后,宝宝会更快乐、健康地成长。
对新入园的宝宝来说,营养保障最重要,这样才能帮助从容渡过这段“焦虑时光”。一方面,下课后可以为又累又饿的宝宝准备一顿加餐;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孩子补充一些儿童专用的营养素,如雅培金装小安素,既为幼儿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又不会“占”住孩子的胃口、影响食欲,还能提高抵抗力。对于初入园的宝宝来说,可以同时拥有营养和抵抗力的双重保障。
快速适应三步曲
每个孩子的适应能力不同,入园适应期有长有短。三个简单的小方法可以帮助宝宝快速适应新生活。
入园前期:
培养宝宝定时定点用勺吃饭、用杯喝水、用便盆大小便并会叫、按时自己睡午觉、用语言表达需求等习惯。
入园临近:
入园前两个月左右,让宝宝逐步适应幼儿园的作息时间。经常带宝宝去幼儿园散步,以熟悉环境。
入园以后:
不可因宝宝哭闹就不去幼儿园(这点对家中老人尤其重要)。可以和宝宝多聊聊幼儿园里的趣事,对他(她)的点滴进步予以表扬,增强宝宝去幼儿园的兴趣。
缓解宝宝入园焦虑的四部曲
伴着春天的脚步,一个崭新的新学期又在我们的面前了,父母也会帮准孩子们做好一些入学准备,入学准备可以避免我们在开学报名时的手忙脚乱,快速做好入学准备小知识你还了解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缓解宝宝入园焦虑的四部曲”,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宝宝要上学啦!此刻,爸爸妈妈们既欣喜不已又忐忑不安。经常可以在幼儿园门口看到宝宝哭天喊地不让爸爸妈妈走的场景,爸爸妈妈们既心疼又不知所措。广东省人民医院心理精神科副主任医师戚元丽认为,爸爸妈妈们可以在宝宝入园前做些准备就可以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一,提前熟悉环境。在宝宝入园前,爸爸妈妈可以先带宝宝到幼儿园玩,提前让宝宝熟悉环境。先不要提上幼儿园的事,让宝宝尽情地玩,同时引导宝宝观察幼儿园的小朋友如何快乐地生活。
二,讲故事。宝宝们都很爱听故事,因此爸爸妈妈可以把幼儿园编成故事讲给宝宝听,让宝宝感觉到幼儿园是一个有好多小伙伴在一起快乐成长的地方。
三,与同龄小朋友玩。在家里,宝宝得到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呵护,这种关系是不平等的,宝宝较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因此,多提供宝宝和其他小朋友玩的机会,既可以请其他小朋友来家里玩,也要经常带宝宝去其他小朋友家里玩。让小朋友们自己在一起玩,即使发生像抢玩具这样的争执,也尽量让孩子学会自己解决,家长可以进行引导,让宝宝学会与人分享,并逐渐体会和同龄小伙伴在一起玩的乐趣。
四,提前学会规则。进了幼儿园,宝宝就要开始过集体生活,对于一些顽皮的宝宝来说,提前熟悉幼儿园的规则也是很重要的。爸爸妈妈可以先和老师沟通,了解幼儿园的一些规则,然后对宝宝进行引导,告诉宝宝什么是可以做,什么是不可以做的。
经过以上四部曲,宝宝对幼儿园已经不再陌生了。到了宝宝上学的第一天,宝宝又开始哭闹起来,不肯让爸爸妈妈走。其实,这是由于宝宝大部分时间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对他们产生依恋,害怕爸爸妈妈走了就不会回来了,即所谓的“分离性焦虑”,因此爸爸妈妈不要担心。对此,戚医生建议爸爸妈妈可以让宝宝自己制作小礼物比如叠纸鹤送给其他小朋友,与其他小朋友交朋友,这样有其他小伙伴的陪伴,宝宝就会开心地去幼儿园。宝宝回家后,可以让他们讲讲幼儿园里发生的故事,并且多鼓励宝宝,说“宝宝很勇敢啊”,“宝宝很棒”之类的话,多和宝宝进行交流。
相信经过爸爸妈妈的努力,宝宝一定可以快快乐乐,开开心心地上学去啦!
入园早准备,减轻宝宝分离焦虑
大部分孩子入园都会哭,第一次分离,进入陌生情境里,多少都会有些害怕。事先准备胜于事后补救,不妨将“入园适应”看作一个需要用心经营的工作项目,纳入时间规划之中。在入园前精心准备,入园后多做工作。你付出的努力价值在于帮助宝宝跨越人生第一个成长的阶梯。
1、提前适应离开妈妈
分离最好能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入园前半年就要有计划地把视线从孩子身上移开,逐渐拉长你离开的时间,让孩子慢慢适应。有意识让孩子独立地玩、看书、看电视等,或多让家里其他人帮助照看宝宝。让他知道,你只是短时间离开他,一定会回来的。这个过程能够帮助孩子建立对你的信任感。
2、认识小伙伴
入园代表着集体生活的开始,和小朋友的交往关系会帮助孩子适应一个新的环境。邀请一两个幼儿园同班的小朋友到家里来玩或一起去户外玩。在你的陪伴下,孩子之间相对容易发展起较良性的关系,在幼儿园的新环境中就会更容易适应一些。
3、学会表达需求
如果你一向细心,这时候最好能放慢对孩子的理解,让孩子学着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在一个集体环境中,会说的孩子更容易得到帮助。
4、生活技能提前训练
有时候,不会上厕所、不会系扣子都有可能成为孩子在幼儿园感觉不好的原因,及时发现,及时训练,提高生活技能,也是缓解孩子焦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提前了解幼儿园对孩子的生活要求,是不是要求自己穿鞋子、自己穿衣服,大小便时有没有老师帮忙?帮他进行一些生活训练。
让焦虑的心情不要影响孩子的入园情绪(宝宝入园)
时间过得真快呀,我们将要迎来新的学期,孩子要在入学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做好入学准备可以让我们在开学时有效的节约时间,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高效做好入学准备的知识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让焦虑的心情不要影响孩子的入园情绪(宝宝入园),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引言:暑假的日子一天天的掠过,孩子们自由自在的的假期也过去了一半。当我们回忆起和爸爸妈妈一起度过的日子,是多么的开心啊,你看那山间的小草如此的茂盛,路边的野花格外的芳香,我们那么的无忧无虑,我真希望这个暑假一直继续下去。然而我就要上幼儿园了,我不知道我能不能适合幼儿园里的生活。
每年入园第一天,新生班的场面可用哭声震天形容。宝宝入园,有的孩子虽然入园第一天表现不错,但没过几天便用不吃饭、不睡觉来“抗议”,有的甚至做梦也念叨“要回家”。一些家长于心不忍,第二天就帮孩子请病假,后来就变成隔三差五请假,结果别的孩子已适应幼儿园生活,他的孩子还哭闹。此种情况是典型的分离焦虑症。出现的原因,南京路第一幼儿园园长助理刘明英、市北区第二实验幼儿园副园长于海泓、崂山实验幼儿园教研部主任刘英三位专家表示,是因为家长和孩子在入园前都没有做好心理准备。避免出现这一状况的办法,一是让孩子对幼儿园充满向往,二是提前到幼儿园去参观。 刘明英和刘英均表示,在孩子入园前,家长要让孩子对幼儿园有所了解,对幼儿园生活充满向往。可以用愉悦的语调告诉他,“每个小朋友都要上幼儿园,你下个月也要上幼儿园了,你可真棒啊,妈妈可真是高兴啊。宝宝入园,幼儿园里有好多好玩的玩具,有好多小朋友和你一起玩,还有像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样爱你的老师们,他们会教你们唱歌、跳舞、做游戏。妈妈每天都会送你过去,到了下班时,再把你接回来。”刘明英说。提前告诉宝宝这些,让他明白妈妈送他去上幼儿园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而不是将他放在一个地方不管了。另外,如果小区里有和他熟识的孩子也要上幼儿园,可以告诉他,你的小伙伴儿也要去上幼儿园了,你们又可以在一起玩儿了。同时,刘英还提醒各位父母,千万不要用“上幼儿园”来吓唬孩子,比如跟他说“在幼儿园可就有人管你了;在幼儿园可不如在家好;再不听话,就把你送到幼儿园;再不怎样,我就不去接你了。”这样会让孩子对老师和幼儿园在心理上抗拒和恐惧。
本网站小编:将孩子送到幼儿园,宝宝入园后,各位家长一定要充分相信孩子,孩子的适应力是非常强的,同时要充分相信学校和老师。如何合理度过宝宝入园焦虑期
如何合理度过宝宝入园焦虑期
每年的新生入园,总会有一段不适应期,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要入幼儿园了,宝宝在爸妈的陪伴下一起到幼儿园报到。但是接下来的事情却让爸妈感到难过。有的宝宝哭闹着不让爸妈离开;有的宝宝前几天高兴地去上幼儿园,但是后来却在家耍赖皮,怎么也不肯再去了,满脸的眼泪让爸妈于心不忍,有的宝宝虽然在爸妈的哄骗下到了幼儿园,但爸妈却发现宝宝闷闷不乐,白天食欲不振,晚上噩梦连连——这样一个时期真难过,怎么帮助宝宝尽快度过呢?
焦虑反应属正常
宝宝第一次进入幼儿园,由于与爸妈分离所产生的一系列焦虑情绪的反应都是正常的,毕竟第一次离开了熟悉的家庭环境,离开熟悉的爸妈,进入一个陌生的地方,接触陌生的人,并且还要逐渐学会独立照顾自己。那如何减缓宝宝的这种焦虑情绪呢?这里我们介绍7个方法给大家。
7个方法缓解情绪
首先,提前使宝宝的心理有准备。宝宝对爸妈的依恋很强烈,让他们一下子离开爸妈,会使其依恋感受阻,产生分离焦虑症,引起不安全感。因而让宝宝对上幼儿园提前有个心理准备是非常必要的。爸妈可以在假期里或开学前带宝宝到即将要去的幼儿园门口或里面转一转,让宝宝熟悉一下环境。
其次,在家中给宝宝一定独处的时间和空间。例如在客厅的一角,利用橱柜或桌椅隔出一个独立的空间,让宝宝体验在视线中感觉不到成人注视的情况,在那里游戏、看图书等,培养宝宝的独立能力,减轻宝宝对成人的依恋感。
第三,让宝宝对幼儿园产生期待感,认为在幼儿园中老师是一个可以帮助自己的人,相信哥哥和姐姐也都是在幼儿园中快乐地学会本领的。
第四,爸妈还可以培养宝宝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如穿衣、上厕所、吃饭等;生活习惯,如午睡等,帮助宝宝增加入园后的心理自信。
第五,爸妈要调整好心态,给宝宝以积极的暗示。当宝宝对爸妈产生依恋和依赖不想去幼儿园的时候,很多爸妈往往心软、动摇。须知,宝宝虽小,对爸妈的情感、心态却是十分敏感的,当宝宝察觉到爸妈的动摇心态时,会强化他不愿上幼儿园的想法。所以爸妈应把握好心态,保持愉悦的情绪状态,送宝宝进幼儿园,并对宝宝的点滴进步予以及时鼓励,例如:“今天你只是到幼儿园门口时才哭了一次,真棒”、“你是笑着和妈妈说再见的,好乖”等。
第六,引导宝宝和老师交往。由于是很多宝宝围绕几个带班的老师,有的时候,如果宝宝不能够阐述自己的需求,可能会被老师忽视。所以爸妈应教育宝宝学会和老师交往,有什么需求去跟老师说,相信老师就像妈妈一样能够帮助自己,爱自己。例如,想喝水了就要说:“老师,我想喝水”等。另外,爸妈也要告诉宝宝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并与老师及时沟通,尽快消除宝宝由此产生的负面情绪。在与同伴交往方面,要告诉宝宝小朋友间要相互谦让、合作,有玩具要一起玩,与小朋友之间有了矛盾要找老师,不能打架。爸妈可以通过幼儿园老师了解班上有哪些小朋友是住在同一小区或邻近地区的,这样可以互相联系,彼此串串门或相约在双休日共同到郊外或游乐场玩耍。既可以增加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哦,同时宝宝有了熟悉的伙伴,大多就愿上幼儿园,从而缓解分离焦虑。
第七,当宝宝从幼儿园回到家,爸妈可以问他在幼儿园里都学了写什么,今天最高兴的事情是什么等,了解宝宝的心理感受,及时帮助宝宝消除一些情绪问题。
入园焦虑是每一个宝宝都要经历的,度过了这一阶段,爸妈会发现,宝宝越来越活泼,他已经爱上去幼儿园了。
前辈妈妈经验谈
1、是不是所有的宝宝初次上幼儿园都会哭?
一般都会哭的,因为离开爸爸妈妈,离开熟悉的环境,宝宝有些难适应。不哭的宝宝也有,但只占少数。
2、要哭的宝宝,一般是哭多久,最长的是多久,有没有连续哭上两三个星期的?
这主要看宝宝的适应能力,还有爸妈的态度,一般一个星期左右宝宝就会停止哭的,但有极个别的宝宝会哭上一个月。爸妈不要因为宝宝哭就不送宝宝进幼儿园,除非宝宝病了。
3、老师一般是如何对待这些宝宝的,如何哄他们的?
老师通常都会仔细观察宝宝,用引开注意力等方法来平息宝宝的情绪。
4、多久才会让宝宝喜欢上幼儿园,和幼儿园的环境关系大不大,软件环境(小朋友、老师等)重要还是硬件环境(设施、饭菜)更重要?
这要看宝宝的性格来定,一般来说,外向型的宝宝更容易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而内向型的宝宝则需要外部环境来帮忙了。通常,软件环境比硬件环境更重要,如果老师很会哄宝宝,那宝宝适应起来就会快些。爸妈也要带给宝宝积极的情绪,让宝宝认为爸妈选择的是个很好的幼儿园,培养起他的道德感和归属感,宝宝也会很快喜欢上幼儿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