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胎教

2020-06-20 妈妈的胎教 妈妈胎教 找妈妈的童话故事

妈妈的“哄骗”高招。

家长都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宝宝的早教是每一位家长都关心的一个问题,早教让宝宝视觉、听觉、触觉,运动觉全面协调的发展。那么早教对孩子都有什么样的影响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妈妈的“哄骗”高招,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宝宝不听话的时候,妈妈通常用很多方法来解决,其中的一个方法就是“哄骗”,下面来看看妈妈们都有些什么哄骗高招。

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最常用

宝宝很容易专注于一件事或东西!有时这件事或者东西并不是好的,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移形换影!让他突然间把思维转换到另一件事或者东西上!说起来好象很难,其实要做很简单的。

举个例子:

雯晚上非要看巧虎,但白天已经看了很久了,为了不伤她的眼睛,晚上我们不想让她看。但她非要看不可,而且已经开始跳脚,然后就趴地上耍赖了!这时,我到冰箱里拿出西瓜走到她面前,问她要不要吃。雯一看到西瓜,好像突然间看电视的想法就不在了,马上止哭,站起来,说“要,要吃西瓜”,然后就跟着我到厨房去切西瓜去了!

方法解析:原理很简单,当宝定执迷不悟时,大人们可以用宝宝平时最喜欢的东西或者事件来转移她的注意力!一般来说,成功率:90%。

(fromflycatlj)

美美哭闹的时候,最经常用的方法是“转移注意力”法,随便拿起身边的一样东西跟她说:“你看看这是什么呀,它怎么这样呀那样呀……”美美就立刻不哭了。后来,姥姥给美美买了几条小金鱼,美美不高兴的时候,只要让美美带着去找小鱼,美美就会破涕为笑,一路指小鱼给你看。

(from美妈)

一天晚上,琦琦吵着闹着要吃西瓜,家里的西瓜吃完了,大晚上的也没地方去买,怎么办?

嗯,办法来了。

我拿来琦琦的画写板,拿起笔说我们一起来画一个大西瓜,说着先画一个圆圈,再画西瓜的花纹,再画枝叶,画好了开吃吧,我就把嘴靠近画写板津津有味的“吃”起了“西瓜”,边吃边用橡皮擦悄悄地擦掉“西瓜”,只一会功夫西瓜就被我吃完了。琦琦看后兴趣盎然地也要吃,于是画一个给她,我来操纵橡皮,先给姥姥一片,再给奶奶一片,再给爷爷一片,再给姥爷一片,剩下的给宝宝吃吧!

在此游戏里琦琦转移了她的注意力,也学会了想象,同时还学会有好吃的要与长辈一起分享!

(from琦琦vs妈妈)

讲道理不吵闹

宝宝初入园这阶段,总是吵着不要去。于是,我对女儿哄道:“瑶瑶乖,妈妈陪你一起去。你当妈妈的老师,我当你的学生,好不好?”女儿听有我陪着也就没作声。等到了幼儿园,女儿不放心的追问道:“那妈妈你能坐在我身边不走吗?”我又哄她道:“你看里面哪有大人啊?你要当妈妈的老师,就好好学习老师教你的内容,等你学得好好的,就可以回家教给妈妈,做妈妈的老师了。好了,你去努力学习吧,妈妈在家等你回来教给我今天你学的内容。”女儿刚要发表意见,却已到了教室门口,老师看到了我们,热情地招呼道:“郭婧瑶小朋友来啦,快进来吧!”女儿就背着书包走进教室。

(from兰花指233)

有一次慧慧爬到沙发的靠背上,还想往边上的鞋柜上爬,我看到了就夸装地叫起来:“啊哟,我家慧慧真能干,可以爬得这么高,但是要是不小心摔了下来,那一定会很疼,把小脚弄伤了就不能出去滑滑梯了。听了我的话慧慧停了下来。“你怎么不爬了?”我问道,慧慧从沙发上爬了下来拍拍地板:“哇哇了,滑滑梯就没。”晚上吃饭时慧慧又想爬到沙发上去,我叫了她一声:“慧慧,又爬呀。”她一听我的话好像想起什么,对我做了个鬼脸:“哇哇。”后来我再也没见她爬过。

(from大圣爷)

多种方法齐上阵

我对付宝宝主要采用3种方法:1.母乳。当宝宝哭闹,不听话的时候,让她吃吃母乳马上就平静下来了。2.拿平常最喜欢的玩具来逗逗就可以奏效。宝宝还比较小,用他最喜欢的车来哄他,只要他一看见车就开心了。3.给他念儿歌。我宝宝一般在睡觉前最不听话,会哭会闹,这个时候要抱着宝宝边摇边念儿歌,如月光曲等等。要不停地念,直到宝宝安静下来。

(fromhemiaomiao)

1找他喜欢的玩具做转移,例如:看,你的天线宝宝都不喜欢你了!

2拿他最喜欢吃的东西诱惑,例如:不听话,我以后再也不买巧克力给你吃了!

3用他最喜欢去的事情和他谈判,例如他在玩具柜前赖着不走,我就说,不买了,我们还要留些钱去动物园呢,还要坐飞机出去玩呢!

(fromyufeier079890)

最好的办法就是引开宝宝的注意力,制造声音吸引宝宝,或者带宝宝到他玩过的地方。还有就是强制制止,宝宝不能达到他的目的时,哭闹一会儿,得不到响应时,他自己就会觉得无趣,想别的事情做了。

(from大牛妈)

另类哄骗高招

我家宝宝别的什么都好,就是吃饭不香。每次一端起碗筷,她就嘟哝着小嘴要往外跑,宁愿跑出去吃人家的“残饭”,也不乐意乖乖待在自家吃饭。实在是被逼得不行了,就每次吃饭前事先将她的一小份“打包”到邻居家,等全家开餐的时候,就带着她去吃“百家饭”了。嘿,这招还挺管用的,大家可以试试看,据说一半以上的宝宝都有此嗜好哦!

(fromliwang3339171)

相关阅读

孩子睡觉只要妈妈哄怎么办


护孩子天才,培人才博才。为了让孩子在进入学校之前打好基础,我们要通过早期教育激发孩子的内在潜质。正确的早期教育可以让孩子的智、德、体、美的到全面发展,早期教育时应该注意些什么?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孩子睡觉只要妈妈哄怎么办”,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友:我的儿子两岁八个月,以前晚上都是自己入睡,近来常常要缠着妈妈哄他睡觉,否则又哭又闹,除妈妈以外的人哄都没有用。我们现在不知有何合理及科学的方法对待此事。

茅于燕:两岁开始,儿童的自我意识开始萌发,处处想到“我”。对自身的安全非常重视,而在妈妈怀抱里最安全,所以遇到什么困难,就只找妈妈。

正如介绍所说,以前他都是自己入睡,现在却不能了,他有意识睡觉后妈妈走了,屋子黑了,不安全了,只有缠住妈妈了。

帮助孩子入睡顺利可以试用这样一些方法:

1、洗个热水澡,改变一下身体的状态。

2、换件大袍或睡衣,让他感到宽松、舒服,也改变一下自己的形象。到了早上起床后赶快换上白天穿的衣服,这样,大袍或睡衣就会成为晚上、睡觉的标志物了,对他进入睡眠有好处。

3、漱一漱口,也是转换一下状态,同时,对牙齿也有益。

4、讲一两个小故事,情节简单,内容没有妖魔鬼怪的,在快讲完时给以预告,让他有心理准备,要去睡了。

5、和孩子一起对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小熊、小鸟、月亮、星星说晚安,为自己创造睡眠气氛。

6、把一个心爱的毛绒玩具放在玩具的“小床”(可以是一个纸盒子)里,和玩具说晚安,照顾它睡觉,也是创造睡眠气氛的好方法。

7、家中老人或其他有一个先睡觉,也可以创造睡眠气氛。

8、可以坐在床边陪他一会儿,但不要等到他完全睡着了才走。看他有睡意了,轻轻拍拍他,便走,否则他会从睡着的状态醒来看你是否走了,反而会影响他的睡眠。

早教知识:爸爸妈妈哄宝宝的方法需得当


遇到婴儿“哇哇哇哇”痛哭或逗婴儿玩乐时,父母最普遍的作法通常是抱着婴儿“哦—————”“哦—————”地敲打晃动或者抱着婴儿一次次地往上抛,为此逗婴儿高兴。儿科专家觉得,它是一种有误的哄孩子方式,一不小心会导致婴儿脑外伤乃至瘫痪。

上海少年儿童国际医疗普外办公室主任A专家教授告知新闻记者,曾有一位父母抱着孩子前往寻医。原先,为哄住哭闹不己的婴儿,该父母抱着孩子一次次地往上抛,每一次孩子都稳稳当当返回他的手上,仍未发觉有其他不适感病症。后不经意中发现孩子处在晕厥情况,父母应急将其送到贵院查验。

医师发现孩子脑部很多流血,马上机构抢救工作人员为其开展了手术治疗。孩子的命是挽救了,但却瘫痪了。也有的婴儿由于父母的强烈摇晃,造成 十字韧带扯断、头部负伤等,落下来终身残废。那样的事儿医院门诊每过两三年总要遇到一起。

陈教授在表述此类状况产生的缘故时表示,因为婴儿年纪很小,其脑和乳房等处生长发育都会敏感阶段,父母把孩子抛到上空时,因为重力加速的关联,孩子通常会重心点失调,非常容易造成脑出血和韧带断裂,乃至终生瘫痪。因而,无论是多少的孩子,父母在哄她们或逗她们玩乐时,必须尽可能避免强烈波动儿童的人体。

恰当的抱孩子姿态是斜抱,并要防止将孩子牢牢地地裹在怀中。这些经常将孩子抱在怀中敲打的父母,也应留意拍的力度不必很大,最好溫柔抚摸的水平。要是成年人留意,这种不良影响彻底能够 防止。

宝宝精力过剩 妈妈有六招


美国儿童教育专家玛莉科尔卡博士从事的一项专题研究显示,在学龄前幼儿中,精力过剩所占比例不小于10%。孩子精力过剩的具体表现因人而异,大多聪明好动、反应灵敏、好奇心强、感情丰富,但往往比一般同龄孩子更为顽皮。

其中不少精力过剩的孩子还因为太过调皮,被父母或老师认为是“朽木不可雕”,认为是“差生”。专家指出,对精力过剩的孩子要因势利导,而不可任其自然发展。

宝宝精力过剩与遗传有关

研究显示,宝宝的精力过剩主要受遗传因素影响,他们体内一种内分泌腺素——肾上腺素的成分明显高于普通孩子。专家们还惊奇地发现,比起其他孩子来,精力过剩的宝宝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往往高得多。原因很简单:他们表现出来的好动、好问和淘气往往会被大人们视为“不听话”或“不规矩”。此外,过剩的精力由于找不到正常、足够的渠道发泄,宝宝还常会处于一种类似青春期少年才有的烦躁、焦虑等不平衡的心理状态之中。

所以,面对精力过剩的宝宝,妈妈千万不要轻易用“调皮”“讨人厌”之类评语给宝宝贴上许多负面的“评价标签”。妈妈应该更理解他,帮助他,引导他把充沛的精力以健康的方式得到排遣。

发现宝宝精力过剩,妈妈可以这样做

适当加大他的运动量:让你那精力过剩的宝宝多运动。这既可促进他的身体健康,也可帮助他消耗过剩的精力,获得机体的舒畅感与心理平衡。

给他一些“障碍”: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幼儿园里,爸爸妈妈或老师可以让他们参与比同龄人更需要体力、智慧的活动和游戏,或向他提出较难的问题。这样既可以让他的精力得到良好的发泄渠道,又可以让他避免盲目自大。

鼓励他与大孩子为伴:如果宝宝精力过剩,让他与比他大两三岁的大孩子为伴是一种明智之举。这样可更好地满足他的求知欲,相对大强度的活动也可让他得到体力的宣泄。

保护他的“独立性”:精力过剩的宝宝往往较早熟,让他早些体会“独立性”也很重要,否则过多的干涉与限制特别容易激发精力过剩宝宝的反抗。

扩大他的视野:经常带他去博物馆、图书馆、植物园等地方,让他过剩的精力有足够的渠道发泄,又可培养他健康的爱好,使得他的心灵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不是任由过盛的精力支配着盲目发泄,从而导致宝宝性格粗鲁、内心粗糙。

和他建立更亲密的亲子关系:如果你的宝宝常处于精力过剩的状态中,你更应注重和宝宝建立亲密关系,理解他的优点与弱点,在他烦忧时更好地帮助他。这样可以帮助他大大减轻心理压力。

教育须耐心。要培养一个精力过剩孩子成才,在某种意义上比培养一个智力和精力平平的孩子更为艰难,因为这些孩子往往太有主见,此时耐心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妈妈妙招让宝宝告别磨蹭


宝宝从出生到长大,离不开的就是教育。为了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我们要适当的对幼儿进行早教。早期教育可以让孩子拥有生活的智慧,对于早期教育,你觉得应该怎样做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妈妈妙招让宝宝告别磨蹭”,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妈妈妙招让宝宝告别磨蹭

很多家长经常抱怨自己的孩子太磨蹭。其实,每个家庭里都有一个小磨蹭。成人在自己制定的时间表里忙忙碌碌、来去匆匆,然而,孩子则生活在他们自己的世界里,根本无法理解时间的紧迫性。即使你磨破嘴皮,讲了一大堆道理,他们依然我行我素,这简直让大人伤透了脑筋。既然讲道理和反复催促都没有很好的效果,那么就要动脑筋来想想更好的对策。

磨蹭是幼儿的天性使然

孩子的磨蹭问题固然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但我们又不能把磨蹭视为洪水猛兽,一旦看到孩子磨蹭就对他横加指责。幼儿磨蹭可以说是正常现象。北大妇儿医院儿保科的南亚华医生向记者介绍,2~5岁的宝宝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他们注意的广度很大,而稳定性又不够,所以在从事某一活动时,他们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容易被其他事物所吸引,自然会放慢活动的节奏和速度,甚至直接从正在从事的活动中抽身而出转到其他感兴趣的事情上。这就不难理解孩子在起床、吃饭、做作业时为什么总是断断续续,一拖再拖了。还有,宝宝年龄越小,神经肌肉活动越不协调,动作的不熟练导致了宝宝做事缓慢。再加上宝宝做事的动力,往往是盲目地服从大人的要求,并不懂得时间的价值和浪费时间的危害。

通常大人觉得宝宝磨蹭主要是因为达不到成人期望的速度,其实宝宝表现得已经很好了。如果爸妈常常感到与其让宝宝自己做,比如吃饭,还不如喂他吃来得快些,而且更省心,更省事。这种包办代替恰恰剥夺了宝宝锻炼的机会,宝宝的惰性会因此越来越强。

其实,有些宝宝对于他感兴趣的事,动作就很快,没兴趣的事或事物本身难度较高,都会妨碍他做事的速度。比如宝宝在屋里玩厌了,想到外面去玩,妈妈非让宝宝先把弄得乱七八糟的玩具收拾整齐,那宝宝不高兴又非干不可,自然就磨蹭了。

“小磨蹭”提速方案

和宝宝比赛:孩子都喜欢比赛游戏,喜欢当第一。经常与宝宝搞一些小比赛,如比赛吃饭、穿衣、收拾玩具,使他在游戏中提高动作的敏捷程度。这时宝宝会很高兴地赶紧把事情做完。

和时间“赛跑”:帮宝宝设计一张“比赛”成绩表,记下最初做某件事所用的时间,然后记录每天实际完成所用的时间,如果比以前有进步,就给予奖励。让宝宝先从简单容易的做起,逐渐向比较困难的任务进发,一直到达合适的时间为止。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缩短完成每一件事情所需要的时间,这是克服动作慢的直接办法。

记数法:与宝宝事先讲明白,看数到第几声的时候他可以做完某件事情。等他准备好,你说“开始”就计数,“1、2、3、4,5……”,宝宝为了完成任务,会尽量抓紧时间将事情做完。如果在计数开始的时候,他的动作依然很慢,你就故意数快一点,让他感觉到

时间就快要到了。如果在快要结尾的时候,他还差得较远,就放慢记数速度,让他有尽快完成的希望。如果你总能很巧妙地常常使宝宝在快接近尾声的时候把事情做完,就能使他获得成功的感觉。只要及时完成了任务,就一定要表扬孩子。

体验“磨蹭”带来的后果:你首先估计出宝宝尽最大能力完成某件事情的时间,然后规定在这个时间内完成这项事情,否则就不让他继续做下去,时间一到就停止。如到了吃饭时间,他仍然不愿吃饭,或慢腾腾地吃,到时间就把饭菜收起来,对他说:“我很失望,我希望你下次能按时把饭吃完。”同时杜绝给宝宝吃零食,等他一会儿饿了又没东西吃的时候,就会尝到磨蹭的苦头,认识到吃饭磨蹭的害处。

小闹钟——学会管理时间:和宝宝一起制订一张作息时间表,什么时间起床,洗漱用多长时间,吃早点多长时间,都做出合理安排。对时间管理越严越细,效率越高。在宝宝做一件事之前上个闹钟,到点时闹钟铃声大作,提醒他时间够久了,不能再磨蹭了。小闹钟嘀嘀答答地响,对宝宝就是一个督促,容易产生紧迫感。

在提高宝宝做事速度的同时,一定要告诉他,动作快不等于做事马马虎虎、敷衍了事,而是在做好的同时,速度能再快一点就更好了。

妈妈的胎教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