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教早教
2020-06-08 胎教早教 早教玩具 早教知识父母不可错过的早教时机。
不要以为几个月的宝宝什么都不懂,其实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求知欲很强,也特别喜欢学大人的样子。
妈妈心得:
宝宝10个月时,我无意中逗她玩,把嘴巴闭紧,发出“扑扑”的声音。想不到这小家伙马上学会了,像我那样“扑扑”地发出声音,而且不停地逗我们,还溅出了毛毛雨似的口水,那样子很可笑也很可爱。后来弄久了,我们要她停下来,她还不愿意呢。
后来我把他外公穿的警服上的那几个发白光的“警察”两字指给她看,她像发现新大陆似的马上喜欢上了它,然后就不停地让我把那地方指给她看,一见那两个地方就开心地笑。她爸爸是警察,看来她也喜欢警服呢!
如果我们要她打什么东西,她就举起手臂使劲地拍打;拿着玩具用手腕摇几下,然后对她说,“摇呀摇”。她很快就学着我们的动作摇了起来;对着一些她不能动的东西教育她:“不要不要!”她也跟着又是做表情又是摇手的,表达自己也“不要”的意思……呵呵,真是神奇啊!
现在,我在家里挂了图片,指着图上的动物:这是“小狗汪汪”、这是“大公鸡”、“这是小鸟”,这样反反复复说了几次。然后每次把东西指给宝宝看,结果只要我说出某种东西的名字,她的目光就会马上看向那里,认得很准确呢。还有家里的一些固定摆设品,经常对她说这是什么那是什么,然后经常问她:花在哪里?照片在哪里?电灯在哪里……她的眼光基本都能按我们所说的东西认准其位置。
由此,我意识到,宝宝的智力开发其实从生下来就可以开发了,你开发得多,她学得也多。妈妈们可别错过早教的机会哦!
专家点评:孩子的智力从生下来就可以开发了。譬如:婴儿在出生时见光就能够闪眼、瞳孔可以对光反射,就有听觉等,这都是智力的内容。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智力发展越来越能够被成人体会到。就拿语言发育来说:它要经过发音、理解和表达三个过程。新生儿就会哭叫,但是在遇到饥饿、疼痛等不同情况时,哭叫声在响度、时间和音调上是有差别的,细心的父母也一定能够感觉到这一点。接下来,孩子在与人及事务的联系过程中逐渐理解语言,在反复的刺激强化下,自己就慢慢地学会应用语言了。
宝宝在父母的反复强化下理解了部分语言,就可以开始用动作表达并与大人交流,这更会激发宝宝学习语言的兴趣,慢慢地就能够用话语来表达了。一般来说,语言的发育和理解与分析能力有关,良好的语言发育有利于孩子今后的学习,建议父母可适当地给孩子进行良好的刺激,让孩子变得更健康聪明!
相关知识
幼儿早教不可错过的关键期
儿童只有亲手操作,才能获得真知识。为了婴幼儿智利的开发,许多父母都会给自己的孩子进行早教。早期教育使得孩子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你都看过哪些早教类的书籍?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幼儿早教不可错过的关键期》,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孩子出生时,每个人的天赋并没有太大的差别,而长大了之后却只有不到1%的孩子可以成为Genius。从开始的几乎100%,到长大后的不足1%,二者之间差别为什么会如此之大呢?这是因为后天的教育与培养,以及孩子所处的环境。
那什么时候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是最好的呢?人类学习存在“关键期”,也就是Learning Windows。
幼儿学习存在“关键期”
在学习关键期内,孩子能够学得好学得快、甚至可以发展特殊的能力。而过了学习关键期就会变得非常困难,甚至变得不可能。回忆一下您的孩子是在什么时候学会爬行的呢?大部分的孩子在7~10个月的时候学会爬行,因为在7~10个月的时候人类大脑的髓磷脂鞘化进入到爬行这样一个阶段;同样的道理,10~12个月的孩子是站立的关键期,我们不用怎么教孩子走路,他们都会很快地学会;当孩子进入各项能力学习的关键期,我们可根据各项能力学习的关键期来了解3~6岁的孩子应该学些什么。
3~6岁的学习决定孩子日后成才与否
3岁以前,主要是培养幼儿的基本行为,口头语言、计数以及立规矩的关键时期,因此3岁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是合理的,因为3岁的孩子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口头语言,并具备一定的规则性,同时3岁也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期。
4岁以前,是孩子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期。形象视觉指的是平时我们所说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因此我们会发现3~4岁的孩子特别喜欢问“为什么”,有时候甚至会问得大人哑口无言,不知道怎么去回答。
5岁,孩子进入到书面语言及数学概念和口头语言发展的第二个关键时期。
6岁,主要是掌握语言词汇能力的关键期。
因此,对于3~6岁儿童的培养是决定其日后是否成才的一个关键期,培养领袖气质就要从幼儿时期开始。
幼儿教育重在综合能力培养
人们大概会有这样的体会:现在我们身边成就最好的那个人,不一定是上学时成绩最好的那个人。因为很多时候成绩和能力是不成正比的。
因此,在注重孩子成绩的同时,也应该培养孩子的能力,抓住孩子学习的关键期,来提升孩子的综合能力。而3~6岁,正是各项能力学习的关键期,老人们也说过“3岁看大7岁看老”,因此相信每一位有责任、重教育的爸爸妈妈都应该帮助孩子在这样的关键期里尽可能地挖掘他们的天赋。
早教科普:父母应该时时刻刻避免教育错误
对于当代人的教育,到底哪一种才是正确的方式呢?父母过度教育是育儿大忌,应该时时刻刻避免教育错误。很多家庭有着老一辈在,他们总是很希望用自己曾经的方式来教导孩子的学习以及成长,甚至是他们的兴趣爱好,都是经过逼迫得到的。父母过度教育是育儿大忌,具体来看看正确的做法吧。
1、完全照书本养孩子
很多课本上的知识要运用的实际上是行不通的,但是家长一直认为书本一定是具有着科学道理,不会出错。所以,当孩子到达了一定的年龄,就开始为他们准备一些任务,假如没有达到要求,就以为是宝宝的智力发育有问题。家长们从来都没有考虑,书本上的知识和要求不一定与孩子的实际情况相符。
正确做法:
只能把书作为参考,不要发现实际的情况和书上讲的不一样时,就以为宝宝的发育有着严重的问题。比如不会爬是不是因为穿得多啦,不会说话是不是因为没给他说话的机会。
2、以孩子为中心
吃饭是每天都要做的事情,但是宝宝爱吃的就一直给予,宝宝觉得只有这样才是正确的,如果哪天父母吃了他爱吃的东西,他便会哭闹,所以不要总是以孩子为中心,应该适当的让宝宝知道,有好的事情要大家一起分享。
正确做法:简单的把宝宝看成家庭的一员,吃东西的时候,不管是家长爱不爱吃,也要让宝宝分给每一个人,让他们懂得什么是爱。
3、父母替宝宝道歉
三岁左右的宝宝,已经懂得开始找寻一起玩游戏的小朋友,这时候的他们,经常会出现摩擦。宝宝把别人打哭,这时有些父母会挺身而出,替宝宝道歉。这种保护方式,其实是不对的,宝宝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而且也没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他长大后不会自己承担责任。
正确做法:当发现宝宝出现错误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纠正,并且让他们自己主动道歉,最后要教导他们,打别人是不对的做法。
父母过度教育是育儿大忌,应该时时刻刻避免教育错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对于娇生惯养这种教育方式,是一直都被反对的。很多人疼爱着小孩,对他们自身的成长有很大影响,应该要适当的采取正确的方式,让宝宝从小就懂的谦虚礼貌,平易近人。
准妈妈不可错过的胎教常识
天才儿童不是天生的,是早期教育和生长环境影响的结果。早教是宝宝在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早期教育可以提升孩子的智力,从而培养出一个高情商的孩子。对孩子早期教育有什么好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准妈妈不可错过的胎教常识”,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一、你所不知到的聪慧大脑四个秘密
1、反应迅速。
反应迅速,通俗地讲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这孩子很机灵”,对事物的反应很敏锐,思维速度快!近年来,世界医学界研究发现,大脑细胞膜中结合的n-3脂肪酸越多,感觉思维越机敏,记忆速度越快,反应越迅速。
2、注意力品质好,能高度集中。
注意力品质好,指的是注意力能高度集中,这是一个人学业优异的必要条件之一。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孩子上课时注意力都不容易集中,而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都能认真听课和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原来,这些注意力容易集中的孩子的大脑的细胞同步性功能相对更好,也就是说,当他们的大脑细胞处于思维活动中时,能调动更多的细胞同时参与,所以思维的效率更高。
3、记忆容量大,能储存丰富的信息。
记忆力容量大,指的是能记住更多的东西,或记得更牢。研究发现,大脑的网络越丰富,即脑细胞数量、脑细胞之间的树突和突触的数量越多,大脑的脑细胞之间的联系就越多,记忆容量就越大。所谓树突,是指大脑细胞上面伸展出来的枝杈;突触则是这种枝杈与枝杈之间的联系。孩子患多动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大脑细胞膜中的脂肪的成分不好。
4、丰富的环境塑造聪慧的大脑
一项研究表明:脑力活动在刺激智力发展的同时,能使大脑结构发生变化,也就是促进大脑细胞之间建立新的连接,甚至刺激大脑生出新的脑细胞群!通过刺激,大脑会多长出20%的脑细胞,而这些脑细胞多位于主管学习和记忆的海马区。那么,什么是“适宜的刺激性环境”呢?比如:胎教中的音乐、光照、抚摸、语言、运动等形式,对胎儿来说,就是在提供“适宜的刺激性环境”。
二、胎儿期是大脑发育的关键
胎儿期是大脑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人类脑细胞发育最旺盛的时期,是妊娠最后3个月至出生后1年左右。从动物实验的结果来看,在脑细胞发育的最快时期,不仅脑组织的重量增长最快,而且大脑的髓鞘形成的速度也最快,髓鞘脂质急剧增加。髓鞘在大脑中扮演什么角色?原来,髓鞘的完整性直接影响注意力的发展,仿佛一根电线的外皮,保证了我们信息传递的定向性,使我们可以有良好的注意力,学习工作的时候不会开小差。胎儿医学研究发现,从妊娠12周开始,大脑细胞开始分裂增殖,细胞数量也开始急剧增加,直到第6个月末,这段时间是细胞数量剧烈增加的过程。妊娠6个月到分娩时,细胞数量虽然还在增加,但更多的是细胞膜的生长和髓鞘的发育,也就是细胞体积的增加。
无论是细胞数量的增加,还是细胞体积的增大,都是我们大脑发育的关键。大脑细胞数量不够,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大脑容量,影响着我们对外界作出反应的时间和速度;即使有了足够的大脑细胞数量,但是没有完整的细胞膜或者细胞膜质量差,我们依然不能让大脑高速地合成信息并对外界作出反应,同时还会使我们无法集中注意力。大脑细胞数量和体积的多少与营养和大脑本身所处的环境密不可分。
三、胎儿有能力学习。
一些人质问到:胎儿真的能听到声音吗?他们认为,胎教是无用的。其实,这是因为他们对胎教知之甚少。近20年来,许多发达国家如美、日、法、俄等国家的产科医师在研究胎儿医学的基础上,使用B超、胎儿镜、脑电图等先进科学仪器进行检查,证实了孕24周后的胎儿有了听觉功能,并通过实验发现出生后的婴儿对宫内曾经听惯的音乐有记忆的表现。据国外神经学专家研究,胎儿从第5周之后形成神经细胞,因此父母亲希望宝宝有什么样的智力,希望能够在有利的条件下增进遗传中大脑潜力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预先设计的,其方法很简单,那就是胎教。
四、运动胎教注意事项多
运动训练可于妊娠3~4个月开始。训练时孕妇应仰卧,全身尽量放松,先用手在腹部来回抚摸,然后用手轻戳腹部的不同部位,并观察胎儿的反应。开始时动作宜轻,时间宜短,几周后,胎儿就逐渐地适应了这种训练方法,能积极做出一些相应的反应。这时,可稍延长训练时间,每次以5分钟为宜。到了妊娠6个月以后,可以轻轻拍打腹部。到妊娠7~8个月训练高峰时,每次也不宜超过10分钟。
运动训练时手法一定要轻柔,一定要坚持每日进行。另外在妊娠早期和分娩前期都不宜进行。
胎儿需要的是母亲的爱。怎样给胎儿以爱呢?这不但需要语言上的和煦春风、优美的乐曲,而且还需要有肢体的接触,柔情的生命的亲呢这也许是母亲的本能吧!摸一摸你创造出来的小生命,也是生活中的一种乐趣,不要小看它的作用,腹内小宝宝可是有感觉的。
经常抚摸胎儿,可以激发胎儿运动的积极性,你也许不会明显感到胎儿发回的信号,这种信号缓慢而有节奏,只有实践,才可能有明晰的感觉。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孕妇子宫内胎儿活动的差异,能预示胎儿出生后活动能力的强弱。在正常情况下,胎儿时期活动能力强的婴儿,出生6个月后,要比胎儿时期活动能力差的婴儿动作发展更快些。
这时,孕妇不仅是通过抚摸胎儿和他沟通信息、交流感情,还应当帮助胎儿作“体操”。在母腹中就进行过体操锻炼的胎儿,出生后动作的发展,如翻身、抓、握、爬、坐等,要比一般婴儿早些。特别是小肌肉的发育更加明显。另一方面,手巧与心灵有密切关系,动作的发育间接表明大脑的发育状况。
给胎儿“做操”时间,应选择在胎儿精神良好的时候进行。至于什么时间婴儿精神状态良好,一般认为是早晚,而且每次时间不要太长,以5~10分钟为宜。
爸爸不可错过的9本书
天才儿童不是天生的,是早期教育和生长环境影响的结果。早教是宝宝在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早期教育可以提升孩子的智力,从而培养出一个高情商的孩子。对孩子早期教育有什么好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爸爸不可错过的9本书”,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爸爸不可错过的9本书
如果你立志想做一个好爸爸,下面这几本书可以帮助你:
《完全傻瓜做个好爸爸》
为什么要看这本书:这是一本做好爸爸的傻瓜指南,从怀孕生育到养育、教育,一应俱全,绝对是一本如何成为好爸爸的终极指导手册。
教给爸爸什么:
1.做父亲的萌芽阶段,教你学会驾驭二人世界到为人父的转变。
2.做父亲的新手阶段:教你照顾婴儿的所有基础知识和逗他玩的诀窍。
3.问题多多阶段:教你如何为做父母后的长期伴侣关系制定策略,如何应对父亲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4.幼儿和学龄前阶段:帮助你度过孩子的迅速成长期。
5.做父亲的困惑阶段:在父亲承受诸多的挑战的日子里,教你如何管教孩子并帮他养成良好的品德。
《父爱如山》
为什么要看这本书:一个非常杰出的家庭,一个非常传统的家庭,4个孩子都培养成了博士,他们有着怎么样的教子方案?他们又有一个什么样的父亲呢?
教给爸爸什么:
1.做一个好爸爸首先要做一个好丈夫,幸福的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石。
2.你希望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首先要做到,性格坚强、不断学习的精神、生活勤俭、热爱劳动、敢于自我批评、有理性……
3.还要做一个快乐的“陪玩”老爸,在欢笑中父子或父女的关系会更加融洽和牢固。
《正爸爸负爸爸》
为什么要看这本书:教育孩子是正反两种态度的较量,对孩子来说,你是一个穷爸爸,还是一个富爸爸,这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是一个正爸爸,还是一个负爸爸。书里面提供了69个正反对照法则。
教给爸爸什么:
1.如果一直凭着自己的感觉做爸爸,或者你的很多教育原则来自于上一代或者身边的人,对照一下,也许你很多地方都是一个负爸爸,绝不是危言耸听!
2.正爸爸和负爸爸并不是两个对立的阵营,而在于你处理事情的方式,其实你也可以很容易地做到正爸爸,只要付出多一点的耐心。
《爸爸银行》
为什么要看这本书:理财能力以及投资意识是可以从小培养的。此书的作者给他的孩子建了一个“爸爸银行”并坚持了6年,6年中,孩子学会了基本的理财能力和对事物的取舍能力:从一开始的给零花钱就花光到6年后的“爸爸银行”户头小有盈余。在这之后,这个爸爸还建立了“爸爸证券交易所”,所有股票的价格以及涨跌都与真正的股票一样,只不过股票的价格是真正股票价格的1%......
教给爸爸什么:
1.如何确定给孩子零花钱的数目?给得越少越好吗?
2.做家务与金钱挂钩,这样对孩子有益吗?最佳的方式应该是什么?
3.孩子的零花钱,家长应该怎么掌握控制的度?
4.孩子的零花钱以及压岁钱,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有自己支配的成功感而又不会乱花呢?
《非常爸爸》
为什么要看这本书:这是一本写爸爸的书,书中有贪玩爸爸、问题爸爸、硬汉爸爸、非常爸爸,每种类型的爸爸都有一些特有的小故事,在孩子眼里,爸爸不是完美的,但每个爸爸都是可爱的。
教给爸爸什么:
1.爸爸在孩子心里大都是忙碌的、严肃的,其实他们也有另外一面,在孩子面前展示你的另一面,能让你和孩子成为更好的朋友。
2.如果在“问题爸爸”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试着从孩子的角度检讨一下自己的问题。
如果你有一个女儿,你一定要看看这本书
《爸爸是座山》
为什么要看这本书:这本书的作者是个妈妈,同时也是个医生,她从事青少年心理咨询20余年,在这个过程中,她倾听了无数父母和孩子们的诉说,并从众多的案例中发现了一个普遍的事实:父亲在女儿的个人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亲是女儿一生中最重要的人。
教给爸爸什么:
1.从3岁就可以开始自尊教育,告诉她她的身体非常珍贵。
2.她是你的公主,但你还要教会她谦卑。
3.你需要树立一个英雄和权威的形象,你要在她面前表现男人的气概和坚韧,因为这会让她有更多的安全感。
4.保护她、保卫她,坚持你认为对她的安全有利的一切原则,即使她当时会恨你,但她长大以后会感谢你。
5.你希望她将来嫁一个什么样的人,你自己要做一个这样的人。
如果你有一个儿子,这两本书会对你有所启发
《爸爸,快来!》
为什么要看这本书:这是一本写给爸爸和儿子的书,如果你有一个活力四射的儿子,你很想和他打成一片,但却不知道从何入手,那就来读读这本书,它为爸爸和儿子准备了75件可以一起做的事情。
教给爸爸什么:
1.怎么用最简单的工具开始一些非常有意思的游戏。
2.怎么样让你们相处的时光变的充满乐趣、创意十足。
3.怎么在看似普通的游戏中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父与子》全集
为什么要看这本书:这其实是一本漫画书,漫画的主人公是一对父子,每一页都是他们父子的趣事组成的漫画,大部分故事都会让你忍唆不禁,当然,也有一些会让你感动不已。
教给爸爸什么:
1.原来爸爸还可以当得这么有意思!
2.原来爸爸可以儿子成为这么亲密的玩伴和朋友!
3.原来爸爸也有这么糗的时候,但他依然那么深爱他的儿子。
如果你想和孩子一起亲子共读,这两本书是个不错的选择
《我的爸爸叫焦尼》
为什么要看这本书:如果你还不能体会爸爸对一个孩子有多么重要,那一定要来读一读这本书。这是一本可以亲子共读的书,故事非常之简单,一个父母离异的孩子单独与爸爸相处的一天,这一天他是如何兴奋告诉每一个人,他有一个爸爸,他的爸爸叫焦尼!当你看到图画中那个小小的身影,你会忍不住心疼……
教给爸爸什么:
1.如果你因为不得已的原因离开孩子的生活,一定不要忽视那个小人儿,多抽出一些时间陪陪他,让他感到他对于你还是和以前一样重要。
2.如果你有一个完整的家庭,那么就去珍惜它,爱护它。因为对于孩子来说,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是他最大的幸福。当然,同时你也要多陪伴孩子,因为你对他有那么的重要。
《小熊比尔和爸爸的故事》
为什么要看这本书:这是一套亲子读物,是爸爸和孩子一起看的书,每个故事都洋溢浓浓的亲情。
教给爸爸什么:
1.爸爸可以和孩子建立非常亲密和融洽的关系。
2.爸爸应该是一个宽容、充满活力,并且有点孩子气的男人。
3.你可以教会孩子爱父母,关心和尊重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