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钟胎教

2020-05-15 十分钟胎教 感官胎教 巧克力童话故事

5分钟快手感官游戏:巧克力酱作画(1-2岁)。

陪孩子好好玩儿,才是正经事!有时候,没有提前准备好的游戏设置,小家伙看起来很无聊,而妈妈又需要一点时间来做自己的事情(比如做饭,上个长时间的厕所嘿嘿);这种时刻,恨不得立刻能变出一套全新玩具,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但即使是万能的某宝,也做不到瞬间传送啊。

于是,开发脑洞的时刻又到啦!

“5分钟快手感官游戏”,利用家里现成的工具,随手“变出”好玩儿的新游戏。不复杂,不高级,但也足够调动小朋友的好奇心,应付一阵子啦!

什么是感官游戏?

感官游戏(sensoryplay),听起来很高大上。其实也没有很神秘,触觉,嗅觉,味觉,视觉和听觉,是最常提到的五种感官。除此之外,还有前庭觉(平衡感)和本体感(感觉到身体的每个部分与其他部分的关系)。因此,任何刺激感官的活动都可以成为感官游戏。对于低幼宝宝来说,sensoryplay最好能够与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用简单的少量的材料,在家里构建合适的游戏。

你需要准备

-浅餐盘-巧克力酱(没有的话,用面糊、酸奶代替都OK哒)一向走supereasy路线,给孩子准备游戏的过程也应该是简单和好玩儿的,让爸爸妈妈们轻松快乐地陪伴宝宝玩耍。

超简单的制作步骤

妹有制作步骤,夸嚓!把巧克力酱倒进餐盘,就完成啦!

OK!玩起来!

完全开放式的游戏,铺满餐盘的巧克力酱就是画布,两只小手就是画笔。小小艺术家,奔驰的想象力肆意创作吧!又好玩儿又好吃,哈哈。艺术创作也是很耗体力的呢,画累了把小手指伸进嘴巴舔一舔,原来艺术的味道这么甜!就像“5分钟快手家常菜”一样,快手感官游戏也是集方便与实用于一身哦,赶快收藏这个IDEA,下次需要的时候,立刻拿出来实践~~~~~~

小编推荐

如何训练宝宝的感官系统?1-2岁宝宝感统游戏介绍


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学校都会举行六一活动,父母也可与孩子共同合作演出。因此幼儿园老师会邀请家长,与自己的孩子一起完成某项活动。这样才能进一步拉进亲子之间的距离,你们有些过有关亲子活动的方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如何训练宝宝的感官系统?1-2岁宝宝感统游戏介绍,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1岁的宝宝对外界充满了好奇心,很多宝宝1岁开始就学会爬行走路,因此他们会去探索自己想知道的东西。作为父母不妨多陪陪他们玩一些游戏,帮助宝宝感官系统的训练喔。

1.游戏名称:投球

游戏目的: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学习观察和探索目标。

游戏准备:废旧报纸、脸盆或纸篓一个

游戏活动:在孩子面前将旧报纸揉搓成团状,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如果孩子已经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可以请孩子一起参与揉搓报纸)。让报纸球在地上滚动,激发孩子游戏的兴趣。与孩子一起玩丢球、滚球、追球、捡球的游戏。成人示范将纸团投入筐内,然后引导孩子玩“投球”。

游戏时间:20-30分钟

指导与建议:游戏贯穿1-1.5岁的孩子。根据孩子投球的情况,随时调整距离和筐或盆的大小。

2.游戏名称:奇妙的录音

游戏目的:感受录音的奇妙,倾听自己的声音,能重复成人所说的词或句子。

游戏内容:成人先说几句简单的话,并用录音机或录音笔录下来,然后放给孩子听,引发孩子的兴趣。告诉孩子,这是“录音机(录音笔),它会学我们说话”。然后让孩子对着录音机(录音笔)说一句话,把孩子讲的话放出来给孩子听,观察孩子的表情和反应。

游戏时间:10--20分钟

指导与建议:游戏贯穿2-3岁的孩子。为了增加游戏的趣味性,还可以让孩子来假装录音机,当成人说一句简单的话后,孩子就要学者重复一遍。

3.游戏名称:双人两脚走

游戏目的:锻炼孩子手臂力量、平衡能力。

游戏准备:地板(或场地)上画好圆圈、曲线、或长方形等、小障碍物若干。

游戏活动:让孩子骑在成人脖子上,握紧孩子的双手,或快或慢、或走或跳,自幼绕行与小障碍物之间。成人从背后用双手扶住孩子腋下,让孩子的双脚站在成人的双脚上,和孩子一起边念口令“一二一、一二一、”,一边沿着画好的图形走。

游戏时间:20-15分钟

指导与建议:游戏贯穿1-1.5岁的孩子。成人孩子可以一起往前走或者向后退,速度可快可慢,但要注意孩子的安全。

4.游戏名称:钻洞洞

游戏目的:练习手膝着地爬行,设定方向爬行。加强爬行的灵活性。

游戏准备:孩子喜欢的玩具若干

游戏活动:在房间的某处放一件孩子喜欢的玩具,引起孩子先注意。一个成人手脚着地弯下身子做“山洞”,引导孩子钻过山洞去拿自己喜欢的玩具。孩子拿到玩具后,让孩子玩一会玩具以鼓励。

游戏时间:15-20分钟

指导与建议:游戏贯穿1-1.5岁的孩子。选择适当的区域或空间,让孩子有开阔、安全的爬行范围。

5.游戏名称:拉拉走走

游戏目的:练习拉着玩具走路

游戏准备:一个带轮子的可以拖拉的玩具

游戏活动:拿出玩具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告诉孩子玩具的名称。示范给孩子怎样拉着玩具走,引导孩子拉着玩具行走。

游戏时间:20-25分钟

指导与建议:游戏贯穿1-1.5岁的孩子。玩具翻到或绳子缠绕时,大人要及时给与帮助,以免孩子发生危险。

1~2岁宝宝的音乐游戏


1.敲击乐器

1岁的宝宝会拿着铃铛摇动,也会拿着棍子敲击小鼓。一开始只是胡乱摇动或敲击,可以先让宝宝熟练一会儿,然后大人同宝宝一起,随着播放的音乐节拍来敲击手中的简单乐器。给宝宝准备一个音乐角,就是让宝宝方便拿到自己喜欢的乐器的地方,首先是随便练习,然后学习按照节拍敲击,锻炼节拍能力。如果家里没有现成的乐器,可以先用一些简易的材料来代替,比如筷子、空纸盒、旧罐头盒、碗、盘子等。

2.播放音乐

宝宝最先学会的是操作八音盒或其他会作响的音乐玩具。家中播放音乐的录音机、影碟机等如果能经常得到使用,那么宝宝很快也能学会简单的操作。按键对宝宝来说是很有意思的,他能准确地在一排按键中找到播放用的按键,并加以简单正确的操作,有些宝宝还能在许多目录中找准自己所喜欢的一首乐曲。宝宝的能力越是让大人觉得惊讶,他就会发展得越好。多给他机会让他自己去操作,才可能有更高的成就。不过在使用电器时要格外注意,一定要检查有无漏电,插头是否固定,告诫宝宝不要乱动插头。

3.团体活动

在散步时,如果听到附近亲子园、幼儿园或者小学的孩子们在唱歌,那么宝宝会停下来听。让宝宝反复听大孩子们唱歌,就会引起他学习的欲望,尤其是在亲子园看到孩子们一边唱歌一边做游戏,那会让宝宝感到更开心。可以先让宝宝在旁边观看,等他愿意时就鼓励他参加。家长可以和宝宝一起来运动,随着音乐的节拍来做动作,到某一个音节就拍手或者跺脚,或者是转圈。动作虽然很简单,但宝宝一开始也会手忙脚乱。如果大人记住了运动的节拍,那么回家后照样可以练习。经过多次反复学习之后,宝宝就能与别人的动作合拍了。在刚满2岁的时候,很多宝宝就可以很熟练地参加团体演出了。

4.音乐号令

在部队里有出早操的号声,当听到特定的号声之后,大家会加快动作做好准备出早操。在家里也可以有2~3种音乐号令,例如选定几个音节作为吃饭歌,每当响起这种声音就是要准备吃饭了,先把玩具收拾好,快去洗手,然后坐好吃饭。还可以有几个固定的音节作为准备睡觉的号令,先如厕,再洗漱,最后穿睡衣,上床躺下。这几种声音可以设置在手机上或者录音机上,挂在固定的地方,让它定时播出,成为宝宝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用音乐号令提示作息时间。

5.唱歌

从18个月大开始,宝宝就会不停地练习唱歌。一开始学会的是妈妈经常唱的歌。如同背诵儿歌那样,开始会唱最后一个音,然后会唱开头和结尾经常重复的那一句歌词,最后再把整首歌都学会。儿童歌曲最主要的特点是曲调简单,每个音都是一拍,变动较少。音域在5个音阶之间,不宜有较大的高低差别。先别要求宝宝吐字清楚,因为宝宝的口腔肌肉还未发育完善,有些音如“姥姥和挠挠”“四和十”分不清很正常,要到4岁左右才能矫正。

适合1-2岁儿童亲子游戏


1.宝宝与你面对面站立,当你告诉宝宝说“变小了”时蹲下,说“长高了”时站起,边说边示范。然后“变小了”教宝宝蹲下,说“长大?”教宝宝站起,可反复玩。可锻炼动作协调和反应速度。

2.贴粘纸:把花花绿绿的粘纸,根据妈妈的要求贴到妈妈的鼻子上、后背上或鞋子上;也可贴到宝宝自己的肚子上,脸蛋上……还可以叫他贴到椅子上、沙发上或杯子上……贴对了就表扬,错了就纠正。

妈妈念儿歌“贴,贴,贴粘纸,宝宝贴对(错)了!

3.打气球:妈妈用手吊一个气球,高度随时调节,让孩予伸手跳起拍击;也可抛给他,让他用脚踢。用儿歌鼓励:“打球、踢球,宝宝,玩球!”

4.搔痒痒:孩子手掌心朝上,放在妈妈(或爸爸)的左手上。一面唱童谣,一面配合着节奏做动作(父母右手的动作):

炒萝卜,炒萝卜,

(在孩子手掌上做炒菜状)

切——切——切;

(在孩子胳臂上做刀切状)

包饺子,包饺子,

(将孩子的手指往掌内弯)

捏——捏——捏;

(轻捏孩子的胳臂)

煎鸡蛋,煎鸡蛋,

(在孩子手掌上翻转手心手背)

砍——骨碌头!

(亲子伺机向对方搔痒)

5.开飞机:

提示:

1.训练孩子胆量,让孩子情绪愉快。

2.在比较宽敞的的室内和室外均可进行

3.请注意安全。

方法:

A.孩子的手放在爸爸肩上,爸爸的手抱住孩子的腰,像飞机一样旋转。

B.孩子握住爸爸的手腕,然后像飞机一样旋转。

C.爸爸从后面举起孩子,孩子手抓住爸爸脖颈,然后像飞机一样飞行。

D.爸爸将孩子作圆周运动地转,边走边转。

6.小猫吃鱼:方法:画好几条鱼,涂色剪下,分列摆在2层以上的台阶上,让孩子扮作小猫,家长一边说儿歌:“小花猫,上高台,吃完鱼,走下来。”一边教孩子自己走上台阶去拿小鱼(可蹲下,也可站在低层弯腰取高层的小鱼),再从台阶上自己走下来。

目的:练习攀登及蹲下的动作,培养动作的协调性。

7.我当爸爸、我做妈妈:

“我是妈妈”,二、三岁小宝宝拿到小碗、小勺后就会学着爸爸、妈妈的样子做饭,喂娃娃,家长们不要小看宝宝的办家家游戏,这可是宝宝学着步入社会的开始。

2岁宝宝喜欢跟着大人、模仿大人的动作,他们在模仿中学会和人交往,学会处置同伴关系,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这时,家长应为宝宝们提供象征性的玩具,如:办家家餐具、超市玩具,医生用具让宝宝运用心理符号,通过表征方式把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表达出来,爸爸、妈妈快来和宝宝一起办家家吧。

8.准备一个约10-15厘米高的凳或椅,扶宝宝登上去,然后双手拉着宝宝的手,教宝宝双脚从高处跳下。待孩子跳得熟练后,可放手让孩子自己登高跳下,并逐渐增加高度。可锻炼平衡感和跳跃动作。

1~2岁宝宝居家运动游戏


想必大多数幼师知道,在幼儿园经常会举行一些亲子活动。为了能让孩子们和家长们加强沟通,每学期都会举行亲子活动游戏。这样就知道一个明确的活动方向,你在写活动方案时会不会感到很苦恼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1~2岁宝宝居家运动游戏,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居家运动就是和爸爸妈妈益气运动,目的就是使身体肌肉张力降低希望的反应:身体能够放松。不希望的反应:身体变得僵硬。提示:不要过分用力。当宝宝变得很轻松时,你就容易做成功。

卷起身子

play

①让宝宝仰卧,握住宝宝的双腿。

②将宝宝卷成球状,使其臀部离地朝天。

③慢慢将宝宝的臀部及腿转向身体的一侧。

④向另一侧重复步骤③。

目的:使身体肌肉张力降低希望的反应:身体能够放松。不希望的反应:身体变得僵硬。提示:不要过分用力。当宝宝变得很轻松时,你就容易做成功。

不倒翁

1、准备动作:爸爸坐在垫子上,两腿分开,两脚相对,双手握双脚的脚腕;宝宝坐在爸爸的腿中间,胳膊自然放在爸爸腿的两侧。

2、爸爸边念儿歌边做下面的动作

第一、二句儿歌:爸爸边说儿歌边随儿歌节奏左右摇摆;

第三句儿歌:爸爸随儿歌先左摇,再右摇:

第四句儿歌:把宝宝身体翻转90度后坐起。

儿歌:

不倒翁,翁不倒,怀里抱着小宝宝。

左歪歪,右倒倒,摇来摇去摇不倒。

目的:促进宝宝大脑的平衡功能;体验与爸爸一起游戏的快乐。

游戏要点:爸爸要用两手握住脚腕,双臂将宝宝固定在怀里,左右摇摆时尽量增加摇摆的幅度,在最后翻转时要尽可能向右侧倒。再用惯性立刻调整方向,完成旋转。在旋转过程中要保护好宝宝的安全。

值得一试的家庭益智游戏

宝宝游戏运动的5大好处

根据年龄阶段来设计游戏

用手支撑

Play

坐在地板上,将宝宝面朝下,腹部靠在爸爸的大腿上,让宝宝的双手能够撑到地板上。接着,将爸爸的手放在宝宝的肩膀上,在宝宝的肩膀上用力往下压,然后放松。重复数次。

目的:使宝宝能够在趴的姿势下用双臂支撑,并加强颈部及背部肌肉的控制力。

希望的反应:宝宝可以在手肘伸直的情况下用双手支撑,将手掌打开,以及伸直头颈部。

不希望的反应:背、颈部或手臂变得僵硬,握拳或手肘和头弯曲。

保持平衡

Play

让宝宝趴在球上,若有需要,爸爸可以扶住宝宝臀部或下躯干。接着爸爸慢慢将球偏向一侧,并等待宝宝自己调整身体位置。

目的:加强平衡及协调能力

希望反应:宝宝的身体呈曲性,并自己调整位置以达到平衡。

不希望反应:宝宝用手去撑地而不是弯曲身体保持平衡。头及身体拱起,肩膀向后缩。身体没有随着球而调整。

单手够物

play

让宝宝趴在用被子做成的滚筒上,握住宝宝的双腿,使双膝离地,鼓励宝宝用一只手支撑,另一只手去够取物品。

目的:增加宝宝颈部和背部的肌肉力量,能够在一只手够取物品时用另一只手支撑。

希望反应:宝宝能够用一只手支撑,一只手够取物品。

不希望反应:背及腿僵硬。

让宝宝仰卧,弯起一条腿,轻柔地将脚跨过身体。一旦宝宝变成侧卧时,家长可能要慢慢地将宝宝移回原来的位置重新开始。

滚动刺激

play

目的:协助宝宝在滚动时双腿进行交替运动

希望反应:宝宝自然地滚成俯卧。

不希望反应:宝宝变得僵直。

提示:不要太用力。

小蹬车

1、准备动作:爸爸坐在椅子上,宝宝站在爸爸的大腿上并面对爸爸,爸爸用手挟在宝宝的腋窝处。

2、爸爸念下面的儿歌,双腿随儿歌节奏做蹬车的动作,并用慈爱的目光注视着宝宝。

儿歌:

小蹬车,小蹬车,宝宝蹬来爸爸坐。

一二三,三二一,乐得宝宝笑嘻嘻。

目的:锻炼宝宝身体的协调性

游戏要点:爸爸让宝宝在腿上站稳,并让宝宝身体保持平衡。当爸爸的双腿做蹬车动作上下交替时,告诉宝宝要将身体放松,身体随爸爸的动作动起来。

用感官游戏开启智力雷达


0-1岁的感官游戏

1岁前宝宝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就是运用各种感觉器官,对周围事物进行观察、倾听和抚摸。在此过程中,宝宝接收各种信息,为今后发展储备必要的知识。

1、触摸不同的物体

准备:原木积木,柔软的布,塑料、毛绒等可以让宝宝握在手里的玩具。

玩法:将以上材料和物品准备好,让宝宝用小手随意去触摸。这是很好的触觉游戏,可以让宝宝获得多种体验。

适合年龄:1个月以上宝宝。

小提示:为了防止划伤宝宝娇嫩的皮肤,给宝宝触摸的东西,一定不要有毛刺和尖锐的角。

2、敲一敲,听一听

准备:盘子、勺子、不易碎的瓶子等。

玩法:将以上食具或瓶子之类一敲就能发出声响的东西准备好,教宝宝用勺子去敲击。也可以由妈妈敲击,让宝宝听声响。适合年龄:6个月以上宝宝。

3、照照镜子

准备:镜子。

玩法:妈妈抱着宝宝坐在镜子前面,和宝宝一起照镜子,看看照出来的样子是不是很有趣?面对镜子,妈妈可以不断地变换表情,激发宝宝的兴趣。大一点的宝宝,还可以让他抱着玩具娃娃或他喜欢的其他东西一起照镜子。

适合年龄:2个月以上宝宝。

4、玩具搬家

准备:带轱辘的积木车,玩具娃娃,小球等。

玩法:把娃娃、小球等玩具放在积木车上,滚动轱辘,让积木车带动这些玩具移动。还可以在积木车上系一根绳子,装好玩具,妈妈拽着积木车走,让宝宝追视移动的物体。

适合年龄:4个月以上宝宝。

5、听小木棍撞击的声音

准备:2根小木棍或筷子。

玩法:妈妈帮助宝宝一手握一根小木棍或筷子,教他相互撞击,发出声响。可以变换撞击的速度,让孩子感受不同的节奏。适合年龄:7个月以上宝宝。

6、抓一抓沙土

准备:沙子和土,可用来装沙土的敞口容器(如宽口玻璃瓶、小塑料桶等)。

玩法:在家附近找一些土(最好是干的)或沙子,装在事先准备好的容器里,和宝宝一起摸、抓,体会沙土的触感。如果在室内玩,可以在桌子或地板上铺一张报纸,把装沙土的容器放在报纸上,防止弄脏桌子或地面。

适合年龄:10个月以上宝宝。

小提示:不要让宝宝用脏手去揉眼睛或放入口中,游戏结束后一定记着给宝宝洗手。

7、认识身体部位

准备:玩具娃娃。

玩法:妈妈和宝宝面对面坐好。妈妈指着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说出相应的名称给宝宝听。然后再用手指着玩具娃娃,告诉宝宝各个部位的名称。

适合年龄:8个月以上宝宝。

8、滚动的图形

准备:硬纸板1块,小木棍若干,安全剪子1把。

玩法:先把硬纸板剪成各种形状的图形,再在这些图形上插上木棍。你抓住木棍,滚动图形给宝宝看。

适合年龄:5个月以上宝宝。

9、给植物浇水

准备:适合家养的植物。

玩法:每次,你给植物浇水的时候,都让宝宝在旁边观看。你一边浇水,一边告诉宝宝你正在做的事情。你还可以让宝宝摸一摸植物的叶子。

适合年龄:8个月以上宝宝。

Tips

1、所有这些游戏,从开始到结束都需要有成人陪伴,不要让宝宝一个人留在游戏现场。哪怕你只是短暂的离开,也都要先把玩具或物品收起来,以免发生危险。

2、每个宝宝的发展速度都不一样,游戏适合的年龄划分也是相对的。你可以根据宝宝的能力,在原有游戏的基础上适当地减少或增加难度。

3、游戏要以宝宝的兴趣为出发点,如果宝宝做不到,或者对某个游戏不感兴趣,你都不要强求宝宝。

1-2岁的感官游戏

1岁多的宝宝开始学会走路了,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也在不断增强。游戏不仅是孩子满足探索欲望和好奇心的需要,也是他们用来发展自己的感觉器官和各种能力的途径。

1、磁石的吸引力

准备:磁石1块,曲别针若干。

玩法:将曲别针撒在桌上,让孩子手拿磁石去吸曲别针,看看能吸上来多少,然后再把曲别针一个一个取下来。只要孩子有兴趣,就可以反复玩这个游戏。

2、印制汽车轮胎

准备:轮胎形状不同的玩具汽车3~4辆,各种颜色的水彩,大垫纸。

玩法:先给孩子看玩具汽车,让他仔细观察轮子,还可以让他推着玩具汽车在地板上玩儿。然后,你往轮胎上涂抹不同颜色的水彩,放在垫纸上。这时,孩子再推着汽车玩儿的话,就能看到各式各样的轮胎形状了。

3、气球火箭

准备:气球。

玩法:妈妈吹气球,让宝宝看着气球一点点地变大。吹好以后,用手捏住气球的吹气口,一会儿捏紧,一会儿放松。放松时,你把吹气口对着宝宝的手或脸,让他感受气球漏出来的气。你再次把气球吹起来,然后松开手,让孩子看气球漏完气之后像火箭一样蹿出去的样子。

小提示:要买质量好的气球,而且不要将气球吹得太满,防止爆裂。

4、水声乐器

准备:大小和模样相同的玻璃杯(或玻璃瓶子)3~4个,水,木棍或筷子2根。

玩法:将玻璃杯并排放在桌子上,往各个杯子里倒入不同高度的水。让孩子拿木棍或筷子去敲打各个玻璃杯,听听它们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5、闻一闻花香

准备:不同的花儿2~3种,如玫瑰花、百合花等。

玩法:先给孩子看一看花儿的样子,再让他闻一闻花香。还可以让他讲讲这些花是什么颜色的,比一比花朵的大小等等。

6、水果不同,核也不同

准备:苹果、枣等。

玩法:先让孩子仔细观察苹果和枣的外观。然后,你把苹果、枣分别切成两半,让孩子观察里面的核,看看分别是什么形状的。

小提示:其实,只要孩子有兴趣,每次你给孩子吃带核的水果时,都可以让他观察水果里面的核是什么样子的。

7、乒乓球吹起来

准备:衣服架1个,乒乓球2~3个,毛线。

玩法:用毛线的一端把乒乓球系好(也可以用不干胶条贴上),另一端系在衣服架上。然后让孩子用嘴去吹乒乓球,尽量用力往远处吹。

8、糖果慢慢在融化

准备:各种颜色的水果糖,透明玻璃杯2个,热水和凉水。

玩法:先分别往2个玻璃杯里倒入热水和凉水,再将有颜色的水果糖放进去。让孩子注意观察,看看哪个杯子里的水果糖化得更快。

小提示:热水的温度不要太高,而且倒水的时候要小心,防止烫伤宝宝。

9、相同颜色的杯子和吸管

准备:有颜色的杯子(黄色、红色、蓝色)和有颜色的吸管若干。

玩法:先给宝宝看一下有颜色的杯子,并且告诉他这些颜色的名称。然后,你找到和杯子颜色相对应的吸管,给宝宝看,同时说:“颜色一样啊!”等宝宝熟悉这种玩法后,可以让他来找相同颜色的吸管和杯子。

Tips

1、许多游戏都用到了小物件,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止宝宝塞进嘴里、鼻孔里。

2、就地取材的物品要事先擦洗干净,游戏结束后要及时让宝宝洗手。

3、小件物品用完后要及时收起来,不要让宝宝自己取放。

推荐1~2岁宝宝的启蒙游戏


很多幼儿园一直以来都为宝宝举行各种亲子活动,让宝宝和家长在活动中留下美好的回忆。精心设计一套亲子活动方案是非常有必要的,使孩子在这次活动中积极参与中体验合作与交往的快乐,你知道有哪些优秀的亲子活动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推荐1~2岁宝宝的启蒙游戏”,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游戏一:拼图形。

准备材料:用硬纸板自制一些圆形、方形和三角形拼图,最好大一些,然后分别等分切开。

游戏方法:将切开后的两块样板给宝宝随意拼。也可以在图形上画一些图画,让宝宝根据图画来拼图形。如:画个小兔子,然后将图形剪开,让宝宝根据小兔子的图像来拼合图形。

大部分宝宝已经认识圆形了,因此较易能将两个半圆形拼起来。要是宝宝拼不上,父母也不要太着急,可以多为宝宝示范几次。要是宝宝拼不出方形和三角形,可适当给予帮助,这样宝宝就才能将将图形拼好。

游戏的益处:这款游戏能锻炼宝宝的图形思维能力,对以后学习几何知识很有帮助。若你家宝宝的形象思维能力较高,有时可能不需要看样板就能凭自己的想象拼出图案呢。

游戏二:认识几何图形。

准备材料:正方形、长方形、梯形等几何图形。

游戏方法:父母和宝宝一起来认。

在生活当中,父母也可以利用生活用品来帮助宝宝认识图形,如:宝宝每天都会吃鸡蛋,在吃的时候爸爸就可以告诉宝宝鸡蛋是椭圆形的;宝宝在看书时,妈妈可以告诉宝宝书本是长方形的。父母可以为宝宝准备一些橡皮泥,橡皮泥在宝宝手中能捏出很多种不同的图形,而且还能将长方形变成正方形,将圆形变成椭圆形等。

游戏的益处:宝宝的学习常常在游戏时完成,因此可让宝宝参与到游戏中去认识图形,例如:将橡皮泥从圆形捏成椭圆形。宝宝反复做之后也能认识到图形的互相变化。

1-2岁的宝宝爱玩什么游戏


亲子活动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和组织形式,为此学校将准备举行大型亲子互动活动。因此幼儿园老师会邀请家长,与自己的孩子一起完成某项活动。使孩子在这次活动中积极参与中体验合作与交往的快乐,你有更新颖的亲子活动方案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1-2岁的宝宝爱玩什么游戏”,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跟爸爸妈妈一起玩各种各样的游戏,是我最开心的事情,当然我最喜欢的还是扮演角色过家家的游戏,特有自己家做主的感觉!

一、我给娃娃当妈妈

我有很多玩具,但我最喜欢我的小洋娃娃啦,我有妈妈疼我,可是洋娃娃没有妈妈,多可怜啊,还是我来当她的妈妈吧!于是每天妈妈哄我睡觉时,我都要把娃娃放到我的枕边,妈妈拍着我,我拍着我的娃娃,我们要一起睡觉。那天妈妈帮我倒了一杯水,见我不喝却端着跑到另一个屋里子,非常奇怪,呵呵,我是在找我的娃娃哩,我是她的小妈妈,我也要给她喂水喝啊!

二、搭座城堡当我家

妈妈给我买了新积木,哈哈,这下好了,我可以搭好高好高的房子了。我用圆的、方的和半圆形的积木搭了一座两层的城堡,爸爸妈都夸我的城堡雄伟又壮观。城堡搭好了,再把两个小人放进去,一个是我住在一楼,一个是妈妈住在二楼,我正美美的欣赏呢,爸爸却凑过来问我:那爸爸住哪啊?哈哈,这是我和妈妈的城堡,爸爸得委屈一下住在外面啦,你可不要哭哟!

三、我为妈妈把针打

那天看动画片,小朋友扮演医生给大家看病,哇,原来当医生这么神气啊!我也要当医生,我要给妈妈看看病,我笑着摸摸妈妈的头、又指指肩膀和膝盖,都不疼。啊,原来妈妈的手受伤了,我要给她吹吹,再包扎一下。这时爸爸送苹果过来给我们吃,妈妈伸手就接了过来,呜呜,不行不行,我还没包扎好,妈妈的手受伤了怎么能拿东西呢,呜呜!

城堡搭好了,再把两个小人放进去,一个是我住在一楼,一个是妈妈住在二楼。

爱心提醒:和孩子一起玩“角色扮演”的游戏

妈妈可以和丹丹一起玩“角色扮演”的游戏。妈妈可以装作生病了,让丹丹来学着医生的样子为妈妈治病。

这个游戏很符合这个时期孩子的发展特点的。同时,妈妈们还可以利用这个时期丹丹愿意学习成人行为的特点来发展孩子其他方面的能力。

编后:1岁多的孩子会出现“装扮性”行为

1岁多的孩子逐渐从摆弄物体的动作过渡到有意识的模仿眼前出现的简单动作,看到别人哄娃娃睡觉,她也照样做;后来随着记忆力的发展,他们会看到枕头就假装睡觉。当然了,这并不是真实的,因为幼儿出现了这种延时模仿,可以脱离真实需要和情景,所以称之为“装扮性”行为。

1-2岁宝宝适合的居家游戏


居家运动就是和爸爸妈妈益气运动,目的就是使身体肌肉张力降低希望的反应:身体能够放松。不希望的反应:身体变得僵硬。提示:不要过分用力。当宝宝变得很轻松时,你就容易做成功。

卷起身子

play

①让宝宝仰卧,握住宝宝的双腿。

②将宝宝卷成球状,使其臀部离地朝天。

③慢慢将宝宝的臀部及腿转向身体的一侧。

④向另一侧重复步骤③。

目的:使身体肌肉张力降低希望的反应:身体能够放松。不希望的反应:身体变得僵硬。提示:不要过分用力。当宝宝变得很轻松时,你就容易做成功。

不倒翁

1、准备动作:爸爸坐在垫子上,两腿分开,两脚相对,双手握双脚的脚腕;宝宝坐在爸爸的腿中间,胳膊自然放在爸爸腿的两侧。

2、爸爸边念儿歌边做下面的动作

第一、二句儿歌:爸爸边说儿歌边随儿歌节奏左右摇摆;

第三句儿歌:爸爸随儿歌先左摇,再右摇:

第四句儿歌:把宝宝身体翻转90度后坐起。

儿歌:

不倒翁,翁不倒,怀里抱着小宝宝。

左歪歪,右倒倒,摇来摇去摇不倒。

目的:促进宝宝大脑的平衡功能;体验与爸爸一起游戏的快乐。

游戏要点:爸爸要用两手握住脚腕,双臂将宝宝固定在怀里,左右摇摆时尽量增加摇摆的幅度,在最后翻转时要尽可能向右侧倒。再用惯性立刻调整方向,完成旋转。在旋转过程中要保护好宝宝的安全。

用手支撑

Play

坐在地板上,将宝宝面朝下,腹部靠在爸爸的大腿上,让宝宝的双手能够撑到地板上。接着,将爸爸的手放在宝宝的肩膀上,在宝宝的肩膀上用力往下压,然后放松。重复数次。

目的:使宝宝能够在趴的姿势下用双臂支撑,并加强颈部及背部肌肉的控制力。

希望的反应:宝宝可以在手肘伸直的情况下用双手支撑,将手掌打开,以及伸直头颈部。

不希望的反应:背、颈部或手臂变得僵硬,握拳或手肘和头弯曲。

保持平衡

Play

让宝宝趴在球上,若有需要,爸爸可以扶住宝宝臀部或下躯干。接着爸爸慢慢将球偏向一侧,并等待宝宝自己调整身体位置。

目的:加强平衡及协调能力

希望反应:宝宝的身体呈曲性,并自己调整位置以达到平衡。

不希望反应:宝宝用手去撑地而不是弯曲身体保持平衡。头及身体拱起,肩膀向后缩。身体没有随着球而调整。

单手够物

play

让宝宝趴在用被子做成的滚筒上,握住宝宝的双腿,使双膝离地,鼓励宝宝用一只手支撑,另一只手去够取物品。

目的:增加宝宝颈部和背部的肌肉力量,能够在一只手够取物品时用另一只手支撑。

希望反应:宝宝能够用一只手支撑,一只手够取物品。

不希望反应:背及腿僵硬。

让宝宝仰卧,弯起一条腿,轻柔地将脚跨过身体。一旦宝宝变成侧卧时,家长可能要慢慢地将宝宝移回原来的位置重新开始。

滚动刺激

play

目的:协助宝宝在滚动时双腿进行交替运动

希望反应:宝宝自然地滚成俯卧。

不希望反应:宝宝变得僵直。

提示:不要太用力。

小蹬车

1、准备动作:爸爸坐在椅子上,宝宝站在爸爸的大腿上并面对爸爸,爸爸用手挟在宝宝的腋窝处。

2、爸爸念下面的儿歌,双腿随儿歌节奏做蹬车的动作,并用慈爱的目光注视着宝宝。

儿歌:

小蹬车,小蹬车,宝宝蹬来爸爸坐。

一二三,三二一,乐得宝宝笑嘻嘻。

目的:锻炼宝宝身体的协调性

游戏要点:爸爸让宝宝在腿上站稳,并让宝宝身体保持平衡。当爸爸的双腿做蹬车动作上下交替时,告诉宝宝要将身体放松,身体随爸爸的动作动起来。

十分钟胎教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