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三梅|广州中山三院治疗师

在和孩子展开社交互动初期,我们先跟随孩子的引导,接下来我们要进入:积极互动阶段。

这个阶段很重要,我们从旁观者变成积极参与者,从孩子的世界到了共享互动的世界,给大家展示几个范例:

范例一

玩积木

玩积木属于玩玩具的游戏,可以使用以下技巧:

1、保持面对面的眼神。在孩子对人的关注还不是很好的时候,我们要保持面对面,想办法去抓孩子的眼神,让他把注意力放在你身上,让孩子多看你一次,再一次。

2、平行描述。用夸张的表情、声调开始,带入描述,比如告诉孩子:“红色”、“球”、“放”。

3、加入手势,不断指向需要拿的积木。

4、轮流,积木是很好的轮流道具,可以你搭一个,让孩子搭一个,或者把积木放远一些,让孩子捡回来,总之观察孩子的兴趣点,变换不同花样。

5、经常赞美,在游戏过程中,随时夸奖孩子很棒!有时根据他的兴趣模仿孩子的行为。

6、管理不良行为,当孩子出现所谓的不良行为时,可以加入指令性的教学,比如孩子把积木推倒了,让他“捡起来”。

7、整理。这一步也很重要,游戏完成后,我们要让孩子学会收拾,建立收拾的常规。

游戏注意事项

1、保持耐心和信心。

这很重要,我们要允许孩子频繁、快速地变换玩法,不要过于执着让孩子跟着你设计地游戏去执行,家长更应该做的是跟随孩子兴趣,一起创造新的花样和玩法,随着教学的推进,游戏也要随之变得更加有趣,这对家长“玩”的技能是一个考验,平时可以多去观察,积累。

2、控制受挫。

如果孩子不能成功搭建积木,多来几次放不好,他很可能就不会再继续,此时我们要观察孩子情绪,适当时给予一定的帮忙,但不要全盘代替,完成后,大声夸奖。

3、不要经常抢孩子玩具。

这种情况是有的,看见孩子玩不好,着急就抢过来,或者替换掉,但尤其在训练早期,我们要跟孩子打好关系,不要惹孩子哭,在快乐的情绪里,孩子的学习动机是最强的。如果孩子实在不听话,要记住这个原则:不打、不骂。

4、遵循孩子的选择。

在游戏中,我们不能全顺着孩子,也不能主导性太强,要给孩子选择,提供给他主动的学习机会,比如说刚开始我们教会孩子“一定要”、“去不去”,到后面我们要教给孩子“不要”、“不去”“不愿意”,再比如说,教给孩子“你是想吃糖还是想上课?”让他自己选。

记住,大人在游戏中太多主导会降低孩子的参与性和社交的动机。

再进一步

我们还可以怎么跟孩子玩社交游戏?

范例一

躲猫猫

这个游戏和我们平时玩的“躲猫猫”不一样,以表情为主,抓到你了——表现得很开心;被你抓到了——表现得不开心。可以两个大人同时配合给孩子看。

我们要擅于在平时的生活中多给孩子这样的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做更多的游戏,但是这些游戏最好不要自己凭空编,建议大家准备一个笔记本,观察别人的玩法,做游戏记录:什么游戏可以在家里进行,什么游戏可以在户外进行。

家长要给自己做计划,要给自己做教案,做好足够的积累,才能在生活中随时随地抽出一个合适的游戏给孩子玩。

范例二

“跑跑,停”游戏

这个游戏我们很多孩子都会喜欢,可以练习孩子的听觉、视觉观察和听指令。

第一步:妈妈说:“跑。”小朋友开始跑,“停”,小朋友就得停住不动。

第二步:让小朋友看妈妈的手势,妈妈伸手,小朋友开始跑,妈妈停下来,小朋友也马上停下来。

第三步:换角色,让小朋友发指令,妈妈来执行,延续上述方法,先做第一步,再做第二步。

这个游戏很生活化,没有道具随时都可以开始,不方便跑的时候就用走来代替,变成“走走,停”游戏。

?家长常见疑惑解答

1、孩子对游戏根本不感兴趣怎么办?

建议从感官社交游戏开始,以体验乐趣作为出发点,我们的孩子很多都喜欢“摇摇,停”的玩法(操作:让孩子躺在豆袋或床单里,摇一摇,很快乐,然后停住,孩子就会主动望向你或要求继续,然后继续摇一摇,又停住)通过这种游戏给孩子形成感知觉,带给他社交互动的体验,因为他喜欢那种感觉,就愿意去做。我们要体验乐趣作为出发点,不断让孩子从游戏中体验到快乐。

2、可以玩,但只能玩一下,注意力非常短暂怎么办?

这很考验家长的水平,你的玩法多,灵活有趣,孩子自然会被你拉住,但往往我们很多家长玩起游戏一板一眼,没有创新,吸引力当然不够。你可以在上课时多观察老师是怎么玩的,其他家长是怎么玩的,我们的孩子训练不是一两个月、一两年就好,是长期的过程,家长一定要会自我学习。

3、能跟父母玩但不能跟孩子玩。

那就先教会孩子玩,先体验跟父母玩的乐趣,然后再慢慢的、一个、两个小朋友逐步加入,而且先加孩子喜欢、感兴趣的小朋友,给孩子创造交往机会,让他由不适应到适应再到习惯和小朋友在一起。

4、孩子想玩但是不会玩。

这种孩子算是很棒的,想玩只是技巧不够,那么我们就在家里提高孩子的游戏能力,一样,先在家里跟大人玩,大人示范不同的玩法给他,再鼓励孩子去和别的孩子玩。我们在教给孩子游戏的时候,内容要来源于生活,如果没有生活经验,就不能让孩子真正体会游戏的意思,很难理解学会。

5、如何教孩子面对游戏里的输赢?

当我们的孩子慢慢长大,开始懂得输赢,有时候会输不起,比如老狼抓小鸡几次没抓到就不玩了,开始哭,再后来面对游戏甚至还没开始就想自己会失败,拒绝玩。因此在玩游戏时不要出现相关的术语,我们可以在游戏开始前就告诉孩子,你可以怎么玩,这场游戏可以输几次,如果你哭的话我们就不玩了等等。

另外在玩的时候,要逐步迁就他,比如赢七次输三次,然后输四次,一步步来,练就孩子的挫败能力。去到外面跟别的孩子社交互动时,同龄伙伴是不会迁就他的,因此千万不要在家玩游戏时对孩子过于保护。

亲子网zj09.com延伸阅读

端午这样玩!3款亲子合作游戏和孩子嗨翻天


咚!咚!咚!每年端午节的龙舟竞赛,整齐划一的船桨,配合着鼓声节奏前后划摆。咚咚!咚咚!咚咚!随着终点线的近在眼前,鼓声越来越急,连一旁观众的心跳也跟着越跳越快。

把握端午节的连假,跟孩子一起玩个痛快!準备家中各种能发出声响的玩具,生活用品,透过敲敲打打,敲出心中的节拍。轮流当击鼓手,引导家人的移动速度,在家中自由走动,踩在鼓声的节奏上,快步走,慢步走……用耳朵专心聆听,让全家人的心跳和步伐的节奏同步。

游戏中,让孩子感受步伐的快慢速度,同时实际体验合作的趣味与欢乐。塬来,合作就是轮流当指挥,相互配合,仔细听指挥者的指令,或是成为指挥者决定速度快慢,掌控他人的节奏变化。接下来,亲子共玩应景的身体游戏,为今年的端午节留下特别又美好的回忆。

【端午来包粽】

收集家中的手帕,方巾,缎带,玩偶,和小小孩一起来包粽子。将手帕或方巾摊平后,装进各种「创意内馅」,再用纸袋的提绳绑起来,就是一个创意粽子。鼓励孩子自己手作,藉由折叠,摆放,扭转,缠绕,打结的动作细节,孩子双手的小肌肉就会越来越灵活。

【超级大粽子】

準备洗澡用的大浴巾,或是轻薄的小毯子,来包一颗超级大粽子吧。请孩子当馅料,或坐或躺在大浴巾上,问问孩子:「你是哪一种馅料?」「可以加一点调味料吗?」然后开始滚滚滚,把孩子用大浴巾捲起来。超级大粽子的吃法有两种:可以直接开动,请爸妈抓住大浴巾尾端,用点力气把孩子甩开。或是,用丝巾将粽子绑一个鬆鬆的结,让孩子试着挣脱粽叶,培养挫折忍耐力。

【玩身体立蛋】

请孩子先试着让生鸡蛋站立,挑战专注力与手指控制力。立完蛋后,再玩身体立蛋。鼓励孩子尝试在身体变换不同姿势时,找到重心。比方说,单脚站立不动3秒鐘,肚子着地,四肢往上抬起5秒,或是双手抱住双膝,只留屁股接触地板。还可以,亲子合作巨大的立蛋组合,像是两人手牵手单脚站,背靠着背让双脚往上翘等等,藉着好玩的游戏,打破身体惯性,训练协调力与平衡感。

当合作只是抽象概念,要让小小孩理解很困难,只要透过合作的游戏,就能深刻体验。从亲子活动中出发,爸妈是孩子的第一个玩伴,和孩子分享创意,藉助表达力让彼此的动作协调,各自挑战着自己的身体能力。越合作越有趣,一点一点爱上动身体,爱上超棒的自己。

手指游戏这样玩,宝宝更聪明


第一步:认识手

初步了解手的结构,培养宝宝对手指活动的兴趣。

首先教宝宝认识自己的手,使他知道手有手心、手背、手腕和手指,然后再逐一认识5个手指的名称

。认识后再通过游戏“手指点名”进行巩固,即家长说出一个手指的名称,孩子立即伸出相应的手指并说:“×指到。”先是单手练习,熟练后用双手同时练习。

第二步:手指表示数和方位

学习用手指表示数和方位,训练宝宝手指小肌肉的活动能力,增强灵活性和准确性。

在孩子通过数字学习和计算游戏后,在掌握了手口一致点数5以内实物的基础上,就可以让他学习用手指表示1~5了。具体做法是:家长先示范,说一个数做一个相应的手指动作,使孩子有了一个整体印象后,再来学习。

本阶段手指游戏

1、“听听是几”。家长说出一个数字或敲几下铃鼓,要求孩子很快地伸出相应的手指。另外,也可以在家里的大钟敲响时,让孩子用手指告诉家长几点了。这样,在训练幼儿较灵敏的反应力的同时,还培养了幼儿良好的注意力。

2、“小鸟”。孩子两手背向上,交叉相握,两大拇指相顶做鸟头,其余4指做翅膀。通过两手心的开合及手指的上、下动作做小鸟飞翔状,家长可提出向上、向下、向前、向后等要求,让孩子一边游戏,一边巩固空间方位概念。

3、“水波”。两手背向上,指尖相搭,两手交替上下起伏,形成水波。这一动作要做得连贯、协调,主要是练习孩子手指及手腕动作的灵活性。

4、“猜拳”,即“石头、剪刀、布”游戏。通过这个活动训练孩子的反应能力和手指动作的精确性。

第三步:手指和感官结合

综合练习,使孩子的手指和其他感官结合起来,协调、熟练地进行各种游戏。

先请孩子观察家长用手指表示“0~5”,并和家长一起说出从前一个数到后一个数要收什么指,伸什么指。

如从“0”到“1”,要收拇指;从“1”到“2”,伸中指;从“2”到“3”,收食指,伸无名指和小指……然后让孩子自己边出边说。这是孩手、眼、口、脑全面的结合,使其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处于兴奋状态,充分体现了手指活动的巨大作用。

本阶段手指游戏

1、“

做生姜”。从食指开始,往后每一个手指都搭在前一个手指上,边做边说出手指名称,双手分别练习。

2、“指五官”。五指分工,如拇指指嘴,食指指鼻子等,听家长说出某个五官的名字后,和孩子一起立即用相应的手指指着它,看谁动作最快且手指出得对。

3、“

照相机”。两手背相靠,相应的手指互相勾起来,留出食指和拇指圈成圆。这个游戏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学习手背相靠,用两个小指相勾做相机;第二次学习用小指、无名指、中指相勾做相机,家长可以给孩子照相,孩子也可以给爸爸或妈妈照相。

◆◆◆◆◆

以上3个阶段的活动并不是孤立地进行的,在教孩子掌握一个新内容的同时,往往穿插复习前一阶段的内容。这样,孩子学过的东西不断得到巩固、加深,使眼、手、口、脑的配合日趋准确、协调和灵活。

高阶玩法手指童话故事

游戏的参与性极强,有利于发展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及想象能力,同时使手指的精细动作得到跨越式发展。

玩法:

可以去商店买最近很流行的指套,和孩子来个角色扮演吧。如果没有指套可买,爸爸妈妈也可先在孩子的十个手指上画上动物、人物的形象,如白雪公主、七个小矮人、王后和猎人;再如大灰狼和小羊,再如龟兔赛跑,其他动物喊加油或去推醒大意贪睡的兔子;由十个能屈能伸、能摇头晃脑的手指分别上场,可使故事变得生动有趣。稍大的孩子,可以自行分派小猫、小狗、小兔等角色,然后编出不同内容的故事,借由手指边唱边跳地来表演。

照手影

手影游戏可使孩子想象更丰富,创造力强。在晚上做手影游戏还可让孩子不再看到灯光投影就害怕。

玩法:

在阳光或者灯光的照射下,妈妈将单手或双手的影像投射在后面的背景上,就会出现小动物惟妙惟肖的形象。可以在教会孩子用手变出手影后,引导孩子边表演手影边编唱儿歌,如:“我在墙壁前,表演一双手。/变小鹿,跳跳跳,/变小狗,啃骨头,/变小猫,喵喵喵。”

和孩子玩“神奇口袋”游戏


家长在和孩子游戏时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游戏准备:小口袋1个;各类水果,如香蕉、桔子、苹果、葡萄、橙、柚等等;各类小玩具,如手枪、汽车、玩具兔、熊、狗、手帕、帽子、手套等。

2、游戏的玩法如下:

(1)家长拿着装满各类物品的口袋念儿歌给孩子听:“神奇的口袋东西多,请你过来摸一摸。”并告诉孩子,“请你伸手到袋子里摸一件东西,摸完告诉我(即父母),你摸到的是什么,但是不许偷看。”

(2)在幼儿将说出的物品一一摆放出来后,家长可提高要求:“请你说出这些物品属于哪一类?比如香蕉、苹果、梨等等是水果类,手帕袜子属什么类?长毛绒的小兔、小狗又属哪一类?”并让幼儿动手将物品归类放置。

孩子熟悉游戏后,可让孩子边摸边说:“这是水果中的梨子。”等等。

3、家长和孩子玩游戏时应注意:

(1)游戏之初最好不要让幼儿区别近似的物品,如橙、柚,而用区别较大的,如苹果、香蕉等等,以后再逐渐增加难度。

(2)切忌违反规则,让幼儿看口袋,那样就失去其积极意义了。为提高孩子兴趣,家长与孩子互换位置,让孩子提问,家长来摸且回答,最后让孩子鉴定对错与否。

在这个游戏中,家长要勤动脑,善动脑,不断丰富“口袋”里的“内容,提高幼儿的兴趣,促进幼儿感知觉,特别是触摸觉的发展。

和孩子玩给物体分类的游戏


要想给物体分类,首先要认识事物的特征,对事物有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而孩子概括的特征很多是外部的、非本质的特征。如给孩子看4张图片,上面分别画着人、车、马、虎。要求孩子从这4张图片中拿出1张和其他3张没有共同特征的图片。有很多孩子没有拿走“车”,理由是:“人是站着的,车、马、虎都是趴着的。”或认为“老虎要吃人,留下人、马、车是因为马可以拉车,人可以赶车去买东西。”可见孩子对物体的概括水平还不高。“给物体分类”则是发展孩子概括能力,学习分析事物特征的一则游戏。此游戏适合4~5岁孩子。

玩法一:

爸爸妈妈给孩子准备各种日常生活中孩子常见的动物、植物、交通工具、日常生活用品等实物或图片。

游戏时,爸爸(妈妈)拿出4~5个同类型的实物或图片,再混入1~2个与前不同类型的实物或图片,让孩子把它们区分开来,并请孩子说出为什么。若孩子区分对了,爸爸(妈妈)再换其他物体让孩子分类;若孩子区分错了,爸爸(妈妈)就要找出孩子区分错的原因,让孩子在脑海中形成对物体的正确认识。

玩法二:

给孩子提供图形特征表格2张,几何图形纸片1套。

游戏时,爸爸(妈妈)出示特征表格1,指导孩子观察和认识,孩子观察后,爸爸(妈妈)问:表格的最上面一行画有什么?它们表示什么意思?(表示图形的大小、颜色、形状),左边一行(指竖行)有几个图形?它们是什么样的?如第一图形是大的、红色的圆形,我们应在表格的第二行(横行)下划“”,表示这是一个大的红色圆形的图形。请孩子分析下面的图形并打上“”。爸爸(妈妈)再出示特征表格2,引导孩子观察后问,这种表格和前一种表格什么地方相同?什么地方不同?表格第二行(横行)画了“”,表示什么意思?(表示应选一个小的红色的方形)让孩子找出相应图形纸片,放在左边第一行第二格中(竖行)。下面格式以此类推。

和孩子一起玩纸类游戏 


纸类游戏使幼儿初步认识到自己有改变外界环境的能力,从中得到乐趣,同时也训练了手眼之间的协调能力,促进脑功能的健全与成熟。还能锻炼双手的精细动作发展。

纸可用来折、卷、贴、画、撕、扯、拉、揉;可以是平面的、也可以被折成立体的;可以是白色的,也可以被画成五颜六色;可以毛糙,也可以光滑。总之,纸,可以变化出无数的形态,让宝宝获得乐趣。

撕纸

婴儿满6个月以后,往往会出现撕纸现象。其原因是想通过自己的手改变某些事物,从而满足新奇感。此时,他们的手部动作渐趋精细,手眼协调能力也基本具备。当幼儿发现通过自己小手的动作可以改变纸的形状和发出撕纸声响时,会感到欢乐和惊喜,故而乐此不疲。

撕纸,一方面可以锻炼孩子的手部小肌肉,另外还可以丰富孩子的听觉。有的朋友担心,教会孩子撕纸,家里的书报杂志就会遭殃了。其实,孩子1岁前,活动范围还很小。大人只要把要紧的纸类制品放在宝宝拿不到的地方就可以了。而同时,可以教孩子阅读,让他分清有些纸是不能撕的。

1岁前,宝宝撕纸的时候父母应该陪在身边,当心宝宝把纸塞进嘴里。等到他2岁时,撕出的纸条已经越来越细了。这个时候可以教他撕出形状和花样。到了大班,宝宝就可以用撕出的纸拼出画来!做父母的看了当然自豪啦!

贴贴乐

在纸上画个自己脸的轮廓。然后在别的纸上画出来眼睛、鼻子、嘴巴,把他们剪下来。接着游戏就开始了!让宝宝闭上眼睛,拿起“眼睛”往纸上一贴,再贴“鼻子”、“嘴巴”。

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宝宝的目测和估算能力。

拼图游戏

可以用杂志里面的图片,最好是结构简单些的。如,人像照片。把图片剪成一块一块的,再和宝宝一起拼起来。

玩拼图,第一练眼力,要看颜色、线条的匹配,第二练手指的灵巧度,手笨自然吃力。外面卖的拼图,大的只能玩一次,玩起来太占地方;小的又禁不起多玩。后来想到DIY。时尚杂志大都纸张考究、印刷精美。里面的广告页用来玩拼图,再适合不过。一开始,可以只剪成3、4块让宝宝拼,后来再逐渐增加块数。

七巧板

七巧板到底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久盛不衰。玩七巧板,可锻炼手眼协调、空间想象力,培养空间感和空间抽象能力。我希望,玩七巧板起劲的聪明宝,以后学起立体几何来也可以不让人操心。

聪明锦囊:巧制七巧板

只要一张纸、一把剪刀(如果你手工可以的话,剪刀都不需要),就可以做出一副标准七巧板。刚开始给宝宝玩,尽量用单色的。制作方法:裁出一张正方形的纸,然后按照如图所示的实线处剪下即可。

如何和孩子玩游戏 来和宝宝玩“文字游戏”吧!


心妈在先前的文章里说过,宝宝的各种敏感期出现在6岁前,尤其3-4岁就开始进入书写和阅读的敏感期,所以这个时期学习认字容易起到令人惊喜的效果。但是,每天一本正经地给这么小的宝宝上课吗?不仅孩子没耐心,大人也厌烦啊!心妈搜集了一套“文字游戏”法,让爸爸妈妈顺应宝宝玩的天性,和宝宝一起在游戏中愉快地迈进学习的大门。

*火车游戏1、准备一列玩具火车,或者用一些空的牛奶盒自制成一列火车。2、设置停车场、车站。3、准备各种词汇卡片,最好分主题,比如今天玩的是“动物”主题,那么就需要各种动物的词汇卡片。4、让火车“开”起来,乘客(卡片)在各个站点上车、下车,教宝宝说出每位“乘客”的名字。一次半小时的游戏就足够宝宝对这些“乘客”们有了深深的印象,一段时间之内反复玩几次,宝宝就能轻易记下这些词汇了。*拼图游戏1、在彩色纸和白色纸上分别画出○□☆△等各种简单图形。2、用剪刀剪裁出这些图形。3、把彩色图形贴在一张大的白色纸上。4、在白色图形上分别写下各种词汇。5、让宝宝依次拿着写着词汇的白色图形,寻找白纸上对应的彩色图形,然后贴上去,贴的时候读出词汇。每次玩的词汇不必多,但可以多准备一些词汇轮换着来,反复巩固记忆。*按图索骥游戏1、找一些各种物品的彩色图片(最好分类,比如“蔬菜”是一类),剪下来贴在一张白纸上。2、裁剪一些白色纸片,分别写上与这些图片对应的词汇。3、让宝宝拿着这些词汇纸片(当然,和宝宝一起来会让他更有干劲),一张张地贴在相对应的图片下方,贴的时候把词汇读出来。“按图索骥”的过程,不仅让宝宝掌握词汇,还让他熟悉相对应的实物。*扑克牌游戏1、找一套像扑克牌一样的词汇卡片(不嫌麻烦也可以自制哦),一面是图片,一面是文字。2、像玩扑克一样,随意洗牌,让孩子任意抽取,然后看着卡片上的图片说出相应的词汇,说对了就亮出文字让他再读一次,然后放到一边算过了。这个游戏可以让宝宝同时掌握“字”与相对应的“物”。*找朋友游戏1、与上面的游戏不同的是,这次实物图片和文字是分开的不同卡片,分别堆在两边。2、在图案卡片堆里挑出一张卡片,比如苹果的图片,然后问宝宝:“苹果在哪里呢?”3、让宝宝在文字卡片堆里找出有“苹果”两个字的卡片,然后读出来——找到朋友啦,可以放到一边。这个游戏同样可以让宝宝同时掌握“字”与相对应的“物”。*保龄球游戏1、准备一些词汇卡片,用夹子或其它办法,使卡片立起来。2、排列卡片,然后就像打保龄球一样,向卡片抛球。3、让宝宝说出被撞倒的卡片上的词汇,可以用计分的办法来鼓励。通过这个游戏,能培养孩子的手部控制方向和力量的能力,同时自然而然地掌握卡片上的词汇。*变魔术游戏1、在白色的画图纸上用白色蜡笔写出需要学习的字,当然,这个字现在还看不出来。2、让宝宝或和宝宝一起用喜欢的颜色涂涂抹抹,白色的字就会“神奇”地显现出来了。3、然后再教宝宝认读几遍这个字。当宝宝在纸上涂抹颜色的时候,文字会慢慢出现,这样的游戏能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使文字焕发出魅力,让孩子对文字产生浓厚的兴趣。(下面的游戏适合已经学习认字一段时间的宝宝。)*接龙游戏1、把词汇卡片摊在地板上。2、妈妈和宝宝交替地找出可以连接的词汇卡片,然后将相对应的卡片连接起来串成一条“长龙”。3、例如:第一个词“国家”,就可以连接“家园”,然后根据家园的最后一个字,可以连接“园丁”。通过该游戏,孩子可以学到用一个词汇的字和别的字可以组成另一个词汇的道理。这也是“组词”的初步学习。*交换舞伴游戏1、做一些单字卡片,有心的妈妈还可以把卡片设计得很可爱。2、给宝宝一张卡片,让他给卡片找“舞伴”。3、两张卡片跳完一支舞后,该交换舞伴啦,宝宝可以给这两张卡片分别找不同的舞伴……看宝宝能让这些卡片跳几轮舞!通过拼单字游戏,宝宝可以进一步体会“组词”的妙趣,并扩大词汇量。*掷骰子游戏1、找一个大大的骰子(自制也行),六个面上分别贴上不同的字。2、准备一些词汇卡片,全部或其中部分卡片的词汇里含有这六个字的其中一个。3、妈妈和宝宝通过石头、剪刀、布轮流掷骰子。4、掷出来的是哪个字,就要从卡片堆里找出含有这个字的词汇。5、最后,收集卡片最多的人赢。这个游戏能让宝宝在识字的同时不断地增加词汇量,同时,竞争性的游戏对孩子有激励作用。日常活动中,可以加进识字的游戏太多了,我们既可以利用现成的物品、玩具,也可以自制道具,目的就是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宝宝认字的积极性。宝宝还小,不应该给他任何学习的压力,所以心妈个人的意见是,教宝宝认字,可以从三个渠道:一是有限的正规学习,但这种形式不宜多,每次少量字,一旦宝宝没兴趣或不耐烦立刻不再坚持;二是如同上面介绍的游戏形式“寓教于乐”;三就是在生活中随时随地“潜移默化”,寓教于无形。心妈认为,2岁开始宝宝就可以接触文字了,而3-6岁的宝宝在幼儿园里就会开始学习识字,这个阶段,如果妈妈同时在日常家庭教育中巩固和强化,那么到了上小学的时候,已经初步过了认字关的宝宝自然就赢在“起跑线”上了!

雾霾天孩子在家玩什么


小小摄影家

道具:大小字卡两套,家长可亲手制作

玩法:

家长说:“我有一架照相机,照出照片真像你。我来给你拍个照,马上把照片送给你。”家长出示大字卡,孩子用双手做拍照状,嘴里说:“咔嚓!”然后迅速找出相应字卡,读出汉字。

好处:帮助孩子复习所学过的汉字的同时,锻炼孩子迅速反应的能力。

2帮小动物回家

道具:带有动物的图片、带有动物名称的字卡各一套

玩法:

家长在一边说出动物儿歌或学习动物叫声,孩子在家长这一边找到相应的动物图片,然后边学动物叫声和动作边到另一边找到相应字卡,帮助小动物回家。

如,家长说:“轻轻走,轻轻跑,我的小猫‘喵喵喵’。”孩子找到猫咪的图片,边学猫叫,边做猫的动作爬到另一边将图片放到带有“猫”的字卡上。

儿歌举例:“爱吃小虫爱吃米,我的小鸡叽叽叽。”

“黄嘴巴,大脚丫,我的小鸭呷呷呷。”

“大鼻子,长又长,我的大象在哪方?”

“耳朵长尾巴短,我的小兔跳得远。”

好处:锻炼孩子的联想能力和判断能力,孩子在游戏中不仅能认识更多的动物、学习到汉字,还能提高孩子的表现能力,从而提高孩子的自信心。鼓励孩子自信表达。如果在游戏的过程中,家长能够帮助孩子简单了解动物的习性,拓展孩子的知识面就更棒了!

3小演员

道具:字卡

玩法:家长随意拿出字卡,孩子要准确演出字卡上的动作和形象,也可用语言描述这个汉字,但不能说出要猜的汉字。也可孩子拿字卡,家长演出动作和形象,让孩子判断是否做得好、做得准确。

好处:帮助孩子复习所学过的汉字的同时,更深程度理解汉字的意思,锻炼孩子的肢体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联想力。

4捉迷藏

道具:字卡(年龄小的宝宝可选用带有图片的字卡)

玩法:将几个字宝宝放在桌子上,让孩子闭上眼睛,家长迅速将字宝宝藏到家中。让孩子猜一猜是缺少了哪个字宝宝,然后让宝宝将宝宝找出来。

好处:锻炼孩子的记忆能力,让汉字在宝宝的脑海中更加深刻,在找字宝宝的同时还可锻炼孩子的推理能力和探索能力。

5家庭彩妆、时装秀

拿出你的口红、眉笔或者油彩,尽情地发挥想象力,肆意地互相涂抹。搞笑、变美、扮丑都可以。还可以混搭衣服,想个主题,来个时装秀。在此过程中,可以锻炼孩子的创新能力,提高想象力。家长在与孩子的互动中,不仅能收获欢笑,还可能被孩子的创意惊到,原来孩子的世界是那么的丰富多彩,我们大人太拘泥于规则秩序。

6手工制作mini房间

如果你爱动手,那就带着孩子做一个mini房间吧。利用家里比较大的废纸箱,画好裁剪线,让孩子在旁边搭手,分配给他力所能及的任务,一起做一个纸箱屋。如果嫌纸箱表面太丑,可以让孩子在纸上涂鸦,然后进行装裱。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体验动手的快乐,锻炼动手能力,同时也能锻炼孩子的想象力。在制作完成后,孩子会有一种成就感。

7巨幅绘画

绘画是孩子最爱玩的游戏,也对孩子提高孩子的智力,可是扔下孩子让他自己在一边画,孩子可能画着画着就感觉无聊了,不如家长和孩子一起来个鸿篇巨制吧!铺一张大大的纸,和孩子商量讨论在哪些地方画些什么,谁负责哪一块,然后开始动手。巨幅绘画可以让孩子从小就懂得规划,锻炼整体把控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也能锻炼孩子的耐心和注意力集中度,在和孩子一起绘画的时候,要不时和其互动,询问他的想法,互相激发想象力,并不断称赞鼓励孩子。

8室内露营

在客厅搭好帐篷,或者亲手做个简易帐篷,铺好毛毯褥子,躺在里面,或是聊天或是给孩子讲故事讲自己的童年或是让孩子给你讲故事讲有趣的事儿,静静享受亲子时光;还可以在里面搞表情秀,拿起手机记录下这欢乐时刻。

9纸飞机新玩法

取一张大纸,剪几个圆圈,将纸悬空在宽敞处。折好纸飞机,对准圆圈,看谁飞的准。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

在家玩的游戏很多,开动脑筋,不怕麻烦,让孩子参与进来就能玩的尽兴。不要怕把房间折腾乱,事后可以让孩子一起跟着收拾,也是一种锻炼。总之,不要让孩子一个人看电视,自己玩手机,荒废难得的周末。下一个雾霾周末何不试一试呢?

10雾霾天里家长能为孩子做些什么

1、戴帽子

头发吸附污染物的能力众所周知,出门前戴顶帽子,能够有效缓解这种危害。反正现在也是冬天,长衣还能保暖!

2戴口罩

虽然戴口罩也无法完全阻止有害颗粒物的吸入,但是为呼吸道多设一道屏障,总比没有强。

3、穿长衣

不要为了潇洒而短打扮,穿得太零碎就增大了和有害空气接触的面积。穿长长的大衣,又保暖,又健康。

4、户外“短平快”

这就不多介绍了,在雾霾天气减少在户外活动的时间是非常有必要的。短暂停留、平和呼吸、小步快走。

5、进屋就洗脸洗手

“全副武装”地在室外逗留后,你皮肤接触有害颗粒物质最多的地方就是脸和手,所以,自己看着办吧。就算不是防霾,这也是个很好的卫生习惯。

6、不要用嘴呼吸

雾霾天里,家长除了“祈风求雨”还能为孩子做些什么?在雾霾天,有人改用嘴呼吸,这是不可取的。这个应该不难理解,鼻腔里的鼻毛和粘液可以吸附空气中的有害颗粒物,而用嘴呼吸就直达扁桃体了……

7、擤鼻子

这条其实就是提醒大家注意鼻腔清洁。按时清理鼻腔,一定要用擤的,而挖鼻子等于损坏鼻腔自毁“长城”。需要注意的是,擤鼻子也要先润湿鼻腔!

8、早睡觉

到了晚上不要熬夜上网,天不好,早睡觉,她好我也好。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孩子的睡眠啊,有精神才能考出好成绩!

9、多喝水

水是生命之源,现在天气很差,稍微多喝点水,加快体内水分的更新,对身体非常有好处。同学们学习也要注意喝水啊!

玩这些超级游戏,孩子的社交能力想不提高都难


都是很有意思的游戏,也很棒,分享给大家。

?传递表情

爸爸妈妈和宝宝围坐成一个圈儿,让宝宝注意观察妈妈的表情,然后把妈妈的表情状态用语言描述出来,并再次模仿给爸爸看。

同样,宝宝再做一个表情,由爸爸描述并模仿给妈妈看。依此轮转。

Tip:此游戏可引导孩子留心观察他人,同时学习认识情绪。认识情绪是管理情绪、提升社交智慧的前提。

我们都是机器人

假装爸爸和宝宝是机器人,妈妈手里有“遥控器”。妈妈嘴里发出一个命令/指示,两个机器人要按照指示做相应的动作。每次妈妈喊停,“机器人”就要听令定住,且维持此前的最后一个动作不变。

Tip:可以轮流做拿“遥控器”的那个人。如此引导孩子学会倾听,并学习控制自己的身体和动作。

小刺猬来跳舞

在地上划定一个范围,爸爸、妈妈和宝宝都站进去,假装大家都是刺猬,不能靠得太近,因为身上有刺,会刺疼对方。放一首曲子,大家开始手舞足蹈地跳起来,但是同时又要留心保持距离,否则就会“刺疼”、“流血”,累计多少次,出局。

Tip:学习群体中人际交往的合适距离。

咆哮的动物们

找一些动物咆哮、吼叫、发怒的图片。让宝宝识别里头是什么动物,他们的情绪怎样。并且挑出一个觉得最像自己生气时的动物,讲一讲愤怒、发脾气时候的感觉,以及告诉孩子处理愤怒的正确方法(独自冷静、换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转移注意力等等)。

Tip:教会孩子理解愤怒的情绪。学习处理愤怒。

“最爱的绘本”角色扮演

对于一直坚持亲子阅读的父母,可以让孩子挑选一本他最喜欢的社交主题的绘本,选一个片段,来进行角色扮演。

Tip:引导孩子换位思考,灵活处理社交矛盾、冲突问题。

?真人版“找不同”

一些启蒙书中会设置有“找不同”的益智小游戏,但其实不用书,这个游戏更好玩。妈妈带宝宝一起,让爸爸躲进屋子,改变身上的一样东西,比如脱掉鞋子,或者出去围巾、一块手表,再或者解开一粒扣子、挽起一只袖子等。爸爸重新出来后,让宝宝找不同。

Tip:引导孩子学会观察他人,试着将注意力放在别人身上。

我们一起来画画

爸爸、妈妈和宝宝一起来画一幅画,每个人画一部分,轮流来。爸爸画完妈妈画,妈妈画完宝宝画。

Tip:教孩子学会等待,体会团队合作。

猜猜我怎么了?

爸爸、妈妈或者宝宝,说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比如“这不是我的”,但每次都用不同的声调、带不同的情绪:开心、惊讶、生气等,让宝宝猜这语言背后是什么情绪。一家人轮流来做“带着情绪说话的那个人”。大人可以先演示,孩子学会了再来说。

Tip:引导孩子进一步认识情绪,同时教会他们理解他人,提升孩子的同情能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