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入学需准备的材料

2020-02-11 幼儿园入学需准备的材料 幼儿园入学需准备哪些 十个童话故事

选择幼儿园需了解的十个问题。

时光在不经意中流逝,我们又将迎来一个新的学年,同学们在回学校之前都需要做好入学准备,入学准备做好了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你有看过哪些关于入学准备的文章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选择幼儿园需了解的十个问题”,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要了解一所幼儿园的情况,最好打电话,或者当面同园长谈谈。一般来说,园长不会拒绝一个想让孩子入园而进行咨询的父母。提问的面愈广,愈会让你了解深入,愈能帮助你做出正确的选择。你可以同已在这所幼儿园就读的孩子父母进行交谈。你还可以利用幼儿园晚接时间,与幼儿园游乐场里正带孩子玩耍的父母攀谈,尽可能获取你所想要的信息。

带孩子一起去参观幼儿园,问问孩子是否喜欢这个新学校。在面对面的谈话中,可以问如下几个问题:

1、幼儿园有哪些附加活动?(比如:外语、音乐、体育等)

2、一个老师照顾多少个孩子?(通常一个老师照顾7个孩子比较合适)

3、过去两年中幼儿园职工的更换频率为多少?

4、经常会组织郊游吗?(比如:去动物园、博物馆等)

5、会不会有些外人(比如:观摩团的老师)来参观幼儿园,还是说孩子会生活在一个相对独立的世界里?

6、幼儿园会不会注意健康饮食、有没有专门的营养师?

7、幼儿园会不会经常给父母汇报孩子的成长状况?如果孩子有了困难或其它不良的表现时,幼儿园是否会主动同父母联系?

8、幼儿园是否经常让父母参加一些活动?比如:父母开放日、父母会、节日庆祝活动等。

9、这家幼儿园是不是比较擅长儿童教育?它是怎样教育孩子的?

10、孩子的适应期将是多久?(专业人士建议,至少6天到3个星期)

入学准备扩展阅读

选幼儿园:三大绝招,十个必问问题


伴着春天的脚步,一个崭新的新学期又在我们的面前了,相信大家在开学前都会做好相应的入学准备吧,做好准备工作才能保证我们开学后身心健康并且顺利地适应这个变化,你看过哪些关于入学准备的资料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选幼儿园:三大绝招,十个必问问题”,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绝招一:要了解一所幼儿园的情况,最好打电话,或者当面同园长谈谈。一般来说,园长不会拒绝一个想让孩子入园而进行咨询的父母。提问的面愈广,愈会让你了解深入,愈能帮助你做出正确的选择。

绝招二:同已在这所幼儿园就读的孩子父母进行交谈。

你可以利用幼儿园晚接时间,与幼儿园游乐场里正带孩子玩耍的父母攀谈,尽可能获取你所想要的信息。

绝招三:带孩子一起去参观幼儿园,问问孩子是否喜欢这个新学校。

在面对面的谈话中,可以问如下几个问题:

1、幼儿园有哪些附加活动?(比如:外语、音乐、体育等)

2、一个老师照顾多少个孩子?(通常一个老师照顾7个孩子比较合适)

3、过去两年中幼儿园职工的更换频率为多少?

4、经常会组织郊游吗?(比如:去动物园、博物馆等)

5、会不会有些外人(比如:观摩团的老师)来参观幼儿园,还是说孩子会生活在一个相对独立的世界里?

6、幼儿园会不会注意健康饮食、有没有专门的营养师?

7、幼儿园会不会经常给父母汇报孩子的成长状况?如果孩子有了困难或其它不良的表现时,幼儿园是否会主动同父母联系?

8、幼儿园是否经常让父母参加一些活动?比如:如父母开放日、父母会、节日庆祝活动等。

9、这家幼儿园是不是比较擅长儿童教育?它是怎样教育孩子的?

10、孩子的适应期将是多久?(专业人士建议,至少6天到3个星期)

幼儿园入园八个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一、入托年龄

孩子2岁半要入托吗

问:我孩子9月份满2岁半,我觉得托儿所好像只是管吃、喝、拉、撒,不管学习,请问报名进幼儿园托班好,还是进托儿所好?

答:很多家长希望将孩子送进幼儿园,并认为幼儿园的师资力量强一些,这样的观点有偏颇。目前托儿所和幼儿园教育资源已整合。幼儿园既研究3至6岁的大龄幼儿,也研究2至3岁的小年龄孩子,建议家长选择有专门育婴师资格的或托幼一体化的园所。

入园不适散居在家行吗

问:孩子2岁半,每次一送到幼儿园托班就哇哇大哭,还吵着要回家。2岁多的孩子到底让她散居在家好?还是去托儿所、幼儿园好?

答:对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是否送托儿所或幼儿园托班属于家长自愿行为。但从长远来看,孩子入园总有一个不适应的过渡期。比如:送幼儿园托班时,第一个星期可以每天让孩子只去上午半天,中午接回家,等到适应后,逐步过渡到每天去全天。

问题二、提前入园

幼儿提前入园有必要吗

问:每年幼儿园入园报名时,总有不少家长托人情、走关系,甚至改户口,将低龄孩子提前送进幼儿园。请问让孩子低龄入学这样的做法科学吗?

答:每个孩子都具有自己的心理年龄和智力年龄。国家规定的入学年龄,也肯定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如果因提前入学,而导致孩子在学习上遇到障碍、自信心受挫,更应该引起家长的重视。建议还是适龄入园比较好。

问题三、寄宿问题

孩子送寄宿制学校好吗

问:年轻父母忙于工作,没什么时间陪孩子,又担心老人带孩子太过溺爱,想让孩子接受正规教育,是否应把孩子送到寄宿制幼儿园?

答:孩子是否适合送寄宿制幼儿园,首先要看孩子是否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对于一些有先天性心脏病、哮喘、高热惊厥病史和咽喉炎的孩子,不适合上寄宿制幼儿园。寄宿制幼儿园在各个方面对孩子又都有比较高的要求,太小的孩子对父母有很大依赖感,还容易生病,并不合适。

问题四、特色学校

双语幼儿园更能培养孩子吗

问:到底是双语幼儿园好?还是艺术幼儿园好?

答:双语教育现在很流行,但家长不要盲目跟风。最重要的是看外教的质量如何?是否有正规教学证书?一般来讲,在外教带孩子做游戏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孩子健全的性格、纯正的语音。至于艺术特长还是双语特长,还是要看孩子的特点和希望他有怎样的未来,然后慎重选择。

几岁起学艺术技能好

问:孩子快入园了,培养其艺术技能,像跳舞、弹钢琴等,是不是越早越好?

答:宛南实验幼儿园园长卫晓萍说,在家长要求孩子去学这类技能前,应明确两个问题:一是孩子对之是否有兴趣,不要强迫他们做不喜欢的事;二是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有的家长只希望幼儿园的课程越多越好,而且还抱着孩子将来一定要成名的想法,那会给孩子过大的压力;如果是希望通过学习艺术技能来陶冶性情和气质,就比较可取。

问题五、幼儿园性质

公办、公立转制、私立幼儿园,哪个好

问:公办幼儿园、公立转制幼儿园和私立幼儿园有什么差别?

答:刘诗昆幼儿园总园长黄莉莉说,公办幼儿园和公立转制幼儿园的主要差异是在体制上,即它们的拨款体制不同。公办幼儿园是政府拨款,而公立转制幼儿园就是自负盈亏的。私立幼儿园主要根据物价局来统一收费的。选择公办还是公立转制不是最终的问题。选择什么幼儿园是最好的,不只是看收费,要看整体。

问题六、超前教育

学前教育要提前教孩子吗

问:对于即将入园的孩子,在入园前和入园中是否需要多教他们识字、英语和算术,将来能尽早为进小学或小学阶段学习打好基础?

答:刚满2岁的孩子就学写字,3岁学算术,4岁学英语。其实,过大心理压力在给孩子造成逆反心理、导致厌学的同时,更在器官神经发育上带来弊端,甚至出现孩子坐姿不正确,一写字就像描花,还有个别孩子在一个方格里要挤写三四个字,学了“神算”做起算术题还错误百出,这些都和超前教育造成正常思维紊乱有关。

问题七、外籍宝宝

外籍宝宝入园如何报名

问:我孩子是外籍的,应该去哪里报名?

答:目前招收外籍孩子的幼儿园有两种。一种是国际学校,但收费相当高。另一种是普通的公办学校,收费相对低一些。如果马上到国外去的,那报考国际学校很有必要,可以在那里体验国际文化的熏陶,对语言、环境适应都有好处。但如果将来孩子留在国内学习、生活的,或者等到高中时再去国外的话,那就没必要读国际幼儿园,在公办幼儿园反而能多接触中国文化的熏陶。

问题八、特殊儿童

脑瘫儿童入园何处报名

问:我的孩子在出生时就有脑瘫,现在到了入园年龄,是否可以送幼儿园上学,应该到哪里报名?

答:对于有脑瘫、严重自闭症、或听力障碍的儿童,建议送到特教幼儿园或专门的残障学校就读;对于视力有缺陷、眼睛有问题的儿童,建议可送到盲童学校就读。目前,在每个区县幼儿园中,有专门一个幼儿园其中安排一个或几个班级,针对特殊儿童进行幼儿特殊教育。

轻微自闭能不进特教班吗

问:我的孩子性格非常内向,有点轻微的自闭症,但医生和教育专家都说,等孩子长大一点可能就会好的。我们都不希望把孩子送进幼儿园特教班,想让他和正常孩子一起学习、生活,可以吗?

答:在学前教育中,我们一贯主张“融合教育“。即使有轻微自闭症的孩子,也想方设法让他们和普通正常孩子一起上幼儿园。这样不仅能让孩子通过儿童社交、游戏接触,参与到更多其他孩子的正常活动中,有利于心理疾病的好转;同时,对于其他孩子而言,也能让他们从小就学会关心他人、爱护他人的好品德。

选园的十个常见问题


时间一去不复返,新学期的号角已经吹响,大多数学生都会在开学前夕去做一些准备,入学准备做的好可以给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生成一个良好的环境,高效的入学准备的小知识你了解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选园的十个常见问题”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绝招一:要了解一所幼儿园的情况,最好打电话,或者当面同园长谈谈。一般来说,园长不会拒绝一个想让孩子入园而进行咨询的父母。提问的面愈广,愈会让你了解深入,愈能帮助你做出正确的选择。

绝招二:同已在这所幼儿园就读的孩子父母进行交谈。

你可以利用幼儿园晚接时间,与幼儿园游乐场里正带孩子玩耍的父母攀谈,尽可能获取你所想要的信息。

绝招三:带孩子一起去参观幼儿园,问问孩子是否喜欢这个新学校。

在面对面的谈话中,可以问如下几个问题:

1、幼儿园有哪些附加活动?(比如:外语、音乐、体育等)

2、一个老师照顾多少个孩子?(通常一个老师照顾7个孩子比较合适)

3、过去两年中幼儿园职工的更换频率为多少?

4、经常会组织郊游吗?(比如:去动物园、博物馆等)

5、会不会有些外人(比如:观摩团的老师)来参观幼儿园,还是说孩子会生活在一个相对独立的世界里?

6、幼儿园会不会注意健康饮食、有没有专门的营养师?

7、幼儿园会不会经常给父母汇报孩子的成长状况?如果孩子有了困难或其它不良的表现时,幼儿园是否会主动同父母联系?

8、幼儿园是否经常让父母参加一些活动?比如:父母开放日、父母会、节日庆祝活动等。

9、这家幼儿园是不是比较擅长儿童教育?它是怎样教育孩子的?

10、孩子的适应期将是多久?(专业人士建议,至少6天到3个星期)

选择幼儿园需注意的七个细节


假期时光匆匆走过了,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学年,孩子也会在父母的帮助下做好入学准备,提前做好入学准备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克服假期综合症,快速做好入学准备小知识你还了解哪些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选择幼儿园需注意的七个细节”,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细节1:路途远近是基本的考虑点。

不要为了好学校而舍近求远,这样做将带来接送孩子的难题,也会使得孩子在今后的生活中不得不早起,以至于对他(她)的健康有负面影响。

细节2:不要盲目追求幼儿园等级。

有些幼儿园因受场地限制无法达到示范园,但办学严谨、教师工作踏实、服务意识强,在园孩子的家长满意率高。这样的幼儿园是最值得选择的。

细节3:根据经济条件量力而行。

幼儿园每月的管理费收费标准存在较大的差异,收费标准的高低与教育质量的优劣并不一定成正比,所以家长不必为此背上沉重的包袱。

细节4:选“特色”幼儿园须慎重。

幼儿阶段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诸多方面的关键期。孩子需要通过广泛接触周围的环境,促进语言、认知、社会交往、运动、情感等各方面的发展。如果在此阶段花大量的时间用于练习某一技能,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会受到影响。

细节5:尽量不要选全托幼儿园。

学龄前儿童处于感情发展的关键期,非常渴求家人的关爱,如果此时送进幼儿园全托,孩子缺乏与亲人亲昵的接触,无法体验常人的感情,长此以往,他们会失去安全感、信任感。除非万不得已,家长不要“忍痛割爱”。

细节6:尽量不要进比孩子实际年龄高一级的班级。

理由一:正常的孩子智力年龄随生理年龄同步增长,一个聪明的3岁孩子进入4岁年龄段的班级,他的能力显得平平,还有可能事事不如别人,这对孩子自信心、好胜心的培养十分不利。理由之二:当孩子大班毕业该进小学时,由于年龄的问题无法入学。孩子将面临“留级”的打击。

细节7:入园勿进行“定性培养”

孩子进入幼儿园前,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等各方面都没有定性。因此,家长不要过早地对孩子进行所谓的“定性培养”。没有必要要他(她)学这学那。幼儿园在招生时是不允许考试的,面试无非为了看看儿童的健康状况(有无传染病)、是否认识数字(1,2,3……)、颜色辨别(红、绿……)等。至于某些心急的家长有目的性地强迫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孩子的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才是最重要的。让儿童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兴趣,以开朗的心态面对困难,是家长当务之急要解决的问题。

选择全托幼儿园必须了解的事情


如今的全托幼儿园或全托班在教育孩子方面有了更丰富的内容:蒙特梭利教育、双语教育、音乐教育……名目繁多的特色教育形式吸引着父母的眼球,而能给他们更多时间的“全包”式托教,能解除父母的部分后顾之忧,更能让不少紧张忙碌的爸爸妈妈暂时缓解一下自身的压力。

但孩子连着几天见不到爸爸妈妈,幼小的心灵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尽管孩子自己有可能还表达不清楚。面临自身发展和养育孩子的矛盾,一些父母反复权衡是送孩子去日托还是全托,不少父母举棋不定。让我们听听专家和那些已经把孩子送到全托班的父母怎么说——

◎父母为何送孩子去全托

家长工作忙

一位在外企上班的高女士最终下决心把孩子送到了一家设备全、声誉好的全托幼儿园,“实在是没有办法,我也知道孩子在3、4岁的时候最需要父母的呵护。但我和他父亲在同家外企工作,我们每天早早去上班、晚上常常要加班,实在没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陪着孩子,与其找个保姆照顾他,不如上一个信誉好的全托幼儿园让他接受优质的教育。只是每当星期一送孩子上幼儿园时,看到儿子依依不舍的样子,心里总有一份愧疚。”

孩子太淘气

一对博士父母毫不犹豫地把孩子送到全托的原因很简单:“孩子挺聪明的,刚两岁就认识了很多汉字,可就是太淘气。”“十一”假期孩子和父母一起玩,博士爸爸就已经“受不了”了,对着孩子说:“这两天你可把我折磨透了。我宁愿扛100斤的麻袋,也不愿看着你,实在太让人劳心费力了。过完假期,一定要把你送回全托,让老师好好管管你!”

长辈太宠爱

家住北京西城区的张迪小朋友哭着喊着还是被妈妈送到全托幼儿园,“小迪是爷爷家唯一的孙子,爷爷奶奶宠得不得了。我们该管孩子的时候总有爷爷奶奶护着拦着,孩子也就越来越任性,幼儿园的老师都说我们迪迪太娇惯,和小朋友们很难相处。于是我和他爸爸商量把孩子送到全托幼儿园,离开爷爷奶奶的溺爱,让他在集体中生活、多和小朋友们相处,改到他的坏习惯。”

◎孩子愿意和妈妈在一起

北京市卫生局第三幼儿园的一位负责寄宿班的老师说:“我觉得现在的孩子们太可怜。有的孩子1岁半就被家长送到寄宿幼儿园,这个时候他们最需要的是父母,就是再好的幼儿园,再敬业的老师也替代不了。”

“我一点都不喜欢上全托幼儿园。在家多舒服自在,可以看电视,又可吃好多好吃的零食,在幼儿园就不行;还有,不能天天看见妈妈,不能听着妈妈讲故事睡觉。”4岁多的晶晶只上了2个月的全托就再也不去了,妈妈没有办法,只得把她又转到日托幼儿园。

在国务院幼儿园上了半年多全托的鹏鹏自从妈妈买了汽车以后,就要求妈妈每天下班都要开车接他回家,妈妈说如果天气不好下大雪,就不会接他。于是鹏鹏每晚到了七点半就盯着看天气预报,如果第二天不下雪,鹏鹏就开始欢呼雀跃,因为明天妈妈又可以接他回家了。“幼儿园不自由,就是喜欢回家。”鹏鹏说得很干脆。

◎专家观点:

魏认为,是否入全托、日托,要看孩子的年龄和性格。

首先是年龄。孩子过小,小于三岁半,入全托不好。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最需要父母的关爱。在我国,绝大多数母亲是全职,很多年轻的妈妈晚上要“充电”学习,没有时间照顾孩子。于是索性把孩子交给寄宿幼儿园,认为自己一方面没有时间看管孩子,一方面幼儿园的老师在教育儿童方面比自己更有经验。家长也许以为把孩子送到寄宿幼儿园没什么,可实际上是对孩子的情感剥夺,这个时期,孩子年龄小、语言滞后,也许表达不出他的需要,但孩子的情感在这个时候已经是十分丰富,有强烈的情感需求。因而,孩子与家长的交流非常重要,但这一点常常是忙碌的家长们最容易忽视的。高质量的幼儿园在对孩子生活养育、生活护理、基本习惯的培养、营养膳食方面是十分专业的,但再专业再敬业的老师也无法满足每个孩子个性化的心理需要和亲情的满足。三岁半以前的孩子应在父母的爱护下成长。如果这么小的孩子一连五天见不到亲人,看不到爸爸妈妈,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是不利的。

其次是性格。总的来讲,内向的孩子比起外向的孩子更不宜入全托。外向的孩子,敢于也善于表达自己的需求,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表达来获得自己的需求。而内向的孩子不善于表达自己,压抑自己的需要。这对孩子的个性发展是很不利的。

魏主任讲,其实,这是因为家长不了解孩子成长发育的阶段规律。两岁的孩子处于第一反抗期,其表现是:淘气,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主意,喜欢和父母对着干,但这个时候更需要父母耐心的引导教育,而不能有“孩子太调皮,很棘手,干脆交给老师管算了”的心态。

当然,全托也有优势:全托的孩子长期在集体中生活,能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与成人交往、与社会交往的能力。全托的孩子比起日托的孩子,更喜欢与陌生人交往,而且对成人有信赖感,在这些方面,全托幼儿园对孩子的社会性发展具有有利的一面。

姚丽红:北京蓝天宇锋幼儿园高级教师副园长

姚老师说:“在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包括我国台湾,都没有全托幼儿园,他们很难想象孩子能一连五天见不到父母。全托幼儿园可以说是‘中国特色’。分析全托不断发展的原因,首先是当今经济的发展,年轻的家长在事业上承受很大的压力,他们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事业上,没有太多时间照顾孩子,认为与其把孩子交给保姆不如放在幼儿园,因为幼儿园是正规的教育机构,在教育养育孩子方面是专业的。放在全托幼儿园自己省心也放心。从深层次角度看,实际上是中西方家长对子女教育的观念有差异。中国的家长很传统,相信学校教育,信赖学校权威。而且大多数家长没有接受过教育子女的相关培训,出现问题不知道如何解决。而西方的家长知道教育孩子的方法和技巧,他们也十分重视对孩子亲情的培养。”

“全托幼儿园的优点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全托幼儿园能为家长服务,给家长参加社会服务解除后顾之忧。其二,全托幼儿园的孩子们接触的环境比较单一,不是纯社会化的环境,是由老师、小朋友组成的小社会环境。这要比日托的孩子接触社会机会少些,那么接触社会不良因素也少。幼儿园这一特定的环境要比社会纯净,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优良品质的培养、形成与发展有好处。其三,全托的孩子受益最多的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以及自理能力的培养。全托的孩子在长时间与小朋友们接触中,有了矛盾有了问题,都会慢慢地在老师的帮助下解决,因此,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增强。而日托的孩子在遇到问题和困难时更依赖家长。全托的弊端在于:孩子与家长的沟通少了,缺乏亲情的培养,这对孩子的成长也是不利的。但作为全托幼儿园,我们会创造更多的机会给家长和孩子们一起交流感情,比如在幼儿园里开展多种多样的亲子联欢会,使孩子和家长有更多的时间在一起。”

孩子入日托还是全托,家长要根据孩子、家庭、工作这三者的情况,全面衡量进行选择。分析孩子的个性特点,内向敏感的孩子就不宜入全托;家庭矛盾多,不太和睦的孩子入全托就比日托好。需要说明的是,那些依赖性强的孩子全托以后,父母不能大撒把,要让孩子有一个逐步适应全托环境的过程,建立心理安全网。平时也要尽量多创造机会与孩子交流,周六周日多花时间和精力关注孩子,来弥补对孩子感情上的欠缺。

选园绝招十个问题帮你忙


又是一年开学季,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新的起点,不少的同学会在家里的帮助下调整作息为入学做好准备,提前做好入学准备工作可以让我们提高效率,你有看过哪些关于入学准备的文章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选园绝招十个问题帮你忙,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选园绝招十个问题帮你忙

绝招一:要了解一所幼儿园的情况,最好打电话,或者当面同园长谈谈。一般来说,园长不会拒绝一个想让孩子入园而进行咨询的父母。提问的面愈广,愈会让你了解深入,愈能帮助你做出正确的选择。

绝招二:同已在这所幼儿园就读的孩子父母进行交谈。你可以利用幼儿园晚接时间,与幼儿园游乐场里正带孩子玩耍的父母攀谈,尽可能获取你所想要的信息。

绝招三:带孩子一起去参观幼儿园,问问孩子是否喜欢这个新学校。

在面对面的谈话中,可以问如下几个问题

1、幼儿园有哪些附加活动?(比如:外语、音乐、体育等)

2、一个老师照顾多少个孩子?(通常一个老师照顾7个孩子比较合适)

3、过去两年中幼儿园职工的更换频率为多少?

4、经常会组织郊游吗?(比如:去动物园、博物馆等)

5、会不会有些外人(比如:观摩团的老师)来参观幼儿园,还是说孩子会生活在一个相对独立的世界里?

6、幼儿园会不会注意健康饮食、有没有专门的营养师?

7、幼儿园会不会经常给父母汇报孩子的成长状况?如果孩子有了困难或其它不良的表现时,幼儿园是否会主动同父母联系?

8、幼儿园是否经常让父母参加一些活动?比如:如父母开放日、父母会、节日庆祝活动等。

9、这家幼儿园是不是比较擅长儿童教育?它是怎样教育孩子的?

10、孩子的适应期将是多久?(专业人士建议,至少6天到3个星期)

幼儿园宝宝问这6个问题千万别答错了


现在的父母大多十分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但不知爸爸妈妈们是否意识到,鼓励性的言语说得不恰当也可能破坏了孩子的自信心呢。这里我们列举了几种听起来没错,但实际上对孩子成长不利的鼓励之辞,希望引起爸爸妈妈足够的重视。

6岁的女儿从幼儿园回来,抱怨她的小伙伴“太自私”。

错误回答:妈妈完全了解你的感觉。

事实上,你不可能了解她的感受。因为她是你心爱的孩子,你心疼她,你怎么可能完全了解她的感受?自然,你是想告诉她,妈妈理解她,并且想让她知道愤怒、难过之类的感受都是正常的。但是,你这样的安慰更容易激怒孩子,孩子会觉得你这么说是觉得他经历的事情很正常,她的不快不仅没平息,很可能,以后她什么都不愿告诉你了。

正确做法:从问一些简单的问题着手,了解事情的全过程及细节,让孩子觉得自己被理解比简单的安慰有效得多。

儿子刚刚同小伙伴玩了回家却宣称:“我一点也不喜欢明明。”

错误回答:“不可以这么说,明明是个好孩子。”

你只是不希望孩子对他人过分地指责,或许事实上明明真是一个可爱的好孩子,也或者你同明明的妈妈是好友,你希望两个孩子相处愉快。不过在这时候告诉孩子应该怎样去“喜欢”别人是不对的,这等于是轻易地否认他对小伙伴的判断力,很可能抑制他今后判断人、发展人际关系的能力。

正确做法:认识到你的孩子不喜欢另外一个孩子总有他的理由。还是同孩子聊聊吧,问他:“那你今天过得不开心喽?明明对你怎么了?他做了什么事让你不高兴了?下次碰到他你准备怎么办?”通过这种方式来鼓励孩子。

告诉孩子同小朋友们相处,要掌握一个基本的交往原则:先判断一下对方是个什么样的人,万一发生了不愉快可以试试有没有改善的办法,如果相处得不好,实在没法达成一致,断交也行。正确地教给孩子这一课,对他将来的社交一定大有好处。

6岁的孩子告诉你今天班里画画,老师表扬她了。

错误回答:“你是最棒的。”

如果总是用“最漂亮的”、“最可爱的”、“最能干的”这样的词鼓励孩子,会在不知不觉中给孩子太多的压力。会令孩子对自己期望过高压力过大,以致不能承受。

而且,孩子同小伙伴一比较,发现“玲玲跑得比我快”,“露露唱歌比我好”。她渐渐发觉她并不是样样都比别人好的。心理学家做过一项调查,发现盲目夸大地表扬孩子会导致孩子自我怀疑,令孩子不自信。只有恰当的符合事实的表扬和鼓励才会真正对孩子有益。

正确做法:不要再不切实际地表扬孩子。“今天真漂亮”比“你是最漂亮的”合适得多。“这个故事真有趣”比“你讲故事是全班最棒的”更合理。

父母大吵的时候,让5岁的孩子听到了,做妈妈的想对孩子作一番解释。

错误回答:“我想让你知道,爸爸妈妈今天下午吵些什么。”

在这个开放的年代,我们有时候让孩子知道得太多了。有些父母认为孩子如果知道了争吵的来龙去脉就不会胡思乱想了。没错,听到父母发生激烈争吵孩子会害怕、不快,但是把大人之间的事全盘托出反而会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担忧。在他们的小脑瓜里,觉得生活像他们在电视、电影里看到的那样混乱、易碎,你们夫妇或许觉得激烈的争吵不过是漫长的婚姻道路上的一点小波折小点缀,孩子却马上会跳到最坏的状态:我们的家要散了,爸爸妈妈不要我了。

正确做法: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刚才火气都太大了,这跟他没关系。因为,听到父母在大吵,孩子跳出来的第一个念头是这争吵是不是我引起的?爸爸妈妈还会和好吗?然后,在孩子面前同你的配偶来个简单的拥抱或是说句调侃的话,这样孩子才会放心,觉得警报解除了。

5岁的孩子从幼儿园回来闷闷不乐,因为同伴嘲笑她有个大蒜鼻子。

错误回答:你的鼻子挺漂亮啊,妈妈就喜欢你这个样子。

妈妈不过是在宽慰孩子,告诉她无论她长得什么模样,妈妈一样爱她。但是这其实等于告诉孩子她担心的东西是真的。事实上,二、三岁的孩子就开始注意自己的长相了。到了五、六岁,他们会同别人比较,然后,会抱怨:“我的腿太粗了。”“我是不是太矮啊?”你告诉他:“你这样子就很好看啊。”可能令他怀疑自己的判断力,他会用你告诉他的标准去看周围的人。他也可能觉得你不理解他的伤心,会一个人把不快压在心底,不再对你说什么,在今后的社交中出现心理障碍。

正确做法:如果孩子觉得自己哪里长的不好看,先问问他,是不是在和谁做比较。然后可以同他讨论,看看能不能帮他。如果孩子觉得自己不如同伴高大,可以告诉他各人有各人漂亮的地方,如果真的想高大一点,可以鼓励他多去打打篮球,学习游泳。当然,有时候对于孩子的抱怨我们实在无能为力,在那种情形下,你可以对他的不快表示理解,千万不要置之不理。

6岁的孩子听到老师说吸烟不好,回来问你有没有吸过烟。你回答说没有,他不信任似地再问:“真的吗?”

错误回答:“我从没对你撒过谎。”

你这么说是为了赢得孩子的信任,但告诉孩子从没并且永远不会对他撒谎之类的话,孩子今后很轻易就能抓住你的把柄,不再信任你。

正确做法:“爸爸尽可能对你诚实。”当他下次发现你在说着一个善意的谎言时,你就有了解释的机会,告诉他有时候这么做只是好心。“爸爸知道今天的菜不好吃,可是外婆费了好多时间来准备,我不想让她不高兴啊。”

幼儿园入学需准备的材料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