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入学前的准备
2020-02-06 孩子入学前的准备 胎教何时开始 入园入学的准备话题讨论:孩子何时入园合适?。
孩子多大上幼儿园好?据调查显示,2-3周岁的孩子入园最多。下面我们来听听福州部分幼儿园园长及有经验家长畅谈心得。
话题讨论:孩子何时入园合适?
作客嘉宾:
福州广厦幼儿园园长:林民芳
福州市鼓楼区阳光国际幼儿园园长:黄剑芳
福州鼓楼淑佩小金星幼儿园园长:卓屏美
福州博士堡幼儿园(棕榈园)园长:林清
旺婴妈妈早教中心园长:许威威
福州康力幼儿园老师:林安娜
两周岁以前最好不要送去幼儿园
许威威:一般孩子3周岁上幼儿园,当然年龄只是参考系数,而不是统一划分的标准,宝宝的生理和心理的实际发育情况才是最重要的衡量标准。
黄剑芳:我觉得孩子还是2周岁以后入园比较好。毕竟,太小的孩子自理能力不行,需要老师的帮助。但是老师要照看那么多个孩子,有可能顾不过来。
林民芳:幼儿在两周岁以前最好不要送去幼儿园,因为这个阶段仍处在恋母情结阶段,最好以家庭抚养为主,离开父母的时间不宜过长。
条件成熟提早入园对孩子有好处
林民芳:儿童进入幼儿园的时间没有严格的规定,其实只要宝宝到达一定的成熟程度,能够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就可以入园了。2周时,可以提早让孩子上小小班,让孩子提前融入集体生活,锻炼适应能力,对孩子的发展有好处。
林安娜: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太小了,没必要上小小班(娃娃班)。他们都会等到三周岁直接上小班。但是上过小小班升到小班的孩子,普遍自理能力各方面都会更强一点。有的父母和老人主张把孩子放在家里,的确,家庭教育对孩子是非常重要的,家庭对孩子个性化教育、情感教育、自由感的培养都是其他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当孩子发展到会初步游戏,会与周围人简单地交谈后,便开始进入了幼儿期。这个年龄的孩子已不再只满足于家庭的小天地,局限于同家庭中的成员打交道,而开始产生了参加社会生活与活动的需要,这就具备了进入幼儿园的能力与条件。
能进行简单交流、自理的孩子可送幼儿园
黄剑芳:孩子能说自己的名字,进行简单的交流。大小便时会说,心理上爱去幼儿园。这样孩子就具备了上幼儿园的条件。
卓屏美:一般孩子有独立的意识,能自己吃饭、洗手,或者敢与别人接触时,就可以送孩子入园了,这个没有严格的标准。
许威威:孩子具备一定的自理能力,作息时间比较有规律,离得开妈妈,对新事物、外界环境强烈渴求,喜欢和小朋友玩,愿意与家人以外的人交往等,可以送幼儿园。
延伸阅读
几个话题与大家讨论
时间过得真快呀,我们将要迎来新的学期,孩子也会在父母的帮助下做好入学准备,做好入学准备可以让我们习惯在生活和学习活动上的一系列变化,高效的入学准备的小知识你了解哪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几个话题与大家讨论”,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我曾经带儿子去参加过测评,但是我并不认为它能全面表述我孩子的情况。因为我孩子更擅长的东西并不在他的测试里面。但是通过测试可以说明我儿子在某些方面的欠缺,在以后的培养中可以注意一下。
对待测试结果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心态。
有的时候,我觉得孩子没有达到书上或评测的标准,可能还没到那个阶段,孩子哪有都一样的?我儿子以前根本静不下来,过了春节后,他能够自己坐在那玩半天不动窝,真是长大了,就有些变化。
qqmm的回复:
有关孩子不肯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我觉得不必太在意了,并不全是孩子内向的问题,有时是孩子不自信的表现,我家的宝宝也有过这样的情况在上幼儿园前,就会很多儿歌等,上幼儿园后也和小虎子一样就是不说,甚至连人也不叫,我当时很着急,越让她说她越不说,后来我想顺其自然吧大人也要尊重孩子呀,就再不强迫她过了一段时间,她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后,慢慢开始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了,我们及时给她鼓励。现在已经能在各种场合很好地表现自己了。
给孩子一点时间,相信孩子,是最重要的。
关于乙肝宝宝入园的大讨论
时间一去不复返,新学期的号角已经吹响,孩子们也要为进入学校学习做好相应的准备,做好入学准备可以让我们在开学时不会慌乱,你看过哪些关于入学准备的资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乙肝宝宝入园的大讨论”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前日,乙肝携带者维权组织发布中国教育领域乙肝歧视状况的调查,直指在教育方面,由于国家法规模糊,导致幼儿入园和研究生入学存在严重的乙肝歧视。
未规定乙肝宝宝能否入园
《调查报告》指出,中国有乙肝携带者近一亿人,但长期以来,公众误解了乙肝病毒的传播方式,社会对身体健康的乙肝携带者存在种种歧视和排斥。公益律师李方平表示,在教育方面,由于国家尚无明确法律条文保护乙肝学子的权益,这一人群难以享有平等受教育权,这一现象尤以高等教育和幼儿学前教育为甚。
对于这一说法,北京市卫生局妇社处工作人员坦言,现行国家《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和《北京市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实施细则》,是目前北京地区托幼机构对入园儿童健康状况做出规定的惟一管理条文,颁布于1995年,其中的确未能明确,乙肝携带儿童在肝功能正常的健康情况下,是否能够进入幼儿园学习、生活。“由于托幼教育不属于国家义务教育范畴,卫生部门的确没有法律依据,干涉教育部门或托幼机构拒录乙肝儿童的规定。”
同时,市教委学前处处长张小红则表示,有关乙肝病毒携带儿童的入园问题,幼儿园遵照的是卫生部门的要求。
大多做法
检出乙肝宝宝即拒其入园
尽管规定模糊,但在北京,记者在城八区采访到的多数幼儿园相关负责人均明确表示,他们在接收儿童入园前要对所有儿童进行统一体检,凡是检出乙肝携带的儿童,都不能入园。对于入园后又发现携带乙肝病毒的孩子,必须马上隔离,待医生出具没有传染性的证明之后,才能重回幼儿园。
“看着孩子在迈出第一步时,就遭遇歧视,被划为‘异类’,我们的心在滴血,却又无能为力。”前日,北京4岁女孩的母亲刘波(化名)无奈地说。
相关事件
乙肝宝宝难上学百名,母亲向领导求助
10月22日下午,包括10名北京妈妈在内的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101名母亲,致信国务院有关领导求助,希望幼儿园消除对“乙肝宝宝”的歧视,让孩子们能享受正常的学前教育。
北京妈妈“珊瑚”自2006年起,带着女儿去多家幼儿园报名,对方都以女儿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为由拒绝。
“珊瑚”后来登录乙肝公益网站“肝胆相照论坛”向网友求助。在这里,她发现,乙肝宝宝入园受歧视几乎是一个全国性的现象。
家住山东的李华说,通过与全国各地的母亲交流,她了解到,一些地方还有文件限制乙肝宝宝入园。后来,一个姐妹建议写信给国务院有关领导求助。
李华和其他母亲一起,把信起草好,并在网络向更多的母亲征求意见。截至10月21日,有101名“乙肝宝宝”母亲加入到这封联名信中。
10月22日,李华将求助信寄出。在信中,妈妈们倾诉了入园歧视给孩子们带来的伤害,也说出她们的期盼:“所有的妈妈都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受到歧视,所有的妈妈都不愿意看到孩子被社会抛弃。我们这些妈妈们盼望您能理解支持我们!”
2004年9家乙肝网站致教育部建议信的执笔人陆军认为,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乙肝歧视问题,中央政府相继出台政策,禁止劳动就业领域拒绝乙肝携带者。在教育领域针对下一代的歧视,更应该及早消除。
各方说法
卫生局现有保健条件,不会传播乙肝
2006年,卫生部颁布的《预防控制乙肝宣传教育知识要点》指出:“乙肝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三种途径传播”。
同时,所有居京,且体内没有乙肝抗体的儿童,在入园年龄前,均可免费接受乙肝免疫。前日,北京市卫生局妇社处的工作人员亦表示,根据卫生部《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的规定,幼儿园(所)对在园的儿童须做到“一餐一消毒”、“每人一巾一杯,日常生活用品专人专用”。因此,在现有卫生保健制度下,园(所)内孩子的正常集体学习、生活,不会造成乙肝病毒传播。
维权律师建议取消入园乙肝检测
既然乙肝携带儿童不会对其他儿童造成传染威胁,前日,北京公益维权律师李方平建议,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应尽快发文,取消入园、入托体检中的乙肝标志物检测(俗称乙肝“两对半”)。乙肝检测是否阳性不应该作为入托、入园的标准之一。
“只要进行乙肝标志物检测,那么被检出的乙肝携带儿童就非常容易受到排斥和限制,所以入园、入托体检时检测乙肝标志物不但不必要,而且是有害的。”李方平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十六条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然而,李方平表示,尽管这条法文足以让“入园难”的乙肝宝宝家长通过法律途径起诉幼儿园,但现实中,“为了避免更多人知道自己的孩子是乙肝携带者,多数家长宁愿采取私下协调的方式,请求幼儿园接收孩子。”
其他家长难接受孩子有“乙肝同学”
“其他都好说,但在健康问题上,作为母亲,我实在难于做出退让。”作为一个三岁孩子的母亲,文女士表示,她不能接受自己孩子的幼儿园里有乙肝病毒携带儿童。如果幼儿园坚持接受乙肝病毒携带儿童,她在反映无效的情况下,可能会选择退园。而不少非乙肝宝宝的家长均持相似看法。
在这方面,幼儿园的立场也直接受到家长的影响。一所公办幼儿园园长表示,在入园之前,所有学生都会接受体检,携带乙肝病毒的儿童不能入园,对此绝大多数家长都表示接受。据了解,除了学生之外,如果幼儿园教师被检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也不能再从事工作。
小知识点
乙肝概述
乙肝,全称为乙型病毒性肝炎。它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疾病,发展中国家发病率高。
据统计,全世界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HBsAg携带者)超过2.8亿,我国约占9300万。多数无症状,其中1/3出现肝损害的临床表现。目前我国有乙肝患者3000万。
乙肝的特点为起病较缓,以亚临床型及慢性型较常见。无黄疸型HBsAg持续阳性者易慢性化。本病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进行传播。乙肝疫苗的应用是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的根本措施。
如何给孩子挑选合适幼儿园
至少提前一学期准备择园
林民芳:家长要提前一学期开始准备,先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福州各大幼儿园招生信息及办学规模等资讯。筛选出一些幼儿园,提前带孩子去感受,如果孩子在某所幼儿园里玩得很开心,那家长就可作出决定了。
卓屏美:每年,幼儿园在5月底学生就招满了,家长最好在学生放假前就应该准备了,最好是在寒假前就要选择幼儿园,5月前就应该定了。
择园时家长要多跑多看多问
林民芳:应该多跑几家幼儿园,对环境条件、师资力量、教育理念,进行客观比较后再作决定,如果看好某一家幼儿园,也应该适当地与孩子沟通,以达到让孩子自己同意的目的。
卓屏美:首先要看学校的环境,包括:绿化、卫生状况、设备安全等,家长在择园前,可以通过实地走访和亲身体验来考察幼儿园,看看幼儿园的设施和管理措施是否能够保障幼儿在园的安全。
其次,要了解园内的办学理念和教育特色,家长可以通过园内的课程设置以及特色教学来了解,家长要根据孩子的性格以及爱好等方面来选择适合他们的幼儿园。
再次,就是关注幼儿园的师资力量,幼儿园的老师都应该爱孩子,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家长们在择园时就应该着重了解幼儿园园长以及老师们的学历、专业情况等,家长还可以通过和老师们的交流,来了解他们的专业技能以及教学经验。最后,家长还要考虑路程远近问题,就近“择园”,既方便家长接送,又让家长能有更多的机会和幼儿园老师经常交流,及时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有利于制订更好的教育方案,尽快解决孩子存在的问题。
黄剑芳:可以问问孩子喜不喜欢这家幼儿园,以孩子的视角,会喜欢环境优美富有童趣的幼儿园。家长要留意走进幼儿园时,周围气氛是否温馨,老师在上课时是否有耐心和爱心,在硬件的配备上,注意玩具的材质和质量。还有安全问题也很重要,注意校园边边角角的问题,孩子太小,校园里应多出现弧形的事物,而不是方的尖的。教室里有没有用来消毒的紫外线灯,玩具、毛巾、杯子等多久清洗一次,这些都需要家长了解清楚。
就近入学很重要
卓屏美:幼教阶段教育更提倡“就近入园”。与其让孩子起早贪黑上幼儿园,还不如让孩子轻松入园。
黄剑芳:提倡就近,当然如果家附近没有好的幼儿园,也只能去远的地方。
林民芳:幼儿园的办学理念应该是家长选择学校的首要考虑因素,只有适合自己孩子特点和兴趣的课程才是好的课程。
孩子入园简单的不适应问题(幼儿入学准备)
时间一晃而过,新学期的钟声已经敲响,同学们都会为迎接新学期的挑战做一些准备,做好入学准备可以让我们在开学时不会慌乱,让我们来学习一下入学准备知识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孩子入园简单的不适应问题(幼儿入学准备)”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引言:这是一个新的开始,宝宝入园了,宝宝们将在这里度过三年的时间,在这期间,孩子们将会有很大的变化和成长,自己会穿衣服,上厕所,会学习,很多很多在家里得不到的成果,孩子们在幼儿园都将拥有。但是现在刚入园会出现很多问题,问题很多,我们简单的说说吧。
有的家长说孩子回家后好像感觉生活习惯倒退了,整个的习惯倒退了,可能饭也不会吃了回家,也有这种可能性,因为幼儿园自己吃,家以后觉得需要宠爱,所以特别的腻家长,晚上吃个东西也得喂,怎么样,孩子需要被宠,可能生活就倒退了。包括说习惯,也倒退了,我们跟家长说,孩子入园的时候,有可能以前不尿,现在尿了,以前不会这样,现在这样,这些情况大家不要太紧张,过了这个时间自然就会好了。
不想去幼儿园分为几种:有一种是你看这个孩子一来,跟妈妈说:“你走吧,你别陪着我,我跟老师玩,玩的挺高兴的。”玩两个礼拜以后,完了,再也不来幼儿园了。为什么?因为新鲜感没有了。
另一种是慢热性,需要先熟悉这个环境,需要一步步的试探,需要跟家里分离,跟老师建立这种情感的交流,特别的慢,这样的孩子感觉入园真难。
还有一种,孩子一来太高兴了,有小朋友,有新玩具,有各种各样的东西,开始高兴得玩,中间过一个国庆节再回来又不适应了。一般我们会跟入园特别顺利的家长跟他们说,别看您孩子今天这么顺利进来,有一天会反复的。
本网站小编总结:有的孩子可能是认命了,养成一个习惯,我习惯上幼儿园,反抗也没有用,反正我上幼儿园。有的是因为这个幼儿园环境很好玩,他很喜欢某一个老师,非常的愿意追随她就来了,也有这样的孩子,更多的孩子就是有一个适应的,这个环境他已经熟悉了,老师会有很多很新意的东西,毕竟幼儿园比家里好玩,家里是自由自在的玩,但是家里材料不一定那么丰富,家里不一定有老师这么职业的设计的环境。所以很多的孩子一个是适应了,一个是熟悉了,一个是跟老师和小朋友有感情了,在一起玩的开心了。
关于“原则”问题的讨论
时间弹指一挥间就已逝去,又是一个新学期,不少的同学都会去收心来为新学期做好准备,提前做好入学准备工作可以让我们提高效率,让我们来学习一下入学准备知识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原则”问题的讨论”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原则问题包括很多方面。你所提到的那些情况在我女儿身上都出现过,在这说说我的处理方法。
1、孩子进厨房。我女儿也喜欢进厨房,如果是在做饭的时候,就给她一小段蒜苗、一小片菜叶等,再给她一把小塑料刀,她会用小刀玩切菜;或给她两个小碗,里面放一些米或绿豆或红豆等,她会用两个碗来回倒东西玩。厨房里的抽屉和柜门,她是经常打开,我们会把刀、锥子之类的尖锐物品拿走,其它的还放在里面,所以呀,柜子里的锅,她拿出来很多次了,也磕碰了一些;抽屉里卷起来的保鲜膜、保鲜袋也被她拉出来好长,由于不限制她出入厨房,一段时间之后,她对厨房的兴趣也就不大了,现在,带她的姑姑做饭时,她不怎么去厨房了,自己在厅里玩玩具。至于脏,玩了之后给孩子洗手就是了。
2、贵重物品。手机,我允许她玩,但只能玩一会儿,不能超过十分钟,原因不是因为它贵,是因为手机有辐射,玩之前先把手机设成键盘锁住,提醒孩子拿好了,不要掉到地上,不能让孩子用手机乱拨号码。
电视,那么大的电视她是玩不了的,遥控器可以玩,我女儿玩过几次之后,就不玩了,她对电视的兴趣不大。
玻璃花瓶肯定是不能玩,如果打碎了,碎玻璃容易扎到孩子。但如果孩子想看看花瓶或把花瓶从一个地方抱到另一个地方,我觉得可以,家长要在旁边,以防孩子把花瓶打碎。其实,孩子偶尔打碎花瓶也不是什么坏事,我们反复对孩子说不能打碎玻璃器皿,碎玻璃会划破手,孩子是没有直接感觉的,就象孩子的手稍被热水烫一下一样,如果被碎玻璃稍划破一下,孩子以后肯定会小心。
3、室外玩土。我的女儿经常玩土,摸喷泉里的水的事也有,不是趴在地上,就是躺在地上,或在地上爬,浑身上下都是土,过往的大人经常是摇摇头说“多脏呀”,我倒不以为然,我要做的就是叮嘱她此时不要吃东西、不要用手揉眼睛、回家后洗手、换衣服。
4、孩子洗手的时候想玩水。每个孩子都这样,我会要求女儿先洗手,告诉她玩水笼头里的水是浪费水,可以玩盆里的水,然后接一盆水放在地上,帮她把袖子挽起来,换一双不容易进水的鞋,夏天就穿拖鞋,让她玩,她通常是玩的满地都是水。
5、孩子想让大人长时间抱着。父母上了一天班,孩子有一天没见到爸爸妈妈,当然想让爸爸妈妈抱啦,这很正常,是孩子的正常感情需要,这种正常的感情需要,父母一定要满足,这有利于孩子今后的成长。如果爸爸妈妈工作很累,可以给孩子解释“妈妈很累,不能抱很长时间,抱一会儿”,孩子是善解人意的。
入园不适应不是小问题
时光在不经意中流逝,我们又将迎来一个新的学年,同学们在回学校之前都需要做好入学准备,做好入学的准备工作可以在开学时有条不紊,快速做好入学准备小知识你还了解哪些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入园不适应不是小问题”,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多数家长希望,能让宝宝在正式入园前,到幼儿园里有一个短暂的适应过渡期,以解决每年开学时的“入园不适应”问题。届时,宝宝不必再为初入园所不适应而大哭大闹,不能马上适应集体生活而产生负面影响。
在宝宝上幼儿园的前期,家长最好提前给孩子进行预热。以免宝宝上幼儿园之后出现很不适应的情况。家长可以带宝宝参观幼儿园,可以让老师进行家访等等。专家分析:“孩子往往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教室里有一个孩子哭,其他的孩子也会跟着一起哭。一般而言,一个班级里大约有20多个孩子、3位老师,如果初入园班里有不少孩子不适应的话,老师将无法周到地照顾好每个孩子。”
“入园不适应”不是小问题
“每年9月开学,都会有宝宝出现‘入园不适应症’。初次入园时,由于周边环境陌生,往往会产生恐惧感和无助感,从而整天大哭大闹、吵着回家或者沉默寡言,出现一系列的负面情绪。”专家说:“孩子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不利于孩子本身的健康发展,使孩子对幼儿园产生抗拒心理;而另一方面,孩子的家长看着也会比较心疼,甚至产生转园想法,使得一些幼儿园的正常运作也可能受到影响,从而增大老师的工作难度。”
专家分析:“孩子往往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教室里有一个孩子哭,其他的孩子也会跟着一起哭。一般而言,一个班级里大约有20多个孩子、3位老师,如果初入园班里有不少孩子不适应的话,老师将无法周到地照顾好每个孩子。”
特殊阶段有特殊安排
在实行春季入园的幼儿园中,不少幼儿园安排了老师家访、宝宝和家长提前入园做半日亲子活动等适应课程。“家访是幼教工作最重要的一步。宝宝在自己的家中初次见到老师,会感觉老师就像自己的朋友一样,比较容易产生亲切感,容易和老师熟悉、沟通。之后,家长还可以带宝宝到幼儿园熟悉环境,参观幼儿园教室、卧室和活动室等各种场地,在幼儿园停留一两个小时。在这样的三四天‘游玩’后,幼儿园还可以安排宝宝在园内吃完午饭以后再回家,借此让宝宝熟悉幼儿园的杯子、碟子等个人用具的位置,适应幼儿园内的集体生活规律,并且看懂幼儿园里的各类标记。”专家介绍。
除了家访和适应性的亲子活动外,也可以把宝宝喜欢的智能游戏、户外活动和互动交流穿插安排在整个适应阶段的课程中。不少园长还建议,初入幼儿园的宝宝可以先在园内每天呆半天,并让宝宝在幼儿园里睡午觉,培养他在新环境里独自睡觉的胆量;等到逐步适应后,就可安排在幼儿园里度过一整天。在渐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就再不会发生哭闹的现象了。
提前分批入园效果好
提前分批入园,对宝宝适应新环境确实有效。有些家长一开始不放心孩子,但不少幼儿园还每天用数码照片、录像拍摄,在放学时播放给家长看;或通过幼儿园监控系统,让家长也能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一段时间后,孩子情绪正常了,家长也更安心了。
“去年暑假,幼儿园开始对孩子分批提前入园,事实证明,不仅宝宝喜欢,而且家长放心。据统计,小班和托班总共100多名宝宝,从7月开始就六七个孩子为一批,分批入园,每个老师负责两三个孩子。”北京某幼儿园园长表示,“适应期为一周;每过一周后,就安排另一批孩子进园,同时让已经适应的孩子起带头作用,“大带小”让更多孩子适应初入园。一整套新方法试行下来,往年大哭大闹的情况明显减少,孩子也就容易安静。今年,我们将按计划继续进行。”
专家:又到孩子入园时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新学期即将到来,同学们在回学校之前都需要做好入学准备,提前做好入学的准备工作可以让我们查漏补缺,那么你还有了解过哪些关于入学准备小知识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专家:又到孩子入园时”,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孩子入园对每个家庭来说都是件大事。可是面对人生第一次重大考验,有些孩子常会出现各种不适应的情况,让家长们痛苦又无奈。
但是我的女儿妞妞入园时没哭没闹,也没生病和抵触。许多妈妈对此惊奇不已,问我有什么绝招妙计。其实,我一直都很注意给孩子建立安全感、培养孩子的基本生活自理能力,而在孩子即将入园前,我还结合实际情况做了一些特别准备工作——
幼儿园的良好过渡
亲子园给孩子们提供一个玩乐游戏的场所,开发智力、寓教于乐,这些年轻的父母都已认识到了,但如何充分利用亲子园为孩子上幼儿园做良好的铺垫和过渡,却不是每个家长都能意识到的。妞妞两岁后开始上亲子园,刚开始我让妞妞依坐在我身边,帮助妞妞完成各项课堂游戏和作业。
但在妞妞日渐喜爱和熟悉亲子课后,我便尽量减少参与课堂活动。再后来,我就故意坐得离妞妞远一点,甚至干脆站在一边远远地观望,以给妞妞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我常借口打电话、上厕所等理由中途离开。起初妞妞不适应,慢慢地就习惯了没有妈妈的陪伴。有过独立上亲子园的体验,妞妞上幼儿园时很快就适应了。
熟悉幼儿园的环境
闲暇时,我经常带妞妞在幼儿园外观看小朋友们做操和游戏,在观看时,我对妞妞说:“这个小朋友比你还小就上幼儿园了,真勇敢!”“小朋友们在一起做游戏多高兴啊,还能坐大滑梯呢!” 激发孩子上幼儿园的愿望。
而入园前,在幼儿园允许的情况下,我还陪同妞妞一起参观了幼儿园,介绍了幼儿园的室内环境、户外环境及幼儿园的人员,告诉妞妞幼儿园会摆放很多小朋友都喜欢的玩具,来了幼儿园就可以玩这些玩具;幼儿园的操场是小朋友游戏的地方,小朋友可以在老师的带领下尽情地玩耍……通过参观活动,有效解除了妞妞对幼儿园的陌生感。
感知幼儿园的活动
妞妞有过上课的体验后,我增加了一个“老师学生”角色扮演的亲子游戏。开始都是我扮演老师,妞妞和妞爸扮演学生,内容也主要是重温亲子课的游戏、儿歌等。
慢慢地,我开始有意识地增加了幼儿园里的一些内容:比如认真听老师讲故事、不打扰老师和同学、排队玩玩具等。
随着妞妞表达能力和表演欲望的增强,她常常主动提出要扮演老师,这时我和妞爸故意扮演两个调皮的学生,不好好吃饭、大声争吵、上厕所不排队,让妞妞一一纠正。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妞妞逐渐对幼儿园的活动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
有小伙伴更开心
孩子入园时要面对陌生的环境,心里肯定会有抵触情绪,于是我萌生了给妞妞找个她熟悉的小伙伴一同入园的想法。用心一打听,小区里有个差不多大的孩子正有入园的打算。
正如我预想的那样,他们两个入园后因为有自己熟悉的伙伴儿,自然减少了许多不安和恐惧,很快就适应了幼儿园的环境,不像其他孩子那样哭闹。
当然,每家的实际情况各有不同,但我相信:只要家长用心,提前为孩子入园多做一些有针对性的准备工作,让孩子快乐入园绝不是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