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历史故事的成语造句(精品十一篇)。

用历史故事的成语造句 篇1

唇亡齿寒

春秋时候,晋献公想要扩充自己的实力和地盘,就想找借口派兵去消灭虢(guó)国。可是在晋国和虢国之间隔着1个虞(yú)国,讨伐虢国必须经过虞国。“怎样才能顺利通过虞国呢?”晋献公问手下的大臣。大夫荀息说:“虞国国君是个目光短浅、贪图小利的人,只要我们送他美玉和宝马,他会答应借道的。”晋献公一听有点舍不得。荀息看出了晋献公的心思,就说:“虞虢两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虢国灭了,虞国也难独存,您的美玉宝马不过是暂时存放在虞公那里罢了。”晋献公听后,便采纳了荀息的计策。

虞国国君见到这两份珍贵的礼物,顿时心花怒放,听到荀息说要借道虞国时,当时就满口答应下来。虞国大夫宫之奇听说后,赶快阻止道:“不行,不行,虞国和虢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我们2个小国相互依存,有事可以互相帮助,万一虢国灭了,我们虞国也就难保了。俗话说:‘唇亡齿寒’,没有嘴唇,牙齿也保不住啊!借道给晋国万万使不得。”虞公说:“人家晋国是大国,现在特意送来美玉宝马和咱们交朋友,难道咱们借条道路让他们走走都不行吗?”宫之奇连声叹气,知道虞国离灭亡的日子不远了,于是就带着一家老小离开了虞国。

果然,晋国部队借道虞国,消灭了虢国,随后又把亲自迎接晋军的虞公抓住,灭了虞国。

用历史故事的成语造句 篇2

草木皆兵(苻坚)、入木三分(王羲之)、按图索骥(孙阳)、退避三舍(晋文公)、梁上君子(陈寔)、投笔从戎(班超)、悬梁刺股(孙敬)、打草惊蛇(王鲁)

东施效颦(东施)、高山流水(伯牙、钟子期)、老马识途(管仲)

乐不思蜀(刘禅)、卧薪尝胆(勾践)、班门弄斧(鲁班)、破釜沉舟(项羽)

纸上谈兵(赵括)、完璧归赵(蔺相如)、望梅止渴(曹操)、闻鸡起舞(祖逖)、指鹿为马(赵高)、一字千金(吕不韦)、铁杵成针(李白)

熟能生巧(陈康肃)、江郎才尽(江淹)、洛阳纸贵(左思)、胸有成竹(文与可)、一举两得(卞庄子)、请君入瓮(周兴)

来自《三国演义》的成语:

初出茅庐(诸葛亮)

舌战群雄(诸葛亮)

锦囊妙计(诸葛亮、赵云)

羽扇纶巾(诸葛亮、司马懿)

乐不思蜀(刘禅)

三顾茅庐(刘备)

七步成诗(曹植)

偃旗息鼓(赵云)

草船借箭(诸葛亮)

赤壁之战(诸葛亮),

探囊取物(张飞)

鼎足三分、乌合之众、缓兵之计、虚张声势、割须弃袍、无事生非乌合之众缓兵之计步步为营

桃园结义

与《三国演义》有关的俗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身在曹营心在汉

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歇后语: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亲子早教网小编精心推荐:

晁盖的军师——无(误)用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曹操用计--又奸又滑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用历史故事的成语造句 篇3

上下其手

春秋楚襄王二十六年。楚国出兵侵略郑国。以事先楚国那么壮大,弱小的郑国,实在没有能力抵抗的,结果,郑国遭碰到战败的厄运,连郑王颉也被楚将穿封戌俘虏了。战事结束后,楚军中有楚王弟公子围,想冒认俘获郑颉的功劳,说郑王颉是由他俘获的,于是穿封戌和公子围二人便发生争执,彼此都不肯让步,一时没有办法减缓得来。之后,他们便请伯犁作公正人,判定这是谁的功劳。

伯州犁的解纷办法本是很公正的,他主张要知道这是谁的功劳,最好是问问被俘的郑王。于是命人带了郑王颉来,伯州犁便向他说明原委,接着手伸二指,用上手指代表楚王弟公子围,用下手指代表楚将穿封戌,然后问他是被谁俘获的。郑王颉因被穿封戌俘虏,非常恨他,便指着上手指,表示是被公子围所俘虏。于是,伯州犁便判定这是公子围的功劳。“上下其手”这句成语便是出于这个故事;是表示玩法作弊,颠倒是非的意思。

在现在的社会中,这种情形是常常会发生的:譬如有人做了造孽的.事儿,知道罪有应得,难逃被惩处的厄运;于是暗地里进行行贿,或请托亲友奔走求情,求予包庇,结果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仍得消遥法外。像这种参与其事的人,从中枉法舞弊,便可以说是:“上下其手”了。

用历史故事的成语造句 篇4

指鹿为马

秦朝二世的时候,宰相赵高掌握了朝政大权。他因为害怕群臣中有人不服,就想了一个主意。有一天上朝时,他牵着一只梅花鹿对二世说:陛下,这是我献的`名马,它一天能走一千里,一夜能走八百里。二世听了,大笑说:承相啊,这明明是一只鹿,你却说是马,真是错得太离谱了!赵高说:这确实是一匹马,陛下怎么说是鹿呢?二世觉得纳闷,就让群臣百官来评判。大家心想,说实话会得罪承相,说假话又怕欺骗陛下,就都不出声。这时赵高盯着群臣,指着鹿大声问:大家看,这样身圆腿瘦,耳尖尾粗,不是马是甚么?大家都害怕赵高的势力,知道不说不行,就都说是马,赵高非常得意,二世被弄胡涂了,明明是鹿,怎么大家都说是马呢?他以为自己疯了,从此越来越胡涂,朝政上的事都完全由赵高来操纵。

赵高暗中把那些说实话的人杀掉,又派人杀死二世,霸占整个朝廷,最后终于导致秦朝灭亡。

用历史故事的成语造句 篇5

弹冠相庆

西汉宣帝时,王吉和贡禹都是琅邪的才子。他们很早相识,而且因为两人兴趣相投,很快就成为交情深厚的朋友。他们两个人,无论是学识和人品都很出色,可是在仕途上总是不够顺利,得不到皇帝的喜爱。

贡禹曾担任过很多职务,但多次被罢官。这样的经历,一次两次还行,可是一旦频繁地出现,他心中就会闷闷不乐,陷入忧愁之中。王吉虽然没有多次罢官的.经历,但一直以来没担任过重要的官职,郁郁不得志。两人同病相怜,经常在一起聊天,倾泻心中的块垒。

汉宣帝死后,汉元帝登基。王吉忽然走了运,被提升为谏议大夫,官位显要。

此时贡禹正赋闲在家,他听说王吉被重用之后,心里非常高兴,他想:“我与王吉的经历与才学都差不多,既然皇帝欣赏王吉,也可能会赏识我啊。这样一来,我很有可能会被重用。”于是,他把官帽找出来,将上面厚厚的灰尘弹去,准备将来做官的时候戴。

果然,没过多久,朝廷突然下旨征召贡禹,请他担任重要官职。

推荐阅读:
用历史故事的成语造句(精品十一篇) 一五一十成语造句 健步如飞成语造句(精品八篇) 小众惊艳成语造句(精品11篇) 2024枪林弹雨成语造句(精品13篇) 多此一举成语造句(精华9篇)
欲了解用历史故事的成语造句网的更多内容,可以访问:用历史故事的成语造句
热门标签: 带动作的成语造句 小众惊艳成语造句 健步急飞成语造句 出师表成语造句 一五一十成语造句 尾大不掉成语造句

用历史故事的成语造句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