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吟音乐教案(通用十一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游子吟》音乐教案一等奖,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游子吟音乐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演唱歌曲《游子吟》

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歌曲《游子吟》,开展表演唱活动。

2.掌握2/4拍节奏特点,初步认识二拍子的强弱关系。

3.体会歌曲内涵,感受母子情深,感恩母亲的深情厚意。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体会歌曲内涵,感受母爱的伟大。

教学难点:

演唱歌曲中的波音

教学方法:

听唱法、谈话法

教学准备:

白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师生问好。适当的做发声练习

请同学们用lu音跟着老师的琴哼一哼

2.故事歌曲导入

(1)师:同学们,你还记得我们学过的古诗歌曲吗?这些歌曲都是通过为古诗编配现在化的音乐,让我们在音乐中体会古诗词所表现的意境。(聆听《春晓》《静夜思》)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歌颂母爱的古诗歌曲《游子吟》。

(2)师:在我们的一生中妈妈是辛苦的,也是陪伴我们成长的亲人。

她对我们的爱是伟大的、无私的,往往母爱都是从生活细节流露出来。那今天我们学习的歌曲《游子吟》。【出示】

二、学习歌曲

1.师:好,那先听老师朗读一下这首诗......这首诗我们在二年级的时候学过,同学们还记得吗?你喜欢其中的哪一句?为什么?(生答)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孟郊即将远行,母亲为他连夜缝制衣服。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如何也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

师:那就让我们带上对诗歌的理解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演唱歌曲

师:看来大家被诗歌深深地打动了,其实被打动的不光是你,还有许许多多的儿女们。有一位作曲家谷建芬为了让人们能够更好地表达这种感情,为诗歌谱写了优美的旋律,使它成了一首动听的歌曲——《游子吟》。

师:下面请同学们听老师用歌声来表达这种爱。

(1)教师范唱歌曲

师:听老师唱完同学们在乐曲中有没有发现我们没有见过的音符?

生答。师:这叫波音记号,听老师来对比唱一下哪一种更好听?为什么?

有波音记号的更好听,丰富了乐曲的旋律,起装饰作用,就好像是拨动作者内心深处对母爱的心弦,更能体现母子间依依不舍的情感。

(2)学生用“la”音轻声跟唱旋律。

后面两行同学们在唱的时候要注意一下,听老师把这一句唱一下......如果没有这个点就应该这样唱,你们觉得哪种更好点?生答。师:恩,有了附点更能体现歌曲的情感。

(3)学唱歌曲

师:同学们刚开始已经从古诗中读到了母子情,其实歌曲动人的旋律同样也表现了妈妈和孩子之间的`深厚感情,接下来让我们唱着歌词,再来感受孟郊对母亲深深的爱。

师:那么这样一首感人的歌曲,我们应该带着一种怎样的情绪来演唱呢?(深情地)师:那请大家带着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深情地演唱歌曲。

我们唱了两遍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是一首几几拍的歌曲呢?生答。师:这是一首拍的歌曲,老师想请同学们边打拍子边唱第一行。生:唱。师:那下面听老师来拍一遍看看听觉上是否有什么不同之处呢。生:发言。师:同学们要知道在拍歌曲中每小节第一拍是强拍,第二拍是弱拍。

三、歌曲表演

师:为了让大家更好地表达情感,我们来配合动作演唱。你能模仿孟郊母亲为儿子缝制衣服的动作吗?请两个学生试试。

师:你们也想试试吗?我们边唱边来演一演。

师:那在演唱的时候同学们有没有想到自己的好妈妈呢,我想你们的妈妈也一定非常爱你们。老师想请两个同学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平时生活中妈妈对你的爱。生答。谁先说?

师:前面的演唱,我们体会的是孟郊对母亲的爱,现在请大家带着对自己对妈妈的爱,再次深情地演唱歌曲。

四、诗歌

1、我国古代将合乐的称为“歌”,不合乐的称为“诗”。在唐代,诗歌传唱非常普遍,今天我们学习了这首充满母爱的《游子吟》,老师这里还有几首诗歌,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五、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会了一首感人的歌,等你们将来长大出门求学,或者外出工作成了真正的游子时,一定别忘了你的妈妈,要记得为妈妈献上自己的爱心;别忘了还有关心你的祖国母亲,要记得为祖国母亲奉献自己的力量。

游子吟音乐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古诗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的名作,刻画了慈母为游子赶制衣服的动作和心理,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归”,伟大的母爱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将儿女比作小草,母爱如春天的阳光,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字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故事的主要含义,学习按照韵律、节奏朗诵古诗。

2、理解并掌握“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寓意。

3、感受母亲的辛劳,懂得回馈父母的爱。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5、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活动准备:

古诗《游子吟》挂图。

活动建议:

1、教师结合图片,帮助幼儿理解古诗的`含义和意境。

(1)边欣赏边引导幼儿讨论画面内容,如:画面中的人是谁?她在做什么事情?这位母亲在给谁缝衣服?表情是怎样的?看完这幅图你有什么感觉?

(2)教师简单介绍古诗的名称、作者。

(3)教师有感情地朗诵古诗,引导幼儿感受古诗特有的韵律和节奏。

(4)通过提问展开讨论,引导幼儿了解古诗的主要含义。提问:诗中哪些句子是描写游子离家时母亲对儿子的关爱的?哪句话写出了游子的心声?怎样理解这句诗的含义?

教师也可以将诗的意思编成小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意境,如:慈母手中拿着针线,正给准备出远门的儿子缝制衣服。母亲担心儿子走后会很久回不来,就把衣服的针脚缝得密密的,使它更结实、更耐穿一些。正像小草难以报答春天的阳光一样,儿子怎能报答母亲那深厚的恩情呢?

2、引导幼儿尝试按古诗的节奏和韵律有感情地朗诵。

(1)引导幼儿尝试和教师一起朗诵古诗,模仿教师朗诵的韵律、节奏。

(2)引导幼儿运用表情、动作等大胆表现古诗所表达的感情,并再次尝试朗诵。

(3)教师组织幼儿通过个别、小组、集体等形式进行朗诵表演,表达对母亲的爱。

(4)举办“小诗人朗诵会”,让幼儿大胆到众人面前朗诵古诗。

3、情感迁移,懂得回馈父母的爱。

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妈妈是怎么爱自己的,自己想对妈妈说些什么、附古诗: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下来,自我感觉比较成功,也很欣慰,并有所收获和思考:

1.课前准备全面、充分是上好课的必备环节。以前我的目标意识不强,上课时针对性也不强,加上教学方法平淡无奇,很难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所以备课时目标要具体明确,切合实际,采用幼儿感兴趣、易于接受方式方法,老师要做到心中有数。

2.这节课中幼儿最大的兴趣点是随着视频边唱边做韵律操,真是学得有模有样!是呀,幼儿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喜欢在唱唱跳跳中认识事物,这也是音乐能让人快乐、使人情感和气质得到熏陶的最大特点。

3.教师的语言很重要,既要富于童趣,又要具体、生动、活泼,低龄化,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集中幼儿的注意力,激起幼儿的求知欲。

4.课堂常规很重要,这是我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这次课中由于我采用听录音、学做韵律操等形式,吸引幼儿注意力,次序才不显太混乱。所以今后要加强课堂常规训练。

5.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我今后的目标是加强研读有关一线教师实践经验的书籍,加强提高普通话水平。

游子吟音乐教案 篇3

活动意图:

五月,阳光灿烂,暖风拂面,在这亲情融融的季节里,我们又一次迎来了"母亲节"。幼儿园的孩子们也在讨论着怎么帮妈妈庆祝,要送什么礼物给妈妈等等。在这温馨的日子里,我在想,我必须借这个机会为了让孩子们感受母爱,学会感激妈妈对自己的养育之恩。碰巧,我们幼儿园正在研讨如何进行早期阅读中诗歌类作品的教学。为什么要做此研讨呢?因为中国的古典诗词有一种最宝贵的特质,那就是诗歌中蕴含一种"兴发感动"的力量。诗歌中的古诗更是充满了诗人对宇宙万物和人间社会的情感,如果孩子从小就学会了古诗的诵读和吟唱,自然也会培养出他蜜察和感受的能力。在大班下学期的《处处闻啼鸟》一书中,有一首诗《游子吟》正是表达母爱的伟大,借着这两个时机,我决定组织孩子学习《游子吟》这首古诗。

在设计教案时,考虑到古诗有音律美、文字美、意境美的特点,但孩子的生活经验较少,从他们的年龄特点来说,要他们体会古诗中的情感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必须要求老师运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手段来引导孩子感受理解古诗。结合6岁前的孩子主要是以直观理解为主,所以本活动主要以观察画面、讲故事和孩子亲身体验的方法来教学。

活动目标:

1、孩子通过观察画面,讲故事的方法,结合自己的感受欣赏并理解诗歌内容。

2、感受妈妈给予的爱,乐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萌发孩子感激妈妈的养育之恩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识字图卡:妈妈

2、课件:CD朗诵、《游子吟》的故事

3、视频:妈妈的话

4、图画书《处处闻啼鸟》人手一本

5、背景音乐:《感恩的心》

活动过程:

一、出示字卡"妈妈"引入话题,幼儿介绍"我的好妈妈"。

1、提问幼儿:谁来说说你的妈妈是长什么样子的?做什么最棒?

2、教师进行归纳:你们都有一个漂亮、能干的妈妈,今天我也要向你们介绍一位慈爱的妈妈。

二、通过观察画面和讲古事的方法,引导幼儿欣赏并理解古诗。

1、引入古诗,让幼儿听CD朗诵古诗。提问幼儿:你听到了什么?

2、再听CD朗诵一遍,加深幼儿对古诗的`印象。提问幼儿:这次你有听到了什么?有什么先的发现?

3、请幼儿拿出《处处闻啼鸟》,观察画面内容并跟着CD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1)请幼儿按照刚刚听到的内容找到《游子吟》这首诗。

(2)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画中有什么?她在做什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3)提出问题:她在为谁缝衣服呢?为什么要缝衣服?我们读一读从这首诗,从诗中找到答案,好吗?幼儿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4、引导幼儿在理解古诗中的关键字的基础上理解古诗内容,并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1)引导幼儿理解"慈母"、"游子"、"密密缝"、"迟迟归"、"寸草心"、"三春晖"等关键字。

教师总结:慈祥的母亲手中拿着线,帮即将远去的孩子缝制新衣服。临行前,她忙着把衣服缝得严严实实,担心孩子一走很久才能回来。

(2)出示图画引导幼儿理解古诗的难点:"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

教师总结:谁能说孩子那像小草一样微小的孝心,可报答像春天的阳光般伟大的母亲呢?

(3)让幼儿再来读一读这首诗,要求要有感情的读,把妈妈对孩子的爱读出来。

5、出示图片,让幼儿看图讲故事,经过教师总结从而进一步理解古诗写作背景,诗人的情感以及古诗的内容。

(1)提出问题:你觉得这首古诗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2)教师总结故事:在一个宁静的夜晚,人们都睡着了,但是有一位妈妈还在为她的孩子缝补衣服,因为她的孩子明天就要到很远的地方学习了。妈妈边缝边想:儿子这次去学习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她一遍又一遍地把衣服缝得结结实实。慢慢地,天亮了,妈妈终于把衣服缝制好了。孩子要走了,妈妈亲手帮孩子披上衣服,并叮嘱孩子要早点回家。儿子也舍不得妈妈,他含着泪说:"妈妈,我会早点回家的,您放心吧。"《游子吟》这首诗就是孟郊为了感谢他伟大的妈妈而写的。

(3)提出问题: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你觉得孟郊的妈妈是一个怎样的妈妈?她爱不爱自己的孩子?

三、播放视频《妈妈的话》,感受母爱。

教师:其实,你们的妈妈也很爱你们,她还有话想对你们说,想不想听听?

四、大胆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学会感激妈妈的养育之恩。

教师:妈妈很爱你是吗?那你们有没有话想对妈妈说?我们也把自己想说的话拍下来给妈妈看好吗?

游子吟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 乐意欣赏古诗《游子吟》。

2、 感受古诗中所表达的母子情意。

3、 大概理解《游子吟》的意思,初步体会母亲对儿子的关怀之情,教育幼儿从小学会体贴,孝敬父母,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游子吟》,挂图《游子吟》,录音磁带《游子吟》。 活动过程:

一、引入活动主题,老师唱《世上只有妈妈好》歌曲,然后体温这首歌唱谁最好。

二、揭示主题《游子吟》。

三、听故事《游子吟》。

从前唐朝有个诗人叫孟郊,有一次,他要出远门了,他的母亲忙着给他缝制着衣裳,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她想,儿子这次出远门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第二天清早,母亲把孟郊送到村外,她望着儿子说:“郊儿,你可要早点回来呀。”孟郊听了不住地点头,他看到母亲的头上又多了几根白发,眼睛湿润了,孟郊抚摸着身上的衣裳,注视着那又细又密的针脚,心里想,母亲的慈爱就象春天里太阳的光辉,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母亲的慈爱永远铭记在心里,就在他五十岁那年写成这首著名的小诗《游子吟》。

四、听古诗《游子吟》。

1、教师播放录音磁带配乐古诗《游子吟》,连续播放两遍,幼儿边听边看图文结合幼儿用书《游子吟》。

2、讨论:这首古诗好听吗,书上的这幅画已表达出了这首诗的意思,请你们想一想,这首诗说的.什么意思。

五、欣赏古诗《游子吟》。

1、教师给幼儿解释古诗《游子吟》的意思。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著名诗人孟郊写的,这首诗说的是儿子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了,他的妈妈舍不得他走,生怕他身上穿的衣服不够,临走前为他一针一线地缝制衣服,希望他一路平安,盼望他能早日归来,儿子很受感动,他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为妈妈做些事情,以报答妈妈对自己的爱。

2、让幼儿再听一遍古诗《游子吟》的录音。

3、师幼互动,让幼儿说说母亲关心自己的事情。

4、读古诗《游子吟》。

六、活动延伸:图文结合感受《游子吟》诗中母爱的伟大感染了无数游子之心。

古诗《游子吟》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首古诗——《游子吟》,活动的目标是让学生乐意欣赏古诗《游子吟》,感受诗中所表达的母子情意,大概理解《游子吟》的意思,从而教育学生从小学会体贴,孝敬父母,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我在活动过程中首先渗透了解古诗内容,然后设计适合本班的教学方法,用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古诗《游子吟》诗中意思及作者的表达的母爱思想感情。用欣赏古诗《游子吟》的情感听、诵读《游子吟》,然后师生互动说说母亲的关爱及自己以后怎样报答母亲。通过活动,使幼儿进一步知道母亲的母爱是伟大的,任何力量都替代不了的。教育学生长大以后一定要好好报答母亲,通过活动,我的活动目标达到,活动效果不错!

游子吟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古诗的含义、意境,喜欢有感情地朗诵。

2、对古诗中的字有所认识,能积极参与学习,理解并掌握"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寓意。

3、通过说说妈妈关心自己的事例,体会父母的关爱,联系古诗的情感教育,懂得回馈父母的爱。

活动准备:

将古诗书写在黑板上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找找我认识的字,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请幼儿找黑板上古诗中认识的字:游子、手中线、寸草心等二、欣赏学习古诗。

1、完整朗读古诗,帮助幼儿理解古诗的'意思。

将幼儿认识的字结合古诗连贯地朗诵,并讲解其中的含义,(可以将诗的意思编成小故事方便幼儿理解)着重讲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帮助幼儿理解意境。

2、学习朗诵古诗

(1)幼儿跟随老师有感情地朗诵;

(2)变换形式练习朗诵;

3、情感迁移练习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妈妈是怎么爱自己的,自己想对妈妈说写什么。

4、"小诗人朗诵会",让幼儿大胆到集体前朗诵古诗。

三、集体有感情地朗诵,进行情感教育:

我们应该珍惜爸爸妈妈的疼爱,为父母做些事情分担家务,做个懂事的孩子,不给父母添麻烦游戏

游子吟音乐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歌曲《游子吟》,并从中感受母子情,得到爱的教育。

2、认识前倚音,并学会演唱。

教学重点、难点:

充分感受、体验、表现母子情。

教学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师:母爱是天底下最伟大的爱。其实自古以来妈妈给予自己孩子的都是无私的爱。今天我想给大家介绍以为古代的妈妈,请大家看课本22页的图片,请同学们告诉老师,在这幅图片上描绘了什么?

师:同学们都回答的非常棒,这幅图片啊,主要描绘的是一位母亲为自己的孩子缝衣服的场景,图片上的儿子就是我国唐朝的著名诗人孟郊,他为了表达对母亲深深的爱和感激之情,写下了一首千古流传的诗歌——《游子吟》。了解古诗创作背景:《游子吟》是孟郊50岁任粟阳时写的,诗人此时到了知天命的年龄,再看看已是古稀之年的'老母亲,回想自己20年来为谋求出路而颠沛流离四处漫游,如今虽结束了游子生涯,可以迎接母亲同享天伦之乐,但母亲一生操劳、养育和教导之恩,岂能报答得了!于是诗人吟唱了这首送给慈母的颂歌。

二、吟读古诗,体验母子情。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诵。

2、同学们有感情地吟诵《游子吟》。

3、“谁来说说看,你最喜欢哪一句?它表达了什么意思?”说说自己最喜欢的诗句,更深入地体会古诗的含义。

师:慈爱的母亲一针一线为即将远行的儿子缝制衣服。她担心儿子迟迟难归,因此,细针密线把衣服缝的结实耐穿,但心里却盼着儿子早些平安回来。象小草似的的儿女,怎么也报答不了春天阳光般伟大的母爱。(谁说做儿子的这颗象小草一样稚弱的孝心,能报答得了母亲像春天阳光一样的慈爱呢?其中,“寸草”,指小草,象征子女,“春晖”指春天的阳光,象征母亲的慈爱。比喻父命的恩情深重,难以报答。)

4、师:“大家对这首古诗都有着深刻的理解,让我们再次深情地将它吟诵。”再次深情地朗诵《游子吟》。

三、导学训练,唱出母子情

1、范唱歌曲

师:看来大家被诗歌深深的打动了,其实被打动的不光是你们,还有许许多多的儿女们也同样被打动。有一位作曲家为了让我们更好地表达这种情感,为这首诗配上了优美的旋律,使它成为一首动听的歌曲。请听…….(课件出示歌谱,范唱)。

2、再听歌曲,用哼鸣跟唱。

3、用wu轻声哼唱歌曲。

4、前倚音教学

①、师:在这首歌的学习中,出现了哪些我们之前很少见到的音符呢?(引出前倚音)②、师:前倚音像什么?它应该怎么唱?(教师示范)

师:像是妈妈牵着自己的孩子,紧紧挨在一起时的样子。

③、师:让我们把所有的前倚音都找出来吧。(学生用圆圈圈出所有前倚音)我们把它们唱一唱,唱时要注意,两个音应该紧紧相连。

④、师:谁来说说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前倚音呢?(因为要体现母子情)

师:既然前倚音在我们这首歌曲里起到了这么重要的作用,那我们一定要把它唱得更好,对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唱唱前倚音。

⑤、学唱歌词

a、范唱,在心里默唱歌词。

b演唱歌曲。

⑥、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师:这是一首表达母子深情的歌曲,我们应该带着什么样的情绪来唱呢?(深情地)师:那就请大家带着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深情地演唱这首歌。

四、为歌曲创编舞蹈动作

1、师示范,全体同学一起跟着老师有加上优美的动作,有感情的演唱唱歌曲。

2、请同学们开动脑筋根据对妈妈的感情,还有什么更加好呃舞蹈动作能够融入歌曲之中,让学生自由发挥。

五、歌曲拓展。

学唱这首歌曲你有些什么感想?

妈妈都为你做过什么?你为妈妈又做过些什么?妈妈是怎样爱你?你又是怎样爱妈妈的呢?你能为妈妈做些什么?

六、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不仅学习了《游子吟》这首歌,并且还为它编上了舞蹈。老师希望同学们在母亲节的时候能够为自己的母亲献上这个节目,表达一下你们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游子吟音乐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的代表作,是一首五言古诗。诗中描写了一位母亲为他即将远行的儿子缝制衣服的情景,诗人紧紧抓住“密密缝”这样的具体动作和母亲“意恐迟迟归”的心理进行描写,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爱护、担忧、祝愿和希望。而后两句诗人用“寸草”和“三春晖”分别比喻儿子和母爱,形象、贴切,既赞颂了春晖般的母爱,又寄托了儿女感激母亲,想报答母爱的赤子之情,是一首抒写慈母深情,表达儿女孝义的经典之作。

学情分析:

这次授课选用的是是五年级学生,他们通过课外积累,对这首古诗已非常熟悉。但真正地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古诗所表达的情感还不够彻底。其次,正确、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另外,五年级学生的读写结合的训练和语言思维训练已成为重点,所以,虽然学生是陌生的,但我还是尽最大可能地去抓住课堂生成,以便于更好地引导学生完成对诗意、诗情的领悟,对语言思维的拓展。

资源利用:

多媒体及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意思,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情感。

2、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读出诗韵、诗情。

3、领悟母子亲情,懂得如何回报母亲。

教学重难点:

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慈母深情和游子想报答母爱的赤子之心。

教学方法:

“读中悟意、读中悟情”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了解诗人,揭题解题

1.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都知道哪些关于母爱的故事和呢?

2.揭题解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和母爱有关的古诗——《游子吟》。(大屏幕)这是唐代一位著名的诗人孟郊的代表作,请大家一起来读读课题。(板书课题)(相机订正“吟”的读音和书写)

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交流后小结。大屏幕出示)像这样的诗歌还有——《暮江吟》《石灰吟》。

【设计意图:】以母爱的故事和引入课题,唤醒学生已有的学习积累,激发兴趣;立足字词,理解题意,了解“吟”这一诗体。

  二、读好节奏,品味诗韵

过渡:这首《游子吟》要吟诵给谁呢?诗中又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呢?请同学们先听老师试着读一读,划一划诗歌的节奏。(范读。大屏幕出示)

1.谁来按照你画好的节奏读一读。(指名读,大屏幕出示,齐读)

2.古诗不仅有节奏,还特别讲究韵律,也就是平声和仄声。(大屏幕)一般来说,现代汉语里的一声和二声就是平声,要读得长而响;三声和四声就是仄声,要读得轻而短。我们可以用短横线标注平声,用短竖线标注仄声。(大屏幕)试着在第二句的下面标一标。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引读,指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节奏和韵律是读好古诗很重要的因素,引入平仄知识,通过范读、引读、指名读、齐读等方式,既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熟悉,也指导学生读好古诗,并由此举一反三,掌握古诗的节奏和韵律。

三、领悟诗意,品味诗情

(一)读中悟意

1.诗中写了几个人物?(画出来,交流。板书:慈母——游子)慈母在为游子做什么?她是怎样做的?请同学们自由读诗,边读边画出相关语句。(交流,小结,板书:密密缝)

2.她为什么要为儿子缝衣,还要“密密缝”呢?(交流,板书:恐迟归)

3.一个“缝”字写出了慈母的——(动作),一个“恐”字又写出了慈母的——(心理)

4.既然担心儿子迟迟不归,为何还要给他密密缝衣?这不是很矛盾吗?(大屏幕,补充介绍孟郊身世)

5.此时,一对相依为命的母子就要分离,母亲仅仅是在担心儿子迟归吗?(大屏幕,引导体会,交流)

6.面对这样一位慈母,游子又有怎样的担忧呢?他在“恐”什么?(引导体会,交流)

7.这真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呀!而儿子也同样对独守家门的老母亲牵肠挂肚呀!请大家再来读读前四句,用心体会这母子之间浓浓的深情。(交流感受,指名读,点评、指导)

8.(大屏幕)诗人临行之际,母亲在为他缝制衣服,这一针一线凝结着深深的母爱。她把对儿子的——缝进了衣服,她把对儿子的——缝进了衣服,她还把对儿子的——也缝进了衣服。

(二)读中悟情

1.此时此刻,诗人内心一定是百感交集。他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情感的呢?请大家大声地读出来。

2.谁来说说对这两句的理解。(交流,相机引导、点拨)

3.是啊,诗人即将远行,这一去遥遥无期,不知何时才能和母亲团聚。他回忆起母亲为他做的点点滴滴,由感而发,以“寸草”自喻,把母爱比作“三春晖”,发出了“寸草心”难报“三春晖”的感慨。(板书)其实,这普天下的儿女有哪一个能报答得了深深的母爱呢?当我们回想起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会吟诵起——;当我们回想起父母不辞辛劳地为我们洗衣做饭,我们会吟诵起——;当我们回想起父母不分昼夜地照顾生病的我们,我们会吟诵起——;当我们回想起父母耐心细致地教育我们,我们也会吟诵起——(引读)于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就成为了千古传诵的经典名句。

4.体味情感: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交流)

5.再读古诗,读出诗情:谁来带着这样的感情读一读这首诗。(指名读,齐读)

6.点拨、指导。

【设计意图:】紧扣诗中关键词句,理解古诗意思。借助想象,通过铺陈、引读,加深对诗意的品味和体会,为领悟诗情做好铺垫。通过指导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进一步加深对诗人所表达情感的体会。

  四、读写结合,情感交融

1.体会了这首诗的情感之后,谁能试着把自己当作诗人用“母亲啊,母亲”开头,写几句话。也可以把自己当作母亲,以“儿子呀,儿子”开头写几句话。

2.生写,教师巡回指导。

3.指名交流。

【设计意图:】在体会诗情的基础上,进行读写训练,使文本情感和学生情感产生共鸣,形成交融,加深对文本的领悟,也强化学生的语言思维和语言表达。

  五、拓展补充,延伸文本

1.说说生活中母爱的例子。

2.诵读关于母爱的诗歌。(大屏幕)

【设计意图:】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渠道;借助类文映照,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语文积累。

六、回顾全诗,引发思考

母爱就是这样,在细微处彰显着伟大。《游子吟》是诗人孟郊写给母亲的诗歌,表达的不仅仅是他自己的心声。我们从这首诗中体会到的仅仅是一位慈母的深情吗?作为儿女我们又该怎样回报这伟大的母爱呢?通过学习,我相信你们一定对“亲情”这一话题有了自己的思考和认识,也相信你们一定会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这种思考和认识。让我们再来轻轻地诵读这首歌颂母爱的经典诗作——《游子吟》。

【设计意图:】以能够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结课,课内延伸至课外,学习延伸至生活,以达到对学生思维的拓展。启发性的课后作业灵活地给学生创造空间,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板书设计: 游子吟

(密密)缝 恐(迟归)

慈母 ——————— 游子

(难报)

三春晖 ——— 寸草心

【设计意图:】关键字词和符号相结合,构成心形图案,既梳理文本重点,凸显文本内涵,又体现思维的延伸,给人以思考和启示。

游子吟音乐教案 篇8

人教版第十一册《游子吟》是唐朝诗人孟郊所吟的一首母爱的颂歌,千百年来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一直脍炙人口。为了让这凝聚了人类美好情感的名作牢牢植根于学生的精神世界,教者设计了一堂网络课,经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片段一:创设情境,引发情感体验

师:唐朝有一位诗人,名叫孟郊,他一生窘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他要接母亲来溧阳,以尽孝心。此时,孟郊眼前浮现出母亲关爱自己的一幕又一幕,并写下了一首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诗歌《游子吟》。

(进入网络学习平台“指导栏”出示全诗,教者配乐朗诵)

在这首诗中,孟郊采撷了一个怎样的生活场景呢?请大家认真读诗,结合注释,理解诗句,并观察插图,发挥想象,进入“写一写”栏目,把这一场景描绘出来。

生:(通过网络读、看、写;教者播放琵琶古曲)

课始,教者精心设计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将写作背景娓娓道来,随之配乐配画感情朗读,使教学活动一开始就充满一种体验的喜悦,激发学生的投入感和参与感。继而学生在悠悠琵琶古曲中解读诗句、观察画面、想象写话。在这个过程中,教学内容和各种教学媒体中含蓄潜在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浮动起来,生发开去,促使学生将自己原有的生命体验和新鲜材料相结合,产生一种新的体验。

片段二:欣赏交流,加深心灵体验

师:已经发表的同学请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你特别欣赏谁写的,请有感情朗读,呆会儿可以向同学推荐,最好说说欣赏的理由。

生:(很投入地读着其他同学的网上作品。)

师:慈母灯下缝衣的那一幕令诗人永志难忘。谁来为大家推荐描写感人的作品?

生1:我觉得王欣写得很感人。“一位饱经风霜的慈母,坐在微弱的灯光前,为自己疼爱的儿子缝制着衣物。这是母亲在儿子临行前做的最后一件事。母亲年纪大了,眼睛花了,手脚不灵活了,可为了儿子,母亲还是费劲地穿着针,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直到穿进为止。母亲为了儿子,用不灵便的手,细致地缝着一件件衣物,缝得那么仔细,一针一线,毫不马虎。可怜天下父母心!儿子在一旁看着,眼睛湿润了……”

生2:李仕婷写得也很好。“一个夜晚,母亲细心地为儿子缝制明天出行的衣物,她说:‘儿啊,你明天就要远行,娘不能帮你什么,就为你把破了的衣服缝一缝,记住,在路上要多加小心,注意身体,冷天要多加点衣服,别冻着,不要惦记我!’油灯照耀着母亲苍白的.头发,穿针的手在微微颤抖着,那样细心、妥帖,缝了一针又一针,那缝在衣服上的每一针,不仅是花花绿绿的线,还是一个慈祥母亲对儿子深切的关怀、爱意,一丝一缕的爱溢满一针一线之中,都倾注着那伟大的母爱。”她想象母亲的语言虽然朴素但很感人。

生3:我认为谢家晔写得简洁明了,富有诗意。“母亲坐在破旧的毯子上,忽明忽暗的灯光那边,泪水已模糊了正在读书的游子的眼睛。母亲年事已高,看不清针眼,筋脉突兀的手已感觉不到针刺的隐痛。游子虽然捧着书,却已无心看书。母亲的一针一线都是那么令人感动,那么令人心酸……”

师:同学们很会欣赏。谁能毛遂自荐,让大家来欣赏你的生花妙笔。

生:(略)

师:同学们的描写都很感人。李纬用“颤颤巍巍”来形容母亲的双手,史凯云设想这是“寒风凌厉的夜晚”,周志宏想象“母亲累得腰酸背疼”,陈韵致说母亲是“泪眼昏花”……的确,诗人行前的此时此刻,慈母把一片爱子的深笃之情化作密密的针线,拨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弦,催人泪下。

借助网络学习平台,每个学生直接进入交流区域,一展风采。上传后,人人直面所有学习成果,交流就成了欣赏与被欣赏的过程。师生之间以学习成果为中介,产生交流和对话的欲望,无论是津津有味地诵读同学的作品,还是声情并茂地介绍自己的成果,抑或是教师发自内心的赏识,充满美好的情趣和氛围。师生在这种和谐、融洽的情境中享受表达和聆听的喜悦,更进一步加深心灵的体验。

片段三:发掘人文内涵,丰富精神体验

师:母爱之厚博难以为报。孟郊的这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广为流传,今天,人们还常常用这句话来表达自己的心声。请同学们上资料室看一看,人们在哪些情况下用上了这句话。

生:(进入网络学习平台资料室,看四篇文章。)

交流:

生1:梦话在母亲节给母亲送礼物时用上了这句话,表达自己感恩的心情。

生2:唐仲英奖学金获得者,在获得奖学金之后,主动带领其他同学开展爱心工程之后说的。

师:这是回报社会的肺腑之言。

生3:北京大学美国华盛顿地区校友会的校友说的,他们发动校友为母校捐款,同时组织了百年校庆喜庆会。

师:读读文中的句子。

生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捐款虽然不多,但也表达了游子的拳拳心意。我们在母校的所学所得是我们终生受用不尽的财富,恢弘博大的北大精神是鼓舞我们攀登新高峰的强大动力。我们唯愿祖国明天更强大,北大未来更美好。

生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伟大祖国永远是我们亲爱的母亲。我们留法学者唯有奉献终生的努力,去报答养育和培养我们的伟大祖国。”这是留法学生学者的代表与李岚清副总理座谈时的发言。

师:人们在表达自己报答母亲,报答母校,回报社会,报效祖国的感情时,都会用上这一千古佳句。也许在下一个母亲节,也许在你离开母校的时候,也许在你为国争光的时候,你也会情不自禁地吟出这一句——

生:(异口同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zj09.com小编精心推荐:

诗歌的语言是一种臻于精粹的艺术,是从形式到表达都充溢着浓郁的人文精神的语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之所以流传千古,不仅得益于它的音韵美,更因为其中包含着的对慈母的颂扬,已成为人类具有共性的最高境界的情感体味,而且不同的读者结合自身的经历赋予了它独特的内涵。以上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旨在通过网络提供的作品,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加深学生的文化涵养,丰富学生的精神体验。学生在生动具体的形象感受中所培养起来的人文精神,在他们今后的人生经历中发挥的作用,将会更加持久更加内在。

片段四:设计课外延伸,激发生命体验

师:课后,希望大家到资料室提供的网站上去开阔视野,这里都是关于母亲的主题。下节班队课我们就开展“唱给妈妈的歌”主题活动,好不好?

生:Ye!(非常高兴)

新课程强调“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因此,教者立足课内,注目课外,在结束课堂教学之时,巧妙地布置了延伸性阅读。没有机械的技能训练,没有功利的占有知识的目的,有的只是激发学生以自己的情趣和品味与超文本进行对话,让网络提供的材料拨动学生的心弦,震撼学生的心灵,让生命的体验上升到体悟、品味、欣赏的境界。在之后的班队活动课上,有的同学追溯了母亲节的来历,有的向大家介绍名人眼中的母亲,有的朗诵了歌颂母亲的诗歌散文,有的深情地献上颂扬母亲的歌曲……主持人的串联词更是令人惊异的精美。这一切,源于学生自主地从文化精品中汲取营养,审美的愉悦深入主体的心灵,激发了主体鲜活而丰富的生命体验。

总的来看,在本课的教学中,教者尝试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加以变革,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实践了“让凝聚了人类美好情感的名作牢牢植根于学生精神世界”的初衷。

游子吟音乐教案 篇9

活动内容:

游子吟(古诗)

  活动目标:

1.乐意表达自己读古诗的感受和体会,萌发回报妈妈的美好愿望。

2.能在与老师、同伴的交流中理解古诗。

3.体验诵读的乐趣。

活动重点:连贯朗诵,萌发回报妈妈的美好愿望。

活动难点:在与老师、同伴的交流中理解古诗。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一、游戏情境的导入:(说妈妈)

1.播放歌曲《好妈妈》。

2.交流:这首歌里唱的是谁,你爱自己的妈妈吗?妈妈都为你做了哪些事,让你如此爱她。

3.练习说话:妈妈为我,我爱她。

(引导幼儿尝试表达具有一定因果关系的句子)

4.师引: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唐代诗人孟郊写的古诗《游子吟》里也有一位好妈妈。

二、游戏活动的准备:(读古诗)

1.播放古诗视频。

2.引导幼儿交流:

(1)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及结合图片阅读的能力)

(2)妈妈在干什么?她为什么把针脚要缝得密密的?作者想到了什么?

3.播放古诗音频,引导幼儿感知古诗的音韵美。

4.幼儿在老师的帮助下尝试朗读。

(可采用跟录音读、接读、师小声幼儿大声等多种形式)

三、游戏活动的过程:(诵读古诗)

1.这首古诗好听吗?这首诗和歌曲《好妈妈》一样都是赞扬妈妈的.。你想怎样读,表达自己对妈妈的赞美之情。

2.创编动作诵读。(通过创编动作,加深幼儿对古诗内容的理解。)

3.分组合作朗诵。

4.集体配乐朗诵。

四、游戏活动的延伸:(表达爱)

1.小朋友,小草都懂得回报春天的阳光,你打算为妈妈做哪些事来回报妈妈的爱。(引导幼儿表达:我爱妈妈,我要为妈妈。)

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引导幼儿练习表达:妈妈,您,我爱你。)

游子吟音乐教案 篇10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2、了解诗歌大意,感受母亲对儿子的慈爱以及儿子对母亲的真挚感情。

二、教材分析与处理:

1、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情感。

2、教学创新点:

低声吟诵《游子吟》,想像一位慈母在孩子外出前,借着油灯的微光为孩子缝制衣服的情景,借助故事讲述创设意境,理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三、教学过程:

一、歌曲引入,创设情境

1、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2、学生交流在自己的日常生活妈妈是怎样照顾自己的。

3、教师小结:从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天起,妈妈扶我学走路,教我学说话,妈妈无时无刻不在为我们操劳。

唐朝大诗人孟郊,他曾写下了一首歌颂母爱的诗《游子吟》。[出示课件:游子吟]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把课题写在黑板上,(指导书写“游”,)“游子”指的就是长期离家外出的人,比如你们的爸爸妈妈长期在外地打工没有回家,那他们就是你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游子。而这首诗中的游子指的就是“孟郊”。“吟”是诗歌的一种形式,写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把右边的'“今”写成了“令”,请大家齐读课题:游子吟。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词。

1、孩子们现在就请你们打开书第155页,借助拼音自由地读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刚才孩子们读得可认真了,课文里有些戴小红帽的生字娃娃你发现了吗。赶快拿出笔圈住他们,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3、看看和老师找的一样吗。(出示生字课件),反复拼读这些小红帽的生字娃娃,记住它的名字。

4、通过刚才的拼读你觉得哪些字容易读错,谁来给大家提个醒。谁的发音最准确,最响亮,老师就请他当小老师教大家读三次。

(学生教读,相机纠正)

谢谢我们的小老师,孩子们请用你们的火眼睛睛牢牢地记住它,亲亲热热地打打招呼,一起读————

5、瞧,生字娃娃可调皮了,它把拼音小帽摘掉了,你还认识它吗。(指读:男、女生各一个,相机纠正读音)

6、咦,生字娃娃和好朋友一起手拉手,出来啦,你还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

7、刚才小伙伴们读得可认真了,现在我们一起把生字宝宝送回田字格家,(出示生字课件并齐读:寸、归、迟、临、密、游),注意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说说,你觉得哪一个字最不好写,老师来帮帮你。[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8、学生练习写字,老师相机指导,并展台点评。[学生静息20秒钟]

三、读文讲解,品悟诗意

通过刚才的生字学习,孩子们再来读一次古诗。

[点击课件,出示古诗]相信你会读得更好,不信,你就试试。

1、大家读得非常投入,谁想读给大家听,老师请一个勇敢的孩子来读一读吧。(相机请孩子纠正)字音读得真准确

2、[点击:播放音乐]?诗人孟郊,自幼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为了考取功名一展抱负,不得不拜别慈母,漂泊他乡,直到50岁那年,他才当上了溧阳县的一个小官,温饱才得以解决,做官后,他马上把母亲接到溧阳县,以回报母亲恩情。这首诗就是写在母亲来溧阳之前。

孩子们,在这首诗里面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老师讲给你们听,好吗。

在一千多年的唐朝啊,有一个特别有名的诗人叫孟郊,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已经死了,他和他的母亲相依为命。

妈妈辛辛苦苦地抚养他长大,所以孟郊特别爱他的妈妈,他的妈妈也非常爱他。有一次,孟郊要出远门了,母亲忙着给他缝补衣裳,夜已经很深了,母亲还在那微弱的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啊缝啊。他想:孩子这次外出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我得把他的衣服缝得密些,再密些,千万别让他在外面冻着了。

第二天清早,母亲把孟郊送到村外的杨柳树下,妈妈用那满是皱纹像干树枝一样的手,紧紧地拥抱着儿子,说:郊儿,你可要早点回来呀。孟郊听了不住地点点头。当他抬头看见妈妈,妈妈的头上又添了好多的白发,心里一阵酸楚,想到白发苍苍的母亲需要自己在身边照顾,可自己却不得不远行,想到这,泪水湿润了他的眼眶......

师:感人吗。

想着刚才老师讲的故事,再来读读这首古诗,看看你从诗中又读到了怎样的画面。(妈妈正在给孟郊缝衣服的画面)

你们是从哪一行诗看出妈妈在缝衣服的。

(学生回答)是这样的画面吗。[点击课件,出示缝衣图]

大家看看,现在是什么时候。

妈妈还在那干什么呢。谁来说说。(学生交流)

大家再仔细看看这幅画,这屋子里的光线怎么样呀。

妈妈的头发呢。妈妈的头发花白,行动也十分不便,眼睛也看得不是那么清楚了,可他还是在哪儿缝着、缝着,你们是从哪几行诗看出妈妈还在哪里不定地缝啊缝啊。(指定学生读)

此时,夜深人静,月色如勾,屋外寒风呼啸,屋内寒气逼心,在微弱的灯光下,年老的妈妈此时是多么的艰难,为何不等到明天再缝呀。(学生交流)

噢,好厉害,你从哪里知道的。(直接出示三四句)

那么,这位老母亲是怎样缝的。诗中有一个词非常形象,谁能把它找出来。

(密密缝)

为什么要密密缝呢。

(学生交流)师:哪你能用读诗的方式,读出妈妈心中的那份担心吗。

谁再来读读。读出妈妈的那份牵挂。

谁还可以读出妈妈对儿子的不舍。

师:人们常说,儿行千里母担忧,是呀,想到儿子就要远离家园,妈妈有太多太多的话要对儿子说……她会说些什么呢。

千叮咛万嘱咐,可这位母亲什么也没说。她只是默默地缝,密密地缝,此时,她缝进的仅仅是一根长长的丝线吗。(学生交流)

现在让我们一起帮着妈妈把衣服缝得再密些,让我们把妈妈的担心、牵挂、不舍和爱,一起缝进衣服里吧——读。

[生齐读......]

看着妈妈,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为自己缝着衣服,针尖戳破了手指,孟郊会想些什么呢。

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游子的内心世界……让我们一起接着刚才的故事讲下去……

孟郊走了,他这一走啊,真的就是好长时间都没有回来,有一次孟郊来到郊外,他看见暖烘烘的太阳出来了,看呀,路边的小草显得更加的生机勃勃,孟郊抚摸着身上的衣服,注视着那又细又密的针脚,心里想,母亲的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

淋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也抱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母亲的恩情我将永远铭记在心。

一想到这儿,他就写下了[出示课件:5、6句]流传千古的名句,请读——

四、升华主题

孟郊的这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广为流传。今天人们还常常用这句话来表达自己的心声,当我们吃着妈妈亲手做好的饭菜时:我们会想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当我们在风雨中看到妈妈遮挡在我们头上的雨伞时,我们会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当我们在生病时,看到妈妈为自己操劳时,我们会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当我们走上成功的领奖台时,看着自己年迈的妈妈,我们会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总结:母爱是伟大的,希望我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永远记住母亲的爱,学会感恩母亲。最后让我们再次走进《游子吟》(播放歌曲《游子吟》)。

游子吟音乐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体会歌曲内涵,感受母子情深,感恩母亲的深情厚意。

能力目标:学会演唱歌曲《游子吟》,开展表演唱活动。

知士标:掌握2/4拍节奏特点,初步认识二拍子的强弱关系。

教学重点:

1、表演唱歌曲。

2、体会歌曲内涵,感受母爱的伟大。

教学难点:2/4拍的强弱及节奏训练

教学准备:影片《妈妈再爱我一次》录像片段、课件、手风琴

一、情境导入

1、(播放影片《妈妈再爱我一次》片段。)

2、学生发言

3、师小结:从这段影片可以看出,母爱是天底下最伟大的爱。其实自古以来,妈妈给予自己孩子的都是无私的爱。我们一起来唱唱影片中的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可以吗?

4、齐唱《世上只有妈妈好》

师:是呀,在我们的一生中妈妈是辛苦的,也是陪伴我们成长的亲人。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古时候的妈妈,请大家看这张图片,请你说一说这张图片上你看到了什么情景?

5、学生回答。

二、新授歌曲

(一)学习歌词

①师:图片上的这个儿子就是我国唐朝的著名诗人孟郊,他为了表达对母亲深深的爱和感激之情,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歌——《游子吟》,老师这有个诵读的视频,请你听听。

②朗读古诗《游子吟》。

视频中慈爱的母亲一针一线为即将远行的儿子缝制衣服。她用那细细的针密密的线缝出了对儿子的爱,多么可亲可敬啊!那我们一起有感情的把这首古诗朗读一次,来感受一下母子情吧!

(二)学唱歌曲

1、初听

请同学们边听边用手比划旋律线

2、请个别同学上台画出旋律线

3、听音跟唱法练习(同学们用“lu”音轻声跟唱旋律)。

4、提问:这首诗歌写得好不好?好在哪里?你喜欢其中的哪一句?为什么?

学生回答

5、乐曲中出现的前倚音的怎样演唱?

6、多种方法练习巩固歌曲

8引导学生处理歌曲

(三)拓展歌曲

1、感恩母亲、唱一唱关于妈妈的歌曲。

你还知道那些歌曲?你可以唱两句吗?

2、表达母子情(说说自己的好妈妈)

引导学生说说在自己成长过程中,妈妈的无私付出

3、怎样回报妈妈的爱

学生说一说

(四)作业

作业:

1、唱熟歌曲《游子吟》

2、帮妈妈做一两件你力所能及的事

推荐阅读:
2024新高一音乐教案(通用13篇) 体育游戏教案(通用十五篇) 幼儿去春游教案(通用十四篇) 高中音乐教案详案范文(通用6篇) 开学第一课教案(通用十二篇)
更多精彩的游子吟音乐教案,欢迎继续浏览:游子吟音乐教案
热门标签: 大班音乐教案 中班音乐教案 音乐中班教案 音乐小鸡教案 通用检讨书 音乐活动教案大班

游子吟音乐教案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