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和时间赛跑》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和时间赛跑》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和时间赛跑》一课是一篇很感人的文章,是一篇清新、淡雅又略带忧伤情绪的散文。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朴实中有着感人的力量。文中“我”因外祖母去世而悲伤不已,爸爸妈妈为早日结束“我”的哀痛,告诉“我”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后来听了爸爸的一席话,看到太阳落山、鸟儿飞行等自然现象,明白了为什么要珍惜时间;并在和时间赛跑的经历中,体会到了应该怎样珍惜时间。课文给我们以深深的启示:虽然“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虽然“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但是,“假如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本文采用的是叙议结合的方法,观点鲜明,故事具体,值得我们学习、深思。
二、学习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赛跑、忧伤、持续、安慰、日月如梭、虽然、受益无穷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4、搜集、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体会时间的意义,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
三、重难点:
使学生在阅读时获得启示,引导学生对珍惜时间有所感悟,是本文的学习重点。引导学生感受珍惜时间的意义,是本文的难点。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每一次听到你们向我问好的时候,我的心里都有一种甜丝丝的感觉。有人说,做老师好,因为老师每一天都在温习着童年,可是我最羡慕的是你们,有谁知道这是为什么?(学生说)是呀,我也曾拥有这样美好的岁月。(出示钟表模型)其实,时间真的是很有限的.,只不过因为我们年龄小,有的时候意识不到罢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和我刚才谈到的这个话题“时间”有关,看老师板书课题。(强调:赛的最后一笔“点”)齐读课题。
(二)、情境导入
你有过赛跑的经历吗?跟谁赛跑?跑的结果怎样?(学生说)那么,这篇文章的作者为什么提出来要和时间赛跑呢?请你们自己读读课文,试试能不能找到最重要的一句话。学生汇报后,出示课件: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齐读一遍。
(三)、领悟文章
1、小组合作学习:
(1)出示投影:认真默读课文,找一找文中说到了哪些事物都不会回来了?面对带走的这些东西,你有什么感受,在小组内和小伙伴交流一下。
(2)学生默读、标画、讨论。
(3)汇报交流。
A、带走昨天。
B、带走了爸爸的童年。
C、带走了祖母的青春。
(4)教师小结:这一段中凝结了爸爸太多的感情,有失去亲人的悲伤,有挽留不住时光的无奈,还有对孩子的一种安慰,这么多复杂的感情纠结在一起,你们能读出来吗?请让我们来试一试。(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
2、自主探究:课文中还讲到了哪些事物也是这样永远不会回来了呢?把相关的句子读给大家听,注意:尽可能读出自己的感受。
三年级下册语文《和时间赛跑》教案 篇2
【核心目标】
抓住文中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大家一起来读课题:“和时间赛跑”。
时间是人吗?人能和时间赛跑吗?和时间赛跑能赢吗?但是有个人却偏偏要和时间赛跑,他就是作家林清玄,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他的散文《和时间赛跑》,去体会感受他与时间赛跑的这段经历。
二、细读文本,感悟时间不回
1、自由朗读1、2自然段
从这段中你知道了什么?说说自己的体会与感受
预设:作者的外祖母去世了,他很悲痛,很长时间都无法排除自己心中的忧伤。爸爸妈妈安慰我,告诉我: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
2、什么是永远不会回来了呢?爸爸跟我说了一大段话,让“我”听着就像一个谜。我们自己来读读这个谜,看看你能不能读懂。
3、指名读4段(理解重难点句子“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
(1)这段话的中心句是哪一句?“爸爸”是如何向年幼的林清玄解释这句话的?
(2)师引导学生理解爸爸的话
昨天是几月几号?(4月8日)对于20xx年4月8日这一天,还会再有吗?仅仅是林清玄爸爸的童年不会再回来了吗?(当然不是,所有人的童年过去了都不会回来了)那林清玄的外祖母永远不能回来了,意味着时间还会带走什么?(一个人的生命)
小结:时间就是这样悄无声息地把人的一天带走,把人的童年带走,把人的生命带走了。相信再读这段话的时候,你一定会有别样的感触。齐读
(3)爸爸所说的“所有时间里的事物,永远不会回来了”,你觉得什么是“时间里的事物”?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举例说说哪些事物是永远不会回来了?
(“时间里的事物”,是指一切有生命的事物,一朵玫瑰花,一棵小草,那些动物,以及人,都是“时间里的事物”。时间里的事物,都经历了萌生、长大、成熟、凋零的过程。这就是生命有限的残酷现实)
(4)生命的有限,这让作者感到有一点可怕,有一点着急,就悲伤。这时候,太阳落山,小鸟归林,在他眼里就变得不再美丽了。
指名朗读第六段、第七段
(5)不止林清玄对生活有这样的感触,现代散文作家朱自清在《匆匆》一文中也这样写道: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边垮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7)时间就这样在我们不经意间匆匆离开,带走昨天,带走童年,有一天也会带走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时间留不住更慢不下来,因为“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引读),时间更是买不到,因为“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引读)
3、当林清玄自己领会到“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感受到时间的流逝时,他是怎样的心情?(着急、悲伤)他是怎么做的?(和时间赛跑)
三、领悟和时间赛跑意义
(1)默读课文第8段,找出“我”与时间赛跑做了哪几件事?(4件:和太阳赛跑、和西北风赛跑、一个暑假完成了所有的作业、三年级时完成五年级的作业)
(1)思考:我为什么要和时间赛跑?在与时间赛跑时,“我”的收获是什么?(一次次的比赛中,赢得时间,超越昨天的自己,过去的自己。)
(3)小结:人最大的胜利就是战胜自己,超越自己!一直和时间赛跑的人,就能战胜自己,就能超越自己,就能赢!于是他的心情高兴的无法形容。
(4)林清玄就是这样,一直和时间赛跑,(简介林清玄的成就)时间虽然带走了他的童年、青春,但是他通过写作,留住了美好的一切。
因此,在于时间赛跑的过程中,他深有感触地说——(齐读9、10段)
(5)思考讨论:
林清玄是这样和时间赛跑的,那么你打算如何与时间赛跑?(指名说)
五、主题升华
《和时间赛跑》这一课学完了,你是否从林清玄爷爷的文字中开始警觉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你是否懂得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的深刻含义呢?
孩子们,种子的意义在于,用时间雕刻一朵玫瑰。现在你们9岁了,人生才刚刚开始,现在的你们就像一粒种子,蕴含了变成花朵的可能性,或者说,有成为诗人的可能性,成为科学家的可能性,成为艺术家的可能性,或者说,我们大多数人很可能是普通人,但是,在有限的生命中,在时间飞逝的过程中,你愿意平庸地度过,还是选择“与时间赛跑”,用时间雕刻你的生命,使之最大限度地发挥可能性?
希望你们能把握童年、把握现在,紧握手中这把时间雕刻刀:集体朗诵《时间雕刻刀》
【教学反思】
最初选择《和时间赛跑》是因为自己喜欢林清玄的散文,朴实无华的语言文字中总能让感受到一种特别的情怀,如清茶、如美酒,令人回味无穷。一遍又一遍的读着作者的文字,也觉得自己越来越理解作者的心情,懂得他对时间、对生命的感慨。这样的文章,不禁勾起我的`许多回忆,时光匆匆走过,想想自己参加工作这些年自己又留下了什么呢?可能就是这样的相通与共鸣,我决定就这一课,而且一定要上好这一课。
这是一篇抒情散文,散文教学怎么教?自己还真做过深入研究。对散文的认知还只是从王荣生老师的《散文教学教什么》书中获取的些许认识及散文教学的理论知识。对散文阅读教学,我有太多的困惑,那就做个探索者,先从这一篇开始研究,从这篇文本细读开始做起。
《和时间赛跑》一文讲述的是作者林清玄在外祖母去世时,因无法排出心中的忧伤之时,爸爸的安慰的话,引发了他对生命、对时间的思考,再看那太阳落山、鸟儿飞过,他真切的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从此,他开始了和时间赛跑。时间这个概念,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讲,还是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该怎样带着孩子跟着作者的步调层层深入地体悟呢?又该怎样让孩子能够从中真正明白时间的一去不复返并懂得珍惜时间呢?这些疑问在教学课文之前便在我的脑海中反复思量着……
在设计本课的教学环节之前,我先制定了一份预习清单对学生的认知情况进行了初步的了解。根据学生完成的预习清单的情况,最后我确定了第二课时的核心目标及教学重难点:“抓住文中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因为本课含义深刻的句子较多,所以在突破重难点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反复品读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及了解作者的生平介绍;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的方法引导,帮助学生理解文本,领悟珍惜时间的意义。
整节课,比较满意的是学生的朗读。上个学期的朗读是我最忧心的问题,一个学期的朗读录音初见成效,大多数孩子可以通过预习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倍感欣慰。
教学中,让我感觉最费解的句子是“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这句话的理解,首先是根据爸爸的解释(三个层次:昨天过去了,就再也回不到昨天;小孩长大了,就再也回不到童年。外租母去世了,永远不会回来了)紧抓昨天、童年、生命三个关键词理解文中的时间里的事物。原本是想引导学生通过感受时间里的事物永远不会回来,从而更深刻的感受到时间的宝贵、生命的有限。但在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时,孩子们列举的事例让“时间里的事物”重新披上了面纱。学生列举的事例明显有两类,即有生命的事物与无生命的事物,不得已我陷入了区分事物的泥潭。其实面对不恰当的事例,我完全可以借用更多的生活事例带入,让孩子们体会感悟到时间的宝贵,过多的分析反而让孩子们模糊,偏离了作者的情感体验。
教学中,让我比较遗憾是最后主题的升华。从作者和时间赛跑的经历中,孩子们理解林清玄珍惜时间的意义。那么,到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该如何和时间赛跑时,孩子们并没有我预想中那样迫不及待、信心百倍。其实,预习清单中我看到了他们的想法,很多孩子都有详细的目标,具体如何去做都是写了的。但是,我挺纳闷为什么很多孩子不愿意分享呢。我觉得是前半部分对时间的宝贵、时间的流逝,自己并没有铺垫到位。孩子们还仅仅是明白作者和时间赛跑的原因及意义,自己该如何和时间赛跑,内心的动力并没有激发出来,那种迫切的要抓紧时间做一些有意义的事的愿望才不是那样强烈。
总言之,这节课的目标我觉得自己完成的不好,我的课堂引导仅仅是带孩子走近了林清玄,体会到了作者对时间的理解和感触,而对于孩子们自身来讲,要从内心、行动对时间立刻发生感触,这真是一件难事。但是,我庆幸能给孩子讲授这一课,因为我们对这一课的聚焦,孩子们记住了这位和时间赛跑的胜利者——林清玄;因为我们对时间的体味和交流,时间这粒种子留驻在了每个孩子的心里。我希望在接下来我们在一起的日子里,我能做孩子们的榜样,带领着、指引着孩子们,紧握自己手中的这把时间雕刻刀,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不虚度每一寸光阴,不断的挑战自我,超越自我,雕刻出属于自己的生命之花。
三年级下册语文《和时间赛跑》教案 篇3
学习预设目标:
1、知识能力:
联系上下文理解“滋味”、“受益无穷”等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方法:
通过多层次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思考,以“读”体会作者情感随时间流逝而发生的变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
能联系生活经历理解珍惜时间的重要。
愿意在生活中做一个和时间赛跑的人。
教学过程:
一、初读,整体感知课文
由“赛跑”二字导入:
喜欢赛跑吗?(喜欢)
这么喜欢,咱们一起把它写下来吧。(师生共同写“赛”字)
平时都和哪些人赛跑过?(学生说)
今天,咱们就带着赛跑的'体验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和时间赛跑(板书:和时间)
读课题:和时间赛跑(指导读出自信、不服输的勇气)
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读课文,看看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
老师巡视,了解学生读书情况。
刚才,大家读得很投入,一定有什么感受。现在,你最想讲一句什么话?
(请学生谈自己的想法,老师走进学生中间,以语言、动作对不同学生给予相应评价)
二、选读,加深对课文感悟
才读了一遍课文,就有这么多感受,真不简单。相信大家深入学习后,会有更深刻的体会。我们捧起书来,再读,把自己喜欢的段落、句子放声读出来。
(老师巡视,了解学生都喜欢哪些段落)
三、精读,感受爸爸的话
学生汇报(根据学生所说,学习相应段落、语句,幻灯片出示相应段落、语句)
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你的昨天过去了,它就永远变成昨天,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了。爸爸以前和你一样小,现在再也不能回到你这么小的童年了。有一天你会长大,你也会像外祖母一样老,有一天你度过了你的所有时间,也会像外祖母一样永远不会回来了。
学生默读。
爸爸的话很有感情,你最想读哪一句?读给我们听听好吗?用朗读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
(根据学生的朗读加以评价)
是啊!时间带走了疼爱我的外祖母,带走了爸爸的童年,也带走了我们的昨天。有一天,也会带走我。
学生齐读。(再次感悟爸爸的话)
可是,我听了爸爸的话,是怎样的感觉呢?(是个谜;可怕;说不出的滋味)
会有哪些滋味呢?(学生自由说:着急、可怕、悲伤、害怕、担心……)
根据学生所说,板书:着急、悲伤。
好,我们一起来看看,我是怎样解开这个谜的。
四、合作读,感悟重点语句
(四人小组合作读书,一起来解开这个谜。)
老师巡视,了解小组读书情况。
刚才大家读得很好,看看为了解开这个谜,我都经历了什么事情。
在小组交流基础上,根据学生所说,出示幻灯片:
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
学生默读。
(明天,永远;还会有,不会有;新的,今天的变色显示)
学生再默读。
读了后有什么想说的?用你的朗读表达出来。
当我看到太阳一寸一寸地落下山头,鸟儿一只一只地飞走的时候,我的心情怎样?
(学生:着急、悲伤)
为什么着急?为什么悲伤?(学生说)
五、齐读,感受快乐心情
是啊,时间不断地把我的今天、明天变成昨天。难道我们就只能看着时间把一切都带走吗?我们就一点办法都没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