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招牌生意经小故事读后感(汇集五篇)。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5篇读后感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金字招牌生意经》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金招牌生意经小故事读后感 篇1
《金字招牌生意经》是一本集智慧与实用于一体的商业宝典。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作者对商业世界的敏锐洞察和深刻见解。
书中提出的“高情商陪伴每一天”的理念,让我对商业经营有了全新的认识。作者认为,在商业世界中,情商的重要性不亚于智商。一个成功的商人,不仅要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高效的执行力,更要具备高情商,能够用心去陪伴用户,满足他们的需求。这种陪伴不仅仅是简单的服务,更是一种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契合。
此外,书中还强调了“尽量完成用户的所有要求”的重要性。作者指出,用户的需求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只有不断满足用户的需求,才能够赢得市场的青睐和用户的忠诚。因此,我们要时刻保持对用户的关注和关心,用心去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并尽最大的努力去满足他们。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也反思了自己的经商方式和态度。我发现自己在过去往往过于注重利益而忽略了与用户的情感交流。这种短视的行为不仅让我失去了许多潜在的用户,也影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我决定在今后的经商过程中,更加注重与用户的情感交流,用心去陪伴他们,满足他们的需求。
总之,《金字招牌生意经》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商业好书。它不仅让我对商业世界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为我提供了许多实用的经营策略和方法。我相信,在未来的经商道路上,这本书将成为我不可或缺的指南和伙伴。
金招牌生意经小故事读后感 篇2
跨步入光伏行业
在2009年,李河君开始进行产业升级,公司行业涉足到了光伏行业。当时,正值光伏行业的“拐点”。此前,得益于欧洲市场的`巨大需求,光伏产业飞速发展,2008年光伏全球安装量增长了1倍以上。但是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中国的的光伏行业进入了衰退期,很多知名企业都因为产能过剩而破产,包括无锡尚德。
李河君进入光伏行业时,选择了薄膜太阳能领域并于2011年寒冬来临之际开始投产。2012年,李河君即宣布投产的8大光伏基地总产能已经达到3GW,超越美国第一太阳能公司(FirstSolar),成为全球最大的薄膜太阳能企业以及太阳能发电系统集成商。
尽管薄膜的市场远不如晶硅,市场占有比例还不足1层。但是,李河君却在公司内部力排众议、大举投资薄膜太阳能,并且还在多个场合推崇薄膜发电技术的前景,甚至表示“薄膜发电引领终极能源革命”。
金招牌生意经小故事读后感 篇3
读完《金字招牌生意经》这本书,我深感受益匪浅。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关于商业经营策略的宝典,更是一本蕴含着深刻人生哲理的著作。
作者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剖析,向我们展示了如何打造一块金字招牌,从而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脱颖而出。书中强调了品牌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优质的服务、创新的产品和精准的市场定位来塑造品牌形象。
在阅读过程中,我不仅对商业经营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明白了在职场中,我们也要像经营品牌一样经营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
此外,书中还提到了许多关于团队协作、领导力等方面的内容,让我对团队协作和领导力有了更深的认识。我相信这些经验和智慧不仅适用于商业领域,同样也可以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总之,《金字招牌生意经》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籍,它让我对商业世界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为我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启示和建议。
金招牌生意经小故事读后感 篇4
黄承松
在《福布斯》2015年中国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榜单评选中,黄承松首次入选该榜单,在媒体争相报道他时,他却显得尤为淡定。
他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是个80后,准确的说是85后。说起他的创业故事,我们得从他读书时说起。
经历失败:高中时代就开始网络“掘金”
与大多同龄人一样,黄承松从小就对新的事物十分热衷,凡事总喜欢刨根问底。他的这种执着,也让他比别人想得更多,看得更远。进入高中后,黄承松开始接触电脑。当同学们不是打游戏打得风声水起,就是上网聊天聊得火热之时,他却通过电脑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花了20天研究软件,赚4000块钱!”黄承松说,互联网时代,网络上遍地都是机遇和商机,只要看得准,下手快,就有成功的希望。黄承松被保送华科大后,高三下学期就闲了下来,做起了全职软件开发,从那时候起,他再也没有向家里要过钱。从高中到大二上学期那段时间,经济来源主要靠写程序来挣学费和生活费。
2010年8月,还在读大二的他开始尝试创业,注册了一家互联网公司,用兼职赚到的钱作为创业资金,做电商导购网站。就是消费者通过他们的平台渠道,购买其他大型电商商户的产品,累计积分,然后他们根据买家所积累的积分,得到相应的返利。
谁知,看似前景很好的平台渠道,真正运作起来并不简单,加之同类网站竞争激烈,大的电商平台担心利润被挤压等原因,黄承松的第一次尝试以失败告终。“差点连吃饭钱都折腾光了!”回忆起当时的窘境,黄承松至今记忆犹新,坦言不仅积攒的钱打了“水漂”,身上也只剩下几十块钱。
这次失败,黄承松思考得最多的不是折腾出去了多少钱,而是失败的原因究竟在哪里。经过三个月深思熟虑,黄承松悟出一个道理:做网络要不断创新,不断超越自己,才能走得更远。
逐渐演变:抓住一个需求点持续去做
2012年4月,黄承松刚从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就创立了“九块邮”,9.9包邮成为了国内这一商业模式的首创者。不过,在黄承松看来,人们选品牌货会想到“淘宝”,选电器会想到京东,消费能力好一点的会选“唯品会”。那么,18-35岁群体中,收入差别很大,消费能力也各异,不是每个人都会选品牌货,选择低价实惠的群体并不在少数。如果补齐完善这一空间,必将大有可为。
2012年8月,黄承松创立的折扣精选特卖网站“卷皮网”正式上线,主要瞄准“草根”消费人群,定位为“低价版唯品会”。卷皮网专注在低端市场,从高性价比入手,与唯品会覆盖中高端市场形成差异化竞争。Zj09.CoM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想做到所有的货品是网络上的最低价并非易事。为了控制成本,一方面与许多品牌厂家建立了很好信任合作关系,其中有10多万大小商家,1000余家独家合作品牌商;另一方面,千方百计的精打细算,努力打造全国首家买手制电商。
机会总垂青有准备的人,黄承松的“卷皮网”已很快地在电商界崭露头角。2012年,销售收入近1亿多元,2013年销售达7亿元;2014年全年销售收入达25亿元。拥有超过3000万买家会员、移动端APP总用户达1500万,成为了国内折扣特卖电商第一品牌和国内成长最快的互联网电商企业。
不骄不躁:像上帝一样了解用户
“做产品,核心的核心就在于一定要像上帝一样了解用户,无论他们多么小众、多么与正常想象不一致,这样才能清楚地知道提供‘水’还是‘饮料’。当真正理解了你为用户提供的是什么,你才会知道你的用户究竟是谁,喜欢什么。”黄承松说。
他们坚信“昂贵不一定好,精准才是好的”。同样价格的商品对于不同人来说,价值是不一样的,人们在判断自己“有多想要一件物品”时,除了受到该物品价格的影响,还受到个人喜好、场合等更多更复杂因素的'影响。即我们常说的用户“痛点”。
不忘初心:做一家“伟大公司”
“对创业团队而言,最怕的是丢了最初的创业梦想”,黄承松说,到今天“上卷皮,购便宜”成为老百姓很熟悉的广告语,卷皮团队一直不忘创业之初的梦想:让购物变得更省时、省心、省钱。
如今,卷皮折扣已经完成两轮融资,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壮大,商业大潮中的黄承松也将继续迎接挑战,其中的风雨只会比以前更艰难。但他表示,卷皮折扣将一如既往为用户“解渴”,关注低收入人群、关注购物体验、关注中国,并最终成为一家“伟大公司”。
“他是一个有着太多优点的boss,有敏锐的商业智慧与儒雅不失幽默的谈吐,有惊人的魄力与坚强的毅力,甚至还有点小帅”。在卷皮员工眼中,CEO黄承松有着和年龄不符的睿智与冷静。
金招牌生意经小故事读后感 篇5
《金字招牌生意经》是一本极具启发性的商业智慧之书。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感其对于商业经营的深刻洞察和独到见解。作者通过丰富的案例和生动的语言,将复杂的商业逻辑变得易于理解,让人受益匪浅。
在这本书中,我最为触动的是关于“高情商经营”的理念。作者强调,在商业世界中,情商的重要性不亚于智商。一个成功的商人,不仅要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高效的执行力,更要懂得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这种高情商的陪伴,不仅能够让我们在商场上如鱼得水,更能够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回想自己的经商历程,我也曾遇到过许多挑战和困难。有时候,我会因为过于注重利益而忽略了与人的关系,结果往往得不偿失。而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成功并不仅仅是赚取更多的利润,更是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只有当我们用心去陪伴他人,用情商去经营每一份关系,才能够真正实现长久的商业成功。
这本书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高情商不仅是一种商业智慧,更是一种人生哲学。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努力将这种理念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用高情商去陪伴每一天,去赢得更多的信任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