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集锦八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一年级音乐《上学歌》教案(通用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 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表现过年的愉快心情。

2、 了解多元文化,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

教学重难点:休止符的演唱。

一、教学过程:

导入:还有两个月的时间啊就要过新年了,小朋友们你们喜不喜欢过年呢?那你们回忆一下自己家都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是庆祝新年的。

1、 观看幻灯片。在过年的时候,除了穿红衣、贴对联、窗花、放鞭炮这些庆祝过年的方式,在北方人们还会吃饺子预示是明年的丰衣足食,在南方人们会吃汤圆来表示来年团团圆圆。还有的地方举行踩高跷、舞龙、舞狮、扭秧歌的比赛,用这种方式庆祝新年。

二、 今天呀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三件乐器:首先先让我们一起来认识第一件乐器:鼓。

那么,有哪位小朋友能让它发出声音呢?生:

有哪位小朋友能让它发出的声音更加悦耳动听,有规律的声音呢?生:

好,鼓发出的声音是长音还是短音啊?生:

好,我们就一小节敲击两下。同学们看老师怎么敲击,请同学们拿出双手的食指模仿老师的敲击动作(带领同学们练习)。那能不能为接下来的这首歌曲伴奏呢?(听音乐引导为歌曲伴奏)

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第二件乐器:锣。

那么,我要找个小朋友来让它发出声音。生:

谁能让锣发出有规律的声音呢?生:

锣的声音是长的'还是短的呢?生:

嗯,那请看老师怎样做(引导一小节敲击一下)。请小朋友们拿出你们的双手,左手提锣,右手拿锣锤来模仿老师敲击的动作。(听音乐引导为歌曲伴奏)

我们一起来认识最后一件乐器:镲。有那位同学能让这件乐器发出有规律的声音呢?生:

那同学们,镲发出的声音是长音还是短音啊?生:

所以,我们让它和锣一样一小节敲击一次。(练习完后,听音乐引导为歌曲伴奏)。

x x | x. x | x. x x x | x o ||

鼓 鼓 鼓 鼓 鼓 鼓 鼓

锣 锣 锣 锣

镲 镲 镲 镲

x.x xx |x o|x.x xx |x o||

鼓 鼓 鼓 鼓 鼓 鼓

锣 锣 锣 锣 锣 锣

镲 镲 镲 镲 镲 镲

x.x xx |xo xx |xo xo |x o||

鼓 鼓 鼓 鼓 鼓 鼓 鼓

锣 锣 锣 锣 锣 锣 锣

镲 镲 镲 擦 镲 镲 镲

1、这副对联也被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歌曲中除歌声外还出现了什么乐器的声音?”(鼓、锣、镲)呈现实物一起认识锣、鼓、镲并且听乐器的真实声音。

2、“认识完了这些乐器老师在为同学们演唱一遍这首歌曲,你们仔细听,”数一数,龙咚龙咚锵“一共出现了几次?相同的又几个?有变化的是哪句?

3、朗读歌词。出示课件歌谱,生跟随老师按节奏朗读歌词并解决朗读中的问题。

4、生随音乐轻声演唱。在演唱的过程中仔细听学生在演唱中的问题听完后跟琴解决此问题。

5、跟琴解决演唱中出现的错误,及时解决教学中休止符的演唱和有感情的演唱。最后跟琴完整演唱。

6、跟音乐伴奏演唱。

三、创编活动

“今天呀,我们也来热热闹闹的过新年”。歌唱组、锣组、镲组、鼓组。在每个组找一个代表敲打实物。组里其他成员跟着代表作相应乐器的动作。先做无声练习几遍后在做有声练习。最后,完整表现歌曲。

小拜年

“同学们,你们都喜欢过年,那你们在回忆一下,过年时你都见到过那些热闹的场面?生:

1、 完整聆听。接下来,我们听听这说器乐曲《小拜年》,你们来听一听里面有哪些声音和过新年的情景一样?

2、 聆听音乐。听听乐曲中出现了什么乐器的声音?(唢呐、锣、鼓)

3、 复听音乐。分组表演:鞭炮组、唢呐组、锣组、鼓组。在听到自己所代表的乐器突出时,用动作来表示。

四、总结

“小朋友们,新的一年即将到来。在即将过去的xx年里你都有那些收获?在新的一年里,你又有什么愿望呢?(说说自己的愿望)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歌曲《龙咚锵》感受中国小朋友过新年时欢快热烈的情绪,表现过年时愉快的心情。

2.能用欢快的情绪,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3.体会四分、八分附点;四分、八分休止符在烘托歌曲气氛中起的作用。

教学重点:

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完整而熟练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四分附点、八分附点音符、以及休止符的综合运用。

教学准备:

课件、音响、手绢、鼓、音乐卡片、口风琴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阶段目标: 音乐课堂常规训练)

教师:播放《小天使》。

学生:听音乐做放松活动。

教师:伴奏

学生:《小星星》、《音阶歌》

【设计意图】:动作协调性练习,音乐课常规训练。

音 阶 歌

1=C 惊涛词曲

(师) (生) (师) (生)

1 3 5 | 6 6 5 | 7 6|5- |1 3 5| 6 6 5| 4 4 3 3|2- |

小 朋 友 来 唱 歌 1 1 7 6 5, 你 也 唱 我 也 唱 4 4 3 3 2。

(师) (生) (师) (生) (师) (生)

1 3 5 | 76 5| 1 3 5| 4 3 2 1| 1.2 3 4| 5 6 7 | 76 54 | 3 2|1- ||

唱什 么 1 7 6 5 唱 什 么 4 3 2 1,1 2 3 4 5 6 7 7 6 5 4 3 2 1。

二.导入部分(阶段目标:创设情景)

教师:听听这是什么声音?在什么场合中会听到?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聆听打击乐的`热烈氛围。

二、 学习歌曲(阶段目标:学习新歌)

1.初听歌曲

教师:再过些日子,就要过新年了,你们心情是什么样的?你们怎么庆祝的?

学生:高兴、幸福等。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庆贺新年的歌曲叫做《龙咚锵》,我们一起听,告诉老师听到什么声音了?

学生:聆听歌曲并回答问题。

教师:歌曲想告诉大家,他们在过新年时做什么呢?

学生:回答。

教师:再次播放歌曲。

2. 初步学唱

教师:领唱每个乐句的前半句指导学生用手做敲鼓状。

学生:跟唱每个乐句的后半句,手做敲鼓伴奏。

教师:指导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3.难点突破

教师:歌曲有几句?第几句是描写小朋友们敲鼓的?

学生:回答

教师: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鼓乐节奏的特点。

4.知识关联

教师:帮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歌曲中遇到的这个节奏型。找到 和、的节奏型。指导学生体会这个节奏型为烘托歌曲气氛所起的作用。

学生体会这个节奏型带来的热烈的气氛。

学生:体会。

教师:指导学生学唱歌曲前两个乐句并用对比的方法体会四分附点的节奏特点。

学生:体会四分附点节奏。

教师:伴奏

学生:带着热烈而欢快的情绪完整的演唱歌曲。

5.搭台展示

教师: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

学生:分组演唱并进行互评。

6.学习歌谱

教师:指导学生按照节奏唱歌谱(课件出示)。

学生:用柯达依手势辅助学唱歌谱。

8.综合表现

教师:指导十字步一句完成一个十字步。

学生:学走十字步并配合歌曲演唱进行练习。

四.器乐练习(阶段目标:指导学生吹奏乐句)

教师:指导学生吹奏每个乐句最后一个音。 。

学生:师生合奏。

教师:指导有能力的学生吹奏歌曲第三和四乐句。

学生:分层学习。

教师:师生合奏。

五、拓展《新年好》(阶段目标:相关音乐文化拓展)

教师:中国小朋友过年时敲锣打鼓,欢天喜地,播放视频《小拜年》,播放作品。

学生:欣赏作品。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上学歌》

2、歌表演《上学歌》

教学目标:

1、熟悉学生情况,建立课堂常规。

2、通过学唱《上学歌》,培养学生听音乐与唱歌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指导学生听着音乐做简单的律动,表现《上学歌》活泼愉快的情绪。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并感受到歌曲愉快的情绪,能通过演唱表现出歌曲的情绪。

教学难点:

感受乐曲情绪,能自编动作表现出音乐的情绪。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律动

1、学生演唱《国旗国旗真美丽》调整坐姿

2、师生问好

二、学唱歌曲《上学歌》

1、 师:小朋友,我们现在是一名一年级的小学生了,当我们背着书包高高兴兴上学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2、 教师有表情的范唱,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提问:①这首歌好听吗?

② 你听到了什么?

3、学生读歌词

4、教师第二次范唱,帮助学生理解歌词内容。

5、多媒体课件视频播放歌曲,学生熟悉曲调。

6、用听唱法教唱《上学歌》

①学生随着琴声有表情地跟着老师轻生演唱。

②师生对唱

③集体唱

要求:不喊叫、不耸肩、不左右摇摆。

三、歌表演

1、启发学生创造动作

2、请同学根据歌词给歌曲编舞蹈,边唱边跳,看谁表演的好。

3、集体表演动作

4、边唱边表演

5、画一画“上学的路上”

6、唱歌展示画

四、课外拓展并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上学歌”,同学们有什么收获?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好好学习;长大立功劳;养成良好习惯;热爱学习等)希望同学们今后向歌曲唱的那样好好学习、茁壮成长,将来为祖国为人民立功劳。

五、集体演唱《上学歌》下课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 篇4

目标:

激发幼儿喜欢音乐活动。

能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对诗词的感受。

发展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

每人一条水袖、图片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导。

在一个三月,宝宝把小手从被窝里伸了出来,一点都不觉得冷,原来是春天到了。宝宝伸个懒腰,开心地念起了诗来……

教学反思:以故事引导,易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故事讲述内容接近诗词意境,对幼儿理解诗词的那种意境有所帮助。

二、教师念诗词,请幼儿根据诗词内容把图片按顺序排好。

教学反思:由于个别幼儿自小父母教他们学习古诗,老师念诗时,许多幼儿能跟着老师一起念,带动了学习气氛,老师逐句帮助幼儿理解词义,幼儿很快把图片按顺序排好。

三、引导幼儿根据词意用手舞出动作。

教学反思:在这部分活动中,孩子们不仅仅学会了唱歌,还更大限度的发挥了他们的.想像力、创造力,真正体现了《纲要》中提出的“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四、幼儿吟诗扮演。

幼儿分辨有几句话?一人一条水袖,随乐句起舞。吟诗时模仿诗人用水袖当毛笔在地板画出线条。ZJ09.COm

教学反思:幼儿有模有样的学着古人吟诗作画,那神态让孩子们在这个环节中都充分地体验到快乐,领略到奥尔夫音乐的魅力。

三、模唱唱名旋律。

四、画出旋律线条,幼儿感受ABCA的曲式。

教学反思:幼儿学习唱名后,老师根据唱名画出旋律线条,幼儿初步感受了ABCA的曲式。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二、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和朗读。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小朋友们学了前面几篇课文,你们觉得春天怎么样?能用四个字的成语说说吗?(如:百花齐放、万物复苏)

2、师:是啊,古人也很喜欢春天,写了好多好多的诗来歌颂春天,赞美春天,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春晓》。大家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播放孟浩然的图片,是啊,这首诗就是由唐代诗人孟浩然写的。

3、板书课题:春晓,指名学生读,并让学生猜猜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候的?从而进行解题,“晓”是早晨的意思,因此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的早晨。那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

(二)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1、师:昨天老师已经布置大家预习这首古诗了,现在老师就来检查同学们预习得怎么样了?

①指名学生读。

②全班齐读。

2、师:现在老师把课文当中的生字宝宝请到黑板上了,我们一起去跟它们打招呼吧。课件出示“我会认”的字。

①指名学生读生字。

②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③进行词语认读游戏:出示“睡眠、到处、新闻、闻见”等词语让全班同学进行认读。

④全班再次齐读古诗。

(三)指导朗读,理解诗意

1、师:同学们春天百花齐放,鸟儿飞来飞去,诗人睡得可香啦,连天亮了都不知道。是谁把他叫醒的呢?原来是小鸟,它们叽叽喳喳地叫着。他突然记起昨天晚上听到的刮风下雨的`声音。花园里的花开得那么好,被风吹了一晚上了,不知道掉了多少花瓣。师边读边指导学生看图。

2、师:那么诗人是怎样来写这么一幅画的呢,我们就一起来读读这首诗。

(1)学习一、二两句诗。

①学生自由读这两句诗。

②师:春天的早晨,睡得多么舒服,一醒来就听到美丽的鸟叫声,心情真舒畅啊!谁能带着这种心情来读读这两句诗。

③学生试着高兴地读这两句,接着再指名读,齐读。

(2)学习三、四句。

①师范读,学生再跟读。

②师:我们的作者想起花瓣掉了不少,心里就觉得很可可读得轻一些,慢一些。

④学生试读,再全班齐读。

(3)学生试背全诗。

3、导背

①看图试背,指名背。

②全班齐背。

4、配乐朗读古诗。

(四)指导书写“古、声、多”

1、出示三个生字,学生认读,并对生字进行组词。

2、学生观察生字,说说在书写这些生字的时候分别要注意什么?

3、老师范写,学生描红并书写两个生字。

4、展示评议。

(五)布置作业

1、背诵《春晓》。

2、古、声、多各写两行。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 篇6

活动设计背景

通过一首《春晓》的歌曲,引导幼儿欣赏音乐,让每个孩子感受音乐的快乐,在教学中,注重幼儿间的同伴学习,发展幼儿的节奏感、韵律感。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用手之舞感知四个乐句。

2、模唱唱名旋律,肢体感应唱名旋律,以游戏的方式感知四个乐句。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用手之舞感知四个乐句。

2、模唱唱名旋律,肢体感应唱名旋律,以游戏的方式感知四个乐句。

活动准备

1、 音乐 2、彩色纱巾 3、游戏 4、、唱名泡泡

活动过程

一、歌曲记忆

师:小朋友们上节课学了一首好听的诗,你们还记得这首诗的名字吗?

(帮助幼儿回忆已学过的《春晓》的'题目)

师: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首好听的诗!好吗?

(教师引导幼儿依诗词意思用手舞出动作。)

提问:1、这首诗一共有几句话?

2、上节课我们用纱巾当作毛笔,水袖模仿过古人写诗,这节课我们用纱巾做什么呢?

二、感应乐句--------游戏《纱巾开花》

师:纱巾会跳舞,还会听歌歌曲来开花,瞧!

1、教师示范,每个乐句开始时就搓纱巾,句尾开花。

2、幼儿模仿。

3、播放音乐,幼儿与教师一起玩游戏。

(第一遍幼儿单独开花,第二遍幼儿找朋友开花)

三、模唱唱名

1、我们认识了很多唱名泡泡,他们都是谁呢?(出示已经画好的唱名泡泡),让幼儿有顺序的念出唱名。

从低到高(声音越来越高是什么行?上行)从高到低(声音越来越低是什么行?下行)

3、肢体感应唱名

师:现在唱名泡泡要和我们的身体玩游戏,看看泡泡是怎么和我们的身体玩游戏的。

教师范唱①lsmrd我唱的什么?来,一起唱。请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唱②ldrmr③mrsmr④lsmrd

(教师肢体示范唱名高低:la-扬手、sol-摸头、mi-拍肩、re-腰、do-拍膝、la-拍小腿)

教师带领幼儿用肢体逐个感应每个唱名,再边唱乐句边做肢体感应。

四、听音乐排队放回纱巾,结束。

活动反思:

在上节课的儿歌学习中,孩子们对《春晓》的内容已经掌握,并且在教授儿歌时,我们也做了一些简单的肢体动作。所以在手之舞那一环节,进行的非常顺畅,旋律模唱对我们小班孩子来说,一直都是个难题,唱名是记住了,而且唱得很好。但是画出唱名泡泡,让孩子们自己唱,很多孩子就不会。他们还是没有掌握每个不同音的唱名,所以很难边指边让孩子们自己唱,还是得有老师带领。

在感应乐句的环节,我们用纱巾开花游戏来完成的,清唱时孩子们都能依乐句表演,一旦播放音乐,能力强的孩子在游戏中,都能依乐句开花。还有个别孩子们就开始乱了,还是不能独自完成,还需要锻炼与培养。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 篇7

教材选自:小学人民音乐出版社第一册,第3单元,课题名称:《龙咚锵》。

设计理念:遵循了“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这一基本概念,针对低段孩子的年龄特征,从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出发,采用模仿,自主、探究、体验式的方法让学生快乐中学习,自信中展现,激情中创造,在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发展音乐感受音乐,表现和创造的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

教学目的:(一)通过多种音乐活动学唱歌曲,感受并掌握歌曲中节奏、力度的变化。

(二)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引导学生依据听觉感受结合生活中的相关经验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对歌曲的二度创作能力。

(三)通过与音乐相关的其他艺术形式(舞蹈、美术),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过年的欢快和喜悦,体验和表现过年的喜悦,师生在活动中交流、分享活动带来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

备课思路:给孩子创设一个享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机会和时空,在一个自己布置的

教学重点: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唱”会歌曲《过新年》,在熟练演唱歌曲的基础上,从歌曲及活动中体验过年的欢乐气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准确地唱好歌曲,掌握好节奏的变化。

教具准备:鼓、中镲、春联、窗花、福字、灯笼、糖葫芦、

教学过程:

课前与孩子们交流,并带来过年礼物(自制糖葫芦)发给孩子们,为一会的课堂教学作好铺垫

一、课件引入:(鞭炮声;礼花、舞弄、跳舞等场面)

(阶段目标:以谈话方式引入,在音画中感受,在快乐起舞中进入课题)

师:“时间过得真快,新年就要到了,你们高兴吗!你们快乐吗!,让我们一起来迎接新年的到了吧!”——点课件

1、欢呼“过年咯”

2、律动(学生手拿糖葫芦)(歌曲《龙咚呛》)

二、创设环境,营造节日气氛(背景flash画面加音乐)

(阶段目标:了解中国传统过节文化,让孩子们沉浸在节日的围氛里)

1、教师出示介绍节日东西,糖葫芦、中国结,对联、窗花、灯笼等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好多的'新年礼物,你们看,这是中国结,它象征吉祥如意,这是春联,它给春节带来了温暖和喜庆,这是窗花,它表达了对新年的美好祝愿,老师这里还有好多好多,你们想不想亲自来布置我们的教室,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2、师生同布置教师

师:“哇!孩子们的手真巧,把咱们的教室布置的张灯结彩,充满了节日的喜庆和欢乐。有一群小伙伴,他们也想和我们一起来过年,你们说好吗?大家听,他们正唱着歌向我们走来了!

-————点课件

三、歌曲学习

(阶段目标:从听觉入手,感知到模仿,采用对比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教学的主体性,让孩子们发掘问题,解决问题,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意识。)

1、放音乐:《龙咚锵》

师问:“听了这首歌,感觉怎么样?

“对了,这是一首热烈,欢快的歌曲,名字叫《龙咚锵》,孩子们再仔细地听听,除了歌声以外,还有什么声音?

2、聆听第二遍歌曲

师:“除了歌声以外还有什么声音?生答

3、学习锣鼓声

师:“声音他是怎样敲的,谁来学一学?还可以怎么敲?还有不同的吗?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龙·咚龙咚|锵0||

A单独练习鼓的节奏(3、4遍)强调附点节奏“龙”字稍重点(口形圆)

B接龙游戏

师:读:过新年呀,生:龙咚龙咚锵

c难点解决:

师:这一段锣鼓声和前面的锣鼓声是不是一样的?生;不是

师:我们来听一听

a、师读最后一句

b、学生读

c、师生接读(生前师后接,然后再交换)

e、生连起来读难点

f、生全曲连起来读(最后一句合起来读)

4、学唱歌词

1、轻声跟范唱

师:“让我们一起随音乐轻声的来唱一唱。”“注意孩子们唱歌的姿势”

2、随琴唱

师:“孩子们真能干,自己就学会唱了,让我们随琴唱唱。”

四、歌曲处理(可先离琴轻声唱)

(阶段目标:从歌曲的情绪和音乐的基本要素出发,在参与音乐体验活动中,学习音乐技能和技巧,掌握和运用音乐知识来表达思想感情。)

师:“孩子们,新年到了,处处张灯结彩,小朋友可以吃到好多好多好吃的,可以到游乐场去玩,还可以得到压岁钱,你们高不高兴?让我们带着微笑,用甜蜜的歌声把你们那种高兴的心情表现出来。”一生唱及时指导“感觉还不够快乐,再高兴点。”

A轻唱

B随琴唱

师:“告诉全世界的小伙伴们,我们过年了,敲起了鼓,多快了乐啊,在高兴一点!”

c随伴奏录音唱

师:“让我们一起随录音唱一唱”“敲起锣鼓,把快乐的心情唱出来吧!”

5、教师范唱

师:“孩子们唱的真好听,老师也想来唱一唱,你们想听吗?”

“注意,老师唱时,你们嘴巴不唱,心里唱,仔细听一听,老师唱的有什么不同?”

生:答

师引导:A“老师唱的声音有什么变化?————轻一点,重一点,

B教师敲鼓:表现声音的大小

6、强弱的处理:

①师:“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跟着老师一起(敲鼓生唱)注意:轻重,动作大小。

②完整轻唱

③随录音唱

师:“孩子们唱的真不错,你们也想老师一样,敲这鼓唱歌吗?你们动脑筋仔细想想,我们身边,有什么东西可以拿来当鼓敲呢?什么又来当鼓棒呢?今天我们就把椅子来当鼓敲。”

“眼睛看着老师,听老师的指挥,站到自己位置后面,看谁最快,最安静。”

五、加入乐器伴奏

(阶段目标:全体学生参与活动,增强过节气氛,体验乐趣)

(一)加鼓

1、单独练习“龙咚”完整的一句

2、强调动作,姿态美,加进歌词练习

师:“有几个小朋友表现的很不错,想真正的鼓手,挺神奇的,我们一起来学学。”

3、随音乐,敲鼓演唱

师:“让我们一起敲起鼓来欢庆新年的到来。”

放下鼓棒

(二)加镲

师:“你们知道‘锵’是什么乐器发出来的声音?”

老师告诉你们是镲,你们看!听听它的声音?

1、拍手学一学锵

2、我们一起把鼓加进来,请一个小朋友来打

3、师敲鼓,生打镲(拍手)配合一起演奏(反复练习,一遍但练,二遍全曲连起来练。

(三)生演奏

1、分组单独试奏

师:“孩子现在就是小小演奏家,请这边的~·~当镲,拍手准备,这边的~~~当鼓,拉起鼓棒,孩子们自己来合作演奏,比比看,哪边的孩子更听指挥。

2、随音乐演奏

师:“让我们一起敲起鼓来为歌曲伴奏。”

3、调换进行

五、歌表演

(阶段目标:充分调动孩子的各个感观部位,来表现音乐)

师:“今天孩子们都表现得很出色,个个都是神气的小鼓手,优秀的小镲手,让我们尽情的一起,唱起来,跳起来吧!”

(可跳两遍)

六、创编歌词

(阶段目标:联系生活,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师:“孩子们,过年了,除了要……还要干什么啊?还要吃什么啊?我们一来唱一唱。

七、小结下课

(阶段目标:将气氛推向高潮,激发热情)

点课件

师:“鞭炮声声锣鼓响,欢欢喜喜过新年,让我们在礼炮声中,把新年的祝福送给你身边所有的人,送给所有的老师们,让我们大声的对他们说一声:祝大家,新年快乐!”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 篇8

教学内容:

1、巩固课堂常规。

2、学习发声练习。

3、学习歌曲《上学歌》。

教材分析:

《上学歌》的歌词描绘出儿童们第一次背上书包,高高兴兴地走在上学的路上,通过对太阳、花儿、小鸟等自然景象的描绘和拟人手法的对话,表达了学生初入学时高高兴兴的心情。歌曲旋律优美、轻快,唱时可用中速。第一段歌词的前两句,要以充满朝气和舒展的歌声唱出。“小鸟说早早早”唱时声音可以轻些、跳动些,显得亲切、自然。最后一句应以问话的语气唱出。唱第二段时要节奏鲜明,表现出儿童们初上学的愉快心情和勤奋学习的意愿。最后一句“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要唱得坚实有力,声音可强些,表现出他们自己的决心。

教学目标:

1、正确发声练习。

2、学唱歌曲《上学歌》,能够体验和表达上学的高兴心情。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歌曲《上学歌》体验上学的高兴心情。

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上学歌》体验上学的高兴心情。

教学方法:

体验法、听唱法、教唱法。

教学用具:

录音机、欣赏磁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激趣导入。

师:欢迎大家又一次来到音乐小世界,老师先讲今后上音乐课的要求。

手平放在腿上,两脚平放在地上,不要乱动,背要挺直,有利于正确的发声。书放在乐椅的扶手上,今后带一只笔一块橡皮,不要再带其他东西。要爱护音乐书这个朋友。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名称叫《上学歌》。

三、发声练习。

师:在唱歌之前呢?有一道难关,只有闯过这道难关才能欣赏歌曲,大家听好:

(师问)12 34 | 5 - |(生答)5 5 | 5 - |

小猫怎样叫?喵喵喵!

(师问)54 32 | 1 - |(生答)1 1 | 1 - ||

小猫怎样叫?喵喵喵!

注:教师适当给以纠正,提醒学生不要大声喊唱,声音尽量放松。

四、学唱歌曲《上学歌》。

师:经过大家的齐心协力,我们闯过了难关。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歌曲。首先呢,大家来欣赏一遍《上学歌》。

师:这首歌好不好听呀?

生:好听。

师:那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上学歌》吧?老师给大家再唱一遍。

加上表演,使学生尽快体验到歌曲中所表达的上学的高兴心情。

学唱过程:

1、按节奏朗读歌词。

2、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3、投入感情的演唱可以自由表演。

4、分组演唱和个人演唱。

注:教师随时纠正学生唱歌时的不良习惯,提醒学生不要大声喊叫,克服摇晃、耸肩等毛病。

五、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上学歌》,体会到了上学的快乐。希望同学们今后向歌曲唱的那样好好学习、快快乐乐。老师希望今天回到家里把我们学会的这首歌唱给爸爸妈妈听!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