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家长都意识到了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给孩子实施了早教,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真正的早期教育?怎样实施早教才算“得法”?孩子的早期教育应该侧重哪些方面?针对家长在孩子早教中遇到的疑问,小编搜集了一些权威的观点和建议,希望能给关注早教的家长们一些启发。

我们所说的早期教育,指的是0~3岁的教育。0岁之前称为胎教,3岁以后则称学前教育。“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古语就道出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大多数父母已经非常重视孩子的早教。确实0~3岁的早期教育是孩子今后一生教育的基础,因为在孩子成长的头三年当中,孩子的身心发育非常快,要上好几个台阶,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成长黄金期和关键期。家长应该了解孩子在成长的关键期中可能有的种种表现,例如语言方面,大动作的发育等,如果过了3岁之后,还有些基本能力达不到的话,孩子以后的发展就可能会受到限制或出现问题。

当然我们也不能“拔苗助长”过于追求孩子能力超前,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而忽视了人类的成长发育规律。因此父母应该知道早教的内容包括这几个方面:身体运动能力,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交往能力,还有要养成基本的生活习惯。这些方面的能力,我们并不希望要超前,3岁的孩子能达到4岁孩子的能力水平确实很超前,但我们不追求,是3岁孩子该掌握的本领能非常熟练地掌握到手就行了,当然如果达不到也不要太焦虑,还存在个体差异的问题,只要做好适时适量的引导,顺其自然相信孩子不久会达到应有的高度。

所谓孩子能力的个体差异,很多家长都能理解,就像我们所说的3岁之前要把这个年龄段在身体、语言、动手、交往方面的基本能力掌握好,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例如语言方面,能说完整的句子,有思维能力,如果这时候没掌握好,可能孩子的大脑仍处在积蓄阶段,再等一两个月可能就能达到。当然如果孩子天生资质超常、非常优秀,那么父母也要保证孩子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另外,孩子的早期教育尽量各方面能力全面发展,不要刻意追求孩子把哪方面能力掌握到多么完美至极。0~3岁孩子能力的发展实际上是和大脑的发育密不可分的,从出生时的370克脑重,到3岁时的1200克,这期间长了800多克,大脑的发育在这时候基本完成,可以比较形象地解释成早期教育做什么活动,大脑就往哪个方面发展,是功能和结构的相互关系。所以这个阶段孩子各方面发展要全面,才能为以后学知识打下全面的基础。

总结:儿童早期教育的根本在于让孩子在健康成长中,学会认识周围环境和事物,与人交往、生存的方式,并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生活习惯。如果家长能够理解真正意义的早教,在孩子早期教育中能够“得法”,让孩子各方面能力全面发展,相信孩子能顺利地度过从生物人向社会人过渡的这三年,使早教在孩子的成长中起到任重而道远的作用。

相关阅读

早教知识:早期教育≠早期“学知识”


现阶段,伴随着八零后逐渐做父母,她们中大部分接纳过高等职业教育,因而较为可以接纳儿童早期教育核心理念。

但大部分家长对早教的了解还只滞留在“尽早让孩子学习知识”的方面上。对于此事,中山大学儿童发展研究所负责人Y专家教授表明:“早教不彻底是初期开发智力,也是性情的塑造。”

早教是在潜意识中文化教育

有一部分家长把早教误以为是在婴儿阶段教给专业知识,对于此事杨教授觉得:“联合国卫生机构在1996年到2006年干了一项有关人的大脑的科学研究,研究表明0~三岁之前婴儿的人的大脑具备高宽比延展性,这一环节是人的大脑分裂和提高更快的阶段,因而0~三岁人的大脑消化吸收的信息内容及其这种信息内容对人的大脑的营造,对人的一生有重特大的危害。因此 ,我国古代人说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有科学论证的。”

Y教授注重,儿童早期教育并不是立刻立即见效的文化教育,是在今后的人生道路发展趋势中渐渐地展现出去的中长期效用。“因而,早教不彻底是初期开发智力,但我更注重性情的塑造。”Y教授说,“早教是要塑造出一个‘身心健康、聪明伶俐、性情质量好’的小宝宝,性情质量包含开心开朗、清静潜心、好奇心求真、英勇信心、单独分辨、善解人意而有责任心。”

爸爸妈妈参加很重要

许多上过早教课的家长都有一定的感受,早教必须家长的参加。

Y教授提议,家长不必寄希望于在早教课上进行孩子所有的早教內容。“早教课出示三种交流:第一,孩子与孩子的交流。从实质上说,交流是0~三岁孩子从普通合伙人向社会青年衔接的一种方法,在这个全过程中,战略伙伴关系是必不可少的。第二种交流是家长和家长的交流。家长能够 把自己育儿教育的方式和核心理念相互之间传送。第三种便是早教班级的权威专家与老师与家长和孩子的交流。假如時间容许,希望家长可以亲身参加孩子的早教课而不是授权委托家庭保姆、大姐或是自身的父母亲来进行孩子的早教。”

不要担心孩子会累

一些家长在资询早教难题时表明:“0~三岁的孩子那么小就开始上课,是否会疲惫?”

Y教授表明,爸爸妈妈没有必要担忧这个问题。“孩子的防范意识十分强,假如他太累了将会会左顾右盼,假如逼迫他,他会哭会闹,绝对不会憋屈自身。此外,早教大多数根据手机游戏方式开展,一个好的早教课会设定多元化的趣味的课程内容,吸引住孩子,但早教不相当于手机游戏,孩子在游戏里面获得提升,在提升中获得手机游戏的快乐。”

早教知识大全:2个月宝宝早期教育引导


2个月的孩子学笑,会哭,会摇头,会伸胳膊,会蹬小腿,会转动眼睛,会露出微笑。作为爸爸妈妈,你是否关注过孩子在这个阶段应该具备的发展能力?是否有意识的引导孩子参与早期教育引导活动?如果有想法,但是没有付诸行动,那就快来认识早期教育的事项,以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如果有且正在做着,那就看看你的早期教育是否恰当,以便及时更改,利于孩子的成长。如果还没有,那就要认真仔细了解,让早期教育成为孩子受益一生的基石。

一、大运动能力

俯卧抬头:婴儿2个月后头部可逐渐抬起,抬头动作从抬起45度到90度,逐渐稳定,家长可用一些带响的或色彩鲜艳的玩具在前逗引,让婴儿练习抬头。这种俯卧抬头的练习不仅锻炼了婴儿颈部、背部的肌肉力量,而且有助于增加婴儿的肺活量。

头竖直:每日适当增加竖立抱婴儿次数,将婴儿背部贴住母亲胸部抱,展现在婴儿面前的广阔的空间里呈现的好奇东西,会引起婴儿的兴趣,使得孩子更主动的练习抬头。一般2个月婴儿头可竖10余秒至1-2分钟,练习竖头时家长一定要注意保护好。

二、认知能力

视觉:2个月孩子的视觉还处于发散,但越来越集中,这时可对婴儿施行一些专门的视觉训练。方法:婴儿仰卧时在其上方20-30厘米处悬吊一些婴儿感兴趣的玩具,如彩色的环、铃、球,最好是红色的,或放一些能发声的玩具,每次最好放一件,经常调换或变换位置。

听觉:除了在视觉训练及动作训练伴随时一些听觉训练,家长可在婴儿躺着或抱着的不同方向用说话声、玩具响声或音乐声等训练婴儿寻找声源。听觉训练注意所用的声音刺激要柔和、动听,不要持续很长,否则婴儿会失去兴趣、停止反应。

三、语言能力

感知语言:自出生开始家长就要对婴儿多说话,要给婴儿创造一个丰富的语言环境,利用各种机会及各种游戏动作与婴儿说话。

发音:可对婴儿重复发不同的单音节,如啊、噢、呜等,当婴儿自动地发出这些单音后,家长要给予应答和适当的鼓励,如带有表情的赞扬、抚摸、抱等。

四、社会行为能力

生活规律:要给婴儿培养生活规律,家长及时了解婴儿的特点,逐渐养成按时吃、喝,按时睡眠的习惯,并可开始训练醒来把尿,掌握大、小便的规律,逐渐建立起大、小便的条件反射。

交往:家长和婴儿在情感上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要用亲切的声调多与婴儿说话,用慈爱的目光注视婴儿,并引起婴儿的注视。注意观察婴儿不同情况下的哭声,掌握孩子的规律,以便正确满足孩子的要求。

总结 通过对2个月婴儿的早期教育引导,让孩子逐渐拥有运动、认知、语言、社会行为能力,让你的宝宝用他(她)自己独有视觉来认识,感知五这个颜六色的世界,适当辅助运动让他(她)拥有健康身体,建立良好互动沟通能力。

早教知识:早期教育从母婴交流开始


靠谱的儿童早期教育,应起源于母婴间的四种交流。

触感交流

母婴间的触感交流,最普遍的是母亲为婴儿授乳。由于,授乳已不单单是为婴儿出示发肓的营养成分,并且为婴儿人的大脑的触感造成和发展趋势出示标准。婴儿以其更为比较敏感的嘴角、唇边和脸蛋儿,偎依着母亲溫暖的胸部,能在人的大脑中造成安全性、甜美的信息内容刺激性,这对其大脑发育起催化反应。

母亲常常抚摩、相拥压儿所造成的皮肤触碰,也会得到一样的实际效果。她的研究发现,一生出来就丧失所述交流的婴儿,在成长阶段中会小表情冷漠,语言发育迟缓,性格内向而难与同年龄儿友好相处。

视觉效果交流

婴儿出世一月上下,眼底黄斑早已产生,但管理中心凹并未生长发育完善,困穷由此可见间距不容易超出40厘米,由此可见区仅限于四十五度,基本上只有看到双眼正前。但是,这时她们针对面部,非常是人的眼睛现有鉴别工作能力。母亲在授乳时,都会发觉婴儿边吃边用双眼注视着自身的双眼,它是婴儿感情发育阶段中的视觉效果必须。

因而,婴儿可在喝奶速率和进食量上,做到所必须的规范;丧失这类交流,其吃乳时候经常回身摆头,乃至焦躁不安。自然,除授乳之外,平常多与婴儿作对望交流,大多数会获得晏儿甜美的笑容,进而有利于其心里健康生长发育。针对奶粉喂养的婴儿,母亲在应用玻璃奶瓶授乳时,更需有这类视觉效果交流。

味觉交流

分子生物学科学研究确认,人们在视觉效果非常比较发达后,味觉便刚开始衰退了。可是,婴儿的味觉却非常灵巧。刚刚出生几日的婴儿,便能嗅出味道的优劣。在实验中,假如把泡过奶水的布片挨近婴儿异端,婴儿会猛然止哭而作出寻乳的姿势。

因为婴儿能嗅到是否母亲,故日本国专家学者她明确提出,婴儿期由母亲被潜规则可造成良好刺激性,有益于其大脑发育。他强调,那类不断拆换被潜规则者的婴儿,心理状态常处在过度紧张,睡觉时间和品质均大幅降低。这对其身心生长发育不好,情况严重可造成 婴儿语言发育迟缓和幼儿阶段心理问题。

听觉系统交流

研究表明,婴儿出世一周后,即能辨别出人声伴奏或物声。这是由于,婴儿自出世起,便有响声要求,能够从各种各样响声中造成引起效用,进而迅速以响声鉴别是否母亲。可别小瞧母亲与婴儿间毫无价值的会话,仔细的母亲会发觉,在对婴儿讲话时,他会动手能力动足,一副考虑的样子。

更关键的是,多与婴儿会话,可使人的大脑正处于大幅度生长发育中的婴儿,迅速咿呀学语,为今后語言发展趋势确立优良的基本。实际上,欠缺母婴語言交流的婴儿,发语均晚于有母婴語言交流的同年龄儿,且发语不清,小表情不开朗。

不难看出年轻母亲和婴儿的较深接触与交流多么的关键。千万别由于快节奏生活等各种原因,忽略了身旁的小宝宝。别忘了,婴儿必须母亲带她了解这一充满爱的新鮮全球。

早期教育不是早期知识传授


有这样的两个镜头:在幼儿园门口,妈妈对两岁多的孩子说:“好好跟阿姨读书、写字。”另一个是姐弟俩每人带着一个大书包,姐姐约6岁,弟弟约3岁,他们的妈妈叮嘱说;“到幼儿园里好好写字,看谁写得好。”

不少家长认为早期教育就是让孩子读书、写字、算算术。因此,家长硬是让两、三岁的孩子背唐诗,趴在桌子上认字、识数、写字。有些家长对幼儿园教得好坏的评价就是孩子认了多少字,会数几个数。其实,这样理解早期教育就太简单和片面化了。因为早期教育主要是培养孩子的智力,智力包括观察力、思维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这六大要素相互促进,构成一个完整的能力系统,共同影响人的活动,所以,在开发孩子的智力时,不能偏重于单个能力的培养。

在日常生活中,有人把孩子的记忆力强弱作为衡量智力的唯一标准,认为孩子能背几首唐诗,识二三个字就聪明,智力就好,从而不断要求孩子死记硬背,使孩子养成不动脑子的习惯。有的人知识虽不算多,但头脑灵活,智力水平也就较高,而有的人知识好像很多,但机械呆板,不会运用,智力水平也就不高。如大家熟悉的司马光砸缸救小朋友,曹冲秤象等,他们都是靠自己独特的智力活动,做出令人赞叹的事。而像英国有个叫亚克敦的,他嗜书如命、终日背诵,藏书7万余卷,但一生毫无成就。

早期智力开发,应是通过一些有计划、有目的的指导活动,如引导孩子游戏、讲故事、听音乐、学动作、设计、劳动来培养和促进孩子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让孩子在日常生活或游戏中学习百科知识,如在吃饭时你可问问,馒头是怎么来的,并给孩子讲讲做成馒头需要多少工序,对孩子进行爱惜粮食,尊敬他人劳动的教育。也可扩展到哪些农作物是粮食,哪些是干果、水果等,它们离开水、空气、阳光就不能生存,也可和孩子一起做小实验。

在看到鸭子游水时,讲讲鸭子的生活习性和与人们的关系。当你烧水做饭时给孩子讲讲水蒸气,让孩子想想,利用水蒸气能干什么?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开发孩子的智力是不分学科、不讲系统、不计深浅、不求一次巩固的。

多数事例证明,对幼儿来说关键在于开发智力,培养兴趣,使他们产生求知的欲望,并伴有想象、创造的活动。至于识字、背唐诗、算算术也可以教,但要本着不强迫孩子学为原则,也不能小学化,“填鸭式。”而应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利用生动活泼的游戏形式,点播式的提问和风趣幽默的语言,使孩子自然而愉快地吸收,而不是灌输。这是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单纯的知识积累;是启蒙,而不是系统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