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叫绝的乐师的故事

有一个技艺一流的乐师,他的小提琴演奏令人赏心悦耳,激动不已。一次,他怀着愉快的心情到森林里去漫游,走了一段路,觉得一个人太无聊,就自言自语地说:“一个人太沉闷了,我得找一个伙伴来。”于是,他拿起小提琴拉了起来。

顷刻间,森林里回荡起了他那美妙的乐声。

一只狼出现了,乐师看到后说道:“哎呀!是一只狼来看我了。”狼走到他面前说:“您的琴拉得太动听了!但愿您能教教我。”乐师说:“这很容易,只要你按我的吩咐做就行了。”狼回答说:“好的,我将是一个非常善于用功的学生。”这样,他们一起走上了小路,最后来到了一棵大树前。这是一棵里面空了的老栎树,树干中间裂了一条大缝。乐师对狼说:“看这儿,如果你想学拉小提琴,就把你的前脚伸进这条裂缝去。”狼按照他说的做了,乐师拾起一块大石头把它的两只前脚牢牢地卡在了裂缝里,就像一个被铐着的囚犯。“现在,你给我乖乖地在这儿等着我回来。”乐师说完,迈着悠闲的步子扬长而去。

过了一会儿,他又自言自语地说:“一个人太沉闷了,我得再找一个伙伴来。”于是,他又拉起了小提琴,悠扬的提琴声再次在森林里传了开去。接着一只狐狸慢慢地来到了他身边,他说道:“哎呀!来了一只狐狸。”狐狸上前说道:“您真是一个一流的乐师,提琴拉的多棒啊!我一定要向您学习拉提琴。”乐师说:“你很快就可以学会,只要你按照我教你的去做就成。”狐狸马上应声道:“好的,我会按您的吩咐去做的。”他们一起上路了。当他们来到一条窄窄的小路时,乐师望了望小路两旁高高的树丛,然后将小路一边的一棵矮壮的榛树干弯下靠近路面,用脚踩住树尖,又弯下小路另一边的一棵榛树对狐狸说:“机灵的狐狸,如果你想学拉小提琴,就把你的左前爪让我握住。”狐狸马上伸出了左前爪,乐师将狐狸爪子绑到一棵榛树的树梢。“现在把你的右前爪伸过来给我。”狐狸又按乐师的吩咐做了,他将这只爪子绑在了另一棵榛树的树梢,随后放开自己的脚,两边的榛树“哗啦”向上弹了起来,狐狸也跟着被弹起,四脚张开被挂了起来,来回在空中不停地摇晃着。乐师说道:“现在你好好地呆在这儿,等着我回来。”说完,又迈着悠闲的步子扬长而去。

可是,不久他又自言自语地说:“又沉闷起来了,我得找一个伙伴。”于是,他拉起了小提琴,琴声飘扬,跑来了一只野兔。乐师说道:“哎呀,是只野兔。”野兔对他说:“您不愧是一个优秀的琴师。您的琴真是拉绝了。您教我好吗?”乐师回答说:“好吧,如果你按我的指挥来做,我就教你。”野兔马上说道:“好的,我会是一个好学生。”然后他们一起走了很长一段时间。当来到森林里一片开阔地带时,乐师用一根绳子在野兔的脖子上系好,将绳子的另一头拴在一棵树上,说道:“好了,灵巧的野兔,跳起来,迅速地绕树跑二十圈。”愚蠢的野兔按乐师的吩咐跑了起来。当兔子围着树跑完二十圈后,它也将系着它的绳子在树干上绕了二十圈,像一个被套在树上的囚犯。跑完后,野兔兴致勃勃地又拉又扯,但只要一拉,绳子将它的脖子勒得更紧。这时乐师说道:“现在等在这儿,直到我回来。”说完就走了。

再说狼被卡住后,又是拉自己的脚,又是咬树干,还跳起来用后脚抓石头。花了好些时间,费了好大的劲,最后才将脚抽出来。它愤恨到了极点,说道:“我一定要赶上那卑鄙的乐师,把他撕成碎片。”说完追了上去。狐狸看见狼从身边跑过,叫道:“哎!狼兄,请把我放下来,那乐师用诡计把我弄成了这个样子。”于是狼在榛树下面忙乎起来,咬断了两棵树后,它俩又一起去找那位乐师。当它们来到野兔旁边时,野兔也叫喊要它们帮忙。它们把它解脱后,一起向它们的仇人追去。

此时,乐师为了再找一个伙伴,他又拉起了小提琴,一个贫穷的樵夫听到他这欢快的琴声,兴奋不已,禁不住将斧头夹在胳膊下寻声而来。这回,乐师看见是一个人来了,非常高兴,对这位樵夫非常有礼貌,没有用诡计作弄他,而且拉起了他最善长的曲调,直听得那樵夫如醉如痴,心中洋溢着欢喜。就在樵夫站在旁边凝神静听时,他看到狼、狐狸和野兔走上前来。从它们面部狂怒的表情,樵夫知道它们来这儿是不怀好意的,所以他站在乐师的前面,端起斧子,就像是在说:“有我这把斧子在,谁也别想伤害乐师!”这些野兽看到这情形,吓得急忙跑回了森林。乐师此刻又为樵夫拉起他最拿手的曲子,以答谢他为自己鼎力相助,赶走了野兽。拉完后他与樵夫话别,继续他的漫游。

2令人叫绝的乐师的故事英文版

TheStrangeMusician

Onceuponatimetherewasastrangemusicianwhowaswalkingthroughthewoodsallbyhimself,thinkingaboutthisandthat.Whentherewasnothingleftforhimtothinkabout,hesaidtohimself,"Itisboringhereinthewoods.Iamgoingtogetmyselfagoodcompanion."

Thenhetookhisfiddlefromhisback,andplayedatunethatsoundedthroughthetrees.

Beforelongawolfcametrottingthroughthethickettowardhim.

"Ah,awolfiscoming.Ihavenodesireforhim,"saidthemusician,butthewolfcamenearerandsaidtohim,"Ah,dearmusician,youplayverywell.Itoowouldliketolearntoplay."

"Youcanlearnquickly,"answeredthemusician."YouwillonlyhavetodowhatItellyou."

"Oh,musician,"saidthewolf,"Iwillobeyyoulikeapupilobeyshisteacher."

Themusiciantoldhimtocomealongwithhim,andwhentheyhadwalkedsomedistancetogether,theycametoanoldoaktree.Itwashollowinsideandsplitupthemiddle.

"Look,"saidthemusician,"ifyouwantlearntoplaythefiddle,putyourforepawsintothiscrack."

Thewolfobeyed,andthemusicianquicklypickedupastone,andwithoneblowwedgedhistwopawssofirmlythathehadtostaylyingtherelikeaprisoner.

"WaithereuntilIreturn,"saidthemusician,andwentonhisway.

Afterawhileheagainsaidtohimself,"Itisboringhereinthewoods.Iwillgetmyselfanothercompanion."

Hetookhisfiddleandagainplayedintothewoods.Beforelongafoxcamecreepingthroughthetreestowardhim.

"Ah,afoxiscoming,"saidthemusician."Ihavenodesireforhim."

Thefoxcameuptohimandsaid,"Oh,dearmusician,youplayverywell.Itoowouldliketolearntoplay."

"Youcanlearnquickly,"saidthemusician."YouwillonlyhavetodowhatItellyou."

"Oh,musician,"answeredthefox,"Iwillobeyyoulikeapupilobeyshisteacher."

"Followme,"saidthemusician,andwhentheyhadgonesomedistancetogether,theycametoafootpathwithtallsaplingsonbothsides.Therethemusicianstoodstill,andfromonesidehebentayounghazelnuttreedowntothegroundandputhisfootontheendofit.Thenhebentdownanotheryoungtreefromtheotherside,andsaid,"Nowlittlefox,ifyouwanttolearnsomething,givemeyourleftfrontpaw."

Thefoxobeyed,andthemusiciantiedhispawtotheleftstem."Littlefox,"hesaid,"nowgivemeyourrightpaw."

Hetiedthisonetotherightstem.Aftermakingsurethattheknotsinthecordweretightenough,heletgo.Thetreesspranguprightandjerkedthelittlefoxupward,leavinghimhangingtherestrugglingintheair.

"WaithereuntilIreturn,"saidthemusician,andwentonhisway.

Onceagainhesaidtohimself,"Itisboringhereinthewoods.Iwillgetmyselfanothercompanion.Sohetookhisfiddle,andmusicsoundedthroughthewoods.Thenalittleharecamejumpingtowardhim.

"Ah,ahareiscoming,"saidthemusician."Idonotwanthim."

"Oh,dearmusician,"saidthehare,"Youplayverywell.Itoowouldliketolearntoplay."

"Youcanlearnquickly,"saidthemusician."YouwillonlyhavetodowhatItellyou."

"Oh,musician,"repliedthelittlehare,"Iwillobeyyoulikeapupilobeyshisteacher."

Whentheyhadgonesomedistancetogether,theycametoanaspentreeinaclearinginthewoods.Themusiciantiedalongstringaroundthelittlehare'sneck,thentiedtheotherendofthestringtothetree.

"Nowquickly,littlehare,runtwentytimesaroundthetree,"shoutedthemusician,andthelittlehareobeyed.Whenhehadrunaroundtwentytimes,hehadwoundthestringtwentytimesaroundthetrunkofthetree,andthelittleharewascaught.Themoretheharetuggedandpulled,themorethestringcutintohistenderneck.

"WaithereuntilIreturn,"saidthemusician,andwentonhisway.

Thewolf,inthemeantime,hadpushedandpulledandbittenatthestone,andhadworkedsolongthathefreedhisfeetfromthecrack.Fullofangerandrageherushedafterthemusician,wantingtotearhimtopieces.

Whenthefoxsawhimrunningby,hebegantowail,cryingoutwithallhismight,"Brotherwolf,comehelpme.Themusicianhastrickedme."

Thewolfpulleddownthetrees,bitthecordintwo,andfreedthefox,whowentwithhimtotakerevengeonthemusician.Theyfoundthetied-uphare,whomtheyrescuedaswell,thenalltogethertheysetforthtofindtheirenemy.

Themusicianhadplayedhisfiddleonceagainashewentonhisway,andthistimehehadbeenmorefortunate.Thesoundreachedtheearsofapoorwoodcutter,whoinstantly,whetherhewantedtoornot,stoppedworkingand,withhisaxunderhisarm,cametowardthemusiciantolistentothemusic.

"Atlasttherightcompanioniscoming,"saidthemusician,"forIwasseekingahumanbeing,notwildanimals."Andhebegantoplaysobeautifullyanddelightfullythatthepoormanstoodthereenraptured,hisheartfilledwithpleasure.

Whilehewasthusstandingthere,thewolf,thefox,andthehareapproached.Hesawwellthattheyhadevilintentions,soheraisedhisshiningaxeandplacedhimselfbeforethemusician,asiftosay,"Anyonewhowantstoharmhimbeware,forhewillhavetodealwithme."

Thenthebeaststookfrightandranbackintothewoods.Themusician,however,playedonemoretuneforthemantothankhim,andthenwentonhisway.

3令人叫绝的乐师的故事读后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知音难遇,乐师在漫游的途中遇到狼、狐狸和兔子,他们都不是真正的能够欣赏乐师拉奏小提琴的人,所以乐师才捉弄他们。当乐师遇到樵夫,他知道这才是他真正的知音,于是乐师愿意用心的为樵夫拉奏小提琴。知音是珍贵的,如果我们能够遇到一个真正懂自己的人,一定要珍惜。

扩展阅读

钟声的故事钟声读后感


钟声的故事

黄昏的时候,太阳正在下沉,烟囱上飘着的云块泛出一片金黄的光彩;这时在一个大城市的小巷里,一忽儿这个人,一忽儿那个人全都听到类似教堂钟声的奇异声音。不过声音每次持续的时间非常短。因为街上隆隆的车声和嘈杂的人声总是把它打断了。

“暮钟响起来了!”人们说,“太阳落下去了!”

城外的房子彼此之间的距离比较远,而且都有花园和草坪;因此城外的人就可以看出天还是很亮的,所以也能更清楚地听到这个钟声。它似乎是从一个藏在静寂而清香的森林里的教堂里发出来的。大家朝这声音飘来的方向望,不禁起了一种庄严的感觉。

过了好长一段时间,人们开始互相传说:“我不知道,树林里会不会有一个教堂?钟声的调子是那么奇怪和美丽,我们不妨去仔细瞧一瞧。”

于是富人坐着车子去,穷人步行去;不过路似乎怎样也走不完。当他们来到森林外面的柳树林跟前的时候,就坐下来。

他们望着长长的柳树枝,以为真的已经走进森林里来了。城里卖糕饼的人也搬到这儿来,并且搭起了帐篷。接着又来了一个卖糖果的人,这人在自己的帐篷上挂起了一口钟;这口钟上还涂了一层防雨的沥青,不过它里面却没有钟舌。

大家回到家里来以后,都说这事情很新奇,比他们吃过一次茶还要新奇得多。有三个人说,他们把整个的树林都走完了,直走到树林的尽头;他们老是听到这个奇怪的钟声,不过那时它似乎是从城里飘来的。有一位甚至还编了一支歌,把钟声比成一个母亲对一个亲爱的好孩子唱的歌——什么音乐也没有这种钟声好听。

这个国家的皇帝也听到了这件事情。他下一道圣旨,说无论什么人,只要能找出钟声的发源地,就可以被封为“世界的敲钟人”——哪怕他所发现的不是钟也没有关系。

这么一来,许多人为了饭碗问题,就到树林里去寻找钟。不过在回来的人当中只有一个人能说出一点道理,谁也没有深入树林,这人当然也没有,可是他却说声音是住在一株空树里的大猫头鹰发出来的。这只猫头鹰的脑袋里装的全是智慧。它不停地把脑袋撞着树。不过这声音是从它的脑袋里发出来的呢,还是从空树干里发出来的呢,他可没有把握下个判断。他总算得到了“世界的敲钟人”这个职位,因此他每年写一篇关于猫头鹰的短论。不过大家并没有因为读了他的论文而变得比以前更聪明。

在举行坚信礼的那一天,牧师发表了一篇漂亮而动人的演说。受坚信礼的孩子们都受到了极大的感动,因为这是他们生命中极重要的一天。他们在这一天从孩子变成了成年人。他们稚气的灵魂也要变成更有理智的成年人的灵魂。当这些受了坚信礼的人走出城外的时候,处处照着灿烂的太阳光,树林里那个神秘的大钟发出非常洪亮的声音。他们想立刻就去找这个钟声;因此他们全都去了,只有三个人是例外。一个要回家去试试她的参加舞会的礼服,因为她这次来受坚信礼完全是为了这件礼服和舞会,否则她就决不会来的。第二个是一个穷苦的孩子。他受坚信礼穿的衣服和靴子是从主人的少爷那儿借来的;他必须在指定的时间内归还。第三个说,在他没有得到父母的同意以前,决不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他一直是一个听话的孩子,即使受了坚信礼,仍然是如此。人们不应该笑他!——但是人们却仍然笑他。

因此这三个人就不去了。别的人都连蹦带跳地走了。太阳在照耀着,鸟儿在唱着,这些刚刚受了坚信礼的人也在唱着。他们彼此手挽着手,因为他们还没得到什么不同的职位,而且在受坚信礼的这天大家在我们的上帝面前都是平等的。

不过他们之中有两个最小的孩子马上就感到腻烦了,所以他们两个人就回到城里去了。另外还有两个小女孩子坐下来扎花环,也不愿意去。当其余的孩子走到那个卖糕饼的人所在的柳树林里的时候,他们说:“好,我们算是到了。钟连影子都没有,这完全是一个幻想!”

正在这时候,一个柔和而庄严的钟声在树林的深处响起来;有四五个孩子决计再向树林里走去。树很密,叶子又多,要向前走真是不太容易。车叶草和秋牡丹长得非常高,盛开的旋花和黑莓像长花环似的从这棵树牵到那棵树。夜莺在这些树上唱歌,太阳光在这些树上嬉戏。啊,这地方真是美丽得很,不过这条路却不是女孩子可以走的,因为她们在这儿很容易撕破自己的衣服,这儿有长满各色青苔的石块,有潺潺流着的新鲜泉水,发出一种“骨碌,骨碌”的怪声音。

“这不会是那个钟吧?”孩子中有一个问。于是他就躺下来静静地听。“我倒要研究一下!”

他一个人留下来,让别的孩子向前走。

他们找到一座用树皮和树枝盖的房子。房子上有一棵结满了苹果的大树。看样子它好像是把所有的幸福都摇到这个开满玫瑰花的屋顶上似的。它的长枝子盘在房子的三角墙上,而这墙上正挂着一口小小的钟。难道大家听到的钟声就是从这里发出来的吗?是的,他们都有这种看法,只有一个人是例外。这人说,这口钟太小,太精致,决不会叫他们在很远的地方就听得见!此外,他们听到过的钟声跟这钟声完全不同,因为它能打动人的心。说这话的人是国王的儿子。因此别的人都说:“这种人总是想装得比别人聪明一点。”

这样,大家就让他一个人向前走。他越向前走,他的心里就越充满了一种森林中特有的静寂之感。不过他仍听见大家所欣赏的那阵小小的钟声。有时风把那个糕饼店里的声音吹来,于是他就听到大家在一面吃茶,一面唱歌。不过洪亮的钟声比这些声音还要大,好像有风琴在伴奏似的。这声音是从左边来的——从心所在的那一边来的。

有一个沙沙的响声从一个灌木丛中飘出来。王子面前出现了一个男孩子。这孩子穿着一双木鞋和一件非常短的上衣——短得连他的手肘也盖不住。他们彼此都认识,因为这个孩子也是在这天参加过坚信礼的。他没有能跟大家一起来,因为他得回去把衣服和靴子还给老板的少爷。他办完了这件事以后,就穿着木鞋和寒碜的上衣独自一人走来,因为钟声是那么洪亮和深沉,他非来不可。

“我们一块儿走吧!”王子说。

这个穿着木鞋的孩子感到非常尴尬。他把上衣的短袖子拉了一下,说他恐怕不能走得像王子那样快;此外,他认为钟声一定是从右边来的,因为右边的景象很庄严和美丽。

“这样一来,我们就碰不到头了!”王子说,对这穷苦的孩子点了点头。孩子向这树林最深最密的地方走去。荆棘把他寒碜的衣服钩破了,把他的脸、手和脚划得流出血来。王子身上也有好几处伤痕,不过他所走的路却充满了太阳光。我们现在就要注意他的行程,因为他是一个聪明的孩子。

“即使我走到世界的尽头,”他说,“我也要找到这口钟!”

难看的猢狲高高地坐在树上做怪脸,露出牙齿。“我们往他身上扔些东西吧!”它们说,“我们打他吧,因为他是一个国王的儿子!”

不过他不怕困难,他一步一步地向树林的深处走。那儿长着许多奇异的花:含有红蕊的、像星星一样的百合花,在微风中射出光彩的、天蓝色的郁金香,结着像大肥皂泡一样发亮的果实的苹果树。你想想看,这些树在太阳光中该是多么光彩夺目啊。

四周是一片非常美丽的绿草原。草上有公鹿和母鹿在嬉戏,而且还有茂盛的栎树和山毛榉。草和藤本植物从树缝里长出来。这一大片林木中还有静静的湖,湖里还有游泳着的白天鹅,它们在拍着翅膀。王子站着静静地听。他常常觉得钟声是从深沉的湖里飘上来的;不过他马上就注意到,钟声并不是从湖里来的,而是从森林的深处来的。

太阳现在下沉了,天空像火一样地发红,森林里是一片静寂。这时他就跪下来,唱了黄昏的赞美歌,于是他说:

“我将永远看不到我所追寻的东西!现在太阳已经下沉了,夜——漆黑的夜——已经到来了。也许在圆圆的红太阳没有消逝以前,我还能够看到它一眼吧。我要爬到崖石上去,因为它比最高的树还要高!”他攀着树根和藤蔓在潮湿的石壁上爬。壁上盘着水蛇,有些癞蛤蟆也似乎在对他狂叫。不过,在太阳没有落下去以前,他已经爬上去了。他在这块高处仍然可以看见太阳。啊,这是多么美丽的景象啊!海,他的眼前展开一片美丽的茫茫大海,汹涌的海涛向岸上袭来。太阳悬在海天相连的那条线上,像一座发光的大祭坛。一切融化成为一片鲜红的色彩。树林在唱着歌,大海在唱着歌,他的心也跟它们一起在唱着歌。整个大自然成了一个伟大的、神圣的教堂:树木和浮云就是它的圆柱,花朵和绿叶就是它的柔软的地毡,天空就是它的广阔的圆顶。正在这时候,那个穿着短袖上衣和木鞋的穷苦孩子从右边走来了。他是沿着他自己的道路,在同一个时候到来的。他们急忙走到一起,在这大自然和诗的教堂中紧紧地握着双手。那口看不见的、神圣的钟在他们的上空发出声音。幸福的精灵在教堂的周围跳舞,唱着欢乐的颂歌!

(1845年)

2钟声的故事点评

人的意志是非常强大的,我们一定要有一颗坚不可摧的心,要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且一步一个脚印,好好的去实现。不要今天追逐的,明天就忘了。不要害怕困难,不要担心风雨,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只有努力了,才能获取成功的果实。

3钟声的故事作者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丹麦语:HansChristianAndersen,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丹麦作家、诗人,代表童话有《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冰雪姑娘》、《看门人的儿子》、《丑小鸭》和《钟声》等。安徒生生前曾得到皇家的致敬,并被高度赞扬为给全欧洲的一代孩子带来了欢乐。他的作品已经被译为150多种语言,成千上万册童话书在全球陆续发行出版。他的童话故事还被改编成舞台剧,芭蕾舞剧以及电影动画的创作。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

亚麻的故事亚麻读后感


亚麻的故事

一棵亚麻开满了花。它开满了非常美丽的蓝花。花朵柔软得像飞蛾的翅膀,甚至比那还要柔软。太阳照在亚麻身上,雨雾润泽着它。这正好像孩子被洗了一番以后,又从妈妈那里得到了一个吻一样——使他们变得更可爱。亚麻也是这样。

“人们说,我长得太好了,”亚麻说,“并且还说我又美又长,将来可以织成很好看的布。嗨,我是多么幸运啊!我将来一定是最幸运的人!太阳光多么使人快乐!雨的味道是多么好,多么使人感到新鲜!我是分外地幸运;我是一切东西之中最幸运的!”

“对,对,对!”篱笆桩说。“你不了解这个世界,但是我们了解,因为我们身上长得有节!”于是它们就悲观地发出吱吱格格的声音来:

吱——格——嘘,

拍——呼——吁,

歌儿完了。

“没有,歌儿并没有完了呀!”亚麻说。“明天早晨太阳就会出来,雨就会使人愉快。我能听见我在生长的声音,我能觉得我在开花!我是一切生物中最幸运的!”

不过有一天,人们走过来捏着亚麻的头,把它连根从土里拔出来。它受了伤。它被放在水里,好像人们要把它淹死似的。然后它又被放在火上,好像人们要把它烤死似的。这真是可怕!

“一个人不能永远过着幸福的时光!”亚麻说。“一个人应该吃点苦,才能懂得一些事情。”

不过更糟糕的时候到来了。亚麻被折断了,撕碎了,揉打了和梳理了一通。是的,它自己也不知道这是一套什么玩艺儿。它被装在一架纺车上——吱格!吱格!吱格——这把它弄得头昏脑涨,连思想都不可能了。

“我有个时候曾经是非常幸运的!”它在痛苦中作这样的回忆。“一个人在幸福的时候应该知道快乐!快乐!快乐!啊!”当它被装到织布机上去的时候,它仍然在说这样的话。于是它被织成了一大块美丽的布。所有的亚麻,每一根亚麻,都被织成了这块布。

“不过,这真是出人意料之外!我以前决不会相信的!嗨!我是多么幸福啊!是的,篱笆桩这样唱是有道理的:

吱——格——嘘,

拍——呼——吁!

“歌儿一点也不能算是完了!它现在还不过是刚刚开始呢!这真是意想不到!如果说我吃了一点苦头,总算没有白吃。我是一切东西中最幸福的!我是多么结实、多么柔和、多么白、多么长啊!我原不过只是一棵植物——哪怕还开得有花;和从前比起来,我现在完全是两样!从前没有谁照料我,只有在天下雨的时候我才得到一点水。现在却有人来照料我了!女仆人每天早上把我翻一翻,每天晚上我在水盆里洗一个淋水浴。是的,牧师的太太甚至还作了一篇关于我的演讲,说我是整个教区里最好的一块布。我不能比这更幸福了!”

现在这块布来到屋子里面,被一把剪刀裁剪着。人们是在怎样剪它,在怎样裁它,在怎样用针刺它啊!人们就是这样对付它,而这并不是太愉快的事情。它被裁成一件衣服的12个没有名字、但是缺一不可的部分——恰恰是一打!

“嗨,现在我总算得到一点结果!这就是我的命运!是的,这才是真正的幸福呢!我现在算是对世界有点用处了,而这也是应该的——这才是真正的快乐!我们变成了12件东西,但同时我们又是一个整体。我们是一打,这是稀有的幸运!”

许多年过去了。它们再无法守在一起了。

“有一天总会完了,”每一个部分说。“我倒希望我们能在一起待得久一点,不过你不能指望不可能的事情呀!”

它们现在被撕成了烂布片。它们以为现在一切都完了,因为它们被剁细了,并且被水煮了。是的,它们自己也不知道它们是什么。最后它们变成了美丽的白纸。

“哎唷,这真是奇事,一件可爱的奇事!”纸说。“我现在比以前更美丽了,人们将在我身上写出字来!这真是绝顶的好运气!”

它上面写了字——写了最美丽的故事。人们听着这些写下来的故事——这都是些聪明和美好的事情,听了能够使人变得更聪明和更美好。这些写在纸上的字是最大的幸福。

“这比我是一朵田野里的小蓝花时所能梦想得到的东西要美妙得多。我怎能想到我能在人类中间散布快乐和知识呢?我连自己都不懂得这道理!不过事实确是如此。上帝知道,除了我微弱的力量为了保存自己所能做到的一点事情以外,我什么本事也没有!然而他却不停地给我快乐和光荣。每次当我一想到‘歌儿完了’的时候,歌儿却以更高贵、更美好的方式重新开始。现在无疑地我将要被送到世界各地去旅行,好使人人都能读到我。这种事情是很可能的!从前我有蓝花儿,现在每一朵花儿都变成了最美丽的思想!我在一切东西中是最幸福的!”

不过纸并没有去旅行,却到一个印刷所里去了。它上面所写的东西都被排成了书,也可以说几千几百本的书,因为这样才可以使无数的人得到快乐和好处。这比起写在纸上、周游世界不到半路就毁坏了的这种情况来,要好得多。

“是的,这的确是一个最聪明的办法!”写上了字的纸想。

“我确实没有想到这一点!我将待在家里,受人尊敬,像一位老祖父一样!文章是写在我的身上;字句从笔尖直接流到我的身体里面去。我没有动,而是书本在各处旅行。我现在的确能够做点事情!我是多么高兴,我是多么幸福啊!”

于是纸被卷成一个小卷,放到书架上去了。

“工作过后休息一阵是很好的,”纸说。“把思想集中一下,想想自己肚皮里有些什么东西——这是对的。现在我第一次知道我有些什么本事——认识自己就是进步。我还会变成什么呢?我仍然会前进;我永远是前进的!”

有一天纸被放在炉子上要烧掉,因为它不能卖给杂贷店里去包黄油和红糖。屋里的孩子们都围做一团;他们要看看它烧起来,他们要看看火灰里的那些红火星——这些火星很快就一个接着一个地不见了,熄灭了。这很像放了学的孩子。最后的一颗火星简直像老师:大家总以为他早走了,但是他却在别人的后面走出来。

所有的纸被卷成一卷,放在火上。噢!它烧得才快呢。

“噢!”它说,同时变成了一朵明亮的焰花。焰花升得很高,亚麻从来没有能够把它的小蓝花开得这样高过。它发出白麻布从来发不出的闪光。它上面写的字一忽儿全都变红了;那些词句和思想都成了火焰。

“现在我要直接升向太阳了!”火焰中有一个声音说。这好像一千个声音在合唱。焰花通过烟囱一直跑到外面去。在那儿,比焰花还要细微的、人眼所看不见的、微小的生物在浮动着,数目之多,比得上亚麻所开的花朵。它们比产生它们的火焰还要轻。当火焰熄灭了、当纸只剩下一撮黑灰的时候,它们还在灰上跳了一次舞。它们在它们所接触过的地方都留下了痕迹——许多小小的红火星。孩子们都从学校里走出来,老师总是跟在最后!看看这情形真好玩!家里的孩子站在死灰的周围,唱出一支歌——

吱——格——嘘,

拍——呼——吁!

歌儿完了!

不过那些细小的、看不见的小生物都说:

“歌儿是永远不会完的!这是一切歌中最好的一支歌!我知道这一点,因此我是最幸福的!”

但是孩子们既听不见,也不懂这话;事实上他们也不应该懂,因为孩子不应该什么东西都知道呀。

(1849年)

2亚麻的故事点评

一片亚麻在雨露的滋润下开出美丽的花朵,她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不久她被人们撕碎,她觉得自己太糟糕了。后来她又被织成了一块布,她觉得自己又是幸福的。当这块布被剪裁成12块的时候,亚麻仍然觉得自己是幸福的,她的用处更多了。即使亚麻被后来被做成纸,她仍然保持乐观的心态,最后亚麻做成的这张纸被火烧掉了。这个童话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我们处于多么糟糕的环境,都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要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中的挫折,这样才能使生活更美好。

3亚麻的故事作者

安徒生用40年心血精心编织了168篇童话故事,用一个丹麦字Eventyr加以概括。安徒生写的童话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甚至令人“着迷”。这是他的童话艺术的独到之处。安徒生以其高尚的思想、鲜明的态度和强烈的爱憎,通过童话的形式,真实地反映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及其社会生活,深厚地表达了平凡人的感情和意愿。他满腔热情地歌颂人民的优良品质,同时又尖锐地揭露出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丑恶,以此来衬托人民的心灵美,使读者从感人的诗境和意境中发现真理,发现人类灵魂中最诚实、最美丽、最善良的东西,从而使人们的感情得到净化与升华。因而,安徒生堪称是一个伟大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姑妈的故事姑妈读后感


姑妈的故事

你应该认识姑妈!她这个人才可爱呢!这也就是说,她的可爱并不像我们平时所说的那种可爱。她和蔼可亲,有自己的一种滑稽味儿。如果一个人想聊聊闲天、开开什么人的玩笑,那么她就可以成为谈笑的资料。她可以成为戏里的角色;这是因为她只是为戏院和与戏院有关的一切而活着的缘故。她是一个非常有身份的人。但是经纪人法布——姑妈把他念作佛拉布——却说她是一个“戏迷”。

“戏院就是我的学校,”她说,“是我的知识的源泉。我在这儿重新温习《圣经》的历史:摩西啦,约瑟和他的弟兄们啦,都成了歌剧!我在戏院里学到世界史、地理和关于人类的知识!我从法国戏中知道了巴黎的生活——很不正经,但是非常有趣!我为《李格堡家庭》这出戏流了不知多少眼泪:想想看,一个丈夫为了使他的妻子得到她的年轻的爱人,居然喝酒喝得醉死了!是的,这五十年来我成了戏院的一个老主顾;在这期间,我不知流了多少眼泪!”

姑妈知道每出戏、每一场情节、每一个要出场或已经出过场的人物。她只是为那演戏的九个月而活着。夏天是没有戏上演的——这段时间使她变得衰老。晚间的戏如果能演到半夜以后,那就等于是把她的生命延长。她不像别人那样说:“春天来了,鹳鸟来了!”或者:“报上说草莓已经上市了!”相反,关于秋天的到来,她总喜欢说:“你没有看到戏院开始卖票了吗?戏快要上演了呀!”

在她看来,一幢房子是否有价值,完全要看它离戏院的远近而定。当她不得不从戏院后边的一个小巷子迁到一条比较远一点的大街上,住进一幢对面没有街坊的房子里去的时候,她真是难过极了。

“我的窗子就应该是我的包厢!你不能老是在家里坐着想自己的事情呀。你应该看看人。不过我现在的生活就好像我是住在老远的乡下似的。如果我要想看看人,我就得走进厨房,爬到洗碗槽上去。只有这样我才能看到对面的邻居。当我还住在我那个小巷子里的时候,我可以直接望见那个卖麻商人的店里的情景,而且只需走三百步路就可以到戏院。现在我可得走三千大步了。”

姑妈有时也生病。但是不管她怎样不舒服,她决不会不看戏的。她的医生开了一个单子,叫她晚上在脚上敷些药。她遵照医生的话办了,但是她却喊车子到戏院去,带着她脚上敷的药坐在那儿看戏。如果她坐在那儿死去了,那对她说来倒是很幸福的呢。多瓦尔生①就是在戏院里死去的——她把这叫做“幸福之死”。

①多瓦尔生(BertelThorvaldsen,1768—1844)是丹麦名雕刻家。

天国里如果没有戏院,对她说来是不可想象的。我们当然是不会走进天国的。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得到,过去死去了的名男演员和女演员,一定还是在那里继续他们的事业的。

姑妈在她的房间里安了一条私人电线,直通到戏院。她在每天吃咖啡的时候就接到一个“电报”。她的电线就是舞台装置部的西凡尔生先生。凡是布景或撤销布景,幕启或幕落,都是由此人来发号施令的。

她从他那里打听到每出戏的简单扼要的情节。她把莎士比亚的《暴风雨》叫做“讨厌的作品,因为它的布景太复杂,而且头一场一开始就有水!”她的意思是说,汹涌的波涛这个布景在舞台上太突出了。相反,假如同样一个室内布景在五幕中都不变换一下,那么她就要认为这个剧本写得很聪明和完整,是一出安静的戏,因为它不需要什么布景就能自动地演起来。

在古时候——也就是姑妈所谓的三十多年以前——她和刚才所说的西凡尔生先生还很年轻。他那时已经在装置部里工作,而且正如她所说的,已经是她的一个“恩人”。在那个时候,城里只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大戏院。在演晚场时,许多顾客总是坐在台顶上的布景间里。每一个后台的木匠都可以自由处理一两个位子。这些位子经常坐满了客人,而且都是名流:据说不是将军的太太,就是市府参议员的夫人。从幕后看戏,而且当幕落以后,知道演员怎样站着和怎样动作——这都是非常有趣的。

姑妈有好几次在这种位子上看悲剧和芭蕾舞,因为需要大批演员上台的戏只有从台顶上的布景间里才看得最有味。

你在黑暗中坐着,而且这儿大多数的人都随身带有晚餐。有一次三个苹果和一片夹着香肠的黄油面包掉到监狱里去了,而狱中的乌果里诺①却在这时快要饿死。这引起观众哄堂大笑。后来戏院的经理不准人坐在台顶的布景间里看戏,主要就是为了香肠的缘故。

①乌果里诺(Ugolino)是意大利13世纪的政治家。他晚年被人出卖,饿死在狱中。这里所谈的是关于他坐监牢的一出戏。

“不过我到那上面去过三十七次,”姑妈说。“西凡尔生先生,我永远也忘不了这件事。”

当布景间最后一次为观众开放的时候,《所罗门的审判》这出戏正在上演。姑妈记得清清楚楚。她通过她的恩人西凡尔生先生为经纪人法布弄到了一张门票,虽然他不配得到一张,因为他老是跟戏院开玩笑,而且也常因此讽刺她。不过她总算为他弄到了一个位子。他要“倒看”舞台上的表演。姑妈说:这个词儿是他亲口说出来的——真能代表他的个性。

因此他就从上面“倒看”《所罗门的审判》了,同时也就睡着了。你很可能以为他事先赴过宴会,干了好多杯酒。他睡过去了,而且因此被锁在里面。他在戏院里的这一觉,睡过了整个黑夜。睡醒以后,他把全部经过都讲了出来,但是姑妈却不相信他的话。经纪人说:“《所罗门的审判》演完了,所有的灯和亮都灭了,楼上和楼下的人都走光了;但是真正的戏——所谓‘余兴’——还不过是刚刚开始呢。”经纪人说,“这才是最好的戏呢!道具都活起来了。它们不是在演《所罗门的审判》;不是的,它们是在演《戏院的审判日》。”这一套话,经纪人法布居然胆敢叫姑妈相信!这就是她为他弄到一张台顶票所得到的感谢!

经纪人所讲的话,听起来确实很滑稽,不过骨子里却是包含着恶意和讽刺。

“那上面真是漆黑一团,”经纪人说,“不过只有在这种情景下,伟大的妖术演出《戏院的审判日》才能开始。收票人站在门口。每个看戏的人都要交出品行证明书,看他要不要戴着手铐,或是要不要戴着口络走进去。在戏开演后迟到的上流社会中人,或者故意在外面浪费时间的年轻人,都被拴在外面。除了戴上口络以外,他们的脚还得套上毡底鞋,待到下一幕开演时才能走进去。这样,《戏院的审判日》就开始了。”

“这简直是我们上帝从来没有听过的胡说!”姑妈说。

布景画家如果想上天,他就得爬着他自己画的梯子,但是这样的梯子是任何人也爬不上的。这可以说是犯了违反透视规则的错误。舞台木工如果想上天,他就得把他费了许多气力放错了地方的那些房子和树木搬回到正确的地方来,而且必须在鸡叫以前就搬好。法布先生如果想上天,也得留神。至于他所形容的那些悲剧和喜剧中的演员,歌唱和舞蹈的演员,他们简直糟糕得很。法布先生!佛拉布先生!他真不配坐在台顶上。姑妈永远不愿意把他的话传达给任何人听。但是佛拉布这东西,居然说他已经把这些话都写下来了,而且还要印出来——不过这要在他死了以后,不在他死去以前,因为他怕人家活剥他的皮。

姑妈只有一次在她的幸福的神庙——戏院——里感到恐怖和苦恼。那是在冬天——那种一天只有两个钟头的稀薄的阳光的日子里。这时天气又冷又下雪,但是姑妈不得不到戏院里去。除了一个小型歌剧和一个大型芭蕾舞、一段开场白和一段收场白以外,主戏是《赫尔曼·冯·翁那》,这出戏一直可以演到深夜。姑妈非去不可。她的房客借给她一双里外都有毛的滑雪靴。她连小腿都伸进靴子里去了。

她走进戏院,在包厢里坐下来。靴子是很暖和的,因此她没有脱下来。忽然间,有一个喊“起火”的声音叫起来了。

烟从舞台边厢和顶楼上冒出来了,这时立刻起了一阵可怕的骚动。大家都在向外乱跑。姑妈坐在离门最远的一个包厢里。

“布景从第二层楼的左边看最好,”她这样说过,“因为它是专为皇家包厢里的人的欣赏而设计的。”姑妈想走出去,但是她前面的人已经在恐怖中无意地把门关上了。姑妈坐在那里面,既不能出,也不能进——这也就是说,进不到隔壁的一个包厢里去,因为隔板太高了。

她大叫起来,谁也听不见。她朝下面的一层楼望。那儿已经空了。这层楼很低,而且隔她不远。姑妈在恐怖中忽然觉得自己变得年轻和活泼起来。她想跳下去。她一只腿跨过了栏杆,另一只腿还抵在座位上。她就是这样像骑马似地坐着,穿着漂亮的衣服和花裙子,一条长腿悬在外面——一条穿着庞大的滑雪靴的腿。这副样儿才值得一看呢!她当真被人看见了,因此她的求救声也被人听见了。她被人从火中救出来了,因为戏院到底还是没有被烧掉。

她说这是她一生中最值得纪念的一晚。她很高兴她当时没有办法看见自己的全貌,否则她简直要羞死了。

她的恩人——舞台装置部的西凡尔生先生——经常在礼拜天来看她。不过从这个礼拜天到下个礼拜天是很长的一段时间。因此近来一些时日里,在每个星期三前后,她就找一个小女孩来吃“剩饭”——这就是说,把每天午饭后剩下的东西给这女孩子当晚饭吃。

这个女孩子是一个芭蕾舞班子里的一员;她的确需要东西吃。她每天在舞台上作为一个小妖精出现。她最难演的一个角色是当《魔笛》①中那只狮子的后腿。不过她慢慢长大了,可以演狮子的前腿。演这个角色,她只能得到三毛钱;而演后腿的时候,她却能得到一块钱——在这种情形下,她得弯下腰,而且呼吸不到新鲜空气。姑妈觉得能了解到这种内幕也是蛮有趣的事情。

①这是奥地利音乐家莫扎特(Mozart,1756—1791)的一个歌剧。

她的确值得有跟戏院同样长久的寿命,但是她却活不了那么久。她也没有在戏院里死去,她是在她自己的床上安静地、庄严地死去的。她临终的一句话是非常有意义的。她问:“明天有什么戏上演?”

她死后大概留下了五百块钱。这件事我们是从她所得到的利息推断出来的——二十元。姑妈把这笔钱作为遗产留给一位没有家的、正派的老小姐。这笔钱是专为每年买一张二层楼上左边位子的票而用的,而且是星期六的一张票,因为最好的戏都是在这天上演的;同时她每星期六在戏院的时候必须默念一下躺在坟墓里的姑妈。

这就是姑妈的宗教。

(1866年)

2姑妈的故事点评

故事里的姑妈其实是代表了那个时期上流社会的一类人,她们有文化有地位,衣食无忧。每天都过得优雅美丽。姑妈钟情于戏剧就像是为过于轻松的生活找个精神寄托。不管什么样的人都应该有着健康的精神寄托,坚持下去并让它变成一生中最有意义的事情,这样才不枉此生。

3姑妈的故事作者

安徒生最初的童话创作尝试始于他对儿时听过的故事的改写。通过创作一系列大胆而新颖的童话,安徒生将这类作品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不过这些童话一开始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

1835年,享誉世界的《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的第一册在哥本哈根出版,之后的1836年和1837年又有更多的故事发表了出来,最终组成第一卷,共9篇故事。这些故事的价值并没有被人们立刻意识到,销量亦非常糟糕。另一方面,安徒生的小说《奥·特》(1836)和《不过是个提琴手》(1837)倒显得更为成功,后者还收到了索伦·奥贝·克尔凯郭尔的评价,并被认为是安徒生最优秀的长篇小说。

1838年,《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的第二部分问世。收录童话《雏菊》、《坚定的锡兵》和《野天鹅》。安徒生的童话故事仍在陆续发表,直到1875年的安徒生逝世。

教父的故事教父读后感


教父的故事

从前有个人,他孩子太多,已经请过世界上所有的人当孩子们的教父了。可又有个孩子即将出世,显然没人可请了,他不知道如何是好,只好疲惫地躺下睡了。梦中他梦见自己出了门,请遇到的第一个人当孩子的教父。醒来时他决定照梦中的指点办,因而出了大门,在那儿碰到一个陌生人,于是请他当教父。很多年后,教父送给教子一杯水,告诉他:“这是杯神水,可以治好任何人的病。不过你要看清死神站在病人的哪一头,如果站在病人头前,给病人喝点这种水,他就会痊愈;如果他站在病人脚后,一切努力都将白费,他必死无疑。”从此,教子就能判断病人是否有救,并因此出了名,也挣了大钱。有一次国王请他去给他孩子治病,他看到死神站在孩子头前,就用神水治好了孩子的病;第二次也是这样。

第三次死神站到了孩子脚边,他便知道孩子非死不可了。

有一次他想见见这位教父,告诉他自己用神水取得的成就。当他来到教父家时,看到了世界上最古怪的事:扫把和铁锹在头一段楼梯上吵架,并且猛打对方。他问它们:“教父住在哪儿?”扫把回答说:“在很多楼梯上面。”他上到第二段楼梯,看到一堆死手指。他问它们:“教父住在哪儿?”其中一个手指回答说:“再上一层楼。”三楼是一堆死人头,它们也说教父住在上面一层。他在四楼看到各种各样的鱼在火上烤着,它们也说:“再上一层楼。”他来到五楼,看到有扇门,就从锁孔往里看,结果看到了长着两只长长的犄角的教父。他推开门走了进去,教父急忙躺到床上,用被子把自己盖上。这人说:“教父先生,您的房子多奇怪呀!我在一楼看到扫把和铁锹又吵又打。”

“你多愚蠢呀!”教父说:“那是一个小伙子和一个姑娘在说话呢!”“可我在二楼看到很多死人的手指头。”“唉,你真笨!那是一些树根。”“三楼上有一堆死人头呢。”“傻瓜!那些是卷心菜。”“我在四楼看到各种各样的鱼在锅里烧得咝咝作响。”正说着,那些鱼自己走来送给教父了。“我从锁孔往里看的时候,我看到你有两只长长的犄角。”“噢!不可能!”

小伙子警惕起来,赶忙跑了出来。如果不是那样,还不知道教父会把他怎么样呢!

2教父的故事点评

正所谓“防人之心不可无”有时候即便是你很崇拜,很亲切的人,也不一定就是好人,只是他们伪装的太好,说尽了很多的谎话来欺骗你。我们要学会分辨这个世界的真假善恶。但我们自己一定要有一个正义的心,不能被这个世界的虚假所迷惑。

3教父的故事作者

格林兄弟:雅科布·格林、威廉·格林都是德国民间文学搜集整编者。出身官员家庭,均曾在马尔堡大学学法律,又同在卡塞尔图书馆工作和任格延根大学教授,1841年同时成为格林科学院院士。他俩共同编成《儿童与家庭童话集》(1857年出最后一版,共216篇故事)。其中的《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勇敢的小裁缝》等名篇,已成为世界各国儿童喜爱的杰作。此外,格林兄弟从1808年起,开始搜集德国民间传说,出版《德国传说》两卷,共585篇。

钉子的故事 关于钉子的故事读后感


钉子的故事

一个商人在集市上生意红火,他卖完了所有的货,钱袋装得满满的。他想天黑前赶到家,便把钱箱捆在了马背上,骑着马儿出发了。

中午时分,他到了一个镇上休息了一会。当他想继续赶路时,马童牵出马来对他说:“老爷,马后腿的蹄铁上需要加颗钉子。”“由它去吧,”商人回答说,“这块蹄铁肯定能撑到走完这六里路,我要急着赶路呢!”

下午时候,他又一次叫人喂马,马童走进房间对他说:“老爷,马后腿上的一块蹄铁掉了,要不要我把它带到铁匠那去呢?”“由它去吧!”商人回答说,“这马一定能坚持走完这剩下的几里路,我时间紧着呢!”

他骑着马儿继续往前走,但不久以后马就开始一步一瘸的了,再过会儿就开始踉踉跄跄,最后它终于跌倒在地,折断了腿。那生意人只好扔下他的马,解下钱箱扛在背上,步行回家。等赶回家时已是午夜时分,只听他嘀咕着:“都是那颗该死的钉子把我给害惨了。”

2钉子的故事点评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事情,比如说,一些小朋友很爱学习,希望自己成绩出色,于是连饭都不吃,等到考试时身体吃不消,成绩反而下降。所以我们要注意身边的细节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后果会更加严重。

张海迪的故事 关于张海迪的故事读后感


张海迪的故事之张海迪简介

张海迪,汉族,山东省文登市人,中国著名残疾人作家,哲学硕士,英国约克大学荣誉博士。

1983年3月7日,团中央举行命名表彰大会,授予张海迪“优秀共青团员”光荣称号,并作出向她学习的决定。

1960年张海迪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自学完成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知识,并学习针灸,在当地行医。

1982年7月23日同王佐良结婚。

1983年中国共产党决定将张海迪树立为宣传偶像。张海迪女士得到了两个赞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一个是“当代保尔”。张海迪历任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2008年11月当选中国残联第五届主席团主席,2013年9月19日选举连任中国残联第六届主席团主席。

2014年10月6日当选康复国际主席。现任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

2016年8月,担任里约残奥会中国代表团团长。

2张海迪的故事

1955年,张海迪出生在山东济南。在5岁之前,张海迪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快乐而活泼,成天蹦蹦跳跳地跑来跑去。

可惜,蹦蹦跳跳的时光是那样短暂。

还不到6岁,小玲玲突然得病了。妈妈抱着玲玲,坐在医院走廊的椅子上,等待医生的检查。看完病后,玲玲感觉到妈妈的双腿在抖动,却不知是为什么。

玲玲得了什么病,竟然这样可怕?她患的是脊髓血管瘤,病情反复发作,非常难治。5年中,她做了3次大手术,脊椎板被摘去6块,最后高位截瘫。这样,原来天真活泼的玲玲,现在只能整天卧在床上。

看着伙伴们高高兴兴地一起跳皮筋,高高兴兴地一起背着书包上学校,玲玲幼弱的心灵,简直要被痛苦压碎了。幸好,听说了玲玲的不幸后,过去的小伙伴们常常来看她,给她讲学校里的事。

玲玲家住的是一座红色的三层楼房,每当她坐在窗口,向外看着那些过往小孩的身影,心里是多么羡慕啊!已经到了上学的年龄,而玲玲只能呆在家里,她也想去学校读书啊!

玲玲听到窗外传来的“我怎么忘记带伞了?唉,我的书包怎么忘了呢!心里很难过,她很想亲身感受一下与他们一起去上学的欢乐,也想感觉一下在雨中奔跑的清爽。然而,这一切都是一个梦,对于玲玲来说,只能是轮椅上的梦。一天,玲玲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渴望,就对妈妈说:妈妈,我要上学!

尽管玲玲非常有决心,但病情却是无情的,每当病痛折磨她时,坚强的玲玲没有流泪,疼得实在厉害时,为了分散注意力,她就猛揪自己的头发,打算用一种疼痛来代替另外一种疼痛。渐渐地,她揪下来的头发,都能编成一条辫子了,她忍受了多么大的痛苦啊!

对玲玲来说,家是一所特殊的学校。在这个学校里,聪明、好学的玲玲学会了很多知识。在所有功课中,玲玲最喜欢学习语文,在10岁时候就能读长篇小说了,虽然读得很辛苦,但她不气馁。她很喜欢读《卓娅与舒拉的故事》。

除了语文,玲玲对别的功课也非常用心,一点儿也不肯浪费时间。在整个童年,她以顽强的意志,认真学习,始终用心对待每一个字,每一行句子,自学了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实现了轮椅上的梦。用玲玲自己的话说,她没有愧对自己的童年,也没有愧对那些美好的光阴。

在那里,张海迪度过了15年的时光,爸爸妈妈的爱,小伙伴及朋友的爱,也使张海迪更有信心面对未来。

1970年4月,张海迪跟着下放的父母,坐着一辆大卡车,来到山东莘县十八里铺尚楼村,开始了农村生活。

起初,张海迪感觉农村非常陌生,没有电灯和自来水,生活也十分艰苦。但是,在那些淳朴的村民身上,张海迪却感到了更真、更朴素的爱。

刚到莘县那天,天空很晴朗,天上的白云像大棉花一样。不久,一群十一、二岁的孩子们跑过来,围到张海迪身边,抢着问道:玲玲姐,你是城里来的吧?你的脸怎么这么白啊!你的腿怎么了?望着孩子们的笑脸,张海迪笑了,慢慢的把自己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

仅仅才过了半个月,张海迪就同乡亲们相处得十分融洽了。乡邻们争着抢着往玲玲家送地瓜、咸菜等东西,还为她做了一张木轮椅。

孩子们都愿意推张海迪出去散步。这个男孩子说:玲玲姐,我推你!那个男孩子抢过来说:我推,我推!经过几番争执后,由孩子们轮流推着,来到了田野里。

为了回报这些朴素的爱,张海迪也想为大家做点什么。于是,她开始在昏暗的油灯下学习一本本医学书,还让父亲给她买来体温计、听诊器和针灸用的银针,成了一名靠在轮椅上给人看病的乡村医生。

在莘县生活期间,张海迪为群众治病一万余多人次,针灸技术也在当地出了名,前来看病的人络绎不绝。由于经常靠在轮椅上给人看病,她的肋间神经总会感到剧烈的疼痛,脊椎甚至弯曲成了S型,但是,为了治好村民的病,回报他们的爱,张海迪始终坚持着。

知识是一笔财富。忍着病痛,刻苦学习的张海迪终于拥有了自己的财富。凭着这笔财富,她终于自学成才,取得了成功。

1981年12月,《人民日报》首次报道了张海迪的事迹;1983年2月,张海迪被山东省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被共青团中央授予优秀共青团员称号。还曾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自强模范等称号。

1983年起,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小米勒旅行记》和《丽贝卡在新学校》等英文作品,创作了《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绝顶》等作品,其中,《轮椅上的梦》已在日本和韩国出版。

1993年4月,通过发愤苦学,张海迪获得了吉林大学哲学硕士学位。

1997年,张海迪被日本NHK选为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她的事迹,从此传向世界。

在这些荣誉面前,张海迪并没有停止追求。虽然在轮椅上生活了漫长的44年,但在这44年来,她从未被病痛所打倒,始终艰难地向上着,绝不放弃每一分钟的努力,也没有白白度过生命的每一程。

今天,当我们读着张海迪写出的那一本本散发着油墨香的书时,就能看到一颗健康的灵魂,感受到深藏在其中的,长达44年的爱。与那些不珍惜生命的正常人相比,张海迪更加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也更加顽强,更加勤奋。对张海迪来说,知识是一种财富,但自强却是更珍贵的财富,有了它,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把爱心洒遍人间。

一个在黑暗与孤寂中成长的女子像一朵美丽的奇葩,用她那独特的清香为光明世界的人们打开遮掩双目的屏障,让迷失在现实生活中的人们懂得生命的真正意义。

3张海迪的故事之张海迪名言

1.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只小船,理想是小船的风帆。

2.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3.即使翅膀断了心也要飞翔。

4.我是一个有理想的人,不愿意一生无所作为,做一个无聊的人。不多学些东西,我就不舒服。我愿把我的一生献给我喜爱的事业。我的腿虽然不好,可是多年我一直是那样的乐观,对美好的生活充满激情。

5.我像颗流星,要把光留在人间。

6.在人生的道路上,谁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就看你能不能战胜它。战胜了,你就是英雄,就是生活的强者。

7.像所有矢志奋斗的人一样,我把艰苦的探寻本身当做真正的幸福。

8.一个人要奋斗,内在的力量才是永恒的,总是依靠别人鼓劲是不会长久的。

9.在困境里,要树立信心,相信一切都会过去,还要自我鼓励,以乐观的心态战胜困难。

10.天才都是在痛苦中诞生的。

4张海迪的故事读后感

今天,张海迪总在说,人就得有勇气与生活中的不幸抗争。人的一生总会有坎坷,就看你以怎样的心态去对待——张海迪喜欢豪言壮语,因为她将自己的生活与座右铭式的豪言壮语融合在了一起,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张海迪热爱生命的一种精神力量。

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不朽的传奇,每一个传奇后面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就像大海里没有礁石就激不起浪花,生活中经不住挫折就成不了强者。我们也要做一个生活的强者。

孔子的故事 关于孔子的故事读后感


孔子的故事之智慧圆融

故事取材于《列子:仲尼篇》

孔子有一个弟子叫子夏。有一天,他问孔子,有关他的一些同学们的修养情况。

他问道:“老师,颜回同学为人怎么样?”

孔子沉吟了一下答道:“颜回的仁爱之心比我要好。”

“那子贡呢?”子夏接着问。

“他呀!他的辩才比我好。”孔子笑着说。

“那子路,子路同学呢?”子夏又接着问。

孔子开心地笑着说:“要说勇武精神,我们都不如他。”

“那子张呢?子张难道也有过老师之处?”子夏满脸狐疑。

孔子顿了顿,说:“子张同学,为人处世,庄重严谨的作风,比我这个做老师的要强。”

子夏听到这里,禁不住站了起来。他曲躬作揖地问道:“老师,这我就不明白了。既然那四位同学,都有超过老师的地方,那么为什么,他们还要师从老师您,学习呢?”

孔子见子夏这样,忙举手向下按了按,并和蔼地对子夏说:“子夏!你别着急,先坐下,听我慢慢说。颜回同学虽然他很仁慈,但有时他过分的仁慈,导致的不忍之心,使他变得一味地迁就他人,影响了自己对事态作出正确的决断,从而反而害了别人。所以说,他虽能仁,却不能忍。(注:佛家有时说慈悲生祸害,也是这个意思)”

孔子接着对子夏说:“至于子贡,他的口才的确很好,可谓辩才无碍。他精通语言的妙用,却不识语言的局限,不懂得沉默的力量。所以,他能辩不能讷。”

“关于子路,”孔子继续说:“他英勇过人,敢作敢为,是个不可多得的将才。但有时不懂得谦冲退让,持弱守雌,蓄势而动。这样难免会意气误事。所以说,他能勇,不能怯。”

“而子张呢,”孔子说到这里沉了沉,然后说:“他过于庄重严谨,以致清不容物。不能和煦接众,不能容纳有污行的人,让人见之生畏,敬而远之。所以,他能庄,不能谐。”

“因此,”孔子最后总结道:“如果将这四位同学的长处都加起来,来对换我的修养,我也是不愿意的。这也是为什么,他们要一心跟从我,学习的原因。”

2孔子的故事之神武不杀

谈到儒家的君子,人们往往会联想到温文尔雅、谦恭礼让、文弱书生形象。对作为儒家祖师的孔子,我们也容易印象成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先生。然而,查看古籍对孔子天资与外貌的描述,却令人,大跌眼镜。

据《孔子家语》和《淮南子》的有关记载说,孔子长得宽额、狮鼻、阔口,大颅顶部微陷。身长(周制)九尺六寸。周制一尺,约现代二十到二十三厘米。也就是说,孔子当时的身高,至少在一米九二以上,可谓一标准的山东大汉。记载还说,孔子的智慧,超过周朝的苌弘,一位通晓天文、地理、人事的仕大夫。孔子的胆气,压倒当时著名的勇士孟贲。孔子挪步轻追,可足踩亡命窜逃中的野兔。孔子力擎双臂,能托起城关落下的城门。然而,尽管孔子勇力过人,伎艺超群,却深藏不露,很少有人知道。他只是一心内修本来仁德,外宣先王仁道,终成一代素王,万世圣师。所谓素王,古称有帝王之德,无帝王之位的人,为素王。

孔子所处的时代,当时只有几百万人。但跟从孔子学习的弟子,却有三千之多。他们都是各国来的精英人物,什么样的人才都有。以孔子本身的智慧与人格魅力,加上众弟子的辅佐,在当时,如想谋取一国权位,是不难做到的。然而,孔子深知,社会的安定,大众的幸福,如果没有纯正的道德思想作基础,文化教育没有跟上,仅靠权谋势力的支撑,是不会长久的。而且,在这种状况下的安定与幸福,也是不究竟的。

所以,孔子宁可自己一生穷苦受累,寂寞凄凉,被人误解不识时务,也要担当起继承发扬,传统的优秀文化、优秀政治智慧的大任,为万世开太平,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孔子这种在任何环境下,不计个人得失,始终注重世人的德性培养,注重社会纯正思想的引导,从根本上,拯救世道人心的行径,这在当时,也是很少有人理解的。甚至,一些个人道德修养较好的道家隐士,对此也颇有微词。然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正是孔子,也是后来真正儒者们,过人之处。

禅宗祖师达摩,来中土前,定中观察到中土有大乘气象,这与中土有儒家精神的存在,不无关系。所以,有禅师说,孔子如按佛家的标准衡量,当属八地以上的大菩萨转世。

3孔子的故事之穷通皆乐

故事取材于《庄子:让王篇》

一次,孔子受楚昭王邀请,到楚国去访问,途经陈、蔡两国之间。而陈、蔡两国的大夫,害怕孔子被楚国重用,会对本国不利,所以,他们派兵将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围困在陈、蔡之间。孔子一行,因此连着七天没生火做饭。熬的野菜汤里,也没有一粒米,弄得不少弟子无精打采,面有菜色。而此刻,孔子却依然在室内,弦歌不止。

这时,弟子颜回在屋外择野菜,见子路与子贡两人在一起嘀咕道:

“先生两次被鲁国驱逐,在卫国也未能待下去,在宋国讲学,连背靠的大树都被人砍倒。到周地拜访,又受老子的数落。现在,又被人围困在陈、蔡之间。追杀先生的无罪,欺凌先生的无有禁止。先生倒好,依然在这里弦歌鼓琴,自得其乐。难道做君子的,就这样的没有羞耻心吗?”

颜回听到这里,无言以对。只好进到屋里,告诉孔子。孔子听后,推琴长叹道:“子路、子贡呀!难道你们真的是小人?召他们进来,我有话要跟他们说。”

子路、子贡进屋。子路抱怨地对孔子说:“老师,我们行到这种步田地,可以说是末路穷途了吧!”

孔子听到这里,厉声喝道:“子路!这是什么话?君子明于道谓之通,昧于道谓之穷。我们抱仁义之道,处在这少仁少义的乱世,遭受磨难,这是很正常的事,何穷之有?内省无愧于道,临难不失己德,大寒至,霜雪降,因此才会知道松柏之真强茂。过去,齐桓公因在莒国受辱,反而树立起王霸之志。晋文公在曹国受欺,因此产生称霸之心。越王在会稽遭受奇耻大辱,却使他更加坚定复国的志愿。这次,我们遭遇这般磨难,难道不也会是件很幸运的事吗?”

说完,孔子截然返身回到琴案,操琴而作。子路闻后,也随之持兵器,昂然合拍而舞。子贡见此,愧然自叹道:“我真是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呀!”

所以,古代有道德的人,得意也乐,失意也乐,所乐非关得失。有道德怡养于内,外境的得失,不过如寒暑风雨之替换,无足扰乱自心。

4孔子的故事之艺通他心

故事取材于《韩诗外传》

一日,孔子闲居无事,在室内演琴自娱。弟子曾参、子贡,坐在外厅,侧耳细听。

一曲终了,只见曾参喃喃自语道:“咦!怎么会是这样呢?老师的琴声里,怎么会流露出,贪狠邪僻的情调呢?琴音中,趋利不仁的味道,怎么会这么严重呢?”

对曾参所说的话,子贡在心里,也以为然。不过,他没接曾参的话,而是站起身子,朝室内走去。

孔子见子贡进来,面有犯难进谏之色,便放下琴瑟,等他说话。子贡便将刚才曾参所说的话,如实禀告。

孔子听完子贡的话,对曾参赞叹不已。他说道:“曾参真是天下一位大贤人呀!他已经通晓音律的奥秘。”

接着,孔子继续对子贡解释事情的原由。他说:“刚才,我正在几案边弹琴,有一只老鼠在室内游动,被一只猫发现了。那只猫,便循着房梁,悄悄地向老鼠接近。然后,选好地点,眯缝着眼睛、躬曲着身子,等待时机,扑住老鼠。后来,猫的如意算盘,终究没有得逞。因当时那只猫的心态,反映在我的心里,我便很自然地通过琴瑟,将它表露出来。所以,曾参说我的琴音里,有贪狠邪僻的情调,是很恰当的。”

儒家经典《礼记:乐记篇》说:大凡音乐,都是产生于人的内心。人的情感动于衷,体现在外就是声音。声音的变化有文理,就成了音乐。所以,在太平治世,流行的音乐,通常都洋溢着安适与喜乐。它也反映此时的国家政治,处于清明祥和的状态。在动荡的乱世,流行的音乐,往往会充满着怨恨与愤怒。它也反映此时的国家政治,处于政令不畅,上下乖离的境地。而一个接近亡国的世道,它的流行音乐,会弥漫着哀伤与忧思。它说明此时的人民,已陷入难以自拔的困苦,只能靠回忆往事,来慰籍自己。所以,声音之道,与政治之道,是相通的。

孔子的故事之为善知度

故事取材于《淮南子》、《说苑》

曾经,鲁国的法律规定,如果有人,将在其他诸侯国做女奴的鲁国女子,赎回本国,那么,这个人,可以到官府去领取赏金。

有一次,子贡在一诸侯国,赎回了一个鲁国人,却辞谢了官府的赏金。孔子听说了这件事,就对子贡说:

“子贡呀!你这件事就做错了。圣人做事可以移风易俗,可以让人效法,可以影响后代,而不会只是为了适合自己的兴致。现在鲁国富裕的人少,贫穷的人多。如果赎人回去领赏金被认为是不廉洁,那得不到赏金的刺激,愿去赎人的人就会减少。所以,你这种仅仅只考虑自己德行修养的行为,将会造成今后鲁国人,不再愿到其他诸侯国去赎人。”

子路在一旁听了孔子的这番教导,深受启示。后来,当他救了一位落水者时,别人要送他一头牛来答谢,子路就很恭敬地接受了。孔子知道了此事,欣喜地说:“今后愿救人于危难之中的鲁国人,会很多了。”

不久,子路被任命为蒲城的官长。为了防备水灾,官府调集民工,春修各处沟渠。子路见大家工作劳苦,带的饭菜也不充足,就用自己的部分薪水,接济每人,一份饭菜,一份汤水。孔子闻说此事,连忙派子贡去掀了那些饭菜,毁了那些做饮食的器具。子路发现了,非常气愤。他气哼哼地跑到孔子那里叫道:

“老师难道会嫉妒我行仁义之事吗?子路在老师这里所学的,不过仁义二字而已。仁义之人,与天下共取所有,共取所利。如今,子路将自己多余的粮食,与大家分享,行仁义之道,老师为何禁止不许呢?我想不通!”

孔子听完子路的诉说,摇着头道:“子路呀!你还是那么粗野,那么处事单纯。你如果觉得民工们饮食不足,为什么不去告诉鲁君呢?让鲁君开粮仓去接济他们呀?你用私人的俸禄做公义,这种行为,是在障蔽鲁君的恩泽,显示你自己的德义。现在速速停止,或许还不算晚,否则,降罪你的日子,马上就会到。”子路闻此,无语而退。果然,不久相府派人来找孔子说:“先生派弟子救济民工,是不是要跟鲁君争夺百姓呀?”

孔子见此情形,知道解释已没什么用了。于是,便带着弟子,离开了鲁国。

6孔子的故事之善易不卜

故事取材于《说苑》

在鲁国,有一位君子叫漆雕马人。他曾事奉臧文仲、武仲、孺子容,这一家三代鲁国大夫。

一次,孔子问漆雕马人道:“先生曾事奉过臧氏一家,三位做大夫的。您可不可以说说,哪个要更贤明一些呢。”

漆雕马人回道:“臧氏家族有一块很名贵的龟壳叫‘蔡’。如遇有什么大事不能定夺,就会用‘蔡’来占卜决疑。在文仲主事时期,三年内,用‘蔡’占卜过一次。在武仲主事时,三年内,用‘蔡’占卜过二次。孺子容主事,三年内,用‘蔡’占卜过三次。这都是我亲眼所见。至于这三位大夫谁最贤明,马人我就不知道了。”

孔子听完笑着说:“先生真会说话!”

孔子回到家里,跟弟子们谈及此事,赞叹不已地说:“马人先生可真是一位君子呀!他不愿在别人面前议论主人的贤愚,但却很巧妙地举了一个实例,将事情的真相,表露无遗。他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因智识无力察远,德慧无足见机,所以才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去问卜。而古人云:善易者不卜。也就是说,一个真通易道,真有智慧的人,不用卜卦,也能直觉洞悉,事物变化的规律。”

7孔子的故事之慎言鬼神

在《论语》里,谈到鬼神问题的,主要有两处。

比如,雍也篇: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先进篇:季路问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从上面的话我们可看出,孔子是相信有鬼神现象存在的。不过,他认为鬼神道与人道,还是有差别、有距离的。最好是各安其道,不要搅合到一起。尤其对从政的人来讲,把政治与宗教搞到一起,非失败不可。所以,敬而远之比较好。至于一般人,如果你连人道的事都没搞清楚,没摆平,却要去瞎究那深层次的鬼神道问题,那只会把自己弄得更迷乱,是在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同样道理,如果你对当下“生”的现象不清楚,那你也没办法了解将来“死”,是怎么一回事。你不能清醒、坦然、喜悦地面对“生”,那你也就无法清醒、坦然、喜悦地面对“死”。而惟有对生与死,都能做到清醒、坦然和喜悦的人,才有可能,超越生死。

另外,孔子对社会上一些怪异、暴力、昏乱、神秘的现象也多不谈论。因为它们很容易迷惑一般人的心智。所以,在《论语》里,有“子不语怪、力、乱、神。”的说法。

孔子教导人们修行,走的是非常平实的路线。即注重从当下的事做起,从解决现实的人生问题做起。他不跟你谈功夫,谈神秘现象。用佛家的话讲,他教的是心地法门,走的是智慧解脱之路。你如果对人生的现象了解透彻了,其他的事,自然就会豁然贯通。

平淡是真,平常心是道,道在平常日用间。只要我们的心态,能变得日趋平常、平淡,那么,在哪里,都有令我们悟道、得真智慧的契机。

8孔子的故事之知仙不为

故事取材于《列子:黄帝篇》

一次,赵国国君赵襄子,率领十万多人,在中山国一带打猎。所到之处,草木践踏,山林焚烧;方圆百里,人声鼎沸,烟火飞扬。

这时,忽见一人从石壁中走出,并随着烟火,徐徐上下。众人见了,都以为遇到鬼物。火蔓延到别处,见他又从火中慢慢走出,所经过的地方,好象对他没有任何阻碍。

赵襄子见了,觉得很奇怪,便遣人邀他来,逗留片刻。那人悄然来到襄子近旁,如入无人之境。襄子细细观察,发现他形色七窍象人。气息声音也象人。

于是,襄子很恭敬地问道:“请问先生,用什么道术,使自己住在石中?用什么道术,使自己入于火中?”

只见那人目视远方,漠然答道:“什么东西是石?什么东西是火?”

“噫!”襄子有点诧异,“适才,您出来的地方就是石,您进入的地方就是火呀!”

那人听了,微微低头,看了一下襄子,然后,又抬头继续漠视远方,半晌,回道:“不知!”随后,飘然而去。

魏文侯听说了这件事,便问孔子的弟子子夏说:“那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呀?”

子夏回文侯道:“在下据从老师那里听来的言教分析,那个人,大概是一个,已经心物融通的仙者。这样的人,外物不能伤,游于金石,蹈于水火,也都无所阻碍。”

“哦!那你为什么不这样呢?”文侯笑着问。

子夏摇摇头:“这要净心欲,绝智思才可以。我哪里能做得到?不过说说道理而已。”

“那你们的老师,为什么也不这样呢?”文侯好奇地接着问。

“我们的老师啊,他是属能做得到,不去做的人。”子夏欣悦地答道。

“这又是为何呢?”文侯不禁追问。

看着有点急切的文侯,子夏笑着说:“老师是为了我们呀。想想看,如果老师也象那位仙者一样,一问三不知,那么,一旦我们有什么疑问,有什么危难,要怎么办呢?”

文侯听到这里,大悦。

圣人们来到这个世间,为了直接、有效地帮助我们,不惜牺牲自己身体的逸乐,与我们同甘共苦,同赴危难。所以,易曰:圣人吉凶与民同患。菩萨说:地狱不空,我不成佛。

孔子的故事之真儒风范

在《论语:述而篇》里,谈到儒者的修养时,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从这句话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教化弟子的目的,也是要求弟子,最终彻悟人生宇宙的真相,得真智慧。唯有如此,弟子们,才可能真正拯救自己,从而也懂得,如何帮助别人,拯救自己。

“志于道”是说,君子为学,当以悟道为最终目的。在志向上,以自觉觉他为最高理想。

“据于德”是指,在具体的修学过程中,首先要守住当下已修得的成果,也即一种在心灵的深处,别人与你是一体的心境。然后,再把这种心境,逐渐扩大。一个人,能感知到他人、乃至它物,与自己是一体的范围越大,可以说,他所据守的德果,也就越大。其济世救民的动机,也就越纯。唯有如此,爱人、爱物、爱社会、爱国家,乃至爱全天下,才不会是一句,自欺欺人的妄言。

志于道,据于德,是讲君子内修道德的原则。依于仁,游于艺,是讲君子外用道德的方式。

“依于仁”是说,君子为人处世,以爱人爱物为准绳,以利人利物为标的。

“游于艺”是说,君子要尽可能多地掌握,各种知识与技能,以便于,适时、适机地给他人、给社会,在精神上、物质上,带来具体而切实有效的帮助。

“游于艺”的艺,在孔子时代是指“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就现代的分科而言,

“礼”,包括哲学、政治、教育方面的知识。

“乐”,包括音乐、舞蹈、美术、影视方面的知识与技艺。

“射”,指军事、武功。

“御”,指各种驾驶、操作技能。

“书”,指文学、历史修养。

“数”,包括科学与经济方面知识。

对于上面所提六个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作为一个儒家君子,都必须要有基本的了解或掌握。至于深入地了解和精通,可根据个人的资质与因缘,有所侧重。

这“六艺”看起来内容很多,但在根本的道理上,它们都有相通的地方。如果能明了孔子所说“一以贯之”的道理。那学起来,就会很快、很容易抓住重点。这时,你也可以真正做到,优游徜徉于各种知识的海洋,而不被它们沉溺。

10孔子的故事之仁境之光

尽管儒家修学最终的目的,也是彻悟大道。但在具体修习时,孔子谈论得比较多的,还是“仁”的理念。这与孔子当时所处的环境,有很大关系。

孔子所处的那个时代,是一个道德沦丧,礼乐崩坏,战火纷飞的年代。那时,到处崇尚强权,追逐功利,极尽攻伐竞争之能事。导致天下,一派民不聊生,生灵涂炭的景象。为了救“争斗”之弊,所以,孔子带着他的一帮弟子,奔走各国,到处传播,仁心仁政的种子。尽管他知道,在他的有生之年,很难看到它们开花结果。尽管他知道,以他一介布衣儒士的身份,很难扭转乾坤。但其不屈不饶的济世情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救民心志,却使他更显,真儒气概。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可谓孔子自己一生品格的真实的写照。

在《论语》里,孔子谈到“仁”的地方有多处。但都是谈“仁”的外用,谈如何达到“仁”。至于“仁”本身,是个什么境界,没有正面的描述。原因是,仁境的本体,用文字无法确切地描述,这得靠修学者,用心去体悟。

关于如何达到“仁”,孔子也是针对不同弟子的不同习气,给予不同的回答。所谓应机施教,对症投药。比如:

对习惯于安贫乐道的弟子颜回,问“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对有领袖气质的弟子仲弓,问“仁”,孔子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而当辩才与商才,都是首屈一指的弟子子贡问道:“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孔子说:“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仁,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类似上面因材施教的例子还很多。可见“仁”境,也终究是个内在体验的事。它跟佛家讲的“佛”、道家讲的“道”一样,终究是属,不可说,不可说范畴。

不过,下面这句孔子的话,或许透露了一点消息。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在这句话里,孔子似乎在说,仁啊!其实她离我们很近呀,我们一欲求,就能得到。为什么呢?因为其实我们从来就没失去啊!只是因为,我们总是在向外寻求其他的东西,所以,她才好象不存在呀。

11孔子的故事之圣者情怀

故事取材于《说苑》

一次,孔子北游农山,随从的弟子有子路、子贡、颜渊。

来到山顶,孔子极目远眺,喟然感叹道:“登高望远,见天地之悠悠,难免发千古之幽思。此情此景,同学们,何不在此说说,各自的志向,让老夫聆听一二。”

子路见老师说得如此感慨,便率先回道:

“子路不才,愿有一天,遇到这样的场景:战场上,旌旗飞扬,席卷大地;战鼓钟声,响彻云天。白羽箭,如月光倾洒;赤羽箭,如日光飞动。此时,唯有我子路,能率领众军,英勇驱敌,一鼓作气,夺回千里失地。而子贡与颜渊两为同学,可作为我的随从高参。”

听了子路的豪言壮语,孔子点评道:“壮哉!勇士,一个奋不顾身的雄杰。”

子贡看着踌躇满志的子路,笑了笑,然后轻步上前,洒然说道:“子贡不才,愿有一天,见齐国与楚国合战于苍莽原野,两军对垒,实力相当。正当旌旗相望,战尘相接,千钧一发之际,我子贡,身着白袍白冠,从容游说于白刃之间,不费一兵一卒,顿解两国纷争。此时,子路与颜渊两位同学,可为我临阵助势。”

“俊哉!辩士,一个神貌若仙的英才。”孔子点头称赞。

颜渊听完子路、子贡的述说,站在后面,继续静默无语。孔子见此,便对他说:“颜渊!过来。你难道就没有理想可说吗?”

颜渊近前回道:“文事、武功,两为同学都已说得很好了。我哪里够资格,参与其中?”

“不是吧?”孔子笑着道:“你似乎对他们,不敢恭维。但说无妨”

颜渊沉吟了一会,说道:“我听说,咸鱼与兰花,是不能放在同一个筐子里收藏的。尧舜与桀纣,也是不可能在同一个国家里,共理政事的。两位同学的志愿,与颜回理想,是有差异的。颜回希望:自己能在一个小国,辅佐一位圣明的君主。使君主在上,可道应天下;使臣子们在下,能德化群生。百姓讲信修睦,人民安居乐业;兵器铸为农具,城池复为良田;怀恩近邻,柔接远方;周边各国,无不感召德义,寝兵释战;天下从此,无斗战之患。如果能有这么一天,那么,又有什么苦难,需要子路同学,去冒死拯救?那么,又有什么战难,需要子贡同学,去劳思化解?”

“美哉!大士。”颜渊的一番话,令孔子嗟叹不已。

子路此时,举手问道:“请问先生,您的志愿,又是如何?”

孔子回道:“愿颜渊得志!我将背着行李典籍,跟从颜渊这孩子。”

12孔子的故事点评

孔子之所以能成为博学多才的人主要来自于他谦虚好学的美德。孔子曾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意思是:懂就懂,不懂就不要装懂,这才是聪明。孔子就是抱着这样的学习态度,虚心向他人学习,以此来充实自己,是自己成为一个聪明的人。当他取得了成绩后,仍没有满足,继续向别人请教,从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孔子这种精神对于后人也是一种鞭策。

孔子之所以能为人类的文明作出贡献,都来自与他勤学苦读。孔子虽出身贫寒,很早就失去了父亲,他过早的就担当起拉生活的重担,然而他没有被困难压倒,而是更加刻苦的学习。艰苦的环境磨练了他的意志,坚辛的劳动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孔子终于成了一位举世闻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我从孔子勤学苦读的一生中体会到:一个人即使身处逆境也要发奋努力,那么压力就会变成动力。

大树之恩的故事大树之恩读后感


大树之恩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棵又高又大的树。

一位小男孩,天天到树下来,他爬上去摘果子吃,在树荫下睡觉。他爱大树,大树也爱和他一起玩耍。

后来,小男孩长大了,不再天天来玩耍。

一天他又来到树下,很伤心的样子。大树要和他一起玩,男孩说:“不行,我不小了,不能再和你玩,我要玩具,可是没钱买。”

大树说:“很遗憾,我也没钱,不过,把我所有的果子摘下来卖掉,你不就有钱了?”

男孩十分激动,他摘下所有的果子,高高兴兴地走了。

然后,男孩好久都没有来。大树很伤心。

有一天,男孩终于来了,大树兴奋地邀他一起玩。

男孩说:“不行,我没有时间,我要替家里干活呢,我们需要一幢房子,你能帮忙吗?”

“我没有房子。”大树说,“不过你可以把我的树枝统统砍下来,拿去搭房子。”

于是男孩砍下所有的树枝,高高兴兴地运走去盖房子。看到男孩高兴大树好快乐。

从此,男孩又不来了。

大树再次陷入孤单和悲伤之中。

一年夏天,男孩回来了,大树太快乐了:“来呀!孩子,来和我玩呀。”

男孩却说:“我心情不好,一天天老了,我要扬帆出海,轻松一下,你能给我一艘船吗?”

大树说:“把我的树干砍去,拿去做船吧!”于是男孩砍下了她的树干,造了条船,然后驾船走了,很久都没有回来。

大树好快乐……但不是真的。

许多年过去,男孩终于回来,大树说:“对不起,孩子,我已经没有东西可以给你了,我的果子没了。”

男孩说:“我的牙都掉了,吃不了苹果了。”

大树又说:“我再没有树干,让你爬上来了。”

男孩说:“我太老了,爬不动了。”

“我再也没有什么给得出手了....只剩下枯死下去的老根。”树流着泪说。

男孩说:“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我感到累了,什么也不想要,只要一个休息的地方。”

“好啊!老根是最适合坐下来休息的,来啊,坐下来和我一起休息吧!”男孩坐下来,大树高兴得流下了眼泪……

2大树之恩的故事点评

这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故事。这棵树就是我们的父母。

小时候,我们喜欢和爸爸妈妈玩……长大后,我们就离开他们,只在需要什么东西或者遇到麻烦的时候,才回到他们身边。无论如何,父母永远都倾其所有使你快乐。看完大树之恩的故事,你可能认为这个男孩对树很残酷,但放到我们的生活中,放到我们自身来说,这就是我们每个人对待父母的方式。人生确实如此,请小朋友们珍惜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因为: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侏儒妖的故事侏儒妖读后感


侏儒妖的故事

从前,有个磨坊主,他的女儿长得美丽无比,而且聪明伶俐,为人精明,因而她父亲总是不厌其烦地吹嘘她,把她吹得天花乱坠。

有一天,磨坊主应召进宫,他对国王吹牛说,他女儿能把稻草纺成金子。

谁知国王是个见钱眼开的人,一听磨坊主的话,马上就吩咐召见姑娘。姑娘进宫之后,国王把她领到一间装满了稻草的屋子,然后给她一架纺车,吩咐她道:“明天天亮之前,你必须把稻草全给我纺成金子,不然的话,就处死你。”

尽管姑娘一再说明她根本没有这种本领,可是国王听也不听,把门一锁,扬长而去,屋子里就剩下了她一个人。

姑娘坐在屋角里,面对自己的厄运,愁肠百结,于是就放声大哭起来。正在这时,屋门突然打开了,一瘸一拐地走进来一个小矮子,样子滑稽可笑,他对姑娘说:“晚上好,姑娘。干嘛哭得这样伤心呢?”

“唉,”姑娘回答说,“我必须把这么多的稻草全都纺成金子,可我哪儿会这个呀!”

“要是我替你纺,”小矬子说,“你拿什么酬谢我呢?”

“把我漂亮的项链送给你。”姑娘回答道。

小矮矮相信姑娘说的话,于是就坐到了纺车前。纺车不停地转啊转,发出欢快的声音。不大一会儿,活儿就干完了,满屋稻草全都纺成了金子。

国王进屋一看,真是又惊又喜,可他的心却变得更加贪婪。他把磨坊主的女儿关进另一间有更多稻草的屋子,吩咐她再把这间屋子里的稻草纺成金子。可怜的姑娘不知如何是好,坐在那里又哭了起来。谁知正在这时,小矮子打开屋门问道:“要是我帮你纺,你拿什么酬谢我呢?”

“把这枚钻石戒指送给你。”姑娘回答说。

于是,她的这个矮小的朋友接过了戒指,然后走到纺车前,纺了起来。他不停地纺啊纺,天亮之前,终于把屋里的稻草全都纺成了金子。

国王一见这么多闪闪发光的金子,满心欢喜,可他仍然不满足,就把磨坊主的女儿带到了另一间更大的屋子,并且对她说:“要是你今晚把这里的稻草全都纺成金子,我就娶你做王后。”

国王走了,剩下姑娘一个人的时候,小矮子又来了,问姑娘说:“要是我第三次还替你纺金子,你拿什么酬谢我呢?”

“我再也没什么可送给你啦。”她回答说。

“那么,你得答应我,”小矮子接着说道,“等你做了王后,把你生的第一个孩子送给我。”

“那可万万不行。”姑娘心里想,可是她现在已走投无路,就答应了他的要求。小矮子又一次把稻草全都纺成了金子。

次日清晨,国王又来了,发现一切如愿以偿,就娶了磨坊主的女儿做王后。

王后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她欢天喜地,却把小矮子和她自己的诺言给忘了。谁知有一天,小矮子突然来到她的房间,提醒她不要忘记了自己许下的诺言。对这突如其来的不幸,她悲痛欲绝,只得提出将王国所有的金银财宝都给他,作为交换的条件,可是小矮子说什么也不答应。王后失声痛哭,哭得像个泪人似的,小矮子见了心也就软了下来,对她说道:“我宽限你三天时间,要是你在这三天之内能说出我的名字,你就把孩子留下。”

于是,王后派遣很多信使去全国各地,打听没有听说过的名字。

次日,小矮子又来了,她就开始把所有记得起来的名字都说了出来,什么迪姆斯啦,本杰明啦,简罗米啦,等等。可是小矮子每听一个都说:“我不叫这个。”

第二天,她把听到过的滑稽名字都说了出来,什么罗圈腿啦,小罗锅啦,八字脚啦,诸如此类。可是小矮子每听一个还是说:“我不叫这个。”

第三天,有个信使回来说:“我正在上山的时候,发现森林中有一个小棚子,棚子前燃着一堆篝火,一个滑稽可笑的小矮子用一只脚围着火堆蹦过来,跳过去,一边蹦跳一边唱着:

‘今天我酿酒,

明天露一手;

又唱又跳多快活,

明天小孩就归我;

王后绞尽脑汁儿却说不准,

本人名叫龙佩尔斯迪尔钦!’”

王后听了高兴得跳了起来。过了一会儿,小矮子又来了,进门便问:“王后,我叫什么名字啊?”王后回答说:“你是不是叫约翰哪?”“不对!”“那你是不是叫汤姆呢?”“也不对!”

“也许你叫龙佩尔斯迪尔钦吧?”

“肯定是巫婆告诉你的!肯定是巫婆告诉你的!”小矮子喊叫着,气得直跺脚,结果右脚深深地陷进了地里。他不得不弯下腰去,用双手紧紧抱住小腿,用尽全身力气才拔了出来。随后,他便急急忙忙溜走了,这场虚惊也就结束了,大伙于是开怀大笑。王后后来再也没有见到过他。

2侏儒妖的故事点评

有些东西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强求不来。故事里的小矮子虽然用自己的办法与王后达成了交易,但毕竟那不是自己的东西,所以连老天也不帮他。现实生活中我们也是一样的,不要强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要靠的是自己的努力来换取属于自己的东西,是你的别人也抢不走。

拇指姑娘的故事拇指姑娘读后感


拇指姑娘的故事简介

《拇指姑娘》这篇童话发表于1835年哥本哈根出版的《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里。它既是童话,又是诗,因为它的情节美丽动人,同时又有很浓厚的诗意。拇指姑娘虽然身材小得微不足道,生活环境也很艰苦,但她却具有伟大高超的理想:她向往光明和自由。此外,她还有一颗非常善良的心。田鼠和鼹鼠的生活可算很不错了,吃不完,用不尽,对在阴暗的地洞里的生活他们非常满足。但拇指姑娘讨厌在这种庸俗的、自私的、没有阳光的泥巴底下过日子,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还尽量关心别人。她尽一切力量救活了生命垂危的燕子。最后她终于能和燕子一道,飞到一个自由、美丽的国度里去,过着幸福的生活。

2拇指姑娘的故事

据说从前有位妇人,她非常想拥有一个自己的孩子,哪怕是丁点儿大的,但是她一直没有身孕。于是她就去询问一位著名的巫婆。她对巫婆说:“我非常想要个小小的孩子,您能告诉我怎样才能得到一个吗?”“嗨!这个很简单啊!”巫婆说。“这颗大麦粒你拿去吧。它可不是一般的麦粒,不是乡下人田里种的那种,也不是鸡吃的那种。你把它埋在一个花盆里。不久你就可以看到你想要的东西!”

“谢谢您。”妇人说。她掏给巫婆三个银币。当她回到家中,立刻就种下那颗大麦粒。过了一段时间,花盆里长出来一朵美丽的大红花,绿色的嫩叶紧紧地包在花骨朵的周围,它就像一朵含苞欲放的郁金香。

“好美丽的花儿啊!”妇人感叹道,同时情不自禁地在那美丽的、黄而带红的花瓣上吻了一下。正当她吻的时候,奇迹出现了。花儿“啪”的一声开放了。一朵真正的郁金香呈现在她的眼前。但是使人惊讶的是在这朵花的正中央,在那根绿色的雌蕊上面,坐着一位娇小的姑娘,皮肤白皙,十分可爱。因为她没有大拇指的一半长,因此人们就叫她拇指姑娘。

妇人给拇指姑娘准备了一个光得发亮的漂亮胡桃壳作为摇篮,蓝色紫罗兰的花瓣作垫子,以及玫瑰花瓣作被子。在晚上她就睡在这里,而白天她就在桌子上玩耍,因为这儿有妇人为她准备的特制的小舟。在桌子上,那个妇人放了一个盘子,里面又放了一圈花儿,花的枝干浸在水中。水上浮着一片很大的郁金香花瓣。而拇指姑娘就可以坐在这花瓣上,用两根白马尾作桨,从盘子这一边划到那一边,悠然自得!这样儿真美啊!她还会唱歌,而且唱得非常好听,那歌声是那么温柔而又甜蜜,从来没有人听到过。

一天晚上,一只外表丑陋的癞蛤蟆从窗子外面跳了进来,因为窗子上有块玻璃已经碎了。这只癞蛤蟆又丑又大,而且一张大嘴巴“啪嗒、啪嗒”的流着口水,搞得全身黏糊糊的。她一直跳到桌上,看见拇指姑娘正在花瓣下熟睡。

“乖乖,真是个美人啊,我儿子一定喜欢!”癞蛤蟆自言自语道。于是她一把抓住拇指姑娘正睡着的那个胡桃壳,小心翼翼地背着它跳出窗外,一直跳到花园里去了。

癞蛤蟆家门口有条大河,其实是花园里的一条小溪。它的两岸又低又潮湿,终日不见阳光。癞蛤蟆和她的儿子就住在这里。哎呀!有其母必有其子,小蛤蟆也长得奇丑无比,不堪入目。“咯!咯!呱!呱!”看来小蛤蟆尚未成年,还不曾读过四书五经呢,当他看到胡桃壳里这位美丽的小姑娘时,他激动得只能讲出这样的话来。“说话不要这样大声嘛,不然你会吵醒她的,”老蛤蟆说,“她这么聪明伶俐,而且又轻得像根天鹅的羽毛,说不定哪天她还会从这儿逃走。我们得想个好法子把她给软禁起来。”“呱!呱!呱呱!”小蛤蟆连声附和。“不如把她放在溪水里睡莲的宽叶子上面,那对她来说,简直就是一座小岛。她在上面是没办法逃跑的。在这期间我们就可以把泥巴底下的那间房子装修一下,作为新房,你俩以后就在那儿过小日子喽!”老蛤蟆又说。

小溪里漂浮着大小不一的绿舟,随着水波的起伏而上下荡漾,这样的风景煞是好看。这些绿舟就是体态宽大的睡莲。老蛤蟆向其中一片浮在最远也是最大的叶子游去,把胡桃壳连同睡在里面的拇指姑娘一并放在它的上面。

这个可怜的、丁点大的姑娘一大清早就醒了。当她发现自己独自在一片宽大的绿叶上时,她不禁伤心地哭了。因为叶子周围都是澎湃的溪水,而她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好办法能让自己回到陆地上。

由于新媳妇即将住在泥巴底下,老癞蛤蟆觉得房间应该收拾得漂亮一点才对。她坐在泥里,用灯芯草和黄睡莲把房间装饰了一遍。随后她就带着她的丑儿子向那片托着拇指姑娘的叶子游去。他们要在她没有搬进新房之前,先把她的那张美丽的胡桃壳床搬到新房里去,这个老癞蛤蟆在水里向她深深地鞠了一躬,同时介绍说:“这就是我的宝贝儿子,他以后就是你的丈夫啦。你们俩将会在泥巴里生活得很幸福的。”

“咯!咯!呱!呱!呱!”这位少爷只能发出这种单调的使人是那只可怜的蝴蝶因为系在叶子上,没法飞开,只能跟着那片叶子一起游。

天啦!尤其是当金龟子带着她飞进树林里去的时候,可怜的拇指姑娘是多么害怕啊!不过她更为那只美丽的白蝴蝶难过。她怀疑那只紧紧地被系在叶子上的白蝴蝶,是否能摆脱腰带的束缚,如果不行,他就一定会被饿死的。但是金龟子一点也不理会,他带着她一块儿飞到树上最大的一片绿叶上,并把花里的蜜糖掏出来给她吃。虽然她一点也不喜欢金龟子,但是金龟子还是说她是多么多么漂亮。

这时,住在树林里的那些金龟子全都来拜访了。他们上下打量着这位不速之客。金龟子小姐们摇了摇触须,皱了皱眉头说:

“嗨,她怪难看的,只有两条腿!”

“触须,她连这个基本组成都没有,她长得好奇怪啊!”她们说。

“呸!腰这么细,好丑啊!她完全像一个人嘛!”所有的女金龟子们异口同声地说。

然而拇指姑娘的美丽是不容质疑的。甚至劫持她的那只金龟子也不免要这样想。不过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当大家都说她长得很难看的时候,他最后也只好相信这话了,于是他也不愿意要她了!她现在可以随便到什么地方去。她被金龟子从树上带下来,被放在一朵雏菊上面。她在那上面哭得很伤心,因为金龟子嫌弃她丑而不要她了。可是她仍然是人们传说中的一个最美丽的人儿,那么娇嫩,那么纯洁,像一朵最鲜艳的玫瑰花瓣。

整个夏天,孤独的拇指姑娘可怜巴巴地住在这个巨大的树林里。但心灵手巧的她已用草叶为自己编了一张小床,为了使得雨不致淋到她身上,她把小床挂在一片大牛蒡叶底下。她吃的是从花中取的蜜,她喝的是每天早晨凝结在叶子上的露珠。夏天和秋天就这么过去了。现在,寒冷又漫长的冬天来了。那些曾经为她歌唱的鸟儿现在都飞向那温暖的国度去了。树和花也都开始凋零了。而那片大的牛蒡叶——她一直是在它下面住着的——也卷起来了,只剩下一根枯黄的梗子。可怜的拇指姑娘,由于她的衣服都破了,而她的身体又是那么的削瘦和纤细,冷飕飕的寒风吹来,使她感到十分的寒冷。如果她再想不出法子,就一定会被冻死的。天空开始下雪了,每朵雪花落到她身上,就好像满铲子的雪块砸到她的身上一样,因为她毕竟不过只有一寸来长。她只好把自己裹在一片干枯的叶子里,可是密封性并不好,因而这里并不温暖。

为了生存下去,她只好去寻找食物。在她现在来到的树林的附近,有一块已被收割了的麦田,冻结的地上只留下一些光赤的麦茬儿。在它们中间行走,对她来说,简直就是穿过一片广大的森林。啊!她冻得发抖,抖得多厉害啊!最后她在一棵麦茬下面发现了一个小洞,原来这是一只田鼠的家。洞里又温暖,又舒服,田鼠大婶还有一间漂亮的厨房和一个饭厅,并且她还藏有满满一房间的麦子。可怜的拇指姑娘站在门外,像一个讨饭的穷苦孩子。她眼巴巴的渴求田鼠大婶施舍一颗大麦粒给她,因为她已经两天没有吃过一丁点儿东西了。

“你这个可怜的小人儿,你饿坏了吧!”田鼠心疼地说——因为她本来就是一个心地不坏的老田鼠——“快到我温暖的房子里来,和我一起共进晚餐吧。”

因为她现在很喜欢拇指姑娘,所以她说:“你可以跟我住在一块,度过这个冬天,不过你得把我的房间弄得干净整齐,同时讲些故事给我听,因为我就是喜欢听故事。”

作为报答,拇指姑娘一一答应了这个和善的老田鼠所要求的事情。在那儿,她住得非常快乐。

“不久我们就要来客人了,”田鼠说。“我的这位邻居每个星期都要来看我一次,他很富有:他有宽大的房间,住得比我舒服得多,他穿着非常美丽的黑天鹅绒袍子。只要你能够得到他,并让他做你的丈夫,那么你一辈子可就吃穿不用愁了。不过他是个瞎子,眼睛看不见东西。你得描述一些你所知道的、最美的故事给他听。”

拇指姑娘对于找个这样的丈夫没有什么兴趣,因为他是一只鼹鼠,所以她从心里不愿意跟这位邻居结婚。第二天,鼹鼠穿着黑天鹅绒袍子来拜访了。田鼠夸耀地说,他是怎样有钱和有学问,他的家是怎样的大。他有很高深的知识,不过他不喜欢太阳和美丽的花儿,因为他生活在地下,并且自己从来没有看见过它们,因而他还养成了喜欢说这些东西坏话的习惯。拇指姑娘得为他唱一曲歌儿。她唱了《金龟子呀,飞走吧!》,又唱了《牧师走上草原》。鼹鼠不禁爱上她了,是因为她的声音是那么动听。不过他没有表示出来,因为他是一位出名的绅士。

为了接近拇指姑娘,他最近特地从自己房子里挖了一条长长的地道,通到她们的这座房子里来。他还经常邀请田鼠和拇指姑娘到这条地道里来散步,而且只要她们愿意,随时都可以来。不过他忠告她们不要害怕一只躺在地道里的死鸟。他是一只完整的鸟儿,有翅膀,也有嘴,只是身上有些灰尘。毫无疑问,他是不久以前,在冬天开始的时候死去的。

鼹鼠打穿的地道恰恰通过鸟儿现在被埋葬的地方。鼹鼠嘴里衔着一根引火柴——它在黑暗中可以发出闪光。他走在前面,为她们在这条又长又黑的地道中照明。当他们来到那只死鸟躺着的地方时,鼹鼠就用他的大鼻子顶着天花板,朝上面拱着土,拱出一个大洞来。阳光就通过这洞口射进来。在地上的正中央躺着一只死了的燕子,他的美丽的翅膀紧紧地贴着身体,小腿和头缩到羽毛里面:这只可怜的鸟儿无疑地是冻死了。这使得拇指姑娘感到非常难过,因为她非常喜爱一切鸟儿。的确,在整个夏天,这些鸟儿对她唱了美妙的歌,和她喃喃地讲过话。不过鼹鼠用他的短腿一推,说:“他现在再也不能唱什么了!生来就是一只小鸟——这该是件多么可怜的事呀!像这样的一只鸟儿,什么事都不能做,只知道唧唧喳喳地叫,到了冬天就不得不被饿死,冻死了!谢天谢地,我的孩子们将不会是这样。”

“是的,你是一个聪明人,说得很有道理,”田鼠说,“冬天一到,这些‘唧唧喳喳’的歌声对于一只燕子有什么用呢?他只有挨饿和受冻的一条路。不过我想这就是大家所讲的了不起的事情吧!”

拇指姑娘不吱声,她心中另有打算,她非常同情这只燕子。当他们两个人把背掉向这燕子的时候,她就弯下腰来,把盖在他头上的那一簇羽毛温柔地向旁边拂了几下,同时在他紧闭着的双眼上轻轻地吻了一下。

“在夏天里,曾对我唱出那么动听的歌的人也许就是他了。”她想。“这只可爱的、美丽的鸟儿,不知给了我多少快乐!”

鼹鼠现在把那个透进阳光的洞口又封闭住了,然后他就陪着这两位朋友回家。但是这天晚上拇指姑娘翻来覆去地睡不着,她依旧惦记着那只冻死的燕子。她从床上爬起来,用草编成了一张宽大而又美丽的毯子。她拿着它到那只死了的燕子的身边去,把他的全身盖好。她同时还搜寻一些她能够在田鼠的房间里找到的软棉花,把它们裹在燕子的身上,好使他在这寒冷的地上能够得到温暖。

“再会吧,你这美丽的小鸟儿!”她说,“再会吧!在夏天,当绿树成荫的时候,当温暖的太阳光照着我们的时候,你唱出了美丽的歌声——我要为这感谢你!”于是她弯下腰,把头贴在这鸟儿的胸脯上。但她马上惊恐起来,因为在他身体里有什么在跳动,这分明是鸟儿的心脏在微弱的上下起伏。这鸟儿并没有死,他只不过是躺在那儿被冻得失去了知觉罢了。现在他得到了温暖,所以又慢慢地活了过来。

在秋天,所有的燕子都必须向温暖的国度飞去。不过,如果有一只掉了队,他就会遇到寒冷,他就会被冻得落下来,像死了一样。他只能躺在他落下的那块地上,一动不动,任凭冰冻的雪花把他全身盖满。

拇指姑娘非常惊恐,浑身抖得厉害。难怪她会这么害怕,是因为这鸟儿跟只有寸把高的她比起来,真是太庞大了。可是她鼓起了勇气,因为她相信这可爱的鸟儿是不会伤害她的。她把棉花紧紧地裹在这只可怜的鸟儿的身上,同时她把自己常常当作盖被的那张薄荷叶拿来,覆在这鸟儿的头上。

第二天夜里,她又偷偷地去看他。他现在已经活过来了,不过还是有点昏迷。他只能把眼睛微微地睁开一会儿,望了拇指姑娘一下。因为没有别的灯盏,拇指姑娘只能手里拿着一块引火柴站着。“我非常感激你——你这位可爱的小宝宝!”这只身体不太好的燕子只能慢吞吞地对她说,“我现在感到了舒服和温暖!不久就可以恢复体力,我又可以飞了,在暖和的阳光中飞了。”说完,他准备站起来,活动一下筋骨。

“啊,你不要乱动啊,何况你的身体还很虚弱。”她说。“外面可冷了!狂舞的雪花,三尺的寒冰。还是请你安静地睡在你温暖的床上吧,我可以来照料你呀。”

她用花瓣盛着水送给燕子,并一口一口地喂。在喝完水后,燕子就告诉她说,天气渐渐冷后,他和其他燕子正飞向一个遥远的、温暖的国度。他们飞得是那样地轻快,但是在他们中途休息的时候,他的一个翅膀在一个多刺的灌木林上擦伤了。最后他只好落到地上来了,可是其余的事情他现在就记不起来了。他完全不知道自己是怎样来到了这块地方的。

燕子在这儿住了一整个冬天,他恢复得很快,因为拇指姑娘待他很好,并且还非常喜欢他。而鼹鼠和田鼠一点儿也不知道这事,因为他们不喜欢这只可怜的、孤独的燕子,对他是不闻不问。

春天到来了,当太阳把大地照得很温暖的时候,燕子就要和拇指姑娘告别了。她把通道顶上那个鼹鼠挖的洞打开。太阳非常明亮地照着他们。燕子拍了拍翅膀,对拇指姑娘说:“愿意跟我一起离开这个黑暗的地方吗?如果你愿意,可以骑在我的背上,这样我们就可以飞得远远地,飞向绿色的树林里去。”不过拇指姑娘知道,如果她这样不辞而别,田鼠就会感到伤心、痛苦的。

“不行,我不能离开!”拇指姑娘说。

“那么再会吧,再会吧,你这善良而又可爱的姑娘!”燕子说。于是他就向太阳飞去。

拇指姑娘在后面望着他,她是多么喜欢这只可怜的燕子啊,看着一起共患难的好朋友远去了,她的两眼里闪着泪珠。她一直默默地注视着燕子,直到他消失在天际,伴随着燕子的歌声:“滴丽!滴丽!”

拇指姑娘感到非常难过,她是多么渴望温暖的阳光,而田鼠只让她呆在屋内。在田鼠屋顶上的田野里,麦子已经长得很高了。她毕竟只有不过一寸来高,对于这个可怜的小女孩子说来,这麦田简直是一片浓密的森林。

“在这个夏天,你得把你的新嫁衣赶制出来!”田鼠对她说,因为那个令她讨厌的邻居,即穿着黑天鹅绒袍子的鼹鼠,已经向她求婚了。“你得好好准备一下毛衣和棉衣。当你做了鼹鼠太太以后,你应该体面一点,你应该有坐着穿的衣服和睡着穿的衣服。”

拇指姑娘现在得摇起纺车来。由鼹鼠聘请的四位蜘蛛织工,日夜为她纺纱和织布。而鼹鼠则每天晚上来拜访她一次。鼹鼠老是在嘀咕地说:“等到夏天快要完的时候,太阳就不会这么热了;现在炽热的太阳把地面烤得像石头一样硬。”是的,等夏天过去以后,他就要跟拇指姑娘结婚了。不过她一点也不感到高兴,因为她很不喜欢这位讨厌的鼹鼠先生。每天早晨,当太阳升起的时候,她就偷偷地走到门那儿去。当风儿把麦穗吹向两边时,她就能够看到蔚蓝色的天空,她在黑暗的屋内想像外面是多么光明和美丽,于是她就热烈地希望再见到她的可爱的燕子。可是这燕子不再回来了,无疑地,他已经飞向很远很远的、美丽而且青翠的树林里去了。现在已到了秋天,拇指姑娘的全部嫁衣也都准备好了。

“四个星期以后,你就要和鼹鼠先生举行婚礼了。”田鼠对她说。但是拇指姑娘哭了起来,说她不愿意和这讨厌的鼹鼠结婚。

“胡说!”田鼠说,“你不要这么固执,他这么有钱,又有渊博的知识,他哪点配不上你!你再胡说的话,我就要用我的白牙齿来对付你!他是一个很可爱的人,你必须得和他结婚!就是皇后也没有他那样好的黑天鹅绒袍子哩!他的厨房和储藏室里都藏满了东西。你能得到这样一个丈夫,是前世修来的福啊!”

现在就要举行婚礼了。鼹鼠已经来了,他来亲自迎娶拇指姑娘。她得跟他生活在一起,住在深深的地底下,永远也见不到温暖的太阳光了,这是因为鼹鼠先生讨厌太阳光。这位可怜的小姑娘感到非常难过,因为她现在不得不向那光耀的太阳告别——这太阳,当她跟田鼠住在一起的时候,她还能偷偷地在门口望一眼。

“永别了,光明的太阳!”她说着,同时向空中伸出双手,并且向田鼠的屋子外面走了几步——因为现在麦子已经收割了,这儿只剩下干枯的茬子。“永别了!永别了!”她又重复地说,同时用双臂抱住一朵还在开着的小红花。她亲切地对花儿说:“假如你看到了那只小燕子的话,我请求你代我向他问候一声。”

“滴丽!滴丽!”在这时候,一个声音忽然在她的头上叫起来。她抬头一看,正是那只小燕子刚刚飞过。他一看到拇指姑娘,就显得非常高兴,亲切地和她打招呼。拇指姑娘对燕子说:“我非常不愿意嫁给那个丑恶的鼹鼠。如果我嫁给他,就得住在深深的地底下,那儿太阳将永远照不进去。”一想到这点,她就忍不住哭起来了。

“寒冷的冬天不久就要来了,”小燕子说,“我要飞得很远,飞到一个温暖的国度里去。你愿意跟我一块儿去吗?如果你愿意,就可以骑在我的背上!用你的腰带把你自己紧紧地系牢。这样我们就可以离开这只丑恶的鼹鼠,从他黑暗的房子上面飞走——飞过那险峻的高山,飞到那温暖的国度里去:那儿的太阳光比这儿更美丽,那儿只属于夏天,那儿永远开着美丽的花朵。跟我一起飞吧,小甜心!你是个好心的人儿啊,我一直念念不忘你的救命之恩。当我在那个阴惨的地洞里冻得僵直的时候,是你救了我的生命!”

“好的,我愿意和你一同飞去!”拇指姑娘说。她坐在这鸟儿的背上,把脚搁在他展开的双翼上,同时用腰带把自己紧紧地系在他一根最结实的羽毛上。一切准备就绪,燕子扑了扑翅膀,飞向了空中,飞过森林,飞过大海,高高地飞过常年积雪的大山。在这寒冷的高空中,拇指姑娘冻得抖起来。于是她就钻进这鸟儿温暖的羽毛里去,只伸出她的小脑袋来,用好奇的眼睛,打量着她脚下的美丽风景。

最后他们终于来到了那个温暖的国度。那儿的太阳比在我们这里要耀眼得多,天似乎也比我们这儿高得许多。最美丽的绿葡萄和紫葡萄爬满了田沟和篱笆上,可口的柠檬和橙子到处悬挂在树林里。空气里飘着桃金娘和麝香的香气,许多非常可爱的小孩子在路上跑来跑去,追逐一些颜色鲜艳的大蝴蝶儿。随着燕子越飞越远,风景也越来越美丽了。在一个碧蓝色的湖旁有一丛最可爱的绿树,它们里面有一幢白得放亮的、古代的宫殿,它是由大理石砌成的,非常漂亮。许多燕子窠都是修建在一些高大的圆柱上面,而圆柱的周围则有许多葡萄藤丛生着。这儿有一个窠就是现在带着拇指姑娘飞行的这只燕子的住所。

“到家啦!这就是我的房子。”燕子说。“你看,这下面长着许多美丽的花,你可以选择你喜欢的一朵。我可以把你放在它上面。那么你想要住得怎样舒服,就可以怎样舒服了。”

“太棒了!”拇指姑娘拍着她的一双小手非常高兴。

那儿有一根巨大的大理石柱,倒在地上,并且跌成了三段。不过在它们中间生出了一朵最美丽的白色鲜花。燕子带着拇指姑娘飞了下来,并把她放在它的一片宽阔的花瓣上面。这个小姑娘感到好惊奇呀!在那朵花的中央有一个小小的男子坐着!他好像是玻璃做的,皮肤是那么白皙和透明。他头上戴着一顶最华丽的金制王冠,肩上生着一双发亮的翅膀,而他本身和拇指姑娘差不多大小。他就是花中的安琪儿①。这儿每一朵花里都住着这么一个小小的男人或女人。不过这一位却是他们年轻的国王。

“我的天啦!他好英俊啊!”拇指姑娘低声对燕子说。这位小小的王子是那么细小和柔嫩,对他说来,燕子简直是一只庞大的鸟儿,因而他非常害怕。不过当他看到拇指姑娘的时候,他马上就变得高兴起来:她是他一生中所见到过的最美丽的姑娘。因此他从头上摘下金王冠,把它戴到她的头上。他询问她的姓名,问她愿不愿意做他的夫人,而这样她就可以做一切花儿的皇后了。只有这位王子才真正配称为她的丈夫,他比起那只癞蛤蟆的儿子和那只穿大黑天鹅绒袍子的鼹鼠来,完全不同!因此她就对这位逗她喜欢的王子说:“我愿意!”这时每一朵花里走出一位小姐或一位男子来。他们都是那么可爱,就是看他们一眼也是感到非常幸福的。他们每人送了拇指姑娘一件礼物,但是其中有件最好的礼物就是从一只大白蝇身上取下来的一对翅膀。他们把这对翅膀安到拇指姑娘的背上,这样,她现在就可以在花朵之间自由地飞来飞去了。这时大家都欢乐起来。燕子坐在自己的窠里,为他们唱出自己最好听的歌曲。然而在他的心里,却感到有些悲哀,因为他是那么喜欢拇指姑娘,他的确希望永远不要离开她。

“你现在不应该再叫拇指姑娘了!”花的安琪儿对她说。“这是一个很俗气的名字,而你是那么美丽!从今以后,我们要把你叫作玛娅①,只有这个名字才能够配上你!”

第二年春天,那只小燕子又要走了。“再会吧!再会吧!”燕子说。他又要从这温暖的国度飞走了,飞回到遥远的丹麦去。在丹麦,他在一个会写童话的人的窗子上筑了一个小窠。他对这个人唱道:“滴丽!滴丽!”而我们所讲的这个动人的故事就是从他那儿听来的。

3拇指姑娘的故事读后感

近来,我看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名叫《拇指姑娘》,它的主要内容是这样的:从前有一个妇人,她很想要一个小巧又可爱的孩子。她便去请教女巫,女巫说非常容易,便给她一粒麦穗,让她种在花盆里。当这个花朵绽开时,拇指姑娘便出生了,她生活得非常幸福,可是有一天,一只丑陋的癞蛤-蟆把她抱走了,让她当小癞蛤-蟆的妻子。水里的鱼儿很同情小小的拇指姑娘,便把荷叶的一根茎咬断。拇指姑娘顺着荷叶飘到了另外一个国家。她为了躲避风雨,来到花朵的一片叶子下。清晨,以露珠为饮料,以花蜜为食物,生活还算过得去。夏天和秋天过去了,又寒冷又漫长的冬天来临了,拇指姑娘跑到了田鼠家生活。过了几天,田鼠说:“我们这儿最富有的先生——鼹鼠就要来了,如果你和她结婚,就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第二天,鼹鼠穿着黑天鹅的绒毛大衣来了,因为他是一个瞎子,看不清拇指姑娘的容貌,田鼠便叫拇指姑娘唱了一首歌曲,鼹鼠很快就爱上了她。不过,鼹鼠并没有表现出来,因为他很谨慎。过了几天,鼹鼠正式提婚了。秋天来到了,鼹鼠让拇指姑娘缝嫁衣。拇指姑娘曾经在地道救过一只燕子,现在,燕子要飞去另外一个国家,她便问拇指姑娘:“你愿意和我一起到另外一个国家去吗?”拇指姑娘爽快地答应了。燕子背着拇指姑娘飞呀飞呀,飞到了那个国度,把拇指姑娘放到了一朵最鲜艳的花上,上面有一个和自己一样大的美男子,他就是所有花朵的王子,他们俩结婚了,拇指姑娘便成了这儿的皇后。

看了这个故事后,我觉得拇指姑娘非常勇敢,虽然她遭到了一连串的不幸,但是她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终于苦尽甘来,过上了快乐幸福的生活。从这个故事中我知道了我们做事只要不断努力,一定会成功。

4拇指姑娘作者

安徒生写过小说、剧本、游记、诗歌,但他最大的才能表现在童话创作上。他的第一本童话故事集《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发表于1835年。全世界一代又一代的人阅读着安徒生的《海的女儿》、《拇指姑娘》、《皇帝的新衣》等经典童话度过美好的童年。安徒生终身未娶,共写了160多篇童话故事,作品被翻译成80多种语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