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典故是我国文学作品的一种特殊体裁。故事典故是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结晶。从故事典故中我们能学习很多历史知识。好的故事典故我们可以进行收藏或者分享他人。有哪些好的故事典故值得借鉴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过一千座桥”,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过一千座桥的故事

某青年很穷,生活境况很糟,他认为是自己的运气不好。他听说庙里有位高僧,能知吉凶祸福、过去未来,便上门求助,希望高僧能有办法使自己时来运转。

高僧听明来意,微笑着对青年说:“若要运气转好,须过一千座桥!”

青年听了大喜。他也听说,人的一生,过的桥越多,运气就越好。但他并不相信传言,可是由高僧嘴里说出来,他就信了。

按照高僧的话,青年开始找桥走。可桥毕竟不像路那么多,重复的又不行,而且找桥的过程很长很艰辛,过桥的过程虽然快乐却极短,为了能使自己转运,他什么苦都吃了,什么险都过了。

十年后,青年走过了一千座桥,他的运气果然也变了——成为了一个富翁。他十分高兴,认为这一切都是高僧所赐,就去庙里感谢高僧。

高僧摇摇头说:“你不应该感谢我,你应该感谢你自己。”

青年忙说:“我怎么会感谢我自己呢,我是照你的主意,过了一千座桥才时来运转的。”

“那么,”高僧说,“请你讲讲你是怎么做生意起家的。”

青年就讲了起来,因为要过一千座桥,所以他必须跑很多地方。在路过那些地方时,他发现每一个地方的商品价格是不一样的,里面存在着丰厚的利润空间。所以在过桥的同时,他做起了买卖,后来生意越做越大,就成了富翁。

高僧说:“我只是让你去过桥,并没有教你去做生意,你怎么想到做生意了呢?所以你的成功与我无关,都是因为你自己。

2过一千座桥的故事点评

年青人为什么会‘转运’呢?是因为过一千座桥,需要走很多很多条路,能看到很多很多东西,能学到很多很多知识。说白了,过一千座桥,其实也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一个磨练意志的过程,一个人有丰富的学识、有坚强的意志,何愁不时来运转呢?”

小编推荐

小猴过马路


这天小猴们在路边玩耍,无意中捡到一个球,他们觉得很好玩,你追他赶,玩得不亦乐乎。可是玩着玩着,不知谁把球给踢飞到了马路对面。这么好玩的球,突然没了,让大家一下都像泄了气的皮球,都觉得没劲。这么好玩的球怎么能就让它丢了呢?看着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他们想过去捡球又不敢。

一只叫皮皮的小猴就自告奋勇地说:我去捡球吧!这时一只叫悠悠的小猴就赶紧阻止道:不行,马路上这么多车辆,很危险的。

怎么,你不相信我会把球捡回来?对于悠悠的阻止皮皮有点气愤。

不是的。看到这么多车辆,就让我想到我的爸爸。悠悠难过地说道。

你爸爸,你爸爸怎么啦?大家都异口同声地问道。

我爸爸就是在过马路时不幸被车子轧死的。悠悠说着流下眼泪。

对不起,让你想起了伤心事。

没事。悠悠擦擦眼泪继续说道,那天,爸爸带着我和妹妹准备回家,走到马路口,眼看着路上空空的,爸爸把我和妹妹一手拉一个,正走到路中间,这时只听到吱嘎一声刺耳的尖叫声,一辆车子急刹车没刹住,爸爸把我和妹妹推到了一边,他自己却倒在了血泊中,当我们回过神来再怎么喊爸爸,他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以至于后来,我看到路上车辆多都害怕,特别怕过马路。过马路太不安全了。

可有时一定要过马路的呀,总不能一直不过马路呀!小猴子们都同情的看着悠悠,并发问道,就像现在我们的球到了马路对面,总要想办法把它捡回来啊!

是啊,自从爸爸出了事情后,我和妹妹有一段时间都很害怕过马路。我们也知道这总归不是办法,后来我们也总结了方法。

什么方法?大家都急切地看着悠悠。

在过马路时,就是有时绿灯亮了,也不一定就表示很安全的。

噢?

为了以防万一,过马路时,假如有几个人的,那就结队过,最主要的是遵守交通规则:一是红灯停,绿灯走,黄灯亮了等一等;二是要走斑马线,还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就算是绿灯,也一定要前后左右看看安全了再通过。

恩,我们这么多人的,就结成队过去好了。这样你们也不要为我一个人过马路而担心了。皮皮提议道。

好的,来,排好队。一只最大的猴子招呼大家排队。

随着一二一,一二一口令,几只小猴子看着马路上空了一晃就结队过了马路,捡到了他们的球,又一二一,一二一地喊着口令,回到原来的地方开心地玩起了球。这么团结地做一件事让他们感到好高兴啊!


三座房子里的小蜜蜂




四月里,油菜花开了,黄灿灿的一片,远远看去,就像在厚厚的绿毯上铺了一层金子。

油菜花放出醉人的芬芳,诱惑着小蜜蜂们:勤劳的蜜蜂妹妹,快帮我授粉吧!我会给你们优厚的报酬,送给你们芳香的花粉和甜美的蜜汁。

蜜蜂们说:油菜花姐姐,我们很想多传花粉,多采蜜。可就怕力量不足,采得不多。

管理蜂群的金大伯乐呵呵地说:小丫头们,愁什么?我会帮你们想办法的!

蜜蜂们听了,高兴得在蜂场上又是唱又是舞,说:好啊!金大伯又帮我们想办法啦!

金大伯笑眯眯地说:对!这回我帮你们搞分组管理,提高你们的采蜜效果。

金大伯帮蜜蜂们组织起来,把她们分成三群一组。白蜂箱、黄蜂箱、蓝蜂箱正好排在一起,这些房子里的蜜蜂是一个小组。

金大伯对黄蜂箱和蓝蜂箱的蜜蜂说:你们力量比较弱小,就当繁殖群吧!又对白蜂箱的蜜蜂说:你们是大群,蜂多势众,就当采蜜群吧!

黄蜂箱和蓝蜂箱的蜜蜂们听金大伯这么一说,不禁想起了半个月前的一件事:金大伯把她们家的封盖子脾搬到白房子里去。这些封盖子脾是小蜂儿的房间。那时,小蜂儿们正关在房里,还没到出房的时候呢!

黄蜂箱和蓝蜂箱的蜜蜂们恍然大悟地对金大伯说:怪不得您把我们快要出房的小妹妹搬到白房子里去,原来是要支援白房子的姐妹,让她们多采蜜啊!

白蜂箱的工蜂也说:是啊!现在这些小妹妹都出房了,她们哺育弟妹、侍候蜂王和雄蜂、酿蜜、营造巢房干起工作来可负责哪!有她们担任内勤工作,我们就可以放心地出去采蜜了。再过两天,封盖子脾里的小妹妹出房满半个月,也可以跟我们一起去干外勤工作了。

春天的阳光格外明媚,暖融融地照着大地。蜜蜂们嗡嗡嗡地唱着快乐的歌儿出去采蜜了,春风在她们后面跑着,给她们送行,对她们说:孩子们,祝你们采集更多的花蜜!

蜜蜂们飞到花丛里,油菜姐姐热烈欢迎她们,拿出最香的花粉和最甜的花蜜款待她们。

勤劳的蜜蜂开始工作了!她们把身子探到花朵里,用管子般的舌头吮吸着花蜜;她们停在花蕊上,用那六只毛茸茸的刷子般的脚扫下花粉,搓成花粉球,装进后腿的花粉篮里。采了一朵又一朵,飞来飞去忙不停,花粉篮里终于沉甸甸地装满了花粉,蜜胃里鼓囊囊地灌满了花蜜。有什么比完成工作任务更值得自豪呢?蜜蜂们满载胜利果实,愉快地唱着歌儿飞回家。

白蜂箱的蜜蜂一眼看见了自己的白蜂房,就往房子里飞去。站岗的工蜂认出这是自己的姐妹,便亲热地招呼道:辛苦啦!快进去休息休息吧!

蓝蜂箱的蜜蜂却找不到自己的蓝房子,黄蜂箱的蜜蜂也找不到自己的黄房子。她们在蜂场上空不住地低飞,转着圈圈,焦急地互相询问:我们蓝房子到哪儿去了?我们的黄房子怎么也不见啦?

春风姑娘暗暗好笑,她悄悄告诉柳树阿姨:你知道吗?这些小蜜蜂出去采蜜的时候,金大伯把她们的房子搬到别的地方去了。瞧,她们现在找不到家了,简直象捉迷藏,多有趣!




蓝蜂箱和黄蜂箱的蜜蜂们互相商量了一阵,便决定一起到白房子借宿。她们飞到白房子前面,向门口的哨兵请求道:我们找不到自己的家了,请让我们进去吧!我们情愿把蜜汁和花粉都送给你们。

忠于职守的哨兵却不答应,说:不行,不行!我们这里凭气味做通行证。你的气味跟我们不一样,没有通行证怎么能进来呢?

家里的其他蜜蜂听到了,忙说:不,还是请她们进来吧!瞧,她们带来多么丰盛的礼物啊!就凭这个,我们也应当欢迎她们!

失去了房子的客人,就在这白房子里住下了。主人和客人相处得很好。过了几天,主人邀请道:亲爱的朋友,你们很勤劳,我们很喜欢你们,请你们永远住在这儿吧!客人也说:这里确实不错,我们也不想离开,今后我们就一起生活吧!他们终于变成了一家人。

再说黄房子和蓝房子里的蜜蜂们,不久便发现自己家里那些出去采蜜的姐妹们不回来,都着急起来,说:他们还不回来,这可怎么办呢?

蜂王安慰他们说:不要紧,她们要走就走吧!房子空了,我还可以多生些儿女呢!

蜂王产了很多子,黄房子和蓝房子里的蜜蜂繁殖得更多了。她们高兴地说:等下一次苕子开花的时候,我们家那些小蜂妹妹都长大了,那时也能采很多很多的蜜了!

当紫色的苕子花开遍田野的时候,三座房子的蜜蜂们又碰到一起了,她们满心高兴地说:金大伯结咱们搞的分组管理真好!咱们采的蜜比过去多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