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牧羊人有一条很忠诚的狗,叫做苏丹。苏丹现在已经老了,连牙齿也掉完了。有一天,牧羊人和他的妻子站在房屋前,牧羊人说:“我准备明天上午把老苏丹杀掉,因为它已经没有用了。”妻子却说道:“请把这条可怜的狗留下吧,它为我们忠心耿耿地服务了许多年,我们应该在它有生之年里继续供养它。”牧羊人反驳她说:“可我们留着它又能为我们做什么事呢?它嘴里没有一颗牙齿,小偷根本不会在乎他。你说得不错,它的确为我们做过不少事,但那是它谋生的方式,我们也不曾亏待它呀!它现在这样子,明天杀了它更好。”

可怜的苏丹就躺在他们身旁不远处,它把牧羊人和他妻子的这番对话都听了去,想到明天就是它的末日,它非常害怕。傍晚,它去了住在森林里的好朋友狼那儿,把自己的事都告诉了它,说他的主人准备明天要将它杀死。狼听了说道:“你先别慌,我给你出一个好主意。你的主人每天清晨都会带着他们的小孩去地里干活,这你是知道的。他们干活时,就会把小孩放在篱笆下的阴凉处。明天清晨你蹲在小孩附近,做出照看小孩的样子,我从森林里跑出来把小孩叼走,你必须装做拼命追赶我的样子,我也装做惊慌的样子扔下小孩逃走。然后你就可以把小孩带回去了。经过这一闹,你的主人一定会很感激你救回了他们的孩子,他们就会留下你,继续供养你了。”狗非常赞赏这个办法。

第二天清晨,它们按计划进行,狼刚把小孩叼走跑不多远,牧羊人和他妻子就惊慌地叫喊起来。这时候,老苏丹跳起来奋力向狼追去,很快就追上了狼,并帮它的男主人和女主人救回了那可怜的小家伙。看见小孩安然无恙,牧羊人拍了拍苏丹的头,说道:“老苏丹,你从狼口里救回了我们的孩子,我不会再杀你了,还要好好地养活你,给你好多吃的东西。”说完又转头对妻子说:“走!回家去吧,给老苏丹做一顿好吃的,把我的旧*垫做窝给它睡,让它过得好一点。”从这以后,苏丹终于如愿以偿,过上了倍受主人家青睐的生活。

不久,狼来向苏丹祝贺,同时对它说:“我的好朋友,现在你也该帮我个忙了,我很久没吃过一顿饱餐了,就请你在我抓吃你主人的肥羊时,把头调过去,只当没看见。”苏丹说:“那不行,我得忠于我的主人。”狼听了之后,以为它不过是说说笑话,不会认真对待此事的。晚上,它跑来准备抓只羊美餐一顿,但苏丹把狼的企图告诉了主人。主人躲在羊圈的门后面,等候着狼的到来。狼来了以后,主人等它正忙着物色肥羊时,一记闷棍狠狠地打在了它的背上,连背上的毛都掉下了好大一撮,狼仓皇逃走了。

挨了这一棍,狼非常气愤,它叫苏丹是“一个老杂种”,发誓要对它进行报复。第二天早晨,狼派野猪来挑战,要苏丹到森林里去,以决斗的方式来解决它们之间的事。此刻,苏丹除了主人家的一只三条腿的瘸脚猫外,再也找不到第二个帮手,它只好叫上这只猫和它一道前往。这可怜的猫跛着腿走起路来极不方便,所以就把尾巴举起来平衡身子。

狼和野猪先在路上等着苏丹,当它们发现对方时,远远看见猫竖在空中那长长的尾巴,以为那是猫为帮助苏丹决斗而带来的一把刀。猫走起来一跛一跛的,它们以为猫每跛一次,就拾起了一块石头,是准备用来向它们投掷的。看到这情况,它们俩心里害怕起来,打起了退堂鼓,说最好取消决斗为好。说完,野猪急急忙忙地藏进了灌木丛里,狼跳到一棵大树上。苏丹和猫不久就走了过来,四下一瞧,很奇怪它们怎么还没来。然而,野猪这时还没有把自己完全藏好,它的耳朵还露在灌木丛外面,就在它的耳朵轻轻晃动之际,那只猫觉察到有东西在灌木丛中晃动,以为是一只老鼠,跳起来扑了上去,又是撕咬又是抓挠。野猪受不了了,它又是跳又是叫,一边逃跑,一边大声叫道:“快看树上,那上面坐的才是你们要找的对头。”苏丹和猫一齐向树上望去,后见狼正坐在树枝上,它们叫它是一个胆小鬼,不准它下来。狼十分羞愧,就答应和苏凡讲和,这样它和老苏丹又成了好朋友。

延伸阅读

《老海龟的悲剧》


在海岛的沙滩上,住着一只巨大的老海龟,它正晒着温暖的太阳,慢慢地爬动着,感到十分满意。一只小海鸥飞了过来,停在了老海龟的背壳上,问道:“老爷爷,你今年多大年纪了?”“不大不小,整整一百岁了”老海龟慢吞吞地说。“呀,你这么大年纪了,一定去过许多的地方,一定有很大的本领吧,你......”好奇的小海鸥不停的发问道。老海龟来神了,它伸长脖子,昂起头,微微晃动着,夸跃说:这个吗,太平洋我是游遍了,荒凉的小岛我也曾经溜哒过,最深的海底我也曾经光顾过,至于我的本领吗,说出来,还真把你羡慕地直流口水。我的背壳比铁甲还牢,金鱼压在我身上,我毫不在乎,最大的章鱼缠住了,也不能把我怎么样,即使是狂风暴雨之际,哪怕是大海波涛宣天,我照样平安无事,小家伙,哪时侯,你恐怕躲在海边的岩缝中,吓的直发抖吧!

正当老海龟说的正来劲的时候,小海鸥惊恐地飞走了。一个渔民走了过来,用力把老海龟翻了个四脚朝天,那个渔民在走开的时候还笑着说:“现在我没空,过两天我把你搬到船上去。”老海龟知道大事不好,就等着倒霉了,小海鸥看着老海龟仰面躺着不动,飞过来吃惊地问道:“神通广大的老爷爷呀,你就这样躺着,被别人弄走吗?”老海龟听了小海鸥的话,惭愧地用两只前脚,遮住了自己的脸。

老亮着的黄灯


“喂……医院吗?”

“对!”大象院长朝着电话听筒答道。

“我……肚子疼得厉害,快、快派……救护车来……”

大象院长问:“您是谁?”听筒里没有声音了。“您住在哪儿?”还是听不见回答。

大象院长急了,他找来梅花鹿医生和熊猫司机:“你们俩立刻开车出去,要尽快找到病人!”

“是!”

救护车风一样驶出医院。可是哪儿都找不到病人。偏偏不巧,车子突然没法开了—一前面堵着好多车子。路口亮着黄灯,这是让大家“准备”,紧接着就该亮绿灯了。

可是黄灯老亮着。

“这样可不行。”梅花鹿医生忍不住了,“我到前面去看看!”

熊猫司机赶忙拉住梅花鹿医生:“在医院咱们听院长的,在马路上就得听警察的。黄灯亮着,咱就等着,这没错儿!”

“可是病人能老等着吗?”梅花鹿说着跳下车。当他飞快地跑到岗亭前,透过玻璃朝里一看一—

啊,刺猬警察昏过去了。他就是病人!……

要是依着熊猫司机,那就只好没完没了地等下去,因为黄灯只能老这么亮着。

老希尔德布朗


从前有一个农夫和他的老婆,村里的牧师迷恋着他的老婆,早就希望和她痛痛快快地过一天,农夫的老婆也有此意。一天,牧师对农妇说:“听着,我的朋友,我想出一招,我们可以痛痛快快地在一起过一天。我来告诉你,礼拜三那天,你必须躺在床上别起来,告诉你丈夫你病了,使劲呻吟,就跟真的病了一样,你一直得装病装到礼拜天,那天我要布道,在布道中我会说无论谁家里有生病的孩子、生病的丈夫、生病的老婆、生病的父亲、生病的母亲、生病的兄弟姐妹或其他任何的病人,谁就要去意大利的高克利山朝圣,在那里用一个铜板买一配克的桂树叶,生病的孩子、生病的丈夫、生病的老婆、生病的父亲、生病的母亲、生病的兄弟姐妹或其他任何的病人马上就能药到病除,恢复健康。”

“我会想法子的。”农妇立即答应。礼拜三一到,农妇就按商定的办法躺在床上大声地呻吟,不停地折腾,她的丈夫为她想尽了办法,可丝毫不见效,礼拜天到了,农妇嘱咐:“我已经病入膏肓,来日不多了,我想在临死前作一件事,就是聆听牧师今天的布道。”农夫闻言道:“啊哈,我的宝贝,你可不能动,如果你起来,你的身体会更糟糕的。这样吧,我去参加布道,我会仔细听的,然后把牧师的话一字不漏地告诉你。”

“那好啊,”农妇说:“去吧,用心听,回来后给我重复一遍。”农夫去听布道,牧师讲无论谁家里有生病的孩子、生病的丈夫、生病的老婆、生病的父亲、生病的母亲、生病的兄弟姐妹或其他任何的病人,谁就该去意大利的高克利山朝圣,在那里用一个铜板买一配克的桂树叶,生病的孩子、生病的丈夫、生病的老婆、生病的父亲、生病的母亲、生病的兄弟姐妹或其他任何病人马上就能药到病除,恢复健康。谁要去朝圣,弥撒完后找他,他会提供装桂树叶的口袋和铜板。听完牧师的一番话,最高兴的就数农夫了,他随即找到牧师,拿到装桂树叶的口袋和铜板。事情办妥后,他就往家走,还没进家门就喊道:“哈哈!亲爱的老婆,现在你简直就跟病好了一样!牧师在布道中说无论谁家里有生病的孩子、生病的丈夫、生病的老婆、生病的父亲、生病的母亲、生病的兄弟姐妹或其他任何病人,谁就要去意大利的高克利山朝圣,在那里用一个铜板买一配克的桂树叶,生病的孩子、生病的丈夫、生病的老婆、生病的父亲、生病的母亲、生病的兄弟姐妹或其他任何病人马上就会药到病除,恢复健康,我现在已经从牧师那儿拿到口袋和铜板,为了你早日康复,我这就起程。”说完他就走了。他刚刚离去,牧师就到了,牧师进来的时候,农妇还没起来。

放下这一对暂且不提,先去看看农夫,他步履如飞,分秒不停,为了早到高克利山心急如焚,半路上遇到了他的侃山老友。他的侃友是个作鸡蛋生意的,他刚在市场卖完鸡蛋出来。“上帝保佑,”侃友问道:“你这么着急是上哪儿去呀?”“感谢上帝,我的朋友,”农夫答:“我的老婆生病了,我今天去听了牧师的布道,他讲无论谁家里有生病的孩子、生病的丈夫、生病的老婆、生病的父亲、生病的母亲、生病的兄弟姐妹或其他任何病人,谁就要去意大利的高克利山朝圣,在那里用一个铜板买一配克的桂树叶,生病的孩子、生病的丈夫、生病的老婆、生病的父亲、生病的母亲、生病的兄弟姐妹或其他任何病人马上就会药到病除,恢复健康,我已经从牧师那儿拿到口袋和铜板,现在去朝圣。”“听着,侃友,”鸡蛋贩子对农夫说,“你是真的傻到连这种鬼话都相信吗?你知道那意味什么吗?牧师想和你老婆单独风流一天,不愿意被别人看见,所以他编造了个借口把你支开。”

宝宝老爱捡地上的破烂儿?这个时期的宝宝要这样对待!


有不少妈妈都会经历过这样的苦恼事:

“我的孩子年龄很小,但他特别喜欢捡地上的小东西。东西越小捡的越起劲,什么米饭粒、头发丝、碎纸片、线头等……一捡就捡半天,非得捡起来才肯罢休,特别有耐心“

“我该怎么制止他,我也很好奇,好像很多孩子都会这样,是为什么呢?”

“有时候,宝宝捡东西还好,就怕有些宝宝捡了,不管什么都塞进嘴里,才是让妈妈们最最担心的。”

那么,宝宝为什么就爱捡地上的破烂儿呢?

其实是宝宝进入了“细节敏感期”

>>>细节敏感期

1岁半—3岁的儿童处在细节敏感期,他们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微小物体上,对细微的事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为什么

孩子本身个子就小小的,且离地面比较近,所以他们会善于发现细节性的东西,当他们发觉这些细节的东西时,会有成就和控制的快感

ps:相反,你让他去注意那些庞大的、完整的事务,对孩子有一定的心理压力,会引发ta的焦虑感

有时候可能宝宝的潜意识心理活动就是这样的:

“我眼里的世界都是那么大,只有我是小小的,离地面特别近,我能看见好多大人们根本看不见的东西。

我觉得我发现了这些东西我特别棒,所以我要把它们捡起来,因为别人都没发现”

>>>不光是捡地上的小东西

比如妈妈和宝宝一起看图画书,妈妈会讲“这是大象、这是树”,可宝宝却用小手指着图中的小黑点给妈妈看。

在敏感期内,儿童会对环境中的某些刺激,产生特别敏锐的感受力,驱使孩子对他所感兴趣的事物高度专注,不断地感受、尝试、重复练习,这对孩子成长有特别的意义

我们要顺应孩子并加以引导

>>>利用该特点,引领孩子发现一些细节

培养孩子高度专注的个性品质比如说故意把小物体丢在地上,说找不到了,要宝宝帮忙找。与孩子一起看图,对应图画找出一些具体的物体,他就会长时间去探究,这比做跑跑跳跳的活动更需要专注力

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比如说孩子如果表现对细小东西和事情细节感兴趣,那么他们就会主动去观察外界,作为家长对此要给予肯定,可以带他去公园,看看小蚂蚁,看看小花小草有什么不同这不仅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

以下案例也都说明适时的引导很重要

宝宝有时候在地上捡东西玩,我们一般都会制止,就是怕不知道什么时候塞嘴里。其实不必这样提心吊胆,如果孩子所处的环境不是特别脏,是不会给孩子的健康带来特别大的隐患,就不要去干扰他这个行为。这时候孩子处于一个高度注意力集中的过程,如果轻易去打断,孩子不光会停止捡小东西的习惯,专注能力的自我训练过程也会被打断。

当然,更更重要的是,妈妈们不要误解:

“我们并不是鼓励孩子在外面随便捡东西”,我们其实更建议,制造一个更干净更安全的环境,或者带孩子去一个更恰当的游戏场所。

“不要捡,好脏,快扔掉!”宝宝老爱捡地上的破烂儿?


有一位妈妈留言说:“我的孩子年龄很小,但他特别喜欢捡地上的小东西。东西越小捡的越起劲,什么米饭粒、头发丝、碎纸片、线头等……一捡就捡半天,非得捡起来才肯罢休,特别有耐心“

“我该怎么制止他,我也很好奇,好像很多孩子都会这样,是为什么呢?”

有时候,宝宝捡东西还好,就怕有些宝宝捡了,不管什么都塞进嘴里,才是让妈妈们最最担心的。

这里首先说说宝宝为什么就爱捡地上的破烂儿呢?

其实是宝宝进入了“细节敏感期”

>>>细节敏感期

1岁半—3岁的儿童处在细节敏感期,他们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微小物体上,对细微的事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为什么

孩子本身个子就小小的,且离地面比较近,所以他们会善于发现细节性的东西,当他们发觉这些细节的东西时,会有成就和控制的快感

ps:相反,你让他去注意那些庞大的、完整的事务,对孩子有一定的心理压力,会引发ta的焦虑感

有时候可能宝宝的潜意识心理活动就是这样的:

“我眼里的世界都是那么大,只有我是小小的,离地面特别近,我能看见好多大人们根本看不见的东西。

我觉得我发现了这些东西我特别棒,所以我要把它们捡起来,因为别人都没发现”

>>>不光是捡地上的小东西

比如妈妈和宝宝一起看图画书,妈妈会讲“这是大象、这是树”,可宝宝却用小手指着图中的小黑点给妈妈看。

在敏感期内,儿童会对环境中的某些刺激,产生特别敏锐的感受力,驱使孩子对他所感兴趣的事物高度专注,不断地感受、尝试、重复练习,这对孩子成长有特别的意义

我们要顺应孩子并加以引导

>>>利用该特点,引领孩子发现一些细节

培养孩子高度专注的个性品质比如说故意把小物体丢在地上,说找不到了,要宝宝帮忙找。与孩子一起看图,对应图画找出一些具体的物体

他就会长时间去探究,这比做跑跑跳跳的活动更需要专注力

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比如说孩子如果表现对细小东西和事情细节感兴趣,那么他们就会主动去观察外界,作为家长对此要给予肯定,可以带他去公园,看看小蚂蚁,看看小花小草有什么不同这不仅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

以下案例都说明

适时的引导很重要

宝宝有时候在地上捡些东西玩,我们一般都会制止,就是怕不知道什么时候塞嘴里,在这里小编要说的是:

如果孩子所处的环境不是特别脏,是不会给孩子的健康带来特别大的隐患,就不要去干扰他这个行为。这时候孩子处于一个高度注意力集中的过程,如果轻易去打断,孩子不光会停止捡小东西的习惯,专注能力的自我训练过程也会被打断。

当然,更更重要的是,妈妈们不要误解:

“我们并不是鼓励孩子在外面随便捡东西”,我们其实更建议,制造一个更干净更安全的环境,或者带孩子去一个更恰当的游戏场所

“3岁看大,7岁看老”,这5大习惯必须从小教给孩子!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次,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会议期间,有人问其中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这位白发苍苍的科学家回答:“是在幼儿园。”

提问者感到很惊讶,又问道:“为什么是在幼儿园呢?”科学家耐心地解释:“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认为,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这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告诉我们,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学到的东西,养成的习惯会深深地烙在他们心灵深处,并伴随其终身的发展,正如中国流传的一句老话“3岁看大,7岁看老”,学龄前时期作为挖掘孩子潜能和塑造孩子品性的重要阶段,各位老师和家长一定要抓住黄金转折点,着重培养孩子以下这些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孩子未来的幸福生活筑下坚实基础!

1.微笑礼貌待人

英国诗人雪莱说:“微笑,是仁爱的象征,快乐的源泉,亲近别人的媒介。有了微笑,人类的感情就沟通了。”微笑待人不仅是一种良好的行为,也是一种值得提倡的乐观积极的心态。

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孩子从小具备合群、开朗、自信以及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交往是孩子获取这些能力、形成良好个性的前提。通过交往,孩子才能与他人进行正常的情感交流,使自己的行为、思想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家长和老师都要从小培养孩子学会礼貌待人,因为这是世界通行证,不分国界,不需翻译,永不过时。

2.干净整洁迎接每一天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干净整洁地迎接每一天,不仅能帮助孩子有效预防疾病,保护身体健康,还能教会他们从小懂得维护自己的形象,尊重别人的感受,展示良好的教养。家长在生活中,要注意从早晚刷牙、饭前要洗手等生活细节中培养孩子的卫生习惯。孩子因为年龄小,操作有困难的事情,家长可以对任务进行详细分解,让孩子在反复练习中培养好习惯。

天气冷了,当孩子感冒擤鼻涕时,

可以教孩子这样做!

▼▼▼

抽一张干净的纸巾,对折一次。

将纸巾盖住鼻子,手指压住一边的鼻翼,闭上嘴巴,用力将一边鼻涕擤出。

将纸巾再对折一次,用同样的方法将另一边鼻孔的鼻涕擤出。

擤完鼻涕后,将纸巾扔进垃圾桶内。

3.乐于承担家务

哈佛大学曾做过一项调查研究: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业率为15∶1,犯罪率是1∶10。爱干家务的孩子普遍离婚率低,心理疾病患病率相对也低。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参与家务劳动绝对是培养孩子的动作技能、认知能力以及责任感的最朴素、最有效的方法,你可以从带孩子下厨房开始教孩子掌握基本的家务本领。

你的孩子知道怎么洗青菜吗?

跟随古豆一起试试吧!

▼▼▼

将青菜择成一片一片的,放进篓子里。

将青菜用水浸泡几分钟,再手握青菜根部用水一片片地清洗。

再用清水冲洗两遍。

把冲好的青菜沥干。

4.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很多孩子由于家长的宠爱,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方面都受到极致呵护,往往少有机会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但孩子不可能永远生活在父母的庇护下,所以让孩子从小具备自我管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有一天你放手的时候就不会过于担心,孩子也不会感到恐慌。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创造机会,引导孩子自己穿脱衣服、吃饭、叠被子等,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锻炼手部精细动作和身体的协调灵活性,增强孩子的责任感和自信心,为孩子将来独立生活、成功走向社会打下基础。

比如,玩完玩具后,一定要把它们送回“家”,

跟着古豆一起学习如何收拾玩具吧!

▼▼▼

找几个收纳筐并贴上标签,当作玩具的家。

帮每种玩具找到自己的“家”。

拿起玩具轻轻放进对应的收纳筐里。

装完所有的玩具后,将收纳筐整齐地摆放在一起。

5.关注他人和世界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善良的情感是良好行为的肥沃土壤。”关爱他人以及我们所生活的世界能够让孩子成长为一个有温度的人,内心柔软的人,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应将培养孩子善良的情感作为重点,让他们学会平衡自己的需求与他人的需求,学会关心身边的家人以及路边的花草、小动物等。就像日本人每顿饭之前会恭敬地对食物说“我要开动了”一样,我们也要让孩子从小保持对生命的敬畏和感激,成为一个温暖幸福的人。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曾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我们要善于引导孩子养成真正属于他自己的好习惯,因为只有当这样的习惯溶于孩子的血液里,才会真正让他们受益终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