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期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期,为了开发宝宝的潜能,我们要给宝宝进行早教。早期教育可以让孩子更好的融入陌生的环境,让孩子更好的接受教育。那么早教对孩子都有什么样的影响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早教启蒙:高EQ宝宝怎么炼成?0-1宝宝情商教育四步曲!,供您参考,希望能够以帮助到大家。

情商是一个人成才与取得成功路面上不能缺乏的要素之一。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比智力更能决策一个人工作的取得成功与家中的幸福快乐。当今亲子教育通常高度重视智力的项目投资和开发设计,却忽略了情商对小孩的危害。高EQ宝宝怎么炼成?

1. 母亲每日最少亲身抱宝宝一小时上下,将会得话6个月前每日皮肤触碰两个钟头。高EQ宝宝怎么炼成?

2. 笑容,自身常常面带微笑也让宝宝学好笑容。

3. 让宝宝学好等待。让宝宝了解适度的等待是务必的,等待抱一抱,等待喝奶,等待小玩具。高EQ宝宝怎么炼成?

4. 和宝宝开展眼神交流,那样的精神交流下照顾长大了的宝宝更擅于周边创建起和睦的关联。

高EQ宝宝怎么炼成?权威专家得话:宝宝的个性化,是父母一点一滴、耳濡目染营造而成,0-一岁的宝宝,父母不必认为他不懂,就无需教他。取得成功的上门家教与父 母的语言表述密切相关。尤其是父母跟宝宝的语调、姿态,将对宝宝造成刻骨铭心的危害。

扩展阅读

早教知识:选择合适夏令营四步曲


暑期即将来临,许多 家长都会下手为孩子选择适合的夏令营。现如今的夏令营新项目层出不穷,如名牌大学之行、英文村、减肥瘦身训炼、国外修学游这些,许多 家长体现类型太多了不清楚怎样选择。有的家长为孩子报了个夏令营,终究孩子却讨厌。那麼,到底家长应当怎样为孩子选择一个适合的夏令营新项目呢?如何选择合适夏令营?这儿为家长们详细介绍选择夏令营的四个流程。

Step 1

掌握孩子的特性与喜好

夏令营尽管是家长给孩子选的,可是实际选哪些內容,還是要以孩子的必须主导。因而,假如孩子平常课程学习培训早已很焦虑不安,最好是不必选择抗压强度过大的封闭式夏令营,给孩子选择一些轻轻松松开朗的专业学科夏令营,像民族舞蹈、美术绘画,激发起孩子的自学能力。如何选择合适夏令营?

而平常不太好动的孩子能够为其选择户外活动游戏较多的夏令营,根据和别的孩子的互动交流来塑造其对健身运动的兴趣爱好;平常娇生惯养骄纵、不善与人交往、个人素质较弱的孩子则能够考虑到一些素养夏令营,因而,在选择夏令营时,家长需从孩子的具体情况考虑,最好是和孩子一起商议,切不可盲目跟风或按成年人的意向随便选择。

Step 2

科学安排夏令营時间、內容

夏令营的時间长度则应依据孩子的年纪而定,中小学环节的孩子最好是在一周上下;中小学生能够稍长,两到三周都能够,不适合太长危害暑假课程的进行;另外也要考虑到孩子的健康状况是不是承担得了。夏令营最重要的是趣味性,让孩子感受到释放压力和开心。因而家长在选择夏令营,尤其是一些科学研究类的夏令营,不适合选择灌输式培训夏令营,这通常非常容易造成孩子抵触,事半功倍。如何选择合适夏令营?

Step 3

调查策划者的资质证书

在当今夏令营销售市场还必须标准的全过程中,父母选择夏令营还需谨慎,要掌握举行的组织 、机构工作人员资质,以保证夏令营能让孩子度过一段安全性、有利的岁月,保证孩子安全性并有获得。

Step 4

根据家庭背景量力报考

如何选择合适夏令营?夏令营一般全是收费的,父母要依据自身家中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并并不是收费越高质量越高。一些孩子将会会由于班里同学们报了一个天价的夏令营而想盲目跟风报考,在这个时候,家长应当先调查这一夏令营主题活动是不是合适自身的孩子,要不是很合适孩子,对家中而言压力也太重,家长应当把具体情况告之孩子,让孩子学好迁就父母,作出恰当的选择,以防因而造成亲子游分歧。

儿童早教:“四步”曲教孩子合理管钱


儿童如何塑造孩子的投资理财能力?又从什么时候刚开始?如何教孩子合理管钱?

第一步:认识钱币

如何教孩子合理管钱?“孩子三岁时,家长就可以正确引导他掌握什么叫‘钱’,帮他创建起对钱的基本要素。”荣合灵说,这一环节的孩子逻辑思维形象化而实际,让她们掌握钱要从看得清、莫的见的地区下手,例如认识钱币,掌握不一样面值的钱有多少之分,物件价钱不一样等。儿童

殊不知,有的家长太超前,她们果断给孩子一些钱,使他自主操纵,立即实战演练演习。这般塑造三岁儿童的投资理财能力,原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校专家教授、现河南省实验幼儿园管理咨询顾问A不认可。他说,三岁孩子并沒有“数”的定义,他分不清楚这种钱能买什么东西,买完后会余要多少钱,家长不可以彻底放开手让孩子掌钱。

可是,假如家长确实想尽早“实战演练”怎么办呢?家长何不给孩子钱之后,对他说要买哪一个东西,如果有结余,也要告知孩子会挣钱,对于找是多少就无须讲过,随后让孩子去买。“那样既能让孩子基本意识到钱有一定使用价值,还能锻练和我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A专家。

第二步:执掌金钱

从基本意识到钱有一定使用价值,到能够有效执掌金钱,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进行,务必由浅入深。

A专家,刚开始,家长能够陪孩子一起逛商场,事前和他承诺好今日就这么多钱,他能够买了哪些东西。可是,在逛商场中途,孩子的独占欲很强,很可能逮着喜爱的东西就往手推车上扔,你没买,他还哭。碰到这类状况,家长务必坚决贯彻事前承诺。不然,他一又哭又闹,家长就妥协,他之后会把又哭又闹当做他满足需求的宝物。

“等孩子五六岁时拥有‘数’的定义之后,家长就可以把小额贷款钱交到他单独执掌了。”荣合灵说,此刻,也要帮孩子学好做账,买来哪些,哪一个东西要多少钱,及其剩下钱等数必须记下来,进而让孩子了解一定钱数只有换一定东西。时间长了,他就了解把钱用在最必须的东西上,慢慢学好有效操纵金钱,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另外,爸爸妈妈也可从而管控孩子的消費趋向,一旦发觉有误差,就能适度正确引导。

第三步:感受“挣”钱

当孩子慢慢学好执掌金钱后,荣合灵提议家长刚开始正确引导孩子“挣”钱。

“家长能够给孩子批一些报刊、花束,随后带他到生态公园卖。”荣合灵说,台前幕后工作中家长能够合作,但卖东西的“橱柜台面”活就务必由孩子单独进行。儿童

然后,她讲了那样一件事:有一次,我朋友带4岁多的闺女到紫荆广场卖报,刚开始孩子仅仅低下头,都不与人讲话,結果一份报刊都卖不掉,她急痛哭。之后,母亲正确引导她要问他人需不需要报刊。小姑娘就怯生生地张口卖报了。如何教孩子合理管钱?总算,一个大姐买下来一份报刊,这让小姑娘自信心暴增,感谢地说着“感谢”,她竟发觉大姐听后非常高兴。再往后面,她卖报就改为“大伯买份报刊吧,感谢”。

“能够看得出,这对孩子社交媒体能力和心理状态承担能力全是一种磨练,更关键的是孩子在卖报全过程中感受到赚钱不容易,以后几日,她都舍不得掏钱。”荣合灵说。

第四步:让钱赚钱

会掌钱了,也了解钱如何挣了,该教孩子学习培训存款等项目投资了,让钱赚钱。

“存款是投资理财的基础,爸爸妈妈何不从给孩子买一个储蓄罐刚开始,激励他存款。”荣合灵说,为激发存款主动性,爸爸妈妈能够设置存款总体目标,当孩子实现目标时,给与奖赏。

伴随着孩子储存意识的创建,接下去,要带孩子掌握金融机构,帮他开一个少年儿童帐户。教孩子怎样存储,什么是利息等,使他亲自体会“利滚利”的实际效果,能鼓励孩子多存款。

如何教孩子合理管钱?之后,伴随着孩子投资理财能力、智商、认知能力能力的提升,还能够教孩子掌握国债券、个股、股票基金等大量项目投资。

儿童情商培养四步骤


步骤一父母健康的教养方式与示范作用

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个环境,亲子关系是孩子建立的第一个人际关系。孩子对待自己的情绪和环境的态度很大程度上是在家庭中形成的。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内部的氛围对孩子情商的发展起着至为关键的作用。

比如我们上面讲到影响情商的要素中的敏感程度。人对痛苦的敏感程度不同,跟早期的童年生活环境和父母的教养态度有直接关系。早年困苦的孩子相对于家境富裕的孩子更容易忍受物质的困乏和身体的劳累,农村的孩子往往比城市的孩子更努力。但是父母的教养方式和教育要求对孩子也起到极大程度的左右,许多贫困家庭的父母有明显的补偿心理,总是企图委屈自己而尽可能多地满足孩子,让孩子能够获得与同龄人同样的物质享受。这些父母们克己为人、委曲求全,但是他们这种努力却往往让孩子产生错觉,孩子容易习以为常,认为这是应该的,丝毫看不到父母的辛酸,相反会抱怨父母不能给他们更好的条件。这种孩子习惯于索取而不是创造的心理连同他们的虚荣心、攀比心理,一同成为这个孩子未来生活的负担和障碍。一个既不愿意艰苦奋斗又十分虚荣的人,他的生活不脱轨就算不错了。我们偶尔能看到身边有不少为孩子能买一双名牌鞋而省吃俭用的父母,他们往往只是抱怨自己的孩子多么不懂事,却不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孩子将来生活的隐患。

相反,并非所有的富家子弟都是娇弱不堪,那些明智的父母知道如何消解孩子的优越感,并且鼓励孩子去经受锻炼。这些孩子往往很有前途,一方面因为家境的优越会给他们更高的自尊水平,从而形成他们较高的自我期许;另一方面他们又能崇尚个人奋斗而非坐享其成,所以他们往往能成为社会的精英,像洛克菲勒家族、李嘉诚家族、董建华家族都是这种情况。

孩子对痛苦的反应与早年父母安慰孩子的方式直接相关。因为孩子最初没有是非观,他是通过别人安慰他的方式来对待自己的。比如一个两岁的孩子跌倒了,头撞在床上,号啕大哭。这个时候母亲走过去,母亲的不同态度将对孩子产生不同的影响。

母亲甲:慌慌张张地跑过去,内心的焦虑溢于言表,然后问孩子:没事吧,该死的床,绊倒了宝宝,打他打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拍打床。

母亲乙:稍微停顿一下,然后平静地走过去,对孩子说:让我看看。一看孩子头上起了一个包。内心很心疼但是对孩子说:没事的,过一会就好了,以后走路要小心哟。

母亲甲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她的慌张和脸上的痛苦会让孩子感觉真的不得了,她本想通过对床的责怪来安慰孩子,可是这样的做法影响了孩子责任心的建立。因为她让孩子感觉责任不在自己身上,而是那个该死的床摆得不是地方。母亲甲的做法会让孩子夸大痛苦,而且推卸责任。

相反,母亲乙的做法既能让孩子感到了母亲的关心,又让孩子从中吸取了教训。更重要的是,她让孩子感到摔一跤、撞一次头没什么大不了,当孩子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时,他不会认为自己的痛苦让人忍受不了。从而降低了孩子对痛苦的敏感程度。

另外,父母自身的情绪化行为对孩子的情商发展十分不利。很多父母高兴起来就会对孩子百依百顺,自己心烦的时候就对孩子严加苛责,忽冷忽热,忽东忽西,结果让孩子无所适从,最终必然导致孩子的逆反。在这种无规则的教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十有八九情商很低。

步骤二教孩子认识情绪

如果没有感情和情绪,生活便没有快乐,人生就只是一套生理程序。情绪让我们饱尝了生活的快乐的同时,也让我们体验到人生的烦恼。更重要的是情绪经常试图代替理智来作出选择,而且常常得逞。情绪也是人类共同的弱点。

那么,情绪是什么东西呢?情绪是伴随人们的某种行为或者对某种结果的心理感受,情绪是附加值。情绪是我们脸上的笑容,而不是手中的奖杯,是我们眼里的泪水,而不是那件糟糕的事情。情绪本身没有什么实质意义,但是却经常干扰我们的理智,比如高兴的时候我们对人比较友好和宽容,愤怒的时候我们对人比较苛刻和敌对,即便是对同样的人,我们也常常因为情绪的不同而表现出很大的不同。从能力发挥上,情绪同样对人的行为有极大的影响。积极的情绪能让我们发挥得淋漓尽致,更多时候是消极的情绪让糟糕变得更加糟糕。情商高的人就是善于保持积极情绪、排除消极情绪的人。

经验告诉我们,应该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千万不要让情绪来处理问题。这应该成为我们的原则。不要在意自己喜欢什么,而应该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不要在乎外界的评价是什么,而应该时刻提醒自己目标是什么,以及它对自己的意义是什么;不要在意自己的心情如何,而必须把握自己应该如何。“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曾经说:奋斗的人应该麻木自己的感情,多愁善感的人的命运是悲惨的。虽然有些极端,但是也有它的道理在里面。

为了事物本身的价值和意义,理性、客观地选择自己的言行,而非被自己的主观感受、个人喜好、外界的评价和刺激左右而做情绪化的处理。尤其是对于那些重要的事情。

提高情商就是把那些率性而为的自然、自发反应变为自觉、理性反应,虽然有时候,情绪并不容易被察觉,但是懂得这个道理,提高情商也就指日可待了。

步骤三教孩子制怒与克怨

A.学会制怒

故事1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君主之一。在他的开明执政期间,中国社会进入了空前繁荣的“贞观之治”。历史课本还告诉我们,这与唐太宗民主纳谏是分不开的,而其中许多有重大价值的建议都是大臣魏征提出来的。魏征仗义执言是唐朝发展的重要原因。而唐太宗民主纳谏也传为佳话。但是,唐太宗每次听完魏征的进谏,都要一个人散步。日子久了,身边的人问唐太宗,为什么每次与魏征谈完话,都要散步,唐太宗说:我怕我杀了他!

故事2

有一个男孩脾气坏得出奇。有一天,他父亲给了他一袋钉子,并且告诉他,每当他发脾气的时候就钉一个钉子在后院的围栏上。第一天,这个男孩钉下了37根钉子。慢慢地,每天钉下的数量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要比钉下那些钉子容易。于是,有一天,这个男孩再也不会失去耐性,乱发脾气。他告诉父亲这件事情。父亲又说,从现在开始,每当他能控制自己脾气的时候,就拔出一根钉子。一天天过去了,最后男孩告诉他的父亲,他终于把所有钉子给拔出来了。

父亲握着他的手,来到后院说:“你做得很好,我的好孩子,但是看看那些围栏上的洞。这些围栏将永远不能回复到从前的样子。你生气的时候说的话就像这些钉子一样留下疤痕。如果你拿刀子捅别人一刀,不管你说了多少次对不起,那个伤口将永远存在。话语的伤痛就像真实的伤痛一样令人无法承受。

生活中我们不时遇到让自己不开心的事情,有时候还会无来由地不高兴。但是,愤怒越是不愿意忍受,就越难以忍受。忍耐是人生发展和幸福的必修课程。每个人都会面临情绪难以自制的矛盾,诚然控制情绪并非易事,然而对情绪听之任之就会伤人害己。许多关键时刻,一旦意气用事、率性而为,牵一发而动全身,后果不堪设想。所以,那些杰出的人们总会想出一种最适合调整自己情绪的办法,并形成习惯。我们应该和孩子一起探索控制情绪的方法,并把自己的经验告诉他。在此,我为大家提供一些缓解情绪的方法,谨供参考。

1.把事情暂时搁置,出外散步,路上的人、事会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2.把烦恼写到纸上,承认自己的委屈,列出自己的几种选择,称赞自己能够超越自己的情绪;

3.想像辽阔的宇宙,然后告诫自己,人类如此渺小,何必斤斤计较呢?

4.给自己的朋友打电话,当电话接通后,你的烦恼就会减半,更重要的是你必须关注电话的另一端,可以轻松地跳出现在的环境,用新的眼光看待这个问题;

5.深呼吸或者喝水;

6.为自己树立榜样,当自己“到底意难平”的时候,想想那些优秀的人物会怎么做。

B.永远不要抱怨

绵羊每咩咩地叫一次,它就会失掉一口干草。你抱怨越多,消极的思想出现的次数越多,你就越难摆脱破坏你健康心态的敌人;你就越难摆脱破坏你幸福的敌人。因为,你每想象它们一次,它们就更深地潜进你的意识之中。思想宛如一块磁铁,它只吸引与它类似的东西,与你思想相左的东西是不大可能产生的,你的成就首先是在你的思想上取得的———格雷厄姆·沃拉斯

喜欢抱怨的人很多,人们因为抱怨而徒增的烦恼、造成的不利则更多。永远不要抱怨,如果能够改变就努力地改变,如果不能改变就欣然地接受;我们越是不愿忍受,就往往越难以忍受,越难以忍受也就越不愿忍受,如此恶性循环,极易导致心理或者行为的出轨。抱怨可以让我们因为一个士兵而失掉一座城池。

积极地改变现实、完善自己是必要的,但是,改变现实和自我完善是有条件的、有限度的。总有我们力不能及的地方,总有我们不如意的地方。人类的历史,既是改变自然的历史,也是适应自然的历史。不能改变客观的现实,就要改变自己对现实的态度。

不怨天尤人,也不怨天尤己,如果不能改变现实,我们就必须适应现实,如果不能改变自己,我们就必须适应自己。

我是一个爱抱怨的人,但是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变了,这是因为我的一位道家朋友。

一个晚上,我们在一起吃饭,不知怎么他突然说到很久之前的一件很奇怪的事情。他说,有一次他在山里赶路,天气特别不好,阴雨连连。他在路上碰到一位老妇人,这位老妇人看起来是一个很虔诚的人,好像是在求愿。她每上一级台阶,都要叩一个头,从来不间断。这个期间,由于路滑,老妇人的鞋子掉了,她竟然浑然不觉。我的这位朋友就把它捡了起来,可是,看到老妇人那么虔诚、忘我,又不忍心打断她,于是就提着人家的鞋一步一步跟在后面,这一跟就到了山顶。我的朋友就把这鞋交给老妇人,老妇人居然连句谢谢都没说。我的朋友虽然没有发作,但是很委屈,他问自己这是干什么呢?居然提着一只鞋走了这么长的路,而人家连句谢谢都不说。但是,我的这位朋友是很有慧根的,他转念又想,帮助人家干吗非要期待人家谢谢呢?给人家提了一路的鞋,就提吧,谁知道里面有什么因缘,没准这位老妇人就是我前生的母亲呢。我听到这里,突然有一种想哭的感觉。我曾经是那么使劲为自己不平,抱怨过自己的妻子、自己的父母,甚至自己,感觉上天对自己怎么这么不公平。这种抱怨让我很少快乐,每天都感觉特别委屈、不公,听完这位道家朋友的故事,自己突然豁然开朗,谁知道我们前生是什么因缘呢?这就是命运。当我不再抱怨的时候,现实还是那些现实,可是我的生活却进入了一个新的状态。

(摘自《孟迁咨询手记》)

克服抱怨有时候更需要换一个角度来看待问题,境由心造,如果我们改变了我们看待事情的态度,我们也就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人生虽不能说不如意是十有八九,但也是广泛存在的,无论是环境、他人还是自己。其中,来自于对自己的不满是人们重要的烦恼来源。可能自己不够漂亮、不够聪明;可能自己有点刻板、有点迂腐,不太幽默或者不能多才多艺;可能自己生来就不适应成为舞台的中心,可能自己永远不能像某些人一样左右逢源;可能自己做过很多蠢事甚至过去不堪回首。但是我们不能只看到这些,也不能只注意这些。无论是谁,总会有感觉自己特别糟糕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人会让这种灰色的感觉转瞬即逝,而也有些人却倒霉的让这种感觉伴随终生。其实我们应该明白,在我们的人生中,重要的不是我们没有什么、不能什么,而是我们还有什么、能够什么。自己就是自己,必须依靠自己。过去的事情就不要提了,现在重打锣另开张,好好开始。

抱怨环境和别人,往往忽略了自己的责任和作用。正如美国的那句名言所说:“不要问国家给了你们什么,应该问问你为国家贡献了什么”,与其抱怨环境,不如改变环境。而抱怨别人,就更没有道理,因为别人如何对待你,取决于你如何对待别人。

抱怨不仅仅于事无补,还有很大的破坏作用。抱怨是一个方向的问题,积极的应对还是徒劳的抱怨,这是两个相反的方向,两者必居其一。抱怨不能停止,积极的行动就不会真正地开始;抱怨越久,不仅浪费的时间和精力越多,也意味着离积极的行动越远。

步骤四教孩子沟通与适应

谚语说:知道了一切,也就原谅了一切。的确如此,绝大部分的误会不是来自利益的纷争,不是来自性格的不和,而是来自于沟通不足。而沟通不良更是家庭教育问题的主要症结之一。其实,当我们抱怨与别人沟通太困难的时候,并不是因为实际的困难,而是由于我们沟通能力的欠缺。这是我们中国人普遍的不足,但是,我们不应该只是抱怨,没有什么是学不会的,必须从不会沟通中学会沟通。

沟通能力不仅与表达能力有关,更主要的取决于共情能力的强弱、思维的开放程度以及心胸是否开阔。承认差异的广泛存在、更多地倾听、更大程度上的平等和尊重,会有效地改善人们之间的沟通状况。

克服个人激烈的好恶,对于一个集体中的人际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克服激烈的好恶,并非意味着丧失自己的是非观和正义感,只是应该更宽容。自私之心、贪图利益、虚荣、炫耀、吹嘘、妒嫉、吝啬、小家子气等都是人之常情,是最应该理解的。不要因为一点不好就否定整个人,也不要因为一点好就肯定整个人,要综合地、发展地看待别人。不要期望存在没有瑕疵的好人,也不存在没有可取之处的坏人: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对于那些让人实在看不过去的人,我们或许应该提醒自己,不用太在意对方多好多坏,不用太在意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只需牢记我们需要和他来处理一件什么样的事。我们坚持自己的原则和道德,洁身自好,这体现我们的修养和价值观,但是,不要做上帝,不要企图改变所有的人,也不要做法官,对人家的阴暗和过错追根究底。

对环境的适应同样是人生的必修之课。迅速认清现实,接受既定的现实,为了现实的需要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变自我,并忽略自己微不足道的委屈,是一个人高素质的体现。需要说明的是,适应环境并非是一味地逆来顺受,改造环境往往是一种更为有效的适应方式。而且,人还可以超越环境,选择环境。如果一个环境对自己的发展和幸福不利,适应反而是对自己的异化。当然,离开这个环境进入另一个环境,也同样需要适应。

那种不能忍受微小的不满,过于理想化、过于苛刻的追求,往往要被迫接受各种现实的教训。而那些不辨是非、率性而为、极为任性的性格其实是脆弱而危险的,因为个人同环境相比,往往是脆弱而渺小的,只有人来适应环境,没有环境去适应人。不食人间烟火的人只能郁郁终生。

教孩子如何认识钱币四步曲


教孩子如何认识钱币四步曲

下午放学后,聪聪告诉妈妈,今天有一项作业是让家长教孩子认识钱币。经儿子一说,妈妈才意识到孩子在关于钱币的认识上还真有很大的欠缺。认识钱币是日后善于使用的基础,于是,妈妈与聪聪玩起了独创的“认识钱币”游戏……

第一步——初步认识

妈妈首先翻出了两本不同年份银行发行的《钱币收藏册》,和聪聪一页页地观看不同年代、国家、风格的各种钱币。聪聪虽然还不能从风格迥异的钱币中看出各国的文化风俗,但起码对中国的钱币有了很深的认识。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钱币,无论是五、六十年代发行的,还是九十年代以后发行的,都有着不变的东西,那就是钱币上的国徽。从钱币的人物变化上,他还认识了一些伟人和一些少数民族等等。看得差不多了,聪聪妈就把钱币册合上,考问聪聪不同钱币上的一些特征。比如过去的1分、2分、5分纸币上都是什么图案?什么时候发行的钱币上有防伪标志?聪聪兴趣盎然,一下子掌握了不少钱币的特征。

第二步——交换钱币

在聪聪对钱币有了初步的认识后,妈妈从钱夹里翻出一大堆纸币,又从儿子的储蓄罐里倒出一大堆硬币,与聪聪玩起了换钱币的游戏。妈妈将纸币划归己有,将硬币划归聪聪,然后用纸币与聪聪兑换硬币。如先用5元、10元、20元的纸币分别兑换成同样面值的1元、5角或1角的硬币;再用这些纸币兑换不是同样面值的硬币。换成同样面值的硬币时,比如10元纸币可以换成10个1元硬币、20个5角硬币、100个1角硬币等,这个过程中,可以锻炼孩子的加减计算能力。

第三步——模拟演练

妈妈将聪聪的玩具当成了待售商品,一一估价,分成两堆,与聪聪对卖。比如聪聪的小熊估价8元,妈妈拿出10元,让他找零;而他的玩具手枪估价4块8,聪妈出5元,继续让聪聪计算找零。在这些“故意刁难”和找零练习中,聪聪对钱币的运用更熟练了。

第四步——实战演习

以上三步的最终目的,还是为聪聪最后真正的实战作铺垫。在结束上述游戏后,妈妈提议到楼下超市买点东西,由聪聪付钱。对此,聪聪双手赞成。两人来到超市,聪妈先拿了袋手纸,又拿了包鸡爪,聪聪也拿了盒泡泡糖。付账的时候,妈妈将钱交到了聪聪手里,让他转交。在售货员尚未找回零钱时,妈妈问聪聪该找多少钱。聪聪稍加计算,说出了一个数字,妈妈笑了,对他说:“现在让我们看看找回的钱对不对?”聪聪接过钱,认真地数了数,抬起头对妈妈说:“对!”

就这样,聪聪在轻松愉快的钱币游戏中,初步认识了货币的样式、功能和使用方法,为进入社会,学会生活打下了一个重要基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