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的童话故事
2020-09-29 大象的童话故事 肉系童话故事 胎教怎样做豺狼怎样吃到大象肉的故事。
我国优秀的故事典故包括夸父逐日、神农尝百草等。这些优秀的历史典故都是宝贵的传统文化。历史典故都会交给我们一些人生道理。好的故事典故我们可以进行收藏或者分享他人。那么你收集了多少优秀的故事典故?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豺狼怎样吃到大象肉的故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豺狼怎样吃到大象肉的故事
在某一座森林里,有一个豺狼,名字叫做摩呵遮杜罗迦。有一回,它在森林里找到了一只自己倒毙的大象,可是尽管围绕着它转来转去,总是没有法子撕破它那坚硬的皮。
这时候,有一只东游西荡的狮子来到了这个地方。它看到它来了,就用头顶上装饰品的角去碰地,双手合十,恭恭敬敬他说道:“主子呀!我是给你扛棍子的,现在给你看守着这一只大象。就请主子来享用吧!”于是狮子说道:“喂!别人杀死的东西,我从来不吃。因此,我就把这一只大象赐给你吧!”听了这话以后,豺狼就很高兴他说:“主于这种对奴才的态度是很对的。”
狮子走了以后,来了一只老虎。看到它以后,豺狼想道:“那一个坏东西我恭恭敬敬地打发走了,现在这一个怎样打发走呢?如果不用挑拨离间的办法,这一位英雄是打发不走的。它这样想过以后,就向老虎走去,脖子高高地挺起来,慌慌张张地对它说道:“舅舅呀!你为什么到这里来寻死呢?这一只大象是给一只狮子杀死的。它让我在这里看守着,自己洗澡去了。在它走的时候,还命令我说:‘如果有什么老虎来到这里,你就偷偷地来告诉我,我好把这个树林子里的老虎都杀净。因为,从前我杀死了一只大象,一只老虎先来吃,吃剩了才留给我。从那一天起,我就生老虎的气。’”老虎听了这话,大为惊慌,说道:“喂,外甥呀!你救我一命吧,即使它好久以后才回来,你也别告诉它我到这里来过。”说完了它就赶快逃跑了。
老虎走了以后,来了一只豹子,看到它以后,豺狼想道:“豹子这家伙牙很厉害。因此,我要利用它把象皮撕开。”这样决定之后,它就对它说道:“喂,外甥呀!为什么我好久没有看到你呢?”你看起来饿得很厉害。因此,我要请你的客。这里躺着的这一只大象,是狮子杀死的,它命令我来看守着。但是在那家伙回来之前,你仍然可以吃一点象肉,吃饱了,就赶快逃走。”它说道:“舅舅呀!如果是这样的话,我还是不吃这肉的。”
豺狼说道:“喂,你这个泄气的家伙!你就放心大胆地吃吧!狮子如果回来,老远我就会告诉你。”豹子照办了。当豺狼看到皮已经撕透了的时候,它就说道:“喂,外甥呀!走吧!走吧!狮子回来了。”豹子听了这话,就赶快跑掉了。
正当它利用豹子撕开了的裂口吃肉的时候,另外一只怒气冲冲的豺狼走了来,它看到,这家伙的劲同自己差不多,对着它就冲上去,嘴里念着那一首诗:“同高于自己的人周旋要卑躬屈膝”等等,这样,它就用自己的牙把它咬破,还把它赶得四下里乱跑,以后就在长时期内,心满意足地吃大象的肉。
2豺狼怎样吃到大象肉的故事点评摩呵遮杜罗迦面对狮子是以低姿态对狮子,这样狮子就可以不屑和豺狼抢食物,碰到老虎是用狮子作为挑拨离间的工具,总的来说豺狼面对什么动物说什么话,然后再编造一个谎言达到自己吃大象肉的目的,对待强者懂得放低姿态,对待弱者用武力对付,这在动物世界中是一种生存的方式吧。
相关阅读
豺狼和鼓的故事
故事典故是在历史中生成的,但因为具备时刻存在于当前的特质而具备了现实意义。故事典故是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结晶。故事典故中传播的传统美德品质值得我们发扬下去。应该大力弘扬故事典故中的优秀品德。什么样的故事典故会更好地帮助大家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豺狼和鼓的故事,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豺狼和鼓的故事
在某一个地方有一个豺狼,饿得脖子细长,它到处乱转,想找一点东西吃。在树林子里,它看到以前某一个国王打过仗的地方。它站了一会,忽然听到洪亮的声音。听到以后,它心里哆嗦成一团,吓得不得了。它说道:“哎呀,祸事来了,现在我完蛋了!这是什么东西的声音呢?这个东西什么样子呢?”它左找右找,找到了一个样子像山顶的鼓。看到这鼓以后,它想道:“这个声音是怎么一回事儿,是自己发出来的呢?还是别人弄出来的?”风吹草动,草的尖一打到鼓上,它就发出声音,否则就一点声音也没有。发现了它原来是个死东西以后,它走近它,由于好奇,把它从两边敲了敲,它高兴地想道:“哎呀,我好歹找到吃的东西了!这个东西一定是填满了肉和脂肪的。”它这样一想,就从一个地方撕了一个口,钻进去;原来这个东西是用硬皮子蒙起来的,它几乎碰掉一个牙。在失望之余,它看到,这只是一些木头和皮子,它念了一首诗:
听到可怕的声音,以为是一堆油,进去一看,才知道只有皮子和木头。
2豺狼和鼓的故事点评豺狼想要吃东西,但是它找到了鼓,鼓不是用来吃的,只是用来供人娱乐的,这个鼓还念了一首诗,听到可怕的声音,以为是一堆油,进去一看,才知道只有皮子和木头。
吃肉与智慧的故事吃肉与智商
常见的历史典故有精卫填海、晏子使楚等。故事典故真实地再现了一段段传奇往事和历史遗痕。历史典故都会交给我们一些人生道理。要深刻学习典故中的优秀中华文化。您是不是正在寻找故事典故的模板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吃肉与智慧的故事吃肉与智商》,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吃肉与智慧的故事
有个富翁很有钱,家里积聚着很多财产,可就是不懂得知识,一家人孤陋寡闻愚蠢至极。特别是两个儿子,表面看上去还人模狗样,穿着华丽,可实质上只不过是一对“绣花枕头”,而当父亲的这个富翁却从来也不知道教育他们。
一天,艾子对那个富翁说:“您的两个儿子虽然长得都很漂亮,可是都没什么学问,又不通晓人情世事,将来长大了怎么能继承您家祖先的基业呢?”
富翁一听很不高兴,生气地说:“谁说我家孩子不通世事?我家孩子又聪明又有才干,谁也比不上他们。”
艾子笑了笑,说:“把您儿子叫来,我不考什么别的,只想问问他们吃的米是从哪里来的?如果他们说得清楚这一个简单的问题,就算我错了,我情愿承担诬蔑不实的罪名,你说行不行?”
富翁把两个儿子喊来,站在艾子跟前。艾子笑着问他们说:“两位公子,你们每天吃的白米饭,不知这大米是从何而来?”
富翁的两个儿子一听,心想:我以为是考我们什么了不得的学问哩,原来就这简单的问题,米从何来?这不明摆着的事吗?于是他们嬉皮笑脸地说:“我哥俩岂能连这点小事也不知道?米是从米缸里取来的!”
富翁在一旁听了,气得直跺脚,脸上现出一种难堪的神情,他赶紧纠正他们说:“真是两个笨蛋,愚蠢至极,米是哪来的都不知道!告诉你们,米是从田里取来的呀!”
艾子笑了笑说:“有这样的父亲,还愁不会有这样的儿子吗!”
2吃肉与智慧的故事点评养尊处优,脱离实际,就必然会一无所知。做长辈的一定要注意子女的知识教育,而不是只给予他们优裕的物质生活,到头来,子女不成器,也有父辈的过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