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胎教
2020-09-16 运动胎教 胎教运动 入学准备韵律运动孕妇合理运动也是胎教。
孕妇运动对胎儿的好处:
1、 促进胎儿正常生长发育。
运动不仅能增加孕妇自身健康,也可增加胎儿的血液供氧,加快新陈代谢,从而促进生长发育。
2、促使孕妇胎儿吸收钙。
孕妇去户外或公园里运动,可呼吸大量新鲜空气,阳光中的紫外线,还使皮肤中脱氢胆固醇转变为维生素D,促进体内钙、磷的吸收利用。既有利于胎儿骨骼发育,又可防止孕妇发生骨质软化症。
3、 帮助胎儿形成良好个性。
孕期不适常会使孕妇情绪波动,胎儿的心情也会随之变化。运动有助于改善孕妇身体疲劳和不适感,保持心情舒畅,利于胎儿形成良好的性格,是一种很好的胎教形式。
4、可促进胎儿的大脑发育。
孕妇运动时,可向大脑提供充足的氧气和营养,促使大脑释放脑啡肽等有益的物质,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孕妇运动会使羊水摇动,摇动的羊水可刺激胎儿全身皮肤,就好比给胎儿做按摩。这些都十分利于胎儿的大脑发育,出生后会更聪明。
最后,产科专家提醒所有孕妇,开始锻炼时,运动量从小量开始,待适应后逐步增加至最合适的量,注意保持正确方法,听从医护人员的指导,保障安全有效的运动。在运动中如出现任何疼痛、气短、出血、破水现象,应立即停止运动,或运动后胎动发生异常,马上去就诊是最安全的选择。
如果孕妇曾有过先兆流产、早产、双胎、羊水过多或过少、前置胎盘史,或严重的内科并发症,如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那么,为了安全起见可不进行运动。
相关推荐
倾听也是理解
孩子和大人一样不但需要理解,还需要倾听的对象。心理学家说,倾听也是理解方法之一。成长中的孩子,由于他们思想不成熟,常常会出现违背正常逻辑的思维,家长应该帮助他们,但一定要注意不能用喋喋不休的方式对他们讲话。否则,孩子听久了会产生逆反心理。难怪有些孩子说:“你们总说,让我们好好学习,将来当这个家那个家。那你们怎么没有当这个家那个家呢?”“你们当父母的是人,我们孩子也是人,凭什么总得听你们的,为什么不听听我们的?”
家长们由于工作忙,家务事多,更主要的是不理解孩子的心理,常常对孩子的述说表现出不耐烦,没有心思听孩子“罗嗦”。殊不孩子也会有不顺心的事,也有感到委屈的时候。如果家长能倾听孩子的述说,并能正确地去疏导,让孩子认识自己的不足,明白自己应该怎样去做。这种做法对加速孩子的成熟是非常有帮助的。所以,家长最好每天拿出点时间来,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心里话,这是一个理解孩子的好方法。
孕妈咪要怎么吃,这也是一种胎教
不知道妈妈们有否注意到,宝宝出生后的饮食习惯,深受胎教的影响。虽然目前并无严谨的实验证实,但从临床中的个案却可发现,如果宝宝从一出生起尚未有行为或认知能力之前,就经常表现得没有胃口、不喜欢吃东西、常吐奶、消化吸收不良,甚或是稍大一点开始进食副食品时,即出现明显偏食的现象。则追溯既往,其母亲怀孕时的饮食状况往往也是胃口不好、偏食,或是吃饭的过程紧张匆忙、常被外界干扰打断、亦或是常常有一餐没一餐的。
所以,如果您希望日后少为宝宝的饮食问题操心,营养师建议,从现在开始就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1、三餐定时
再忙碌,都应把吃饭的时间还给自己。最理想的吃饭时间为早餐7~8点,午餐13点,晚餐6-7点;吃饭时间最好30-60分钟,进食的过程要从容,心情要愉快。
2、三餐定量
三餐都不宜被忽略或合并,且份量要足够,每餐各占一天所需热量的三分之一,或呈倒金字塔型-早餐丰富、午餐适中、晚餐量少。
3、三餐定点
养成定点吃饭的习惯;如果您希望未来宝宝吃饭能坐在餐桌旁专心进餐,那么您现在吃饭的时候就应固定在一个气氛和乐温馨的地点,且尽量不被外界的干扰而影响或打断用餐。
4、营养均衡而多变化
身体所需的营养尽量由食物中获得,而非拼命补充维他命,因为目前仍有许多营养素尚未被发现,所以建议您多变化食物的种类,每天可吃15种不同的食物,营养才易充足。
5、以未加工的食物为主
许多母亲都曾为孩子不爱吃青菜、正餐,喜吃饼干、糖果、汉堡、可乐烦恼过,当然习惯的养成很重要,但若母亲在怀孕时也尽量多吃原始食物,如五谷、青菜、新鲜水果……烹调的方式以保留食物原味为主,少用调味料,少吃垃圾食品,让宝宝还在肚子里时就习惯此类的饮食模式,加上日后的用心培养,相信母亲一定能事半功倍。
新生儿 三大运动也能做
新手爸妈们,由于经验不足,会觉得新生儿没有自己的运动能力,抱起放下就是轻手轻脚的,生怕磕着碰着。但大量的事实证明,得到充分肢体锻炼的宝宝比没有得到锻炼的宝宝聪明的多。在被锻炼中,宝宝们的大脑会不断的受到刺激而发育,从而能够接受更多新鲜的能力与实物。但是,刚刚出生的宝宝没有多少活动能力,因此运动、表达、思维、自理等能力都需要爸爸妈妈帮助锻炼。通常,宝宝出生一周之后,爸爸妈妈就要注意对他的运动锻炼了。但是,对于宝宝运动智能的培养,还是有一些要让妈妈爸爸们掌握的小窍门。一、手部运动:抓握力促进新生儿手指的灵活运动,是提高大脑两半球皮质机能的有效手段。宝宝的手虽然还不能完全张开,但也要有意识地开发小儿手部活动能力,可以放一些玩具在他手中,如带柄的拨浪鼓、塑料捏响玩具等,要经常训练。具体可参考以下方法:1、为了从出生起就开始训练宝宝手部活动能力,爸爸或妈妈要时常抚摸的手掌,让宝宝逐渐能够抓住你的手指头,你也可以将食指或带柄的玩具塞入宝宝手中,并用自己的手帮他握住片刻。2、在训练的开始,你可以先用玩具去触碰宝宝的小手,让他感觉不同的物体类型。待宝宝的小手逐渐的伸开后,就可以将玩具柄放入他的手中。3、训练宝宝小手的灵活力,也可能让拿起他的小手去触碰某些物体,如在吃奶时,妈妈可以拿起宝宝的小手放在自己的乳房上,也可以拿他的小手触摸你的脸或手臂等。4、平时,在抱着宝宝时,可以在他的前方放一些玩具,让他去触碰,以帮助他进行早期的手部感知活动。二、头部运动:扩大视野抬头运动,是宝宝动作训练里先要的一课,而且进行的越早越好。因为抬头训练不但可以锻炼颈、背部肌肉,还会促使宝宝可以早一点将头抬起来,扩大宝宝的视野范围。别以为新生儿和头颈没发育完全,就不能胡乱抬头哦,你的帮助也是完成这项运动的重要因素。具体有以下方法:1、竖抱抬头:给宝宝喂完奶后,可以将他竖抱起来,使他的头部靠在你的肩上,之后再轻轻让宝宝的头部自然立直片刻,以训练宝宝颈部肌力的发展。不过,做这个动作之前,最好能轻轻地拍几下宝宝的背部,使他打个嗝防止刚吃饱而溢乳。每天训练4-5次,便可以促进宝宝早日抬头的能力。2、俯卧抬头:选在给宝宝两次喂奶之间,每天让小儿俯卧一会儿,要注意床面尽量硬一些,可以用玩具在一边逗引他抬头。这个方法,在宝宝出生的十来天就可以进行,但时间不要太长,以免小家伙太累。3、坐位竖头:这个方法可以等宝宝满月之后进行,爸爸或妈妈先将宝宝抱来,使他坐在自己的一只前臂上,让他的头部与背部贴在自己的前胸,然后再用别一只手抱住宝宝的胸部,使宝宝面向前方广阔的空间,使他观看更多新奇的东西,这不但能使宝宝主动练习竖头能力,还可以激发他的观看事物的兴趣。三、翻身训练:来回翻转有话说:在三翻六坐八会爬,翻身是宝宝应该学会的第一个动作能力。不要以为刚刚出生的宝宝,就不够力气自己翻动身体,动动双手,你对他和帮助会很大哦!翻身运动对宝宝来说也很重要,爸爸妈妈也不可忽视。具体方法如下:1、用一些好玩的发声玩具,在宝宝的头部两侧逗引他,使小家伙转头注意玩具。每天这样亲逗引他几次,就可以很好地促进宝宝颈肌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为日后的侧翻身作准备。2、先用一个发声玩具吸引宝宝转头注视,然后妈妈或爸爸一手握住宝宝一只手,另一只手将宝宝同侧的一只小腿搭在另一只小腿上,以辅助宝宝向对侧翻身注视,可以左右轮流侧翻练习,这可以帮助宝宝早日感觉体位的变化。3、等宝宝大一些,侧翻运动练熟以后,妈妈或其他看护人可以将小家伙喜爱的玩具放在他身边,并不断逗引他去抓,使宝宝在抓玩具时顺势又翻回侧卧姿势。想要宝宝赢在起跑线上,这些小辅助是必须的。但是,如果在辅助的过程中,发现宝宝并没有这个意向,就不要强行给宝宝翻身,还有注意力度,不然会伤害到宝宝细嫩的脊椎和骨头。
奥运会也是教孩子自信的契机
儿童只有亲手操作,才能获得真知识。家长一定要注重孩子早教的这个环节,早期教育可以为孩子以后的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我们为什么要对孩子进行早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奥运会也是教孩子自信的契机,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不管怎么望子成龙,大概很难阻止孩子看奥运。你想督促孩子读书,但可能你自己也忍不住要看。有些对孩子压得过紧的家长,看着孩子迷奥运而把学习丢在一边,心里难免纠结。
我倒不属于这样的家长。正值孩子放暑假,我没有安排任何暑期班,一切放任自流。看奥运更是天经地义了。况且,我从小到大就是个体育迷,女儿一出生,我就幻想着有朝一日和女儿一起看比赛。如今她13岁了,终于开始对奥运会有兴趣。更重要的是,她半年前参加了游泳队,对于游泳如数家珍,看比赛颇有体会。
不过,看奥运会,并不仅仅是消遣,而且是很好的教育孩子的机会。那些越逼着孩子死读书、把体育看作浪费时间的人,越容易丧失这样的机会。
我和女儿关于奥运的对话,从奥运开始前几个月就开始了。美国学校里游泳队的孩子,偶像当然是菲尔普斯了。但是,菲尔普斯功成名就后,训练放松,状态下降,行内议论纷纷。他的教练曾说他现在的训练量不足以赢得奥运金牌。他的一位队友批评他训练不严格,过于牛气,后来又公开向他道歉。拙著《天才是训练出来的》,总结了近年来心理学研究的成果,试图解构人们对天才的迷信。我基本的观点并非否认天才。天才毫无疑问是存在的。我自己知道:不管我怎么努力训练,也不可能在拳坛上和泰森较量。我也不可能有机会和他交手,因为我的体重只够轻量级。这轻重之分难道不是天生的?问题是,泰森的对手不是我,而是成千上万比他天分略逊、但训练拼命得多的彪形大汉。乔丹高中时连校队都进不去,后来发奋转化了自己。泰森的对手中,许多人都可能有乔丹式的自我转化的潜力。泰森如果不自律,场上就会狼狈不堪。这也被事实证明了。简单地说,人有许多才能是天生的,但是,比起人类要对付的挑战来,这些天分只不过意味着一些前期优势,不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难以有大作为。所谓超人,顾名思义就是超过了人,包括自己。人要经过长期的努力超越自己,才会有“超人”之成就。
菲尔普斯在四年前的北京独得八金,当然是超人。不过,当我从报纸上看到他训练不认真时,就对女儿说:“他再有才能,不练也不行。下届奥运会大概不太会成功了。”女儿睁大眼睛:“这怎么可能?没有人能击败他!”我说:“‘他’是谁?‘他’是训练出来的人。不训练,这个‘他’就不是‘他’了。”我对预测奥运没有兴趣。但我从事业余长跑训练,自己深有体会,练和不练,你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
结果呢?到伦敦奥运选拔赛时,菲尔普斯就被队友罗切特超越。女儿对两个人的竞争开始关注。看身材,菲尔普斯高出一头,年纪也小一岁,天分在他这边。但女儿告诉我:“罗切特训练累得吐了!”我说:“你等着看奥运吧。”果然,在本届奥运的400米混合泳中,菲尔普斯不仅败给罗切特,而且连奖牌都没有摸到。之后甚至放弃了200米自由泳的比赛,要保存体力拼自己最拿手的200米蝶泳,没想到连这项也痛失金牌。
这一切,对于一个13岁的游泳迷来说是重要的人生教训。这个年纪的孩子,脑子里萦绕着自己是否有天分的问题。相信天分还是相信努力,将可能决定他们的一生。“夸孩子聪明不如夸孩子努力”,这并不仅仅是我的主张,而是心理学研究的结论。斯坦福的研究揭示,那些相信天才的人,往往把所面临的每一个挑战都当成自我形象问题。输了就证明自己没有天分,赢了就是英雄。这样的人,表面自负,心理上则非常缺乏安全感,经常不敢迎接挑战,生怕一旦失败就伤害了自尊。不敢迎接挑战,害怕失败,怎么能有超人的成就呢?那些相信努力的人,面对失败的反应则是:再奋斗一下,大概下次或下下次就差不多了吧?他们就是这样不断进步,而且越来越有信心。
女儿和许多孩子一样,经常会说“我擅长这个,我那个不行”。我听到这些,总是追问一句:“你怎么知道?你努力了没有?”孩子虽小,脑子里的有些念头非常顽固,很难改过来。但是,女儿这些年来,越来越相信努力的价值。当她有了这样的信念时,不管干什么,往往都非常努力。这种基本品性,或者说工作伦理,是要从小培养的。家长不应该放过每一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