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青年问题研究专家孙云晓有一次到江苏金坛讲课,近万人听完课后缓慢地退场。等到所有人都离开后,一位妈妈开口咨询让他惊讶万分:这位妈妈已经离家出走半个多月了。原因却是自己不仅管不了孩子,还被孩子打。

“以前家长最着急的是孩子离家出走了,现在是家长被孩子逼得离家出走了。家长畏惧孩子,这样的家长是失败的家长,这样的教育是彻底失败的教育。”孙云晓说。

掌握更多的知识,拥有更丰富的信息,70后、80后们比他们之前的任何一代家长都更加重视家庭教育。他们在回溯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后,对传统的教育进行了彻底的批判,一些西方的教育理论被很多家长视为教子“圣经”。“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决定一个孩子的成败在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自信的孩子才能成功”……

“我们在强调尊重孩子的过程中,又走进了一个重表扬、轻批评的误区”,孙云晓说:“我从来都不反对父母表扬孩子,教育其实就应该是一个找出孩子优点的过程,但是,表扬并不是唯一和全部,与表扬相对的批评,与奖励相对的惩戒,对于每个人,尤其是对成长中的孩子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

在他看来,只有表扬没有批评不仅起不到教育效果,反而会使孩子经不起挫折,不敢承担责任。经不起批评的孩子是脆弱的,“爱孩子就要敢于对孩子说‘不’。”

家长失去权威孩子就失去榜样——好家长=90%温柔10%的冷峻

“从小对孩子说‘不行’或‘可以’的意义在于,让他在认识人生与世界之初,就明确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让孩子拥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孙云晓说。

让孩子拥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并不只是在孩子面前说出多少个“不”,而是正确的事情一定要坚持,错误的事情要坚决反对。“这样才能在孩子面前树立起权威。”孙云晓说,“权威不是专制,而是一种人格的力量。有权威的父母能在孩子迷茫时,‘断喝一声’给孩子指出正确的方向。”

田洪媛是一位北京的家长,儿子小泽跟她讲起了学校里刚刚发生的一件事。

小泽有个同学很霸道,一次这个孩子打了另一位同学,被老师批评了。为了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老师把孩子的家长请到学校。

没想到,这位妈妈见到孩子正在挨批,不问青红皂白就跟老师大吵大闹,最后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指着老师说:“谁也不能欺负我儿子,谁欺负他我就让谁好看!”

小泽问妈妈:“同学妈妈的样子太吓人了,我们班好几个同学都快吓哭了。他妈妈都那样了,明天他还有什么脸面来见我们呀?”

“本来还在想应该怎样才能消除这位妈妈给小泽带来的负面影响,没想到孩子们已经拥有了最基本的是非判断能力。”田洪媛说。其实,这个孩子在学校的霸道很大程度上是他妈妈错误的教育方式的结果。

“当家长失去了权威孩子就失去了榜样。”孙云晓说。

一位成功的父亲曾这样问女儿:“你认为什么是好爸爸。”女儿回答:“90%的温柔10%的冷峻”。

“这就应该是一个好家长的公式”,孙云晓说,“90%的温柔”就是家长要时时发现孩子的优点,并适时地鼓励和表扬,“10%的冷峻”就是家长的威严,在该说“不”的时候坚决地板起面孔。

要让孩子对过失负责——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巨人

教会孩子分辨是与非只是第一步,还要让他们知道该“是”不“是”的时候是要承担后果的,也要让孩子接受一定的惩罚,承认自己的过失并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人们总是经历病痛之后才能痊愈。但是这么简单的道理转移到对孩子的教育上,家长们就容易犯糊涂。通常是在孩子犯了错误之后“草草批评一下了事”。“现在家长们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剥夺了孩子自己承担责任、承担后果的机会。”孙云晓说,孩子们犯错误也像是生病,只有品尝过了错误所带来的后果,才能知道错误所在。

孙云晓讲了自己女儿五年级时的故事。

那年夏天,女儿每天晚饭后,就带着邻居家一个三年级的小弟弟去附近的停车场玩。停车场的保安怕他们把汽车划坏,总是轰他们。女儿便带着小弟弟溜进停车场去捉弄保安,他们故意躲在汽车后面拿石头敲地,敲得保安心惊肉跳。被保安发现后,女儿就会带着小弟弟跑向停车场的围栏,身材瘦小的他们能从两根围栏中间钻出去而顺利逃脱。

被两个小孩捉弄了几次的保安也想出了办法。第二天,保安事先把他们逃跑那侧围栏的门锁打开并虚掩,结果这次保安追上了他们,女儿逃脱了,小弟弟被留下了。

女儿回到家里,又紧张又害怕。听女儿叙述完事情的经过,孙云晓很严厉地批评她:“你是姐姐,事情是你带头做的,你必须出去承担责任,把小弟弟换回来。”

“女儿最初说什么也不肯去,她很害怕,没有勇气去承担这个责任。”孙云晓说。后来他不断鼓励女儿:好孩子不仅要勇敢地做正确的事,做错了事也要勇敢地面对。

最终女儿迈出了这一步,虽然保安并没有对小弟弟怎么样,但是这个故事却在孩子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孩子犯错时是最好的教育契机。”孙云晓说,“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唤醒孩子心目中沉睡的巨人,让孩子在承受后果时,感受不愉快甚至痛苦的心理惩罚,从而引起孩子的自我悔恨,自觉弥补过失,纠正错误。”

有自由才会有成长——应与孩子保持一段美丽的距离

有人曾说,爱孩子的最高境界是把孩子从自己身边推开。

“因为有自由才会有成长。”孙云晓说。他介绍,德国有一个传统,过了18岁生日的孩子独自出门远行,争取用最少的钱走最多的地方,并尽可能在外面待更长时间,以便认识世界、体验人生,学会独立生存的本领。

他们这样概括本趟旅行:出门时是个孩子,回来就是成人了。

“中国的父母不忍心或者干脆不敢这样做,甚至采取完全相反的做法。”孙云晓说。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陈会昌教授从1995年起开始了一项跟踪调查,到现在已经15年了,“这项研究发现,每个孩子身上有两颗种子”,陈会昌说,“一颗种子是主动性,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人在做这些事情时感到舒适、自由,是快乐的;另外一颗种子是自制力。就是要求自己做那些别人要你做的事情,比如听话、守纪律。人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可能是不快乐的。”

“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培养两颗种子都发达的人。”陈会昌说。

“家长没有节制的爱,是一味地顺从、讨好孩子,只让孩子去做那些让他‘快乐’的事,没有教会孩子做那些‘不快乐但是也要接受’的事,这样的爱是一种软暴力,是会害了孩子的。”孙云晓说,“只有学会了等待、学会了节制,孩子才能真正的成长。”

因此,父母要理性分析孩子需求,“合理的可以满足,可有可无的要限制,不合理的要坚决拒绝。”

父母要跟孩子保持一段“美丽的”距离。

“如果把孩子比作驾驭小船试航人生之海的小船长,那么,父母与教师便是导航的罗盘和灯塔,必须时时提醒缺乏经验的小船长,哪里有险恶的暗礁,哪里是畅通的航道。如果只是赞赏小船长的勇气和智慧,而不发出前方险情的警告,恐怕与谋杀者无异,尽管他可能爱心无限。”孙云晓说。

家长爱孩子本没有错,但如果一味的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这就非常危险了,做为父母,有义务有责任让孩子知道哪些是可以做,哪些是不可以做的。

入学准备扩展阅读

母爱的级别


“在我们这个这个时代,母爱是儿童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在一本儿童心理学的书上看到到句话,与是想起一些生活在我身边的人,他们也是母亲,也给自己孩子母爱,却因为母爱中包含的智慧不同,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自然就不一样了。所以我觉得母爱是有级别的。

最高级的母爱是饱含人生智慧的爱。同学的老公出生在非常偏僻的山村,婚后几年,同学随老公回了一趟家,回来后同学告诉我:那个地方汽车都开不进去,下车后要走2~3个小时的山路才能够到家,太远了。我问她婆家怎样?同学谈起婆婆家洋溢着幸福的表情:“他们没有什么文化,但非常朴实勤劳,家里三个儿子都考上大学,这在村里是个奇迹,现在本该享福了,三个儿子都有出息,但他们依然住在山村里,照常劳动,他们说儿子挣的是儿子的,人得靠自己,现在老人都还在下地劳动。”勤劳、朴实、靠自己,是一个人立足社会之本,这个农村妇女给了三个儿子最好的母爱。同学的老公28岁就担任了要职,事业发展非常好。

最愚蠢的母爱是将孩子“爱”出了问题。前几天在深圳,一位朋友告诉我,她朋友12岁的女儿精神分裂了,现在不能够去上学,也不与人交往,整天呆在家里不出门,怕见陌生人,不时傻笑或哭闹,有些行为像个几岁的儿童一样。朋友感叹:“本来聪明漂亮的女孩,被她的爸爸妈妈搞成了这样!做父母的都应该懂一点儿童心理学知识啊!”原来,父母条件好,是高级白领类,挣钱多,有了女儿后,自然是不惜代价培养,他们选择了让女儿学习钢琴,目标是像李云迪一样成名成家。请最贵的钢琴老师执教,于是6岁女孩的苦难开始了。每天放学后不许与同学玩,立即回家练琴,所有时间都被父母安排,除了吃饭睡觉大小便上课写作业的时间外,都练琴,不许玩。孩子抗议,她不喜欢钢琴,她需要朋友,需要父母的温情而不是监视,需要有真正的童年,父母却说:“我是为你好,将来……”孩子不是成长在将来,而是现在,父母和孩子都遥不可及的将来啊!要有多少基数的孩子(100个,1000个,1万个,十万)经历李云迪和朗朗的过程才能成为像他们一样的名家呢?6年过去了,孩子如今没有了正常的生活,父母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办。

低于动物级的母爱。有个亲戚,育有一子,现已经26岁,啃老一族,我看着孩子长大。孩子学会撒谎是母亲亲自教出来的,她认为这样能够保护孩子;当电视上有歌星出现,就对孩子说:“你看他唱一下就能够挣很多钱,你将来做歌星最好。”她从不引导孩子看到成功后面要付出多少努力。当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时,她大发雷霆,将孩子臭骂一顿,发泄完自己的情绪了事,从不帮助孩子寻找原因。孩子大学毕业后,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不久就不干了,我问原因,孩子的父母告诉了:“老板让我的儿子在墙上钉钉子,多危险啊,我儿子是大学毕业生,怎么能够干那样的活呢?!我们让他辞职了。”我说:“一个男人,干这点活就不可以吗?”对于这样的父母,我无话可说。动物妈妈都知道当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后要将它们赶出家门,自食其力,有些小动物不愿意里开妈妈,妈妈明明知道小动物离开后有巨大的生命危险,但都要将它们赶出洞穴,让它们自己求生存。何况我们是人!

经常听到人们以“父母也是为儿女好呀”来开脱父母因为不合格的母爱给孩子带来的伤害,有些伤害对孩子来说是毁灭性的,这一生也无法弥补。做父母是一个神圣而智慧的职业,而在我们的教育中没有这项,我们从小到大没有被教育过如何做个好的合格的父母,有一天我们突然做了父母后,我们措手不及,只能够凭我们的父母给我们的经验,这些经验可能是不科学的,错误的,我们也不知道就用在了我们的宝贝身上,然后毁了我们的宝贝。

培养一个技术工人都要花上很多年,从他学习认识字开始到技术学校毕业,要十年以上,他出来后面对的是机器和产品,而我们不经过任何培训的爸爸妈妈,面对的是我们的孩子,是人!产品可以报废,人呢?!

胡萍:独立研究人,(美国)东西方性学研究所特邀研究员。

父母巧调教 早教不“烧钱”


现在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独生子女显得更加珍贵。很多父母小时候由于经济条件限制,没有接受到很好的教育,便想方设法要给孩子最好的,希望孩子完成自己未实现的理想。很多早教机构的盛行,正是迎合了父母的这种心理。很多父母不管自己的经济条件如何,不论早教学费多么昂贵,创造条件都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去早教。

在家调教的宝宝也聪明

小雨妈妈说,小雨出生后,她也没特别送去什么早教机构,平时就是给她听点音乐,放点英文磁带之类的。不过她经常会带小雨到处去参观。小雨妈妈说,目前小雨5岁了,但已经走过了很多省份,而且很聪明,唱歌、跳舞、识字不比幼儿园同龄孩子差。

送到早教机构,至少每个月得多支出1000多元,小雨妈妈认为没有这个必要。“我们并没想过把她培养成一个天才、小神童,目前并不要求她学多少知识,更多的是教她怎么做人,教她一些道理,让她以后在社会上能更好的生存,让她能够快乐成长。”

在家调教不能闭门造车

不是非要到早教机构学习。特别是家庭经济不宽裕的话,父母可以在家里带宝宝。当宝宝6个月大时,父母就应该给宝宝买一些幼儿动漫卡片,启发宝宝的认知力。由于宝宝2岁前视网膜等还不成熟,2岁前不要让宝宝看电视,因为电视节奏快,没互动,对孩子视网膜等有伤害。应让孩子多听音乐或者看一些节奏慢、重复的节目。父母要多鼓励孩子,肯定孩子的行为,不要拿别的小孩的长处来和自己宝宝的短处比,不要非得让小朋友按照自己的思维发展。同时父母要转变观念,早教不等于早期的知识性学习,早教只是开发孩子的大脑。孩子至少要到2岁多才能进行识字之类的学习,太早孩子根本不懂。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应该以身作则,教孩子的东西,自己也要做到,这样才能赢得小孩的信任感。父母可以选择自己的家里教,但不要闭门造车。父母要多看早教书籍,多关注最新信息。

孩子教育应以父母为中心

目前早教市场并不成熟,有一些早教机构确实是从精心研究0至3岁儿童身心特点出发的,而有的则是抓住了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心理,以赢利为目的。昂贵的投入并不一定有高回报,早教课程不能以价格多少来证明价值,选择时一定要谨慎。同时她也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加强管理,引导早教市场规范发展。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起到了关键作用。假设孩子成长完全由外因决定,那其中学校教育只能起到30%作用,家庭教育要占70%。

3岁之前是人智力形成发育的一个重要阶段,早教的目的不是多学文化,而是要开发儿童的智力潜能,所注重的内容是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行,通俗而言就是“3岁前教做人,3岁后教做事”。如0岁至1岁的孩子,要养成好的作息习惯,进行动作、语言训练;1岁至3岁的孩子,进行道德教育,以及肢体运动、语言发展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父母是孩子早期教育的第一个老师,家长不要简单寄望于某些早教机构、老师或帮助带养孩子的人,而应以父母为中心,以家庭为场所施行早教,最好的方法就是做亲子游戏,例如和孩子一起玩躲迷藏、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很容易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

婴儿期母爱态度对孩子影响


国外最新研究

结果显示,婴儿成长过程中,母亲以拥抱、亲吻和语言表达等方式给予大量关怀和照顾,可使孩子在成年后不易焦躁,抗压能力更强。

研究经过

为更客观研究母爱如何对抗成人后的压力,美国杜克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和行为科学助教乔安娜·马塞尔科带领的研究小组跟进上世纪60年代在罗得岛州开展的一项研究。

那项研究的对象是1000多对母婴,当时婴儿8个月大。心理学家观察母婴互动,按照从“消极”到“过分”从1分至5分打分。至上世纪90年代末,研究人员追踪到482名当年的婴儿,这时他们已经30多岁。研究人员借助问卷调查了解实验对象的心理状况,给他们的“精神紧张度”打分。“精神紧张度”的评估包括焦虑程度、是否有对抗情绪和是否易怒等几个方面。

马塞尔科等人基于上述数据评估母爱对孩子的长期影响。

马塞尔科表示,“我们发现,客观观察显示获得大量母爱的婴儿,30多年后表现出较少的精神紧张症状”,和与母亲关系冷漠的孩子相比,得到大量母爱的孩子尤其不易焦躁。

研究人员认为,母亲大量的亲密关怀可使婴儿产生安全感,这使他们在成年后从积极角度看待人际关系,并有助孩子发展各种交往技能。不过,那些婴儿时期缺少母爱的人在30多岁时的表现与得到平均水平母爱的人差别不大。

科学家认为,母亲的照顾之所以起作用,是因为它改变了一种控制大脑对压力反应的基因的表达。这种基因变化导致大脑中海马长出更多压力受体,减少身体对压力的反应。

小提示:婴儿期应该全身心的爱宝宝,给宝宝安全感让宝宝感觉你的爱很重要。

勇敢告诉孩子从哪来


我想每个小孩都会这么问自己的父母,“我从哪里来的?”我小时侯斗胆问了我妈妈,答曰:“从胳肢窝里掉出来的。”我当然不满意了,我又不是释迦牟尼。而且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相信这是真的。到13岁时,我又斗胆问:“妈妈,你生我的时候,是不是很痛?”“什么,这是一个女孩子该问的吗?!”我就再也不敢问了。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含蓄、内敛的民族,给小孩子讲生命科学知识,妈妈们都有些为难,由于传统观念太深,性的问题一直是一个禁区。

其实“我从哪来”,“我是谁生的”这些问题,一直是孩子们极关心的问题,作为大人没必要回避。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比我们想象的早熟,而且他们敏感任性,回避问题只会令孩子对这一过程更有神秘感,更有好奇心,以不正常的目光去探寻这件事情的真相。我和奇爸早就交流过了,与其遮遮掩掩,不如大大方方。儿子很小时问过诸如“为什么男孩子站着撒尿,女孩子蹲着撒尿”、“我是从哪里来的”等问题,我从不隐晦,尽可能将书本上的科普知识告诉儿子。这样能消除孩子对性的神秘感,减轻他对身体、异性的迷惑感,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记得他三岁时,一天正巧家中有客人来访,那客人同他开玩笑说他是由淘气的猴子变来的。儿子当即反驳说:“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客人先被他这大人般的措辞逗笑了问他是从哪里来的。儿子说:“我当然是从妈妈肚子里出来的呀,你不也是从你妈妈肚子里出来的吗?”

一天给儿子洗澡,我说:“奇奇,你很久没搓过背了,我给你搓搓吧。”儿子听了大声说:“不要,我是男人,你可不能随便看!”我又好气又好笑:“你还小,妈妈替你洗澡是很正常的。”我一边安抚儿子一边走进浴室。没想到儿子推开我大声嚷道:“别碰我,我有自己的隐私!”看见儿子一本正经的样子,我只好作罢,看来儿子已经知道男女有别了。

一次看电视时,儿子又发问了:“‘护舒宝’干什么用?”“这是女人的卫生巾,男孩子不用知道?”我随口说道。儿子呵呵一笑:“我知道,我同桌就用。”我这才意识到儿子的性知识比我想象的好像还要多。

面对孩子的性疑问,我的教育建议是:

1.不欺骗孩子。大多数孩子在受了欺骗之后,随着他们年龄的增加,慢慢会识破大人的谎言,会让他们感到,在性的问题上是不能说真话的。另外,一些不恰当的玩笑,也会使孩子对性知识有误解,这需要特别注意。

2.如实回答。当孩子向你提问时,尽量如实回答,不要遮遮掩掩。如果当孩子提的问题,对自己来说是陌生的,可以对孩子说:“这个问题妈妈也没有弄懂,不如我们俩一起去查查资料吧。”

3.准备一本性知识的书。家中如果有孩子都需要准备一本性知识的书。当然,要尽量选择专家写的较为权威的。这样,当父母无力回答性问题时,可从容地让孩子看书。

让孩子勇敢的去尝试


如何应对孩子不卫生的行为

第一类:不卫生行为

*喜欢摸鞋子,甚至往嘴里放

妈妈态度参考:宝宝在用嘴来感受事物,妈妈应给予理解温柔地制止41%冷眼旁观19%严肃制止1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7%

*喜欢摆弄洗涤用品或化妆品

妈妈态度参考:把危险品放在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温和地制止12%严肃地制止23%马上拿开65%

专家意见:让孩子安全的生活是父母的职责

对于宝宝来说,最可靠的感觉器官就是嘴了,所以用嘴来确认各种事物是理所当然的。但因为他们还不知道安全和干净的问题,所以父母一定要收拾好周围的各种物品。让孩子在动手尝试中获得动力

孩子屡教不改的破坏行为

第二类:破坏行为

*把纸巾从盒中一张张抽出来,把刚刚叠好的衣物全部弄乱

妈妈态度参考:只要不给大人惹麻烦就让他尽情地玩吧!温和地说他一下82%冷眼旁观16%严肃地制止2%

专家意见:孩子其实是在试探父母的反应

孩子到了1岁左右好奇心就会萌发,无论什么都想试试看。当孩子某件事情感兴趣时让他尽情地玩是很好的态度,但是妈妈感到有危险的时候,一定要明白地告诉孩子“不行”。

一两岁的孩子对成年人的表情十分感兴趣,自己一淘气父母就会吃惊地眼睛滴溜溜地转或是发出惊叫,这些反应在他眼里都是很有趣的。等孩子到了两三岁时,就能够通过表情和声音判断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所以,妈妈请耐心地处理喝等待吧。

亲子课宝宝不配合怎么办

第三类:不配合行为

*哭闹,拒绝妈妈换衣服和换尿布

妈妈态度参考:最理想的是抱着一种游戏的心理来处理令人心烦的场面温和地说他一下47%冷眼旁观21%严肃地制止2%看当时的心情了30%

*挑食不吃饭或边吃边玩

妈妈态度参考:除了告诉孩子“你应该这样做!”温和地说他一下25%沉默等待23%严肃地制止6%随他去吧46%

*把玩具拿出来以后不收拾

妈妈态度参考:看着他,直到他自己想收拾了为止温和地说他一下31%等待他自己收拾56%严肃批评0%替他收拾好13%

专家意见:父母有时也需要宽容一下

父母来收拾孩子玩过的玩具或是把饭喂到孩子嘴里也许并不费力,但我们还是建议你适当孩子些机会,让他自己来做这些事情。

两三岁正是孩子自觉性形成阶段,如果所有的事情都由父母来做的话,孩子自觉性的萌芽就会被遏制。所以,有时需要父母在一旁看守,等待他自己完成。吃饭时给桌上铺上一张桌布,这样即使他把饭弄得到处都是也没有关系。在玩具室准备一个大筐,让孩子能够把玩具统统装到里面。如果父母能做一些这样的工作,孩子就更容易自己来完成这些事情。育儿最好的方法让孩子自己去尝试

游戏可以化解孩子的危险行为

第四类:危险行为

*爱爬高,喜欢到危险的地方玩耍

妈妈态度参考:保护孩子远离危险是父母的责任,至少应该让孩子始终在自己的视线内温和地说他一下46%冷眼旁观0%严肃地制止54%

*对熨斗和插座很感兴趣,总是想走过去摸一摸

妈妈的态度:绝对不允许出现这种状况温和地说他一下32%冷眼旁观3%严肃地制止65%

专家意见:仔细检查并确保周围有没有危险品

2岁之前的孩子还不能判断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他们觉得这些东西妈妈总是在用,好像很好玩的样子,他们感兴趣是理所当然的。所以,父母要做的就是整理好房间环境,清除安全隐患。

首先要把有危险的东西放到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然后便是有耐心地反复提醒。当孩子做了有危险的事情时,要在事发现场看着孩子的眼睛,用简短易懂的话语告诉他“这样做很危险,以后不可以了”。

影响孩子合作行为的因素

第五类:影响他人的行为

*在公共场所大声吵闹,哭着要妈妈抱

妈妈态度参考:虽然很在意别人的眼光,但是还是应该保持冷静温和地劝解57%不为所动4%严肃地制止4%见机行事35%

*欺负小动物,破坏花草树木

妈妈态度参考:明确地制止,然后温柔解释原因温和地说他一下17%严肃地制止13%迅速抱离现场后讲道理70%

*对其他孩子动手动脚或抢别人的玩具

妈妈态度参考:不要感情用事也不要体罚,给他讲清道理温和地说他一下60%冷眼旁观2%严肃地制止28%看对方妈妈的态度10%

专家意见:母子之间如果有信赖关系的话,可以适当批评

在批评孩子的时候,妈妈经常会不小心发起火来,甚至有的人还会大打出手。如果通过体罚对孩子施压的话,很可能从小把孩子培养成为难以表达自己心情的人。所以,父母不要勉强去控制孩子,而是要冷静、认真地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如果母子之间存在信赖关系的话,批评一下也是没有关系的。而对于公共场合的各种礼节,孩子要到三四岁才可以理解。现在父母不要严厉地批评他,而是要让他理解目前的行为是不对的。

总之,家长们一定要重视的,掌握好具体的方法,合理的培养孩子,让孩子健康发育。多给孩子进行尝试的机会

学会管教孩子谨防母爱被操控


芳是一位四岁男孩的母亲,非常爱自己的儿子。怀孕后就休息在家,儿子出生后,更是做了全职妈妈,无微不至地呵护着。儿子也不负众望,长得健康又聪明。可是,随着儿子的一天天长大,他变得越来越调皮,芳发现自己管教儿子也越来越无方。每当芳想要拒绝儿子提出的无理要求,聪明又调皮的儿子总有办法逼得她不得不同意。其中最有效的一招,就是装可怜。不知怎的,芳最受不了的,就是看见儿子眼泪涟涟的模样,每次看着儿子伤心的表情,芳内心总有种酸酸的感觉,甚至好几次自己也忍不住要掉下泪来。现在的儿子是越发的无法无天,没规没矩,在幼儿园也随心所欲,根本不服老师管教。芳也意识到儿子再不做规矩是不行的,她请教了其他有经验的父母,也看书学习了不少教育孩子的办法,结果还是每次都在儿子面前败下阵来。

芳在工作中是个女强人,说话做事向来是雷厉风行。目前虽然在家做全职妈妈,但在家庭财务管理方面也仍然是说一不二的。她很有经济头脑,这几年炒房产炒股票,也确实为小家庭挣了不少财产。但就是管不住自己年幼的儿子,老是被儿子牵着鼻子走,也不知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于是她来咨询室请求帮助。

在探索芳自己的成长经历中,我们发现芳记忆中的童年非常不幸。芳出生在农村一个贫困的家庭,父亲长年卧病在床,瘦弱的母亲独自勉强支撑着家庭。芳从小就非常羡慕邻居家的大红,她家由于父亲在外做生意,家中吃的用的源源不断,尤其是各色好玩的玩具,更让芳向往不已。上小学时,芳与大红同桌,看见大红漂亮的高级文具,总想拿来试用一下;但大红从来就是当成宝贝似的不让别人碰一下。有次芳实在忍不住,趁下课大红走开的机会,偷偷拿起了大红的卷笔刀,结果却被大红发现,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被大大羞辱了一顿。虽然芳后来在亲戚的资助下靠着自己的勤奋努力,有了今天的生活;但直到现在,芳还清楚地记得当时自己泪水涟涟的可怜模样,一想起来胸中就有种羞愧难忍的酸酸感觉。

不知怎的,芳现在最见不得儿子的可怜样,只要儿子一扮可怜样,芳的心中就会涌出酸酸的感觉,于是就不由自主地对儿子的一切无理要求缴械投降。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我们每人都有心理敏感点,心理学上称为“心理按钮”。当人的敏感点被触发,就会因情绪反应过度,而做出不理智的行动。儿子的可怜样触动了芳的“心理按钮”,芳不忍心自己童年的不幸在儿子身上重演,于是就只能满足儿子的一切要求。而她聪明又调皮的儿子发现了妈妈的这一弱点,就不断地用扮可怜的行为,来达到操控妈妈的目的。

要改变这一切,需要先从治疗芳的童年创伤开始。

父母四种沟通方式不讨好宝宝


指责埋怨型沟通

“啊呀!你看你又把衣服弄脏了!成天跟在你后面洗衣服,我是你的佣人啦!”

“你玩不够啊!作业又不做,我看你哪天才能成人噢!”

“你看你桌子乱的,就不能收拾收拾!”……

这些语句体现出一个共同特征——指责和埋怨。

指责埋怨型沟通往往使家庭中形成“家庭相互指责黑三角”:

在这样一个“黑三角”中,每个人都有可能有一个较为固定的指责对象,家庭问题往往在相互指责和埋怨中不了了之、不欢而散,问题最终并未真正解决,成为一个未了结事件遗留下来。雨天背稻草,越背越重。家庭未了结事件越多,家庭生活越是沉闷或紧张,危机四伏。这是一种很具破坏功能的家庭沟通模式,被指责者要不逆来顺受,要不一味逆反、攻击性强,对子女人格的成长极为不利。

迁就讨好型沟通

“啊呀!妈妈不知道这个菜你不喜欢吃,将就着少吃点。你想吃什么?我明天就去买。”

“怎么,我给你买的这个圆规是小学生用的?对不起,我明天再去重买。”……

爱孩子是要将孩子作为一个能承担自己责任的独立的人来爱,而不是迁就和讨好孩子。

迁就讨好型沟通的家庭,表面一团和气,但缺乏一种家庭成员之间真挚的爱,而且会养成一个人依赖而又固执、软弱而又任性等不良人格特点。另外,这种沟通同样也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沟通,是通过回避问题来“解决”问题,也是一种缺乏建设性功能的沟通。

孩子在这种迁就讨好型沟通模式中,更容易形成的是任性,只要父母迁就自己,自己却很少迁就父母。但是,这种沟通所造成的孩子的任性却主要表现为眼前的、家庭内部的,孩子在家庭以外往往是一个迁就型的人;孩子成人后,很可能又不自觉地组建起一个迁就讨好型的小家庭,在一种缺乏真挚爱情的家庭情感氛围中生活。

打岔啰唆型沟通

孩子:“妈妈,今天校运动会上,我们班得了年级第一名,真开心!”

母亲:“哎哟,你看你这身汗,脸上脏的,快去洗洗,穿上衣服,别着凉!”……

说得很热闹,但各说各的,没有互动,两个自言自语的人。

“妈妈。明天我们春游,老师说每人要交5元钱。”

“又要交钱了?从你上学到现在,我们在你身上花了多少钱了。我们那个时候春游,就带上一瓶白开水、两块烧饼,自己走到郊外,根本不要买票。你看看现在,一个月光水电费就是好几十,春游要交钱,你肯定还要带点零用钱,钱不好挣噢……”

一句话,引出那么多的话和事。啰唆的人最大的特点是,听到别人的一句话,立即进入自己的个人世界,看是在处理别人的事,实际上是在处理自己纷乱的情绪。

打岔啰唆型沟通主要表现在母亲以及一些过于琐碎的父亲身上,一般情况下,这样的父母不太关心别人真正的情感,自己被许多意义不大的琐事缠绕,给孩子最大的感觉是唠叨、烦人。这种沟而不通的表现是表面上双方都在说话,而且可能持续较长时间,但信息根本没有交流,像两架同时开放的收音机,各自在坚持不懈地播放着各自的声音,根本没有听众和反馈;另一种情况就是,一方(往往是家长)在喋喋不休,另一方(往往是孩子)则陷入烦躁,焦虑,盼望着这种唠叨早点结束,家长说了什么根本没有听进去。这种毫无效能的沟通,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而且会造成孩子出现青春期问题,出现逆反和抵触,值得注意的是,这时孩子抵触的是家长的唠叨,而不是家长所说的内容。

这时家长千万要明白,是您的唠叨使孩子在拒绝您说的可能是非常有道理也非常重要的话。

超理智型沟通

“妈妈,我要买活动铅笔。”“为什么要买?”“原来那个坏了。”“刚刚买的怎么就坏了?你怎么这么不爱惜东西?”……“好了,下次可不准再搞坏了,小孩子要知道爱惜物品。”……

超理智型沟通有两大特点:一是夫妻对孩子,夫妻之间往往并不是“超理智”:一是父母“教育”意识、“规范”意识过强、戴着过滤镜看孩子,孩子的一切成就、优点都被过滤掉,剩下的只有缺点和危险,父母在任何时候都不忘了敲打、警示、规范孩子。

这是一种严重缺少孩子感情的沟通,特别容易产生亲子感情障碍。对孩子的影响有时会看到不少眼前的“良好”效果,但从长远来说,对孩子人格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亲子矛盾往往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爆发出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