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三岁半的小朋友从幼儿园回家后自言自语说:“真没意思,我没有一个朋友。”十分溺爱他的妈妈这时才发现,原本十分聪明的孩子不知何时起变得胆小、爱哭。这个小宝宝不大愿意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如果家里来客人了,他就躲起来,适应能力明显较弱。

这就是儿童行为退缩症,造成儿童退缩行为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先天性气质所致,比如本身属于“难养育型气质”的儿童对新环境适应就慢;

■家人对孩子过度保护和限制有益行为,一味娇纵、溺爱;

■孩子在独立性发展的关键期受到挫折,或成人对其独立性行为缺乏鼓励和支持;

■孩子在4岁前后个人“社会性”开始萌芽,父母此时忽视对孩子社会性的培养,不让孩子结交朋友或不鼓励孩子与他人相互关心;

■受到强烈的精神刺激等。

对于出现行为退缩症的孩子,家长要及时调整养育方法:

■父母不可过分溺爱宝宝,也不可简单粗暴,一味强迫宝宝去和别的小朋友玩,或逼他在客人面前表演。

■父母要创造孩子与他人交往的机会。平时,家长可经常带孩子去外边玩,可以找比孩子大的小朋友玩。

■孩子可以独立完成的事尽量要让孩子自己完成。例如到楼下或小区的超市买东西,可以让孩子自己去,家长如果不放心,可以悄悄地跟在孩子的后边,最好不要让孩子发现,这样多锻炼,慢慢地孩子的胆子就会变大的。

在生活中,孩子总是会遇到挫折和创伤的,所以你也不用太担心了。可以找亲戚家的或者邻居家的认识的小朋友,跟孩子约好一起出去玩,重新建立她对事物的好感和人的信任。

入学准备编辑推荐

新时代孩子玩儿自虐,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前言:孩子的自虐行为是一种长期不被理解、不被信任和尊重的心理压抑和心理上自我防御机制的消极的保护性反应,也是负性情绪的发泄。孩子自虐的行为,父母一定不能小视,否则,孩子自残的频率就会越来越高,自残的方式越来越严重,伤害孩子身体的同时,孩子内心的痛苦也会日益加重,严重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

网友爆料称,河北省沧州市沧县风化店派出所一辆警车14日下午开进大白头小学。由此,30余名小学生被同学用烟头烫伤胳膊的消息才公诸于众。经记者调查,被烫伤小学生有30人左右,其中还有几名女孩子,最多一人身上被烫了6处疤痕。

30余名小学生被烟头烫伤

4月18日16时许,有读者在燕赵都市网报料台发布消息,称沧县风化店乡大白头小学30余名学生被同学用烟头烫伤。记者闻讯立即赶往事发地。

17时30分许,当记者来到大白头小学时,学校已放学,校门紧锁,只有几名保安人员在院内巡视。对于有学生被烟头烫伤一事,学校附近的小卖店经营者和小摊摊主,以及多数村民三缄其口。记者几经辗转,终于寻找了一位受害的小学生明明(化名)。

明明掳起袖子,记者看到,他纤细的胳膊上四个通红结痂的疤痕让人看了格外心疼。据明明介绍,他是大白头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前不久,下午放学后他被同班及五年级的六七个学生堵在厕所里。“他们说是哥们都得烫,不让烫就得挨打。”明明说,这伙人经常在学校欺负学生,有一次他亲眼目睹他们叫来校外的中学生,十多人对一位同学拳打脚踢,所以心里非常害怕,只好伸出胳膊让他们用香烟头烫。“我这4个还算是少的,最多的被烫了6个伤疤。”明明还告诉记者,被烫的学生中不光有男生,还有五年级的几名女生,而对方围堵烫人的地点,除了厕所,还有学校的楼道,以及放学的偏僻小路。“我亲眼看见他们几个人摁住一个男生,用烟头往人家胳膊上烫。”

对于儿子被烫的遭遇,明明的妈妈非常气愤,她说要不是上周接到其他学生家长的电话,她至今仍蒙在鼓里。“一个被烫伤的学生胳膊发炎化脓,疼得手直哆嗦,让家长发现了还说是被柴火烫的。最后,硬是被家长逼着才说出了实情,并且说出还有许多学生也被烫伤。”明明的妈妈说,当天中午她赶到学校,一下子见到了30多位孩子的家长,大家都要求见校长,希望学校给个说法。

本网站小编总结:父母首先要做到不给孩子过大的压力,不让孩子有超负荷的心理负担,不对孩子责打、辱骂等,以此减少孩子产生自虐行为的机会。对于已经有自虐行为的孩子,父母要尽快找到原因,运用有效的方法尽早加以引导,让孩子健康快乐地生活、成长。

什么原因造成性早熟


人的生理发育是有一定规律的,人的性器官和性特征的发育也有一定规律,如果提前成熟了即称为性早熟。为什么会出现性早熟呢?因为人的生长发育由大脑和下丘脑对内分泌系统直接控制,它亦可使性系统正常发育。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影响了对内分泌系统的控制,就可破坏性发育的规律性,产生性早熟或者性延迟。

近年来有关资料报导,造成性早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脑部有过某种病变。如结核性脑膜炎等后遗症,造成头颅底部下丘脑部粘连,可发生

性早熟。

2、颅脑外伤,如颅底骨折、严重产伤。

3、有家族史。

4、肾上腺皮质增生、肾上腺皮质肿瘤、性腺功能肿瘤、绒毛膜上皮癌等均可造成性早熟。

原因是由于病变及肿瘤本身能分泌性腺激素或促进腺激素,而使性器官发育。

5、小儿误食母亲的避孕药而产生外源性性早熟。

发现性早熟要及时诊治,尤其是男孩子,因为他们有性早熟症状时伴有脑瘤的机会比女孩要高得多,故不要掉以轻心。

什么原因让孩子选择逃学


现代社会中,在小学和幼儿园逃学现象并不少见。对于孩子的逃学,不少家长往往认为是孩子调皮,不求上进,因而采取各种手段,甚至加以惩罚,强迫孩子上学。其实,逃学的儿童中有些是有心理问题的,医学上称为学校恐怖症。学校恐怖症在幼儿园和小学中较多见。据上海精神卫生中心调查3000例学龄前儿童,约有25.43%的儿童害怕或拒绝上幼儿园,其中以女孩为多。

学校恐怖症,属于儿童恐怖症的一种类型。其原因可分为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个人因素:有不少孩子是因为胆小、害羞、过分依赖、性格内向和情绪不稳定性。家庭因素:主要因双亲具有一定的不良性格特征,如父亲多缺乏自信,母亲经常表现不安,特别是父母感情不和,对子女放弃管教或父母双方互相推卸教育责任等。社会因素:因为不良的学校环境和教师不当,以及孩子在学校因学业不佳,遭到老师或同学的训斥和为难,交友不当受到坏人诱惑等,造成心理上对学校的适应障碍,从而丧失了上学的意志和愿望。其临床表现:多为3一12岁的学龄儿童,他们生活、游戏、待人接物等均正常,就是不愿意上学,如果勉强去了,就会出现饮食和睡眠障碍,并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和头痛等症状,一旦回家则一切恢复正常。这有别于一般的逃学,如果父母对孩子的逃学行为采取强硬措施,孩子则可能出走、违纪或发生自杀行为,导致严重的后果。

防止孩子发生逃学行为,应该从小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2~3岁和6岁左右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时,对孩子不能过分顺从和溺爱。父母的自身行为和对孩子的养育态度,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发育,要注意协调家庭成员的关系,力求使孩子的人格健康发展。对于已发生逃学行为的孩子,家长应耐心与他们交谈和解释,以找出诱发的外界刺激,并努力帮助孩子去克服障碍。如果是交友不当,应制止孩子与其接触。如果孩子惧怕老师,那么老师更有责任去帮助孩子克服拒学,使孩子尽快回到幼儿园或学校去。父母千万不要不顾孩子心理障碍这一客观现实而采取斥责、惩罚的方法,这对消除学校恐怖症是极为不利的。因为这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甚至还会适得其反,导致孩子离家出走,若被坏人利用就会违法犯罪。学校恐怖症的预后良好,只要注意教育方法,一般都能痊愈。

宝宝入园喜欢哭的原因是什么呢?(幼儿入园指导)


前言:初入园的时期,总有一部分的小宝宝哭个没完没了,常常是让家长们即揪心,却又感到无可奈何,其实想要宝宝们不哭不闹也并非是没有可能的事情,以下就让我们一起来详细的的了解下吧!

任何一个父母一想到孩子入园都担心他会哭。我家宝宝今年十月一号三周岁了,打算九月入托,平时都是我自己带,胆子有点小,外人问他什么都是妈妈说,今年五月份上了有三周左右的小托班每天送时哭闹。担心他九月入托后还是哭闹上火,大人应该怎么做能减轻他上学时哭闹的情绪,宝宝入园为什么喜欢哭闹?入园指导

宝宝哭闹是分离焦虑情绪的表现。他以哭闹来表达内心的不安全感、紧张和焦虑。这么大孩子的焦虑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哭,其他的表现有:甚至不吃饭,也可能睡的很不踏实。他们不能以良好的语言来表达心里的焦虑。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当宝宝不舒服了、不如意了、害怕了、紧张了,就会哭。

一般来说分离焦虑在孩子六个月的时候就会有明显的表现。如对陌生人的恐惧,不愿意妈妈离开,与母亲分离就会哭。对陌生人的排斥,与母亲分离哭都是孩子有不安全感、紧张、焦虑的表现。到9个月的时候焦虑达到很高的强度,到18个月的时候再次出现焦虑的高强度。36个月到40个月之间是焦虑结束前的最后一个小高峰。为此很多家长很奇怪,觉得以前都很好,怎么到3岁、3岁半又很黏人了,一步也离不开家长。很典型的是妈妈上个厕所也不让关门,抱着她的腿。这是婴幼儿期焦虑产生与发展的过程,这是一个生理和心理的反应。六个月时孩子会焦虑了,是他认知上(分辨能力)进步了。

总体而言,婴儿分离焦虑是他认知上的一个进步,是好事。与此同时,带来他成长中情绪的发展,这是正常的现象。可以说大部分孩子两周岁之后都有接受早教的经验,这非常有利于他做好入园的准备。经历了一年半载的亲子园或亲子班的体验,到三周岁的时候,他已经熟悉了他要去的幼儿园的环境,熟悉了幼儿园的活动和生活,这为孩子入园做了很好的准备,降低了孩子对陌生环境,以及对陌生人的焦虑,入园焦虑主要来自于这两个方面。

不熟悉所以没有安全感,幼儿园的亲子服务让妈妈陪伴,孩子信任妈妈,认为有妈妈在,就安全。在宝宝进行探究活动、适应陌生环境的过程中,母亲起到很重要的心理支持(安全岛),帮助他心理安定,逐渐关注和发现这个环境中有趣的东西。通常幼儿园亲子班有一位家长来陪同,这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帮助他熟悉陌生环境,建立对环境的安全感。当他对环境产生了熟悉和适应,妈妈可以逐渐撤出来,也就是说发展到新学期的时候,宝宝能够独立入园。入园须知

本网站小编总结:基实宝宝哭泣也是属于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我们可以想象的到宝宝初次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是多么的无助与缺乏安全感,但是我们要相信宝宝,并且尽量的去弥补孩子们心理的那种需要,相信他们会很快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宝宝长时间适应不了幼儿园的原因是什么呢?(幼儿入园指导)


前言:有不少的妈妈反应,自家的宝宝已经入园好几个月了,可是还是适应不了幼儿园,这是什么原因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从以下的文章中来找原因吧。相信对于帮助孩子尽快的适应幼儿园很有意义!

Q:我女儿3岁8个月,入园以后就一直哭,一直到最近才不怎么哭了。现在已经入园7个月了,老师和我们沟通,说她在幼儿园里不愿意和别人交往。下午的时间她的情绪和状态会好一些。其实她在家里还是挺爱说的,一般只要父母在场,她就会话很多。晚上去接她,她会很开心地在幼儿园院子里玩一会儿玩具。有一次开放日,她看见我在,就一直说话,老师都很诧异,没想到她还有这样的一面。我觉得她属于心思比较重的孩子,我该怎样解决她的交往问题?

A:学前儿童在幼儿园中表现出诸如哭闹、不参与游戏等社会退缩行为的根源在于内心的害怕情绪,这在儿童成长中是很自然的一部分。在婴儿期,孩子会对噪音害怕,对失去支持害怕,对陌生人害怕,但是这些焦虑会慢慢随着成长而减弱;到了学前阶段,孩子会经历对动物、黑暗、暴风雨、受到想象中事物的伤害的害怕。

为什么有些宝宝的适应时间会比其他孩子更长一些?

1.气质原因有些孩子在面对不熟悉的环境时,更可能表现为抑制和回避行为,这和他们的气质特点有关。例如:在陌生人面前的过度紧张、羞怯和躲避。这种由于先天气质所引起的回避行为会从婴儿期持续到学前阶段,当孩子对人或环境熟悉之后,对未知的害怕有时就会消失。就好像这位宝宝,她逐渐减少了哭泣,并且在午觉后情绪状态较好。

2.依恋关系除了气质特点以外,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依恋关系如果不够安全,或者父母常常批评孩子,使用强制的方式来控制孩子等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孩子在幼儿园中表现得退缩和抑制。

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不妨采取一些策略来鼓励孩子的社会交往行为,同时也要注意改善对孩子的养育态度并为其提供更好的养育环境:

1.培养一个优势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培养她在某方面比同龄人更具有优势。这样的做法,一方面可以增加孩子的自信,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孩子吸引同伴的魅力。比如讲故事,一个会讲故事的孩子自然会吸引同学。

2.角色扮演在家里和孩子一起玩娃娃家,模拟她在幼儿园里可能遇到的场景,并把这些都扮演出来,这样可以让孩子充分体验各种可能的情景,一旦这些情景在真实生活中发生,孩子就不会感觉陌生,从而警惕与紧张了。

3.回顾一天晚上把孩子在白天发生的事情当故事再讲给她听,对她的积极行为给予充分的肯定。这样,可以让孩子了解自己哪方面做得好,以后就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

4.多去户外经常带孩子外出,比如公园、亲戚朋友家等等,出去之前提前描述可能遇到的情况,帮助孩子作好心理准备;并告诉孩子怎样打招呼,还可以怎样做等等。

5.避免消极评论一般来说,父母本身就很容易对自己羞怯的孩子,给予消极的评论,比如:“你怎么胆子那么小啊?”“这有什么好害怕的?”其实,如果用一些更具同情心和建设性的话语会更好,更有利于促进孩子的交往行为,比如:“不用担心,其他小朋友很愿意和你一起玩一玩你的新玩具呢。”“你看,人多一些玩藏猫猫才有趣,你也去参加吧。”“小朋友想你了,老师也想你了。”

本网站小编总结:宝宝始终适应不了幼儿园,其中的因素有很多,做为家长遇到此类的小宝宝,要及时的摸清楚孩子不想去幼儿园的因素,进而积极的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可以很好的有利于帮助孩子适应幼儿园!

是什么造就了宝宝自私的性格


其实在孩子的本身上是没有一些不好的习惯的,但是当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随着孩子的成长家长就发现孩子的身上有越来越多的坏毛病,针对于这些坏毛病家长应该注意一些什么呢?

来自生活中的榜样

镜头1:

明明妈发现,明明不知怎么变得自私起来。小朋友找他借玩具,他摆摆小手说:“不借,借给你,我就没玩了。”他手里拿着好吃的东西,爸爸妈妈开口向他要,他也藏得紧紧地:“不给不给,给了我就没了。”这样的情况遇得多了,明明妈生气地说:“明明,你怎么可以这样自私?”明明听了妈妈的话,委屈地掉下了眼泪:“上次你不就没把家里的酱油借给邻居阿姨吗?你说,‘把自己的东西借给别人,自己就没了’。”这下明明妈愕然了。原来是自己这个不经意的小举动,让明明变得自私了。幼儿教育

每个孩子都是一张白纸,而父母便是涂抹这张白纸的画笔,做好孩子的生活榜样,对每一个父母来说,都非常重要。

当父母努力以身作则,出门坐公车时主动让位,邻居有困难时热心帮助。一段时间后,你一定会发现,孩子也开始为他人着想。

来自父母的溺爱

镜头2:

认识小路夫妻的人都说小路夫妻非常豪爽。虽然家里条件一般,可别人有困难,他们还是会热情帮忙。正因如此,他们觉得欠孩子太多。每一次家里买好吃的,从来舍不得自己吃,全留给孩子。一次,家里做了孩子最喜欢吃的糖醋排骨,由于做得多两口子也没禁忌,当他们刚要伸筷子夹时,那碗排骨就被宝贝儿子拿到了自己面前:“这是我的,你们不能吃。”看到儿子竟如此自私,小路夫妻很难过。幼儿教育

“爸爸妈妈不爱吃”这句话,很多父母都跟孩子说过。其实,正是父母对孩子的溺爱,造成了孩子的自私。父母不要溺爱孩子,应取消孩子的特权,让他知道,好东西是要拿出来分享的,而不是自己独占的,当孩子来跟你分享时,更不要拒绝他的请求。

来自无条件的满足

镜头3:

一次逛街,看到一个正哭闹逼着父母买玩具的孩子。孩子在哭,两个大人在吵,孩子的父亲说:“不能买了,这玩具家里有好多个了。”孩子的母亲说:“又不是买不起,你看孩子哭得多可怜。”

宝宝已经有很多玩具,可还天天闹着要买新的,见到别的小朋友的玩具,还忍不住地伸手去抢。父母遇到这样的情况,大多选择向孩子妥协,一来,孩子在外面哭闹,不买觉得丢面子;二来,父母觉得生活条件好了,不愿让孩子受半点委屈。岂不知,正是这样的想法,让孩子的欲望成了个无底洞,永远填不满。

面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时,我们要学会拒绝,而不是永无止境地满足。所以当孩子提出什么要求时,不要马上满足他,而是适当地拖一下时间,给他设置一些小障碍。渐渐地,他会明白,不是所有的要求都会得到大人的满足,学会克制自己的欲望。当他能克制自己的欲望时,伸手去抢玩具的自私行为便会减少。

这样引导宝宝和小伙伴分享玩具

2、3岁的宝宝都舍不得把自己的玩具给人玩,还想要别人的玩具。

2岁的希希就是这样。一天,她抱着一个玩具熊和妈妈在小区公园玩,突然一个小朋友手中的布娃娃引起了她的注意。于是,她二话不说上去就抢,那小女孩哪里会依她,出手狠狠地一推。希希被推倒在地,哭得像个泪人,妈妈帮希希拭去眼泪,说:“希希,如果那个小朋友也来抢你的玩具熊,你会一声不吭地给吗?”希希听了摇摇头道:“这是我的,我不给她。”妈妈摸摸希希的头,柔声道:“对啊,那小朋友肯定也跟你一样。不过,如果你实在想玩,还是有办法的。” 希希好奇地问:“什么办法?”妈妈清了清嗓子道:“你看,可不可以用你的玩具熊跟小朋友的布娃娃交换着玩?”妈妈拉着希希,让希希对那个小朋友说:“小朋友,我用我的玩具熊换你的布娃娃玩一会。好吗?”那小朋友想了想点头同意。互换玩具后,大家都玩得不亦乐乎。早期教育

正确的引导对孩子很重要。当你看到孩子“自私”时,不要强制纠正,父母先自己做好榜样吧!

本网站小编总结 : 相信家长了解孩子自私行为的形成,就差不多应该可以明确解决的办法了吧,对于这个问题还是需要家长多注意的,其他的知识对于这个问题提出一些参考的意见,主要的还是看父母的态度问题了。

宝宝最需要的“东西”是什么呢?


大多数的父母在物质方面都很满足孩子,但是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却只有极少数的父母们知道,以下就让我们来具体的总结下,看看宝宝最需要的“东西”都有那些吧!希望父母们能够认真的对待!

第一件临睡前的一个吻

孩子临睡前的一个吻,孩子遇到困难时轻拍他们肩头的手,孩子受了委屈时一个温暖的怀抱,孩子回家时的一个问候,还有一句“爸爸妈妈爱你”的表达。这是我们了解到的数十名孩子表示出的想要的爱的方式。还有一些孩子提出:“爸爸妈妈为什么不能在一起,一起来爱我?”早教网

专家建议:中国是一个讲究深沉含蓄的国家,长辈都不愿意表白自己对孩子的爱,可是,孩子们需要家长把爱说出来做出来。另一方面:这些年来一直都居高不下的离婚率又让很多孩子失去了完整的爱,作为家长应该创造机会让孩子能尽量享受完整的爱。

第二件请尊重我的个人形象

把孩子打扮成酷哥、靓妹都是现在的家长们很愿意做的一件事,至于孩子们是不是喜欢家长给自己设计的“包装”就不管了。有些家长总是爱用自己孩子的缺点去比别人家孩子的优点,有些父母总是在别人面前说自己孩子的不好,而不当众对孩子进行表扬。在我们的采访中,有80%以上的孩子对家长的这些行为表示不满。孩子也重视自己的个人形象丸美。

专家建议:给你的孩子适合他们年龄的打扮,让你的孩子独立地去从事一些事情,然后说一声:“做得好!”小护士在外人面前,如实地夸奖自己的孩子。

第三件爸爸妈妈的尊重

把孩子的秘密当做笑话对别人讲,家长们对孩子的一些良好行为通常不能给予适当而及时的称赞,而对孩子的错误,总是不分场合地过分指责和嘲笑。

专家建议:儿童的自尊是通过父母对其尊重培养出来的。尊重意味着你必须将孩子看成是独一无二的“这一个”,允许孩子发展自己的爱好和追求。尊重他的个性,不要什么都替他做主,多对孩子伸出拇指而不是食指。

第四件爸爸妈妈给我当榜样

在孩子的整个成长期,都会模仿父母的行为,并以父母为楷模。

专家建议:家长应时刻提醒自己,你的孩子正在观察你,因此你必须十分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把你自己当成一个好榜样,作为礼物送给孩子。

第五件告诉我做人的道理

孩子成长的道路上,需要家长提供一些为人处世的规则,以使其懂得凡事不能为所欲为,以及自我约束的重要性。这些教育却不能是生硬的。

专家建议:你所规定的一切一定要让孩子理解,而且一定是正确的。对一切人和事要平等对待。

第六件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玩

60%以上的孩子,和家长在一起游戏的时间平均每天不到半个小时,20%的孩子不到15分钟,另有近20%的孩子在一天之内见不着家长。对于孩子们来说,再多的玩具,再好的保姆,再高档的幼儿园也代替不了爸爸妈妈。

专家建议:即使工作再忙再累,也要抽出时间来和孩子在一起尽情地玩儿,要让孩子知道他在你心目中始终是第一位的。在玩儿的时候,你一定要愉快而不是应付,让他知道你非常乐意与他在一起。

第七件给我一个小伙伴

孩子需要与同龄或略大的孩子玩耍,和伙伴在一起孩子能学会妥协、同情和合作,还会发展出一些新技巧、兴趣、责任心等等。可是,没有伙伴成为现在城市孩子最大的烦恼。

专家建议:家长们可以把紧闭的房门打开,迎接孩子的伙伴,或是让孩子走到外边去接触更多的朋友。早期教育

第八件和我一起养成好习惯

在现在这个时候,这一件礼物就更显得重要,大部分孩子觉得以前父母不爱打扫卫生,不爱锻炼,不注意饮食卫生。而近来,家长们都在改变着自己的生活,孩子们很高兴。

专家建议:保持你的好习惯。

第九件给我一个可达到的目标

孩子没有出生就开始学习,孩子刚睁开眼睛看世界就面临着学习的压力,孩子刚会说话就开始让孩子学着阅读,孩子一天天地长大,目标也一个个地增多,学习的压力就越来越大。所有的孩子都不希望家长拔苗助长。他们说:“我们要的是学习的动力而不是压力。”

专家建议:对孩子来说,压力过大会影响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来自家长的理解和合理的目标要求。

第十件让我们一起笑起来

“我们的父母太严肃,太没有幽默感。”这就是很多孩子觉得影视剧里的父母很出色的一个原因,因为,那些父母总是和孩子一起欢笑。

专家建议:中国的传统使很多父母觉得,在孩子面前就应该严肃,这样才有威严,其实,爱笑的父母会让孩子看到生活轻松和愉快的一面,让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不要总是对孩子一本正经,笑声能让他们更加热爱生活。

本网站小编总结:其实许多时候,宝宝所需要的很简单,但是有多少的父母做得到了呢?希望看了此篇文章家长们都能够明白孩子真正想要是什么,及时的满足孩子的心理,对于其今后的成长很重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