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是破坏王,父母们总是以“准备着、时刻准备着”的精神状态去迎接随时可能发生的破坏场面,轻则是面目全非的报纸,重则可能就是再也打不开影碟机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在这里,给你几个理由先。

虽然文文只有7个月大,但是两只肉嘟嘟的小手就已经初具杀伤力——图画书分家,面巾纸解体,翻云覆雨,辣手摧花。面对惨不忍睹的“犯罪”现场,爸爸妈妈只能欣慰地告诉自己:女儿又长本事了!因为他们知道:孩子们有一千个破坏的理由。

理由一:“那是什么?”

冰箱里的东西已经全部翻出来,2岁的晨晨觉得这个大白家伙对他来说已经没有任何吸引力了,于是他开始瞄准下一个目标:爸爸的电脑。雄心勃勃的小伙子手里拿着一枚硬币接近那台放在写字台上机器。哈哈,他在地板上的铁盒子表面发现了一个小缝,把硬币塞了进去!

新奇是幼儿探索世界的动力,在他们的“研究合同”上只有一句话:掌握全世界的秘密——他们要检查所有的他们还弄不明白的东西。而在他们的检查清单上,排列着他们最感兴趣的东西:爸爸和妈妈的各种物品。探索不是什么坏事情,只不过它们总是伴随着一些其他的结果。比如,现在晨晨的那枚硬币就已经躺在电脑的软驱当中了……

无论是需要维修的电脑,还是被倒空的结婚纪念日香水,对于父母的忍耐力来说都是严峻的考验。我们很想大大地发作,但是又必须保持应有的耐心。因为我们也清楚,孩子并不是故意搞破坏,他们哪里明白结婚纪念日对妈妈的意义,而修理电脑要花上多少枚棒棒糖的钱呢?

好了,既然我们不能阻止这种探索行为,就只能想办法把损失降到最低。我们可以把珍贵的东西收藏起来,对于计算机或音响这种很难藏起来的东西,就只能想办法转移他们的注意力,把他们吸引到更新鲜有趣、也更加合适他们的领域里去。

理由二:“我生气了!”

妈妈说:“不行,你不能再吃糖了!”

爸爸说:“不可以,你现在不能再玩了,我们要回家了!”

不、不、不,就连那个讨厌的玩具小人儿也说它不愿意站在高塔上面,所以总是从积木上掉下来。

“讨厌!”4岁的铭铭气急败坏地把玩具小人儿摔在地上,然后自己也坐在地上大哭起来。

孩子对现实中的事情都有自己的底线,因此让他承受过多的拒绝,对他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发脾气是他们表达失望的方式。在这样的情况下,父母需要保持冷静。孩子在发脾气之后最希望得到关爱,因为他们需要确认“我还是爸爸妈妈的宝贝”,所以我们不能以暴制暴。但是,我们还必须让他们明白:发脾气不是搞破坏的通行证,所以在他们平静之后,必须乖乖地去把自己摔出去的玩具拣回来并且收拾好。

孩子所得到的自由空间越小,他发脾气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父母在对孩子说“不”的时候,不妨先考虑一下是否一定要拒绝孩子。有些时候,我们可以寻求一些折中的解决方式,多给孩子一些安慰,可以阻止孩子怒气冲冲。

理由三:“我做不到……”

早上,妈妈让璐璐把袋装牛奶从冰箱拿到餐桌上。牛奶袋有些湿滑并且比小姑娘想像中的重,所以璐璐还没走到餐桌边,手中最淘气的一袋就掉在地上摔破了,牛奶四处飞溅。妈妈愣在当场,脑子里飞快地盘算着用什么来洗地毯。但是她严肃的表情让2岁的璐璐不知所措,于是便大哭起来。

听到哭声,妈妈突然意识到女儿的心里很难受——现在这个小倒霉蛋正需要安慰,于是先不去管什么昂贵的地毯了,还是把洒落在女儿心上的牛奶清理干净吧。

这样的意外事故经常在幼儿身上发生,因为他们非常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父母对孩子进行细致的观察对此有帮助:我的孩子究竟已经会做什么?还不能做什么?如果她喜欢帮助妈妈做事的话,面包是否比牛奶更适合她?

而在失误发生以后,重要的是千万不要打击小家伙,我们不要说“看,你又把事情弄砸了”或者“哎呀,你根本做不了这个”,这种话会让孩子感到沮丧。

理由四:“大人们就是这样做的!”

“啊!……”妈妈的尖叫声从浴室传来,听上去像是遭遇了一个加强连的“小强”。爸爸赶快跑过去,却看见3岁的儿子满脸无辜地站在浴缸里,手里握着一块滴滴答答的抹布。再仔细看看,那块抹布好象是老婆心爱的真丝内衣……原来,儿子洗完澡后,满怀热心地用妈妈的“软抹布”擦起浴缸来。

孩子们总是希望自己能像爸爸那样做很多事情,又像妈妈那样心灵手巧,娴熟地倒果汁、推购物车、把钥匙插到锁眼里等等。小家伙喜欢模仿大人的行为,并且乐于给爸爸妈妈提供帮助。虽然这些行为可以促进孩子的生长、发育,但是并不一定总能给父母带来快乐,比如当3岁的孩子分不清楚真丝内衣与抹布之间区别的时候。

在这种情况下,尽管你想大哭或者大叫,但是最好克制住自己并且给孩子一个友善的表情。然后拿出块抹布演示给孩子看,告诉他什么才是专业的清洁工具以及如何清洗浴缸。这个过程可能充满了乐趣,它满足了孩子的模仿需求,同时慢慢熄灭了妈妈心头的怒火。当你在带领孩子一起做家务的过程中,教会了他们如何不把破坏东西之后,可以再尝试跟老公沟通,送你一件新的内衣作为家庭教育成功的礼物。

理由五:“太简单了!”

1岁半的桐桐实在不想再听“哞哞”声了,那头电动玩具牛已经这样叫了几百遍。她想尝试新鲜的玩法,于是抱着可怜的小牛进了厨房,思考着不知道这个家伙进到水池里面会什么样?结果当然可想而知,电动小牛没有学会游泳,反而变哑巴了……

“天哪,完全坏了!”当桐桐妈妈把那头湿漉漉的玩具牛从墩布池里捞出来的时候心里很生气,因为这个玩具是很贵的。但是她也明白,让孩子们理解其中的科技含量和操作技术,显然是种过分的要求,于是小湿牛进了垃圾箱。

给孩子提供的玩具,需要与他们的年龄相匹配,既能引起他们的幻想,又要足够结实。而我们在送他们玩具的时候,还应该教会他们什么叫爱惜。比如,当2岁的孩子想试一试小木偶能从多高的地方跳下来的时候,我们就应该让他们知道,如果这个玩具摔坏了,是不会有新的在等着他的。

有时候,孩子的玩具太多了,以至于他无法在一个玩具上集中精力去探寻这个玩具应该怎么玩。即便玩坏了,他也觉得也没有关系,反正还有很多后备军呢。所以,玩具被破坏也就不稀奇了。

理由六:“我在这里!”

佳佳乖乖地在地板上搭火车轨道,今天他突破口了自己的纪录,居然完成了3个隧道和2处立交。佳佳很兴奋:“妈妈!妈妈!快来看我的火车轨道!”但是,坐在电脑前的妈妈却总是不转过身来看自己。

“妈妈,妈妈!”佳佳又叫了两声,妈妈还是专注于自己的工作。佳佳迅速在屋子里环视了一圈,看到身后伸手能及的发财树,一把就抓了过去——他知道这下子妈妈就该着急了,因为她说了很多次绝对不许把树叶弄掉。

对于幼儿来说,对他的关注同吃喝一样重要。如果他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就会采取反抗措施。这时候,孩子哪怕承受责骂,也要引起父母的注意。当最终妈妈放下手中的所有事情,并且以满地的树叶为代价,来看孩子搭建的火车轨道模型并且大声称赞的时候,不妨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在孩子最需要的时候给了他足够的注意。

延伸阅读

孩子搞破坏的六个理由(上)


每个孩子都是破坏王,父母们总是以“准备着、时刻准备着”的精神状态去迎接随时可能发生的破坏场面,轻则是面目全非的报纸,重则可能就是再也打不开影碟机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在这里,给你几个理由先。

理由一:“那是什么?”

冰箱里的东西已经全部翻出来,2岁的晨晨觉得这个大白家伙对他来说已经没有任何吸引力了,于是他开始瞄准下一个目标:爸爸的电脑。雄心勃勃的小伙子手里拿着一枚硬币接近那台放在写字台上机器。哈哈,他在地板上的铁盒子表面发现了一个小缝,把硬币塞了进去!

新奇是幼儿探索世界的动力,在他们的“研究合同”上只有一句话:掌握全世界的秘密——他们要检查所有的他们还弄不明白的东西。而在他们的检查清单上,排列着他们最感兴趣的东西:爸爸和妈妈的各种物品。探索不是什么坏事情,只不过它们总是伴随着一些其他的结果。比如,现在晨晨的那枚硬币就已经躺在电脑的软驱当中了……

无论是需要维修的电脑,还是被倒空的结婚纪念日香水,对于父母的忍耐力来说都是严峻的考验。我们很想大大地发作,但是又必须保持应有的耐心。因为我们也清楚,孩子并不是故意搞破坏,他们哪里明白结婚纪念日对妈妈的意义,而修理电脑要花上多少枚棒棒糖的钱呢?

好了,既然我们不能阻止这种探索行为,就只能想办法把损失降到最低。我们可以把珍贵的东西收藏起来,对于计算机或音响这种很难藏起来的东西,就只能想办法转移他们的注意力,把他们吸引到更新鲜有趣、也更加合适他们的领域里去。

理由二:“我生气了!”

妈妈说:“不行,你不能再吃糖了!”

爸爸说:“不可以,你现在不能再玩了,我们要回家了!”

不、不、不,就连那个讨厌的玩具小人儿也说它不愿意站在高塔上面,所以总是从积木上掉下来。

“讨厌!”4岁的铭铭气急败坏地把玩具小人儿摔在地上,然后自己也坐在地上大哭起来。

孩子对现实中的事情都有自己的底线,因此让他承受过多的拒绝,对他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发脾气是他们表达失望的方式。在这样的情况下,父母需要保持冷静。

孩子在发脾气之后最希望得到关爱,因为他们需要确认“我还是爸爸妈妈的宝贝”,所以我们不能以暴制暴。但是,我们还必须让他们明白:发脾气不是搞破坏的通行证,所以在他们平静之后,必须乖乖地去把自己摔出去的玩具拣回来并且收拾好。

孩子所得到的自由空间越小,他发脾气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父母在对孩子说“不”的时候,不妨先考虑一下是否一定要拒绝孩子。有些时候,我们可以寻求一些折中的解决方式,多给孩子一些安慰,可以阻止孩子怒气冲冲。

理由三:“我做不到……”

早上,妈妈让璐璐把袋装牛奶从冰箱拿到餐桌上。牛奶袋有些湿滑并且比小姑娘想像中的重,所以璐璐还没走到餐桌边,手中最淘气的一袋就掉在地上摔破了,牛奶四处飞溅。妈妈愣在当场,脑子里飞快地盘算着用什么来洗地毯。但是她严肃的表情让2岁的璐璐不知所措,于是便大哭起来。

听到哭声,妈妈突然意识到女儿的心里很难受——现在这个小倒霉蛋正需要安慰,于是先不去管什么昂贵的地毯了,还是把洒落在女儿心上的牛奶清理干净吧。

这样的意外事故经常在幼儿身上发生,因为他们非常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父母对孩子进行细致的观察对此有帮助:我的孩子究竟已经会做什么?还不能做什么?如果她喜欢帮助妈妈做事的话,面包是否比牛奶更适合她?

而在失误发生以后,重要的是千万不要打击小家伙,我们不要说“看,你又把事情弄砸了”或者“哎呀,你根本做不了这个”,这种话会让孩子感到沮丧。

孩子搞破坏的六个理由(下)

给孩子一个自信的理由


很多人都认为鲁鲁作文写得好,家长见了我说:“你们李鲁不错,作文写得好!”老师们也说:“李鲁作文写得好!”同学们也议论:“李鲁作文写得好,因为他妈妈是作家!”这一切造成一种态势——李鲁作文写得好!

在这种态势下,鲁鲁自己也认为自己确实写得好,不知不觉对作文有了兴趣和信心。

其实,他真的写得好吗?不见得。家长们的印象来自那本作文集,其他很多人的印象也来自那本作文集。那是三年级下学期,学校要搞一个作文展,各班都选了几个人,把作文整理出来,打印成册。也许因为我做过出版,编辑、排版这些工作,对我来说都得心应手,所以在我的指导下,鲁鲁把那本作文集做得很抢眼,被不少老师和家长传阅、赞扬。其实,那本厚厚的作文集中,照片占了大部分,文字并不多,但在照片的映衬下,再加上美观规范的版面,整个文集显得妙趣横生,整本文集也有了分量。

确实,沉甸甸的一本作文集,出自一个三年级孩子之手,谁都会觉得惊奇,一种印象、一种评价,自然就诞生了。

而这种评价,哪怕并不十分准确,却对鲁鲁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让他感到了自豪,感到了自信,慢慢地,作文真的就越写越好了。

自信并不是凭空产生的,有成功才有自信,有实力才有霸气,好孩子确实是夸出来的,但这种夸并不是浮夸,而是建立在成绩的基础上。有时候,家长多一些细心,老师多一些宽容,多给孩子一些机会,让孩子体会到成功的快感,体会到被人尊重、被人羡慕的愉悦,他就会向着更高的目标努力,结果,真的就成为了他希望成为的人。

作家:鲁稚

给他12个快乐的理由(上)


对父母来说,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让他有感受快乐的能力。这里说的“快乐”可不是给他买个心爱的玩具那么简单。

真正的快乐可以滋养孩子的心灵,让他对周围变化繁复的世界有足够的抵御能力。专家们说,快乐的孩子都有同样的特点,比如:开朗乐观,有自制力,而且非常自信。

这里给你一些建议,让你可以带孩子走到生活充满阳光的那一面。

1.给他一些发呆和闲逛的时间

能够获得成功的孩子通常也就能得到快乐。然而,在帮助你的孩子准备应付未来的种种挑战的同时,你一定要克制自己,不要用各种各样的活动把孩子的时间填得太满。在大人们都高喊减压的年代,小孩子也需要同样没有压力的空间,在各种训练班和课程之间得以喘息。

给他们一些望着天空的云发呆的时间,这种你看来是无聊的活动其实是孩子的想象力充分活动的时间。让他们可以不受约束地去抓小昆虫,堆个样子奇怪的雪人或者是看蜘蛛结网。这些活动都将给你的孩子一个自己去探索世界和追求快乐的机会。

那么你呢?为什么不试试也在自己拥挤的日程中抽出个小空隙,加入到孩子们欢乐的队伍中去。从帮儿子洗个澡,到全家人在院子里数星星,其实快乐到处都有。

2.教会他帮助周围的人

快乐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在家庭中,在周围的大环境中都是一个有价值的成员,自己的行为是非常有意义的,可以影响到其他人的生活。要让孩子产生这种感觉,你就需要多为他制造一些给予别人帮助的机会。比如,和孩子一起整理那些他已经不再需要的玩具,捐给福利院,或者其他有需要的孩子。

即便是非常小的孩子也能够感受到帮助他人的乐趣。在国外有很多专门为孩子设立的福利机构,这些机构中最受欢迎的活动就是教小孩子用家里的废旧布条填充玩具熊。即使是只有2、3岁的小孩子也会兴高采烈地帮忙给小熊粘上眼睛和嘴,然后送给福利院的小朋友。

3.更多的身体活动

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你有没有陪你的孩子在户外打场雪战或者去滑雪?除此之外,和孩子在公园里追逐,带他一起去郊外远足……这些活动不仅仅是为了增加孩子的体能和力量,更大的好处是让他有机会开心大笑。这些让孩子保持活跃状态的活动有助于减轻压力,让孩子们能用一种更加健康的方式呼吸。

身心健康的孩子对自己的形象会有一种更加积极的理解方式:他们为自己所能完成的事情而骄傲,而不是因为自己长得什么样而焦虑。如果你能鼓励你的孩子去参与一种他喜爱的活动,实际上也就是又多给了他一直寻找快乐的方式。

4.大声笑

一家人在一起的时候,多讲讲笑话,唱那些可笑的歌谣,或者不妨开个自嘲的小玩笑。笑不仅对你的孩子,对你也很有好处。其中有一个好处是纯粹身体方面的:当你大声笑的时候,就释放了紧张的情绪,同时吸入更多氧气,这样能让你在很短时间内就精力充沛,情绪高涨。

5.多创造几种表扬的方式

当你的孩子取得进步,掌握了一种新技能,或者是完成了某个任务,不要只是简单地对他说:“乖孩子”,或者“做得不错”。

表扬有的时候也是一种技巧,你要说得详细一些,指出你觉得孩子做得好的具体细节,比如:“我喜欢你讲的故事里那个大英雄,他真厉害啊!”“你这棵树画得真不错!”这样的言语比仅仅是拍拍孩子的肩膀效果要好得多。

同时,在表扬和奖励的时候不要做得太过。一个6岁孩子的母亲就说:“从前,我会每周都因为孩子做好了某件事情而给他发个小奖品,后来我发现,他最关注的奖品本身,而不是把事情做好。”其实奖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教会你的孩子去体味成就感带来的满足。

(待续)

给他12个快乐的理由(下)

孩子输了总是找理由


友:我的女儿5岁了,在幼儿园经常充当小班长的角色,在很多学习、游戏活动中都能够领先。但是最近我发现,如果和小朋友在游戏中没能取胜,例如跑步比赛得了第二、石头剪子布时猜输了,都要找出一些客观理由,根本没有正确的对待游戏,或者干脆不高兴地不玩了,而有的小朋友却能够乐此不疲地继续游戏。我不知道如何纠正她的这种习惯,请专家帮助解决,谢谢!

茅于燕:争强好胜在一定的范围内是好事,超过了,也就不好了。

在玩游戏中只能赢,不能输,是一种争强好胜的表现,可以这样帮助她纠正:

1、在家和她玩她喜欢的游戏,故意输给她,表示很不高兴。但一转身就说:“这回输了,只要和努力,下回一定能赢你。”慢慢地多玩几次,有输有赢,她再输,就不那么计较了。每当这个时候,就大大表扬她,说:“啊!我的宝宝也不怕输了!其实输并没关系,关键是你有没有更加努力反败为胜的勇气。你看,你现在多么好!”

2、选择一个她没事干的时候,和她玩她喜欢的游戏,玩了一会儿,故意装出要输的样子,不玩了。而这时她玩兴正浓,眼看要赢,非要继续玩不行。家长却说:“我要输了,不想玩了”,并显出不高兴的样子,很像她平常因为怕输而不继续玩的样子。这时,她会急忙说:“输了没关系,以后会赢的,你不玩,技术就不好,就会输。”家长表示只再玩一回,她同意了。这一回一定要赢。她输了,吵着再继续玩。就和她讲胜败是兵家常事,不要看得那么重要的是和小朋友一块儿玩,在玩的过程中,提高技术、能力。这样的开导,她很能接受。

3、和孩子玩时,不能一味地让他赢,否则他更输不起了。最好是有时自己赢,有时让他赢。在他输的时候,和他讲胜负是常有的事的道理。

4、和她一块儿玩时,你故意输,转身就去,不去表扬她的赢,让她马上没有玩,她的那种的喜悦也没有人赞赏。这时,她一定会叫你再玩,你就说:“我和你一样,输了就不玩了”。让她反省自己。

5、和她玩,她输了,生气走了,你就和爸爸或奶奶、姥姥一块儿玩,玩得很高兴,不去找她暂时把她冷落一下。

6、假日里,几家小朋友在街心绿地玩,你女儿也在。大家玩赛跑。第一回她跑第一,高兴地又玩。但第二回她却是第二个到达目的地,她不想玩了,可是第三个到达目的地的小朋友却说:“再玩,我一定要跑第一!”他们又开始玩了,结果这个小朋友真跑了第一名。你女儿发急了,也就又参加到他们一起赛跑的行列。所以同伴的榜样是非常重要的。玩时重要的是享受集体游戏的快乐,而非争第一。

7、平时教育不要太重视比较,这无形中会造成孩子过份争强好胜的心理。比如你说:“你的小明折得怎么没有利利好啊?一定要折一个比她的好才行”;“你怎么才画了两张画啊?大健画了5张呢!下次赶过他!”这种比较对孩子输不起有很大影响。

8、平时可以随意说说咱家孩子原来怎么样,他不甘落后,努力学习,赶上来了,而且表示这样的孩子好,让她知道:"不够好、输了,要努力,争取好、争取赢。

9、给他讲讲科学家要发明什么东西,先要做许多科学实验。这些实验往往要失败几十回、几百回最后才能成功。只失败,就不干了,那么也就没有成功了。这个道理她懂,对她改正毛病会有好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