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们对孩子付出的比原来更多,在孩子养育上也更为精心但是不可否认,现在多数孩子被培养成了“白眼狼”,更多的关注自己的感受和利益。在母亲节来临之际,让我们给孩子补上“感恩”这一课吧。

1.不对孩子有求必应

对孩子提出的合理要求,父母可以酌情给予满足;如果不合理就要坚决拒绝,并且要告诉孩子原因。不要对孩子的所有要求都有求必应,这样只会害了他们,只有当孩子通过一些努力获得所需的时候,他才会知道在父母的爱和保护下是幸福的。

2.不让孩子吃独食

父母疼爱孩子,有什么好东西都想着孩子,宁可自己不吃,也要都给孩子。这种“吃独食”的习惯会让孩子只知道索取,很难在以后的生活中考虑别人的感受。一个不懂得关爱别人、关爱父母的人不会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

3.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不要对孩子付出太多,干预太多,不要为孩子包办一切事务。如果父母对孩子的保护过多,那么孩子就会渐渐地习惯这种包办代替,就会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久而久之,孩子就很难对父母所做的一切心存感激了。

4.给孩子回报的机会

有许多爸爸妈妈都会这样:当孩子想帮助你做事的时候,你们总是说“不用你做,宝贝,快去玩吧”或是“有这时间快去练琴吧,妈妈自己来”。奉劝各位爸妈以后不要再这样说、这样做了,这并不是对孩子好,反而会把孩子做事的积极性给打击了,因为孩子最大的责任不是读好书、练好琴,而是学会如何做人。孩子只有懂得付出和回报,才会懂得珍惜和体谅。

5.和孩子共同承担

爸爸妈妈在工作中都是很不容易的,但父母们却常常不愿意让孩子知道这些,只想给孩子最好的环境。其实,爸爸妈妈们可以带孩子去自己工作的地方看一看,把自己工作上的一些苦恼告诉孩子,让孩子体会到爸妈的辛苦,那么孩子就会在体谅和感恩中渐渐长大。

6.父母做到言传身教

如果父母在日常行为处事中不懂得感恩和孝顺,那么对孩子也不会有好的影响。爸爸妈妈要做到家中有老人,有好吃的要先给老人吃;如果老人离得较远,要经常给老人打打电话。要让孩子看到父母不仅对自己有爱,对长辈也有爱。

入学准备扩展阅读

如何让孩子学会感恩


有爱的孩子才能活得更健康更快乐。如果宝宝连亲爱的父母也不知道关爱,对父母任何付出都不知回报的话,将来的人生将会孤独而寂寞。尽早纠正宝宝的坏习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现在的宝宝多为独生子女,家长们很容易溺爱,对其进行无微不至的照顾,认为毫无保留地付出就是对孩子最好的爱。长期以往,宝宝就会认为家长的付出和对自己的千依百顺是应该的,不但不知道感谢,反而在稍微不如意时就大吵大闹,更有甚者撕扯家长的头发和身体。这种极度不亮的破坏性行为不但让父母伤心,还会让给孩子心理的正常发育蒙上阴影,埋下骄横跋扈、自私自利的种子。

在后悔莫及之前,家长们必须统一战线,痛下决心彻底改变宝宝的不良行为习惯,构建健康的人格和品德:

第一,不要对孩子付出太多,干预太多,不要为孩子打理一切事务。

如果父母对孩子的保护过多,那么孩子就会渐渐习惯父母的包办代替,就会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久而久之,孩子就很难再感谢父母对他们所做的一切了。

第二,不要让孩子吃独食

从小让孩子吃独食,会让他觉得他吃好东西、拥有好东西是理所应当的,如果孩子习惯了被给予,只知道索取,便很难在以后的生活中考虑别人的感受。一个不懂得关爱别人、关爱父母的人将来很难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

第三,不要有求必应,更不要无求先应,不要让孩子拥有的东西来得太容易。

对孩子提出的要求,父母应先思考一下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则坚决拒绝,并且要告诉孩子为什么不合理,给孩子一些经受挫折的机会。不要孩子想星星就一定给他星星,想月亮就一定给他月亮,应该让孩子自己去争取自己需要的东西。当孩子通过一些努力获得所需的时候,他才会知道在父母的爱和保护下是幸福的。同时,父母也不要预先对孩子承诺太多。有些父母总想给孩子最好的食物和衣物,总想为孩子提供最好的生活条件,生活中面面俱到,时间长了,孩子会觉得这一切来得都很容易,甚至认为他本来就应该拥有,于是也不懂得珍惜。

第四,父母还可以经常给孩子讲一讲自己的工作艰辛。

每一位父母在工作中都很不容易,但父母们却爱给孩子一张笑脸,给孩子一些超脱的环境,怕艰难的现实生活会给孩子带来压力。其实,如果父母们能经常告诉孩子一些自己的苦恼,那么孩子就会在体谅和感恩中渐渐长大。

第五,父母要为孩子做出榜样。

如果家中有老人,有好吃的要先给老人吃,逢年过节给老人送礼物;如果老人离得较远,应该经常给老人打打电话。要让孩子看到父母不仅对自己有爱,对长辈也有爱。身教的力量远远大于言教。

第六,给孩子回报的空间。

当宝宝想要帮助你做事情的时候,父母一定不要再说你把书读好就行了。因为父母最大的责任不是让孩子学会读书,而是让他首先学习做人,这是他能好好读书、把书读好的基础。孩子懂得付出、懂得回报,他才会懂得珍惜、懂得体谅。

让孩子们学会感恩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父母们都想要把最好的礼物送给孩子,因此商场里挤满了为孩子挑选礼物的家长,但是究竟什么样的节日礼物才是最好、最有意义的呢?以下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有一则寓言故事:一只羊妈妈非常疼爱小羊,晚上睡觉用身体暖着小羊;白天吃草,把小羊带在身边;遇到别的动物欺负小羊,羊妈妈用头抵抗保护小羊。一次小羊说:“妈妈,您对我这样疼爱,我怎样才能报答您的养育之恩呢?”羊妈妈说:“我不要你报答,只要你有这一片孝心就心满意足了。”小羊听后,不觉泪下,扑通跪倒在地。从此,小羊每次吃奶都是跪着,以感激妈妈的哺乳之恩。这就是大家都熟知的“羊羔跪乳”。早教网

连小羊羔都知道感恩,何况人类乎!然而,不知道是因为现在的大人太过于忙碌,停不下脚步来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还是因为现在的孩子太过娇嫩,被娇宠得根本不知道还要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感恩这个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伦理道德被忽视了。儿童节又快到了,广州有家长表示,因为没空陪伴在孩子左右而感到愧疚,甚至在儿童节当天准备送高达万元的礼物给孩子,而孩子却仍无法感受到父母的关爱,自然也谈不上有对父母的感恩回报之念。

每到儿童节,家长都为如何陪孩子玩而伤透脑筋,儿童公园一下子变得人满为患,商场里挤满了为孩子买节日礼物的家长,大人们都想着在这一天,尽量满足孩子的各种愿望,以弥补平时没有时间陪伴孩子的亏欠。但送给孩子最好的节日礼物究竟是什么呢?

本报的一项调查显示,28%的父母每天陪孩子的时间不到1小时,33%的孩子最亲近的人是“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在“儿童节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一项中,72%的人认为是“陪孩子玩一天”。说老实话,这样的结果也是意料之中。其实,正因为父母平时陪孩子玩的时间太少,很多大人才觉得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陪孩子玩一天”。

孩子需要大人陪吗?当然需要。美国的一项科学研究显示,父母多与孩子一起玩耍、交流,有利于其青少年期、甚至成年后的心理健康,减少他们出现人格障碍的风险。不过,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一项调查显示,现在愿意花时间陪孩子玩的父母减少了,很多父母把孩子交给了幼儿园、电视及网络游戏。合肥一名14岁少年因讨要上网费不成刺死奶奶,广州一名16岁少女向母亲要钱买iPad电脑,被拒绝后竟然打骂起来,被母亲意外闷死。这些悲剧提醒人们:把孩子交给网络是多么危险和愚蠢!

然而,一味地苛求父母花更多时间陪伴孩子也不太现实,这年头谁都感到“亚历山大”,敢于辞掉工作专门在家陪孩子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父母都要奔波忙碌。因而,我们也无须为没有太多时间陪伴孩子而过于内疚,但作为父母必须明白一个道理:让孩子学会感恩,比向孩子传递“亏欠感”,显然更重要。一个只知道从父母身上索取,却不知道感恩父母的孩子,不能称得上是个好孩子。

中国自古就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名言。孩子常怀感恩之心,才能养成健康的人格,才能成长为懂得感恩的人。因而,让孩子学会感恩,而不是无限地满足其索取的欲望,才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佳节日礼物。

本网站小编总结:现在多数的孩子往往直懂得从别人那里索取爱,却不懂得去回报、去感恩,这都是平时父母们的教育方式不正确所致的,希望看了此篇文章家长们都能够明白送给孩子什么礼物最合适!

感恩教育:让孩子学会付出爱


说到感恩教育,许多父母认为那是老一套:不就是孩子到了母亲节回家帮妈妈洗脚,到了父亲节又帮爸爸洗脚,到了教师节,唱歌给老师听,送上鲜花和贺卡给老师?很多妈妈认为,如今的感恩教育常常流于形式,孩子为完成“作业”帮父母洗一次脚,其余364天依然当定少爷小姐,对父母的辛劳熟视无睹,由此觉得“这么小的孩子恐怕很难体会到感恩的深意,要等他大一点再来教育”。

其实这种观念本身就是错的,小时不懂感恩的人,长大后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气很难更改,周围的亲人为他做得再多,也很难再触动他那颗麻木的心。感恩是一切美好情怀的起源,也是人与人和睦交往的准则,也是孩子能从他人的无私帮助和关怀中感受到浓浓幸福的根源。孩子的感恩教育,当然要从小时候抓起,而且,感恩父母、亲朋和他人,哪会只有“洗脚”一条路径呢?

感恩教育:让孩子学会付出爱

网友fruit_punch:教会孩子付出爱

和各位摇爸摇妈分享一个小case,是关于我家belle的。昨天粑粑下班回来说眼睛干涩,微微发痛,于是吃完晚饭就回房歇息去了。由于kaden和adele在去同学家庆生,当时只有belle在家里看电视。于是我嘱托belle:“请你去看看粑粑,关心他一下,可以吗?”belle跑上楼,不到五分钟下来了,继续看电视。我问她:“belle,你有关心过粑粑吗?”她头也不回,还在看电视,应付我说:“有啊!我有看看粑粑的。”当时她聚精会神的样子,让我怒火中烧,很想把电视关掉。粑粑为家庭忙碌,难道为人子女的就只要这样应付一下就好了吗?但是我没有关掉电视。

过了很久,缓过神来的belle梨花带雨,过来抱住我,问我:“麻麻,你不理我了吗?”我抱住她,“麻麻永远不会不理你,可是你在看电视就忘记粑粑在痛痛。这让麻麻很失望。当你生病的时候,粑粑麻麻、阿嬷、婆婆,甚至姨婆、葛格姐结都会来陪你,因为大家都很关心你,怕你痛痛,所以大家都在你身边,你就会感觉好一点,对不对?那为什么你让粑粑一个人面对痛痛,不给他一点爱的力量呢?youhavethemagicpower!你的爱会给粑粑很大的力量哦!有时候我们也会生病啊,这个时候,就很需要你的关心、你的安慰、你的陪伴………………”(其实麻麻还想说有一天粑粑麻麻也会离开你们,但是现在对belle来说,有可能太沉重了。只说到这一层就好。)

其实,麻麻想告诉你:爱永远不是单方面的索取,有时候,也要付出。麻麻认为,如果现在不能理解爱的真谛,以后也不会让别人来爱你。以前太小不懂得爱,以后长大了就荒废了。爱是上天赐予我们的能力,麻麻希望你能够利用好你的能力!

这时候,belle的确明白了麻麻的意思,真的有上楼陪粑粑哦。还很认真的读她的儿童医学书,帮粑粑从头到脚检查了一遍!>>看原贴

特聘专家马兰花建议:

第一,不要对孩子付出太多,干预太多,不要为孩子打理一切事务。

如果父母对孩子的保护过多,那么孩子就会渐渐习惯父母的包办代替,就会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久而久之,孩子就很难再感谢父母对他们所做的一切了。

第二,不要让孩子吃“独食”。

从小让孩子吃“独食”,会让他觉得他吃好东西、拥有好东西是理所应当的,如果孩子习惯了被给予,只知道索取,便很难在以后的生活中考虑别人的感受。一个不懂得关爱别人、关爱父母的人将来很难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

第三,不要“有求必应”,更不要“无求先应”,不要让孩子拥有的东西来得太容易。

对孩子提出的要求,父母应先思考一下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则坚决拒绝,并且要告诉孩子为什么不合理,给孩子一些经受挫折的机会。当孩子通过一些努力获得所需的时候,他才会知道在父母的爱和保护下是幸福的。同时,父母也不要预先对孩子承诺太多。

第四,父母还可以经常给孩子讲一讲自己的工作艰辛。

每一位父母在工作中都很不容易,但父母们却爱给孩子一张笑脸,给孩子一些超脱的环境,怕艰难的现实生活会给孩子带来压力。其实,如果父母们能经常告诉孩子一些自己的苦恼,那么孩子就会在体谅和感恩中渐渐长大。

第五,父母要为孩子做出榜样。

如果家中有老人,有好吃的要先给老人吃,逢年过节给老人送礼物;如果老人离得较远,应该经常给老人打打电话。要让孩子看到父母不仅对自己有爱,对长辈也有爱。身教的力量远远大于言教。

第六、给孩子“回报”的空间。

父母最大的责任不是让孩子学会读书,而是让他首先学习做人,这是他能好好读书、把书读好的基础。孩子懂得付出、懂得“回报”,他才会懂得珍惜、懂得体谅。>>看详细

小编总结:家长做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有必要让孩子明白一些道理,自己目前的幸福的生活不是一来就有的,都是由于父母的辛勤劳动,学校里老师的教导和关心,还有社会的关爱带来的,要懂得感谢老师、感谢父母、感谢社会。感恩教育不应流于形式,而是要培养孩子的爱心,只有懂得付出爱,懂得感恩的孩子才会得到他人更多的支持和帮助,那么今后孩子成长道路也就会越走越顺利。

更多孩子感恩教育的培养方法,请查看感恩教育专题:让宝宝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教孩子学会感恩


拥的一颗感恩的心,可以使孩子更加的热爱生活,从而对生活充满着向望,但是目前的许多孩子都不懂得感谢自己的父母,他们认为父母照顾养育自己都是应该的,以下就让我们结合实例来体验下吧!

些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缺乏爱心,认为父母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只知道享受,不懂得给予,只知道自我,不懂得体谅他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这些孩子不同程度地存在以下不良倾向: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被爱,不知回报……

在家庭中,孩子是小太阳,父母宠,外公外婆爱,爷爷奶奶亲,所有人只为他一人而动。家长把养育孩子当成自我情感的满足,给孩子处处创造优厚的生活条件,他们对自己所做的一切都认为是应该的,从来没有想过也不想得到孩子的回报。久而久之,很多孩子都认为得到的东西似乎是理所当然应得的,爸爸妈妈所做的事情当然也是他们应该做的。由此,使得孩子只要求别人关心、爱护、让着自己,不会想着去关心别人、感激他人。

社会倡导感恩,人与人需要感恩,为了给人们创造一个感谢他人的机会,我们有了——感恩节。“感恩节”是个舶来品,是美国和加拿大共有的节日,原意是为了感谢上天赐予的好收成,近几年被“引进”国内,也延伸了内涵,包括感念父母、老师等有恩于自己的人。

可当下的社会,很多孩子不知道报恩。这除却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外,我想还是家长忽视了对此的教育。我们要让孩子知道,并非报大恩大德的大举动才叫报恩,对父母的点滴孝行,对他人看似微不足道的关心,也是一种报恩。早教网

孩子如果能常怀感恩之心,不仅能培养他们与人为善、与人为乐、乐于助人的品德,促进他们健康人格的形成,而且对其今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重要作用。

【案例】

小宏妈妈在菜市场卖菜,爸爸也只是打些零工,夫妻俩辛辛苦苦维持这个家。有道是相亲相爱苦也甜,可是儿子却只知索取不知付出,这令他们困惑不已。虽然生活在都市的贫困家庭里,可是学校里的小宏,却花钱阔绰,被误以为是家庭富裕的孩子。

自小宏上小学以来,爸爸妈妈便尽可能满足儿子的需要,别的同学有什么,爸爸妈妈就是借钱也要给孩子买,他们的本意是怕其他同学看不起儿子,哪想到,这竟成了孩子炫耀的资本。班里只要有哪个同学带来新鲜的玩意儿,他就嚷着让爸爸妈妈买,不管这东西他用不用得上,在同学面前显摆一下,他便满足了。

小宏从来不体谅父母的辛劳,张嘴就是要钱,不满足就耍横,无奈的父母也只好一次次妥协。他每个学期都要求爸爸妈妈买新书包和新文具给他。有一次妈妈说,爸爸冬天一直没有找到活儿干,家里钱很紧,他的书包还很新,没有坏的地方,就不给他买新的了。闻听此言,小宏脸色马上变了,10岁的男孩竟然坐在地上哇哇地哭叫起来,说要是不给他买新书包,就不去学校了,还说没有新书包,老师同学都会看不起他。看见儿子这样连哭带闹的,妈妈一咬牙,还是满足了他的愿望。

望着儿子背着新书包,高高兴兴上学去的背影,小宏妈妈心里有说不出的酸楚……

东子给家长的建议——

1.让孩子感念父母之恩

有一则这样的故事:很早以前,一只母羊生了一只小羊羔。羊妈妈非常疼爱小羊,晚上睡觉让它依偎在身边,用身体暖着小羊,让小羊睡得又熟又香。白天吃草,又把小羊带在身边,形影不离。遇到别的动物欺负小羊,羊妈妈用头抵抗保护小羊。一次小羊说:“妈妈,您对我这样疼爱,我怎样才能报答您的养育之恩呢?”羊妈妈说:“我不要你报答,只要你有这一片孝心就心满意足了。”小羊听后,不觉泪下,扑通跪倒在地,表示难以报答慈母的一片深情。从此,小羊每次吃奶都是跪着。它知道是妈妈用奶水喂大它的,跪着吃奶是感激妈妈的哺乳之恩。这就是大家都熟知的“羊羔跪乳”。

羊羔知道跪乳,可作为高等动物的人类,又是如何感念父母之恩的呢?我想起了不久前我看过的一部电影,剧情是这样的:1969年初春,一对双胞胎降生在江西赣南的一个公社书记家庭,父亲给先出生的起名“李春”,给稍晚一些出生的起名“李东”。从小父母偏心,一切李春优先,他们把李春当正品,把李东当次品养。奶水不够,父母就决定丢卒保车,把李东送到山区去喂养,导致李东从小营养不良,体弱多病,智商受损。父亲把自己年老以后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李春身上,因此对李春百般娇宠。为了给李春安排好的工作与前程,当林业局局长的父亲,不惜伤害女儿的利益,也不惜被人举报“以权谋私”,目的只有一个:让李春有个好前程。几年后,李春考上了广西大学的研究生,毕业后成为一名省报记者,生活充裕。父亲70岁的时候,摔了一跤成为瘫痪病人,这个时候,一天二十四小时守在父亲身边的,是下岗失业多年的李东。而李春不仅不回去看望,就连一个电话也不打。父亲想他了,给他打个电话,他却总是以采访忙为借口推却,他并拒绝对父亲尽出扶养费的最基本义务。早期教育

年迈的父母先后从几千里外的老家,来南宁看望这个被他们宠爱大的宝贝儿子,结果是:以各种借口恐吓,迫使母亲当天就回去了;而重病的父亲,竟被他以出国采访为由,拒之门外。

李春在与大姐和弟弟李东的电话中,每次提到父亲,都以“老鬼”这样的蔑称,称呼那个曾视他为掌上明珠,为了偏爱他而将其他兄妹得罪尽了的父亲。他认为父母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当初为他好是他们想日后指着自己的自私行为。

李春这样的回答,让我们简直无地自容,这虽然不代表全部,但却也有一定的代表性。对孩子这样的家长,又会如何对待自己的父母呢?据东子近20年的观察,溺爱孩子的家长,大多数对父母不孝,把孩子当祖宗供养,却常弃老人于不顾。另外,溺爱的孩子,大多数幼时不知道感恩,长大后不知道孝顺爹娘。

其实,孩子不知道感恩,板子不该打在孩子身上,因为这完全是父母不当的教育所致,如果父母平时注重身教,给孩子感恩做出榜样,再辅之以理性的言语,拒绝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孩子就不会连羊羔都不如。电影里的那位局长爸爸和案例中这位妈妈的苦酒,正是他们自己酿的。所以,家长对父母心存感恩,理性爱子,才会收获懂事理知感恩的好孩子。

要让孩子学会感恩,首先就是要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因为父母是孩子的至亲,如果对父母的关心、疼爱不会感恩的话,那么孩子对别人就更加不会懂得感恩。

在我家,我和孩子妈妈的生日、父亲节、母亲节和感恩节,孩子都会有精美的礼物相送,无论是购买的还是自制的,总会看到那上面充满着感恩的温馨话语。

让孩子懂得感恩,对父母感恩,因为他们给予了我们生命,让我们健康成长;对老师感恩,因为他们给了我们教导,让我们懂得思考;对兄弟姐妹感恩,因为他们让我们不再孤单;对小朋友感恩,因为他们给了我们友爱。

一个人要心存一颗感恩戴德之心,永存感恩之情。我们要让孩子认识到,别人为他付出的一切并非天经地义、理所当然。无论是父母的抚养,还是老师传授知识,抑或他人给予的帮助,这一切都是“恩情”。在“知恩”之后,当以行动给予回报,尤其是生养我们的父母双亲。

2.让孩子感恩于他人

在我们的成长路上,给予我们帮助的人绝不仅仅只有父母和老师,还有我们的亲人、朋友、邻里,甚至是路人。

时光大幕拉回38年前的那个寒冬,在东北平原上的一个小村庄里,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戴着破洞的小手捂子,顶着零下30多度的严寒,走在回家的路上。走到半路时,孩子冻得脸发青手发麻,在路过一户人家门口时,他终于哭出了声。这时,从院里走出一位60来岁的老人,他一边和孩子说话,一边将孩子拉进屋。进屋后,老人脱掉孩子的手捂子,用他那双布满老茧但却温暖无比的大手,攥住孩子的小手揉搓,过了一会,孩子缓过来了,老人又把他送出门外,安慰嘱咐道:“很快就到你家了,路上小心!”大家可能看出来了,是的,那个孩子就是我,那个给我暖手的老人叫岳关四,在村中,我叫他“岳四大爷”。

20多年后的1995年,当时我在陕西西安工作,应邀赴河北秦皇岛,出席首届全国公关策划与企业创新研讨会,开完会后准备取道北京回西安。在秦皇岛火车站候车时,一不小心将手指划破,我忙低下头拉开行李包找纸,在我还没有找到纸时,邻座的一个女孩,撕开了一个创可贴递过来,让我伸出手指,她帮我严严实实地把伤口包好,我连声说:“谢谢!”过了几分钟,她随着检票的人流走了,我望着她的背影慢慢离去……

至今,我也不知道这个女孩姓甚名谁,家在哪里,甚至连长得什么模样,我都记不起了,可是我一直不曾忘却她对我的帮助。

类似的事情,在东子40多年的生命历程中,有过很多次,我相信您也一定经历过类似的事情。所以,我们每个生命,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要知道感恩,感恩于社会,感恩于他人。

中国自古就有“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名言。据历史记载,汉初韩信功成名就后,费尽千辛万苦,寻到对自己有一瓢食之恩的漂母,优厚赡养以报其恩;诸葛亮感刘备三顾茅庐知遇之恩,尽管后主“乐不思蜀”,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古人尚且明白的浅显道理,可是为什么在我们今天,知恩、报恩的声音却越来越少呢?是麻木。大人的麻木带来了孩子的麻木,最终导致了群体麻木,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群体的麻木会导致人们丧失最基本的品行。

人类社会是在互帮互助下发展起来的,没有彼此的帮助就没有群体的共同发展,个体也是如此,每个人都是在别人的帮助中,日渐成长起来的。

人是群居性动物,无论个体多么强壮,他都不可能独自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每一天都在接受他人的帮助,尤其是孩子,付出的相对要少,接受帮助的几率要高很多。所以说,作为一个孩子来讲,感恩更加的重要,感悟他人对自己的好,对自己的帮助。从小培养孩子感悟他人之意,让孩子拥有一颗懂得感恩的心,长大之后才能成为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3.告诉孩子一定要孝敬长辈

如今,提起孝顺的孩子,不少人都摇头叹息。言下之意,在蜜罐和溺爱中长大的孩子,缺乏责任感,没有感恩之心,哪来的孝敬之意。确实如此,现在的孩子对父母等长辈亲人缺乏行孝意识。孩子总认为长辈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自然就丢失了这种意识。

最近,16岁的少年博士张炘炀,逼迫没有经济能力的父母在北京全款买房,引起关注。平时的张炘炀如果父母的话语不对他心思,他就会让他们“闭嘴”。作为一个16岁的男孩,不是想着自己将来挣钱,改善父母的生活环境,而是难为父母,这至少表明这个孩子不懂事,不知道感恩。而面对含辛茹苦的父母竟然轻易说出“闭嘴”,说轻了是没教养,说重了那是对长辈的不孝。这个少年博士尽管学业有成,但是不知道感恩父母,不知道孝顺长辈的孩子,究竟能走多远呢?

孝顺长辈,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还是一种感恩的表现,无论是自己的爸爸妈妈还是其他的长辈,作为一个孩子来讲,都应该孝敬。

可当我们感叹或是埋怨孩子不懂得孝敬老人或缺乏感恩的美德时,是不是也当反思一下,作为父母的自己,身教和人格感染方面做得怎样?

孩子有无孝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从小对他们的影响。父仁母慈,子女肯定会懂得为孝之道;要是父凶母狠,孩子又怎会善?如果父母对自己的长辈尽孝,即便不说教,孩子耳濡目染,也会从你的无声行动中学会怎样做人。在自己身上求真,“孝心”的种子才会播撒到孩子天真无邪的心田里去。

我在外生活近30年,回老家的次数有80多次,即便是我在海口、重庆、西安和杭州工作时,每年也至少回家一次;在长春工作期间,几乎隔一个月我就跑回去看看二老。有时我忙不过来,就让妻子带孩子回乡下看望父母。所以,孩子对爷爷奶奶、对乡亲一直有着深厚的感情。同时,孩子也把我们对父母的爱,回馈给我们,让我们体验到来自女儿的爱。

本网站小编总结:家长过份的宠爱孩子,往往使其不懂得感恩,认为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应该的,从而养成自私自利的性格,但愿看了此文章,家长们都不要一味的宠爱孩子!

教育孩子学会感恩说“谢谢”


星期六早上,儿子和我都醒得很早,我是被忘了调整的闹钟吵醒的,儿子却有大好晨光不容错过的意思。他喜欢悄悄地一个人干些我们意料不到的事,比如很自觉地拿出昨天教他的中文字来写,我看到了会很惊喜地表扬他,他呢,就会为自己就是那个我描述的“很自觉的,妈妈只教过一次就会了的,还发明了记录笔顺方法的,好棒的小朋友”而自豪。

趁他有自觉性又有兴趣,我赶紧说:“不如我们把今天的中文内容讲了吧。”情绪高涨的他欣然同意了。按照习惯,10多分钟的讲解和认字后,我会给他一些复习的时间,然后给他听写。他希望自己进行复习,我就抓紧时间到楼下洗衣房一趟。

10分钟后,我上楼来了,一眼看到家门口的走廊上摆了一张纸,以为是管理处发的通知,走近了捡起来一看,原来是儿子刚刚画好的一张卡,上面是我捧着中文书坐在小沙发上教他学中文的画面,还有我拎着洗衣篮的画面,点缀着很多颗心,写着这么一句话:

DearMom,thankyouforteachingmeandwashingclothesforme。(亲爱的妈妈,谢谢你教我,还帮我洗衣服。)

在一颗心里,他签上了“爱你的Alex”的大名。

进得门来,我紧紧地拥抱了儿子,说:“谢谢你!妈妈真没想你这么细心,又这么主动,还这么有创意。妈妈教你学习、帮你洗衣服都觉得特别开心!”他又高兴又骄傲,接下来的听写和新课学习他一直兴致勃勃。

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一张“感谢卡”,让我觉得心里又轻又柔又温暖。小小的儿子真的越来越善解人意,越来越知道要为别人做点什么了。感谢两个字很美,它代表着对他人的尊重,代表着对美好万物的感恩;感谢两个字的力量很大,有时候,一句感谢可以让付出的人觉得一切都值得,一句感谢可以让坚硬的心融化;感谢两个字的感染力很强,就像春风带着种子,可以飞得很远很远,可以让遍地都开满鲜花。爱和感谢其实是如影相随的,都是一切德育教育的基础。让孩子学会感谢他人,从感谢他人到为他人着想,我们会体会到生活的和谐和甜美。

美国教育环境中“感谢”和“感恩”一直无形地渗透在日常活动中。我初到美国时,惊讶于商店里多如繁星的各种贺卡,感谢卡就是其中的一大种类,感谢老师、感谢朋友、感谢家人、感谢客户、感谢猫猫狗狗的,什么都有。有写好了表达各种不同情形下的谢意的,也有空白的让你述说自己感谢的话语。去买床垫,店主会说谢谢你的生意。去修车,过后店里会寄给你一张感谢卡,说知道你有很多选择,谢谢你选择了他们。

朋友来参加了聚会,家长会教孩子寄感谢卡给客人。那著名的感恩节、父亲节、母亲节,都是一些表达感谢的代表节日。学校活动中校长每次致辞都会感谢组织者、感谢老师和家长,孩子们也耳熟能详。老师和家长要求孩子帮忙做什么事情也都不会忘了说谢谢。就是家人之间,也不会认为家人为自己做什么都是天经地义的,一声感谢会让家庭气氛更温馨。

我常常谢谢儿子告诉我班上的故事和新学到的知识,谢谢他不时冒出来的问候和爱的表达,和他一起谢谢爸爸辛苦的工作、谢谢朋友和家人的一路帮忙和支持。今天早上看他的卫生间马桶是盖上的,问他为什么,他说:“盖上冲水的声音小一点,这样可以不吵醒爸爸妈妈啊。”(其实这个卫生间和我们的房间还隔着一条短走廊的,亏他想得到啊!)我很感动,当然又是郑重其事地表扬和感谢啦。说不清是否就是这样,四面八方的阳光照耀,点点滴滴的雨露渗透,一棵健康的小苗慢慢生根发芽了。

上周四儿子说班主任MrsVogt有两天请假,他很想念她。我正想着和儿子商量写个感谢卡作为学期结束的一种心意表达,周五儿子已经高兴地告诉我homeroomparent(家校协会中的班级家长联系人)当天帮助他们全班同学秘密准备了一件礼物送给Mrs·Vogt,那是每人画的一张感谢卡组成的一本感谢集!儿子说他的卡上还写了邀请Mrs·Vogt一起到操场去玩呢!

我相信收到这件特别的礼物时,班主任的感觉也会和我一样,惊喜、欣慰又开心!

做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需要教给孩子的东西太多太多。而最基本的就是我们要教给孩子拥有一颗爱心,学会感恩,学会经常给帮助自己的人说“谢谢”。

幼儿的那几种性格需要妈妈留意呢?(母亲节亲子教育)


前言:小孩子们的性格需要从小开始培养,尤其是性格偏差的孩子,家长们更要积极的帮助孩子改正,以下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值得父母们关注的几大育儿性格,希望父母们都能够及时的帮助孩子改正!

性格偏向1娇弱惹人怜的敏感性格

娇娇,名如其人,忸怩羞涩地躲在妈妈的身后,紧紧拽着妈妈的衣角,探着半个小脑袋看着初次见面的陌生人。妈妈努力挣脱开她的牵拉,想促使她主动与陌生人打招呼,但这立刻使她非常紧张,整个人躲在了妈妈的身后。无奈的妈妈只好一边解释“这个孩子就是这个样,特别胆小”,一边又转身再次用力把娇娇拖到自己的面前来,“出来啊,怕什么!”可是就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娇娇低声委屈地哭了起来------

“不要怕,胆子大点”是妈妈对娇娇的殷切希望,可这何尝不是娇娇自己的希望呢!但是在很多场合下,娇娇会经常地、自然地表现出一种紧张不安、退缩,这是她的一种性格倾向,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特征就是:

1.对外界环境表现出异常的敏感,外界稍微有变化就使她紧张与不安。

2.人际交往的能力比较差,喜欢独自安静地玩一些自己比较熟悉的游戏。

3.行为比较缓慢退缩;情绪比较平静。

4.依赖性高,不愿意表达自己的要求。

爱心提醒

面对娇娇的胆小与敏感,脾气急躁的妈妈常常控制不住自己而发脾气,但是妈妈的急躁越发使娇娇变得更胆小,而不能真正地帮助娇娇成长。

克服性格偏差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妈妈可能也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新的调整:

1.娇娇在接触和适应新的环境的过程中,需要妈妈前期陪伴,在娇娇渐渐熟悉的基础上,妈妈有意识地让娇娇表现自己。例如娇娇要进幼儿园了,妈妈可以先提前带娇娇去幼儿园中玩几次;进入幼儿园之后,妈妈可以陪娇娇在班级中玩一会再离开,使娇娇对新的环境有一个逐渐熟悉的过程。亲子网

2.设置“最近发展区”的任务给予挑战,激发娇娇内在的能力。所谓最近发展区,是指娇娇目前没有达到但是经过自己的努力而可以达到的一种发展水平。例如娇娇目前不愿意和陌生人打招呼,妈妈可以引导娇娇拉着妈妈的手而转到前面来。

性格偏向2胆大迫人的冒险性格

强强突然看到了放在书架中一件玻璃制品,已经对玩具很厌倦的他,立刻给妈妈要“我要玩,我要那个老虎,我要……”,妈妈立刻给强强打开了电视中卡通片,想转移强强的注意力,可是在这个短暂的过程中,她发现强强已经爬到了沙发的靠背上,强强正在斜斜晃晃地想站起来……恐怖的后果,使妈妈只好自己将玻璃老虎递给了强强,但一会儿,妈妈就听见了强强用力把玻璃老虎投向墙壁的声音……

强强总是使当妈妈的神经绷得紧紧的,一会儿他可能去触摸饮水机的开关;一会儿他又可能爬窗台……虽然强强的额头已经被摔出了大疤,屁股也多次被爸爸教训,但他还是在不停地惹麻烦,去做一些很危险的事情……

其实强强属于一种冒险型性格,这种性格的典型特征是:

1.总是处于一种兴奋的情绪状态,习惯性地动手去摸摸东西,用脚去踢踢周围的物品。

2.按自己的想法去行动,从不考虑后果,也记不住以前得到的教训。

3.喜欢攻击、侵犯他人,逆反心理比较强。

爱心提醒:

强强的这种冒险性格偏向,迫使爸爸妈妈软硬兼施,爸爸以巴掌“狠心”地教训了强强多次,妈妈也一直不断地以“乖宝宝”利诱,但仍不能使强强发生改变。那怎么办呢?

1.营造安静平和的家庭气氛,减少或杜绝一些暴力刺激的来源,使强强在一种平和安静的气氛中能静心从事一些阅读或手工制作类的活动,从而减少他冒险行为的可能性。

2.对强强的行为活动设定规则,并坚决按照这种规则来约束强强的要求与行为。例如对一些摆设类的物品,只能观赏而不能拿来做玩具,这种规则之下,妈妈和强强之间没有任何的协商或者条件交换。无论强强怎样的要求,采取怎样的冒险行为,妈妈都不能允许他拿这一物品。这样才能使强强意识到冒险行为并不一定会自己得到满足,学会放弃。

3.对强强的冒险性格偏向,妈妈可以先从外部控制他冲动的情绪,再渐渐让他学会自我控制,而不能因为强强的行为引发自己的消极情绪,从而造成对强强更进一步的消极暗示。

性格偏向3特别“乖”的冷漠性格

蒙蒙的妈妈一直感到很庆幸,自己家的蒙蒙特别的乖。吃饭穿衣蒙蒙也任大人的摆布;客人往来,妈妈出门,蒙蒙也不会在意……但是,当蒙蒙进入到托儿所之后,表现的与其他小朋友有些疏远,他总是一个人躲在角落,受到小朋友的欺负也不会还手;对老师的表扬不去争取,对老师的批评也似乎不在意……

蒙蒙的乖使妈妈放松了对蒙蒙的关注,从而使蒙蒙有更多的时间一个人自得其乐,而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很少给予关注,养成了一种对外界环境冷漠而不敏感的性格倾向。这种性格倾向的典型特征是:

1.对外界环境极少表现出普通孩子的兴趣,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无论开心与否,他都没有明显的反应。

2.比较温顺,行为和生活却很有规律。

3.很少能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需要。

4.没有表现出有固定的亲密依恋的人。

爱心提醒:

在一个强调情商的社会中,蒙蒙的冷漠不敏感可能会影响到她将来的发展,因此妈妈及早意识到这一点很重要,可及早采取措施来帮助蒙蒙改变这种冷漠的性格偏向,具体来说,妈妈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1.减少蒙蒙一个人独处或者蒙蒙单独和玩具在一起的时间,爸爸妈妈要多多陪伴蒙蒙,多与蒙蒙交流自己的感受,少批评蒙蒙,帮助蒙蒙打开自己的心扉,安全地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

2.爸爸妈妈可以多创造机会帮助蒙蒙交一些同伴朋友,使蒙蒙能在与他人玩耍的过程中,学会人际交往,学会主动表达自我,体验游戏的乐趣,理解他人的感受。爸爸妈妈可以多带蒙蒙外出,通过环境的改变、新奇刺激的出现等方式,激发蒙蒙对外界环境的兴趣。

3.爸爸妈妈可以指导蒙蒙喂养小动物,从而激发蒙蒙的爱心以及责任心。

性格偏向4冲动把人累的多动儿

巍巍,一个让幼儿园老师既喜欢又头痛的孩子,喜欢他是因为他的聪明可爱,对他“头痛”是因为他的“无规则纪律”。他总是喜欢动个不停,不是去捉弄其他的小朋友一下,就是突然把自己刚搭拼好的积木向地上一推,或者他就仅仅是在班级内走来走去,就是不能安静坐一会。当然这样来形容他也有一些不妥,因为在他喜欢的卡通片之前,巍巍可以安静地坐半个小时,但除此之外,似乎很难找到其他的“法宝”能使巍巍静静地坐一会……

巍巍虽然能够在喜欢的卡通片前“坐下来”,但是在大多数的时间和场合他却“坐不定”,这说明他是一个具有多动倾向的孩子,他具有一定的冲动的性格偏差,这类偏差的典型特征是:

1.喜欢做的事情有很多,但很难将精力集中于某一件事情,喜欢的事情也只有三分钟的热度。

2.精力充沛,行为多动,但有的时候能偶尔专注与感兴趣的事情上,虽然时间极短。

爱心提醒:

对于巍巍的这种性格偏差,妈妈在帮助巍巍的时候,可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从环境入手,减少环境中新奇多样的刺激与诱惑,使巍巍能够在熟悉的环境中比较自然地安静地从事目的明确的活动。

2.设立目标,培养巍巍的耐性。例如对巍巍的延迟满足能力加以训练,根据巍巍在活动过程中坚持的时间不同而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

3.父母要对巍巍活动的过程多加关注,而减少对巍巍活动的结果关注,树立巍巍对活动本身的内在兴趣,从而使父母对巍巍活动的外部控制转换成为巍巍自身对活动的内在约束。

性格偏向5执拗遭人恼的倔强儿

乐乐,人虽然小但是脾气却很大,一旦他自己认准的事情,他就会倔到底地坚持。前面妈妈答应周末带乐乐去动物园,到了周末因为天下雨,所以妈妈就取消了计划。可是乐乐却不依不饶,一直坐在门口哭,“我要去动物园……动物园……”

乐乐执拗的行为中反映出他的一种倔强的性格偏向,这种性格偏向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特征是:

1.在涉及到乐乐自己的一些事情上,如果父母征求他的意见,无论对于这件事情他是否理解,他都会给出他自己的要求和意见。

2.任性,重复坚持自己的意见;打骂对他没有明显效果。

爱心提醒

对乐乐的这种任性,爸爸妈妈在处理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孩子内在真正的需要。当孩子坚持自己的无理要求时,或许他的目的是想引起父母的关注。亲子教育

2.当孩子任性的时候,父母不要以自己的“任性”来对抗孩子的任性。必要时不妨适当“让步”,首先使孩子的内心得到满足,再教育他学会承担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避免类似行为的再一次发生。

3.父母也可在日常生活中多启发孩子学会多角度解决问题,增加孩子思维的灵活性以及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性格偏向5执拗遭人恼的倔强儿

乐乐,人虽然小但是脾气却很大,一旦他自己认准的事情,他就会倔到底地坚持。前面妈妈答应周末带乐乐去动物园,到了周末因为天下雨,所以妈妈就取消了计划。可是乐乐却不依不饶,一直坐在门口哭,“我要去动物园……动物园……”

乐乐执拗的行为中反映出他的一种倔强的性格偏向,这种性格偏向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特征是:

1.在涉及到乐乐自己的一些事情上,如果父母征求他的意见,无论对于这件事情他是否理解,他都会给出他自己的要求和意见。

2.任性,重复坚持自己的意见;打骂对他没有明显效果。

爱心提醒

对乐乐的这种任性,爸爸妈妈在处理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孩子内在真正的需要。当孩子坚持自己的无理要求时,或许他的目的是想引起父母的关注。

2.当孩子任性的时候,父母不要以自己的“任性”来对抗孩子的任性。必要时不妨适当“让步”,首先使孩子的内心得到满足,再教育他学会承担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避免类似行为的再一次发生。

3.父母也可在日常生活中多启发孩子学会多角度解决问题,增加孩子思维的灵活性以及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本网站小编总结:一般宝宝受到遗传素质、生活环境及其父母们的影响,就有可能会出现性格上的偏差,若是父母们没有及时的帮助孩子矫正,就很容易影响到孩子将来的发展及其前途!

学会感恩(冬季亲子教育指导)


前言:因为现在的家庭基本上都是一个孩子,长辈们将全部的爱都给了他们,付出却从来不追求回报,因此使得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知道索取父母们的爱,却不懂得如何去感恩,以下就让我们来了解下吧!

你在生活中是不是常见到这样的情景:下雨天,年迈的奶奶蹲在地上给孩子换鞋,而孩子却心安理得,竟没有一声“谢谢”;孩子大小便在身上了,你一次次毫无怨言地帮他换上干净的衣服,孩子受之当然,没有任何表示。也许,有些父母会说:“这不是我们分内的事吗?一家人还用感谢吗?再说孩子这么小,怎么会知道‘感恩’呢?”殊不知,良好的情感互动就是在幼儿期形成的,父母若不及时培养,以后就很难补救,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也不例外。而缺乏感恩之心的孩子往往表现得更加脆弱、敏感、自私和任性。亲子网

那么,如何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呢?其实,感恩和其他教育一样,是在日常生活的

一点一滴中逐渐养成的,所以你的言传身教对孩子来说很重要。此外,一些简单而有益的亲子活动不仅能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而且能加深亲子关系,可谓一举两得。

活动1:小小礼物谢谢您

策划

和孩子一起制作小礼物,让他送给想要感谢的人。父母之间也可以“旁若无人”地大声讨论该如何答谢最近帮助过自己的某个人,引导孩子自然入境。

玩法

1.爸爸妈妈先启发孩子,如果得到了别人的帮助,要有感谢意识,可以对孩子说:“××帮助了我们,我们应该怎么感谢他呢?”“你能想出什么好办法吗?”然后,父母要倾听孩子的想法,只要是可行的,都可以采纳实行。关键是要让孩子明白,对于他人的帮助不能受之理所应当。如果孩子实在想不出好的办法,那么爸爸妈妈不妨采用下面的方法。

2.父母提出表达心意的一些建议后,邀请孩子当“家庭代表”,做爸爸妈妈的“小助手”,这样孩子的兴趣自然会被激发出来。要注意的是,父母所提的建议应是孩子能完成的,比如一起制作几张“感恩卡片”,送给想要感恩的人,向他表达感谢。或者用简单的材料做感恩小甜点或手工艺品,让孩子亲手参与表达心意。

建议

在做礼物之前,可以先让孩子说说别人是怎么帮助自己的,说说自己受到帮助时的感受。这样,孩子的感恩之情更自然。爸爸妈妈还要让孩子明白,礼物最重要的是体现感谢的心意,而不是它的贵重与否。

活动2:感恩日记/感恩信

策划

认识一些字的孩子,爸爸妈妈可以让他坚持写感恩日记或者在特殊的日子写一封感恩信,培养孩子感恩的心。

玩法

家长给孩子准备一本专用的感恩日记,和孩子一起记下“感恩事项”,并与家人一同分享。若无法每天分享,可等周末时,来个“感恩下午茶”,请孩子读读自己的感恩信,将感恩之心化为语言和行动。

感恩信的用处很大哦,不止感谢他人时可以写,每年都有一些特殊的日子,比如父亲节、母亲节、教师节、父母的生日、爷爷奶奶的生日等。这样一些非常有纪念意义的日子,我们可以用一种新鲜的方式来度过。让孩子写一封感恩信给养育自己的爸爸妈妈,给关爱自己的祖辈或老师,或想感谢的其他人。亲子教育

建议

对于低龄的孩子,可以用画画来代替文字,比如说想要给爷爷奶奶写信时,孩子可以在父母的帮助下,边画画边讲讲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再由父母带着孩子一起把信交给爷爷奶奶,并给爷爷奶奶讲讲“信”的意思。如果孩子表达得不够充分,家长可以在旁边加以提醒。这个过程不仅能让孩子体会到与父母合作的乐趣、对生活感恩的满足,同时也锻炼了绘画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尤其是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3:餐桌感恩会

策划

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本就是非常温馨的气氛。餐桌感恩对孩子来说,更容易被吸引。

玩法

每周利用一天的晚餐时间,全家人依次谈谈自己最近一周得到的帮助及需要感恩的事情,自己做了那些感恩的实际行动,这些行动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收获。此外,还可以分享这周的感恩行动是否完成,困难点在哪里,哪些需要家人的帮助等。

建议

孩子的学习活动是以观察学习为主,学习的方式是间接学习,所以家长的行动就成了他们观察学习的直接对象,家长的行为就成了孩子的参照坐标。对于孩子正确、适宜的感恩行为,家长要给予及时的奖励,口头赞扬和实物的鼓励都可以。这样做的目的是强化孩子的正确行为,孩子的感恩行为受到鼓励后,会有更好的表现,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

活动4:制作感恩盒

策划

任何事情,只有让人们感觉到它的价值,才会激起人们去做的动力。感恩也是这样,随时将所受到的帮助写在纸条上,找一个盒子装起来,制作成孩子专属的感恩盒。当孩子翻看感恩盒中所收集的纸条时,会有更强烈的感恩情感,让孩子惊讶地发现,原来自己受到了这么多的帮助。

玩法

“宝贝,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感恩盒吧!你想做个什么样的盒子呢?”家长可以帮助孩子一起制作一个感恩盒,盒子上可以画上表示爱心的图案,以提醒孩子这是专属他的“感恩盒”。感恩盒的材料可以选用废弃的纸巾盒,还能从小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呢。环境保护也是我们人类对大自然感恩的一种实际表现。

建议

制作的感恩盒不一定要很漂亮,也可以很朴素,就像感恩行为本身。关键要激发孩子对制作活动的兴趣,并鼓励孩子坚持下去。爸爸妈妈还可以让孩子把感恩盒收集起来,等到他长大后再拿出来看看,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哦。

幼小的孩子刚开始可能想不出有什么事需要感谢,父母要多引导孩子,从在家中所做的每一件事开始。例如:感谢妈妈每天帮我准备早餐,并把它写下来贴在家中的感恩留言板上。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以此来看世界,就会因知足而幸福。

本网站小编总结:为什么现在不孝敬父母的孩子越来越多了,其归根结底还是由于孩子们不懂得感恩,但愿父母们看了此篇文章,能够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来教会孩子如何感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