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的童话故事
2019-12-24 一个的童话故事 一个现实的童话故事 一个很长的童话故事一个到处流浪的城市。
我们熟知的故事典故有荆轲刺秦王、四面楚歌等。故事典故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每个故事典故都有他们独特的教育意义。对于故事典故中的一些教训我们要谨记。什么样的故事典故会更好地帮助大家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个到处流浪的城市》,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一个城市叫做阿拉凡德,它位于一个蓝色的湖边。有一天,阿拉凡德突然失踪了,首先注意到这件事的,是一个正要去阿拉凡德找他母亲的人。他爬上山丘,山丘上原本有一座教堂。他远望四周,钟楼不见了,烟囱不见了,整个阿拉凡德消失得无影无踪。湖边,原来阿拉凡德所在的地方空荡荡的,只剩下交错的马路和铁轨。
那个人想:阿拉凡德不见了,而且没有留下半点讯息,它一定是半夜趁着起浓雾时走的。那个人决定去找寻这个城市,他四处走,到处问人:您有没有看到阿拉凡德?没有人看到这个城市。
阿拉凡德﹗他扯破喉咙大叫,甚至在窄小得根本容纳不下阿拉凡德的峡谷里,你都可以听到他的声音。
也许阿拉凡德已经偷偷越过边境跑到国外去了,那个人想。于是他开始到其他的国家四处问。
就这样他找了十年。有一天,他突然发现眼前的村子没有被画在地图上,他猜想,自己一定走错路了,于是他向一个正在把牛赶进牛栏的小男孩问路。请问,这条路通往卡沙罗沙吗?
可能吧,男孩回答。
你不是这儿的人吧﹗
我是这儿的人,男孩说,但是这儿经常换地方。那个人想,这男孩脑筋可能有点问题,但是他还是问了老问题:有没有一个城市从这儿经过?
一个城市?叫什么名字?
阿拉凡德。
没听说过。它长什么样子?
它有工厂、教堂、医院、学校、餐馆、商店、桥梁、停车场。
这儿经常有城市经过,男孩说。有时是村子,有时甚至只是几间房子。我没有那么多时间去记这些东西。
这儿经常有城市经过?它们要到哪儿去?那个人问。
谁知道﹗到它们要去的地方,男孩说。
譬如说,我们现在所在的村子,它到这儿已经一个月了,我们不知道它还会待多久,也许它会永远留下来,也许它只是歇歇脚,不久就会离开。我们得跟着村子过日子,它到哪儿我们就得到哪儿,有时都还没适应好,它又收拾好房子、牛栏、仓库上路了。听说有些城市和村庄从来没停留过,到处在流浪。它们的居民通常是锅炉的修补工人,还有说书卖唱的人。
就在这时候,附近突然隆隆作响。
我们的村子要走了,男孩说,同时把最后一头牛拴好。如果你还想找到你的路,你最好现在就走。
那个人听了男孩的话。他才刚刚离开那些房舍,那个村子果然带着所有的东西上路了。
天色渐渐变暗,那个人坐在路边想着他的城市:它也许迷路了,找不到地方停下来。
他突然听到背后有喇叭声、铃声,还有笑声,他回过头,他的城市就在眼前。工厂、教堂、医院、学校、餐馆、商店、桥梁、停车场,它看起来和从前没什么差别,只是多了一点长途旅行的沧桑。这时在城市的另外一边,太阳正要下山。
阿拉凡德,那人轻声地说。
你在这儿﹗城市说,来的正是时候,你母亲快死了,快来﹗她正在等你。
在我们这儿城市不会失踪,只有猫、金丝雀、金鱼会不见,它们到哪儿去了?
精选阅读
流浪儿丑小鸭
常见的历史典故有精卫填海、晏子使楚等。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关于大量的故事典故。故事典故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文化。典故中的历史文化我们应该好好学习。有哪些值得推荐的故事典故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流浪儿丑小鸭》,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养鸭场新来了一只小鸭,绒毛乱糟糟的,又脏又丑。
“哎哟哟,好难看呀,从哪儿流浪来的?”几只小鸭嚷起来。
年轻的母鸭说:“离我的孩子远点儿,你这丑东西!”
“闭嘴!你们这群无知的笨蛋,”一只很有声望的老母鸭站
出来吼道,“我敢肯定,这是天鹅的后代,美丽的白天鹅的后代!”
她伸手拉了一把那吓得缩成一团的丑小鸭。
“为什么呢?”鸭子们围过来不解地问。
老母鸭说,以前这儿也来过一只丑小鸭,大家嫌他难看,就把他赶走了,后来他却成了天鹅。
鸭子们似有所悟地点点头。
“那么,就请你们客气点吧。”老母鸭忠告道。
好了,听了老母鸭的一番话,大家赶紧对丑小鸭热情起来。谁不想跟未来的天鹅攀上关系呢?有几只母鸭为了争着认他做干儿子,当场就大打出手,弄得头破血流。丑小鸭真有点受宠若惊了,以前他四处流浪,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无意间闯进了养鸭场,不料却成了这里最吃香的人物。
美美地享用完大家让给他的一大碗饲料后,丑小鸭开始散步了——这顿实在是吃得太饱了,不运动运动进行消化是不行的。
小河里,一群小鸭在快活地游泳,丑小鸭刚要下水,有只小鸭衔着一条鱼儿爬上了岸,其他小鸭就“扑棱扑棱”地追上来。丑小鸭也跑过去抢,他觉得挺好玩的。
“停停停!”鸭妈妈跑过来大声说,“把鱼儿让给丑小鸭,快点!”
“可这是我抓到的呀。”小鸭泪汪汪地瞅了瞅妈妈严厉的神态,极不情愿地放下了鱼儿。
鸭妈妈换了个表情,笑眯眯地对丑小鸭说:“吃吧,孩子,新鲜的鱼虾天生就是给你吃的。”
“不,我已经很饱了。”丑小鸭摇摇头。
“一定得吃,都盼着你早日变天鹅呢,”鸭妈妈把鱼儿放到丑小鸭面前,咽了咽口水,“当然,到时你可要记得我。”
说完她就领着孩子走了,抓到鱼儿的那只小鸭回头瞪了丑小鸭一眼。丑小鸭难受极了,他没吃鱼儿,沿着小河慢慢地走。
“可不该这样走路的,”老母鸭突然间冒了出来,“你得走一字步,这种摆开八字腿边走边扭的姿势土死了。”
说着她又亲自示范,要丑小鸭跟着学。不知是不是动作不到位,走起来真是好别扭。
老母鸭还反复叮咛:“高贵就得有个高贵的样子,别忘了,啊?”
“嗯。”丑小鸭不得不答应——真受不了老母鸭苦口婆心的样子。他继续抬着头、挺着胸、竖着脖子别扭地走啊走,直累得身子像散了架似的。
“看!多美的走姿啊。”迎面走来的几只公鸭,似乎对他非常满意。
“嘎!你们好!”丑小鸭礼貌地打个招呼。
“哟,宝贝,”一只公鸭关心地说,“千学万学,可别学咱这‘嘎嘎嘎’的大嗓门呀,一只高贵的天鹅是绝对不能这么粗鲁的。”
“讲话要尖声细气地讲。”另一只公鸭说。
“我是个正宗的男子汉啊!”丑小鸭感到很滑稽。
这样的生活真是受不了,丑小鸭拍拍翅膀,大步走出了养鸭场。
“我要做我自己,”他自信地说,“天鹅自由自在地飞翔,我要自由自在地流浪。”
于是,世界上又有了流浪儿丑小鸭。不过,他已经变得勇敢多了。
小骆驼流浪记的故事
小骆驼流浪记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王子和一个富人。富人想和王子家攀亲,所以打算送给王子一百头白骆驼。可是临到送礼的时候,他却发现只有九十九头骆驼,于是就把自己的一头白色母骆驼也给了王子,而把她还在吃奶的小骆驼留在了家里。
小骆驼到处跑,日日夜夜哭喊着找他的妈妈。富人在一个大蒙古包里布置了许多鲜花,然后把小骆驼放在里面。但是小骆驼仍然日夜不停地哭喊,把蒙古包都哭倒了。蓬头垢面的小骆驼跑了出去,穿过隘口、山峰,穿过草原、荒漠,用微弱的声音喊着他的妈妈。后来,富人家的牧马人发现了小骆驼,就抓起一根用虎皮做环的铁套索,骑上浅栗色马飞奔而来,追赶小骆驼。牧人捉住了小骆驼,用套索拼命抽打它,并且喊道:“我要把你肮脏的皮垫狗窝,用你可怜的肉款待我的牧童,我要教训教训你。”
他把小骆驼带回去,拴在一头大黑骆驼的脖子上。小骆驼依然拼命地挣扎,日夜不停地哭喊。
大黑骆驼问:“你就不能安静一会儿吗?”小骆驼向它讲了自己的遭遇。大黑骆驼很难过,说:“今晚你别哭叫,让我睡个好觉,天亮前,我用牙齿咬住绳索,在石头上磨断,让你走。”
这一夜,小骆驼一声也没叫。老骆驼用它的大嘴咬紧绳索,用尽全身力气在石头上磨起来。天亮前,它终于使小骆驼获得了自由。
蓬头垢面的小骆驼用微弱的声音喊着,穿过隘口、山峰,穿过草原、荒漠。牧人又追了上来。就在他快要抓住小骆驼的时候,他的马突然站住了,说:“我见过世上的许多孤儿,但是从没见过像这只小骆驼这么凄惨可怜的。”
说完,马倒下死了。
小骆驼继续向前跑,遇到了一只母狼,带着两只狼崽。
“你是什么动物?怎么这样叫呢?我要吃了你。”
小骆驼告诉它们,他是怎样和妈妈分手的,最后说:“好吧,你吃了我吧。你要是从前面吃,这是我长长的美丽的脖子。你要是从下面吃,这是我可爱的蹄子。你要是从上面吃,这里是我的小驼峰。你要是从边上吃,这是我瘦瘦的肋骨。如果你从后面吃,这是我的两条好看的后腿。”
狼说:”我以前见过许多孤儿,但是从没见过像你这样的。”饥饿的狼吃了它自己的一只狼崽,没有吃小骆驼。
小骆驼继续寻找妈妈,穿过隘口、山峰,穿过草原、荒漠。突然,一片黑森森的密林挡住了他的路,既穿不过去,也绕不过去。小骆驼急得大喊起来,前后左右地寻找,终于找到了一块林间空地,穿过了树林。它又继续向前走。走啊,走啊,突然又被汹涌的海水挡住了去路。
小骆驼又大声叫喊起来,沿着海岸到处奔跑。突然,水中出现了一只像蒙古包一样巨大的海龟,它生气地说:“你这个可怜的动物!你就不能让劳累的人们安静一会儿?!”
小骆驼讲了自己的经历。大海龟很同情他,把他背过了大海。
蓬头垢面的小骆驼又用微弱的声音喊着,再次穿山越岭,走过荒原和沙漠。终于,他听到远处传来了妈妈的呼唤。骆驼妈妈也听到了小骆驼呼唤她的声音。富人马上把骆驼妈妈关在铁屋里,还派了三千士兵,把屋子团团围住。但是骆驼妈妈踢破了铁屋的墙,杀死了三千士兵,跑去找她的孩子。
小骆驼终于找到了妈妈,喝到了她甜蜜的乳汁。不久,它们遇到了一位好心的牧人,一直生活得很幸福。
2小骆驼流浪记的故事点评小骆驼吃了很多的苦头,动物们都非常的同情还在吃奶的小骆驼,还在吃奶的小骆驼只想要和自己的妈妈在一起,不想孤孤单单的,小骆驼本来就应该和自己的妈妈在一起,我们反而是剥夺了小骆驼的幸福。动物之前的亲情不比人类的少。
一群二流子的故事
我国优秀的故事典故包括夸父逐日、神农尝百草等。故事典故汇集了古代人各种各样的智慧。这些故事典故都让我们百看不厌,受益匪浅。我们应该切合实际分析故事典故带给我们的启示。您是不是正在寻找故事典故的模板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一群二流子的故事”,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一次,公鸡对母鸡说:“现在正是核桃成熟的时候,我们要趁着松鼠还没有把核桃全部吃完,赶紧进山去吃个够。”“对呀,”母鸡答道,“走吧,我们可以好好地享受享受。”它们于是就上了山,而且因为天气晴朗,一直在山上呆到天黑。不知道它们究竟是因为吃多了撑着呢,还是因为它们突然变得心高气傲起来,它们竟然不愿意步行回家。公鸡用核桃壳做了一辆小车。车子做好后,小母鸡坐了上去对公鸡说:“你只管在前面拉车吧。”“让我拉车?”公鸡嚷了起来,“我宁愿步行回家也不愿意拉车。不行,我决不答应!要我坐在车上当个车夫还可以,可要我拉车,这根本不可能。”
就在它们这样争论的时候,一只鸭子嘎嘎嘎地叫着对它们说:“你们这两个小偷,是谁同意你们上我的核桃山的?等着,我要让你们吃点苦头!”它说着便张开阔嘴,向公鸡扑过去。但是公鸡并非等闲之辈,毫不示弱地向鸭子反击,对着鸭子猛踢猛蹬,弄得鸭子只好低头求饶,并且愿意接受惩罚,给它们拉车。小公鸡坐在车夫的位子上,高高地叫了一声:“鸭子,尽量给我跑快点!”小车便飞快地向前驶去。
他们走了一程后,遇到了两个赶路的,一个是大头针,一个是缝衣针。“停一停,停一停!”它俩喊道。然后又说,天快要黑了,它们寸步难行,而且路上又脏得要命,所以问能不能搭一会儿车。它俩还说,它们在城门口裁缝们常去的酒店里喝啤酒,结果呆得太晚了。由于它俩都骨瘦如柴,占不了多少位子,公鸡便让它们上了车,条件是要它们保证不踩到它和母鸡的脚。
天黑了很久以后,它们来到了一家旅店前。它们不愿意在黑夜里继续赶路,再加上鸭子的脚力又不行,跑起来已经是左摇右摆,它们便进了店里。店主人起初提出了许多异议,说什么店已经住满了,而且他觉得它们不是什么高贵的客人。可它们说了很多好话,说要把小母鸡在路上生的鸡蛋给他,还把每天能生一只蛋的鸭子留给他,他终于答应让它们在店里过夜。
第二天清早,天刚蒙蒙亮,大家都还在睡梦中,公鸡却叫醒了母鸡,取出那只鸡蛋,把它啄破,和母鸡一起把蛋吃进了肚子,再把蛋壳扔进火炉。然后,它们来到还在沉睡的缝衣针旁,抓住它的脑袋,把它插进店老板椅子的坐垫中,又把大头针插在店老板的毛巾里。做完这些后,公鸡和母鸡便飞快地逃走了。
鸭子因为喜欢睡在露天,所以晚上一直呆在院子里,没有进屋。它听到公鸡和母鸡逃跑了,心里万分高兴。它找到一条小溪,顺着它游了下去——这种旅行的方法当然要比拉车快多了。几个小时之后,店老板才起来。他洗了洗脸,准备用毛巾擦一擦,结果大头针从他的脸上划过,在他的脸上留下了一道直至耳根的长长的血印。他走进厨房,想点燃烟斗,可当他走到火炉旁时,鸡蛋壳从火炉里蹦了出来,碰到了他的眼睛。“今天早晨好像什么都跟我过不去。”他说,同时气呼呼地在他爷爷留给他的椅子上坐了下来。可他立刻又跳了起来,而且叫着:“哎哟!哎哟!”那缝衣针虽然没有扎着他的脸,却比大头针扎得更厉害。他现在真的气坏了,不由得怀疑起昨天很晚才住进店来的那帮客人。他去找它们,结果发现它们早已逃得无影无踪了。他于是发誓说,他的店里今后决不再接待任何二流子,因为这帮家伙吃得多,不付一分钱,而且还忘恩负义地对你做恶作剧。
一群二流子读后感
《一群二流子》这个故事简短诙谐幽默,角色性格明了,虽然公鸡和母鸡他们很聪明,但我觉得他们太会耍小聪明了,虽然承诺店主人会将小母鸡生的蛋给他,但第二天却违反承诺还将缝衣针、打头阵藏起来让店老板受伤。我觉得这样的做法是不妥的,无论是待人待事都要真诚,已经答应别人的事情也要做到,不然会失去很多朋友。
长竿入城的故事长竿入城的意思
长竿入城的故事
古时候,一天,有个鲁国人拿着一根长长的竹竿进城。开始的时候,他竖着拿竹竿,可是城门太矮,竹竿太长,进不去城。于是,他就灵机一动,横着拿竹竿,可是城门太窄,竹竿太长,还是进不去。这可把鲁国人难住了。怎么才能进去呢?竖着拿不行,横着拿还是不行,难道竹竿就拿不进城里去了吗?一想到,自己辛辛苦苦从乡下扛来的竹竿却拿不进城,鲁国人垂头丧气,坐在城门边。过了一会儿,有个老头儿从他面前经过,见他唉声叹气,就走到他的身边问他怎么回事。鲁国人告诉了他竹竿拿不进城去。那个老头很自信地说:“我不是圣人,但是见识过的事情比你多得多。你为什么不用锯子把竹竿从当中截断,再拿进城去呢?”那个鲁国人竟然依照老头的主意,把他长长的竹竿截断了拿进城去。好好的竹竿再也不能发挥它的作用了。
2长竿入城的故事点评小朋友,你认为老头的主意好吗?你能想到好办法吗?那个老头自认为自己很聪明,实际上却出了很愚蠢的主意。这个故事说明,做人一定要谦虚,千万不可以自作聪明,那样会出笑话的。
两个拾到金子的人的故事 儿童故事两个拾到金子的人的故事
我们学过的故事典故有三顾茅庐、背水一战、程门立雪等 。这些故事典故都是优秀的中华文化。学习历史在于知道过去的真实和真实的过去。典故中传播的优秀文化我们应该大力弘扬。你收集了多少故事典故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两个拾到金子的人的故事 儿童故事两个拾到金子的人的故事”,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两个拾到金子的人的故事
从前,有两个人,一个是高个子,一个是矮子。他们一起外出,误入一座人迹罕至的深山之中。正在走着,高个子突然发现:“我们走到金山里来了。”
“金山?”矮子奇怪地问。
“对,这里就是金山。”
“你怎么知道的?”
“先看看你的脚下。”
听高个子这样说,矮子弯下腰去看自己的脚,才知道自己正踩在一块很大的金子上。
“我们变成富翁了!”高个子和矮子兴奋得放声大叫,空旷的山谷里传来他们的回声:“我——们——变一成——富——翁——了——”
他们激动得手都发抖了,立即拿出随身所带的口袋往里面放金块。不多会儿,各自装了满满一大袋金子,但是却没有办法将口袋扛起来。
“这该怎么办才好?”高个子问。
“办法很简单,”矮子一边说,一边把口袋里的金子倒出一半来:“这样,我们就可以上路了。”
高个子有些犹豫,舍不得往外扔金子,而矮个子已经把口袋扛到肩上。
矮子对高个子说:“还考虑什么?快把口袋里的金子倒出一半来。”
矮子见高个子仍然犹豫不决的那副样子,便解释说:“既然扛不动满满一袋,就得想个解决办法,我看弄它半袋金子也足够了。”
高个子认为半袋太少,但满满一袋又实在扛不动,只好勉强倒出一点来。
“你总是这样贪心,我先走了。”矮了说完,迈步朝前走去。
高个子从口袋里倒出一点金子来,但仍然扛不动,折腾了好一阵子,最后只得倒掉半袋,才能凑上肩,扛着出发。走了一段路,见矮子坐在树荫下等他,也就到那儿坐下歇气。
矮子对高个子说:“怎么样,我早就跟你说要倒掉一半才背得动嘛。”
“你说得对。”高个子无可奈何地回答。
“就是这半口袋,我们也恐怕很难把其中的二分之一带出森林去。”
“为什么?”
“因为我们还要爬许多山,照目前这种速度,起码还要走四五天。我们的力气将越来越小,我们会觉得肩上扛的口袋越来越重。最后,我们会没有力气扛这半袋金子。”
“那又怎么办?”
“我们只好再扔金子。”
“还要扔金子?”
“是的。还要扔金子,直到剩下我们所能带的那一点。”
“这样一来,我们只能得到一点点金子了。”
“凭良心说,也不算很少。”
“糟糕透了,拼着老命,最后才得到一点点金子。”
“即使是一点点,也使我们变得很富裕了。”
尽管他们的看法不同,但还是一致认为,不管怎么说,还是先往前走,以后的情况如何,到时就能明白。
他们又走了很久,两人都觉得肩上那半袋金子太沉,压得他们走不动了,只得再次坐下来休息。
“现在我们该怎么办?”高个子问。
“我早说过了,我们还必须扔掉一些金子,按我们的力气能背多少就剩下多少。”矮子回答。
高个子说:“我不扔,我要把这半袋金子统统扛回家去。”
“随你的便。”矮子一边说一边扔掉一些金子,然后扛起口袋继续赶路。
至于那个高个子,反而把矮子扔掉的金子捡起来,塞到自己的口袋里,然后十分费劲地把口袋扛上肩,气喘吁吁地跟在同伴的后边,艰难地挪动着步子。
要走出这密密麻麻连成一片的大森林,还必须翻越好几个山峦,因为他们正是沿着这唯一的一条小道进山来的,现在也必须循着这条路出去。
“我肩上的负担减轻了,我走起路来比你轻松,”矮子对高个子说。
而高个子却说:“我虽然比你费劲,但我的金子比你多,回到家里,我比你有钱,比你阔气,比你舒服。因为你只图眼前的轻松,一再把金子扔掉。”
“你理解错了。”矮子说,“我不是个偷懒的人,也并非只顾眼前的轻松。我是一个讲究实际而又知道满足的人,不贪心就是。”
又走了一阵,高个子终于坚持不住了,叫嚷起来:“停一下,停一下,我实在走不动了。”
矮子停住脚步,他也觉得又饿又累,需要休息一会儿。
“这东西越来越沉。”矮子一边叨念着,一边又把自己的金子再扔掉一些。
高个子见同伴扔金子,又赶紧把它捡到自己的口袋里。矮子见了,大笑起来,问:“你难道不想回家了吗?”
“这还要问。”
“你真要想回家,为什么还要加重你的包袱?你这样做,一定要倒在半路上,回不到家的。”
“我有把握能把金子背回家。”
“我明白,你有这个心,但无这个力。你这样做,是你的贪婪本性造成的。”
“不管你怎么说,我只要能把这些金子弄回家就行。”
这样,他俩又继续上路。没走几步,又停下来,他们的确太累了。矮子又扔掉几块金子,高个子又一块不漏地拾进自己的口袋。但他已经两腿打颤,只觉得天旋地转,两眼一黑,终于摔倒在地上,断了气。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贪心只会给人带来灾难。
2两个拾到金子的人的故事点评矮子一路上扔掉一些金子减轻自己的负担,只为了能够回家,而高个子扔了一半的金子就舍不得扔金子了,贪婪而且还认为自己可以走回家,这是自不量力的表现,那么高个子收获了什么呢?高个子没能走回家,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贪心只会给人带来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