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任胎教
2020-11-09 太任胎教 什么是胎教 月亮太阳童话故事心神不定:我是不是太狠心了?。
你好!我是一位幼儿老师,我没教过这样小的孩子,我们幼儿园小班招收的是3岁到4岁的孩子,家长们也常遇到这样问题,我们做到的是,让孩子们把幼儿园当成自己另一个家,哭是正常的啊!只要他习惯,我们老师再做出努力,我想,你的孩子不会再哭的!
chengran的回复:
我们这里的幼儿园,不到六点不让接的,这样对刚入园的孩子是不是不好呢,我们孩子这两天哭的嗓子都哑了,我真担心!还要不要送呢?是不是可以缓一天两天再送?多谢指教,我儿子2岁8个月,上的是小小班!
maia的回复:
没事,只要幼儿园的情况还不错,孩子一般要一周左右适应下来。我儿子一岁四个月,下周也要送,不是没有人照看,而是玩伴太少。小孩子一定要注意与别的孩子交往,对孩子的性格和情商的培养发育非常有益。当然开始的适应阶段可以早点接回家,慢慢让孩子适应。这是我们幼儿园的老师建议的。
如果有什么最新情况我们可以及时交流一下。
xiaolonger的回复:
小宝宝上幼儿园,虽小了些,家里人不忍心,不过幼儿园里和那么多小朋友玩也不是不好,这样他能早一些学会和别人相处,也可以学到好多东西。如果实在没办法,那么上幼儿园也不是很坏的主意。
~snowing~的回复:
听说铛铛上幼儿园,铛妈可要耐下心呀:)因为雪雪JJ也是很早/18个月,上幼儿园,也哭过,妈妈也犹豫过,最后我们都坚持下来,幼儿园比在家里好玩多了。如果幼儿园情况不错,铛铛能力比较强,就坚持送吧!
somestone的回复:
有婆婆在,再请个钟点工或保姆,多好。又放心又能照看好孩子。孩子太小了,还是不要送去幼儿园。孩子爸爸爱自己的孩子吧,就应该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为孩子着想。
qimama的回复:
我觉得一个好保姆比婆婆要好的多。
孩子太小了,恐怕话还说不全吧?有什么委屈妈妈怎么才能知道呢?为什么不同意找钟点工呢?会省很多心的,况且家里还有老人看着。这么大的孩子当然是想出去玩,而且每天也要保证2小时的室外活动呀。
接回来吧,孩子太小了。再跟老公商量商量,看为什么不同意请钟点工。
manxu的回复:
宝宝太小了,送幼儿园是早了点。我家妹妹一岁一个月,我想等孩子两岁以后再考虑这个问题。我觉得你还是请个保姆比较好。
心痕的回复:
这个时期的孩子总是让人的心悬着,小小的个性要急着显露,喜欢自作主张,大人的道理即不明白又固执己见,所以做父母的总想找一种合适的方式和孩子相处。
孩子这么小上托班师有点早,不过,我家雨儿也是那时候上,开始也哼哼唧唧的,不到一个星期就好了,小孩子在外面的表现有时候出人意料的懂事,如果托班的老师和环境不错的话,我想铛铛也会很快适应的。
还有,在对待孩子的态度上,大人之间要一致,就像你和婆婆之间,有的观点还是要多多沟通。
锋锋妈的回复:
铛铛妈,不知道宝宝现在的自理能力如何??会自己说尿尿?会自己吃饭吗?能配合大人穿衣服吗?如果都行的话,那么就放心给他去幼儿园好了!如果不行,我还是象其他妈妈一样的意见:请个钟点工吧!
入学准备编辑推荐
轩儿是不是太自律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新学期即将到来,父母也会帮准孩子们做好一些入学准备,做好入学准备可以让我们习惯在生活和学习活动上的一系列变化,那么你还有了解过哪些关于入学准备小知识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轩儿是不是太自律》,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看轩儿妈说轩儿的故事,就象是潼潼的故事一样,为此,我也有过与轩儿妈同样的心痛和疑惑。但想来想去,我觉得,孩子能听得懂父母讲的道理并且尽力去做是多么难求的一件事情,这说明我们和孩子之间有着很好的沟通,平等的交流,我相信轩儿妈平时绝对不是要求轩儿事事听大人的话,否则不会有这样的结果。就象潼潼,当他说“妈妈你说得对,我听你的”的懂事劲和“你说得不对,我说得对,你必须听我的”的蛮不讲理同时存在的时候,当他说“我长大了,要学会控制自己感情”又说“哭没关系,哭一会儿就不哭了”的时候,我知道孩子所有的话都是发自内心的真实的想法,并没有任何扭曲,我为此感到骄傲和快乐!轩儿妈,也许就象心痕所说的,这也是我们的成长痛吧,但记住一句话:宽心养儿!经常对自己说一说,真的会宽心不少呢!
心痕的回复:
轩儿是很懂事的孩子,轩妈的感受我也深有体会。
有时候,看着孩子懂事的样子,总会不自觉地心痛。我想,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也会面临一次又一次的成长疼。
如果希望孩子快乐,那么放手让孩子也体会到成长的喜悦吧。
爱是不是应该放在心里
感谢大家给我指点迷津。只要掌握爱孩子而不是溺爱孩子这个原则,不必拘泥爱的表达方式,对吗?
imole的回复:
我好爱我的儿子!每天下班就急急忙忙地往家跑。抱儿子是我最幸福的事,我亲他,告诉他,妈妈爱你,我的心肝宝贝。他爸爸也是一样。爱,就要告诉他。我们我会严肃地和他谈,让他知道我决不会姑息迁就。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szdonglianghong的回复:
我也是每天下班回到家就要好好抱抱孩子、亲亲孩子,我觉得只要我们正确地运用我们的爱,正确地表达我们的爱,宝宝不会变成不听话的孩子。
我女儿现在已经一岁半了,每天一看到下班的我就会说“妈妈抱抱、妈妈亲亲”还会说“爱爸爸、爱妈妈”看到她快乐的样子我觉得她很自信。
京豆妈妈的回复:
为什么不告诉他?沐浴在爱中的孩子会健康成长的,爱可不等于溺爱呀。
我会告诉豆豆说:妈妈爱豆豆,爸爸爱豆豆……,豆豆也会说:豆豆爱爸爸妈妈,豆豆爱奶奶,豆豆爱阿婆……
kkr的回复:
当然要让孩子感受到爱。爱不等于纵容。
晖晖的回复:
宝宝在爱中长大心理才会健康发展,尤其是母爱,应该让宝宝感觉到。只要不是溺爱,正常的爱不会使孩子无法无天。
伊伊每天看见我回家都“妈妈!妈妈!”的叫着要我抱,我总是抱抱她,亲亲她,她就满足地搂着我的脖子趴在肩上。想想如果妈妈不理她,她小小的心里该有多伤心呀!
哈斯的妈妈老谭的回复:
我觉得可以说出来,爱孩子会让孩子更加自信和快乐。而且也会更加信任你,建立良好的母子关系对孩子的培养也是有正面作用的。
现在我们一回家,斯斯就快乐的大喊“爱妈妈!爱爸爸!”我们也会回答“爱斯斯,你好!”我觉得这样大家都很开心,不会担忧什么。当我批评斯斯以后,会告诉她,妈妈虽然批评了她,但妈妈还是爱她的。
狠一狠心孩子就长大了
说来好笑,这对家长竟然是来要求把自己已经入托在幼儿园寄宿的孩子接回家的,理由呢,更是让人哑然失笑。孩子的爸爸不好意思地说:“王老师,真是对不起了,今天我不把儿子接回家,他奶奶就要死要活了!”
经了解:要接回家的这个孩子名叫琪琪,今年4岁,是本期新入园的孩子。孩子的爸爸妈妈长期都在外地打工,家里只有孩子的爷爷奶奶照看,这个孩子是爷爷奶奶的一口气,含在嘴里怕化了,搂在怀里怕飞了……开学的时候,琪琪的爸妈特地请假把孩子送进了幼儿园,为了减轻爷爷奶奶的负担,坚持放在幼儿园全托,这几天集体生活下来,在老师的精心照看下,孩子很快就适应了幼儿园生活。可是,孩子的奶奶在家却呆不住了,天天流泪,几天不吃不喝的。老是担心孙子在园吃不好,睡不好,而且怕他不习惯没有奶奶在身边照顾的日子,最后逼着孩子的爷爷给琪琪在外地打工的爸爸打电话,让他立即回来接琪琪回家,否则,就见不到孩子的奶奶了!于是呢,就有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当班主任张老师把琪琪带到她父母面前,介绍琪琪这两天在幼儿园的表现的时候,我注意到张老师对琪琪的表现并不怎么看好,她说:与同龄幼儿比较,琪琪的思维、语言、动手能力发展相对缓慢,表现在与小朋友交往的时候,语言表达比较迟钝,课间活动时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坐着,不像其他的孩子那样天真活泼、生龙活虎的,而且进餐的时候,特别慢,好像还不太会自己拿勺子吃饭……但是呢,这两天,孩子的进步特别明显…张老师的话还没有说完,琪琪的妈妈就接着埋怨起来:还不是琪琪爷爷奶奶惯的,从小啊,这孩子就一直跟着他们,老人家对孩子过度地关爱,什么事都是爷爷奶奶包办,如此下去,怎么得了哦……!
话虽这样说,琪琪还是被带回家了,从此,由全托转为了半托,每天由爷爷奶奶负责接送上学。
望着他们逐渐远去的背影,我陷入了沉思:目前,隔代教育几乎成了农村幼儿园的主力军。数据显示,我园100多名入园幼儿,隔代教育竟然占百分之六十五左右,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阵营!虽然这种情况与我们乡镇特殊的经济结构——“打工经济”有着直接关系,但是天长日久,隔代教育的弊端已日渐明显:
一是祖辈对孩子包办代替,过度溺爱。曾有专家做过一个研究,将从小在托儿所、幼儿园长大的孩子,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带大的孩子进行心理比较,发现有很大的不同。那些在幼儿园长大的孩子群体意识强,适应能力好,社交圈子宽,胆子大,能吃苦,许多事都能自己动手做。而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带大的孩子则不然,有的已经二三年级了,还要老人接送,事事不愿动手,像提书包这样的事都要别人代做。稍不如意撒娇哭闹,甚至和同龄孩子都难以相处。
二是祖辈为孩子“护短”,不讲原则。一些老人带孩子往往溺爱无度,任何规矩都不放在眼里,孩子自然变得任性顽劣。当父辈批评教育孩子的时候,祖辈老人却反过来袒护孩子,当着孩子的面责怪他们的父母:“对孩子那么凶干吗?你忘了你小时候啦?尿床、打架、逃学,还不如你儿子听话呢!”
三是老一辈思想观念比较陈旧落后,重男轻女思想严重,教育理念方法跟不上时代要求,
四是容易导致亲子隔阂。时间久了,与爷爷奶奶比爸爸妈妈亲,再者,父辈的严格管教与祖辈的过分宠爱已发展为隔代教育矛盾的焦点。
我无权评判这对家长做法的对错,但是很是替他们担心,更是为琪琪的未来担忧,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不能坐视不管,几经思索,我断然决定下星期的幼儿家长会——家教知识培训主题定位为:隔代教育扬长避短好处多!希望对所有的爷爷奶奶有所帮助……
在这里,我想对所有的爷爷奶奶说:狠一狠心,孩子就长大了!
为了孩子学做“狠心”父母
为了孩子学做狠心父母
教育孩子的关键期是从出生到3岁以内。这段时期也是孩子的性格及生活习惯成型期。如果过了这个最佳时期,纠正起来会很困难。
对孩子的哭闹说“不”
记得女儿1岁时因家人过分疼爱,使她养成了用哭做武器以达到目的的习惯。孩子变得很任性,惯坏的孩子将来很难管教。于是我与家人商量要让孩子懂得哭闹不能解决问题,遇事要讲道理。如果她吃饱、睡好,没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只是无理取闹,就要对孩子的哭闹说“不”。虽然每当此时是父母最心疼最难熬的时候,但只有狠狠心坚持住才能让女儿改掉用哭闹做武器的坏毛病,才能为以后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与女儿“斗争”了几个星期,女儿终于懂得无理哭闹是没有用的,不再动辄就用哭闹做武器了。
每次对孩子说“不”时我注意三点。
一、要尊重孩子,了解孩子。对孩子讲道理之前先要弄明白孩子的想法。然后针对孩子的思想告诉她我们的想法,让她明白为什么不可以。
二、有些道理需要平时的潜移默化及点滴积累。这样,孩子才能理解一些规矩是必须遵守的,一些命令是必须服从的。
三、与女儿做朋友,经常与女儿交流,并把女儿作为家庭的重要成员,家里家外的大事小事对女儿讲一讲。这样孩子对大人的一些想法和要求就更容易理解,避免或减轻孩子对管教的逆反心理。
纠正性格弱点越早越好
最难做到的是发现孩子的性格弱点如何纠正。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孩子越小,性格还没有定型,越好纠正。纠正不良性格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需要父母的狠心和耐心。
女儿很小的时候,我就发现她很内向、胆小。不敢和小朋友玩,不敢叫人,即使是不熟悉的人和她说话也会被吓哭。因为胆小'女儿的依赖性也很强,不能离开家长半步。
具备一个好的性格对孩子将来成长很重要。如何让她变得开朗大方呢?我想最好的办法是尽量带她多接触人、接触社会。只要能够迈出第一步,孩子就会发现并没有什么可怕的。
经过仔细的考虑,我决定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送孩子去幼儿园。幼儿园就是个小社会,不但有众多的小朋友,还有受过专业训练的老师。既能锻炼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又能锻炼孩子的独立性。女儿才1岁半,既不会说话,生活也不能自理,虽然对孩子能否承受住这个考验我不无担心。但还是狠狠心送孩子上了幼儿园。我经常与老师保持联系,让老师及时了解孩子的性格,我也能掌握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很快我发现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孩子适应得很快,并且自理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也喜欢上了幼儿园。虽然还很胆怯,但慢慢来会有好结果的。
第二个方面是我尽量利用业余时间带孩子去一些人多的地方,让孩子学会主动交朋友,学会与陌生人打交道。我最常带孩子去的地方是孩子们喜欢的快餐店这类地方,其次是公园。刚开始女儿不敢自己进游戏区玩,要妈妈陪着。有小朋友找她玩,她也不理人家。不敢参加快餐店组织的娱乐活动,只在边上看着。我知道,现在最需要父母的爱心和耐心,不能急躁,只要坚持下去总会有改变的。
面对孩子的点滴进步,我都欣喜异常。我对女儿不停地鼓励。一直到女儿3岁所有的努力才显现些效果,女儿终于发现这个世界并不像她想象的那么可怕。现在女儿快5岁了,每周去快餐店都能主动结交几个新的小朋友,更对参与快餐店的游戏活动情有独钟,还敢自己找接待员姐姐提出换玩具等要求。在幼儿园也是班里的小能手、孩子头,表演节目时再也不会在舞台上掉眼泪了。
面对变得日益开朗活泼的女儿,我总有一种丑小鸭变白天鹅般的惊喜。我的努力终于有所回报。虽然女儿偶尔还会流露出胆怯的本性,但我相信辛勤浇灌的小树会勇敢地伸展枝叶拥抱阳光雨露的。
为孩子塑造一个良好的性格和理性的思维习惯,是父母赠予孩子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自古娇儿难成材。做个狠心的父母,才是真正爱孩子的父母。
虽然不是亲生,但我很爱他
假期时光匆匆走过了,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学年,孩子要在入学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做好入学准备可以让我们在开学时有效的节约时间,关于入学前的准备有哪些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虽然不是亲生,但我很爱他,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友:你好!我的儿子不是我亲生的,他和我在一起时已经上小学一年级了。现在他已经三年级了,但不愿意把他心里的话告诉我,爱在我面前撒谎,打又打不得,骂也骂不得,我真的不知该怎么办才好。孩子不是亲生的,有不良行为,该怎样教育?
茅于燕:对于你的问题,我想谈这么几方面:
第一,孩子虽不是亲生的,但与你已经共同生活了两年了,你一定是一个好妈妈,非常爱他、关心他,你们在一起也一定有过许多快乐时光吧!孩子是不是亲生的,关系不大,还有一些家庭是几个不同姓的人组成的呢!他们生活得很幸福,所以遇事不要总是往这方面想。
第二,正是因为你爱他,对他要求高,所以当他出现一些不符合自己愿望的行为(如不愿意告诉自己心里的话,有时说谎等),心里就烦。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常常会有一些不符合社会准则的行为(如不诚实、不坦白等)出现,需要成人指教。不一定是非亲生子才有这些问题。我常参加咨询活动,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说谎、不坦白的也不少;孩子不诚实、不坦白,原因是多方面的,你应该去了解他这样做的真正原因(比如胆小、怕罚、维护自己的自尊心、和同伴有约等)。不要一碰到事,就往“他不是我亲生的孩子”上面去想。
第三,“打又打不得,骂也骂不得”,你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在你心目中对孩子不良行为的纠正恐怕是非打即骂吧!需知这不是好办法。还是回到我前面讲的,不要一遇到事马上就想到他不是亲生的。其实在教育孩子时,需用的原则、方法,应该是一样的。照你的观点,亲生子可以打骂,这一点我也不同意。有效的教育是建立在爱上面的。打骂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会破坏亲子关系(不管是不是亲生的),不可取。
你对孩子要求严格,愿意他做个好孩子,这是很好的。希望你给他更多的关爱和生活上的照顾。我相信,过不了两三年,你们的关系会更好,虽不是亲生子,但也可以胜似亲生子。
养孩子不能太小心了,自己带孩子的宝妈看过来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新学期即将到来,父母也会帮准孩子们做好一些入学准备,入学准备做好了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你有哪些推荐的入学准备小知识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养孩子不能太小心了,自己带孩子的宝妈看过来”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引言:现在很多宝妈都是自己带孩子,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边探索一边学习,因为很多不懂,出现了很多问题,导致宝妈们越来越小心。专家指出,过度小心会害了宝宝。那我们遇到问题时该怎么办呀?我总结了一些宝妈经常担心的问题,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饮食是一方面。饮食包含了水和食物。1、现在污染严重的影响了水质,父母们都很担心这个问题。那么我们该给宝宝喝什么样的水才是健康的呢?就这个问题我也查了很多资料,作为一个没有经验的宝妈,我也很担心给宝宝喝的水是否有害。我了解了一些关于水方面的资料分享给大家。目前我们所喝的水主要是:自来水、纯净水、矿泉水。矿泉水含多种矿物质成份,应该是最好的吧,但是它不适合宝宝。矿泉水中所含的矿物质是按成人标准设置的,宝宝喝了不能吸收,甚至会影响宝宝健康;纯净水是二次加工过的水,也是不适合宝宝的,长期服用可能会对宝宝的肝功能有影响;自来水我们都觉得污染了,不能喝了,可是经过烧开后的自来水才是适合宝宝饮用的。2、宝宝吃什么呢?我天天都在考虑这个问题,如何让宝宝吃好,担心宝宝的肠胃吸收不了,总是把食物弄碎?其实在宝宝不同的成长阶段除了营养的添加之外,就是多给宝宝吃粗粮,不要吃的太精细。食物太精细,会导致宝宝便秘;会影响宝宝的咀嚼能力;最后不利于宝宝乳牙的更换。
其次,衣服方面。衣服包含穿衣服和洗衣服。1、穿衣服也是宝妈很头疼的事。我家宝宝小时候我总怕他冷,给穿的厚厚的,后来我知道这是不对的。其实,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无论什么时候,比父母少穿一件单衣。在冬天的时候出门要记得带帽子。2、洗衣服是手洗还是机洗,我朋友都是机洗,我觉得宝宝的衣服洗衣机洗不干净,所以我都是手洗的,最好是用中性的肥皂或洗衣液洗。
然后,玩方面。1、我们在外面带着孩子玩,卫生是讲究还是不讲究?带孩子出去总不喜欢他摸着摸那的,手脏脏的,一会又要吃东西。我总是控制不住想管他,但后来我了解到我这样也是错误。其实孩子在自然中虽然接触到细菌,但也同时提高了抵抗力。2、外出带不带口罩呢?孩子总是上呼吸道感染,觉得带口罩是很必要的。不过天气好,孩子在走路时,我觉得可以不带口罩,这样才能适应冷空气,提高抵抗力。
最后,入园方面。 现在很多宝妈觉得现在幼儿园问题较多,而且觉得孩子小,怕生病,不适应,都想带到4、5岁入园。其实,这些问题我也是很担心的。但是我还是让宝宝上幼儿园了,因为家里就他一个孩子,没有伙伴,总喜欢一个人玩,这样对他将来不利。在孩子生病的时候,我就不送,好了才送的,虽然很多育儿专家说是不对的,但是我觉得对2岁多的孩子,体验生活才是重要的。
本网站小编总结:事情都是双方面的,没有绝对的好坏,所以,我们在带孩子的过程中,不要总是小心翼翼的,生怕孩子养不好。有的孩子没有人照顾,从小到大几乎没有生过病,但为什么我们的宝宝,在细心的关爱下,总是生病呢?是不是我们保护的太好了呢,保护的孩子离不开我们,没有了免疫力呢?我现在也在控制自己,对孩子要适当放手。
用心沟通 我是这样做母亲的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转眼,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学期,孩子要在入学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入学准备可以帮助孩子们快速的进入学习状态中,高效的入学准备的小知识你了解哪些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用心沟通 我是这样做母亲的》,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教育,不要忽视心理的、思想的教育。重才轻思想,就是悲剧的根源。读了《新时期,我该怎样做母亲?》一文,我深深感受到这位母亲的忧虑和迷茫,因为我也有两个类似的学生,我现在也正在想办法给她们“洗脑筋”,也有一定的成效。怎么样做新时期的母亲?我想以自己的经验略告一二。
第一,要注意言传身教。母亲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高大与否,跟教育效果是成正比的。因为我非常爱看书,我4岁的儿子潜移默化,非常喜欢我买给他的书,见到字就问、就读,目前已经认识不少的字。现在我在电脑里打这篇文章,他就在旁边读,不懂就问,这种感觉真好。
第二,最好自己也“长不大”。孩子喜欢活泼幽默的母亲。在孩子面前,我们做母亲的,也应该是“孩子”。也玩也闹,孩子就把你当成无话不说的朋友了。为什么不少孩子喜欢一些外教,就是因为他们从里到外都像“孩子”,孩子能不喜欢“孩子”吗?特别是充满幽默感的“大孩子”。
第三,懂得情趣,懂得换花样跟孩子沟通。正面的谈话方式是可以的,但是,据我的经验,这样的沟通往往被家长演化为“说教”,结果只会让孩子觉得你嗦,觉得你烦,所以,多给他们讲故事,谈看法,论时事,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他们的思想,这很重要。沟通,还有一种方法,就是跟孩子共同读一本书,各拿一张纸,把看书的感觉和认识写下来,这种互相学习的感觉非常好,有心的母亲最好把这些读书笔记订起来,就是一份最珍贵的沟通痕迹。请记住给孩子写信。在这个快餐式、信息化的社会,写信已经被淡忘了,但我觉得这种传统的方式最能保存真情。短信息、邮件,终有一天会被删掉,只有书信是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可以反复随时体味。自从我的孩子诞生后,我就开始给他写信,把他的生活片断记录下来,把对他的期望写下来,当他能读书的时候,看到妈妈给他的这些信,他一定会觉得很珍贵。物质上的给予比不上一份真诚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