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胎教

2020-06-02 孩子胎教 孩子入学准备 孩子才艺培养

尴尬!亲热被孩子看见怎么办?。

随着时间无声无息的流逝,新的开学季即将到来,孩子要在入学前做好相应的准备,提前做好入学准备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克服假期综合症,还有哪些让你觉得学到了的入学准备小知识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尴尬!亲热被孩子看见怎么办?”,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夫妻之间总免不了要亲热,年幼的孩子有很多情况之下都跟父母们住在一个房间,如果有一次不慎被孩子遇到这尴尬的一幕,父母该如何对孩子解释这一幕呢?

不同年龄处理方法不同:

1.三岁以下的孩子如何处理?

如果还只是三岁以下的孩子,他们对男女之间并没有大的区分,也不明白世事的情况之下,突然发现了父母之间的这一幕。父母最好是先想个办法撒个谎,骗孩子先睡下再说,并且在以后的每一次行动之中都要做好保密工作,绝对不能再让孩子有所影响。如果有条件的话,孩子到了三岁以上就要分房睡了,不能再和父母睡在一个房间,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夫妻之间的恩爱生活都会存在影响。

2.五岁左右的孩子如何处理?

对于已经有了五岁的孩子来说,上幼儿园的他们已经知道男生女生了,他们开始学着爱,开始有喜欢的感觉。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如果看到父母有亲密行为,他们充满了好奇心,大多想打破沙锅问到底。此时,父母应该思考之后告诉孩子一些两性之间的知识,告诉孩子他是怎么来的,这也是早期的性教育。在日本,孩子在幼儿园时就已经开始学习用动画手册宣传的相关知识,告诉孩子如何保护自己。

3.十二岁左右孩子如何处理?

孩子到了十二岁左右,他们已经进近了青春期,知道一些敏感话题,也知道一些有关性方面和自己生理方面的知识,他们见到这一幕是非常尴尬的,如果父母不能及时疏导或是解释,有可能会导致孩子心理上的伤害。父母应该找一个合适的时间,就此事主动和孩子聊天,告诉孩子这是正常的夫妻生活,给孩子正确疏导,而不应该一声不吭就不再提起此事。发生这样子的事情之后,父母一定要考虑不要和孩子同睡一个房间,就算条件再差,也要在房间用一面窗帘或是什么的屏风之类隔开孩子和自己的空间,给予孩子一个较好的成长环境。

平时夫妻生活注意事项:

无论是年幼不懂事的孩子,还是处在青春期的孩子,即便亲子之间关系再好,父母的一些亲密举动和行为最好避开孩子,在孩子不在场的情况之下进行。当然一些礼貌性的动作不会造成影响。回房间要关门,平时教育孩子不要随便进父母的房间,不要穿过于暴露的衣服在孩子面前走动等等,这些小细节父母都要注意好。

zj09.com小编推荐

孩子看见父母做爱,怎么办


破除儿童性教育误区

或许在你的孩提时期,这并不是个问题。许多现代人简直很难想像,从前的人很少有所谓的性生活,他们性交的目的纯粹是为了孕育下一代。

一旦你也为人父母,“或许”会承认,上一辈也有“性生活”,但究竟是怎么样的情形,仍旧说不上来。记忆里,并没有床的响动;他们的房间也不曾传出特殊的声音;似乎任何夜里,他们的门随时都为你而开(事实上,是有例外的!)。也许你曾想,是不是你们兄弟姐妹都上学以后,父亲又偷跑回家了?还是他们一直忍到凌晨两点?要嘛,就是他们都等到去度假假时再做?但是那得三四年才一次啊!

有一天,你终于忍不住问父亲,为什么他和妈做爱时那么安静?正在吃馒头、喝豆浆的他傻了眼,嘀咕一句:“怎么问这种问题?”就不再说话。

唔,或许他们根本没做过爱。毕竟,性是60年代以后的产物。

伴随着性而来的,是如纸薄的墙和地板;仿佛随着某种晃动,整幢房子都会跟着旋转,门再也不管用了,害得你老是担心随时会被孩子撞见。

就因为太担心被孩子看到后可能产生的后果,以至于只要孩子在家,大人就无法安心做爱。其实万一发生这种事情,父母所承受的压力比孩子还大。

不要反应过度

李门·吉摩博士坦诚地说:“如果我们在做爱时,孩子正好闯进来,我会吓得不知所措,但是我不认为孩子会被吓坏。我跟许多年轻人谈过这方面的事,他们大都是笑笑而已。”

可是孩子如果小到不晓得究竟怎么回事,那么当时最重要的便是向他们解释,不要使他们过度惊诧。卡赛博士说:“小孩子会觉得,性交糅和着一些暴力成分。在许多家庭中,孩子平常很少看到父母裸体,就这个方面而言,也可能带来某种震撼。”

明白地告诉孩子,这是“成人表达爱意”的一种方式。让他们晓得,虽然好像爸爸会伤到妈妈,其实这是种很美好的感觉。如果孩子能理解,你还可以对他说,这也就是孕育孩子的方式。做爱时所发出的声音,也可能吓到孩子。不妨跟他明讲,会发出声响,表示你真心喜欢自己所做的事。

当然你不必急于一下子解释这么多,不过无论如何,心理学家若曼博士建议:“如果孩子因而显得有些困扰,你当时就应该为他(她)稍做解释,让他放心。若是他快睡着了,则不妨留到隔天早上再说。”

不论你怎么处理,切记不要显得过于震惊或反应过度。吉摩博士认为:“孩子对父母的反应相当敏感,所得到的印象或许与事实及经验完全无关。任何激烈的反应都会使得孩子更加困惑,同时对性产生一种相当矛盾的情感。”

宫外孕湿疹怀孕的表现手足口病症状宝宝感冒流鼻涕怎么办孕中期注意事项怀孕吃什么好盆腔炎有什么症状怀孕三个月胎儿图

勿剥夺自己的隐私权

为什么每次做爱都提心吊胆?假使事先把话说清楚了,相信孩子会尊重你的隐私权,同时可以让他们知道,只要他们需要你,随时可以来敲你的房门。预防胜于治疗。玛丽·李·塔妲建议:“冷静地告诉孩子:‘这是我们彼此示爱的方式……’,然后把门关上。”

为了父母和子女着想,大人应该要求拥有自己安谧而隐私的生活空间,不过这并不表示成人在做爱时能保持高度机密。“孩子晓得父母什么时候在做爱。”吉摩博士说:“每当家里弥漫着一种特别小心翼翼营造出来的气氛时,孩子就知道有某些事情发生了。”如果性在家庭中是公开、自在的话题,而且孩子本来就了解性在家中的必要性,懂得尊重大人的隐私权,那么你有什么好担心的?

总而言之,为人父母仍能有美满的性生活,是件值得庆贺的事。这件事或许与孩子没有直接关系,但是这是生活的一部分,应该让孩子明白。

性教育学家和精神学家并不认为,孩子偶然撞见父母正在做爱,会对他们的身心造成任何伤害。但是由于孩子对这种看起来相当奇特的举动,可能会有一些可笑的结论,所以即使父母是在极隐私的情况下做爱,仍然应该让孩子明了那是件很好的事。

夫妻做爱被孩子看到怎么办?


伴着春天的脚步,一个崭新的新学期又在我们的面前了,许多同学都会在开学前做好相应的准备,提前做好入学准备工作可以让我们提高效率,那么你还有了解过哪些关于入学准备小知识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夫妻做爱被孩子看到怎么办?”,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夫妻做爱被孩子看到了,该怎么办?

一提到这个问题,相信很多父母都会大惊失色,他们肯定会说:“这怎么能让孩子看到呢?”“做爱时会把房门锁牢的!”“找孩子不在家或睡觉后的时间!”……很多父母都不愿面对这样的事,稍微想一想孩子瞪大眼看着床上父母的表情,恐惧就袭身而来。

这样的尴尬事,作为父母的一定会尽力避免,可再小心的人也难免会有疏忽的时候。让我们看看袋鼠爸妈的"典型事件"。

结婚纪念日来了,好好把握难得时刻

七月二十号,对袋鼠家来说,是个特别的日子。

这天下午,太阳的光线慢慢隐去,白天即将完全消失时,袋鼠妈妈给住在不远处的妈妈打去电话。听过女儿的请求后,孩子的外婆很乐意照顾外孙们到晚上十点半。挂电话前,她还没有忘记祝福自己的女儿:“结婚十周年快乐啊,爱美!”

袋鼠妈妈美滋滋地放下电话,帮女孩们整理好衣服。在另一个儿童房,袋鼠爸爸艾文森也已经把艾杰的童话书装进背包。

十分钟后,外婆来了,把孩子交给外婆后,他们便返回房。

虽然已结婚十年,但孩子不在家时,袋鼠爸爸和袋鼠妈妈的性生活还是很少的,因为太担心被孩子看到,以至于只要孩子在家,他们就无法安心做这件事。现在,他们要好好把握这个难得的时刻。

大战正酣之际,孩子夺门而入

伴随着性而来的,是袋鼠爸妈彼此的呻吟和床的响声,似乎整幢房子都跟着晃动起来。只是此刻,孩子不在家,他们可以不再顾忌任何声响。

就在他们缠绵到忘我时,听到了异样的响动。向卧室门口望去,他们惊讶地发现二女儿艾曼正吃惊地看着他们。

袋鼠妈妈慌忙地把毯子盖在他们身上,努力地镇定情绪,结巴地问:“艾曼,你不是和外婆出去了吗?怎么又回来了?”

“我忘记戴帽子了,所以外婆让我自己来拿!”艾曼小声回答。

袋鼠妈妈这时才记起,因为太急于庆祝结婚纪念日,他们忘记关卧室门,所以让艾曼直接进入了卧室,看到了她不该看到的事。

袋鼠妈妈的巧妙解释

袋鼠妈妈迅速地穿好衣服,抱着艾曼坐到沙发上,她知道:性交揉和着一些暴力成分,就这个方面而言,对很少看到父母裸体的孩子,可能会带给她们某种震撼,让他们误认为父母在打架。作为父母,有必要向孩子解释“性爱”并非他们所认为的暴力。

深深吸了口气,平定了一下情绪。袋鼠妈妈抚摸着艾曼的头发,柔和地问:“你是不是认为爸爸和妈妈刚才在打架?”

艾曼看着妈妈,迷忽忽地点点头,她还未从惊吓中走出来。

“其实爸爸和妈妈并不是真的打架,”袋鼠妈妈微笑着对女儿说,“那是爸爸和妈妈表达爱的一种方式,虽然看起来像是爸爸在欺负妈妈,但其实这是一种很美好的感觉,爸爸妈妈都很喜欢这样的感觉。”

见艾曼的情绪慢慢稳定下来,她又说:“艾曼,还记得爸爸给你们讲解你们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的吗?”

艾曼点点头:“记得,爸爸和妈妈必须很相爱,要不他们不会生孩子的!”

孩子终于缓过了神

看到女儿从惊吓中走了出来,参与了谈话,袋鼠妈妈内心轻松了很多。

“艾曼说得很对,其实,爸爸和妈妈今天做的事就是生孩子的第一步,知道了吗?”

“可是……你们看起来很痛苦啊?”艾曼小心地说。

“嗯,其实不痛苦,那是妈妈向爸爸表达爱的一种方式。”袋鼠妈妈回答。

“你爱爸爸,对不对,所以不怕痛?”艾曼试探地问。

谭爱美笑了:“对啊,我非常爱你爸爸!”

听到妈妈的夸奖,艾曼终于笑起来。

谭爱美一颗吊着的心也终于放下来,“你还有什么想问的吗?艾曼。”

艾曼思考一下,摇摇头:“没有了!”

袋鼠妈妈亲亲艾曼的脸:“你要戴哪顶帽子?”

送艾曼走出院子,看着她钻进外婆的汽车,袋鼠妈妈转过身,走进卧室,但这次她没忘记关上房门。

袋鼠爸妈事后的思索

今天的事让她明白:孩子撞到父母做爱,其实父母所承受的压力比孩子还要大,向孩子解释清楚,不仅可以消除孩子的疑问,也可以消除自己的压力。

回到房间,和艾文森谈论今天的事件后,他们一致认为:家庭在加强孩子性教育的同时,还要培养孩子尊重他们的隐私权。所以,在以后的生活中,他们会在性生活前先把话说清楚,告诉孩子爸爸和妈妈想独处一个小时,希望他们不要打扰。如果他们真有什么需要,随时可以来敲卧室的房门。

他们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他们已经想明白:“如果性在家庭中是公开、自在的话题,而且孩子本来就了解性在家中的必要性,他们就会很自然地懂得尊重大人的隐私权,那么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解决了这个疑虑,他们都深深喘了口气,深情地看向对方,露出了本应该属于这一天的开心的笑容……

家长该怎么巧妙回答孩子提出的尴尬性问题?


第一,对孩子的性提问绝不应回避

性科学研究发现,每个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即可在父母的指导下掌握区分性别,尽管他并不明白何以要区别彼此,但对异性产生的某种程度的回避和距离感已成潜意识,所以当孩子向你提问任何与性相关的问题时,往往也是下了很大决心的,这个时候你千万不要一口回绝,认为这个不该是小孩子问的问题,或者顾左右而言他,这样只会加重孩子的困惑,并且很可能使好奇心演变为心理的阴影,为今后的成长设置障碍。

第二,尽可能多掌握一些性科学知识

尽管性科学所包容的学科范围极其广泛(生理病理学、医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等),每个人都不可能成为这方面的专家,但尽可能多涉猎一些这方面的知识非常必要。不要因为你不懂就想逃避,要知道性教育引导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举足轻重,所以你多付出一些,孩子也就多获得一些。

第三,不要过分担心尺度问题

多数家长都有这样的体会,孩子的问题超过了他的年龄,讲得多了会不会产生副作用?其实,孩子的智力发展是有层层步骤的,每一个年龄段所提出的问题都有差异,一旦了解,孩子绝不会像科学家那个追根溯源。三四岁的孩子可能对"宝宝就像一粒种子在妈妈的肚子里成长"这样的回答满意了;对十三四岁的男孩偶尔的自慰不会对身体产生大碍,一定会安抚其躁动的内心,他多半不会再进一步问你自慰的方式都有哪些。

第四,预先做些示警工作

过早接触性行为对孩子的生理、心理两方面均会产生严重危害,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及时对孩子"示警"很有必要。比如,对年幼的孩子灌输异性触摸自己私处是不友善的行为;对已经步入青春期的孩子来说,过早与异性进行性接触很可能对性器官产生危害,感染众多疾病,并可能为未来的健康成长埋下隐患,待生理、心理两方面均成熟之后才可以接受健康文明的性生活;学会洁身自好比学会使用避孕套更安全等等。

第五,引导孩子识别"真假"

现在各种媒体良莠不齐,其中一些对性行为的描述往往背离了科学的宗旨,代之以单纯的感官刺激,当孩子难以避免地接触到这些东西时,不要简单地呵斥,而应该把这些描述中反映出的夸张、虚假等非科学的内容予以剖析,让孩子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科学和健康。

孩子被欺负了怎么办?


小朋友们在一起玩儿,难免会发生争执,你打我一下,我打你一下在所难免。到了幼儿园也是,总会有一些小朋友会回家跟爸妈说“我被欺负了”,面对这种情况,家长难免担心,宝宝会不会以后懦弱胆小?会不会造成人身伤害?那么宝宝被欺负了,家长应该怎么办?

一、什么样的孩子容易被欺负

心理专家说,与众不同、处于弱势的孩子更容易被欺负,比如转学生、成绩差又不受欢迎的孩子。外貌与其他孩子不一样的容易被欺负——比如身形如女孩的瘦小男孩。老师不喜欢的孩子更容易被欺负。被欺负的孩子通常有高神经质、内向、自卑和自尊水平低的特征。

二、孩子被欺负了怎么办1.谦让不是懦弱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教育孩子懂得谦让是对的,但让孩子违背自己的意愿、忽略自己的感受一味地忍让,这不是谦让啊。当孩子已经无法忍让大声地表达出自己内心的需求时:“他打我,我就打他!”我们就要蹲下来跟他好好的沟通了,沟通他的感受、想法还有他的情绪,是生气还是委屈。沟通的目的就是让孩子知道谦让并不等于忍让。

2.培养孩子自信的品质

不自信的孩子做事情会缩手缩脚,在同龄人中被欺负的几率也就更高。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以及增强孩子体质,培养宝宝与人交往的能力,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不妨尝试让孩子和能力相当的孩子玩耍。

3.站在孩子的角度感同身受

用心感受孩子的被打以后的心情和感受,并积极地回应你听到他表达不满情绪时的感受,在孩子被打以后,不要冲动的替孩子做任何决定,不妨先静下来听听孩子是怎么想的。

4.让孩子自己解决

小孩子是不是被人欺负了,要由小孩子自己说了算。本来孩子没觉得被欺负,家长觉得了,孩子也就觉得自己被欺负了。孩子之间的很多锚段,是孩子不懂用语言进行交涉、社交技巧不完善造成的,并非故意。

小孩子之间很少有故意的欺负,真正的欺负行为多存在于中小学中。孩子之间的事情应该由孩子们自己解决,家长参与进去对孩子的成长不好,而且小朋友们也很难服气,问题反而无法解决。孩子应该勇敢、自信,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这样才不会被欺负。

5.引导孩子说出内心需求

在倾听完孩子的倾诉后,要引导孩子说出此时他的内心需求,让孩子自己说出来,他是打算忍受,还是打算还手。尤其是在孩子生气和委屈时需要引导,不在乎和无所谓就不需要了。如:“宝宝怎么了,委屈了?生气吗?来妈妈看看”等等。

6.和孩子共同探讨解决办法

在孩子说出来自己的想法后,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讨接下来的解决方法。如:“我亲爱的儿子怎么了?告诉妈妈,我的宝贝是很生气吗?。。。感觉受委屈了?那现在宝贝想怎么办呢?需要妈妈做些什么呢?”

孩子被错怪了怎么办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家长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难免会因为自己情绪不好而迁怒孩子,或是因不了解事情经过而错怪孩子,甚至是错罚孩子,事后才发现错不在他。出现这种情况后,家长往往有如下几种行为反应:

1、不当回事。认为孩子小,不懂事,不会记仇,大人犯了错不必当回事儿,没什么了不起的。持这种想法的家长为数不少。

2、转移视线。有两种具体表现:第一种发现错怪孩子后故意岔开话题,文过饰非。如发现错怪孩子打翻油瓶后,转而问“你今天的画画完了吗?”第二种是当错怪孩子的事实被澄清后,认为自己丢了面子,反而故意挑出孩子别的错处来掩饰自己的窘迫。如妈妈责怪孩子弄乱了抽屉,事后才得知是爸爸干的,一时下不了台,于是转而指责孩子乱放玩具等,以此来推卸自己的责任。

3、以其他许诺来代替道歉。这类家长在发现错怪孩子后,心中存在歉意,又恐直接道歉损害了父母的权威形象,便以物质、精神许诺来代替悔意。诸如:“明天我给你买一个大洋娃娃。”或“星期天我带你去儿童乐园玩。”等等。

很显然,以上做法都是不可取的,时间长了,孩子从父母的态度中学到的是懦弱、不坦诚,学会的是推诿责任和逃避现实。而在多次的失望、委屈,甚至愤恨心态中更加轻视父母。

其实,正确的做法很简单,当发现错怪了孩子时,应弯下腰来,面对孩子,真诚地说一声:“真对不起,孩子,刚才是爸爸(妈妈)错怪了你,你能原谅爸爸(妈妈)吗?”您会发现孩子很快会对你微笑的。这样做的好处是:

1、有助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更解除双方心中的不适,孩子将从家长的态度中学会错误,以诚相见。

2、不但不会失掉或降低家长的权威形象,相反大大增加了孩子对父母的敬重。人与人心灵上的亲密感,是心理上深刻的需求,在这种民主、互尊的家庭气氛下,孩子绝不会因父母的一声道歉而轻视他们,反而会因父母的泱泱大度和光明磊落更增添了对他们的敬与爱,从而于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孩子正直无私的好品德。

孩子被欺负了怎么办


孩子在外面和同伴们玩耍难免有产生摩擦,甚至被欺负的时候,作为家长,该如何帮孩子应对这样的困扰呢?

中日友好医院心理咨询门诊副主任医师王彦玲表示,欺负并不仅仅是打人,还包括各种身体和精神上的侵犯。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最常见的欺负就是打人、抢玩具、不让别人一起玩游戏、取笑、骂人、嘲笑人等。

专家表示,常欺负别人的孩子,有些有比较强的控制欲,通过欺负别人得到心理上的满足;而有些则是因为自己曾受欺负或常受欺负,欺负别人是一种报复或发泄;还有些孩子只是参与或追随别人欺负他人,以使自己归入强势的一方,或避免受强势一方欺负。常受欺负的孩子往往会陷入伤心、愤怒和屈辱中,并感到自己软弱、无助、渺小,自信心受到打击。而欺负别人的孩子往往也很孤单,因为别人会躲避和疏远他。王彦玲表示,欺负行为无论对受欺负方还是欺负一方的健康成长都是不利的。

那么,家长该怎样帮助孩子呢?专家表示,首先要发现关注孩子的日常行为,一旦孩子的行为发现异常,比如,平时开朗的孩子突然变得沉默不语、易怒和不安、常哭泣,可能会抱怨头痛、腹痛和恶心,甚至拒绝上学。那么,父母应该主动找孩子谈话,询问孩子在学校是不是遇到了压力很大的事?如果孩子不回答,问题可以更具体一点,避免问太多、太抽象的问题,否则可能造成孩子永远闭嘴不谈的反效果。如果孩子当下还没准备好告诉你,结束谈话前要告诉孩子,“爸爸、妈妈随时都在,我们会认真倾听。”这样可以预留下次谈话的空间。

在了解真实情况的同时,家长消除孩子的不良感受很重要。有些父母骂受欺负的孩子“没用”、“胆小”,这样非但不能让孩子变得坚强,反而会让他更沮丧、无助。同时,教孩子反抗暴力、保护自己,不让施暴者得逞,可以减少受欺负的现象发生。比如:教孩子大声对施暴者喊“不许欺负人”,推开他,抓住他的手制止他打人;受到嘲笑、辱骂时不要退缩、哭泣,而要大声抗议,或不予理睬、平静地走开,或用幽默的方式反击对方。

专家强调,面对问题,家长要努力营造良好的亲子关系。当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最好能和家长有充分的沟通。平时父母也要帮助孩子发展人际交往能力,鼓励他结交朋友。当孩子有了自己的好朋友和朋友圈子,他受欺负的几率会减少,心态也会更积极和健康。

如何解答孩子的尴尬性问题


问:青春期,是孩子身心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尤其在性生理和性心理方面。可能就在某一天,孩子突然发现自己对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之而来的是生活中的一系列变化。作为父母,如何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特殊时期呢?这里有一封读者来信:“一次,我无意中发现儿子在他自己的卧室里手淫。我当时装作没看见,他也以为我没发现。但打那以后,我就多了一个心眼。我发现,他常常是两三天就有一次‘可疑行动’。他才16岁,我怕这样影响他的学习,所以很想跟他谈谈这件事。但每次开口之前,又感觉有点难以启齿。我不知怎么和他说这件事?是我说好呢,还是由孩子母亲说好?”

答:父母首先要正确认识手淫是怎么回事。要知道,大约2/3的手淫始于12~15岁,你的儿子16岁了,出现手淫现象不是什么不好的行为。当男子进入青春期后,性冲动和性要求萌发,而此时的男子往往与结婚年龄相距尚远,而性冲动和性欲望很难长期压抑,有时手淫可成为一种最好的解决方式。当然,如果一味沉溺色情,单纯追求性刺激而毫无节制地手淫,以致手淫过频,甚至超过自身的耐受能力,就会给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所以,有的医生告诉青少年“手淫不是病,操作不可频”。根据这些原则,父亲、母亲或父母一起与儿子谈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什么方式有效就用什么方式,当然,要教给孩子正确的性知识和性观念。

问:这里是一位母亲的来信:“前几天,我通过电脑上的‘历史’纪录发现儿子在上一些黄色网站。当我就这件事向他质询时,他坚持说不是他干的。我和丈夫经过进一步核查,肯定了这是儿子的上网纪录。他已经13岁了,我们不想打击他的自尊心,但又担心这会给他带来‘后遗症’。您认为我们应该怎么和儿子谈这件事呢?”

答:你的儿子13岁,已经进入青春期,由于身体的急剧变化,他迫切需要获得有关性发育的知识,最方便的途径是在网上浏览。网上确实有很多性科学知识,不少青少年可以在网上得到一些‘难以启齿’的问题的答案,并从中获益。因此,父母一定要分清孩子在网上浏览的是科学性知识还是色情内容,如果确是色情内容也不要紧张,十几岁的孩子要正确辨别‘科学’‘色情’还有难度,需要父母或成年人引导。例如,可与儿子一起上网,告诉孩子哪些是科学健康的性知识,哪些是未成年人应该学习的性知识,哪些是成年人应该知道的性知识,哪些是色情淫秽的,等等。还可从以下三方面对孩子进行教育:①鼓励孩子参加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娱乐以及科技活动。②常见的“危险品”有黄色书刊、日历、照片、图片、色情裸体、性交画面、荧屏上的色情信息等,家长要避免让孩子接触。③青少年由于性意识的觉醒,常对文学作品中的爱情描写十分感兴趣,以致爱不释手,看了又看,甚至摘抄珍藏。家长可以用通俗的话告诉他们爱情的含义、真谛。

问:下面这封来信既有趣又发人深思:“女儿才11岁,也许这个年龄孩子的天性之一就是好问。那天,她问我‘小姐’是干什么的?我当时告诉她长大以后就会知道。谁知道,几天之后,她竟把‘答案’告诉了我,她说是她的一位同学告诉她的。然后,她又问我‘二奶’是做什么的。我当时脑袋有点发胀,真不知应该怎么做才好。请问,碰到这样的情况怎么应对呢?孩子从同学那里得到答案后,会不会对她有不良影响?我还要不要进一步和她谈谈呢?”

答:11岁的女孩子天真好奇,对社会上的各种现象已经开始关注,对她的提问应该正确简要地回答,不要回避。孩子从同伴那里得到的答案可能不正确,父母应该与孩子谈话,直接回答他们的问题。家长大致可以这么对孩子解释:“小姐”一般是对年轻女性的称呼,但在有些场合如某些酒吧、KTV包房、发廊等,一些从事色情活动的年轻女性,人们也称她们“小姐”,但她们从事的是非法、违法的事。“包二奶”是指已婚男人,家有妻子、孩子,可是在外面另外买房或租房,与另外一个女人生活在一起,这是不符合我国婚姻法的,属违法行为。这两种人会受到道德的谴责。

孩子胎教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