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学习问题的研究,在现代科学体系中,主要由心理学和教育学充当主角,而更早的经验性探究则可以追溯到更遥远的年代,其历史可谓久远。就拿我国来说,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哲孔子就对此颇有研究,总结出了许多至今仍然闪耀着真理光辉的治学名言,例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以及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等等,以及陆游的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陆九渊的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朱熹的泛观博取,不若熟读精思,王阳明的为有之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欧阳修学习时所谓的注重三上,即枕上、厕上、马上等等,这些有关学习的思想言论都从不同方面揭示了学习的一些规律,丰富了人类对学习的认识,对后人的学习与实践有着深刻的启迪和借鉴作用。至于把学习作为一个专业领域进行研究,尤其是以实验等现代科学的手段进行系统研究的,则是在心理学产生之后的事情。在心理学的发展史上,出现过许多的学派分支,它们都从各自的角度探究人类心灵的奥秘,但是无论哪个流派,都不能回避有关学习的问题,都对学习的内部机制和原理做了某种解析,提出了各自的学习理论,例如,桑代克的联结一试误说,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说,格式塔学派的完形一顿悟说,托尔曼的符号学习论,奥苏贝尔的认知结构同化理论,加涅的累积学习理论,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等,都是一些有影响的学习理论。时至今日,有关学习的研究已经是心理学中最成熟的部分之一,人们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的原理和认知的内部机制,对这个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也与其他动物有着最重要区别的智力行为有了全新的认识。但是,与这种现实形成反差的是,人们虽然在心理学理论范畴内对学习、对认知的认识较一百多年前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这种成果对人们现实生活的影响却十分的有限,有关学习的知识和科学用脑的知识至今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推广和普及,更没有作为一个必要的学科而走进学校,一些学习应该遵守的章程、原则以及一些好的思维方法和学习策略也没有得到系统的传授与贯彻,人们对学习还只局限在一些感性的、片段的、表层的认识,对自己在学习中所采取的方法、策略也缺乏有效的认识和评价,人们常常说不清楚自己究竟是怎样学习的,不知道哪些因素影响着学习的效果,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努力了半天就是没有效果,不知道是否还有什么好的办法来帮助自己提高成绩,等等。总之,就目前而言,人们对自己天天从事的学习活动认识与了解得还十分有限,人们现在所采用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大都是通过自然形成、自我摸索、零星的经验传授而获得的,很少有人得益于学习心理学的有效指导,也很少有人通过学习和使用了某种方法,而使自己的学习有大的改观。虽然人们通过不断的学习,其知识在不断地累积和增加,但与此不协调的是,其学习的能力并没有随着知识的增长而获得同步的提高,在这里,本应该为智力活动提供主要技术支持的心理学显然是失职了,远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和价值来。

延伸阅读

和孩子一起善良(下)


现在社会上的乞丐我们有时分不清真假,但是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我宁愿让她以为这些都是真的,以培养她的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品格,因为告诉她他们有的是骗子是件比较复杂的事情,我觉得会给她带来失望和困惑,她还不能接受,或许还会产生负面的影响。但是看到自己的行为能为别人带来快乐,我想对孩子是有益处的。至于是真是假,随着孩子的长大,她慢慢就会理解和接受。所以我觉得文章中的父母做的很好,今后遇到这种情况我也要象他们一样。

chloris的回复:

我觉得行善要针对人,对孩子的教育不应该完全是看着一些感觉上比较穷困落魄的人就给予帮助,象那对母女应该给予温暖,但是那个汉子呢?难道自己就没有能力挣钱,只能靠乞讨吗?应该教给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相信世界上大部分的人是好的,但是也有不好的啊,如果只是让孩子看到美好的一方面,等某一天他突然发现世界原来和他想的或者知道的不一样会是什么感觉呢?

rgx的回复:

孩子的天性都是善良的,不善只是后天被蒙蔽了。不过现在大街上乞讨的搞不清楚是真是假?经常有人在饭馆碰上刚在路口乞讨的人,有些地方就有讨债村,全村靠乞讨发家治富。所以我现在都不知何时该去行善,何时该去除恶?不知怎么去给孩子讲。要是佛或者上帝能告诉我们就好了,佛讲一切尽随心意,圣经上意思也差不多,但我还是不知怎么办,也许我悟性太差。

和孩子一起加入动感春节


父母带着自己放鞭炮、贴春联……这是我们对儿时过年的记忆。随着我们长大,这些乐趣也随之远去。对我们来讲,如今的过年早已成为一种固定程式。

但现在,我们自己也有了孩子,新的任务也就随之而来——传递过年的传统。我们要让孩子知道,春节是我们最传统、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风俗,并尽量创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让他们在欢乐中体会“除旧迎新”的真实味道。

在此,我们准备好几款不错的亲子游戏,希望父母们带着孩子一起过个动感春节!

发现春节——年的来历

准备材料:一张大的白纸板、若干彩色手工制作纸、剪刀和胶水。

先剪出屋顶、烟囱、窗子、门等等,让孩子涂上胶水,帮助他粘成一个房子形状。

有了一个房子以后,接下来就可以给孩子讲述“年”的故事了:“民间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年是一个非常凶恶的怪兽,每年的除夕之夜出来害人性命,人们没有办法可以制服怪兽,每到除夕之夜就惶惶不安。有一次,年来到一个村子,恰巧遇到村子里的人在比赛牛鞭,看谁的鞭子抽得最响,年听到鞭声心里十分害怕,跑的远远的,不敢靠近人,也就不能伤害人的性命了。人们由此得到启发,发明了鞭炮来吓唬年。年又跑到第二个村子,看到有家门口晾着红衣服,吓得年掉头就跑,年又跑到第三个村庄,看到村子里灯光闪闪,吓得年晕头转向,从此再也不敢出来害人了。后来的放鞭炮、贴红春联、点灯守岁就是从“赛牛鞭”“红衣裳”“灯光”演变而来的。

再向孩子讲述春节的传统风俗:“过年前大家要收拾房子,叫做‘掸灰’,过年前剃头、置办年货,春节的头天晚上吃团圆饭,挂灯笼、贴春联、放鞭炮,正月初一要到长辈家里拜年,小朋友们可以收到压岁钱的红包,总而言之啦,春节是个非常快乐丰富的节日。宝宝我们现在先一起来做春节前的掸灰工作吧。”给孩子找个小抹布,让他给你们做的小房子“掸灰”。

这是一个锻炼语言与能力的游戏,妈妈可以把这个故事讲两三遍,每次讲的时候都给孩子提问,看他有没有记住春节活动的内容。这个游戏可以训练他的记忆力,增进他对春节的理解。让孩子们亲自给自己的房子掸掸灰,也能激起他的积极性和对春节热切向往。

小手撕撕看——大红灯笼高高挂

准备材料:红色的手工纸、红色细绳和剪刀。

妈妈可以先带孩子去观察外面的灯笼,给孩子提个建议:“过新年了,我们一起做一些红灯笼吧!”相信每个孩子都会非常雀跃的。先用铅笔在纸上画出一个灯笼的形状,用大头针沿着灯笼的轮廓扎上很多小孔,指导孩子沿着轮廓把纸撕成灯笼的形状;对大一些的孩子,可以给他一个圆头小剪刀,帮助他给灯笼剪出穗子来;最后在灯笼上方剪一个小口子,穿进细绳,一个漂亮的红灯笼就做好了。

这个精细活动很适合2岁左右的孩子,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手里的物品有着良好的控制能力。“撕”这个动作能力锻炼了孩子手指力量,使用剪刀更能促进手眼协调性的发育。当孩子看到自己的作品时,一定会觉得又自豪又快活。用同样的方法,可以撕出一些花的形状当作窗花。

涂鸦游戏——美丽的唐装

准备材料:白色的纸板和剪刀,各色颜料和画笔。

告诉孩子:“过年的时候要穿新衣服的,唐装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服装,又喜庆又漂亮,我们来一起做几件漂亮的唐装吧!”妈妈先在纸板上剪出衣服的形状,画上对襟盘扣;调好颜料,让孩子用画笔或者棉签在上面涂颜色;涂好颜色以后,用手指头蘸着另外一种颜色在唐装上涂一些圆点,当作是衣服上的图案。

孩子们都喜欢这样的涂鸦游戏,这尤其能训练孩子的眼手协调性,训练他对工具的控制能力。而且用纤细手指头画上去的指纹图案,精巧生动,一定让他觉得亲切无比,不妨做上一套三口之家的“唐装”,作为宝宝的春节特别作品。记得涂鸦前给孩子穿一个罩衫当作工作服哦,否则会弄脏他的衣服。

手工制作——爆竹声声响

准备材料:旧报纸、彩色皱纹纸、彩色光滑的纸、透明胶、剪刀和胶水。

用皱纹纸搓一些长条的纸绳,剪一段纸绳夹在报纸里,露出一段当作爆竹的芯子,把报纸折成适当的宽度卷成一个筒状,用透明胶固定住,然后纸筒外面贴上彩纸,一个漂亮的爆竹就做好了。春节的时候都要放鞭炮的,孩子们虽然不能享受亲手放鞭炮的乐趣,不过自己动手做一些玩具鞭炮,照样其乐融融。用红纸还可以剪一些春联,爸爸妈妈在上面写上诸如“岁岁平安”、“吉祥如意”、“五福登门”等字样。虽然商店里卖的玩具爆竹和春联比自己做的要漂亮,但是远远没有自己亲手做有趣,一家人围在一起做春节的小手工,孩子们就能体会春节的隆重和快乐了。

角色互动游戏——置办年货

置办年货是年前一项重要的活动,孩子们除了跟大人一起到超市或者商店购物,还可以在家里玩这个游戏。把我们先前做好的灯笼、唐装、爆竹、春联、窗花等等手工作品,以及里购置的“福”字、年画、食品、小工艺品等等都拿出来,摆在沙发几上,准备一些小纸片当钞票,让孩子当售货员,妈妈当顾客。比如妈妈问:“你这里有没有唐装卖啊?多少钱一件啊?能不能卖给我一件?”让孩子把你要的东西准确地找出来,你付钱他找钱。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角色互动的游戏,通过这个游戏,孩子们能了解到春节需要购置哪些物品,并准确说出它们的名字,还能把抽象的数字概念融入到生动有趣的游戏中来;更能掌握这个生活常识--买东西要付钱的。这个游戏可以互换角色。

宫外孕湿疹怀孕的表现手足口病症状宝宝感冒流鼻涕怎么办孕中期注意事项怀孕吃什么好盆腔炎有什么症状怀孕三个月胎儿图

语言交流能力训练——串门去喽

把孩子的手工艺品都拿到第一个游戏创作的房子那里,妈妈和孩子一起用春联灯笼和窗花把房子装饰得漂漂亮亮的,然后就可以玩串门的角色游戏了。妈妈先请孩子来串门,同时告诉他一些串门的基本礼节:比如要有礼貌地敲门,见到主人要说“新年好”,进屋以后不可以到处乱跑乱翻,收到压岁钱的时候要拱手谢谢,临走说“再见”等等,并让孩子拿出玩具与他人分享,学会礼貌地接待客人。

几乎每个孩子都喜欢玩这样的角色游戏,能教会孩子一些生活中的礼节,为他春节期间的走亲访友做一个良好前奏。

团团圆圆的饮食游戏——五彩饺子

饺子是其中最经典的春节食品,和家人一起合合美美地包饺子,实在是让人幸福极了。生活中的饺子都是白色的,而今年春节我们要别开生面地做一道五彩饺子宴,分别用西红柿、油菜、紫甘蓝、胡萝卜放入食品粉碎机里粉碎榨汁,掺入到面团里面,让白色面团变成彩色面团,拌五种不同的馅:西红柿鸡蛋、韭菜墨鱼、紫甘蓝鸡肉、胡萝卜牛肉和白菜猪肉,分别放在红、绿、紫、橙、白色的饺子里面,一顿五彩缤纷的饺子宴就出来了。让孩子也加入到包饺子的队伍中来,洗干净小手,给他一团面,捏、揉、揪、拍、擀、搓都可以,彩色的面团跟橡皮泥一样充满了妙趣。妈妈可以帮助孩子把馅装入到饺子皮中,包一个成模成样的饺子出来,让他体会包饺子的乐趣。实在不济,让孩子搓一些小球也可以啊,五彩丸子汤,也是一道漂亮的菜啊。让孩子在包饺子的过程中体会亲情的温暖和春节的快乐气氛。

在这些游戏中,孩子会发现春节的乐趣,学会体会生活的幸福。

世界杯与孩子一起看球,我可以教会孩子什么?


足球被称为世界上最有魅力的运动,是因为看似漫长的90分钟充满未知,局势瞬息万变。球迷们屏气凝神,内心却跌宕起伏。比赛胜负固然重要,欣赏过程才是真正球迷的基本素养,也许是会欣赏过程的人会成为球迷,也许成为球迷就开始学习欣赏过程。全家一起看球赛是每个球迷心中的期盼,在球赛的过程中彼此交流互动,分享观球的心情,甚而共同支持一队共同感受足球带来的心理冲浪,会是个热闹有趣的亲子活动。四年一次的世界杯与全世界共襄盛举的同时,让孩子们也在观球的过程中学会等待,品鉴过程吧。

平时,我绝非死忠的足球迷,并没有最喜欢的球队与球星,唯独世界杯足球赛,燃起我的世界杯热,每四年就会发作一次。婚前看球赛说白了就是在看“帅哥踢球”,哪有明星帅哥我就替哪队加油摇旗,球技好不好并不重要,赢球了,场上英姿焕发,更掳获全世界无数的少女心,但就算是输了球,连哭起来还是一样帅死人,更惹人怜爱,与其说是在看世界杯,不如说是在看各国帅球星实在!

2006年夏天我在荷兰的第一次世界杯,Rory刚出生约4个月,家里的前院正在大整顿,里里外外都忙得不亦乐乎,但是精彩赛事可没错过一次,只要有荷兰队开战,就算是前院零乱不堪也无暇处理,大伙纷纷进屋内看球赛,屋内呐喊声强滚滚,屋外却静悄悄,一个人影都没有,原来足球赛在欧洲是如此重要,无法错过。

2010年夏天的世界杯,Rory4岁,Ethan刚学步阶段,这是一场令荷兰人心情大洗三温暖(桑拿在台湾被称作“三温暖”,都从单词Sauna音译而来,洗三温暖即为洗桑拿。)的球赛,从一开始过关斩将、场场获胜终于打进久违的冠亚军赛,全国人心高涨的气势让橘色彩带越挂越多,家家户户国旗飘扬,几乎冠军金杯铁定在握,就连开场的国歌都让人格外感动万分,90分钟后还是分不了胜负,最后加场对手的致命一球,彻底踢碎荷兰队摘冠的美梦,是的,我们输了,冠军没了、奖杯飞了。全国老少跟着场上球员一起痛哭流涕,一起万分不舍,直到现在,这失望的情绪我依然清晰记得。

球赛激情落幕后,荷兰国家代表队回国,受到全国上下英雄式的热烈欢迎,游运河、开Party,他们所受到得瞩目绝对比荷兰国王更加热烈,Rory看着电视转播盛况空前,直问我,哇~好多人阿,妈妈我们是不是赢了拿冠军?没有喔,Rory我们没有拿冠军,但是他们的运动精神与坚持到底,就是冠军队伍应有的风范,我们赞赏的不是第二名,而是努力不懈的奋斗精神,荷兰队输得荣耀,我们永远支持下去。

2014今夏世界杯,Rory8岁,Ethan5岁,小朋友已经都知道球赛来临,又是一阵足球场上厮杀的热潮,若你问他们支持哪一队阿?当然通通都是荷兰队,前天的荷兰首战就是狭路相逢遇上上届冠军队伍~西班牙,凭良心说,全世界几乎都押宝西班牙胜券在握,我们(球迷)期待有1:1的平手战况就算是扳回一城、重振士气。我们全家大小守候电视机前齐心加油呐喊,亲眼看见奇迹般的射门夺分,一个接着一个,停不下来,Rory和我相拥尖叫跳跃,Ethan看见和平时不一样的疯狂麻麻,有点吓到躲进把拔怀里,此时,全国上下热血沸腾,没人冷静的下来。

Ethan一直问我,妈妈我们是不是得冠军了,你为何尖叫连连?还没喔,Ethan,这只是旗开得胜,第一次的战役,想要获得最后的胜利就是不断的练习在练习,每一场比赛都把自己从0看起,每一个队伍都是强劲对手,要对自己有绝对的信心,别人才会信得了你,结果不论成功失败,也都要勇于承受,因为情绪都是一时的,比赛过程震撼人心的未知战况才是经典永流传!

和孩子在一起的诀窍


很多父母会希望多一点时间和孩子在一起,但相比之下,比充裕的时间更重要是相处的质量。我们先看看孩子对于父母都有哪些需求,针对这些需求,我们都能做些什么,都应该做些什么吧。

1)安全感的需求

在孩子婴幼儿时期,没有什么比给予孩子安全感更重要的。他们在害怕的时候,难过的时候,饥饿的时候是不是有人能敏感的发现,能及时提供他们所需要的环抱和关注。

孩子在婴幼时期,更容易的感受到父母的爱。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给他一个很坚实的拥抱,用双手环抱他,让他能够感受到我们的身体贴近他,是最好地让他感受到你的爱的方法。

2)交流的需求

婴幼儿时期,孩子表达自己的方法和能力都有限,他们更经常用表情、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情绪。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使用语言来刺激孩子的感官系统和语言系统的发育。宝宝渴望有人和他说话并且认真地听他发出的呜呜啦啦的声音,仔细读懂他们脸上泛出的各种奇怪的表情,哪怕是发呆的样子,都需要我们认真地看,认真地听,并认真地和他们交流。

为了达到满足宝宝安全感和交流的需求,我们在表达自己爱的时候需要遵守三个基本规则:

1.建立固定的沟通模式

*比如说给宝宝读书讲故事,每天也许只有15分钟,但一定要坚持,这就是建立你和孩子之间的沟通模式的开始。

*我们可以让自己的身上充满着一股独特的味道,这就是妈妈的味道,自己不在的时候,也可以让房间里或者孩子周围弥漫这样的妈妈味道,孩子也会觉得安全。

*还有就是在宝宝出现不同情绪的时候,例如开心或伤心的时候,我们可以重复地给他唱一些歌,把这些歌曲录制下来,当我们没有办法陪伴宝宝的时候,可以用音响设备让宝宝从歌声中感受爸爸妈妈的存在。

*爸爸妈妈在宝宝心里不同形象的建立是从婴幼时起开始的,比如说爸爸回家后的用力拥抱就非常重要,在宝宝心里,和爸爸玩耍实际上是孩子和爸爸的交往模式。所以,爸爸回家后在肢体上和孩子之间的玩耍非常重要。

*而妈妈的表达则更多地偏向于语言和情绪的交流。一天的工作忙碌后,回到家里,最重要的就是拥抱他,用力拥抱你的孩子。和他说话,告诉他你一天的生活,自己在忙碌的时候还是惦记着他,告诉他明天自己要干什么,自己有多想念他。也可以把一些烦恼的事情告诉你的孩子,当孩子看着你的时候,他心里能够感受到你的心情和你对他的爱。

2.保持沟通的多样性

建立传统模式后,我们需要在内容和方法上有所改变。比如说时间充裕的时候带孩子到户外玩玩,千万不要认为孩子小就算带他去什么地方,他也不会记得。实际上,孩子每一次和新鲜事物在一起都会对他的发育有所帮助。随着孩子年龄的变化,我们可以随机增加一些和孩子交流的内容。

3.延长有效期

当没有时间和孩子共处的时候,想办法突破空间的束缚,让我们和孩子之间沟通的有效期变长。比如说当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时候,也要想办法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存在,比如最近比较流行的把相片印在枕头上。宝宝睡觉的时候感觉爸爸妈妈就在身边。我们还可以录制我们想对宝宝说的话,让家里人在一定的时间给宝宝播放,然后让宝宝看着自己的相片,听着从录音机传来的声音,这样的方法也能让宝宝感受到你对他的关心。

面对孩子不要有愧疚心理!

如果我们和孩子都在家里,但仍然是孩子干孩子的或者是由老人或阿姨看着,我们看着电视,聊着闲天,这样的垃圾时间再多也没有实际效果,所以虽然职业父母陪孩子的时间少,但是更重要的是在有效的时间内如何高效运用,如何让自己不在孩子身边的时候也尽可能地满足孩子的需求。

在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很多工作忙碌的父母因为自己不能用太多的时间陪伴孩子都会有些愧疚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导致了一些负面影响,比如说我们可能会溺爱孩子,毫无条件的满足了他的各种不合理的需求,其实这样的满足是填补了我们自己的内疚。

与挫折一起成长


在赏识教育被人们极力称道的情况下,有识之士发现,赏识教育并不能完全解决教育的所有问题,挫折教育应势而生。对还处于幼儿阶段的宝宝进行挫折教育,当妈妈的你肯定会举棋难定:让宝宝受点挫折吧,宝宝还太小,当爸爸妈妈的难免会心疼;不受挫折吧,又觉得宝宝一直处于家人的溺爱之下,受不了一点风霜,终究对他没有好处。

处于幼儿阶段的宝宝到底需不需要进行挫折教育呢?如果需要,该怎样进行挫折教育?妈妈又该注意什么?

宝宝需要挫折教育

Q:什么是挫折?

A:心理学中认为,挫折是个体的意志行为受到无法克服的干扰或阻碍,预定目标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也就是俗话所说的“碰钉子”。

挫折包括三层含义:

挫折情境:即干扰和阻碍意志行为的具体情境;

挫折认知:个体对挫折情境的认知、态度和评价;

挫折行为:指伴随挫折认知而产生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如愤怒、焦虑和攻击等。

在宝宝成长的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特别是现在的宝宝集千般宠爱于一身,爸爸妈妈竭力粉饰和掩盖挫折,光谈赏识教育显然不够,所以,让宝宝适度接受一些挫折教育是完全必要的。

对挫折教育的3种错误认识

进行挫折教育,早教专家主张顺其自然,让宝宝明白生活中有顺境也有逆境,有苦也有乐,还生活本来面目,让宝宝通过动手动脑来解决问题,使他逐步形成对困难的承受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不怕困难、坚韧不拔和顽强进取的坚强意志。目前对挫折教育的认识存在着很多误区,提醒妈妈尽量避免。

认识1:挫折教育就是吃苦的教育。

不少妈妈认为,如今宝宝的耐挫力差都是由于家庭溺爱而成,只要让他吃点苦头就能解决问题,于是故意设置一些挫折情境,故意让宝宝受点苦。其实,挫折教育是抗挫折能力的教育,人为地让宝宝吃苦并非挫折教育的本质。挫折贯穿人的一生,单靠吃几天苦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认识2:中国式的“打是亲骂是爱”的教育就是一种挫折教育。

源于这些古训——“棍棒底下出孝子”、“玉不琢不成器”,因此错误认为挫折教育就是大声呵斥、谩骂甚至“修理”宝宝。这说明,一方面,封建家长制观念还在影响着你,另一方面现代城市越来越多地出现溺爱宝宝的现象。两种观念交织在一起,导致妈妈对宝宝的教育是“左手持棒,右手拿糖”,恩威并施。

认识3:挫折教育就是让宝宝身体受点苦,流点汗。

生活中的挫折包括身体上的苦和思想上的苦,即“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将来的社会,思想上的苦必定会比身体上的苦更多。身体上的苦即为受点累、流点汗,也许宝宝不会觉得苦,不会觉得是挫折,反而觉得是种乐趣。而对于宝宝思想上的娇气,妈妈没有耐心、怕麻烦,宝宝遇到困难,就帮着解决,结果剥夺了宝宝锻炼的机会。

挫折教育4个实施方式

宝宝的身体处于快速发育过程中,但心理发育并不成熟。妈妈要根据宝宝的身心发展特点随时随地地对他实施挫折教育,而非你去搜索挫折、制造挫折。

1.让宝宝走出爱的“保护圈”。

放开手脚,不要怕宝宝摔着、碰着、饿着、累着。摔倒了,鼓励他自己勇敢地爬起来,而不是把宝宝抱起,一边哄着“宝宝不哭”,一边把地板踏上几脚“谁让你摔着我们家宝宝”;宝宝想要玩具,鼓励他自己去拿;让宝宝自己尝试脱穿衣服,等等。宝宝成长过程中的困难不要都由你包办代替,不要把宝宝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消除得干干净净,而应让宝宝渐渐学会独立面对生活中的问题。

2.寓挫折教育于游戏。

在游戏或故事场景中,你用“角色语言”鼓励宝宝,会比平时的劝解更加有效。宝宝爱听奥特曼,爱看《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当他遇到困难向你求助时,你正好顺着他的兴趣点,给他讲故事中的人物角色是怎样克服困难的,用他喜爱的角色形象做“代言人”,鼓励宝宝克服困难,这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3.适当地给予批评,让宝宝品尝失败的滋味。

现今的宝宝,大多处于“众星捧月”的地位,如果只受到表扬,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不能接受批评的心理,听到批评,就会沮丧、恼怒或丧失信心。这样的宝宝走上社会后,往往不能正确对待生活道路上的各种挫折和失败,所以平时对宝宝,应及时引导,适当批评,指出他的缺点和不足,让他明白他并不是完美的个人。

4.带宝宝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尤其是户外活动,进行体能上的磨练。

让宝宝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利用节假日带宝宝郊游、爬山、逛公园等,让他从中体验劳累、艰辛,体会到生活中除了甜,还有苦和辣,让他在各种环境下受到磨练。

实施3项注意

1.“度”的把握。

适度的挫折教育对宝宝是有利的,但是过犹不及,如果挫折过度了,宝宝受到的打击太多,就会产生严重的挫折感,并对失败产生恐惧,最后丧失对事物的兴趣和信心。

2.时机的把握。

对宝宝进行挫折教育,不用故意创设挫折情境,关键是你把握生活中真实的情境,有针对性地对宝宝进行挫折教育。如:带宝宝出去散步时,宝宝经常走一会儿就要抱,这个时候你要多鼓励他自己走,磨练他的意志。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对宝宝进行挫折教育,比创设的挫折情境更能起到挫折教育的效果,关键是你要把握时机。

3.家庭教育观念的统一。

对宝宝的教育观念你们一定要统一,不要一个扮“黑脸”,一个扮“白脸”。尤其是与祖父母一起居住的家庭,祖辈与父辈对宝宝的教育观念要一致,家庭教育要形成合力,以免让机灵的宝宝钻了空子,达不到挫折教育的作用。

重庆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罗文红

和孩子一起适应幼儿园


进入幼儿园,对孩子来说,就像他成长里程碑上的一次飞跃。但最初的两周,无论对父母还是孩子,都将是一场艰巨的考验。

案例:2岁多的甜甜一直是由姥姥看护的,从来没有离家的体验,在家吃饭很挑剔,常喜欢边吃边玩。甜甜要进幼儿园了,妈妈最担心的就是她的情绪和吃饭。

入园第一天,甜甜显得很高兴,一到幼儿园门口就和妈妈再见。中午姥姥怕她不习惯,就悄悄到幼儿园围墙外探望,结果发现甜甜没有哭,和小朋友玩得挺开心的。中午幼儿园吃饺子,她虽自己吃,但速度很慢,只吃馅子不吃皮,就是老师喂她也不吃。下午姥姥去接她,她蹦蹦跳跳的走回家。一天没有看见家人,回家后她总是黏着姥姥,连吃饭也不让姥姥吃,要陪她玩。临睡前,姥姥问她明天还去不去幼儿园,她说还去,要找老师和小朋友玩。没想到,第二天早上,天天却哭着不愿再去幼儿园了。最后,姥姥只得硬下心来抱她出门。一路上甜甜都不高兴,到了幼儿园,还是哭着被老师接进去的。不过,进了幼儿园,甜甜的情绪好转了,中午吃饭也比第一天要好,还主动与其他小朋友比赛……

提示1:

适应阶段大约两周

孩子在最初,肯定只愿意和父母在一起,呆在熟悉的环境中。但是经过了对分离的适应过程后,幼儿园往往成为孩子很有吸引力的地方,因为那里有很多小朋友可以一起玩,所以他们会逐渐喜欢上幼儿园的。通常适应阶段是14天,但是因为每个孩子的个性不同,家庭和幼儿园环境都不尽相同,所以会有上下浮动。

建议:在这段时间,父母的投入会给孩子带来良好的感觉。如果父母没有很多时间陪伴孩子度过适应阶段,可以请孩子喜欢的家庭成员来参与。

提示2:父母力争按时接送

孩子入园后,父母要做好按时接送孩子,与老师保持交流等,在晚上或周末要给孩子倾注更多的注意力。很多妈妈在送孩子进幼儿园后,就会心情很糟,自责把孩子放在了一个陌生的地方。但是无论如何,都不要将这种情绪在孩子面前流露出来,否则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

建议:早上送孩子入园时不要全家陪同前往,容易让孩子觉得上幼儿园要和家人分开,实在不是一件好事,适应期就会自然延长。

提示3:

别轻易允许“逃学”

孩子入园初期哭闹,是每个孩子都会出现的状况,妈妈不必过分担心,更不要随便猜测孩子究竟为什么不愿意上幼儿园。妈妈每天可以抽出一点时间和孩子聊聊幼儿园的事,把幼儿园比家里好的地方告诉他,譬如幼儿园有很多玩具,有很多小朋友可以一起玩。同时还要多和他谈谈老师,告诉他老师很喜欢他,因为在幼儿园老师是孩子心理上的依赖者。切忌对孩子说:“你不乖,就送你去幼儿园去”之类的话,会加剧他对幼儿园的恐惧。

建议:孩子适应幼儿园需要时间,父母要耐心陪孩子度过这个阶段,不要轻易让他“逃学”,如果孩子情绪不够好,可以与老师交流,一起商量解决办法。子君

【链接】

过来人的小计策

父母一致:父母不能态度不一致,很容易让孩子抱有可以不去幼儿园的幻想。

短暂奖励:和孩子约定,去幼儿园得1分,不哭得3分,满10分可以换个小玩具,满20分去公园。孩子在第一周还认真计算积分,一般到第二周已经全忘了。

借机引导:利用平时讲故事或者看动画片的时候,借机称赞那些自己吃饭、自己睡觉、自己上幼儿园的小朋友,时间长了,孩子自然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节前应该与孩子一起清洗玩具


任务:洗玩具

建议年龄:3岁以上的孩子(会使用小刷子就可以了)

建议时间:太阳很好的中午

建议地点:院子或者浴室

基本原则:洗得干净,寓教于乐

材料:手洗洗衣粉、大小脸盆、小水桶、小刷子、小板凳、滤水盆、抹布等

清洗步骤:

与孩子共同整理玩具

首先,把那些需要清洗的玩具整理出来。爸爸妈妈可以和孩子一起把玩具清理一次,也可以趁此把那些孩子不要的或者已经损坏的玩具整理出来,放在一边另做处理。

然后,把那些需要清洗的玩具放在大口袋里,其余的玩具则放入适当的位置,如柜子或者抽屉里。

把待洗的玩具分类

并不是所有的玩具都是可以洗的,不同的玩具有不同的清洗方法:

·那些一浸水就会损坏的玩具如纸质的玩具就应该“开除”出清洗队列。

·那些有电路线板或者用电池操作的玩具,除非这些东西可以拆下来或者分开,否则就只能用湿布擦洗。

·塑胶玩具可以清洗。

·绒毛玩具可以放在洗衣机里洗,但如果孩子愿意,或者你怕洗坏了,那么可以让孩子手洗。

给孩子换上轻便的衣着

孩子洗玩具的时候,很可能弄湿衣服。为了避免孩子着凉,你可以先给孩子戴上防水面料做成的围裙和袖套。如果你有个长头发的漂亮女儿,那么最好把她的头发梳成辫子,手上如果戴了什么小首饰,也应该拿下来,以免被水冲走或者遗失。

向孩子说明并示范清洗方法

按照玩具的不同材质,分类清洗

·教孩子处理绒毛玩具等需要浸泡的玩具:在小水桶中加一点洗衣粉,进行搅拌直至起泡后,把玩具放进去(这时,妈妈最好在旁边监督,并控制水和洗衣粉的量。否则孩子没有经验,不是洗衣粉放得多了,就是水放得多了),充分浸泡后用手抓一抓,让污垢释放出来。除了那些会褪色的玩具外,其余的可以浸泡15分钟左右,这段时间内,就可以让孩子清洗其他玩具。

·教孩子怎样处理塑胶类玩具。因为它们比较容易积灰,所以可以让孩子把它们集中放在大脸盆内,先用水冲一冲,然后挑出那些仍然有污垢的玩具,用小脸盆泡些肥皂水,用刷子沾一点肥皂水后,刷洗有污垢的部位,刷干净后用水冲干净就可以了。

·再让孩子处理那些浸泡在水里的玩具。让孩子用双手轻轻揉搓玩具,再倒掉脏水。如果是那些会吸水的玩具如绒毛玩具,可以先用手挤掉脏水,然后用慢水冲洗,同时用双手反复搓洗玩具,直到水流变清就可以了。

晾晒

清洗干净的玩具可以按照材质放在室外晾晒或者放在室内阴干。大多数玩具只能短时间地曝晒,否则塑胶玩具容易变形,木质地玩具容易龟裂,而绒毛玩具则容易褪色。

也许,这些基本的清洗知识,爸爸妈妈都知道,但这次清洗活动的主角是孩子,所以爸爸妈妈在开始的时候应该当一个指导员,而在孩子清洗的时候则应该当一个观察员,甚至可以和孩子一起把玩具逐个洗干净,和孩子玩个痛快。

贴心小贴士

·清洗玩具时用的洗衣粉,尽量使用适合手洗的洗衣粉,保护孩子的皮肤。

·洗衣粉很可能被孩子误食,所以在清洗玩具时,请一定要密切地注意孩子的行为,并清楚的告诉孩子,洗衣粉不能放到嘴里。

·有些玩具有锐利的边、角、尖,在清洗时,可能会伤到孩子,所以一定要提醒孩子注意安全,必要时,请您帮一下忙。

·清洗完毕,请尽快把脏水倒掉,以免孩子玩兴大发。

因此,家长们可以用上面的方法来帮助清洗的,这样就可以和宝宝一起清洗,让宝宝爱上劳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