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教育所强调的即兴性、灵活性、创造性正是现如今的幼儿园教育所缺少的。将童谣、谚语、民歌和舞蹈做为音乐教学活动的基本材料,充分体现奥尔夫教育的民族性、国际性原则。

奥尔夫音乐教育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当一个小生命还孕育在母亲的腹中时,外面嘈杂的世界最让他灵动的是——美妙的音乐;当远古时期的人们还茹毛饮血身穿草裙时,已知道击石奏乐载歌载舞来表达他们心中的愉悦。从古至今,音乐做为对美好事物和情感的表现形式,经久不衰始终永恒。但是当新闻报道5岁幼童因拒练钢琴而愤然断指的惊人事件后;当看到孩子们一张张秩嫩的小脸因枯燥地重复千篇一律的动作变的木然时,我们真的应该反思一下,音乐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怎样把幼儿与生俱来的音乐潜能挖掘出来?这是我一直探询的问题。奥尔夫音乐教育为我在音乐教学上观念的改变指明了方向。下面是我以新《纲要》为根本出发点结合奥尔夫教育在实际教学中做的一些尝试和探索。

一、抓住奥尔夫原本性的思想核心,使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回归自然。

奥尔夫原本性思想探究的是如何通过音乐教育使音乐回归于人的生命。原本音乐不只是单纯的音乐,它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没有困难和压力自然获得。因它接近大自然,所以是适合儿童的。而在教育行为上则是将语言、动作、音乐融为一体,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幼儿亲自参与,甚至自行设计,即兴地去进行表现,这种表现的产生是内心需要即是从本能中被诱发出来的。

1、将语言富于音乐的节奏,体现奥而夫音乐原本性的原则。

每个人自出生后有两个基本的能力是“每个”家长都要教的:一是学说话;二是学走路。所以利用说话作为起步的音乐教学,会使孩子们感到非常熟悉、亲切,它不需专门的训练和技能技巧的准备,就可以开始音乐教学,这也充分体现了儿童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教学原则:从孩子们熟悉的环境与事物入手。因此,语言进入教学可以说是奥尔夫主张的“适于开端”的教育观念的体现。而节奏做为语言、动作、音乐融合在一起的最核心、最基本的要素,节奏的训练就是入门的先导,也是其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基础。如在《介绍我自己》的游戏中,教师用匀速的鼓点做为掌握速度的标准,让孩子们以一种均匀的速度依次说出自己的名字。例:韩栋张玲巍张杨正昊,孩子们会很惊奇、很有兴趣地进行游戏。开始他们可能会越说越快,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幼儿就可以匀速说出自己的名字。而匀速是培养幼儿自控力最重要、最基础的训练。它可以使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做到有序。在此基础上,提高要求,让幼儿有节奏地说出自己的名字。例:韩栋刘云磊张杨正昊,孩子们会变的更加兴奋,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他们会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动作,淋漓尽致地展现出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

2、将孩子日常生活的动作,融入音乐教学中去,体现原本性原则。

孩子生性好动,精力充沛。他们对外界和自身的认知,主要是通过感官直觉的体验、经验获得,这是幼儿身心发育的特点决定的。因此,结合动作进行教学活动是很适宜和重要的。而人本身所具有的动作,无论是简单的走跑和日常生活劳动中的动作,都具有很强的节奏感,这些奥尔夫音乐教育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结尾一句,孩子们设计了“弹舌”的声音。在这部分活动中,孩子们不仅仅是掌握了节奏,而是更大限度的发挥了他们的想像力、创造力,真正体现了《纲要》中提出的“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在《我是小木偶》、《熟悉自己的身体》活动中,孩子们通过模仿、接触、被他人控制做动作等训练,,培养了与他人的合作。而《划小船》、《晒被子》活动则锻炼了幼儿的平衡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都是奥尔夫主张的原本的音乐教育。

二、在日常教学中,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对幼儿进行随机的音乐教学,体现奥尔夫教育的即兴性原则。

奥尔夫音乐教育中最突出、最重要的一项原则是即兴性原则。它是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儿童的积极参与和唱奏实践,以即兴活动形式发展儿童的音乐体验,尝试创造音乐的能力。即兴活动重视儿童在“做”的过程中的主动学习,以及想象力、独创性的发挥。因此,“做”不是关键问题,重要的是学习过程,不是结果。即兴创作的目的不是要求没有音乐经验的幼儿当时创作出什么音乐作品来,关键是要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引发幼儿兴趣,而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随机教育处处可见。如:课间活动时,可利用拍打桌面做节奏训练。教师先说一首熟悉的儿歌并配上相应的节奏,带领幼儿做数遍后,可让幼儿做“领头人”。幼儿会根据已有的知识说出各不相同的内容,有儿歌、童谣、唐诗等。史青儿给唐诗《静夜思》配的节奏如下: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佳倩给童谣《外婆桥》配的节奏是:摇啊摇,摇啊摇,一摇摇道外婆桥。孩子们在拍桌面时,在老师动作的暗示下,会由重到轻直至配合儿歌声调的缓急,有轻有重地拍击桌面。这也为打击乐器的使用做了前期的准备工作。而此类活动还可以在擦桌面、站队等日常生活活动中使用。

卡农{即多声部的轮说、轮唱练习}作为日常教学活动中常用的表现形式,是培养即兴发挥和创造力最直接的方式之一。如:在交通工具大汇展的活动中,孩子们手拿各种交通工具模仿着各种车辆和飞机发出的声响,我抓住孩子的兴趣点,组织幼儿进行《说名字》的节奏活动。孩子们在“交通警”{教师}的指挥下拿着自己的玩具迅速站到我临时用积塑隔开的“公路上”。开始孩子们站的较乱,有相反方向挤在一起的;还有自行车和机动车站在一起的,但很快孩子们根据已有的交通知识经验调整了错误的方向和站位。开始先请幼儿按二拍子说自己的交通工具名称。如:汽车,要求拍子一样,不能重复别人说过的词,按顺序轮流进行,中途不要中断,也不能抢说。前面说的孩子会比较容易,越到最后难度越大。这时孩子们会发挥想象,说出“飞车”、“水车”、“雪车”等。崔宇鹏的“飞车”是指能在空中飞行的车。孙康宁的“水车”是能在水中奔跑的车;而柳博元的“雪车”则是能在雪地上滑行而不用燃烧汽油的环保车。孩子们智慧的大门被慢慢开启并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自由的天际翱翔。在此基础上,教师又引导幼儿说出以二拍为基础的“三个字”、“四个字”的名词,并总结出二种节奏型,教师指挥全体幼儿一起念。如:飞机大汽车公共汽车,每种节奏型要反复念数遍,一直到全体朗诵基本整齐、速度较均匀时再换一种,这时“交通警”又发出指示:“绿灯亮,可以行;但必须模仿出自己的交通工具发出的声响。”室内立刻响起了“嘀嘀嘀”、“铃铃铃”的声音,宛如交通工具“大合唱”。孩子们在愉快的游戏中不知不觉的进行了“二声部”甚至“三声部”“四声部”的练习。在此活动中不仅培养了幼儿的节奏感、即兴创编能力和反应能力,还培养了幼儿如何与他人交往、遵守公共秩序的社会行为。这与《纲要》中社会领域提出的“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相吻合。

三、将各领域教学内容与音乐教学相互渗透,体现实践性和综合性的原则。

奥尔夫说过:“尝试和做在这里意味着一切。因为语言文字的解释,只有对以体验过一切的人,才能真正被理解。”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奥尔夫的实践性原则。幼儿必须通过自己实际唱奏甚至作曲来体验音乐并接受音乐教育,而不是老师的说教、传授和示范。而在教学活动中,则通过合奏、合唱、歌舞表演、戏剧表演以及其它各领域知识的渗透来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如在《报纸的游戏》中,以“新年联欢会”做内容主线,幼儿先找到自己的“座位”{报纸},在老师的引导下再发挥想象以“报纸”做表演的乐器并探索报纸能发出怎样的声音?是如何发出的?幼儿可以通过动作表现出来。然后即兴创编出节奏来,最后启发幼儿利用报纸玩各种游戏。活动中通过空间移动、记忆、探索、即兴创编等方面的训练和培养,使幼儿的实践和综合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而在上面的例子中也充分体现了实践性和综合性的原则。

四、将童谣、谚语、民歌和舞蹈做为音乐教学活动的基本材料,充分体现奥尔夫教育的民族性、国际性原则。

奥尔夫的教学活动多是采用他家乡的语言、童谣、谚语、民歌和舞蹈作为基本教材,在音乐语言和风格上都和我国音乐有着极大的亲和性。而我国的民族音乐和文化是一笔积累丰厚的文化遗产,一些表面上形式简单、短小的民族音乐作品,却往往是经过口头传唱、老幼皆知雅俗共赏的“经典”性作品。它手法简洁、旋律优美,内容通俗易懂却不乏丰富的知识。

如:歌曲《两只老虎》、《小老鼠上灯台》、《泥娃娃》、童谣《外婆桥》、《马铃开花》、《数数歌》,儿歌《小白兔》、《大西瓜》,谚语“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等等,这些都是幼儿易于理解并容易进入的天地。

奥尔夫音乐教育观念博大精深,我根据自己的初步理解在某些方面做了一些尝试,而在奥尔夫器乐、戏剧等方面还没有涉足,我愿在以后的教学中,更深刻地领会其体系的精髓,用以指导我的教学工作,努力把每一个孩子培养成未来的、具有创造力、独创性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相关推荐

在奥尔夫音乐中培养幼儿创新能力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永恒主题。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成为经济社会的灵魂。

奥尔夫认为在音乐教育中,音乐只是手段,教育人、培养人才是目的。通过音乐教育可以发展人的感官功能;培养人对音乐艺术的情感、态度、审美判断能力;培养高深的品德、美好的心灵;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提高运用音乐艺术形式进行表达、交流的能力;发展想象力、创造性等。而感觉能力是人认识世界、发展智力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基础。通过音乐教育可提高儿童听觉的敏锐性、直觉等方面的培养。而是有创造性的人必然是感觉灵敏的人,艺术教育正是培养感性知觉的最好途径。尤其是对孩子们进行早期的培养,对他们的毕生都具很大作用。

一、利用好奇心引导探索,培养创新精神。

创造性活动是人的潜在能力的表现。幼儿同样具有强烈的创造欲望,受这种欲望的驱使,他们不停地进行各种寻求和探索。

探索是创造的前奏,而好奇心又是探索的原动力。因而培养幼儿的好奇心,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并因势利导,使之成为创新思维的源泉是十分重要的。在进行“打击乐”教学活动中,我发现幼儿对各式各样的乐器十分感兴趣,他们忍不住好奇心这里摸摸那里敲敲,弄得活动室里一片噪音。刚开始时我为了将活动任务完成总是把乐器收起来,讲解示范完了才发给幼儿,结果我发现幼儿对我的讲解不感兴趣,注意力始终在乐器上,教学效果并不好。经过思索后我决定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去掉枯燥的讲解,活动一开始就放手让幼儿自由地去感觉触摸各种乐器,让他们在玩的过程中自己探索这些乐器的特点和用法,当幼儿遇到困难时自然会提出问题,我就鼓励他们互相帮助解决问题,再进行引导,结果我班的幼儿不仅每次都积极参与“打击乐”活动,而且对活动内容掌握得很好。这一举动,不但很好地保护了幼儿的好奇心,鼓励幼儿积极探索,还为幼儿的下一次创新实践提供了参与的动力,形成了初步的创新精神。

二、即兴——创造力的培养

创造性是人的主体性发展的最高表现。创造能力不仅表现为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而且表现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直觉、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艺术教育在培养人的创造能力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艺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使人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变得更富有想象力、创造力。奥尔夫教育中最突出、重要的一向原则是即兴原则。奥尔夫认为,即兴是最古老、最自然的音乐表现形式,是情感表露的最直接的形式。奥尔夫的教学活动通过儿童的积极参与和唱奏实践,以即兴活动形式发展儿童的音乐体验、尝试创造音乐的能力。即兴活动重视儿童在“做”的截长补短中的主动学习,以及想象力、创造性的发挥,因此做不做是关键问题,而做得好不好不是关键问题。奥尔夫教学明确提出,重要的是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儿童在成长、实践的过程中的结果可能是幼稚、粗糙、不完美的,但可贵的是儿童的探索精神,是儿童在实践中的体验和收获的经验,是儿童自然的情感、想象力、个性的发展。奥尔夫说过,原本性的音乐是让儿童很早就开始以即兴活动形式,创造性的探索节奏、音响和旋律等音乐基本素材的各种变化和重新组合。以上一系列论述表明,即兴性创造原则的精髓在于,不仅仅把即兴演奏作为一种教学形式,而是把它作为整个音乐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在即兴的活动中,培养了儿童的敏锐的听觉,精确的节奏感,对于音乐定时、结构的感知,对于音乐形象、表现的黎烈和高度的集中注意,默契的相互配合,实际上是对儿童音乐能力的全面发展。奥尔夫活动中首先唤醒和加以训练的是我们的想象力。因为没有想象力就不可能有即兴活动。

即兴——对一个人的一切禁锢的放纵。奥尔夫著:完全从即兴出发的自由教学,是而且永远是一个卓越的出发点。即兴也成为了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最核心、最吸引人的构成部分。它能促进一般的感知、注意力集中和记忆力,训练身体动作,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现实的教育过程中,教师给予孩子去参与即兴是少的可怜。因为教师都对其有一种恐惧,认为即兴活动是神秘的、教不会也不会教的课程,还有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教师本身的创造能力就不强,缺乏创新意识,也就更不会想念孩子在这方面的特殊才能了。

三、创造与环境相结合,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创新。

儿童并应不需要熟练的技巧,但是需要情感和环境的宽松自由。如孩子们自发、直觉的创造活动受到很多教条、规矩的压力和限制,就会压抑和摧残儿童的创造性,个性成长也必然受到影响。儿童在人格的发展上会变得习惯模仿,只愿意跟随生活中的常规模式,不善于适应新的变化,习惯于依赖他人、缺少独创性。

环境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离开生活环境的教育是苍白空洞的。同样,如果教幼儿学习音乐与他们的实际生活脱节,这样的音乐活动就不可能发挥音乐教育应有的教育功能。只有把握幼儿实际生活中的现象、细节,结合幼儿接受音乐教育的能力和特点,结合音乐教育实际需要向幼儿进行教育,才能有效地发挥音乐教育特有的教育功能,逐步完成音乐教育促进幼儿发展的任务。幼儿时期这一特定的年龄段,使幼儿的思维及能力定位在生活最基层的部位,他们的生活经验是有限的。音乐创新教育活动选材是很重要的,要来自于孩子们的生活,充分体现幼儿的想法,从实际出发、于平凡中出新。只要老师们能遵循幼儿音乐教育的规律和特点,恰当地选用教材,细心地研究教材,从中挖掘有助于培养能力的教育因素,结合幼儿的生活环境、学习活动,切合幼儿实际情况进行音乐教育,幼儿就能得到音乐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幼儿有了一定的音乐能力之后,再结合与教材相关的知识技能和生活体验,引导幼儿感受和领悟音乐的情绪情感和教育内涵,这样就能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刘白羽在创作经验中总结说:“对一个创作者来说,是生活中的种种具体的动人的形象打动你,给你带来思想、认识,你通过复杂的生活形象,才提炼出你的理解……”。这就是所谓的来源于生活。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我认为音乐可以贯穿于生活的每一环节。我们不应该将音乐教学内容局限于一两节课堂教学活动中,这种音乐课堂教学的模式应当给予打破,我们可以将这些教学内容分散到一日活动中,在各个环节中渗透音乐内容给孩子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应当给予重视的是一日生活中贯穿的音乐活动要为这一日安排的音乐教学内容服务。

四、创造的关键在于动手实践。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的创造力在他们的手指上。”这充分说明动手实践是创造力培养的关键。传统的音乐教学多是动口不动手,这就是限制幼儿创新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因而,要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就必须让幼儿养成动手又动口的好习惯。在教学中,应当引导他们根据对歌曲的认识,用手打节拍;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想象用手表达情感;有时,还要配上相应的场景与道具,让幼儿利用这些场景与道具进行表演,表达歌曲的意思。这些动手的活动,都不失为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幼儿在这些操作活动中就尝到了创造的乐趣。我通常在教学歌曲的过程中都要求幼儿根据歌词进行动作的创编,比如在《好妈妈》这一音乐活动中,由于歌词较长幼儿记住较困难,我就让几个小朋友分别扮演妈妈、娃娃,而且提供了相应的道具,幼儿在表演的过程中很快就记住了歌词而且演唱得十分有感情,在这样的练习过程中,不但锻炼了幼儿的动手实践还培养了幼儿大无畏的探索与创新精神。

当然,幼儿对音乐进行创造,离不开对音乐基础知识的掌握,对于必要的音乐知识教师还是应当引导幼儿学习理解。另外,培养幼儿音乐的创造能力还要多鼓励。幼儿的音乐创作毕竟是幼稚的,教师应很好的保护这些创造的最初火花,让幼儿明白音乐创造并不是高深莫测,而是妙趣横生的。

音乐创新教育顺应当代教育改革的思路,我们幼儿教师不应该把它视为一个任务而挖空心思生搬硬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就要留心观察可以创造出新意的地方,将它们灵活运用到音乐教育教学活动中。重视幼儿对音乐的热情、思考和创造,给我们的孩子一个崭新的音乐教育教学环境,在音乐创新教育活动中发挥他们无穷的潜力,让他们自由、主动、积极地成长!

幼儿园园长帮你选幼儿园


入园前,心理建设最重要。不论孩子几岁入园,家长都必须考虑孩子是否已经在生理上、心理上和能力上做好了预备。生理的预备表示孩子在生理健康上已经合格。有些孩子的身体比较弱,入园初期,生理上的抵抗力会很差;心理的预备是提早给孩子预告,让他知道他将到幼儿园;能力的预备表示孩子已经基本掌握了动作控制能力和动作的协调能力,也会用肢体语言或口语表达自己的需要。此外,幼儿的情绪发展能力也需要事先培养;入学前让他积累足够的社交经验。帮助孩子与他人相处。

谈到现在入园难的问题,专家认为要提前做工作,别在孩子入学前半年才准备。早早到网上参加社区或幼儿论坛是个捷径。提早一年到心仪的学校了解状况,也是必需的。

建议的入园要点:1.依据孩子的个性与智能倾向做选择,重视心理建设,帮助孩子培养自我调节成长的能力,培养孩子在生理、心理和生活方面的能力。2.提前一年甚至更多时间就开始为孩子入园做准备,不要临时抱佛脚。

孩子在幼儿园爱打人怎么办?


女儿今年三岁多,去年上了幼儿园。女儿很聪明,我们比较宠她,常常顺着她。但每次我去幼儿园接她,总有小朋友来“告状”,说我女儿打他了,让我很尴尬。我告诉女儿不要欺负别的小朋友,但作用不大。我该怎么办?

詹文龄:为什么家长的教育不管用呢?原因是三岁的孩子根本不懂什么叫“欺负”,而且他打小朋友也确实不是成人认为的欺负。

从出生的懵懂状态到逐渐学会各种动作,学会说话,孩子的一切都是那么可爱,在这期间父母发现孩子会骂人了,会打人了,不仅不生气,反而高兴,有的甚至鼓励孩子打爸爸妈妈。孩子从小就养成了动不动就打人的习惯,到了幼儿园自然也改不了。

有一个案例:在幼儿园,一个孩子咬了小朋友,被咬的孩子哭了。可老师发现咬人的小朋友也是一脸惊恐。在和家长的交谈中我得知:孩子在家里,经常咬父母及家人,而且每个被咬的长辈都很高兴,还互相攀比谁被咬得多。孩子咬人的错误行为不仅没有得到正确的教育,也没有被及时纠正,还被当成好玩。这一错误信息,让孩子认为咬人是让别人高兴的事,是在玩。到了幼儿园他也认为咬小朋友是玩,小朋友也应该高兴,怎么会哭呢?所以,他自己也吓坏了。

怎样改正呢?首先是把道理给孩子讲清楚。也要让孩子知道不能打爸爸妈妈及家人,如果打了父母,一定要让孩子知道真实的信息――疼痛和痛苦。另外也要让他体验到家人会生气,还应给他一些小小的惩罚――不理他,让他体验孤独的痛苦。

早教知识:孩子在幼儿园应该怎样穿?


轻轻地的音乐声传来,睡午觉醒来的时间到了,孩子们都竞相地站起来穿上鞋子。突然,耳旁传出了晓彤娇嫩的响声:“教师,我的鞋子穿不上。”我闻此声看去:“哟,原先晓彤换了一双新鞋子呀。”走以往一看,晓彤的新鞋子居然是一双用历史悠久扣子的凉拖,想一想,才上小小班的晓彤又为什么会解、扣那样的扣子呢?孩子在幼儿园应该怎样穿?

孩子在幼儿园应该怎样穿?即便是中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也不一定会应用那样的扣子呢。在下学的情况下,大家向晓彤的父母表明了这一件事儿,晓彤的父亲如梦初醒:“是呀,大家买鞋子的情况下还确实没充分考虑这一点,仅仅惦记着挺漂亮就买给她了,都没想她能没办法穿上,实在太感谢老师您了!”

从之上例证要我想起,在繁忙的日常生活里,的确有很多父母在兼具工作中和抚养孩子的全过程中,经常忽视了孩子有效的衣着,促使孩子在幼稚园日常生活碰到多余的挫败,或培养更加深入的依赖感。我觉得这都并不是大家老师和父母所乐观的。

因而,我建议父母在给孩子选购鞋子、衣服裤子时要关键考虑到下列关键点:

一、 鞋子。

孩子越小,更要买一些便捷、易穿的鞋子,最好用松紧带由里往外拉回来一贴就可以的,不用越过一切的小洞洞。假如需越过小孔再折回来贴上的鞋子,父母们能够 把贴带的尾部叠起来缝起来,避免 孩子把贴带拉了出去而又穿不回来。

二、衣服裤子。

两岁~3.五岁的孩子,必须慢慢降低有扣子的衣服裤子,变为立即套头衫进来的衣服裤子。孩子在幼儿园应该怎样穿?此外一些孩子的头很大一点的,父母们在购买衣服裤子时就需要充足地考虑到,买一些套头衫的颈位延展性不错的、较比较宽松的衣服裤子,或者买一些V型领的或肩膀扣扣子的衣服裤子。三岁半之后的孩子,能够 慢慢提升各式各样的衣服裤子,如:扣扣子的、拉拉锁的、系绳子的等。无论是在何年龄层的孩子,都应当穿上比较宽松的衣服裤子。

三、裤子。

裤子宜较比较宽松,裤头不可过紧。吊带裤(职工裤)、灯笼裤、紧裤等,当孩子们衣着那样的裤子报名参加幼稚园日常生活时候出現许多的麻烦。吊带裤尽管讨人喜欢但在幼儿阶段孩子不能自己穿、脱、尿尿,因此 不可取,特别是在不可以穿回幼稚园。绝大多数的灯笼裤也不有利于主题活动,裆部较浅又不防寒保暖。

孩子在幼儿园应该怎样穿?此外,音响喇叭很大,女孩子尿尿还非常容易弄湿裤腿,很不环境卫生。紧裤不利孩子的人体发展,裤子过紧透气效果不佳,流汗后孩子穿、脱裤子也更艰难了。裤子的面料应绵软舒服,不适合不光滑扎实。父母们最好是购买纯绵布生产制造的裤子。幼儿阶段孩子应取穿皮筋儿裤头的裤子,不适合穿裤头须拉锁和扣扣子的裤子。

相关推荐